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精编表格式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手段
练习卡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从军行源自文库
长云→边地之景:荒凉
遥望→思归之情:深切
百、穿→久戍之苦:残酷
不破、不还→破敌之志:豪壮
送元二使安西
地点—渭城
季节—春依依惜别
送别—柳、酒
教案附页
附件一:拓展材料 (∨) 附件二:作业设计(∨)
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 ) 附件四:教学反思(∨)
学校检查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
(2)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
二、初读诗句,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学校检查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
课 题
9、古诗三首
课 时
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第1次:2020年月日
第 次: 年 月 日
第 次: 年 月 日
第 次: 年 月 日
第 次: 年 月 日
第 次: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认会写“仞、岳、摩、遗”4个字。理解“行”“浥”“将晓”“五千仞岳”“摩天”“遗民”“胡尘”“王师”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美、韵味美和意境美,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作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一幅图画,聆听一段话语,体味一份感情。齐读课题。
二、理解诗题。
1.师简介诗人背景。
(5)黄沙:指战场。
(6)穿:磨穿。
(7)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8)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2.全班交流。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情。1.课件出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读诗边思考:(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青海湖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整体感知,初读诗句。
1.对照文中注释,边读边说说诗意。并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课件出示: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的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即今甘肃省的祁连山,山上终年积雪。
(4)玉门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唐时为凉州西境边塞要地。
二、初读古诗。
1.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
3.生字读音。渭(wèi)浥(yì)
4.指名读古诗,同学评议读音。
5.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全诗大意: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请你再饮一杯酒吧;因为你向西出了阳关之后,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3)这仅仅是在写景吗?不,这是诗人在借景抒情,读出景中的情。学生练读,展示,师指导。
三、诵读悟情。
1.从诗中选取的景物感受离别之情。
(1)在王维和元二将要离别的时刻,王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朝雨新柳图(出示朝雨视频),请看屏幕。同学们想想看,此时此刻,这从柳枝上悄然滑落的雨滴,这还是雨吗?
这是王维的泪,是元二的泪,是两人离别的泪水。仿佛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流泪。
(2)那么诗人为什么写柳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
单元课时安排
9、古诗三首3课时
10、青山处处埋忠骨2课时
11、军神2课时
12、清贫2课时
习作 四3课时
园地四2课时
单元教学措施
1、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并积极引导他们与同学合作,懂得而在讨论、交流中真实地抒发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或段落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广泛收集资料,帮助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后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板书课题:从军行)
2.理解题意。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 (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
第四组:家国情怀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
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单元教学重 点
本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单元教学难 点
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画成就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有一年,他奉皇帝的旨意出使安西守卫边疆。王维是一位特别重感情的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元二送行,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现在,谁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2.我们对诗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清楚了题目的意思,这就完成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三首古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体会古诗意境,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导读法 自主探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