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课件 鲁教版必修2
汇报人:
目录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定义
人口迁移:指人口在空间上的 移动包括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 迁移
人口流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 移动包括日常流动和季节性流 动
永久性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地 方永久性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暂时性迁移:指人口从一个 地方暂时性迁移到另一个地 方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居住地
日常流动:指人口在居住地和 工作地之间的日常移动
工资水平:工资 水平高的地区对 人口吸引力大
就业机会:就业 机会多的地区对 人口吸引力大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语言文化:语言和文化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政治因素
政策影响:政府政策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战争影响:战争对人口迁移和 人口流动的影响
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对人口迁 移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地形: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水源: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土壤: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人口迁移 与人口流动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层面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口迁 移与人口流动的保障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合理 流动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城市承载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育提高技能 增强适应能力
个人层面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 社交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自然因素:①气候②水源③土壤 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交通和 通讯③文化教育④婚姻家庭 ⑤政治因素⑥个人对生活或职业的需 求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 结果,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任何 一种因素都可能是决定性的。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
4. 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
决定性因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⑥
课堂练习
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到3月1日,共计40天。据此,回答5~6题。
5. 春运所带来的旅客流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在城市里农民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
建筑业、纺织服装业、传统服务业等
2.分析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
3.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分别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什么有利和不利影响? ①对乡村:有利: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更好的开发利 用土地资源;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不利:造成劳动力 缺失或人才外流 ②对城镇:有利: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 化水平。不利: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环境压增大;社会问题 增多;城市管理难度加大
第 13页
板书
• 概念 • 人口迁移和
人口流动的 判断
人口迁移及 特点
• 推力
• 自然因素
• 社会经济因 素• 拉力• 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 素
影响人口迁 移的因素
• 对迁入地 •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对迁出地 •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课件2:1.2人口迁移
新课讲授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二)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起的国内人口迁移。
新课讲授 (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有计划、有组织。 开发边疆,有组织移民边疆。
改革开放之后,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由内陆向沿海,欠发达地区向发 达地区迁移。
活动
1.简述我国未来人口的分布 特点。
2.描述我国未来人口的迁移 方向。
3.找出你的家乡可能迁移的 城市群方向。
探究中国未来人口聚集地
课堂练习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C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
第二节 人口迁移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 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 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新课讲授
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第二部分 第五章 第二讲 人口的迁移
规模人口迁移。
3.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 、 种族 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 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 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5.其他因素: 家庭和婚姻 、投亲靠友、 逃避种族歧视 、 人口的自然变化、人的性别和年龄等。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集中在20~29
一、选择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 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 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 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 “反推力
”(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第一
大城市,人口总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常住人口占常住总人 口比例的1/4多。据此完成1~2题。
A.a
C.c
B.b
D.d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a图老年人口、b图20岁左右
青年人口、d图30~50岁中年男性人口的构成比重明显增 加,应是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第(2)题,b图20岁左右 的青年人口比重突然增加,且男女比例大体一样,应该是 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到该市求学而致。 [答案] (1)C (2)B
[解析]
从图1看,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合
理化,这将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从图2看, 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小于郊区,增长幅度也低于郊 区,这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促进郊区城市 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上海第二产业的郊区转移。
[答案] 发展。
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
人口的迁移 考纲下载—————————————————
第二讲人口迁移案例
第二讲人口迁移案例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
人口迁移通常会有各种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因素。
在本文中,将通过介绍两个人口迁移案例,来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一个案例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西部拓荒时期。
当时,美国政府通过推广土地发放政策,吸引和鼓励人们移民到西部地区,以推动美国的西部开发。
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迁移,许多人离开了东部城市,向西部的开阔土地迁移。
这个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改变了美国的人口格局。
大量人口从东部城市迁移到了西部,导致了西部人口的迅速增长,同时东部城市的人口也少了许多。
这种人口迁移改变了美国的人口分布和地理特征。
其次,这种人口迁移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部地区的开发带动了农业、矿产资源开采和交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这些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种人口迁移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些移民在迁移到西部时面临了严峻的环境和住房条件。
他们需要自己开拓土地、建造房屋和生存下去。
同时,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许多移民经历了艰苦的生活。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的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开始迁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个人口迁移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的减少。
这种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的城市格局和农村经济结构。
其次,这种人口迁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为城市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种劳动力供应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然而,这种人口迁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共68张PPT)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主要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就业 机会、生活环境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 对流入地区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对流出地区的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 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各国国内人 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我国历史上人口规模迁移的主要流向是哪里?
清代“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迁移主要的迁出 地分别是哪里?
驱使人们“闯关东”、 “走西口”的因素有哪 些?
c b
1
2 a
(1)我国在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迁出省区有哪些, 迁入省区有哪些?
(2)哪类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哪类地区的自然条件 较好? (3)当时人口这样迁移的原因何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新的特点?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地到沿 海,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到 经济发达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 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人增多
增加
a. ?
b. ?
欧洲人向
非洲黑人被
美洲移民
欧洲殖民者
c. ? 贩运到美洲
亚洲各国
居民向国
外移民
d. ?
f. ?
发展中国 家优秀人 才移民
e. ?
g. ?
人口迁移 流向发生 变化
三、国内人口迁移
•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 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
第七章 第二讲人口迁移
大城市远优于县级中心城市,C 项错误。第 3 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 济因素,县级中心城市比乡镇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是吸引更多回流人 口的主要原因,C 项正确;乡镇的生态环境更好,且离家近,A、B 错误;县级中 心城市比乡镇公共服务更完善,但不是主要原因,经济因素才是主导因素,D 项 错误。
4.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分
析原因及影响。
强基础·增分课堂 提能力·全面突破 研专项·热考命题
栏目索引
强基础·增分课堂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定__居__地_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判断标准 人口迁移具有两个属性,即:_时__间__属性、空间属性。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的改变,促进了 人口迁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 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尤其重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政策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我国历史上都城变换
变革 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第一次世界 战争
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2.判断影响人口迁移主导因素的方法 (1)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 (2)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 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 (3)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的因素,确定其中影响最大 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
新知讲解
讨论探究:
1.自然环境因素举例: ④自然灾害:
在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 灾害频发(推力);关东则地广 人稀,沃野千里,在清代华北大 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 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据统 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 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新知讲解
归纳总结: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例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就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例如:①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②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人口迁移判断的标准:
①必须改变定居地 ②改变定居地需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新知导入
问题:
图中熙熙攘攘的人都是当地人吗?一 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仅仅是人口的自然 增减吗?
为什么不同肤色和民族的人会出现在 同一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走西口、闯关东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讲解
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阅读课本p8页,分组探讨: 1.在我们所见所闻中,都有哪些人口流动现象?有哪些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属于什么呢? 2.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人口迁移数量的多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 量的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新知讲解
讨论探究:
1.自然环境因素举例:
①气候、自然环境
东北部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环境污染, 用地紧张,地价较高;(推力)
南部与西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暖和; 环境优美;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新资源开发(拉力)。
第一章 第2讲 人口的迁移(共40张PPT)
第二次 定居移民减少, 从发展中 各国经 调 整 了 人 力 世界大 短 期 流 动 的 人 国家流向 济发展 资 源 空 间 分 战以后 口增多 发达国家 不平衡 布格局
考点二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的新表现
深化探究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其中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 可 按迁移原因→方向→影响的思路对比分析如下: 迁移形式 迁移人口 特点 科技移民 高素质人才 劳务输出 外国廉价劳动力 国际难民迁移 战争难民、政 治难民 战乱、种族冲 突、政治迫害
3.图中 B 点代表的省(市、区)在 1954~1984 年间是我 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 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C.橡胶 B.甜菜 D.青稞 )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
试题调研
第 2 题,根据图中人口迁入率和人口迁出率的公式,A 市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人口以迁出为主,有大量人口迁往 外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经济落后、就 业机会少、收入低。 第 3 题, 根据人口迁入与迁出平衡以及人口密度最低的特
考点二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基础梳理
考点二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基础梳理
(1)变化: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旧大陆 。 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 跨洲迁移 活动。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① 外籍工人 逐渐成为国 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 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2.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人口迁移 ①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 黄河流域 向长江流域、珠江 流域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条件(与人口移动的区别)(1)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3)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机械增长(1)含义:人口迁移引起的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2)影响: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人口机械增长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4.人口自然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出生数减去人口死亡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
可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差异越大,越能影响人们迁移。
如人们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③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军事也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巴西将首都迁至内陆的巴西利亚导致的人口集聚。
④社会文化因素婚姻、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唐人街、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6.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1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方面,是影响人口迁 移的基本因素。
2.生态环境变化: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 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后, 北川县城部分人口外迁山东。
3.社会经济因素
1995~ 2000年
2000~ 2005年
2007年
1.10
0.91 0.75 0.51
1.00
0.83
0.71
0.9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 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 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 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 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 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 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考点3 人口迁移的影响
注意要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进行分析;每一方 面都要考虑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 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 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 好地保持农村的自然环境。当然也造成了人才外流以 及教育费用的浪费。
〖2021年整理〗《人口迁移》要点总结完整教学课件PPT
知识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 的 改永变久的性人或口长移期动性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
阶段 人类社会早期
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特点 经常迁移流动
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逃避灾荒、 战乱、宗教迫害等
15世纪末 至16世纪初
有利:增强社会活力
展注入了新活力,节省了大量教育、技
不利:对交通、城市以及社
影响
术培训费用,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
流出国: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专业技术
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问题
人员和高素质劳动力外流
小贴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 内地―→沿海 山区―→平原 农村―→城市 贫困地区―→发达地区
地理大发现
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 地区迁移
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
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
业的兴起、政治避难、 地区经济差异等
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 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 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 多;迁移形式更加多样
化
3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
2.人口流动 1概念:因某种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 ,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中国的“民工流”和外籍劳工
知识点二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次要原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 化背景等。
知识点三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 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迁出地: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提供廉价劳动力;加重城市交通、住房、教育等方 面的压力,影响城市治安稳定;提高城市化水平
经济:提高工业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生态环境、其他因素
(1) ①从产业结构看,向二、三产业转化; 原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 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 ②从转移的空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地转化的同时大量向 外流动或迁移; 原因: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一:闯关东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 、茂密的森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人 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 。明清时期 ,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 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 、河北 、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 多。山东地少人稠 ,是近代有名的灾害多发区。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 233年次 ,涝灾 245年次,潮灾 45年次 ,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 各省。不仅天灾 ,人祸也接踵而至。咸丰年间,“鲁捻”、长枪会军 、文贤 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在天灾和战乱的冲击下 ,山东人的 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于是逃荒农 民“闯关东”成了主流。
迁出地 有利
态环境;②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 文化交流;③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不利 人才外流/劳动力流失
影响类问题答题模版: 环境:资源、环境问题 社会:人口(劳动力、收入水平、社会问题)、城市(城 市化水平) 经济:三大产业(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 经济发展 迁出地: 环境: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 社会: 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流失);加强与经济发达
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 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 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 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时期
主要流向
历史上 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清代至新中国 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 成立前 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 有组织的移民到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 至改革开放 西藏等地
改革开放后 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从农村迁往城市。
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优化产业结构。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 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 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户口的人口流动为主; 呈现就近流动趋势; 主要流向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 育程度比较低。
• 第二讲 : 人口迁移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 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从概念可知,人口迁移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居住地变更; ②空间位移: 跨越行政区域界限; ③时间限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
(一般一年以上)
反馈练习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凡人口在两地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
①山东地少人稠,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
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
③清朝开放封禁地。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 繁,且规模很大。主要迁移方向是什么?迁移 原因是什么?
方向: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 原因:①农村和内地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市和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高; ③受国家政策影响.
推力(迁出地)→中间因素→ 拉力(迁入地)
•人口迁移的原因答题模版:
(1)迁出地的推力(不利条件):如经济(经济落后, 剩余劳动力多)、政治(战争)、生态环境(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恶化)等。 (2)迁入地的拉力(有利条件):如经济(经济发达, 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态环境(资 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等。 (3)其他原因:如政策影响等。
• 1、原因: • 2、影响:
• 练习(P90) • 对点演练
1、自然因素: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 交通 文化交通事业
• 分析原则: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由 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一般地,社会经济因素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 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答题思路:
①美国东北部气候冷湿,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 ②西部和南部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污染程度较轻。
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提供廉价劳动力;②提高城市化和工
有利 业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
迁入地
展; 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④加重
不利 城市交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压力,
影响城市治安稳定。
①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改善生
移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
1000千米以上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 旧大陆→新大陆
(亚欧非) (北美、拉美、大洋洲)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P90)
• 常见形式
• 科技移民 • 劳务输出 • 国际难民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表2 201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
省(市) 占总量比重(%)
四川
16.1
广东 35.5
湖南
10.6
浙江 8.9
安徽
10.6
上海 7.2
江西
8.6
江苏 5.6
河南
8.3
北京 5.6
贵州
6.1
福建 5.6
(2)空间特征: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 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空间特征: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流向东部经济发达省 区。 原因: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 的生活环境等。 原因:①中西部省区经济较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 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