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索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受长期床旁血液净化病患96例,并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病患。
对照组48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8例病患结合个性化护理的方法。
结果: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5.8%,P<0.05。
结论:对采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加以治疗病患采取个性化护理疗法收效良好,还可有效减少病患不良反应出现,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280-02长期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为对急重症疾病加以治疗一种主要方法,掌握该技术在某方面能够使死亡率降下来,但全力抢救病人生命途中除采取行之有效治疗方案以后,就应当结合科学合理护理手段,实现治疗最大值[1]。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连续床边血液净化患者96例,并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当中48例病人采取个性护理模式同48例采取常规护理的予以比较,同时对内容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受长期床旁血液净化病患96例,并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病患。
当中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龄在20至87岁,平均年龄是60.0岁,全部病人均满足《全球急救重病协会制定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中相关内容,当中包含多器官功能衰退38例,脓毒血症3例,横纹肌小荣综合征7例,周身蜂蛰伤9例,急型胰腺炎12例,重症感染并发系统炎症综合征27例。
两组病人病情、性别与年龄等资料对比,其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引言血液净化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病人的肾功能受损或其他病因导致的体内无法正常排泄代谢产物时的疾病。
然而,血液净化过程中却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护以防止病人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而优质的护理则能够充分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缩短病人的疾病恢复时间,同时提高病人的治疗体验。
本文将重点介绍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前期准备由于血液净化治疗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和技术含量,病人在接受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以防止过程中发生意外。
因此,在血液净化治疗前,护士需要帮助医生开展详细的病人评估工作,获取病人的身体情况如血压、肾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并将这些指标精确的记录下来,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和参考。
治疗时的警觉心理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对治疗流程中任何意外情况进行警觉并随时备案。
例如,当病人发生不良反应时,护士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将病人详细的情况及时上报,以便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处理和记录情况,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后果。
后期护理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及时帮助病人完善治疗情况的记录,并为病人进行详细的后期护理工作,加快病人康复速度。
例如,当病人出现情绪不佳或者失眠现象时,护士需要耐心的进行安抚和疏导,让病人情绪放松,进而缓解病情。
优质护理对血液净化的效果评估病人治疗体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病人缓解不适,提高病人的治疗体验。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和休息情况,确保病人的身体状态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治疗效果评估护士还需要关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肌酐、尿素等重要指标,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医生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后期的病人效果评估,直观了解病人治疗的综合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C B P治疗 的可靠性 , 增加 患者 治疗依 从性 。③ 治疗护 理 : 结合
患者选择最舒适体位 ; 严 密监测 体征变化 , 由于 C B P治疗时 患 者 内环境变化 较快 , 对 酸 碱不 平衡 、 电解 质紊 乱 、 血 中肌 酐 降 低、 尿素氮水平等 问题要做 到及 时发 现 , 及 时纠正 ; 对治疗时仪 器发出的报警要及时处 理 , 以免增 加患 者心理 负担 ; 详 细记 录 患者在 C B P治疗 中的液体 出入量 , 并根据血 流动力 学监 测值 及 时调整 ; C B P治疗期 间适 当提高 室 内温度 , 预防 患者发 生低 体 温并发症 ; 对患者改 变体位 , 咳嗽时 , 要 仔细观察 血透管路有 无 脱落 、 扭曲、 血管贴壁 , 防 止血管 贴壁 引起 的动脉 高压或 空抽 ;
仔细观察滤前压 、 跨 膜压 , 根据 记录 数据准 确判 断滤器 内有无
C B P的治疗过程 中, 也 会 引发诸 如管路 血块 凝 固, 导管 意外 脱 落和一些相关性感染并发 症 的发 生 , 因此 , 对 患者进 行针 对 性护理在整个 C B P治疗过程 中有着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本研究把 优质护理服 务理念运用到急诊 I C U患者 C B P治疗过程 中 , 现总
连 续 性 血液 净 化 技 术 ( c o n t i n u o u s b l o o d p u r i i f c a t i o n , C B P ) 又
名连续性 肾脏替代治 疗 , 是 所有 连续 、 缓慢 清 除水 分 溶质 的治 疗方式的总称… 。因其具 有稳 定的血流动力 学特点 , 能够持 续 稳定的控制氮质血症及 电解质和水盐代 谢 , 不 断清除循环 中的 毒素和 中分子物质 , 按需提供 营养和药物治疗 等确切稳定 的治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血液净化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对比护理效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二是血液净化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包括生理功能、情感意识、社会功能、肢体功能等四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呈现出了大幅度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净化治疗中施以人性化护理,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显著提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实现了大幅度下降,预后效果非常理想。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血液透析;效果目前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血液净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血液净化时,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疼痛。
而且大部分患者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皮肤瘙痒、感染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接受过血透治疗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护理。
传统的护理理念落后,护理手段单一,使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受到限制,且患者对此反应不大。
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和血液净化治疗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血液净化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3.5)岁。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2±3.7)岁。
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在血液净化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文旨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介绍了人性化护理的定义与特点,然后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接着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况,并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
最后总结了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广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血液净化患者、心理健康、生理状态、治疗效果、应用效果、研究方向、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这种治疗方式来改善身体健康。
血液净化患者处于一种身体状况较为脆弱的状态,需要接受较为严格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而传统的医疗护理往往注重生理健康,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感受,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研究旨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生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人性化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生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旨在揭示人性化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的积极作用和潜在价值,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健康状况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血液净化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具有较大影响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疼痛等不适情绪,而人性化护理的关爱和支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照组(n=47) 4(8.51) 2(4.25) 3(6.38)
9(19.15)
χ2
1.519
0.728
2.217
4.742
P
0.218
0.394
0.136
0.029
2.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 2 中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与护理前均更
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分)
2 结果
2.1 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表 1 中观察组护理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组别 透析低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深静脉导管感染 总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n=47) 2(4.25) 1(2.13) 1(2.13)
4(8.51)
人 性 化 护 理 中,对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可 使 患 者 正 确 认 识 疾 病,并加大对于血液净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可间接提高患者治疗依 从性。同时对患者生活、饮食等多方面加以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 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用药指导,可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质量。 Odunyemi FT 等 [6] 研究曾提出,肾衰竭患者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 加以长期护理干预,能够促使生活质量及预后显著改善,进而发挥 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本研究中对患者加以人性化护理干预,使 得患者透析质量得以提高,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郭爱玲等 [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 结果与之符合。并且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 照组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与徐剑晶等 [8] 研究结果一致。
并发症:对比两组护理后透析低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深静脉 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意义。
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选取60例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并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各有30例。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采用一般净化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模式采用人性化净化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于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施以比较,并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结果: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的SF-36的评分值(93.22±5.34)明显比施行一般净化护理管理的对照组(75.38±6.11)更高,且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尤为明显(p<005)。
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96.82%)明显比施行一般净化护理管理的对照组(80.96%)更高,且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尤为明显(p<005)。
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意义十分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效果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广价值颇为明显。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净化护理;血液净化;护理效果前言血液净化是临床中确诊及治疗患者疾病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主要治疗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以及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随着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愈发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效果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更加注意,更加强调以人为工作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管理[1-2]。
基于此,本文在本院选取了一些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以深入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意义,具体内容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选取60例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并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各有30例。
在对照组中,男患者与女患者分别有10例、20例;年龄集中于23~8岁,平均年龄为(57.4±4.13)岁;在实验组中,男患者与女患者分别有21例、9例,年龄集中25~78岁,平均年龄为(59.3±4.10)岁。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看重的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效果,更是在治疗过程中提
供更好的照顾。
对于血液净化患者而言,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护理人员
将糖果、卡片、音乐等小礼物放置在患者床头,定期询问患者的需求,鼓励其进行积极的
交流和参与医疗活动,着重考虑患者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所需。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则按照传
统的医护流程进行护理,不提供任何额外的关注和照顾。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情感状态得到显著改善,长时间的血液净化治疗没有带
来明显的情感压力。
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提高,如饮食管
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表现。
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则未见明
显变化。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情感状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使用该护理模式有益无害,值得
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接受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在治愈率、护理质量满意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在治疗重症中,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较为重要手段[1-2],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但是若在治疗过程中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则容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3]。
本文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接受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相关疾病纳入标准[4-5],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占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龄(57.8±6.5)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其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平均年龄(58.0±6.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定时观察、记录,保证各医疗设备正常使用,调整好设备参数值,保证血管内流动的通畅性,监测观察动脉压、滤器压静脉压以及跨膜压等变化,保证无菌操作,做好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强调个性化护理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给予个性化护理,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给予心理引导。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治疗方法、达到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多向患者讲述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充分预充护理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医护人员应制定相应的预充方案,通常做个两周期预充,待医疗设备测试完预充后,根据患者自身凝血状况,对管道、滤器进行浸泡,并针对性给予引血操作。
1.2.3体位指导护理针对股静脉部位采取临时置管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保证最大程度上维持置管侧肢体,并适当制
动,避免导管脱落引起血泵旋转停止情况。
为避免患者身体受压,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气垫床,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定期按摩,减少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合疼痛感,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或压疮的形成。
1.2.4加强监测观察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仔细观察血滤器内颜色变化、分布情况以及滤器压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治疗初期,对废袋内液体的颜色进行仔细观察,在延长治疗时间和加强治疗强度的同时,患者废袋内的液体颜色也会越来越淡,护理人员应注意及时更换滤器。
1.3观察指标将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治愈率、护理质量满意率作为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治愈率为86.7%(26/30),对照组治愈率为66.7%(20/30),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满意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更能尊重患者及其生命价值,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急诊续床旁血液净化中。
通过加强个性护理干预、充分预充、正确的体位指导以及密切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治愈率为86.7%(26/30),对照组治愈率为66.7%(20/30),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63.3%,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满意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降低医患时间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范健,白丽,陈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合理布局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0):154-155.
[2]张华明,刘俊微,赵亚娟,等.预防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2015,13(27):2751-2753.
[3]门雯瑾.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5,(10):20-23.
[4]张瑞新.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273-274.
[5]郑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五常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26):5552-5552.编辑/赵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