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及恢复措施222
祁连山环保问题整改措施

祁连山环保问题整改措施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交界处,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屏障”。
祁连山区域自然环境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经济发展的推进,祁连山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环保问题亟待整改。
本文将探讨祁连山环保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祁连山环保问题的根源之一是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
由于祁连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陡峭,土地资源有限,许多人口稀少的农牧民只能依靠开矿、砍伐森林等破坏性活动来谋生。
这些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对农牧民的技能培训和产业转型。
鼓励他们发展可持续的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计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其次,祁连山地区的严重污染问题也是环保整改的焦点。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和大气污染。
首先,要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
政府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并向居民提供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公示。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同时,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特定区域的限制和保护,确保水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使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为了保护祁连山的生态,首先需要修复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政府应设置生态修复专项资金,鼓励环保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的保护,加强巡逻力度,打击非法砍伐森林等破坏行为。
此外,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要实现祁连山环保问题的整改,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合作。
环保整改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冰川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水矛盾突出; 荒漠化土地面积 日益扩大 , 沙尘暴危害加重 。 严峻的生态危机 , 不仅严重威胁着流域上游居民的生产与 生活 , 而且将会导致流域中下游 20多万人口 , 0 面临失去
1 . 生态环境 对 河流补给 影响 3
川 , 降水大于 60 m 干燥 度小 于 0 0 年平 均气温 生 存家 园的 困境 。 年 0m , . %, 4
等 支持 政策 意见 , 确保 天祝 藏族 自治县境 内冰 川生 态环境保 护得到有 效的控 制 。
关键词 : 祁连 山冰 川 ; 生态环境保 护 ; 问题 ; 策建议 政 1 天祝 县境 内冰 川分布 及生态 环境现 状
11 天祝县 境 内冰川分 布 .
主要表现是 :流域上游祁连山水资源涵养林线上升; 中下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 地表植被大片枯死 , 天然绿
一
矮 , 盖度 5 覆 %一2%, 拔 3 0m 以上 。祁 连 山 因能 拦 截 0 海 0 8
石羊河流域 由 6 条较大山水河 以及长度 在 3m以 上 k 的 3 多条小沟小河汇集而成 。山区径流深最大为 5 m O 0 m, 浅山区只有 5 m, m 平原绿洲区无径流产生。径流补给来源 补给, 以及春秋季雨水补给, 山区地下水是降水和补雪融水
中低 山季节性 补雪 和冰 川 、 积雪 融水 储存 , 雪线高度在 440 冰川末端平均高度 429 , m, 0 5m 现有 有 高 山永 久积雪 补 给 ,
亿 m 。整个区域为干旱荒漠地区的“ 绿色水库” 为水源涵 ,
养 区 , 石羊 河下 游 的 “ 是 生命 线 ” 。
1 生态环境 的现状 主要表 现 . 2
展滞后 , 职工工资都保不了, 正常运转都保不住 , 进行这项
祁连山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年第6期现代园艺祁连山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分析张文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溪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206)摘要: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的居民,都极其地关注祁连山的生态修复问题。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修复的过程中,祁连山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祁连山;生态修复;现状;对策在西部生态安全的维护上,祁连山生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大祁连山的生态修复力度,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给当地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1祁连山的生态修复现状1.1没有建立起长效的监管机制从建设修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之后,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措施和政策,而且在治理和保护生态方面也获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依旧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
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无法保障治理修复的工作效率,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机构间常会有重复处罚的情况发生。
(2)没有科学配置执法力量和监管力量,监管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的形势,对保护区的综合监管效能产生了极大影响。
1.2严峻的修复生态、修复形势一直以来,国家都偏重于经济发展,却没有予以生态保护足够的重视[1],因此,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并非短期的事。
虽然当前已基本关停了生态区的开矿等企业,然而依旧存在着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当地居民和环境承载力依旧有着突出的矛盾[2]。
此外,虽然保护区已建立三级保护管理体系,然而因涉及范围较广,无法保证监管效益,再加上草地和林地没有明确的权属,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周期较长,且缺乏完善的修复技术和足够的修复资金,因此,可以说当前的生态修复形势较为严峻[3]。
2祁连山生态修复对策2.1依法推动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结合政策约束以及政策引导,坚决关停违规采矿点,避免问题增量,若企业存在违法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加大力度处治,若部门和地方政府整改不力,要严格问责。
祁连山环保整改措施

祁连山环保整改措施背景祁连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人们对资源的大量开发,祁连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环保整改措施。
现状祁连山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污染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祁连山水源的水质逐渐恶化。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威胁到了附近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大气污染祁连山是我国的天然氧吧,然而由于能源的消耗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正在日益严重。
这不仅直接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紊乱。
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人类对祁连山的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
许多物种的数量正在快速下降,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进而威胁到生态安全。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祁连山启动了以下措施:加强环境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祁连山地区的环境监管,定期进行污染排放源检查和环评工作,防止环境破坏和污染。
推进清洁能源利用祁连山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当地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限制地方发电厂使用高污染燃料,鼓励采用低污染燃料。
加强垃圾处理祁连山地区出现的垃圾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中。
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垃圾处理,避免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为了全面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地方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并且,祁连山地区还规划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和修复。
结论当前,祁连山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才能够将祁连山打造成为中国的重要生态示范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

是高 寒 阴湿 的 自然条 件 形成 了以农 为 主 、 农 牧结 合
的低层次经济发展。 祁连山 自然保护区高寒潮湿的气 候 形成 了大 面积 的高原 牧 草 , 形成 了历 史上 重 要 的畜 牧业 区 。 前 山 区群 众 , 为 了解 决 吃饭 问题 , 又不 得不 依
赖 于林 区 , 在 其 周边 垦荒种 地 , 不断 蚕食林 地 。 这种 特 定 的 自然 条件 造 就 了区域 内以农 为主 , 农牧 结 合 的经 济结 构 ,严 酷 的 自然环 境 加上 粗放 经 营 的生产 方式 , 使 区域 农 牧 业 生产 率 不 高 , 经 济 发 展 缓慢 、 经 济 效 益 低下 。二是 自然 资源优 势 明显 , 但 开发 利用 主 要 以原 料 型为 主 , 附加值 低 , 经济 效益差 。 祁 连 山 自然 保护 区
的“ 生 态之脊 ” 。
素质低 , 是经济落后 的主要原因。保护区绝大部分区 域 地 处少 数 民族 地 区 ,计 划 生 育 采取 比较 宽 松 的政 策, 人 口 自增 长率 高 于全省 。人 口增 长 速度 大于 经济
增 长速 度 , 出现 了“ 越穷 越生 , 越 生越 穷 ” 的恶 性循 环 ,
成产业 , 对 地 方 经 济 的发 展 贡 献甚 微 , 资 源 优 势 未 能
为经 济 发展 做 出应 有 的贡献 。三 是 旅游 业开 始起 步 ,
业生产率 , 增加农民收入 。 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 , 走 资源加工型路子 , 提高
产业 经 济效 益 。在抓 好粮 食 生产 , 积 极发 展种 植业 的 基础 上 , 有计 划地 吸收 当地农 村 劳动 力发 展林 下养 殖 业、 种植 业 、 野生 食用 菌等 林 下资 源 的开发 利用 , 一 方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jiao liu yuandi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希望分析能够提高认识,并进一步促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从而提高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质量。
1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化的长期性流程,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变还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口数量的改变、自然系统的损坏、社会产业发展不和谐等。
祁连山生态环境显示:涵养水源植被减少,生态逆向演替,森林功能弱化;荒漠化明显,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下降;出山径流量祁连山东段减少,中西段略有增加趋势;气候变暧,生物多样性受损;冰川明显萎缩,雪线逐年上升;水土流失严重,林草地质量下降。
一是自然因素加剧生态环境变化。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越发干燥,从而加剧了祁连山地区中冰川结构的融化速度。
二是历史开发活动与现行政策冲突。
上世纪70年代后批建的产业发展,其理念与我国目前现行的相关环境保护方法有较大的出入,其往往一味强调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祁连山生态系统的破坏。
引起坍塌和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恢复周期长,投入巨大。
三是区域民生与生态承载力矛盾突出。
打破了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平衡,甚至有些地方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超载将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恶性循环。
四是综合生态监测系统不完备。
目前对基本现状数据的全面监测与掌握缺失。
此外,祁连山当地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没有做好应有的共享工作,尽管通过监测等方法采集了一定的数据,但是无法较好地进行联动,从而制约了祁连山区域有序的环境工作开展。
2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问题,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上进行改善,才能改善祁连山的生态环境。
祁连山沿线各地政府采取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以及种草、植树等综合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移民搬迁。
2.1生态环境治理建立综合监测系统与网络,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提升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能力。
祁连山的生态价值和具体保护措施

祁连山的生态价值和具体保护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祁连山作为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祁连山生态保护方案

(1)选择适宜树种,确保植被适宜性和生态功能。
(2)加强植被抚育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
(3)开展封禁、禁牧、轮牧等措施,减少人为干扰。
2.水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
(1)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水资源状况。
(2)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
二、现状分析
1.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放牧、采矿、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减少等问题。
2.生物多样性下降:受生态环境恶化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缩小,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生存威胁。
3.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现有生态补偿政策尚不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三、保护措施
-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时监控水资源状况,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高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
-建立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补偿资金用于生态保护的实际效果。
五、实施保障
1.政策法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六、监测评估
1.建立生态保护监测Leabharlann 估体系,定期对生态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2.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保护措施,确保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
七、结论
祁连山生态保护方案
第1篇
祁连山生态保护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为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生态环境,制定本方案。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探究

地方农业18NEW FARMERS新农民NO.33 2019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探究包金鑫(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古城自然保护站,甘肃 武威 733210)摘 要:祁连山是我国河西走廊乃至西部地区生存发展的“生命之脉”,存在近千条河流,形成富饶的绿洲,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物种遗传基因库。
本文从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合理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祁连山地理位置优越,生态区位呈现出明显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区,积极进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满足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西区,并支持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适应时代发展。
1 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1.1 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现阶段的自然环境逐渐遭受到破坏,同时由于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逐渐形成恶性的循环,造成生态不堪重负,尤其是祁连山地区,其环境发展面临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1]。
1.2 存在违规开发项目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违规项目开发,在该地区存在大量的矿山非法开采,无证、证件过期开采现象屡禁不止,环保部门由于自身的职责权限难以进行全面的监管。
1.3 协调监管工作不力环境遭受破环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跨地区、跨部门、权力不统一也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大规模探、采矿活动,造成局部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水电无序过度开发严重,不少水电站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对生态流量考虑不足,导致下游河段出现减水甚至断流;推进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工作不力等现象,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销售,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和资金问题,也需要制定出相关的优惠措施,确保区域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与对策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与对策xx年xx月xx日•引言•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对策和建议•结论目录01引言1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3祁连山作为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祁连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祁连山还承担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对于维护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祁连山生态环境的现状01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02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现象,如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源减少等。
祁连山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主要原因之一,如过度放牧、采矿、旅游等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扰。
其次,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全球变暖导致的水源减少、冰川后退等现象。
最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监管机制也是阻碍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02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8.3万平方公里。
保护区面积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其中森林覆盖率超过50%。
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监管等。
管理措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祁连山周边存在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点源污染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污染治理现状点源污染山区农民生产生活产生的面源污染也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面源污染通过实施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部分地区的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污染治理情况生态修复现状退化草原修复祁连山周边地区存在一些退化草原,实施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植被恢复通过实施植被恢复等工程,部分地区的植被得到了恢复。
天祝县生态环境治理对策与措施

天祝县生态环境治理对策与措施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应该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行节水灌溉,加强组织领导,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措施;天祝县长期以来,天祝县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牲畜增加,草原、林地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乱采中药材,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设和保护措施滞后,导致草原严重退化,林木生长缓慢,林草覆盖度下降,加之生产能力低下,农林水牧矛盾突出,经济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与环境、建设与生态差距越来越大,农牧业经济举步维艰。
因此,针对天祝县345万亩的林地、587万亩的草地和80万亩的耕地,如何起到建设与保护,化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善牧业区、林带边缘区、农田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使全县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祝县是一个亦农亦牧,且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
以境内的松山滩为例,它是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基地,拥有110万亩的草场,光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适宜的草场可灌溉面积75万亩,但大面积的滩地草场、耕地没有水源得不到灌溉,是草场逐年退化演变为盐渍化,局部已成为荒漠沙化,草地生物根系枯竭极为严重。
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工程性缺水,超载过牧严重,据统计已有64万亩草场退化,7万亩逐渐沙化,整个草原将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
天祝县又地处石羊河水源涵养林的核心区,8万多农牧民长期生存在这一区域,从事生产生活,不断加剧林区、草场生态的恶化,其水源短缺、土地荒芜、人口剧增,势必造成生产能力减弱,农牧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基础设施难以实施,返贫现象长期延缓,难以使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要遏制逐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势头,就必须进行规模治理和采取综合措施。
1实行小流域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1.1首先解决水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改善。
1.2坚持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上、中、下游统筹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面深入研究小流域的承载力,按现有水源评估和预测水资源量,全面评价节水潜力,并通过节水治污,经济结构调整,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上限。
天祝县切实推进祁连山生态恢复整改工作

( ) 公 顷 ~该 矿依 法 关 闭后 ,按 祁 连 £ 凄求 ,天 祝 县 永 久性 封 闭 采矿 【 1 ,
天祝县切 实推 进祁连 山生态恢复整改工作
整改 过程 中 ,天祝 县 坚 决关 死保 护 区 内破坏 生 态环 境 的违 法违 规 企业 ,全 面 冻结 探 采矿 权 限 ,拆 除设 施 ,恢 复 生态 。
l 2 0 1 7 年6 月以 来, 天 祝 县 委 认 真 学 习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似一体 ”总体布局 ,切实增强 责任感和 使命感 ,时刻 将生 态文 明建设 放在心上 、抓 在手上 。严 守 保护 生态
环境 “ 三大 红线 ” , 坚 决 把 祁 连 山保 护 区 生 态 环 境 修 复 好 、保 护 好 。 切 实 抓 好 整 治 整 改 ,做 到 见 底 到 位 , 实行 “ 一 个 问题 、一 个 方 案 、一 个 班 子 、一 套 整 改 验
收 资料 ” 一抓 到 底 的 丁作 机制 ,挂 账 督办 、动 真碰
碰 , 该关 停 的 坚 决 关 停 ,该 退 出 的坚 决 退 出 。 认 真 组 纵实施 山水林 旺 1 湖 生 态保 护 修 复 工 程 ,持 续 抓 好 易 地
屺者 在现 场 蠡剑 ,昔 日n 勺 J t : _ 】 地和 坡地 ,植 被修 复 绎 卡 J J 成圣
省政府 的决策 部 署 ,坚 决扛 起 生态 文 明建 设 的政 治 责任 , 以强 有力 的举 措 推进 祁连 山生 态保 护与 修 复 。 灭 祝 县 委 表 示 ,今 后 ,命 县 . 下将 切 实 把 思 想 和 行 动 统 一 到 中 央 决 策 部 署 上 米 ,增 强 “ 四个 意识 ” , 摊 政 治 站 位 ,深 入 贯 彻 新 发 展 理 念 ,统 筹 推 进 “ 五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与对策

深入科学研究,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科学研究
加大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 认识和保护治理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的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成果。
增强公众意识,推动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 识。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 参与的治理格局。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投入
加大政府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 投入力度,将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确保治理工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监测与评估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01
建立了覆盖祁连山全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空气质
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
定期评估报告
02
定期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为政府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
03
鼓励公众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和评估,推动信息公
开和透明化,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治理现状与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祁连山生态环境概述 •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 •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挑战 •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CHAPTER 01
祁连山生态环境概述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处,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 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祁连山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祁连山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甘肃境内祁连山区域很大,规划区主要以发源于祁连山地的各条河流的源头区、集流区为主要保护治理区域,南以甘青两省界为界,最南端为天祝县东坪乡;北以河西走廊区南界为界,最北端为肃北县与瓜州县交界;西以当金山口为界;东止于古浪县与景泰县交界处。
其范围包括:苏干湖水系的大、小哈尔腾河源头区和集流区,疏勒河水系的7条河流源头区和集流区,黑河水系的32条河流源头区和集流区、石羊河水系的19条河流源头区和集流区以及的黄河流域大通河、庄浪河集流区。
1、生态环境主要问题1.1 冰川退缩、储量减少,雪线上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开发活动的影响,冰川退缩加剧。
祁连山中段、西段冰川面积共减少了116.21km2,冰储量减少了50亿m3,分别占1956年该区域冰川面积和储量的10.2%和8.9%,其中以疏勒河流域讨赖河水系的冰川变化幅度最大。
与此同时,局部地区的雪线也正以年均2m至6.5m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达12.5m至22.5m。
根据卫星遥感资料对比分析,2007年1月29日与2006年1月31日相比,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减少了6.5%,中段减少了8.7%,西段减少了18.6%。
1.2 森林健康状况不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森林具有良好的持蓄水能力,林地由于林冠、枯枝落叶层的截留和增大土壤渗蓄能力而起到拦洪作用。
一般在森林区,通常约有20%左右的降水量为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流量一般在10mm,最大持水量不超过20~30mm。
据调查,祁连山森林分布下限由1950年代的1900m上升到目前的2300m;乔木林年平均生长率仅为 2.87%,低于全国林木平均生长率3.98%的水平。
现状林分结构大部分为同龄单层林,天然云杉林主林层郁闭度大多在0.6~0.9,相当一部分超过0.9,林下灌木层不明显,盖度在5%以下,仅见矮化小灌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及历史战乱和垦荒、滥伐、滥牧等人为干扰,较之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肥美的祁连山来看,如今的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面积减少了很多,现存林分处于林片破碎、林分稳定性差,生长缓慢的状态,森林面积变化处于长期剧减短期增加的状态。
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冰川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冰川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摘要: 祁连山冰川1a融化的72.60亿m3水,汇成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养育着石羊河流域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人民。
为此,提出生态移民、保护优先、修复生态环境;集中资金,建设基本农田,争取资金,防治水土流失;机制创新,强化预防监督等支持政策意见,确保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冰川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祁连山冰川;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政策建议1天祝县境内冰川分布及生态环境现状1.1天祝县境内冰川分布天祝县境内冰川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南部祁连山区,海拔高度在3 800~4 874m之间。
主要地形地貌由山间盆地、谷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黄土台地交错组成。
主脉冷龙岭高峰高程4 843m,终年积雪,发育着现代山地冰川,年降水大于600mm,干燥度小于0.40%,年平均气温-0.10 ℃以下,大于0 ℃积温不足1 200 ℃。
因此,植株低矮,覆盖度5%~20%,海拔3 800m以上。
祁连山因能拦截东南季风和西风气流两个方向的水汽,降水较多,形成“冷龙岭降水中心”。
年降水800~1 000mm,多以冰雪形态储存,雪线高度在4 400m,冰川末端平均高度4 259m,现有冰川面积64.82km2,储水量21.40亿m3,年均融水量0.5569亿m3。
整个区域为干旱荒漠地区的“绿色水库”,为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下游的“生命线”。
1.2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表现由于受自然环境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处于日益恶化的趋势,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成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退化的典型。
主要表现是:流域上游祁连山水资源涵养林线上升;中下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植被大片枯死,天然绿洲不断缩小;全流域水资源极度短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矛盾突出;荒漠化土地面积日益扩大,沙尘暴危害加重。
严峻的生态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流域上游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将会导致流域中下游200多万人口,面临失去生存家园的困境。
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

林业科学农家参谋-95-NONG JIA CAN MOU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王鹏(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丰自然保护站,甘肃张掖,734000)【摘 要】祁连山地跨甘肃五市十区县,绵延数百公里,是河西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起到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的作用,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但是,目前这一生态屏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草场退化、物种减少、建设功能弱等等,影响着其生态作用的发挥。
基于此,文章对于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且提出了多项加强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促进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祁连山地处青藏、蒙新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接地带,独特的地理优势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同时也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阻挡了来自盆地和沙漠地区的风沙侵袭,从内到外,都起到一个非常有效抵御的作用。
祁连山拥有大大小小近千条河流,径流量客观,且形成了丰富的绿洲,分布着众多的动物物种以及植物物种,并且养育着河西走廊的上百万人口,虽然祁连山身居内陆,不但起到一个良好的湿岛功能,还起到维系河西走廊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和生存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治理和保护刻不容缓的重要意义,并且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1.1 整体投入不足,建设能力弱由于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林场,其面积非常大,因此其需要进行保护的项目和环境资源也非常的多,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也是一个长远的连续过程,其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地势和环境等问题使得其建设风险也非常的大,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存在资源投入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保护站等基础设备设施等,投入不足导致建设能力弱。
长时间以来,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仅仅是依靠天然林的保护还有生态公益林等,多是一些常规的项目,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建设的投入资金有限,致使一些长期的、根本的项目难以较好的实施,其环境的承载力也得不到提升。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深度治理研究之一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深度治理研究之一作者:戴慧英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10期项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委党校校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建设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一带一路”的战略选择。
祁连山既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甘肃及至西北地区最为关键的生态保护区,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祁连山北坡,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的发源地,也是整个河西走廊地区人民生存繁衍的生命线,因此保护好祁连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整个国家及至西北地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甘肃祁连山自然生态保护治理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原因(一)发展观念落后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些领导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山高皇帝远”念头,特别是前些年,在发展意识中就没有环保的概念,更没有污染防治理的想法,只要GDP上去了,其它一切都是闲的,只要经经济发展了,个人有可能还会得到赏识或升迁。
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片面的理解,对于中央的决议可以换位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或明执行暗抵触,说一套做的另一套,没有深刻认识到生态脆弱地带破坏后的严重后果,更没有充分认识和领会党中央决策的意义,甚至与中央的精神唱反调。
他们既缺乏環境保护意识,也缺乏造福子孙后代的责任意识,更没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长远意识,缺乏科学思维和战略眼光,只顾眼前,顶着当地,忽视长远,忽视全局,无视党纪国法,肆意妄为。
当然,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环境破坏问题,既有观念、管理上的问题,也有行政体制和部门利益的相互制约,但是追究根源还是领导作风问题,是思想出了问题,不但认识错误、思路有偏差、小算盘作祟,而且既不担当也不作为,甚至胡作为、乱作为,在对待上级的检查时耍滑头、搞蒙哄欺骗,而在对待中央决策部署时,搞变通、搞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落实一下,对自己不利的一拖再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及恢复措施姓名刘宝成班级 14园林三班学号 2014073046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及恢复措施摘要: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著名的一大山系,是维持河西走廊整个生态的重要地区。
保护祁连山生态对河西走廊的命脉有着战略性意义。
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祁连山生态环境呈现急剧恶化趋势。
主要表现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破坏、土地沙漠化、河水流量减少、植被大面积死亡等。
生态恶化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为此,分析和研究祁连山草地资源的现状,认真总结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国土整治及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草地资源的综合合理开发利用,对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们应在保护和维护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求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也只有在保持和维护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河西地区以及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对我省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
关键字:祁连山,生态,荒漠化甘肃省天祝县地处祁连山脉,天祝县北部是甘肃内陆河石羊河的源头,平均海拔4000多米,以前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
那里是一个牧场有草原面积70.68万亩,主要畜种有绒山羊、绵羊和白牦牛等。
有森林10.54万亩,主要树种有云杉、柏、桦、柳、杨等;野生动物有雪豹、白臀鹿、麝、熊、青羊、蓝马鸡、野雉等;矿产有铜、铁、铝、锌、煤、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稀土等;野生中药材有羌活、大黄等。
主要河流为大水河(石羊河上游)一、祁连山在天祝县境内出现的问题1、首先,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随着牛羊价格的上涨,牧民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无节制地增加牲畜数量,弹丸之地却增加了以往几倍的牲畜。
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只求畜牧业的发展,不管草场的承载力,致使草的利用速度大大超过了更新速度,草原生态系统渐渐地衰弱、瓦解,变成了荒漠、沙地。
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含水量逐渐降低。
牲畜反复践踏压实土表面,造成土壤非毛管孔隙的减少,透气性、渗透性和蓄水能力都受到不良的影响,牲畜践踏频率也随之增加,导致土壤表层压实,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减少,土壤渗透力和蓄水能力减弱。
加之地表植被被破坏,植被的高度和盖度降低,地表裸露面积增大,牧过重的退化草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向贫瘠方向发展,好多地方已经寸草不生。
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2、过度采矿对生态的破坏由于本地有许多矿产资源,我省大力支持采矿行业,近几年来在我家乡建设选矿厂四座,采矿点六个,有稀土矿,萤石矿,铜矿等为了交通,在山上大肆地挖草皮修路,挖掘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遇到树就砍,遇到山就炸,修路的原材料如沙土等也是就地取材,山上到处都是路,虽然给牧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修过路的地方加上牛羊的踩踏,裸露地以道路为中心逐渐往两边扩散,部分矿山随意堆弃废矿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
采矿活动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
还造成地面的沉陷和含水层的下渗,水位的降低,土壤的含水量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土地干旱,植物死亡,土地沙化导致山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二、祁连山生态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石羊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经武威市流入民勤县红崖上水库,为内陆河。
是武威地区主要水资源,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石羊河灌区是武威市唯一的大型灌区,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造成土壤严重沙化。
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
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南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防治措施1、石羊河是武威市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武威市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
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石羊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南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
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过度的用水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
南营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对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3、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石羊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9)、对于上游特别是源头,控制面源污染,恢复和保护好大石羊滩地的植被,涵养水源,发挥湿地的自净功能,减少上游对下游的污染,以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推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
(10)、积极争取外流域调水,增加资源总量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对祁连山源头植被恢复措施(1)、保护祁连山生态,祁连山地区针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而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等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林区、生态项目建设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草场重度退化区,严格落实封育禁牧措施。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发展设施养殖业,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建设规范的生态养殖场(小区),培育发展现代畜牧业。
应当支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及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基地和改良天然草原,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落实轮牧、休牧、禁牧制度,严格林草植被保护。
通过分析禁牧政策自颁布以来的实施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该政策对植被恢复及对该地牧民生活的影响,针对草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对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的禁止放牧利用,主要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草场进行禁牧。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保护地球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人们都会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
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改善了草原退化、沙化的状况,使草原实现了良性循环的生长模式。
(2)、进行畜牧数量限制,政府制定了制度,对牧民牲畜进行摸底调查,经科学方法严格对畜牧数量进行强制限制,并对牧民们进行草原补助金补偿。
几年来畜牧数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草地重新拥有了恢复能力。
(3),进行移民搬迁,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农村贫困人口是新常态下我国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
促进山区移民搬迁户生计可持续发展要以提高移民群体发展的可行能力为核心,可通过采取增收配套到户,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植被破坏问题。
(4)严查在祁连山的各种采矿行为目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设置采矿、探矿权144宗,2014年国务院批准调整保护区划界后,省国土资源厅仍然违法违规在保护区内审批和延续采矿权9宗、探矿权5宗。
大规模无序采探矿活动,造成祁连山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塌陷等问题突出,严重违背《矿产资源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上位法的规定,导致自然保护区内违法采矿问题突出2016年年底在新闻上多次暴露了祁连山生态遭破坏事件,于2017年初已将天祝县北部地区选矿厂四座,采矿点六个全部拆除参考文献[1]郄建荣. 祁连山存在大规模无序采探矿生态破坏严重[N]. 法制日报,2017-04-14(006).[2]徐锦涛. 专题研究央视报道我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严重问题的整改查处工作[N]. 甘肃日报,2017-01-17(001).[3]贾玉婷. 甘肃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