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8f59e10740be1e640e9a74.png)
长治县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组集体备课导学案主备人:裴琳复备人:审批人:学生姓名:年级班组课题:智取生辰纲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1 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 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于价值观目标:1 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难点:重点:1 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 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任务与问题方法与要求暴露区(二次备课)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
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辗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2.《水浒传》作品介绍:《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c271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8.png)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制作人:审核者:审批者:一、学习目标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探讨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2、《水浒传》介绍:又名《忠义水浒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写。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本文节选自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3、故事背景杨志失陷“花石纲”,又在盛怒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
被发配充军。
后得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
后被梁中书派去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为梁中书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
谁知还没启运,风声早已传出。
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样牵出晁盖、吴用等人,齐心协力夺取了生辰纲。
4、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自学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嗔.怒()恁.地()干系..()..()勾当撇.下()怨怅.()兀.自()尴尬.()逞.辩()忒()啰唣..()剜.口割舌()三、自学指导1、文章围绕“生辰纲”展开情节,分别写了哪些情节?用简洁语言概括。
2、吴用等人为了夺取生辰冈,“智”在何处?杨志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有哪些智的表现?四、合作探究1、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50da4e866fb84ae45c8d7a.png)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目标】1.品读,探究双方之“智”2.围绕“智”,探究本篇小说的巧妙构思和独特写法。
3.学习本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4.质疑探究,深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1.品读,探究双方之“智”2.围绕“智”,探究本篇小说的巧妙构思和独特写法。
【教学难点】1.学习本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质疑探究,深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前预习】1.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2.重点阅读课文第 8~13 段,初步感受作者的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课前同学们按照要求阅读了课文,请说一说你梳理出的故事情节,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大意。
阅读中遇到的词语理解障碍也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教师视课堂动态做相应处置。
)明确:课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杨志一行 15 人押纲途中,杨志与军汉们、老都管、虞候等发生的内部矛盾冲突;后一部分写吴用设“计”,晁盖等人相互配合,用蒙汗药蒙倒杨志一行人,将生辰纲劫走。
一句话概括就是:《智取生辰纲》是写吴用设“计”、晁盖领衔,智取杨志受梁世杰派遣押送到东京给蔡京祝寿的一批寿礼。
二、品读,探究双方之“智”问题一: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既然说的是吴用设“计”“智”取“生辰纲”,请说说吴用“智”在哪些方面。
提示:可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分析。
明确:①智选时间。
精心挑选六月初四(农历)正午,酷热难耐,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做好准备。
②智借地利。
地点选在黄泥冈、松树林,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诱敌休息又可模糊敌人视线,使对方看不清松树林内的真实情况,为取蒙汗药、下蒙汗药做好准备。
③智设圈套。
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相遇,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的圈套,等杨志来钻。
④智用人和。
抓住对方料定要在松树林中休息的可乘之机,通力合作、默契配合,一个佯装卖酒的,另几个扮做枣贩子,佯演争酒、喝酒诱惑对方,借机下药蒙倒对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bea7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b.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
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
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
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教案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d12da9ec3d5bbfd0a74c1.png)
导学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以及众英雄的智谋。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设计:播放《好汉歌》2、展示目标:(教师读或学生齐读)一、自主学习·质疑交流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古今异义词,疏通文意二、合作探究·展示反馈1、“杨志护纲”“吴用劫纲”2、(1).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2).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三、归纳总结·训练检测梳理知识要点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编号:000智取生辰纲(共 3 课时)主备人:赵有滋时间:10.5 班级:姓名:(第一课时)目标导航: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自主学习·质疑交流:(分钟)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及作品(结合手中资料,将作者及作品常识写在下面空白处)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高效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高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a1461172ded630a1cb66d.png)
智取生辰纲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一起在文中体验众英雄是如何从杨志手中“智取生辰纲”的吧。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虽然好汉们共聚梁山,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列字音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 gà)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兀.的(wù)喏.喏连声(rě)草芥.(jiè)剜.口割舌(wān)忒.认真(tuī)舀.酒(yǎo)啰唣.(zào)面面厮觑.(qù)聒.噪(guō) 晁.盖(cháo)三阮.(ruǎn)庵(ān)2.理解下列词语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智取生辰纲》教案 (2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智取生辰纲》教案 (2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https://img.taocdn.com/s3/m/4a0e9f85482fb4daa58d4bff.png)
《智取生辰纲》教案冈下推了去。
正是: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10、“老都管”这个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卖酒汉子、贩枣子客人的话对计策的成功实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老都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的顺应军汉的调解才使计策成功。
卖酒汉子的话起到激将法的作用;贩枣子客人的话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卖酒汉子假意推辞,消除疑心;贩枣客人从中调解,推波助澜;杨志妥协,终功亏一篑。
1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杨志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杨志为人精细、做事谨慎的性格特征。
12、“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这句话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表现了杨志性格中有妥协权势的特点。
13、根据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填出相关词句,使“回目”完整。
杨志失陷黄泥冈,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力练习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
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
”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
”时迁自付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便是盛甲在里面。
我若赶半夜下手便好。
--倘若闹起将来,明日出不得城,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
那五个人都睡著了。
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打呼,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次,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
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呵呀!今夜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
时迁听得,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
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学案(附答案)教案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学案(附答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9d92f43323968001c9208.png)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进中举》优秀教案一、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
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
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二、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枝是_______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_______──中计──失纲一枝是_______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_______──劫纲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三、分析文中之“智”1.晁、吴之“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晁、吴之“智”智用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用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杨志之“智”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
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9dfb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f.png)
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
参考答案:为取得生辰纲,吴用等人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他们打听到杨志运送生辰纲的时间和路线,聚齐英雄好汉。
之后,充分利用天时地利。
天时方面,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天气,一路疲惫不堪,而晁盖等人却以逸待劳;地利方面,晁盖等人选择树林茂密的山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隐蔽而少有人行。
再次,吴用利用杨志一行的内部矛盾,巧设计谋。
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在黄泥冈“巧遇”杨志;七人与白胜唱双簧,讨价还价,麻痹杨志等人;晁盖等先买酒吃,以示无毒,进一步麻痹杨志一行;借舀酒,下药的同时,完全解除了杨志等人的戒心。
杨志等人最终受骗中计,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乘机劫取生辰纲逃跑。
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
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又有哪些。
参考答案:课文描写杨志的语句,如:(1)五七日后……申时便歇。
(2)杨志赶着……逼赶要行。
(3)杨志也嗔道……这路上不是耍处!”(4)杨志道……谁敢五更半夜走?”(5)杨志跳起来……却理会!”(6)杨志大骂道……藤条要打。
……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丢失生辰纲的原因:(1)杨志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士、虞候、老都管对他无不怨恨。
杨志深知押送生辰纲干系重大,为确保其安全不惜得罪众人,这种粗暴野蛮的行事方式、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他大失人心。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后面生辰纲被劫埋下了隐患。
(2)吴用计高一筹,料事如神。
杨志虽时时留意、处处提防,吴用却能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使杨志一步步放松了警惕。
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计策的高明。
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明线是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中计,丢失生辰纲;暗线是晁盖、吴用等人定计,劫取生辰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智取生辰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智取生辰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9334c603d8ce2f006623db.png)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明确: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能干、小心谨慎
(二)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总结分析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他的失败中发现他思想性格的另一面,
(1)失天时:天气炎热,手下无法忍受。
(2)失地利:黄泥岗本是强盗出没之地,且地处偏僻。
(3)失人和:内部矛盾重重,军健、虞侯、老都管对他怨恨深重。
(4)性格缺陷:急功近利、粗鲁蛮横、刚愎自用。
三、所以,杨志复杂的性格特征是?
既精明能干、小心谨慎,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三、难点巩固,课堂升华。
杨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复杂的思想性格呢?(他人生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过程)
小结
四、课堂总结。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除了杨志的人物形象,还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
同时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去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更深刻去体会杨志的思想性格特征。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4b9f6d4d8d15abe234ef9.png)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我解读】《智取生辰纲》出自于经典名著《水浒》,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白话小说,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主人公的杨志此前武举出身,一心想在战场上建立功业,但因丢失花石纲而获罪,被赦免之后在东京卖刀误杀泼皮牛二,被发配充军大名府。
后来得到梁中书的赏识,负责押送生辰纲。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命送生辰纲人员打扮成普通客人和脚夫,改走山路,赶路时间改成中午正热时,但杨志在运送过程中与老都管、虞候、军健们都发生了矛盾。
行至黄泥冈时晁盖等七人扮客商出现,白胜挑着两担酒也来到冈上。
众军健们想买酒吃但被杨志阻止,晁盖等买酒并与白胜抢酒,吴用趁人不注意时将蒙汗药洒入酒桶中,杨志见终于上当受骗,买下了混有蒙汗药的酒并且与众人喝了下去,吴用一行人劫取了生辰纲。
这部分情节完整,线索清晰,故事精彩曲折,吴用的“智”和杨志的性格在这段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尤其是人物的塑造很有特色,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中刻画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同时,这个选段的语言也很有特色,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一样,但意思不一样,充分体现了《水浒》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的特色。
另外,对于“智取生辰纲”的性质,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时代变了,我们对待文化遗产要批判地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有批判的眼光和思考的头脑,这种态度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
2.了解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
3.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
4.了解并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的方法;5. 正确认识“取生辰纲”的性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
2. 了解并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了解并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的方法;2、正确认识“取生辰纲”的性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649d6daa00b52acec7ca50.png)
21《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把握小说的要素,并对小说情节做简洁的概括。
3.能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并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一、人物描写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描写。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等进行描写的是语言描写。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人物形象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1.开端是作品所反应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2.发展是作品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3.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是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最紧张、最尖锐的阶段;4.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性格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体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鱼虫等场景的描写;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ff706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e.png)
【导语】《智取⽣⾠纲》节选⾃古典名著《⽔浒传》第⼗六回:“杨志押送⾦银担吴⽤智取⽣⾠纲”。
写了晁盖、吴⽤等⼈劫取梁中书⽣⾠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字逐步展开,悬念⼀个接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暗写晁盖等⼈⽤计之妙,读来引⼈⼊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时值六⽉,天⽓炎热,挑着⽣⾠纲的军汉在崎岖⼩路上⾏⾛,个个⽓喘嘘嘘,汗⽔淋漓,苦不堪⾔。
有的⾛慢了,杨志就⽤藤条抽打,喝令∶“快⾛!” 他们到了黄泥冈。
⼩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不动了,都放下担⼦,到树荫下躺倒休息。
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敢在这⾥乘凉,起来快⾛!”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块,我们也⾛不动了。
” 两个虞侯和⽼都管喘着⽓慢慢⾛上来。
⽼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道∶“杨提辖,实在热得⾛不动了,别怪他们吧。
”杨志说∶“这是黄泥冈,正是强⼈出没的地⽅,怎敢在这⾥停脚!” 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的,吃俺⼆⼗棍!”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有⼈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追进松林喝道∶“你好⼤胆⼦,敢来看我的货物!” 杨志近前⼀看,林中⼀字⼉摆着七辆江州车⼦,晁盖七⼈假扮推车的在乘凉。
杨志问道∶“你们是⼲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到东京去的。
”杨志这才放下⼼来。
⽩胜挑了⼀担酒桶⾛上冈来,边⾛边唱∶“⾚⽇炎炎似⽕烧,野⽥⽲稻半枯焦。
农夫⼼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他⾛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热⼜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
”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翻了。
” 晁盖七⼈出来说∶“⼝渴得很,卖给我们⼀桶酒喝。
”⽩胜说∶“好,五贯钱⼀桶。
只是没有碗,就⽤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边吃枣⼦,⼀边喝酒。
吴⽤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进松林⾥去了。
吴⽤到树林⾥,把酒倒掉,从⾐袋⾥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出松林。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0c4ee76eeaeaad1f3309f.png)
第六单元整体学习1.激发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趣,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2.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3.认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把对小说人物的讨论放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4.学习古代小说细致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刻画身边熟悉的人《智取生辰纲》2课时《范进中举》2课时《三顾茅庐》1课时《刘姥姥进大观园》1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从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里节选出来的。
它们题材各异,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它们风格各异,有的雅,有的俗;它们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
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并使我们得到审美享受。
2.授课技巧《智取生辰纲》紧扣标题中的“智”字行文,学习中应以“智”字作为突破口。
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能复述故事梗概;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为、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
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学习《三顾茅庐》一文,应先排除语言上的障碍,熟读课文,能够理解刘备的胸怀大志和诸葛亮的高瞻远瞩,体会他们的性格特征。
《刘姥姥进大观园》中有不少难懂的名词及术语,应当做好课前预习,细读注释,熟悉故事大意,了解刘姥姥的身份。
学习作者就一个“笑”字描绘出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1 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导入一(情景导入):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课《智取生辰纲》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课《智取生辰纲》预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86a2e9e314332386893d7.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预习学案)21 智取生辰纲一、了解作者及作品施耐庵 (元末明初),名子安,号耐庵。
河北遵化人,著有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在当时为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水浒传》。
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本文选自《水浒》71回本,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
生辰纲,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
“纲”,指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
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许多土地或者一处不小的买卖,一群奴仆,当然还有不少现钱,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是贪官污吏掠夺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小说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充满了机智,非常精彩。
二、自主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
晁.盖嗔.怒寻.思恁.地忒.认真面面相觑.趱.行朴.刀怄.死兀.的聒噪..窥.望(2)解释词语。
面面相觑:趱行:干系:尴尬去处:寻思:吹嘘:恁地:省的:搬口:怄:口浅:(3)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4)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
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检测1.《智取生辰纲》节选自________代________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________》,该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2.《智取生辰纲》主要写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和_________智取_________所押送的生辰纲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学案
【知识链接】
1.施耐庵与《水浒》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2.杨志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
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
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
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继业)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
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
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
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
杨志到了东京被高俅排挤,不被任用,又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梁中书看中了他的武艺,派他护送生辰纲去东京,不料生辰纲又被晁盖等所劫。
无奈之下杨志和偶遇的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
后归了梁山泊。
征讨方腊时在归途中病故。
【导学过程】
一、教师导引
播放歌曲《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咳咳参北斗哇/生死之
交一碗酒哇/(不分贵贱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
有哇/咳咳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该出手
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嗨呀依儿呀唉嗨唉嗨依儿呀/嗨呀依儿呀/ 唉嗨唉嗨依儿呀
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
引入课题: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
..()()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芥.菜()忒.()舀.酒()罗唣.()聒.噪()晁.盖()三阮.()省.得()勾当()()
庵.()喏喏
..连声()剜.口割舌()面面厮觑.()
2.解释词语
晓事:
寻思:
忍气吞声:
喃喃呐呐: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果”将小说分为四部分。
也可以按照“杨志与众军兵的矛盾”“杨志与夺生辰纲的七人的矛盾”的思路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请选择一种方法概括段意。
(什么人做什么事,做得怎么样)
三、交流展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