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对产品质量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控制和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的整体控制和管理。
它旨在确保最后交付给客户的产品符合所有要求,`并且不会对客户或公司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质量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风险识别、质量风险分析、质量风险控制、质量风险监控以及绩效评估。
质量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可靠的工具和方法,对产品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质量风险的大小和可能的影响。
质量风险分析是指根据质量风险识别的结果,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分析,找出产品质量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建立相应的应急计划。
质量风险控制是指根据质量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防止质量风险的发生,控制质量风险的影响。
质量风险监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和检查,对已完成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质量风险,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绩效评估是指评估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风险管理
一。什么是质量风险管理
•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 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产 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生产、市场销售一 直到最终从市场消失的全部过程。 •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指损失 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 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从风险源来讲,导致产品质 量风险的风险源很多。
谢谢观赏
风险衡量
• 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 在进行风险衡量时应该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 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二是风险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对于风 险衡量,重点监控工艺质量,吸收各方面专业人士组成评估 团队,团队的负责人应对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有很好的理解, 并能够协调各专业的工作。风险衡量是对于已经识别的风 险进行风险性评估,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常根据该风险事件的严重性、发生概率和检测概率进行 汇总分析。针对不同的事件按照德尔菲法的方式进行专家 打分,结合企业内部可以承受的水平,确定一个承受值,将相 应的得分相乘,可以确定每一个风险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而 确定其风险等级。企业可以按照以识别出的风险控制项目 为主线,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价。
风险控制
• 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以接 受的范围内。管理者在进行风险衡量后,可以分析风险是否 在控制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控 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 风险保留。
风险评价
• 在风险控制分析之后,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风险控制的情 况进行审查和评价。观察系统是否有超出当时风险衡量所 在状态的情况,是否有必要通过技术改进或采取其他措施降 低风险。企业应该建立年度的风险审查制度,全面、系统分 析一年来的产品质量各项指标以及风险控制情况,总结偏差 特点和趋势,建立风险降低的改进计划。此外,企业还应该 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对质量风险进行再评价:一是原料产地 或辅料发生变化;二是工艺或设备发生变更;三是法律法规 或技术要求发生变更;四是企业的管理层或客户提出对质量 更高的要求。
质量风险管理-全文可读
质量风险管理概述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中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风险。
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工具。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质量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如项目规模、技术可行性、供应商能力等。
2.风险评估:评估每个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可能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或专家判断来估计,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指标或专家评估来确定。
3.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4.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制定应对各个风险的具体策略。
策略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和风险接受等。
5.风险应对实施:实施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可能涉及到资源的调配、培训与沟通等活动。
6.风险监控与控制:监控风险的发生和演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对风险的关注,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在质量风险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分析和处理风险。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工具:1.敏感性分析: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识别哪些因素对项目质量的影响最为敏感。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2.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通过对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失效模式和影响进行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其影响程度。
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鱼骨图:鱼骨图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导图,用于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
通过鱼骨图可以识别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
4.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样本数据的分析,提供对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估计。
这有助于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相应的应对策略。
5.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的工具,通过对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任何超出控制限的异常情况。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质量风险。
质量风险指的是可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因素。
为了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 分析和评估风险在质量风险管理中,首先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这个过程包括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评估其对质量的潜在影响程度。
人员培训不足、原材料供应链问题、生产过程缺陷等都可能导致质量问题。
通过详细的风险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
2.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了规范和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流程,并确保所有相关方的遵守。
企业可以依靠ISO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强调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在质量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确保他们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如物联网和区块链,来跟踪和管理整个供应链过程,减少风险。
4.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在质量风险管理中,内部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够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质量风险,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策略。
5. 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企业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质量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结论质量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和评估风险、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强调供应链管理、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以及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质量风险,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任。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风险管理措施,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质量管理培训质量风险管理
目录
• 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 质量风险识别 • 质量风险评估 • 质量风险控制 • 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01 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质量风险的定义
质量风险: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中,由于各种不确 定性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偏离预期目标 ,从而可能引发潜在的质量问题或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03
6Sigma
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识别并解决流程中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质量风险。
03 质量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评估标准
01
02
03
风险发生概率
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通常以百分比或概率等级 表示。
风险影响程度
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 的后果,包括对产品质量 、安全、声誉等方面的影 响。
风险优先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序
相应的应对措施。
质量风险评估结果
识别出关键风险点
通过评估,识别出对产品 质量、安全和声誉等有重 大影响的关键风险点。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关键风险点 ,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 和纠正措施,以降低或消 除风险。
监控与改进
对实施应对措施的过程进 行监控,定期评估效果,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改进。
邀请行业专家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识别 潜在的质量风险。
02
01
客户反馈
收集客户反馈信息,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问题及改进需求。
04
03
质量风险识别过程
确定识别范围
明确需要识别的质量风 险范围,如产品生命周 期的各个阶段。
信息收集
收集与质量风险相关的 内外部信息,如生产过 程、供应商情况、法律 法规等。
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
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与质量相关的各种风险,以确保项目或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在任何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质量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质量风险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不符合需求、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从而给组织带来损失和信誉风险。
因此,有效地管理质量风险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质量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这包括识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如技术限制、人员能力、供应商可靠性等。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将质量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这包括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制定清晰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机制等。
同时,还需要设立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
4. 风险监控:监控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对项目或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风险对项目或产品的影响,并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通过有效地管理质量风险,组织能够提高项目或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有效地管理质量风险,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明确质量责任和权限,并建立一个质量团队,负责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降低质量风险。
质量风险管理是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与质量相关的各种风险,可以确保项目或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只有有效地管理质量风险,组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做好质量风险管理
如何做好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方法,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项目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潜在质量风险。
在项目管理中,质量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质量风险管理。
一、识别质量风险1.明确项目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是实现成功项目交付的基础。
合理制定项目质量目标,有利于识别潜在的风险。
2.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团队:从项目的各个阶段选择相关的专家和干系人,共同组成一个质量风险管理团队,以识别和评估质量风险。
3.收集项目信息:通过会议记录、文件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项目信息。
包括相关规范、文件、资料、项目报告等。
4.识别质量风险:根据已经收集到的项目信息,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流程图、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
二、评估质量风险1.评估质量风险概率和影响:通过尽可能精确的数据和信息,评估质量风险概率和影响。
概率是指质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是指质量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
2.确定质量风险等级:将识别到的质量风险按照其概率和影响进行排序,确定质量风险等级。
通常使用质量风险矩阵进行评估和划分。
3.为质量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根据质量风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质量风险,应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计划,包括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三、应对质量风险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计划是质量风险应对的核心部分。
根据质量风险的特点和等级,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质量标准。
2.进行质量风险监控:及时跟踪和监控质量风险的发生和演化,确保质量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采用各种监控工具和技术,如质量指标、抽样检验等。
3.建立质量风险管理知识库:将已经发生的质量风险和应对措施汇总整理,建立质量风险管理知识库,以供今后参考和学习。
四、总结质量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质量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规划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质量风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控制,很有可能会对项目的进度、预算和质量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质量风险的概念及分类1. 质量风险的概念质量风险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技术、资源、材料等原因,造成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质量风险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可靠性、耐用性、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安全性、合规性等。
这些因素不仅会对项目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对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产生影响。
2. 质量风险的分类根据质量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将质量风险分为以下几类:(1)技术风险:由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技术水平不够高,导致项目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风险。
例如,在开发软件项目时,因为技术难度较大,开发团队可能会在代码编写、测试等方面犯错,导致软件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材料风险: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或在采购及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项目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风险。
例如,在进行绿化工程时,由于树木品种选择不当,或种植方法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树木生长期间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或出现死亡、枯萎等情况。
(3)安全风险:由于工程安全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建立良好的现场管理体系,或操作员未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
(4)监管风险:由于法律法规、合同约定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项目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风险。
例如,在建设建筑工程过程中,如果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无法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1. 质量风险管理的步骤质量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质量风险:通过对项目的规划和分析,确定可能的质量风险并进行排列。
质量风险管理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我司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高度重视质量风险管理,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将2021年度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021年,我司进一步优化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质量风险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责任,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1)全年共开展风险识别活动10次,识别出各类风险点60余个,涉及生产、采购、销售、售后等环节。
(2)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强化质量过程控制(1)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降低采购风险。
(3)优化销售流程,确保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4.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1)组织开展质量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2)开展质量知识竞赛,激发员工学习质量知识的热情。
5. 优化质量考核体系(1)完善质量考核指标,将质量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2)对质量风险较高的环节实施重点考核,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部分员工对质量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改进措施:加大质量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质量风险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2. 问题:部分风险应对措施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改进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措施可操作、可执行。
3. 问题:质量考核体系仍有待完善。
改进措施:持续优化质量考核指标,将质量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积极参与质量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四、展望2022年,我司将继续深入推进质量风险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具体措施如下:1.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 质量风险管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能够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便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而质量风险管理则是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实施过程。
一、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预防质量问题:通过质量风险管理,企业能够在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提前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从而避免对顾客造成损害和企业形象的影响。
2. 降低成本和风险:通过及时识别和控制质量风险,企业能够避免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经济损失,减少售后服务和退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提升客户满意度:质量风险管理有助于保障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通过对潜在风险的控制,增强了顾客对产品质量的信任。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质量风险管理需要采用系统化和综合性的方法,以确保全面覆盖和有效管理潜在的质量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1. 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评估其严重性和概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可控性。
2. 风险防范和控制: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包括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等。
3. 风险监控和反馈:建立质量风险的监控机制,及时获取与质量风险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反馈。
通过监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免质量问题蔓延和扩大。
三、质量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质量风险管理计划:明确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确定相关负责人和团队,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问题是一个一直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企业需要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然而,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处理,将可能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质量风险管理成为质量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概述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可能引发质量问题和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有效地管理质量风险,企业可以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或超越预期目标。
二、质量风险识别质量风险识别是质量风险管理的起始点。
企业需要对各个环节存在的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并建立相应的识别机制和流程。
识别质量风险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 案例分析:通过收集、总结过往经验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或控制。
2. 流程分析: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如生产环节、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控制措施。
3. 客户反馈:认真听取顾客的需求和意见,对顾客的反馈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及时作出改进和调整。
三、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在质量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不同的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可能影响程度和潜在后果。
常用的质量风险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树状图分析法:通过构建树状图,将质量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引发的各种不良结果进行分类和细分,便于对不同风险因素的优先级进行分配和控制。
2. 事件树分析法:通过绘制事件树,对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可能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找出风险事件的关键节点和必要控制措施。
3. 概率与影响矩阵法:通过将质量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得出各种风险事件的综合评分,以确定风险程度和处理优先级。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6篇)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一、目的建立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团队质量风险意识,规范药品经营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规范,提高规避药品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经营药品(含二类精神药品)全过程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沟通与审核的管理。
三、职责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行政部。
四、内容4、1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全员及全方位的全过程管理,是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药品整个周期对目标任务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2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gsp实施全过程,每年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使我们主动地识别并控制药品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保证和加强药品和服务的质量。
4.3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质量风险工作,企业负责人可委托质量负责人风险管理具体工作。
在质量管理部的配合下,质量负责人召集各相关部门,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
质量负责人利用团队力量和企业资源,对公司药品采购渠道、运输条件、储存条件及信息化管理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特别对各换机中的质量可疑药品,进行锁定,审核后合格药品由质量管理员解锁。
4.4、风险识别包括风险评估和确认。
要以保护消费者为目标,以科学知识和经验为依,找出出现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关键点,分析对药品质量危害的程度及后果。
4.5、在风险控制中,要对公司发生的药品采购记录、质量保证协议、对账单等关键监控点,进行有效控制。
将出现假劣药品、不合格等药品的渠道,进行控制,以将风险降低到零发生或可接受的水平。
4.6、风险沟通是通过公司内网信息沟通,在公司gsp实施的各个阶段,由公司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对进行的程度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沟通和共享,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
质量风险管理
录
质量风险管理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组织 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 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事件表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质量风险管理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 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中,对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以 及沟通和回顾的过程。产品的生 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 生产、市场销售一直到最终从市 场消失的全部过程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
• (3)风险规避 • 风险规避是指公司主动采取措施,放弃原先承担 的风险或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的行为,是一种彻底 的、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选择。风险规避适用的 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发生频率高且损失非常严重的特大风险 b.风险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损失后果非常严重且 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 c.采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成本较高,风险损失明显 高于规避成本时
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
• e.相关法律法规变更、上级药品监管部门 要求进行的专项质量风险管理; • f.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组织结构、设 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计算机系统 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 g.药品经营管理的其他环节可能发生的风 险(采购、销售、特殊管控药品等) • h.定期进行的质量风险审核回顾。 从以上环节和各方面发现风险点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
• (4)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公司有意识的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风险事 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 损失。风险预防涉及当前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 如果风险损失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可 以采用风险预防手段 • (5)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公司理性或非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带来的 损失,而采取的默认风险事故发生的情况。风险自留 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来自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八篇)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一、目的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三、术语或定义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
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四、职责质量部。
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职能部门。
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五、规程风险管理的内容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1.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2.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重点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
(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
(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3.风险沟通。
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4.风险审核。
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
(二)风险管理程序(1).风险管理的启动1.确定问题和/或有关风险的疑问,包括确认风险可能性的相关假设;2.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或专家,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
3.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的性质确定风险管理的组长和必要的资源。
4.确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评估和结论;5.根据具体的问题,由风险管理的组长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详细的时间计划。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1. 引言质量风险指的是在产品或项目的开发、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风险。
质量风险管理是为了减少和控制这些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本文将从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步骤、工具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应对方法。
2. 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标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或产品生命周期中,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质量风险,以确保项目或产品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过程。
其目标是避免或减轻质量问题对项目或产品造成的损失,提高项目或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 质量风险管理的步骤质量风险管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质量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或产品相关的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这包括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隐患和不符合要求的因素等。
3.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质量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通过权衡质量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严重性,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采取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已识别的质量风险的过程。
这包括制定风险预防计划、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建立监控机制等。
3.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不断跟踪和监测质量风险的过程,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质量问题。
4. 质量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借助多种工具和技术来支持实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工具和技术:4.1 质量风险登记册质量风险登记册是记录识别出的质量风险信息、风险评估结果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团队全面了解和管理质量风险,及时跟踪风险的状态和处理进度。
4.2 鱼骨图(因果关系图)鱼骨图是通过分析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团队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因素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团队全面了解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4.3 故事板故事板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通过将项目或产品的各个阶段和质量要求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帮助团队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
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
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或组织中,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风险的过程。
在项目或组织中,质量风险是指可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环境,包括技术复杂性、人员素质、供应链问题、市场变化等。
质量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从而影响用户满意度、企业声誉以及长期竞争力。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识别和分析潜在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以降低质量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质量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或组织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潜在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人员、组织、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
识别风险的方法可以包括专家判断、经验总结、市场调研等。
2. 风险评估:对已经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及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模拟和预测。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质量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改进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流程等。
4. 风险应对:对于无法完全控制的质量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可以包括备用方案、应急预案、风险转移等。
5. 风险监控:对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质量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合理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项目或组织及时识别和控制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用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实际操作中,质量风险管理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或人员负责,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以及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范本(5篇)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
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正确识别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科学控制质量风险,降低质量风险危害程度,确保所经营医疗器械的质量。
2、定义。
质量风险管理是对医疗器械的整个流通供应链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3、适用。
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
4、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的评估、沟通、审核等工作,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的质量风险管理工作。
5、内容:5.1、企业应当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医疗器械流通中的质量风险进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审核。
5.1.1、前瞻方式:对经排查发现的风险点但尚未发生质量事故或事件(预期风险),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5.1.2、回顾方式:对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或事件(风险已发生,并已控制)采取的防止再次发生的改进控制措施;5.2、企业可以采用事件性定性评估为主,数据分析定量评估为辅的方式,用“高”“中”“低”三个等级评估风险的等级。
5.2.1、企业应对自身医疗器械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风险进行排查和分类,分析经营过程中每一环节所面临的质量风险,对这些质量风险的性质、等级进行评估;5.2.2、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有。
企业负责人的质量风险意识、组织机构、人员配臵、管理制度和职责的制定、仓储设施和管理条件、过程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运输、售后服务)等,应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对不同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制定预案。
5.2.3、医疗器械风险属性的分类。
医疗器械风险的性质按来源可分为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和医疗器械本身因素造成的风险。
5.2.3.1、人为因素可导致假劣药经营、医疗器械质量问题、标识缺陷和包装质量问题、用药差错问题等,多属于可控制风险。
5.2.3.2、医疗器械本身属性因素包括医疗器械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
年度质量风险管理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质量风险管理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本年度,我公司在质量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年度质量风险管理总结如下:二、质量风险管理概况1. 质量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本年度,我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质量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了各部门在质量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设立了质量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风险管理策略,确保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质量风险管理流程我公司建立了全面的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四个阶段。
(1)风险识别: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识别产品、过程和系统中的潜在风险。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4)风险监控: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质量风险管理成果1. 风险识别本年度,我公司共识别出10项潜在质量风险,涉及产品、过程和系统三个方面。
2. 风险评估通过对10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中5项为高优先级风险,3项为中优先级风险,2项为低优先级风险。
3. 风险控制针对高优先级风险,我公司制定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合格率;(2)加强原材料的采购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3)加强过程控制,降低过程变异;(4)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培训。
针对中优先级风险,我公司制定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3)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稳定。
针对低优先级风险,我公司制定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低优先级风险的识别能力。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识别、评估、规划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保证项目按照质量要求顺利实施。
质量风险管理的步骤包括:
1. 识别风险:通过分析项目的各个环节,识别可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和潜在的风险。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对项目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概率。
3. 规划应对措施: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和计划,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和转移等措施。
4. 实施控制:执行制定的应对措施,监控风险的实施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项目能够在质量方面取得较好的
成果。
通过对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可以防范和
减少潜在的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水平。
同时,也可以提高项目团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QMS)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而系统化地管理和组织各项质量活动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
一、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是质量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的核心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对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估。
1. 分析质量风险的来源通过对企业内外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品质问题、生产工艺的不稳定性、人为操作失误、市场需求变化等。
2. 确定质量风险的影响程度对于识别出的质量风险,需评估其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潜在影响程度,包括成本损失、声誉损害、市场份额下降等方面的影响。
3. 评估质量风险的概率和频率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确定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为后续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二、质量风险控制与预防质量风险控制与预防是在识别和评估质量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减少或避免质量风险的发生。
1. 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确保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产品检验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2. 设定质量指标和标准根据质量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和标准,明确每个检验环节的要求,并确保其与实际生产和服务相适应。
3.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质量问题的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以避免质量风险进一步扩大。
4. 加强内部培训与沟通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意识到自身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质量风险管理的工作。
三、质量风险监控与反馈质量风险监控与反馈是质量风险管理的一个持续过程,旨在及时掌握和反馈质量问题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风险管理一、法规要求二、质量风险点◆质量风险管理的两大主要原则:质量风险的评估应基于科学知识并与保护患者相联系;质量◆风险管理的资源投入、形式和文件应与风险的水平相适应。
◆无菌制剂是指法定药品标准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
◆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其质量保证的重点在于无菌保证、细菌内毒素和微粒污染的控制。
也需要特别关注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三、最终灭菌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案例(一)无菌保证风险与质量风险控制点无菌保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灭菌工艺的可靠性;容器密封的完整性;无菌保证管理体系。
1.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产品灭菌前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原材料和包装材料中的微生物——风险在于其可能进入产品。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制定原辅料采购标准,规定微生物限度。
通常应不超过100CFU/g,并不得含致病菌。
✧进行供应商的确认时应重点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对微生物污染、细菌内毒素的污染、产品混淆和交叉污染风险的控制措施。
✧对供应商及其供应的原料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以评估其质量状况。
对不良趋势的供应商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增加现场检查的频率,更加严格的抽样方案。
✧严格管理仓储条件,确保原料储存过程中质量受控。
如干燥、防虫、防鼠等。
包装材料如玻璃瓶应定点采购,其包装应能防止昆虫进入,储存过程防止受潮长霉。
2.生产环境注射剂的生产从原料称量开始直至完成密封,都分别在相应的卫生洁净区中进行。
生产过程各步骤都可能存在药物直接暴露于环境的环节,存在来自于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如果能证明在动态下生产区的洁净度能符合上述标准,则来自环境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是较低的。
3.生产设备注射剂通常采用固定的设备,安装了生产及在线清洗、消毒等多种工艺管道。
因此设备存在残留物或微生物的可能,对产品有潜在风险。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设备在线清洁和在线灭菌的方法应足够详细,应包括所有影响清洁效果的参数,如水温、清洁剂浓度、流速、时间、阀门的开闭次序和时间、蒸汽温度、压力等书面规定,以确保清洁效果的重现性。
✧清洁与灭菌方法,包括清洁、灭菌后最长的存放时间应经过验证。
✧认真执行、执行可靠的设备状态管理措施,保证设备的状态受控。
✧最好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机系统,自动执行、记录清洁和灭菌程序,设备状态管理由计算机完成。
✧与药品接触的公用介质(如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将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公用介质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其质量等级应满足ISO8573.1(GB/T13277—91)的要求,即露点≤-40℃,尘粒数≤0.1mg/m3(药品生产企业可按照A级空气标准评定),含油量≤0.01mg/m3。
4.人员与生产操作人员及其活动被视为最大的污染源。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生产操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配备质地良好的个人防护服装。
所有进入洁净室的人员需经过更衣程序培训,制定合理的工作服管理制度。
✧工艺及生产操作设计应能尽量降低人员和生产操作导致的风险。
✧选用质量可靠的药液终端过滤器,配合使用适当的预过滤器,以截留药液中的微生物。
终端过滤器使用后须经完整性测试,使用周期经过验证。
✧灭菌前各工序的最长时限应经过验证。
✧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发生偏差后应分批,并增补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样品,以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包装材料的清洗设备,如洗瓶机应经清洗效果和微生物残留验证。
设置设备关键参数监控和报警装置。
5.微生物在产品中的增殖活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迅速繁殖而使产品带菌量急剧增加。
充足的水分是必要条件,不同的微生物适宜的繁殖温度跨度很大。
药液的性质,如有无抑菌性、pH等也能显著影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通常可将原料和水混合作为生产的开始时间。
一般分为配制时间,从配制结束到灌装结束的时间,从灌装开始到最后一瓶产品灭菌的时间等。
在配制或灌装前的储罐中的药液的微生物和内毒素污染可视为均匀的,但经过灌装后,就有可能存在污染不均匀的情况。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根据经验和验证制定各步骤的时限。
对每一种产品都应进行微生物繁殖验证。
通过在产品中接入有代表性的菌株并在生产工艺温度下培养,可直接地获得微生物数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各步骤时限。
发生偏差后应分批、取样。
✧对以上各风险因素和风险控制方法效果评价,可通过对一定周期内的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而进行,如果超过95%的样品为低污染水平(如药液不超过10CFU/100ml),则说明生产过程整体上微生物污染风险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6.微生物耐热性检查从灭菌原理可知,产品无菌保证水平不仅与灭菌前产品中的污染数量有关,也与污染菌的耐热参数相关。
耐热参数(D值)的测定是非常繁琐且费时的工作,仅在灭菌工艺验证的微生物挑战试验中进行,很难用在日常质量控制。
由于日常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不耐热的,因此可以通过简便可行的耐热性检查作为日常监控手段。
耐热性检查的步骤如下(应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将100ml灭菌前的产品经0.45μm滤膜过滤。
✧滤膜浸没于装有产品的试管中,将试管置于沸水浴中,保持15分钟,迅速冷却。
✧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于30℃~35℃培养7天。
✧如无生长,则通过。
如有生长,则说明可能存在耐热菌,需做进一步确认,如:测定D 值或与验证用生物指示剂做耐热性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二)灭菌工艺的可靠性灭菌工艺的目的是使具有一定微生物污染水平的产品,经灭菌后达到残存微生物概率不超过百万分之一的水平。
灭菌工艺的可靠性通过以下四个环节保证。
1.灭菌设备的适用性灭菌设备的适用性是指灭菌设备执行灭菌工艺能力,即灭菌设备对灭菌工艺各参数的控制正确度和精确度能否使任意位置的产品的实际F0值符合灭菌工艺规定的F0值的范围。
现代化的灭菌设备为加热、冷却介质的流量,以实现预定的灭菌工艺,计算机同时自动记录整个灭菌过程数据。
影响灭菌设备适用性的因素主要为灭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计算机程序、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通过灭菌设备的设计确认,使灭菌设备以预定的灭菌工艺为设计目标。
✧通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灭菌工艺验证,证明设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适用于灭菌工艺。
✧至少每半年校验一次关键参数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灭菌设备再确认。
✧灭菌工艺的验证✧灭菌工艺的验证都要经以下四个步骤,因此质量风险控制方法需确保各步骤的有效性。
✧选择能抵抗灭菌工艺的生物指示剂✧考察各种变量对生物指示剂耐热性的影响(例如:生物指示剂的繁殖,生物指示剂与被灭菌物资之间的相互影响)。
✧建立生物指示剂在灭菌过程中破坏的定量指标。
✧测定被灭菌物资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灭菌的可能性。
2.灭菌工艺的执行应确保灭菌执行了灭菌程序,完成了灭菌工艺。
主要风险在于:灭菌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度发生漂移,使记录的灭菌数据与真实值不符合导致的偏差;意外事件如停电导致的灭菌中断和数据丢失。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温度传感器的校验,每年对灭菌设备进行一次再验证,再验证或校验应至少重复运行两次灭菌程序,以证明其重现性。
✧启动灭菌程序之前,操作人员必须确认设备、灭菌工艺、温度探头等均在验证或校验的有效期内。
3.防止二次微生物污染产品经灭菌后再次污染微生物称为二次微生物污染。
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灭菌完成后用于冷却产品的介质中存在的微生物穿过密封屏障进入产品。
高温状态时产品的密封可能和平时存在差异。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灭菌设备设计应充分考虑二次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尽量采用过热喷淋或过热水浴的灭菌方式。
✧定期监控冷却水的微生物质量。
定期维护灭菌设备,确保冷却水不发生微生物污染。
4.药品容器密封完整性注射剂容器应能在整个药品有效期内有完好的密封性,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在有密封系统的部件发生变更时,必须评估其对密封系统完好性的影响,必要时重新进行密封完好性验证。
5.无菌保证管理体系无菌保证管理体系涉及GMP关注的各个方面管理,对注射剂而言需要特别强调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生产管理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未灭菌产品和已灭菌产品的混淆。
主要的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合采用某些措施。
●灭菌工作所在区域应与其他工序隔离并上锁,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采用能防止未灭菌产品不受控离开灭菌车的装置。
●待灭菌区与已灭菌之间最好有物流隔离。
●在每辆灭菌车上放置灭菌指示胶带。
●灭菌结束后的产品在已灭菌区卸载,并计数。
不立即包装的产品应上锁并有封签,封签的解封由双人负责并记录。
●严格的物料平衡,待灭菌产品和已灭菌产品、灭菌破损产品的数量应完全吻合。
✧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及其产品应实施严格的微生物监控。
而可能导致监控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样品缺乏代表性和检验方法有缺陷。
以采用残存概率灭菌工艺的产品为例,需要特别强调的措施主要如下。
●在每批产品灌封的开始、中间、结束阶段取样进行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检查和污染菌的耐热试验。
●所有原辅料的含菌量检验方法、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检验方法及污染菌的耐热试验方法均经过科学的验证。
●质量评价应能发现生产和质量控制试验中出现的偏差并正确地判断和处理。
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的质量评价程序:批生产记录、中间控制记录、质量检验记录必须经相应的负责人审核。
在此基础上,QA质量评价员、QA经理对批生产、中控和检验记录进行双重审核。
●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记录表,防止遗留对重要参数和质量控制点的审核。
●质量评价人员应有足够的资质和经验,有能力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决定。
●偏差和变更管理是质量管理至关重要的部分。
注射剂应从微生物风险的角度判断有关偏差和变更。
具体的方法如下。
●应有严谨的偏差报告和处理程序,确保所有偏差均经微生物专业人员审核,对偏差的定性和结论应征询微生物专业人员的意见,质量放行责任人应授予微生物专业人员放行的否决权。
●应有严谨的变更管理程序,确保微生物专业人员参加该程序,即所有的变更需要经微生物专业人员审核,专业人员应对变更是否增加微生物进行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对变更进行的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并提出专业意见。
(三)细菌内毒素风险与控制细菌内毒素污染来组以下两个方面:物料(原辅料、包装材料)本身携带的细菌内毒素;产品中能产生细菌内毒素的活微生物,在灭菌前繁殖代谢产生。
因此,细菌内毒素的风险控制主要针对这两方面。
1.物料的细菌内毒素污染控制物料携带的细菌内毒素可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原辅料在成品中的含量合理制定原料和辅料细菌内毒素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