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王凯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学院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编号: 142308英文名称:sports biomechan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 6学分:2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田径》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科学思维和求实的态度。
2.了解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熟悉肌肉生物力学特性并用于体育实践。
3.熟悉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一般规律和器械运动的力学规律。
4.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的基本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测量、分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本章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本章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学法指导:运动生物力学属于自然科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学习中应树立系统分析的观点,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内外力相互作用和人体内力起主导作用的观点。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明确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概述本章重点:学科任务及学科展望。
本章难点:① 对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科学中作用的理解。
② 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法指导:学习一门新课首先要对这门课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要从本门课的定义、研究任务以及发展简史着手。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大纲(12学时)讲解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大纲(12学时)一、培养目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现象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通过实验:1、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
2、验证人体运动中某些基本规律。
3、为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4、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和事实求是的作风。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主要采取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并能够正确使用之。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
每6人为1个实验小组,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约20人。
实验要求:⑴实验前:认真预习,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⑵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耐心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实验结果,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爱护器材。
⑶实验后:整理实验仪器,所用器械应擦洗干净,打扫实验室卫生。
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三、课程学时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12学时。
四、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五、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实验课的成绩为100分,考试采用操作和答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
其中试卷部分占50%,操作占30%,平时成绩占20%。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情况确定。
凡是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实验课成绩记为不及格:1、实验课缺勤三分之一以上者。
2、实验报告缺少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实验不认真,敷衍了事,且屡教不改者。
4、实验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部、院)领导批准后,随下一届重修相应的实验课,参加考试,并按有关规定缴纳一定的费用。
实验课重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实验内容简介实验一一维重心测量(2学时)[训练内容和要求]利用力矩原理测量人体一维重心。
运动生物力学 教案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1)授课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念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1、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分为两大类:(1)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2)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例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等等。
2、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复杂的运动技术建立在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运动生物力学用数学、力学等对运动动作加以定量描述。
运动生物力学从力学角度和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以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各专项技术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动作技术原理,以及最佳运动技术。
人体机械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1)人体自身发生的形变,即人体各环节之间相对的位移运动。
(2)相对于其周围环境而发生的位移运动。
牛顿定律适用条件:刚体运动,而生物体会发生明显的形变。
因此在人体运动中具体应用时要进行适当变通,研究活体时须注意各种力对生物体所做的功。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1、研究运动员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2、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3、结合运动员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等特点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动作技术方案和进行运动技术诊断。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的力学依据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运动器械应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1、运动生物力学概论:概念、任务内容、发展史。
2、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以力学理论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因此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转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等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
3、骨、肌肉及人体基本活动的生物力学。
如:骨、骨械杆原理、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肌肉收缩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关系;人体各环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力学原理等。
4、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和处理。
5、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如:投掷、跳远、跑步、球类、游泳等动作的力学分析。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Ⅰ前言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及力学性质,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探讨人体机械运动的规律,研究合理的运动动作技术,分析各种因素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运动损伤的原因、机理,为制订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讲授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加深对各项运动技术的理解,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及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动作技术的分析。
为运动技术分析、身体训练、预防运动创伤、理解运动技术原理及提高体育运动项目技术教学的理论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3.5:1。
四教材:《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陆爱云,1版,2010年。
Ⅱ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任务、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趋势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二)熟悉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三)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人体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基础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动作结构的基本形式,人体运动的复杂性,人体简化模型与惯性参数。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动作结构概念、动作系统的分类、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并能运用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进行动作分析(二)掌握单运动链、多运动链、开放运动链、闭合运动链、人体惯性参数的概念,理解人体运动的复杂性,能运用相关原理进行简单的人体重心测量。
运动生物力学 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Sports Biomechanics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42T07K学分:2.5 总学时:43 学时分配:(讲课28+实验1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学习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运动技术知识,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研究方法,进一步理解各项技术动作要领,研究各项技术的生物力学规律,为改进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三、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运动生物力学》概论(讲课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教学内容:运动生物力学概述;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和内容;运动生物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二)人体生物力学参数(讲课3学时与实验3学时)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人体惯性参数、人体运动学参数、人体运力学参数和人体运动学参数特征,了解人体惯性参数实测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生物力学参数的概念、意义和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人体惯性参数概述,包括质量、质心(重心)位置、转动惯量及转动半径;人体运动学参数,包括人体运动中的的参照系与坐标系,人体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学的特征,人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规律:人体动力学参数,包括力、力矩、动量、冲量、动量矩、功和能;参数的采集步骤、处理和分析,人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人体重心测量(实验3学时)(三)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讲课3学时与实验4学时)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人体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及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要求学生能分析人体运动动作结构、动作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教学内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骨的生物力学的特征、包括骨的受力形式、人体承受外力极限能力的比较,肌肉活动对骨受力形式的影响、体育运动对骨结构的影响: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包括肌肉力学模式、肌肉力量训练、肌肉松弛现象;杠杆原理、人体杠杆分类、人体关节杠杆类型举例、复杠杆原理;运动器系整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与特点;人体动作结构与动作系统。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08版)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08版)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包括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本课程介绍其中与体育运动技术(包括体育健身运动)最密切相关的部分,课程名称为“运动生物力学”。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按照学院对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关注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健康等问题,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特点、我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三)目的任务:大学本科体育类专业学习运动生物力学主要是用于运动技术(包括体育健身运动)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运动技术是以采集到的运动技术数据为基础;评价运动技术是以人体运动基本原理为依据、同时以优秀运动员相关数据为参照。
这些知识除了可以用于竞技运动以外,还可以用于全民键身锻练、青少年健康锻练的动作分析和指导。
本课程适用于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其它体育类专业等。
(四)课程编码:20080726。
(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注:八个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其中4项,占8个学时,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心实验室完成其它实验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导论知识点: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动生物力学四个基本概念(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原理(又称动作技术原理),最佳运动技术,运动技术分析(又称运动技术诊断));运动生物力学的三个热点问题(运动技术分析服务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仪器设备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为运动技术分析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运动生物力学的五项基本任务(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的力学特性,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揭示运动技术原理,为有意识的利用人体运动规律提供支持;进行运动技术诊断,为体育参加者制定最佳运动技术解决方案;对体育器械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为优化运动器械提供力学依据;对动作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为预防运动创伤和促进康复提供辅助方案);运动技术分析基本工作步骤专论。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概论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体育科学本身也产生了一些新学科,运动生物力学就是其中之一。
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生物体与力学有关的所有问题。
在生物力学体系中,由于研究的领域和具体对象不同,生物力学又分为研究生物体力学结构及其运动机能一般规律的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有研究人体某种活动机能的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康复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运动生物力学(sport Biomechanics)把体育运动中各项动作技术的研究课题,赋予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使复杂的体育动作技术奠基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并以数学、力学、生物学及运动技术原理的形式加以定量描述。
教练员、运动员可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建立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的模式,不断完善动作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要具体回答人体完成各项运动动作时是怎么样运动和为什么会运动的原因,同时也要研究影响人体运动的外界条件(如体育场地质量及各种训练和比赛的器材设备等)与运动技术的关系。
根据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的特点,结合对运动场地、器材的改进,研究最合理、最有效的运动技术,以求达到最好的运动成绩。
动作技术原理与最佳运动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动作技术原理是指完成某项动作技术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任何人,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别、体型、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素质等的个体差异,是具有共性特点的一般规律。
而最佳动作技术是考虑了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心理素质和训练水平来应用一般技术原理,以达到最理想的运动成绩,即它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特征的运动技术。
因此,最佳动作技术是因人而异的,对某运动员能获得最佳成绩的技术,对另一名运动员来说就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各个运动员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和技术特点。
6.《运动生物力学》李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运动生物力学》是我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科基础教育层面的必修课程,它既是某些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体育实践的应用科学。
制定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是“后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其依据是我系新修订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了我系学生的实际。
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将介绍关于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分析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知道技术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ports technology and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solv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analyz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kno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目的是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因此设计课程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化了理论学习,注重体育实践中技术问题的解决。
- 2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运动解剖学是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会对各种运动项目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指导运动训练。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要求1.课前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生物力学课讲稿:第二章(2007)
(四)关节软骨的蠕变反应 (五)润滑作用
界面润滑
液静润滑 液膜润滑
(六)磨损
液动润滑 挤压润滑
界面磨损:由承载面之间相互作用引起 疲劳性磨损:由接触体变形引起的疲劳性磨损
二 韧带、肌腱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
(一)应力—应变曲线
应 力
0
5
6
8
10
应变/%
胶原纤维
应 力
0
100
200
应变/%
并 联 弹
性 成 分
串 联 弹
性 成 分
骨骼肌的结构模型:
收缩成分 并联弹 性成分 串联弹 性成分
二、肌肉长度与肌肉收缩力量的关系
基本概念
1.被动张力(Fp):
是指肌肉工作时并联弹性成分的张力。 指收收缩成分收缩时产生的张力。 被动张力与主动张力之和。 无任何负荷时肌肉的长度。
2.主动张力(Fc):
ΔX
Y
Δ δ
X
三、应力
正应力(δ)
应力
剪 应 力 ( η)
F P S
ΔF
M
ΔS Δ F Δ S
P =
四、应力—应变曲线
ζ
ζ
ζ
ζ
ζ
图2-5 拉伸图
(一)弹性阶段:(A—B)卸载后变形能完全恢复,
为弹性变形。
比例极限(σp):规定与A点相对应的应力值。 刚度=EA (E: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A:构件横截面积) 弹性极限(σs):与B点相对应的应力值,应力超过 弹性极限后,若除去外力,将留有残余变形。 (二)屈服阶段:(B—C):曲线的坡度逐渐减小, 即材料对于变形的抵抗力逐渐减弱。 材料的屈服:变形继续增长而应力并不增加。 屈服强度(σy):屈服阶段的下极限(与C点对应的 应力值)。 残余变形(塑性变形):如果材料达到屈服,卸载之 后就不再回复到原状。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高能损伤明显增多,各种灾害和事故都会造成严重运动系统的损伤,同时社会分工细化,劳动方式单一化,疲劳损伤也相应增加,同时大量伏案工作者、学生都成为腰、颈痛的高发人群,加上残疾人我国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给社会增加负担,另外在体育训练、健身锻炼中不合理的训练手段也会造成运动损伤,为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泛的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大医院纷纷筹建康复科,许多高校也开展了康复专业,根据该专业特点,把运动生物力学、医用生物力学、骨伤科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康复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综合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本课程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4学时,计划教学周数为18周,总课时数为72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3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构建起全新的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动作分析、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是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晓生物力学是力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在生物力学中的地位及其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的学科形成和课程创立的过程,及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在运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在运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人体运动常用力学参数和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和转动力学主要参数和定理,能够从生物力学角度应用相关的力学参数和原理来研究、分析人体日常生活运动、竞技运动、健身锻炼和康复练习中的这些动作的规律性,分析动作、总结规律,更好指导运动实践。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绪论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2、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动作技术原理, 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
动作技术原理是指完成某项动作技术的基本规律, 它适用于任何人,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别、体型、 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是 具有共性特点的一般规律。
如:举重的技术原理“近、快、低、稳”。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最早的高速摄影
一匹正在奔跑的马的运动,这匹马叫弗莱恩。 它的步长是6.02米
学习方法
结合体育实践,尤其是体育运动中的典 型动作,将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运 用到体育运动中。
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运动生物力学的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动作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小结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几个基本概念:动作技术原理、最佳动
作技术。
参考书
1、李良标等,运动生物力学,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
2、詹姆斯.海著 孙成敏译,运动技术生物力 学分析。
3、苏品等,体育运动与力学,人民体育出版 社出版。
4、卢德明等,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
体脱落。力学原因是初学者重心不稳,旋 转时的力量很大,作用在手上的扭曲的力 量大,从而造成姘胝体脱落。
(2)初学投掷标枪者易造成肱骨骨折。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 如(1)标枪不仅有重心还有形心,美籍华人宋
载镇对投掷标枪动作做了动力学研究。他用五 个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描述了标枪的分行过 程,提出了数值解。并以1972年奥运会纪录为 例,说明只要改变一下标枪的投掷角和在当时 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使标枪的压力中心(形心) 从25.7 CM前移到距重心0.8 CM,就可把1972年 的纪录提高16.61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学院
教学大纲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
2014级专接本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
任课教师:XXX
2014年8月20日至2015年1月5日
XX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力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数理概念与力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它的任务是为一切体育活动提供力学基础。
2.课程目的:运动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外在机械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支。
狭义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的运动规律。
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或一般生物体,在外界力和内部受控的肌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规律。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力学知识分析体育动作的方法,从而规范动作形式,提高运动成绩。
3.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地位,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掌握体育动作的力学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知识指导日常训练和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部分
绪论
1.教学内容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内容
三、运动生物力学的学习要求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势。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概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演变
一、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萌芽时期
二、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形成时期
三、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特性
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三、测量技术的先进性
四、研究内容的实践性
第三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任务
第四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展望
一、基础研究
二、应用研究
三、方法与技术研究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明确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特性;了解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向;把握学科概貌。
第二章人体生物力学参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体惯性参数
一、人体惯性参数特征
二、人体惯性参数模型
第二节运动学参数
一、运动学参数特征
二、运动学参数的采集
第三节动力学参特数征
一、动力学参数
二、动力学参数的特征
三、动力学参数的采集
第四节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特征
一、非线性特征
二、相对性特征
三、复杂性特征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特征量及特性。
掌握人体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参数的采集方法。
理解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特征。
第三章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参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的生物力学
一、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二、运动对骨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关节生物力学
一、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二、运动对关节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肌肉生物力学
一、骨骼肌的力学特性
二、运动对肌肉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
掌握运动对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重点掌握肌肉的力学特性,为正确分析人体动作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摆动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第二节鞭打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第三节相向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第四节冲击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第五节缓冲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第六节蹬伸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动作形式
二、力学原理
三、动作特征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基本动作的运动形式,掌握人体基本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动作特征。
为综合分析人体运动技术动作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章运动生物力学应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体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人体平衡概述
二、人体平衡的力学原理
三、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
四、人体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举例
第二节抛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抛体运动的概述
二、抛体运动的力学原理
三、抛体运动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器械运动的流体力学分析
一、流体的特性和流体力学基本模型
二、运动状态等效原则及其应用
三、流体运动分析理论和方法基础
四、运动器械运动的流体力学分析
第四节人体运动的流体力学分析
一、人体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
二、人体在流体中运动的推进力
三、游泳流体力学分析
四、人体运动的流体力学特征
第五节走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走的动作过程
二、走的生物力学参数
三、走的姿势分析
四、竞走重点技术及其分析
第六节跑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跑的动作过程
二、跑步的生物力学特征
三、体育运动中各种跑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七节跳跃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跳跃的动作过程
二、跳跃的普遍生物力学原理与影响因素
三、跳远的生物力学分析
四、体育运动中其他跳跃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八节投掷的生物力学分析
一、投掷动作过程
二、投掷的最佳出手条件
三、推铅球的生物力学分析
四、体育运动中其他投掷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运动技术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各种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学会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正确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理论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四、成绩评定
(一)考核内容、方式: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大纲规定的各个教学章节。
2.考核方式:考试
(二) 总评成绩构成:综合成绩=末考成绩×80% + 平时成绩×20%
注:末考成绩为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4
五、教材与参考书
[1] 赵焕彬主编.《运动生物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2] 邓树勋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3] 李世昌主编.《运动解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六、说明
(一)大纲是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
(二)大纲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必须依照大纲规定的任务、内容、时间和要求进行教学。
(三)大纲要定期根据教学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情况给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