祭先河而后海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述梦赋第十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作品赏析
• 《述梦赋》便是一篇长歌当哭的悼亡之作。作者把大喜融人大悲之内,在爱与死的猛烈的撞击 下产生出炫人心目的光焰,传达了他刻骨铭心的爱的记忆与死的怀恋。
• 明道二年的四月,鸟语花香,可此刻的欧阳修却无心欣赏怡人的春景,因为胥氏夫人的突然去 世带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正月胥氏夫人即将临盆,欧阳修却因公事外出汴京,并顺道前往随州 探望叔父欧阳晔。等到三月返回洛阳时,胥氏夫人生子未满月就因病去世,年仅十七岁。两人 未能见到最后一面。“昔共处兮堂上,忽独弃兮山阿。”天圣九年,欧阳修迎娶恩师胥偃之女, 作有《南歌子》,反映了二人的情深意浓。然而好景不长,新婚才一年多,胥氏夫人骤然因疾 去世,从此天人相隔,留下欧阳修与未满月的孩子。顿失爱妻的欧阳修痛苦不已,写下了《绿 竹堂独饮》。全诗共五十六句,首十句从残春无景赏、美酒不酌,长歌当哭引出爱妻的永诀; 次十四句,续写妻亡物在、睹物伤情的悲痛,“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洛池不见 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后二十八句展现了欧阳修在亡妻去世后独居时对人生的思考。
赤壁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 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 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 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品赏析
•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 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 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 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 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处,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 ,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 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 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后长门赋第八段赏析【南宋】高似孙骈体文
THANK YOU!
• 司马相如《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 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作品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 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落 充满心中。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窈冥。雷声震响,她以为是君主的车 辇,却只见风卷帷幄。此赋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陈皇后被遗弃后苦闷和抑郁的心情,艺 术表现上反复重叠,表达女性感情极其细腻,是一篇优秀的骚体赋。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高似孙(1158—1231年),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 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〇),一说馀姚(今属 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 年(一一八四年)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 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〇〇年)通判徽 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年)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 年(一二二五年)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 《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 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 八、《宋史翼》卷二九。
鲁秉周礼所以本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THANK YOU!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作品赏析
• 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因而他们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 对周礼怀有极大热忱。《礼记·礼运》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尚在,国便不亡,周礼关乎国泰民 安,于此可见。鲁闵公元年,齐欲伐鲁,齐公问“鲁可取乎”,其大夫仲孙湫说:“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 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此时,鲁国正值庆父内乱,但尚秉周礼 就难以攻取,因为周礼可以起到一种协调人心的作用,在统治者内部,它可以防止和调节矛盾,而对下层人民来说, 周礼则既有慑服之威,又有收罗人心之用。
国学 骈体文
鲁秉周礼所以本赋 第十二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左传·闵公元年》: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 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 “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 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 乱,霸王之器也。”
图片欣赏Βιβλιοθήκη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后蟹赋第十二段赏析【南宋】杨万里骈体文
•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 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 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生活困顿,视力又不好,但偏爱食蟹。偶一得之,欢喜 不已,状若顽童。有诗证之:“蟹肥暂擘(掰)谗诞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你看他馋涎欲滴,急忙斟酒,以肥蟹作下酒之物,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觉 明亮起来。
作品赏析
• 诗仙李白则常光顾长安的胡姬酒肆,吃腻了西域风味的牛 羊肉,就想吃海鲜。有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 螯。”他觉得吮蟹肉饮美酒,自然是快事一桩。不过从节 令看,这是夏日食蟹,否则不会“摇扇”,而蟹肉也远不 及秋蟹黄鲜美。
国学 骈体文
后蟹赋
第十二段
南宋 杨万里
作品赏析
• 古代文人视食蟹为一乐,品蟹时更是津津乐道。宋代傅肱《蟹谱》状其奇: “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 其内容,则曰无肠。”它还有许多雅号,如“铁甲将军”、“无肠公子”、 “横行公”、“含黄伯”等等。是书还就蟹的形态、品种、采扑、加工食用等 做出理论阐释,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研究蟹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目。
• 苏东坡则喜食秋蟹,其诗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 雪劝加餐。”其时令当在初秋,雌蟹之卵黄刚生半壳,不 是深秋正肥时,但是散发香气的蟹黄虽未大满,仍是佳肴。 因此酒兴和食欲骤增,连呼“加餐”,实是呼唤再上熟蟹。 此诗着墨不多,饕餮之状跃然纸上,产生了醉人的艺பைடு நூலகம்感 染力。
在陈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鷾鸸之智不给处兮,千古之愚而知来。孰有诚明之全徳 兮,顾临几而惑哉。信天命之固然兮,迨无妄而为灾。
……………………………………………………… ………………………………………………………
吕氏春秋: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 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 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 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 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当然也会遭难的,不过他们即使遭了难,也不会动据的,不像那些没 学问,没道德的人。一旦道了难,什么卑鄙的事都能做出来。”子路没有答话。孔子停了一下,又说道: “从前有这样一首诗:一不是老虎,二不是野牛,他们徘徊在荒野,到底是什么根由?我们现在的处境 正是这样啊!是不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了?若不然,我们为什么被围在这里呢?”
海鰌赋第十一段赏析【南宋】杨万里骈体文
•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 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 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国学 骈体文
海鰌赋
第十一段
南宋 杨万里
作品赏析
• 海鰌,亦称“海鳅”。宋代水军中的快速战船。《宋史·虞允文传》: “〔金主〕亮操小红旗,麾数百 艘……直薄宋军……官军亦以海鰌船冲敌舟, 皆平沉。”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九: “[绍兴二年十月]时(杨)太据洞庭……大造车船及海鰌船,多至数百……大率车船如陆战之阵兵,海鰌如 陆战之轻兵。”宋代杨万里《海鰌赋》: “未几,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
冲飙为之扬沙,秋日为之退红。贼之舟楫,皆躏藉于海 䲡之腹底。吾之戈铤矢石,乱发如雨而纵横。
………………………………………………………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四月,金派使至宋,正式挑衅。五月,金使到临安,使者当面辱骂高宗, 要求派大臣去开封商议割淮汉流域土地给金,并以大江为界。战争一触即发,南宋群臣议论纷纷。 主和派又主张逃跑。陈康伯坚决反对,说:“敌国败盟,天人共愤。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坚 决主张抗金。一些太学生也积极请战。高宗遂命令备战,分四路迎敌。以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 责川、陕防务;以老将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担负江淮地区抗击金军 主力的重任;以成闵为京湖制置使,率兵3万戍鄂州,与守襄阳的吴拱犄角相应,防守长江中游; 以李宝为沿海制置使,率海舟120艘由海道北进,袭击金水军。
河清赋第一段赏析【北宋】夏竦骈体文
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汉书·沟洫志》)。后来有大禹治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 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不过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大概也仅能做到减轻水患,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黄河的问题。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即周定王 五年至1938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多次,改道26次。据专家研究,殷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至少有5次是因为避开水灾。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 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宰相。
•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本《册府神龟》;真宗 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五万人;宋 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江西洪州(南昌),勒令巫觋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 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 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 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 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 (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 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
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欧阳修原文:某[1]不幸,少孤[2]。
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3]时,某始生。
生四岁,而先人捐馆[4]。
某为儿童时,先妣尝[5]谓某曰:“吾归汝家[6]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7],惟[8]喜兵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你不营[9]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
罢官[10],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此七君子,吾所爱也。
此外无蜀物。
”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11],卒于任[12]比[13]某十许岁时,家益[14]贫,每岁时[15],设席祭祀,则张[16]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17],某忝[18]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19]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20],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21]。
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22],不失旧物。
盖自先君有事[23]后二十年,某始及第[24]。
今又二十三年矣。
事迹如此,始为作赞[25]并序。
译文:我不幸,小时候就死了父亲。
先父在绵州做军事推官的时候,我才出生。
长到四岁,先父就去世了。
我做孩子时,先母曾对我说:我嫁到你们欧阳家时,很穷。
你父亲做官特别廉洁,又对一切事物均无嗜好,只喜欢交接宾客,从不考虑自己家中有无备酒饭的钱财。
在绵州任职三年,别人都买了许多蜀地的物产带回故乡,你父亲却不营购一件物品,而把薪俸用在接待宾客上,也就没有剩余钱财了。
任满离职时,只有丝绢一匹,用它画成了《七贤图》六幅,这七位君子,是我所敬重的。
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蜀地物产了。
后来先父调泰州任军事判官,在任期内逝世了。
到我十多岁时,家里更穷了。
每年四季设席祭祀祖宗时,就把这《七贤图》挂在墙壁上,先母必定指着它对我说:“这是我们家珍藏的惟一旧物啊!”过了三十余年,这图画破旧了,色彩也暗淡了。
荷花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荷花赋
第十二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古人称未开的 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 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 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宫莲、佛座须等。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晋书》:佛图澄取钵盛水,烧香祝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法 华经持验记》:欧阳修知颖州,有官妓卢媚,口中尝作莲花香。有蜀僧云:此 女前身尝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
• 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 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 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 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 《荷花赋》写荷花凌波摇曳的媚态道:“迫而 视之,靓若星妃临水而脉脉盈盈;远而望之, 杏如峡 木兰舟,澹容与兮怅夷犹。”富于瑰丽色彩的典事给荷花绰约动人的形象抹上一丝亦 真亦幻的情调,曲 尽荷风之情韵。
• 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白莲花, 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有之华”。青莲花,梵文 音译为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 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攓篷赋第十二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赵秉文(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 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
毋弃溟渤兮,忍一浮嚢。观恒河之不变兮,知见性之不 忘。逮皮肤之脱落兮,露法身之堂堂。
……………………………………………………… ………………………………………………………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子的生死观。这个观点是在庄子的著作《齐物论》中被提出的。庄子的生死 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 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 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 超的胸襟。“予恶乎……不知归者邪!”从这样的反问句来看,庄子对“生”并不感到高兴,对 “死”也并不感到厌恶,对生、死是一视同仁的。不仅如此,庄子甚至还将死当作“至乐”来看 待。这便是庄子的“齐生死”之观念。
作品赏析
• 列子出行,在道路旁吃饭,见到一具百年骷髅,他拔去骷髅身边的蒿草指着它 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其实是既不曾生,也不曾死。你果真忧愁吗?我果 真欢乐吗?”
• 物种中有一种极微小的生物叫几,它得到水后就变成断续如丝的继草,到水土 交汇之处,便成为青苔。生于高土之地为车前草,车前草栖息在粪上就成乌足, 乌足的根变成地蚕,叶变成蝴蝶。蝴蝶很已快又变化成虫,生活在灶下,样子 像蜕了皮似的,名叫鸲掇。鸲掇过一千天变为鸟,它的名字叫乾余骨。乾余骨 的吐沫变为斯弥虫,斯虫造出食醋。蠛蠓生在食醋中,黄軦虫从九猷虫生出, 蠓虫生于黄甲虫,竹蓐与不生笋的老竹并连一起,老竹生出竹根虫,竹根虫生 赤虫,赤虫生马,马生人,人又复归于自然。总之动物都从自然中生出,又回 归于自然。
仲春上丁习舞赋第十二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 ………………………………………………………
”之礼。 周礼有释奠、释菜和释币 等名目。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 的仪节;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或帛)奠享,不是常行固定的礼仪。释奠释菜礼,最初 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具体的确指。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 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举行释奠礼,除有皇帝亲临或御遣钦差外,例由衍 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家庙等。
作品赏析
• 从元到清,孔庙神灵的设置,都基本沿袭宋朝确定的格局。 明初,朱元璋尊孔循礼,规定每年仲春和仲秋的第一个丁 日,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 献,国子祭酒终献。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庙,顺治十四年 (1657年),就曾在弘德殿祭先师孔子。顺治定都北京后, 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庙内有大成殿,专门用来每年举行 祀孔大典。文庙中还有启圣祠,燎炉、瘗坎、神库、神厨、 宰牲亭、井亭等设施。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祀礼规格又上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行三跪九 拜大礼,俨然与天、地、社稷和太庙的规格平起平坐。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斫雕为朴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 《斫雕为朴赋》即主张"革故取新","归彼淳朴",并把这一切提升至某种透彻性的哲理高度他继承 韩愈"文从字顺"的理论,但造语不尚艰深怪僻,而能于浅易平淡中求得新奇醇美,力避古文发展中 的粗率和浮艳之色欧阳修称赞尹洙古文"文简而意深",恰也是他自身的极好写照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第十二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斫雕为朴 : 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解释】: 觚:方;斫:砍,削;雕:华丽;朴:朴实。去掉棱角,变成圆形;
赋赋第十二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THANK YOU!
•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 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 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 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于诗。《史记》 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 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之为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 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接《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 关因素的基础上,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 与辉煌。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则有枯樹寓風烟之概,江南寫身世之衰。鬱千端而波往,詭萬 狀而雲來。將倒回乎弱水,可獨上乎強臺。唐缔初基,頗傳艷 體,若太白之明堂,少陵之大礼。
………………………………………………………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 “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 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 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 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后赤壁赋第六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 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 ………………………………………………………
《后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是《赤壁赋》的姊妹 篇。与前篇纯写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记游,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 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 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 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是是堂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 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 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 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国学 骈体文
是是堂赋
第十二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是是,取是是非非之意。是是堂即刘羲仲所居之处。 • 北宋著名学者刘涣、刘恕、刘格、刘羲仲等一家三代数口都来庐山
隐居(刘家的刘涣刘凝之、刘恕刘道原、刘羲仲祖孙仨。)。 庐 山,作为一座山高林密、泉石遍布、风景绝佳的千古名山,历来是 隐士们心驰神往的乐土,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栖居之地。历朝历 代都有不少高人名士来这里隐遁避世,他们留下的诗词文章、摩崖 石刻、趣闻轶事、神话传说、行踪遗迹,可以说寻觅不尽,数之不 清,从而把庐山造就成了一个无比丰厚的隐逸文化的宝库。 • 刘羲仲,约1059—1120年,北宋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字壮舆, 号漫浪翁。以父恕荫为郊社斋郎,历巨野、德安主簿,唐州曹官, 被荐为宣教郎、编修官。著有《通鉴问疑》、《太初历》、《欧阳 子的举荐下,因其父刘道原编修《资治通鉴》有功,而获补 了一个“郊社斋郎”的官职,先后当过河北巨鹿、江西德安两县的主簿。
• 不久,刘羲仲被贪财弄权的朝廷重臣蔡京看中,将他提携为宣教郎检讨官。蔡 京原以为刘羲仲会对他的器重感恩戴德,重礼谢恩。谁知,刘羲仲和他的父亲 一样,不仅不表示谢意,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只知道是天子的任命,并不知 还有什么推荐者”。结果把蔡京气个半死,时刻寻机报复。刘羲仲却一走了之, 也弃官回了庐山。
王右军兰亭集序赋第十二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骈体文
王右军兰亭集序赋 第十二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 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 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 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 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 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THANK YOU!
• 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月黑山冷,云护昭陵之寝;风横水急,人呼檇李之舟。最怜印 押葫芦,八千匣归诸官簿;犹记酒开缸面,二百年赚出僧楼。
……………………………………………………… ………………………………………………………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 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பைடு நூலகம்记叙兰亭周 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通其变使民不倦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 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 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以“通物之变,民用无倦”为韵的《通其变使民不倦赋》,表现了他一贯的变革主张:“物不可久,势将自穷。欲民 生而无倦,在世变以能通。器当极弊之时,因而改作;众得日新之用,乐以移风。”然后他历举各种变革,表现出他 特有的雄辩之风:“下迄尧舜,上从轩羲。作网罟以绝禽兽之害,服牛马以纾手足之疲。田焉而尽百谷之利,市焉而 交四方之宜。神农既没,而舟楫以济也;后圣有作,而弧矢以威之。至贵也,而衣裳之有法;至贱也,而臼杵之不遗。 居穴告劳,易以屋庐之美;结绳既厌,改从书契之为。……以瓦屋则无茅茨之敝漏,以骑战则无车徒之错综。更皮弁 以圜法,周世所宜;易古篆以隶书,秦民咸共。”他反对王安石的骤变,主张渐变,在此赋中也有反映:“如地也, 草木之有盛衰;如天也,日星之有晦见。皆利也,孰识其所以为利;皆变也,孰诘其所以制变?五材天生而并用,或 革或因;百姓日用而不知,以歌以抃。岂不以俗狃其事,化难以神。疾从古之多弊,俾由吾而一新。观《易》之卦, 则圣人之时可以见;观卦之象,则君子之动可以循。”
柳州白水瀑泉赋第十二段赏析【南宋】刘克庄骈体文
作品赏析
• 龟山茶出名,与其得天独厚的水土分不开。那里有“三紫凌云”等群峰环抱,雾浓露重,气候 阴凉。加上方圆两里许,到处泉水淙淙。这里大小山泉都向龟蛇双峰之间的幽涧汇合,然后经 如狮似像的两峰之间奔流而出,到紫云山东侧悬崖处倾泻而下,“万仞飞流如练”,形成三紫 山上又一胜景——“西淙瀑布”。《莆舆纪胜》中载:“莆泉水以瀑布名者非一,而西淙最 奇。”西淙“瀑流悬崖如练”,宋代大词家刘克庄曾赋诗赞曰:“苍山七百亩,……于时积雾 开,素瀑挂青汉。”“攫拿起云气,喷薄苏岁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 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 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 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刘克庄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 《大全集》 200卷。《四部丛刊》收《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 词集有《宋六十名家词》本《后村别调》 1卷,《后村丛书》本《后村长短句》 5卷。
国学 骈体文
柳州白水瀑泉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段
南宋 刘克庄
作品赏析
• 《柳州白水瀑泉赋 》序云:昔列子夸吕梁之懸水兮,太白詫香炉之瀑布。後淂西淙千丈之瀑於吾里兮, 尤澎湃而犇注。謂天下之美盡于是兮,驚喜而為之賦。可知柳州白水瀑泉即庐山三紫山西淙瀑布。
• 庐山年雾日期260天,山高林密,泉水漫流。这多云雾多甘泉的气候、地理特点,与龟山正相吻合——其 地的“龟洋积雾”,与 “三紫凌云”并称。山顶多雾,山盆就更易积雾了。山下,木兰溪中段的溪畔巨 岩上,还赫然留有“兴云镇水”的古石刻。宋着名诗人刘克庄吟三紫山的西淙瀑布曰:“苍山七百亩, 主人新买断。于时积雾开,素瀑挂青汉。泠泠瑟初铿,璀璀珠乍贯。久晴雨瓢翻,忽暖冰柱泮。恍如白 浪涌,翔舞下凫雁。又疑黄河决,萗祭沉玉瓒。不然蟒出穴,或是虹吸涧。客言下有潭,龙伏不可玩。 攫拿起云气,喷薄苏岁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学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强,古人云:功可相长也;海祭于后河祭先,或源或 委,君子曰:本其当务之。清末学者陈维英,是台湾淡水人。他饱读诗书,学 识渊博,以教授为业。晚年执掌江苏宜兴书院,后掌管台湾的学海书院。他为 “学海书院”撰写嵌名楹联:学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强。
• 古人云:功可相长也;海祭于后河祭先,或源或委,君子曰:本其当务之。这 副对联不仅巧将书院之名“学海”嵌入联首,而且引用点化古代文意,勉励后人 刻苦学习,含义十分深邃。上联引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躬自问);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阐述师生互教互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所谓“教学 相长”的道理,颇含深义。下联之意也出自《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 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委,末尾,指水的下游。三王 祭祀时,按先祭河后祭海的顺序,先祭源头,以此比喻学习要打好基础,重视 本源,很富有教育意义。这副含蕴隽永的书院楹联,今天仍值得海峡两岸学人 共识共勉。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国学 骈体文
祭先河而后海赋 第十二段
北宋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学要弄清源流。出自《礼记·学记》。 《礼 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古代认为黄 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唐代传奇 开后代小说的先河。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九卷:“非先河后海之义,宜增入者。”清 顾炎武 《与陆桴亭札》: “及乎年齿渐大,闻见益增,始知后海先河,为山覆簣,而炳烛之光,桑榆之效,亦已晚矣。”
异哉,祭尚洁诚,礼惟思反,将展报以为义,必讨源而 自远。故夫三王之祭川,必务其本。
……………………………………………………… ………………………………………………………
《谷梁传》载,晋时吕梁山崩溃,堵塞了黄河,造成洪水泛滥。晋侯便率群臣披麻戴孝,到河伯 祠去祭祀,并大哭祷告。结果河伯显灵,河水便流通了。其实这完全是迷信的说法。河水堵塞多 日,水积日甚,必然夺路而泄。尽管黄河的流通恰在祷告之后,但这并非黄河显灵所致,而是自 然的伟力使然。
• 《祭先河而后海赋 》阐述了古礼祭祀先河后海的奥义 ,指出为政应寻流讨源 ,以德为本。 欧阳 修所主张的文以载道并非空言论道 ,而是将通经明古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 ,明古是为了探究古今 治乱之源 ,以古为鉴 ,干预现实 ,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他的所谓道 ,乃是切于现实的、具有实际 意义的百事之道。在《读李翱文 》中 ,他把韩愈的《感二鸟赋 》与李翱的《幽怀赋 》进行比 较之后说 :“愈尝有赋矣 ,不过羡二鸟之光荣 ,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 ,则不复云矣 。若翱独不然。”指出李翱的赋系念天下 ,忧悯苍生 ,过于韩愈赋远矣。欧氏的许多赋均体现着 与李翱赋一致的现实精神。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