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中药)

合集下载

中药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滑石粉,又称滑石、滑石土、滑石粉末,是一种以滑石矿为原料研磨而成的细粉末状物质。

在中医药学中,滑石粉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制剂的配伍中,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滑石粉有清热解毒、降火止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滑石的主要成分是软玉石,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硅酸盐、氧化镁等。

在中医药学中,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含有的既松脆又容易崩碎的物理特性及药理成分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

下面就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介绍:一、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滑石粉的主要功效之一。

中医认为,滑石粉味甘、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生津、滋阴、解毒等药理作用。

滑石粉可以通过对热毒的解除,达到降火、清热的效果。

在中医药理解中,热毒是指人体内部或外界侵入的邪热,具有发热、口渴、咽痛等症状。

滑石粉中富含氧化镁,能够促进人体排汗、通便,减轻发热、口渴等症状。

此外,滑石粉还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液平衡,增加体液的排泄,有助于排除体内内火,温和而有效地解决了热毒引起的身体不适。

二、降火止痛滑石粉还具有降火、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火指体内的热毒、疼痛等症状。

滑石粉作为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从根源上调节体内的阳气,减少热毒的产生,从而起到降火的作用。

此外,滑石粉还能温和地消散疼痛,缓解人体内的火焰炽热感,改善疼痛和不适感。

滑石粉可通过刺激人体的感觉神经末梢,释放一种被称为“凉意”的物质,从而改善炎热的局部环境,减轻疼痛。

三、保护胃黏膜滑石粉有一定的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滑石粉被认为具有生津滋阴的作用,可以润养胃肠,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提高胃酸的浓度,从而促进胃黏膜的正常功能。

另外,滑石粉含有丰富的硅酸盐,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能够吸附胃壁上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

这对于常年服用药物,或者患有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辅助保健作用。

四、散结止泻滑石粉含有较多的矿质和纤维素,具有散结止泻的功效。

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烦热多渴。

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

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

一日三次。

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

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

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

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

血立卡。

4.小便不通。

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

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

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

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

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

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

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

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

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

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

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中药滑石的验方相关:1、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

上为末。

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

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

《伤寒标本》六一散2.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

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滑石散3.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

研如面。

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

《广利方》4.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

中药学 滑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学 滑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学滑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滑石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并经过世代的验证和积累,成为中草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滑石以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滑石的起源和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滑石在中草药学中的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回顾滑石的起源和历史,探讨其在古代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应用。

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滑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探讨它在调节机体功能、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

最后,我们将介绍滑石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突破。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们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关于滑石的概述,以便研究人员、中医药从业者和药学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滑石。

同时,我们也将提出对滑石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以期探索更多滑石在中药学中的潜力和应用方式。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滑石在中药学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对滑石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

滑石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中药材料,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挖掘其潜力。

综上所述,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滑石概述,期望能够促进中草药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要论述的主题——滑石在中药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对滑石的起源和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的介绍,展示滑石在中药学中的价值和潜力。

同时,引言部分还会为后续的正文内容进行铺垫,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滑石的起源和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在滑石的起源和历史部分,将介绍滑石的起源及其在中药学中的传承和应用情况。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部分将详细探讨滑石的化学成分以及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包括滑石的抗炎、解毒、吸附等作用。

中药谜语大全

中药谜语大全

中药谜语大全一、猜单味中药(50 个)1、寒冬腊月纸糊窗(打一中药名) - 防风解析:寒冬腊月纸糊窗是为了防风。

2、百两银子买张皮(打一中药名) - 桂皮解析:用百两银子买的皮,谐音“桂皮”。

3、胸中荷花(打一中药名) - 穿心莲解析:荷花在胸中,如同穿心的莲花。

4、哑姑(打一中药名) - 半夏解析:“哑”表示不能说话,“姑”可理解为女子,夏天女子不说话,即半夏。

5、鲛人挥泪(打一中药名) - 珍珠散解析:鲛人泣珠,珍珠散下。

6、老谋深算(打一中药名) - 苍术解析:“苍”有苍老、老练的意思,“术”与“谋算”相关。

7、如来五指压大圣(打一中药名) - 制猴头解析:如来五指压住孙悟空(大圣),制住猴头。

8、妇女节前一天(打一中药名) - 三七解析:妇女节是三月八日,前一天是三月七日。

9、举国同庆(打一中药名) - 合欢解析:举国同庆是欢乐团聚的时刻,与“合欢”相呼应。

10、雪在烧(打一中药名) - 红景天解析:雪是白色的,雪在烧就变成红色的景象,对应“红景天”。

11、偷梁换柱(打一中药名) - 木贼解析:偷梁换柱是木头上做手脚,木贼符合。

12、长生不老(打一中药名) - 万年青解析:万年青有长生不老、永远青翠的寓意。

13、绿林好汉(打一中药名) - 草寇解析:“绿林”与草有关,“好汉”可称为“寇”。

14、九死一生(打一中药名) - 独活解析:九死一生就是独自存活下来。

15、金钿遍野(打一中药名) - 地黄解析:金钿是黄色的,遍野的金钿如同地黄。

16、天府之宝(打一中药名) - 川贝解析: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宝贝是川贝。

17、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发(打一中药名) - 葡萄藤解析:形象地描述了葡萄藤的样子,葡萄如同串串珍珠。

18、五百公里一片明(打一中药名) - 千里光解析:五百公里是千里,一片明对应“光”。

19、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药名) - 怀熟地解析:思念故乡是怀乡,熟地也符合谜面。

20、仙人之歌(打一中药名) - 神曲解析:仙人唱的歌如同神曲。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滑石的药用价值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滑石的药用价值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_滑石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滑石图片、滑石的药用价值、滑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滑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滑石简介滑石图片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滑石的药用价值滑石的用法与用量滑石的副作用滑石的临床应用滑石简介滑石,药用部分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体。

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

呈不规则的块状。

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

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

无臭,无味。

滑石图片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清热,渗湿,利窍。

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1、《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2、《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

3、《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

4、《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

5、《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

6、《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

7、《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

8、《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滑石的药用价值1、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

上为末。

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

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

(《伤寒标本》六一散)2、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

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滑石散)3、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

上四味,治下筛。

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

(《千金方》滑石散)4、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

中药滑石的功能主治

中药滑石的功能主治

中药滑石的功能主治滑石的概述滑石,学名滑石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一种具有降火、清热、解毒的功效的矿物药物。

滑石可以用于内服和外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滑石的主要功能滑石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是其主要功能及相应的主治:1.降火清热–清热解毒:滑石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中暑、发热等症状。

–清热泻火:滑石可以起到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症状。

2.健胃消食–去湿化痰:滑石有利尿作用,可以去湿化痰,用于治疗湿热停滞、痰湿不化等症状。

–调理脾胃:滑石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消食、健胃,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3.解毒抗病–解酒护肝:滑石有解酒护肝的功效,可以帮助解毒,保护肝脏。

–抗炎消肿:滑石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肿痛、红肿等症状。

4.利尿通淋–利尿通淋:滑石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

5.缓解痛症–止痛祛痛:滑石可以起到止痛祛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滑石的用法用量滑石可以内服或外用,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用途有不同的用法用量:•内服:一般使用滑石粉末,每次3-6克,可煎汤或研末后,直接冲服。

•外用:使用滑石粉末或制成糊剂,可涂抹受患部位或敷贴。

滑石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滑石作为一种中药,虽然功效明显,但也需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不良反应: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禁忌症:孕妇、脾虚便溏、肝火旺盛者禁用滑石。

与滑石有关的经典方剂滑石作为中药,在经典方剂中也有被广泛运用的地方,下面是一些与滑石有关的经典方剂:1.清热解毒方剂:滑石出现在一些清热解毒方剂中,如白虎汤、六一散等。

2.泻火方剂:滑石出现在一些泻火方剂中,如滑石汤、二妙丸等。

3.健胃消食方剂:滑石出现在一些健胃消食方剂中,如香砂养胃丸、滑石丸等。

结语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滑石具有降火清热、健胃消食、解毒抗病、利尿通淋、缓解痛症等多种功能主治。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滑石散的作用。

车前子葵子各12克
【制法】上四味,捣为细末,过筛。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

治产后淋病。

【用法用量】用酢浆水送服3克,渐加至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滑石45克白矾30克(烧令汁尽)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女劳疸,身目俱黄,恶寒发热,小腹满急,小便艰难者。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用大麦粥饮调下6克。

以小便出黄水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寒水石12克白滑石6克葵子6克乱发灰车前子木通(去皮、节)各6克
【制法】上药锉为散剂。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

治膀胱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以致小便不通,少腹急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煮取1升,每服200毫升,即利。

生活常识分享。

大黄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

大黄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

大黄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简介大黄滑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许多功能和主治,包括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增强肠道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大黄滑石的功能主治,以及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1.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大黄滑石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湿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它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胃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它还可以清除体内湿热,减轻胃炎、肠炎等炎症,促进消化系统的康复。

2. 增强肠道功能大黄滑石可以增强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它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胃肠道积滞,并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它还可以缓解腹胀、胃胀等不适感。

3. 调节内分泌系统大黄滑石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平衡体内的激素水平,促进内分泌的正常运作。

它还可以调节女性月经周期,缓解经痛、经期不规律等问题。

此外,大黄滑石还有一定的镇静安神效果,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4. 治疗肝胆疾病大黄滑石对肝胆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囊功能,帮助消化脂肪。

它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并有助于排泄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保护肝脏健康。

5. 缓解皮肤病症状大黄滑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缓解皮肤病症状。

它可以减轻湿疹、痤疮、疮疖等炎症性皮肤病的症状,帮助皮肤恢复健康。

它还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痘疤的修复。

使用方法•大黄滑石常用于中药制剂中,如大黄滑石丸、大黄滑石散等。

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可以将大黄滑石研成粉末,用于外敷治疗皮肤病症状。

将粉末与适量的清水混合,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日多次。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大黄滑石。

•大黄滑石具有泻下作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引起依赖。

•使用大黄滑石时需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超量使用或误用。

以上是大黄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滑石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滑石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滑石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滑石,学名阳离子角闪石,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有许多功能主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消化不良:滑石具有清热降火、止渴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减轻肠胃炎症:滑石能够缓解肠胃黏膜炎症,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
对于急性肠胃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促进排尿:滑石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对
于肾功能不全、水肿等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4.缓解口腔溃疡:滑石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有助于缓解口腔黏
膜溃疡、舌炎等问题。

5.消除湿热:滑石能够祛除体内的湿热,有助于治疗湿热所致的病症,
如湿疹、痤疮等。

用量
滑石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水煎服用:滑石可以将其煎煮后服用,通常每次用量为5-10克,视
情况可以适当增减。

2.口服液剂:滑石还可以制成口服液剂,按照说明进行服用,剂量一般
为每次10-20毫升。

3.外用药膏:滑石可以制成药膏用于外用,涂擦于患处即可,每次用量
根据需要适量涂抹。

需要注意的是,滑石的用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根据个人体质、疾病
情况合理调整用量。

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滑石的用药时间也需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疗程一般在1到2周左右,但也可能因病情复杂而需延长用药时间。

总的来说,滑石在中医药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用量和用药时间。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滑石散的功效与作用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滑石散的作用。

【处方】滑石60克栝楼90克石韦15克(去毛)【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水通淋。

治热淋,膀胱中热,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以大麦粥清调服1克,每日二次。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处方】滑石15克通草车前子葵子各12克【制法】上四味,捣为细末,过筛。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

治产后淋病。

【用法用量】用酢浆水送服3克,渐加至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处方】滑石45克白矾30克(烧令汁尽)【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女劳疸,身目俱黄,恶寒发热,小腹满急,小便艰难者。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用大麦粥饮调下6克。

以小便出黄水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处方】寒水石12克白滑石6克葵子6克乱发灰车前子木通(去皮、节)各6克【制法】上药锉为散剂。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

治膀胱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以致小便不通,少腹急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煮取1升,每服200毫升,即利。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滑石(研)、发灰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处方】滑石、黄柏。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天泡疮。

【用法用量】敷之。

仍内服荆防败毒散或金银花散;热甚者,宜服大连翘饮。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处方】滑石2两,栝楼3两,石韦2分(去毛)。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利多或白精从溺后出。

热淋,小便数病,膀胱中热。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大麦粥清下,1日2次。

方出《医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名见《外台》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处方】滑石30g,通草15g,石韦30g。

【制法】上药治下筛。

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

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

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简介滑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由石墨烯和铁锰矿物质组成。

滑石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滑石中药的功能主治。

功能滑石中药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解热退烧:滑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2.清热利尿:滑石能够增加尿液排出量,有利于排除体内湿热,起到清热利尿的作用。

3.抗炎消肿:滑石中的石墨烯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缓解肿胀症状。

4.促进消化:滑石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酸和胆汁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

5.缓解疼痛:滑石能够减轻疼痛感,有助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主治滑石中药在中医药中的主要治疗范围包括:1.热毒疾病:滑石能够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疾病,如痈肿疮疖、疔疮疖、痢疾、痈夭等疾病。

2.湿热症状:滑石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适合治疗湿热症状明显的疾病,如淋证、尿路感染等。

3.胃肠不适:滑石可以促进消化,适用于治疗胃肠不适、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4.头痛肌肉酸痛:滑石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适合治疗头痛、肌肉酸痛等疾病。

使用方法滑石中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使用:1.冲剂:将适量滑石研磨成细粉,加入热水中冲泡,等待片刻后饮用。

2.丸剂:将滑石细粉与其他中药材混合,制成丸剂,按照医嘱服用。

3.膏剂:将滑石研磨成细粉,与其他药物混合,制成膏剂,外用涂抹患处。

注意事项在使用滑石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滑石中药。

2.建议按照医嘱的用量和用法使用滑石中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3.滑石中药使用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过热食物。

4.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滑石中药,并向医生咨询。

总结滑石中药具有解热退烧、清热利尿、抗炎消肿、促进消化和缓解疼痛等多种功能。

在中医药中,滑石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热毒疾病、湿热症状、胃肠不适和头痛肌肉酸痛等疾病。

在使用滑石中药时,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中药材滑石

中药材滑石

以經典方檢索舉例
點選詳下頁
以方剂歌诀检索举例
點選詳下頁
以加减中藥檢索舉例
點選詳下頁
對該症狀治療有 效的中藥材按照 在收集的文獻中 出現的次數多少 降序排列,越排 在前面的,越對 該症狀治療有效, 可在方劑加減時
使用。
部分。
中醫藥知識系統(專業版)功能特點
❖ 關係型結構,更為注重數據間的關係連結,可使用戶有更多 的途徑獲取所需的資訊
❖ 對應疾病名稱、方劑名稱、中藥名稱,並可與萬方數據醫藥 信息系統中相關全文文獻和其他文摘連結,為中國大陸首創
中醫藥知識系統(專業版)功能特點
❖ 可以從症狀、體徵和症狀了解其與什麼疾病相關; ❖ 可以查找到治療某種疾病的方劑群; ❖ 可以查找到同時包含幾味中藥的方劑群; ❖ 可以查找到具有某種功效、性味、歸經、藥理作用的中藥; ❖ 包含有具有君臣佐使、方解以及配伍等信息的經典方; ❖ 把經典方和方劑歌訣結合到方劑數據庫中,並使其從對症的
關聯。
方剂分类浏览补充
“臨床運用”中的記 錄一般會多於“查看 加減方”中的記錄。
4.3.2 檢索中心檢索
❖ 檢索中心 檢索中心的作用是檢索的途徑獲得所需要的記錄。 分為疾病檢索、方劑檢索和中藥材檢索三個部分。 檢索出的記錄間仍舊可以通過相關字段實現三個 模組之間的關聯。
每一個檢索模பைடு நூலகம்的檢索字段之間 都是邏輯“與”的關係,可以只 在一個字段輸入檢索詞,也可以 在幾個字段同時輸入相關的檢索
下頁看方 劑的详细
信息
點選可進入組成方 劑的中藥材的介紹
頁面,詳下頁
點選可回到了該病的介紹頁 面,這是本系統的最大特點 之一:疾病、治療的方劑及 其組成成分中藥材之間相互
關聯。

中药材,滑石

中药材,滑石

中药材,滑石
中药材滑石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主要成分是含水硅酸镁,其功效和作用如下:
1. 利尿通淋:滑石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尿热涩痛等病症,可以与冬葵子、瞿麦等药物配合使用。

2. 清热解暑:滑石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暑湿烦渴、湿热水泻等病症,可以与石膏、甘草等药物配合使用。

3. 外用祛湿敛疮:滑石具有收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痱子等病症,可以与黄柏、苦参等药物配合使用。

此外,滑石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病症,如咳嗽、吐血、便血等。

在使用滑石时,需要遵循中医师的建议,根据病情进行合理的配伍和使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滑石的品质和炮制方法,以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滑石熬药注意事项

滑石熬药注意事项

滑石熬药注意事项滑石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常用于熬药制剂中。

滑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等。

但是,在使用滑石熬药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量控制:滑石属于中药材,根据病情和体质差异,应该控制用量。

一般来说,每次用药的剂量不应超过10克。

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滑石,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师的指导。

2. 使用方法:滑石可以通过熬药来制剂,也可以通过研粉服用。

在制剂时,一般将滑石打粉或研粉后加入到药液中煮沸,然后过滤取液。

使用时,可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法。

3. 温水煮沸:在滑石熬药时,最好使用温水煮沸。

滑石的有效成分容易在高温下失活,所以要注意不要使用热水。

一般来说,可以将滑石和其他中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然后煮沸15-30分钟,最后过滤取液。

4. 注意无增毒:滑石煎煮时,有时会出现增毒现象。

增毒是指药物在煎煮过程中出现毒性增强的情况。

当出现增毒现象时,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5. 配伍禁忌:在使用滑石熬药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中药的配伍禁忌。

滑石与某些中药材如硅酸铝合剂、泻药等配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滑石熬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咨询药师。

6. 儿童和孕妇禁用:滑石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对儿童和孕妇来说,安全性尚不确定。

因此,儿童和孕妇应该避免使用滑石熬药。

7. 注意存放:滑石应该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另外,滑石应该与有毒物质、潮湿环境和异味物品隔离存放。

8. 不宜长期连续使用:滑石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连续使用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

因此,在使用滑石煎剂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9. 注意副作用:滑石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口苦、胃部不适等。

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该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滑石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熬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滑石熬药时,需要控制用量、注意配伍禁忌、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并注意滑石的副作用和存放方法。

中药材 滑石 概述说明

中药材 滑石 概述说明

中药材滑石概述说明功能主治简介:清热,渗湿,利窍。

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详情见下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布包),3~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别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别录》),夕冷(《药性论》),脆石、留石(《石药尔雅》),画石(《本草衍义》)。

【汉语拼音】:huashi【成份】:主含硅酸镁,其中MgO31.7%,氧化硅63.5%,水4.8%。

通常一部分MgO为FeO所替换。

此外还含氧化铝等杂质.【加工采集】:采得后,去净泥土、杂石。

或将滑石块刮净,用粉碎机粉碎,过细筛后即成滑石粉。

【药材鉴别】:呈扁平形、斜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全体白色、蛋青色或黄白色,表面有珍珠样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

质软而细致,手摸有滑润感,用指甲即可刮下白粉。

无臭,无味,有微凉感。

以整洁、色青白、滑润、无杂石者为佳。

产江西、山东、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辽宁等地。

【炮制】:洗净,砸成小块,或研成细粉,或水飞。

《雷公炮炙论》:”用白滑石,以刀刮净,研粉,牡丹皮同煮一伏时,去牡丹皮,取滑石,以水淘过,晒干用。

”【药理作用】:①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

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阴道等可引起肉芽肿。

②抗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利窍。

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滑石

滑石
8、碧玉散:滑石(飞)600g,青黛35g,甘草100g。以上三味,各研细粉,过60目筛。各取净粉,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清暑热,平肝火。用于暑热蕴积,烦渴引饮,肝火旺盛,小便短赤。口服,每次12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
9、温六散:滑石(飞)600g,干姜50g,甘草100g。以上三味,各研细粉,过60目筛。和匀,即得。本品为米黄色粉末;味微甘带辛。功能祛暑散寒,除呕止泻。用于暑月受寒,呕吐泄泻。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
7、益元散:滑石粉60份,甘草10份,朱砂3份。以上三味,除滑石粉外,朱砂、甘草分别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滑石粉配研,过筛,混匀,分装成每包6g。本品为浅红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润滑感。显微特征:不规则块片,无色,有层层剥落痕迹;纤维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取本品加盐酸与氯仿,回流1h,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片,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一苯一醋酸乙酯一冰醋酸(10:20:7:0.5)为展开剂,以10%磷钥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功能清暑利湿,除烦。主治暑热身倦,心烦口渴,小便黄少。调服或煎服,每次6g,每日1-2次。(《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3.《本草蒙筌》:滑石治渴,非实能治渴也,资其利窍,渗去湿热,则脾气中和,而渴自止尔。假如天令湿淫太过,人患小便不利而渴,正宜用此以渗泄之,渴自不生。若或无湿小便自利而渴者,则知内有燥热,燥宜滋润,苟误服用,是愈亡其律液,而渴反盛矣。

中药滑石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滑石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滑石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①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

酒服2g,日三服。

《千金要方》②治膏淋如油:甘草9g,滑石60g,海金沙24g。

为末,每服6g,麦冬汤调下。

《鲜溪单方选》③治小便不利:滑石30g,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30g。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6g,频服,以通为度。

《圣惠方》滑石散④治伏暑,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心神恍惚:辰砂9g,滑石180g,甘草30g。

上为细末,每服9g,不拘时,白沸汤调下。

《奇效良方》辰砂益原散⑤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末90g,白矾灰30g,枣叶120g。

上药捣罗为末。

先以温浆水洗疮。

后取药敷之。

《圣惠方》滑石散⑥治妇人面上粉刺:滑石15g,黄蜡3g,巴豆五个。

上各为细末,每用少许,如常法洗面。

《普济方》⑦治口疮:滑石、胆矾各30g。

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3g,以绵裹含,吐津。

《圣济总录》滑石散中药滑石的基本信息:【中药名】滑石 huashi【别名】液石、夕冷、活石、生滑石、飞滑石、白滑石。

【英文名】Talcum【来源】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Talcum的矿石。

【产地分布】分布于辽宁、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省。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开采。

采挖后,去净泥土,沙石等杂质。

【药材性状】扁平形、斜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具蜡样光泽,薄片半透明或微透明。

质较软而细腻,条痕白色,指甲可刮下白粉,手摸有滑腻感。

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解。

无臭,无味。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淡。

归膀胱经、肺经、胃经。

【临床应用】用量10~3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用治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药理】滑石粉外用对发炎或破损皮肤组织有保护作用,内服可保护发炎的胃肠道黏膜而镇吐止泻,含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吸收,但在腹部、直肠和阴道等处可引起肉芽肿。

此外,滑石粉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及脑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石(中药)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画石、液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来源:为单斜晶系矿石。

系由辉石,透角闪石及叶状蛇纹石等变化而成的天然矿石中硅酸盐类矿物的滑石。

产地:主产于山东,江西,山西,江苏,陕西,辽宁等地。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全体青白色、黄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手摸之有油脂样滑腻感。

质较软而坚实,用指甲可刮下白粉;体较重而易砸碎。

气无,味无而有微凉感。

耐热(加热1300~1400℃亦不熔)。

以色青白,滑润油腻,整洁,无杂石者为佳。

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而含粘土、石灰等。

药理作用:利尿渗湿、清热,作用较和缓;所含的硅酸镁有吸附和收敛作用,能保护肠管,止泻而不引起鼓肠,对治疗水泻尤为适宜。

又体外试验其煎剂对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轧成粉末生用。

性味:甘寒。

归经:入胃,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主治:种热燥渴,中暑吐泻,淋病水肿,吐衄血等症。

临床应用:为去湿清热常用药,凡小便不利而属于热证者,常用
滑石。

1、用于治疗热淋(例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石淋(泌尿系结石)。

取其有利尿清热作用,在治疗泌尿系结石和急性尿路感染的方剂中,滑石广泛应用。

2、用于治疗暑热。

夏季受暑,发高热,小便不畅,烦躁口渴,或有水泻,可用滑石配甘草,方如六一散,再加辰砂,即为益元散,对治疗小儿夏季感冒腹泻,效果更好。

3、作为辅助药,用于温热病热在气分而夹湿者(感染性疾病中期和极期,持续发热、身重、口渴、舌苔黄),配合其他清利湿药,使湿热随小便解除,放入黄芩滑石汤。

此外,在温热病恢复期,津少阴亏,余热未退尽,也可在滋阴药中稍加滑石,促使余热随小便解除。

4、外用治疗皮肤湿疹、皮炎,常配黄柏末等。

用量:内服10~15g,治疗泌尿系结石可重用至24~30g。

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1、六一散《伤寒标本》:(成药、生滑石末六份,甘草末一份),成分服6~9g(小儿量为2.4g~3g),每日2~3次,冷开水或温开水送服,用其它汤药送服。

如与其他药同煎,则需要9~15g(大剂可达24g)包煎。

2、益元散。

六一散18g,辰砂1.5g,分2~3次温开水送服。

用于中暑腹泻者,以藿香或香薷9g,轻煎送服更好。

如与其它药同煎,益元散可用至9~15g。

3、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黄芩9g、滑石9g、通草3g、茯
苓15g、猪苓9g、大腹皮9g、白蔻仁3g,水煎服。

注:全国大部分地区习用硬滑石。

华东、四川、湖北、贵州等地习用软滑石。

软滑石是矿物中高岭石的一种,属单斜晶系,由辉石、白云石、云母石等含镁之矿石受水及硅酸作用后变化而成。

多产于变质岩,石灰石及白云岩中。

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呈棱块状颗粒状,大小不一。

全体呈白色或夹杂有浅红色,灰色。

表面无光泽或稍有光泽,手摸之有滑腻感。

体较轻,质松软,用手即可粉碎成白色粉末。

微有泥土样气,味无,舔之粘舌。

不溶于水、盐酸或硝酸,在硫酸中加热后,变成灰色。

我们认为软滑石应为药用石脂的一种与滑石功效不同,不宜做滑石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