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9bebdc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e.png)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指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内部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整改和预防。
以下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一般原则和主要内容:1.明确安全责任: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内部应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明确安全责任、安全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应树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2.建立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可以设立安全生产部门或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安全工作,推动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应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
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安全培训、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制度和规程。
4.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应急救护培训等项目,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故和安全隐患。
5.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的内容、频次和责任人。
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消除安全隐患源。
6.强化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与考核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7.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8.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现场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安全月活动、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5篇)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c58c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9.png)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特别重大及重大事故隐患(A、B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措施的编制。
2、制订各级人员的隐患排查监控责任制度,并不断修改完善。
3、每月定期召开公司隐患排查专题会议,解决隐患排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
5、组织审批隐患排查整改措施,并贯彻实施。
6、负责对职工进行隐患排查教育并督促各级干部和单位职工做好本职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
7、总结推广隐患排查经验。
二、领导小组成员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职责:1、全面负责各分公司的隐患排查工作,主导日常隐患排查工作。
2、负责组织、落实隐患排查工作的检查,并作评分、总结及编发简报到各个部门。
结合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的检查情况,提供评比原始资料。
3、经常深入基层和现场,了解掌握隐患排查工作动态,及时向相关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
要指导基层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检查督促基层的隐患排查措施的落实。
4.负责对职工的隐患排查的教育落实及安全讲解,配合职工教育并制定相应培训计划。
5.负责对单位工程的综合性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技术交底。
负责按公司年度安全指标,根据施工条件和施工安全程度,分解制订出各个单位工程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目标。
6.坚持隐患不消除不进行生产的原则,对违章作业有权作出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决定。
三、项目经理、专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职责:1、负责本工地隐患排查工作的全面落实,负责制订隐患排查工作实施细则。
2、带头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并不断学习、领会安全规程及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自身的安全法规知识,正确引导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3、负责拟定单位工程的隐患排查工作目标,负责对工人进行隐患排查工作的教育。
4、组织、总结每周隐患排查工作。
平时要以基层隐患排查工作为主,经常巡回督促现场隐患排查工作的情况,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875ef8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f.png)
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危害人们身体和财产安全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因此各级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排查和治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此,建立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
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指,由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服务于大众安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到各种治理现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整个过程不仅需要相关组织和人员的高效协作,而且需要各级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在实践中,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危险源的预防措施;第二阶段是安全漏洞的发现和检查;第三阶段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第四阶段是针对治理方案进行评估和认证。
在推行该制度时,必须强调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的责任区分。
比如,政府是负责协调各种机构和单位,谋划有关安全治理的合理策略,以及为社会提供安全投入的主体。
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各项治理工作则是由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和社会群众开展,他们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案件、行业等特点制定专门的工作流程和治理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对治理责任的监管和督导,确保责任实现到位。
同时,在社会上要建立良好的治理文化、
安全知识和安全状况等信息共享机制,各个群体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衔接、协调等工作体系。
总之,建立各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安全事业的水平和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各个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分组志愿者等不断加强合作,推动落实各项治理责任,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保驾护航。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三篇)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6f2e7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b.png)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制度。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负责人责任:煤矿负责人应对煤矿安全负总责,对矿井的安全工作负有最终责任。
他们应确保矿井设备、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安全可靠,并组织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2. 各岗位责任:各个岗位的责任是不可或缺的,包括煤矿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监察人员、作业人员等。
他们应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和治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3. 治理计划和措施:根据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煤矿应制定隐患治理计划和措施,明确责任和分工。
各岗位要按照治理计划和措施,对煤矿进行系统、全面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4.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煤矿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督促,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于责任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员,应加强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通过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治理煤矿的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权益。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二)是指将煤矿工作中的各个岗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由相应的责任人负责的制度。
具体来说,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管理层的责任:煤矿管理层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并为各岗位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提供所需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2. 煤矿班组长的责任:煤矿班组长应当对本班组内的隐患排查工作负责。
他们应当制定每天、每周或每月的隐患排查计划,并组织班组成员按照计划执行。
在排查过程中,班组长应当认真记录和报告隐患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 煤矿工人的责任:煤矿工人应当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向班组长报告发现的隐患,并主动配合隐患治理工作。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f33a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f.png)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各个单位纷纷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明确责任人:每个岗位都需要指定责任人,并明确其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例如,指定安全主管负责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指定安全员协助完成工作。
2.明确检查频次:确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检查频次,如每季度、每月或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并确保责任人按时完成。
3.明确检查内容:明确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化学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以便责任人进行全面的检查。
4.明确报告和整改要求:设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及时汇报发现的隐患情况,并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5.明确奖惩措施:设立一奖一罚的机制,对于积极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的责任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疏于履职的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
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制定制度:明确制度名称、适用范围、制度的目的和任务、制度的依据和遵守的原则等,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2.明确工作程序: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制定工作流程图,以便全员按程序进行工作。
3.明确责任人:在制度中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人和各级别人员的具体职责,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4.明确检查方式:在制度中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检查方式和方法,如现场检查、文件审查、设备检测等,确保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5.明确整改要求: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隐患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要求,确保隐患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整治。
总结起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是对单位安全工作的规范和约束,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的安全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6篇)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0a50d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c.png)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各有关领导对三大规程、上级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矿长搞好矿井的安全管理,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和业务保安工作负责。
2、协助矿长组织制定并督促实施符合上级要求和本矿实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适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促进阶段性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定期组织全矿安全大检查,查处隐患和三违,根据问题的类别和性质,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4、定期组织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情况,需上级有部门协助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
5、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现场对上级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具备安全生产的作业地点勒令其停产整顿。
6、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责任制落实情况。
7、协助总工程师抓好一通三防工作,负责组织对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抓好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8、协助矿长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例会。
主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安监系统例会,听取各单位安全工作汇报,分析安全生产情况,研究制定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
9、协助生产副矿长抓好全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础来抓,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10、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及资金的落实情况,督促矿行政保证安全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11、负责管好、用好安全奖励基金,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12、协助分管副矿长抓好矿区雨季三防工作,实现安全度汛。
13、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时,亲临现场勘察;负责全矿各类事故的追查,并做出处理决定。
14、抓好安监队伍的建设,配齐人员,提高素质,为全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2)是指副总经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担负起排查隐患和治理隐患的责任。
具体来说,副总经理需要履行以下职责:1.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副总经理应负责制定公司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5篇)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516e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a.png)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有效的控制重大安全隐患和排查重大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1.矿长对矿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全面安排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负责对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工作进行领导、监督和协调,负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所需资金的安排;负责组织人员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负责组织人员定期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2.总工程师负责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措施,对一通三防方面重大隐患负全面责任。
3.生产矿长负责对采掘和防治水方面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的落实,对采掘和防治水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负主要责任。
负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措施的安排落实、负责整改所需的人力、物力的调度。
4.通风矿长负责对一通三防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负主要责任。
5.机电矿长负责对机电方面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对机电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负主要责任。
6.安全矿长负责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对重大安全隐患上报及整改完成情况的上报工作。
7.矿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登记、销案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明确具体的整改负责人,谁负责谁销案。
8.矿长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全矿安全大检查,安全科负责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检查,各业务系统每旬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检查,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督促进行整改。
9.矿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实行发现和消除奖励机制,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有功人员按照集团公司安全奖惩条例进行奖励。
10.矿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向矿安全科或矿领导汇报。
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不及时汇报的责任人经查实进行严肃处罚。
11.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一般安全隐患,实行谁发现谁落实整改,矿安全科负责整改完成情况的复查。
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5篇)
![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1a30b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5.png)
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一、通防专业组为切实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立通防专业副总工程师任组长、通防科、调度室、安监科等部门分管专业人员、通防科技术员为成员的专业领导小组。
专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通防科,分管通防的副总工程师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好本专业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矿长是全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矿井“一通三防”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二)安全副矿长是矿井事故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一通三防”事故隐患治理负直接责任;(三)总工程师是矿井“一通三防”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责任;(四)安监科长是“一通三防”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负直接责任;(五)专业副总工程师是本分管专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本专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直接责任;(六)安全副总工程师是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落实检查责任;(七)通防科工程技术人员是本分管范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分管范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责任;(八)区队技术员是本区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区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直接责任;(九)区队长是本区队事故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区队事故隐患治理负直接责任。
三、事故隐患排查(一)煤矿隐患是指在煤矿建设和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危险性因素。
按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三级。
A级:危害严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大,需由(集团)公司或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
B级:危害比较严重,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大,需由公司限期解决的隐患。
C级: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危害较轻,治理难度和工程量较小,由矿区(队)、业务部门能够解决的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4篇)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96794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9.png)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是指在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中,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和监控的一种责任制度。
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论述,详细介绍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重要性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问题。
一、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重要性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
而隐患的存在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因此,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提高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对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加强组织管理和责任落实。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有助于加强组织的管理和责任的落实,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推动工作的开展。
4. 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二、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实施过程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实施过程包括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隐患监控三个环节。
1. 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是指对相关领域中的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检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排查目标。
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重点,明确排查的目标和范围,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
(2)组织开展调查和检查工作。
通过召开会议和组织人员,安排调查和检查工作,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责任。
(3)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实地调查和询问相关人员,收集相关信息,了解潜在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
(4)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a7a53b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d.png)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实施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坚决杜绝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大局稳定。
一、明确责任目标。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做到位不做一般、做细不做粗,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三、建立规范制度。
企业要建立规范、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生产手段和设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加强隐患排查。
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强化巡查监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五、强化责任追究。
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要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坚决维护安全生产的纪律和秩序,形成预防治理的氛围。
六、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培养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力。
七、推动信息化建设。
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应用水平,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科技支持。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合力,才能够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4e5fa1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f.png)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一、前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是指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必要性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可以确保各级各部门对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2.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可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因为人员变动或其他原因导致工作中断或滞后。
3. 提高工作效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可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防止工作漏洞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提高工作效果。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原则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应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3. 强化监督,形成合力: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应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做到纵向到位、横向互补,形成合力。
四、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目标1. 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形成上下级联动、互相配合的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果。
2. 明确工作责任:通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工作监督:通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工作监督,确保工作按照要求进行。
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具体措施1. 确立责任主体: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定,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2. 制定具体职责和任务: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fc2c7e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7.png)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是指为了保障安全和预防事故发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或组织领导责任:企业或组织领导层必须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确保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体系。
2. 部门或岗位责任:要明确各个部门或岗位的责任和职责,并将其纳入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中。
各岗位要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及时发现和报告相关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3. 人员责任:对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4. 内部监督责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检查、考核等方式,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
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奖惩分明。
5. 外部监督责任:除了内部监督机制外,还需要由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进行外部监督,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的建立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安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并提高事故预防和处理的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4篇)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38387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b.png)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指在煤矿中,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1. 煤矿领导责任:煤矿领导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分工和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2. 班组长责任:班组长应组织班组内的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并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岗位安全。
3. 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岗位,进行隐患排查,并做好记录、报告和整改跟踪工作。
4. 岗位责任人责任:每个岗位都应有专门的岗位责任人,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包括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
5. 检查员责任:煤矿应设立检查员岗位,负责对各岗位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通报上级,并监督整改。
6. 医疗卫生责任人责任:负责煤矿卫生、职业病防治和急救等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7. 安全监管责任: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煤矿各岗位的监管,对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通过建立和落实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明确各级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煤矿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2)____年1矿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矿长是矿山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是难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工作全面负责。
矿长必须掌握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依法经过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
矿长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切实搞好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
2、认真____矿山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工作的指令、规定,保证矿山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定。
3、按有关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配备的各类特种作业人员符合要求。
4、____建立、健全煤矿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责任制,并严格按规定考核。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0a798b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5.png)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是指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明确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隐患能够及时排查和治理。
一、责任主体明确:
1.职责明确: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排查治理职责明确化,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不可推卸。
2.协作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实现高效的隐患排查治理。
二、责任要求明确:
1.任务分工:明确每个部门和人员的具体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时间节点: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时间节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3.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责任考核:
1.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结果对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激励或惩罚。
2.考核内容:主要考核隐患排查治理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
四、责任落实:
1.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每个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
2.责任落实到部门:明确相关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并落实到具体部门。
五、责任追究:
1.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机制,对未能履行职责的个人和部门进行相应的追究。
2.追究措施:根据责任人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口头批评、书面警告、记过、降级等不同的追究措施。
六、责任监督:
1.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监督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督查、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
2.监督结果反馈:将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促使他们改进工作,完善责任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5b29cb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3.png)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责任制是指明责任主体,在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职责。
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有助于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得到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1. 总体责任制:明确主管部门的责任,确定责任人。
2. 过程责任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和职责。
3. 合作责任制:明确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责任。
4. 追究责任制:对不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主要责任主体包括:
1. 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监督、指导和协调各个部门、单位的工作。
2. 部门和单位:按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和消除隐患。
具体的责任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进行制定,包括明确每个责任主体的具体职责、权限和义务,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以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范文(三篇)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cefb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c.png)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第二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明确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查和治理。
第三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机关、团体。
第二章组织体系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上下级责任划分和联系方式。
第五条单位应当设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第六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组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部门和岗位:(一)单位领导班子:负责确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组织实施。
(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并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
(三)生产经营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四)监督检查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五)员工:应当按照规定参与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向单位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责任划分第七条单位领导班子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对工作效果承担最终的责任。
第八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负责。
第九条生产经营部门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行部门,负责按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要求,组织排查和治理本部门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班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三篇)
![班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f39c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1.png)
班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是企业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而班组长作为企业一线的管理者,具有直接监管员工及工作现场的责任,承担着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的重要职责。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起班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本文将从排查义务、整改义务、记录义务和宣传教育义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排查义务1. 日常巡查隐患排查班组长应每天巡查所负责班组的工作现场,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
巡查时要重点关注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周围环境是否整洁有序等内容。
2. 定期安全检查班组长应制定定期的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可以包括安全设施的完好情况、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紧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3. 重点工作环节排查班组长要针对重点工作环节进行排查,重点关注存在的安全风险。
例如,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机器设备是否稳定等。
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三、整改义务1. 自行整改班组长在发现隐患后,应根据隐患的性质和程度,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班组成员进行整改工作。
在整改过程中,要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对于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2. 督促整改班组长应对班组成员的整改工作进行督促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到位。
对于未能按时整改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并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四、记录义务1. 做好巡查记录班组长每次巡查时要做好巡查记录,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巡查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这有助于记录问题的存在和整改的过程,对于后续的安全管理和追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整改记录在整改完成后,班组长要及时更新整改记录,记录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整改结果。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e49d12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d.png)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是指建立以安全责任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履职,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重要性、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重要性安全是人民群众的重要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安全隐患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社会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首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每个部门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只有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
其次,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责任追究。
通过建立责任体系,可以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工作责任绑定在一起,确保各级各部门按照规定履职尽责。
对于未能履职尽责的人员,可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最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可以促进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
通过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可以形成一种“尽职免责”的工作氛围,各个部门和人员会更加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内容1.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具体的人员职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制定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工作制度: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政策和措施,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
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
4.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履职尽责的人员应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对于未能履职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和惩处,确保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bccbab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6.png)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一、概述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是为了促进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确立的一种管理机制。
通过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对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制进行详细阐述。
二、方案制定责任方案制定责任主要包括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人及其职责、部门协同配合等。
具体责任人如下:1.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责任人:负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执行。
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计划、确定资源配置、协调部门间的合作关系等。
2. 相关部门:根据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要求,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主要职责包括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支持、参与排查和治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等。
三、隐患排查责任隐患排查责任主要包括隐患排查责任人及其职责、部门协同配合等。
具体责任人如下:1. 隐患排查责任人:负责组织并指导隐患排查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排查、收集隐患信息、编制隐患排查报告等。
2. 相关部门:根据隐患排查责任人的要求,积极配合并参与排查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支持、开展现场排查、配合责任人编制报告等。
四、隐患治理责任隐患治理责任主要包括隐患治理责任人及其职责、部门协同配合等。
具体责任人如下:1. 隐患治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并指导隐患治理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治理、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等。
2. 相关部门:根据隐患治理责任人的要求,积极配合并参与治理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提供相关技术和支持、配合治理责任人开展工作等。
五、责任追究为了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履行,应当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
具体方案如下:1. 多层次责任追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应当明确各个层次的责任主体,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责任的到位。
2. 完善追责程序:根据不同的责任主体,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程序。
对于违反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责任主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董事长(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是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2、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和《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等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律、法规。
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决定、通知精神,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督促落实。
3、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主持召开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办公会议,研究存在的安全问题及事故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限期解决。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办公会议应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召开。
5、经常性地组织矿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事故隐患,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分类处理;能立即解决的,立即处理解决;难以立即解决的,组织进行研究,限期整改,并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证。
同时,对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6、根据本企业实际,负责制定本企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安全资金投入。
7、定期组织本企业的职工学习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有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对新工人进行入井前安全教育和培训。
组织矿长、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
8、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本企业实际,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本企业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救援预案。
同时,组织各职能部门和班组人员认真学习,并进行“反事故演练”。
9、矿井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同时,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各有关领导对“三大规程”、上级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矿长搞好矿井的安全管理,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和业务保安工作负责。
2、协助矿长组织制定并督促实施符合上级要求和本矿实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适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促进阶段性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定期组织全矿安全大检查,查处隐患和“三违”,根据问题的类别和性质,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4、定期组织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情况,需上级有部门协助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
5、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现场对上级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具备安全生产的作业地点勒令其停产整顿。
6、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责任制落实情况。
7、协助总工程师抓好“一通三防”工作,负责组织对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抓好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8、协助矿长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例会。
主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安监系统例会,听取各单位安全工作汇报,分析安全生产情况,研究制定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
9、协助生产副矿长抓好全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础来抓,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10、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及资金的落实情况,督促矿行政保证安全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11、负责管好、用好安全奖励基金,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12、协助分管副矿长抓好矿区“雨季三防”工作,实现安全度汛。
13、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时,亲临现场勘察;负责全矿各类事故的追查,并做出处理决定。
14、抓好安监队伍的建设,配齐人员,提高素质,为全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副矿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协助矿长抓好全面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组织实施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规定和技术规范。
3、协助矿长做好召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例会的准备工作,对例会决定的事项,负责贯彻落实。
4、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修改完善,适应安全生产需要。
5、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规划、计划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有计划地组织解决重大安全隐患和职业危害。
6、协助矿长并具体组织定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检查落实。
7、按周组织分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
8、协助矿长组织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拟订改进措施,组织落实。
9、负责具体实施矿山灾害预防计划和应急预案。
10、负责组织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11、检查各科、队履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生产副矿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
二、不安全、不生产作为第一法则。
三、调查隐患事故源头,负责组织本矿所发生的事故处理,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生产。
四、每月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五、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不安全问题。
六、负责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组织落实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
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要了如指掌,合理开采,制止乱采滥挖、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八、发生事故后,必须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报告矿长及有关部门。
事后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九、完成矿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机电副矿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矿的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对本单位的全部机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二、负责对全矿机电设备统一指挥调动,合理安排设备的检查、检修、小修、中修、大修计划。
三、抓好机电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认真监督、检查机电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五、对因设备长期失修,有重大隐患或因防护装置不安全造成的工伤事故负责。
六、每月组织对本矿机电设备进行三次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有记录,并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
七、各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
八、对临时进行的设备检修,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实施。
九、完成矿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对全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对本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负责“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掌握和了解与本矿井田范围相邻煤矿的开采技术资料,防止发生超层越界违法开采行为。
三、组织编写矿井安全发展规划、安技措工程项目计划、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四、组织审批矿井各项工程设计方案、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等。
五、领导安全科研项目和技术革新活动,组织推广安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六、定期召开安全技术工作会议,研究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等重大灾害事故的技术措施,并检查落实。
七、负责“一通三防”安技措工程项目的落实。
调度室主任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是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责。
负责指导协调生产区科安全工作。
二、对本部门管理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调度专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全责。
三、定期组织本部门安全工作会,研究排查各专业安全隐患及存在问题,制定工作重点及整改措施。
四、组织参加专业质量标准化的全面检查验收工作。
五、组织参加事故的分析。
六、组织调度对各类事故的抢救工作,做好事故及抢救过程的详细记录。
安监科科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是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治理监督工作负全责。
二、在安全矿长领导下下井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矿综合安全管理和对矿所属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三、对矿所属部门贯彻执行安全第一方针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情况负监督检查责任。
四、经常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安全动态,对矿的安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事故隐患提出处理意见,对严重隐患提出停止生产,限期整改意见。
五、负责矿安全大检查和质量标准化验收的组织安排。
六、对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
七、对矿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负监督检查责任。
八、负责受理在安全工作中因坚持原则、按章办事而遭到打击报复的事件。
九、组织参加安全事故的抢救、分析、处理工作。
生产技术科科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是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技术科安全管理工作负全责。
负责指导各生产单位的安全工作。
二、负责组织本部门安全工作会议,平衡、协调各专业安全技术工作。
三、主持制定本部门的安全工作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参加安全办公会,负责传达、贯彻矿安全工作的部署,对本部门各专业安全技术工作进行指导。
五、负责组织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全矿安全工作和业务保安工作。
六、参加重大事故的抢救工作和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
机电科科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矿的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是本矿机电安全运行的主要责任者,负责全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负责本矿机电设备的指挥、调动,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检查及大、中、小修计划。
三、抓好机电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电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机电设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五、认真监督检查机电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通风科科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一)通风科长必须由精通煤矿安全常识,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的煤矿经验,并经过训练的人员来担任,负责“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
(二)通风科长负责井下通风,测风工作,要做到:通风系统管理,井下有足够的新鲜风量,消灭微风,无风作业现象。
(三)通风科长要定期对井下风量进行测定,并做好测风记录。
(四)认真抓好风机、风筒、风门、风墙,密闭等通风设施的管理,减少跑漏风。
(五)负责通风巷道的检查,有问题及时汇报。
班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一、班工长是所属班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是所属班组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①领会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需求,做到认真贯彻执行。
积极组织参加每周的安全技术学习和安全活动。
②认真学习作业规程措施的规定和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做到一丝不苟,照章办事。
按程序、质量标准施工。
③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正确指挥,制止违章行为的发生。
④知道本班职工的思想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和重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