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

合集下载

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一、主题说明主题名称:中班主题精品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主题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主题内容与安排第一周:家乡的地理位置1. 学习地图,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

2. 观察家乡的河流、山川,了解其特点。

第二周:家乡的环境特点1. 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植被等。

2. 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如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

第三周:家乡的风土人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第四周:家乡的变迁与发展1. 观察家乡的发展变化,如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

2. 讨论家乡的未来发展,激发幼儿的爱乡之情。

第五周:家乡的骄傲与自豪1. 讲述家乡的著名人物和事迹。

2. 分享家乡的荣誉与成就,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观察、讨论、讲述、绘画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 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家乡。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

3. 相关故事、歌曲、游戏等资源。

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第六周:家乡的特色美食1. 调查家乡的特色美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口味特点。

2. 组织幼儿进行美食分享,让幼儿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

第七周:家乡的手工艺品1. 欣赏家乡的手工艺品,了解其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

2.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第八周:家乡的自然景观1. 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湖泊、公园等。

2. 组织幼儿进行自然景观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第九周:家乡的文化活动1. 了解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戏剧、舞蹈、音乐会等。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我居住的城市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知道城市的特点。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包括城市的名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带领幼儿观察城市的主要建筑物,如公园、商场、学校等。

3. 引导幼儿描述城市的环境,如街道、交通、绿化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观察主要建筑物和环境。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城市的特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我居住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知道社区的基本构成。

2. 通过观察和参与,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社区,包括社区的名称、位置、主要设施等。

2. 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的环境,如邻居、商店、公园等。

3. 引导幼儿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绿化种植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环境和邻居。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社区的构成和功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参与体验。

第三章:我居住的家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家庭,知道家庭的基本成员和关系。

2. 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和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家庭关系等。

2. 带领幼儿观察家庭的生活,如饮食、睡眠、娱乐等。

3. 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家庭,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相互关系。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家庭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第四章:我居住的邻居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邻居,知道邻居的基本信息和相互关系。

2. 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幼儿的邻里意识和友好相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邻居,包括邻居的基本信息、邻里关系等。

2. 带领幼儿观察邻居的生活,如相互帮助、共同活动等。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1.1 教学目标1.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了解家的构成和功能。

1.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的能力。

1.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的归属感和爱护家的意识。

1.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了解家的构成和功能。

1.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的能力。

1.4 教学准备幼儿画册、家庭图片、玩具家俱等。

1.5 教学过程1.5.1 引入:让幼儿观察玩具家俱,引导幼儿说出家的构成。

1.5.2 讲解:通过幼儿画册和家庭图片,让幼儿了解家的功能。

1.5.3 实践:让幼儿分小组,用玩具家俱模拟家庭生活。

1.5.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对家的认识。

第二章:探索我们的社区2.1 教学目标2.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构成,了解社区的功能。

2.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社区的能力。

2.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爱护社区的意识。

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构成,了解社区的功能。

2.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社区的能力。

2.4 教学准备社区图片、视频、幼儿画册等。

2.5 教学过程2.5.1 引入:通过社区视频,让幼儿对社区有初步的认识。

2.5.2 讲解:通过幼儿画册和社区图片,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5.3 实践:让幼儿分小组,用玩具模拟社区生活。

2.5.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对社区的认识。

第三章:了解我们的城市3.1 教学目标3.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构成,了解城市的生活。

3.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城市的能力。

3.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城市的认知和爱护城市的意识。

3.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构成,了解城市的生活。

3.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城市的能力。

3.4 教学准备城市图片、视频、幼儿画册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交际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幼儿画册《我居住的地方》,每人一本。

2. 彩色笔、贴纸等绘画材料。

3. 故事课件《小明的家》。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居住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2. 观看故事课件《小明的家》,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明家的环境、设施及家庭成员。

3.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居住环境,如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并画出来。

4. 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拍摄家庭居住环境的照片,进行亲子互动,共同完成一幅家庭居住环境画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居住的地方”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居住的地方。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绘画兴趣,鼓励幼儿创意表现。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应了解幼儿对居住环境的认识程度,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和公共交通。

2. 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地图册《我居住的地方》,每人一本。

2. 故事课件《小明的旅行》。

3. 公共交通工具模型、周边设施图片等教学道具。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和公共交通。

2. 观看故事课件《小明的旅行》,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明在旅行中认识新朋友、了解新事物的过程。

3. 引导幼儿观察地图册,让幼儿指着自己居住的地方,并介绍地理位置、周边设施和公共交通。

4. 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模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周边设施进行探险。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等。

2. 培养幼儿对居住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主题活动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环境特色3. 家乡的文化习俗4. 家乡的人们生活5. 保护家乡环境三、主题教学活动:活动一:家乡的地理位置1. 教师通过地图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帮助幼儿了解家乡在哪个城市、哪个省份。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活动二:家乡的环境特色1.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水、植物等。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环境特色。

活动三:家乡的文化习俗1. 教师向幼儿介绍家乡的文化习俗,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活动四:家乡的人们生活1.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家乡人们的生活,如购物、休闲等。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人们生活。

活动五:保护家乡环境1. 教师向幼儿讲解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2. 组织幼儿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主题教学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2. 主题活动:按照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活动五的顺序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实践活动安全进行。

3. 教师应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

六、主题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活动一:家乡特色美食制作1. 邀请家长来园介绍家乡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

2. 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动手制作,体验家乡美食的魅力。

延伸活动二:家乡文化演出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文化演出,如舞蹈、歌曲等。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培养幼儿对居住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观察和描述居住地的建筑物、人物、动植物等。

3. 创作关于居住地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居住地的风景、建筑物、人物等。

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记录卡、录音笔等观察和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居住地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介绍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

3. 观察和描述: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和描述居住地的建筑物、人物、动植物等。

4.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创作关于居住地的绘画作品。

5.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描述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居住地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对居住地主题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游戏:模拟居住地的生活场景,如商店、学校、医院等,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居住地的生活。

2.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参观居住地的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居住地。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居住地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 互动教学: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八、家园共育:1. 家长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关于居住地的观察和描述任务,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居住地的关注程度。

2. 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分享幼儿在园所和家庭中对居住地主题的互动情况和成长变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居住的环境。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

4.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

2. 观察小区内的环境,如绿化、游乐设施、邻居等。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居住的环境。

4. 学习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的方式。

5. 了解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幅幼儿园所在地的平面图,方便幼儿观察和理解。

2. 准备一些有关小区环境的图片,如绿化、游乐设施等,方便幼儿观察和描述。

3. 准备一些有关邻居交流的情景图片,如问候、帮助等,方便幼儿学习和模仿。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所在地的平面图,让他们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

2. 展示有关小区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的情景。

4.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在讨论中的观点,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认识和描述。

4. 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公共设施的保护行为,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小区环境实地观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区的美。

2. 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小区环境的保护中来。

3. 举办“我与邻居共欢乐”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邻居互动,增进邻里关系。

4. 开展“我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家园。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社区的叔叔阿姨来幼儿园,让幼儿了解社区工作,增进对社区的认识。

2.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第一章:了解我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和居住环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归属感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和居住环境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家庭和居住环境。

3. 培养归属感和家庭观念。

三、教学活动:1. 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如房屋、家具等。

2. 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如颜色、形状等。

3. 制作家庭成员介绍卡,介绍家庭成员的名字、职业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庭环境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家庭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家庭观念和归属感。

第二章:探索我家周围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周围环境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家庭周围环境。

3. 培养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走出家门,观察周围的环境,如街道、商店等。

2. 引导幼儿描述周围环境的特点,如热闹、安静等。

3.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庭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家庭周围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了解我的社区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所在的社区。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社区环境。

3. 培养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三、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环境,如公园、图书馆等。

2. 引导幼儿描述社区环境的特点,如美丽、干净等。

3. 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捡拾垃圾、帮助邻居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所在社区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社区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第四章:社区里的设施与服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社区内的设施与服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1.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了解家的结构。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的归属感。

1.2 教学内容家庭结构的认识家的外观和内部环境的观察家庭成员的了解1.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自己的家,观察家的外观和内部环境。

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和角色。

教师引导幼儿描述家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探索我们的社区2.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公共环境。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社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社区设施的认识社区环境的观察社区规则的了解2.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公共环境。

让幼儿描述社区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社区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我们的邻居3.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邻居,了解邻居的职业和特点。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邻居的友善和关爱。

3.2 教学内容邻居的认识邻居的职业和特点的了解与邻居互动的技巧3.3 教学活动让幼儿观察邻居,了解邻居的职业和特点。

组织幼儿与邻居互动,如问候、自我介绍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友善态度。

第四章:我们的城市4.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城市的喜爱和探索欲望。

4.2 教学内容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认识城市环境的观察城市生活的了解4.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观察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环境。

让幼儿描述城市的生活,如交通、购物、娱乐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缺点,培养幼儿对城市的全面认识。

第五章:我们的地球5.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温暖的小屋里,孩子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开始新的一天。

我们的主题活动就从这里开始,带着孩子们探索我们居住的地方,感受家的温暖与美好。

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增强对家的认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4.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家园。

二、活动准备1.收集孩子们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庄的图片和资料。

2.准备画笔、彩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播放设备,展示孩子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和视频。

4.准备小礼品,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孩子们。

三、活动流程1.开场导入(1)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一天的生活,引导他们思考:我们每天生活在哪里?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介绍自己的家。

2.探索发现(1)教师展示孩子们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庄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这里哪里最美?哪里最有趣?3.创意制作(1)教师发放画笔、彩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孩子们制作自己心中的家园。

(2)孩子们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分享展示(1)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创意。

(2)教师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颁发小礼品。

5.环保教育(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2)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等。

6.结束语(2)孩子们齐声喊出:“我爱我家,我爱我们的家园!”四、活动延伸1.让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绘制一幅家园的画,增进亲子关系。

2.鼓励孩子们参加社区环保活动,为家园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意事项:1.确保活动材料的充足和安全,避免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2.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孩子被忽视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了解家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参观自己的家,观察家的构成,如房间、客厅、厨房等。

2. 让幼儿讲述自己家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自己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家的各个部分。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探索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环境。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参观社区的基本设施,如公园、超市、医院等。

2. 让幼儿讲述社区的特点和设施的功能。

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的基本设施,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设施的功能。

2. 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探索活动,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第三章:了解我们的城市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城市意识和归属感。

教学内容:1. 展示城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城市的基本面貌。

2. 让幼儿讲述城市的特点和自己的城市体验。

教学活动:1. 展示城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城市的基本面貌。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城市体验和感受。

第四章:保护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幼儿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活动,让幼儿实践环保行为。

第五章:热爱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和价值。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2. 让幼儿参与家乡的传统活动,如民间游戏、手工艺制作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乡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价值。

2. 组织幼儿参与家乡的传统活动,让幼儿体验家乡的文化。

中班主题《我居住的地方》教案及反思

中班主题《我居住的地方》教案及反思

《我居住的地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探索家乡的兴趣。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

2.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课件:介绍不同地区的图片、视频。

2.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手工材料。

3.儿歌《我的家乡》。

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方是哪里吗?你们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2.主题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居住的地方进行介绍。

(2)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如地理位置、环境、人文等。

(3)教师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如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

3.绘画手工活动(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让幼儿以“我居住的地方”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4.儿歌欣赏(1)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家乡》,让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中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居住的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

同时,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幼儿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不足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在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时,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教学改进(1)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

(2)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自信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引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属于他们的家,属于他们的小天地。

而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对于家和住所有着特别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设计一系列以“我们居住的地方”为主题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家和住所,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交流能力。

1. 家的种类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将通过图片、玩具模型等形式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子,如公寓、别墅、农舍等。

老师可以用幻灯片或展板向幼儿们呈现各种房屋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接着,幼儿们可以利用积木或纸来自由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家。

2. 我的家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将分享和展示自己家的一些特点和装饰。

老师可以带着幼儿们参观学校附近的房屋,观察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装饰。

然后,鼓励每个孩子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找出家中的一些独特之处,如装饰物、照片、家具等。

幼儿们可以用手绘、剪贴画或者说故事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家的特点。

3. 我们的社区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将了解并探索他们身边的社区。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校园附近进行一次小型的社区探索活动。

幼儿们可以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公园、商店等,并通过画画或拍照来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接下来,幼儿们可以用图片、图片相册、手工制作的地图等形式展示自己对社区的理解和认识。

4. 不同气候的住所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将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住所。

老师可以让幼儿们观察不同气候地区的照片或视频,了解一些特定地区的住所类型和特点。

然后,幼儿们可以用废纸、泡沫、纸板等材料来制作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住所模型。

同时,鼓励幼儿们用语言或绘画表达他们对不同气候下住所的感受。

5. 家的故事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自己家的故事。

老师可以鼓励幼儿们想象自己的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在故事中加入一些梦幻或神奇的元素。

幼儿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形式将自己的故事呈现出来,也可以口述给教师或其他幼儿听。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介绍居住地的概念,让幼儿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2. 环境特点: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了解其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发现其特点。

2. 讲解法:教师对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地理、气候、文化等进行讲解。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准备一些自己居住地方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

2. 地图:准备一张自己居住地方的地图,让幼儿认识地理位置。

3. 记录表:准备一份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自己居住环境的观察结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居住的地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地理、气候、文化等。

3. 观察: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其特点。

4. 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和讨论结果,让幼儿对自己的居住地有更深刻的认识。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观察记录表,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设施、了解社区文化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七、教学评价:1. 幼儿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讨论、作业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居住地认识的程度。

2. 家长评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居住地的认识和情感。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学设计前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实际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本文将介绍我在中班主题活动中所设计的“我居住的地方”教学设计,并对其进行反思,希望对其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知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概念。

2.能够简单描述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特点与功能。

3.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房屋,如公寓、别墅、平房等。

4.能够掌握简单的空间方向概念,如前、后、左、右等。

能力目标1.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庭和所在社区的情况。

2.能够根据图片或文字提示,简单画出自己家庭和所在社区的草图。

3.能够识别常见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标志,并知道其用途。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热爱情感,增强幼儿的家国观念。

2.促进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增强集体观念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概念。

2.不同类型的房屋,如公寓、别墅、平房等。

3.常见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标志。

教学方法1.故事启发法。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对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2.游戏方法。

通过模拟交通、建筑等场景的游戏,让幼儿对不同类型的房屋以及交通工具和道路标志等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观察发现法。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屋并加以识别,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标志。

4.图画展示法。

通过图片和绘画作品,让幼儿对不同类型的房屋以及家庭、社区、城市、国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认知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概念。

2.了解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特点与功能。

3.增强幼儿对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热爱情感,增强幼儿的家国观念。

教学内容1.故事《小鸟找家》。

2.家庭、社区、城市、国家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方法1.故事启发法。

2.图画展示法。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1.1 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对自己家的认识,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照片或故事,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

1.3 教学方法1. 观察与分享:让幼儿带来自己家的照片,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家。

第二章:探索我家周边2.1 教学目标2.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家周边的环境。

2.2 教学内容2. 让幼儿观察自己家周边的环境,如街道、商店、公园等,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2.3 教学方法2. 观察与描述: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自己家周边的环境,并记录下看到的景物。

第三章:了解我们的社区3.1 教学目标3. 培养幼儿对社区的认知,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3.2 教学内容3. 参观社区设施,如邮局、医院、学校等,让幼儿了解这些设施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3. 参观与了解: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内的设施,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不同设施的功能。

第四章:我居住的地方的特色4.1 教学目标4. 培养幼儿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自豪感,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地方的特色。

4.2 教学内容4. 让幼儿介绍自己居住地方的特色,如文化、历史、景点等。

4.3 教学方法4. 介绍与分享:让幼儿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居住地方的特色,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第五章:爱护我们的家5.1 教学目标5.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爱护自己居住的地方。

5.2 教学内容5. 讨论如何爱护我们的家,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5.3 教学方法5. 讨论与实践:组织幼儿讨论如何爱护我们的家,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第六章:我们的邻居6.1 教学目标6. 通过互动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6.2 教学内容6. 开展邻居互动活动,如拜访邻居、交换礼物等,让幼儿体验与邻居相处的乐趣。

6.3 教学方法6. 互动与体验:组织幼儿进行邻居互动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主题活动在幼儿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作为一个经典而富有实践意义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他们居住的地方,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活动的设置和指导进行初步探讨。

一、活动目标与年龄段适宜性该主题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能够观察和真实了解他们居住的地方。

通过参观社区、家庭或幼儿园附近的地点,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建筑、交通工具和环境等。

此外,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制作多种媒体形式的展示物,如海报、3D模型等,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幼儿(3-4岁)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语言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达观察到的事物。

因此,该主题活动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开展。

二、活动准备与设置1. 探索环境: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参观附近的社区、家庭或幼儿园周边环境。

可以让幼儿观察房屋的不同类型、道路的结构和交通工具的种类等。

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辅导他们正确使用相关的词汇。

2. 导入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屋和交通工具的图片,或讲述与居住环境相关的故事。

3. 制作展示物:在参观之后,让幼儿参与制作展示物。

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海报,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观察的结果。

或者引导幼儿使用纸板、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2D或3D的房屋或交通工具模型。

4. 展示和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和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扩展他们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指导要点1. 关注安全:参观社区或户外地点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教师要事先了解参观地点的安全性,并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发现其中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家乡的特点,并能够用词语表达。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特点的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观察家乡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喜爱。

3. 出示词语卡片,帮助幼儿理解家乡的特点,并能够用词语表达。

4. 总结,让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发现其中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能够用词语表达。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特点的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观察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幼儿发现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喜爱。

3. 出示词语卡片,帮助幼儿理解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能够用词语表达。

4. 总结,让幼儿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第三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人文环境,发现其中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乡人文环境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家乡人文环境的特点,并能够用词语表达。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1.1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知道家和周边环境的关系。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了解家和周边环境。

让幼儿分享自己家的情况,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1.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自己居住的小区,观察周边环境。

请幼儿回到班级后,分享自己家的情况和周边环境的特点。

第二章:我们的社区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知道社区中的各种设施和功能。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社区中的各种设施,了解其功能。

让幼儿分享自己社区的特点和设施。

2.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观察社区中的各种设施。

请幼儿回到班级后,分享自己社区的特点和设施的功能。

第三章:我们的城市3.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城市的特点,知道城市中的各种建筑和功能。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城市中的各种建筑,了解其功能。

让幼儿分享自己城市的特点和建筑。

3.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观察城市中的各种建筑。

请幼儿回到班级后,分享自己城市的特点和建筑的功能。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让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情况。

4.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了解家乡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请幼儿回到班级后,分享自己家乡的情况和参观的体验。

第五章:爱护我们的家园5.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5.2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环境。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一、主题来源和设计思路本主题内容由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学习活动(4~5岁)》中“我在马路边”“好吃的食物”“交通工具”以及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教师用书《中班・秋季》中的“去逛街”等主题组合而成。

进入十月,班里幼儿经常和我聊起这样的话题:“妈妈昨天带我去买衣服,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

”“星期天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逛街了。

”“我妈妈最喜欢去我们小区外面的美容院。

”“老师,为什么马路上要有那么多红绿灯,我爸爸开车一会儿停,一会儿停,开也开不快。

”……显然,幼儿与父母一起外出时,会对看到和经历的许多事情萌生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涉及到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正处于一个各种能力逐步发展和提升的年龄段,其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游戏活动中的表征水平逐步提高: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学习欲望高涨;喜欢与同伴交往,能够体会成功的快乐。

总之,幼儿不断开拓的生活面以及不断得到提升的生活能力和思维水平,为其广泛接触周边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进而形成作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行为规范打下了基础。

因此,我们以幼儿近阶段的关注点或兴趣点为切入口,根据整合相关教材中的主题形成了新的主题:“我住的地方”。

这一主题也与大班主题“我们的城市”有一定的关联度,能够为幼儿升入大班后开展这一主题积累前期经验。

我们试图通过情境性区域活动、建构游戏以及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性学习中,模拟并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兴趣,萌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一)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发现环境和交通等生活设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

(二)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激发想象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学习并学会运用结伴、轮流、请求和商量等方式与同伴交往。

三、主题网络(见下图)四、环境与区域游戏活动◆自助银行材料准备:自制的自助银行取款机、废旧银行卡、雪花片(代币)等。

玩法:1.需取钱的幼儿,先在自己的银行卡上用笔填写自己需要的钱款数目,然后塞入取款机。

2.一至两名幼儿担任收银员,负责检查“机器”里收进来的银行卡。

3.收银员根据银行卡上的钱款数字,取相应数目的雪花片放入取款机。

4.幼儿从取款机内取出钱款(雪花片)。

◆快餐厅材料准备:皱纸、胶棒、报纸、小棒、双面胶、橡皮泥、颜料、塑料杯子、快餐盒。

玩法:幼儿运用卷、团、搓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食品。

◆OK小舞台材料准备:小舞台、梳妆台、架子鼓、话筒、电脑及音乐伴奏带。

玩法:1.参与表演的幼儿给自己装扮。

2.幼儿点击电脑确定表演曲目并播放。

3.幼儿表演。

◆创意摄影屋材料准备:摄影用的背景幕布;自制照相机;供幼儿装扮用的头饰;大头贴;自制相框。

◆娃娃服装店材料准备:幼儿用过并洗净的衣服、裤子、袜子和帽子等用品;服装店环境。

玩法:1.一名幼儿扮演营业员,为顾客挑选合适的服装,并尝试为其包装。

2.其余幼儿扮演顾客,为自己或娃娃挑选服装,并用雪花片(代币)支付购衣款。

◆娃娃美容院材料准备:自制烫发机;卷发用的各种材料;理发店环境布置。

玩法:幼儿扮演美容师,为幼儿扮演的顾客理发、烫发。

◆超市材料准备:收集各种物品外包装;超市货架;自制收银机、小推车;购物袋等。

玩法:1.幼儿扮演超市工作人员,事先按照物品种类整理货架。

2.幼儿扮演顾客自选货品。

3.收银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买卖。

集体活动举例例一:参观小区商店一、活动目标1.对小区里各种商店感兴趣,体验小区商店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小区商店的类型及所售卖的货品,尝试为小区商店起名字。

二、活动准备让幼儿熟悉小区周边环境;照相机。

三、活动过程(一)明确参观要求,引起兴趣1.提问:早上来园的路上,你看到小区里有哪些商店?2.介绍参观地点、参观要求(内容、礼仪、安全等),了解商店用途和商品种类。

(二)幼儿实地参观提问:看一看,商店里有什么?听一听,营业员和顾客讲些什么?问一问,这是什么商店?(三)交流与分享1.集体交流参观时的所见所闻。

2.尝试给商店起一个合适又好听的名字。

四、活动建议教师在带领幼儿参观时可拍下幼儿参观的情景,在交流和分享环节让幼儿重温或看图讲解。

例二:学会购物一、活动目标1.能够大胆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2.会准确使用购物用语购买物品。

二、活动准备事先与小区商店联系,明确配合要求;每个幼儿自备两元钱;照相机等。

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购物兴趣1.出示小区地图,认识小区商店的标志和位置。

2.告知幼儿购物要求。

3.分发钱款:这是多少钱?可以干什么用?(二)现场体验,学会购物1.幼儿自选喜欢的物品;2.幼儿与营业员沟通,购买物品。

(三)交流经验提问:1.你是怎么找到你要买的物品的?(引导幼儿根据各自的购物经验说出不同的方法,如询问、看指示牌等。

)2.有的小朋友想要买的物品超出两元钱,怎么办?例三:造新房一、活动目标1.理解5以内的序数,能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体验住新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自制高楼图片、数字;钥匙。

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1.造新房(1)这几天,我们都在造新房子,森林里的小动物知道了,它们也很想住新房子。

于是,它们很快也造好了新房子。

数数一共有几个动物在造新房?(虎、猪、兔、鼠、猴,5个动物)(2)提问:房子有几层楼?有几间房子?小动物手上钥匙牌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动物根据钥匙牌上的数字找到对应的新房。

)2.住新房(1)小动物觉得房子太低看不到风景,想再造一幢高一点的房子。

楼房终于造好了。

(2)提问:这幢房子与刚才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房子有几层楼?(5层楼)钥匙牌上的201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数数;重点区分:201和102的不同。

)(二)设计新房1.我也想造一幢新房子,我要造一幢既能看到风景,又能住许多朋友的房子,你们能帮我设计吗?2.幼儿设计新房子。

3.师幼共同讨论交流:为什么这样设计?说说你的理由。

(三)活动延伸幼儿为小动物选择合适的房间(几号,几层);幼儿制作钥匙牌;集体验证钥匙牌的正确性。

活动反思:进入中班,幼儿不再似托班时那么的懵懵懂懂,对教师言听计从,开始越发好奇和好动,还似懂非懂地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中班幼儿发展的反复性极强,模仿和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因此,本活动从幼儿热衷的活动,也是他们最早开始介入成人世界的活动――逛街入手,通过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建构活动,注重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以顺应幼儿的学习特征。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区角环境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

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只有关注到幼儿的真正需要,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因此,当我们发现幼儿对逛街的兴趣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意识时,我们觉得可以通过创设相关区域来再现幼儿的生活,并积极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

那么,应该开设哪些区域活动内容呢?我们事先组织了调查活动,让幼儿通过调查爸爸妈妈喜欢的商店,结合自己的经历,创设了服装店、超市、美容院、小银行、快餐厅和oK小舞台等活动环境。

为了力求做到让幼儿身临其境,我们为此收集了大量材料,制作了相应的实物模型,以供幼儿模拟和操作。

幼儿在这样的情景中,很快乐地进行着美工、计算、演唱、表演和讲述等活动,尤其是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二、创设丰富的建构环境结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积极有效的发展,幼儿结构游戏中环境和材料是游戏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尤其重视幼儿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我们的做法是:(一)在活动室设置若干个不同的建构角落每个角落可以容纳4~5个幼儿,以满足让幼儿自由结伴的要求。

每一个角落都投放不同的建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

这些建构角落或置于桌面,或置于地面,以方便幼儿开展建构活动为宜。

(二)投放的建构材料需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投放材料,如中班幼儿不仅喜欢色彩鲜艳、造型多样的积木,而且要求比较大型的、有多种建构方法的材料。

(三)收集废旧物品作为建构的辅助材料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能够一物多用。

它与定型的建构材料相比,不仅价廉物美,经济实惠,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纸箱(盒),分类放置,边上摆放剪刀、粘胶带和蜡笔,方便幼儿自由选用。

(四)及时更换建构材料随着幼儿的发展和摆弄同样材料次数的增加,幼儿会因玩腻而减少兴趣,进而影响幼儿游戏的专注性,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更换材料。

但在更换时还是要注意更换的频率,不能太快,以免影响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把握幼儿的建构水平和需求。

语言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元宵节一、设计思考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

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不同年龄段主要目标:小班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班(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3)感受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大班(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