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2.2%,狭义货币增长3.2%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
二、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6.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574亿元。
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
三、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4.7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31亿元。
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亿元,同比少增4281亿元。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9%2014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02.44万亿元,日均成交1.2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8.5%。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
[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2014年货币市场政策
五、货币市场发展政策2014年,货币市场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和增加,市场规模继续稳步扩大,利率中枢下移,波动幅度减少,货币市场有效发挥了传导货币政策,促进利率市场化,及流动性管理功能。
(一)同业拆借市场2014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并无新的、大的政策出台,在2007年《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的制度框架下,市场管理的灵活性加大,从注重事前管理到强调事中、事后管理,更加突出信息披露管理,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
在此基调上,2014年,同业拆借市场主体大幅增加,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利率中枢有所下行,波动幅度逐步收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功能进一步增强。
人民银行积极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健康发展,2014年新增了97家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市场成员共有九大类,总计1219家。
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902家,财务公司129家,证券公司87家,信托公司54家,保险公司10家,资产管理公司4家,金融租赁公司18家,汽车金融公司13家,其他机构2家。
同业拆借市场在2007年经历了近400%的跨越式增长后,稳步增长,但2013年出现了明显回落,从上年的46.74万亿元下降至35.52万亿元,降幅达24.00%。
2014年同业拆借市场恢复增长势头,全年累计成交37.66万亿元,日均成交1506.51亿元,同比增长6.04%。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同业拆借全年加权平均利率为2.96%,比2013年下降了71个基点。
以7天期利率为例,春节前后,市场利率从1月中旬开始快速上升,至1月20日达到全年最高点6.64%;随后单边下降至全年最低点3月12日的2.34%;4月份开始市场利率以小幅波动,波动区间在3%-4%之间,且波幅逐渐缩小;临近年末,市场利率明显上升,至12月22日出现年内次高点6.26%,之后小幅回落,至12月31日收于4.89%。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先进经济体当前面临的尾部风险已经减弱能够保持长期复苏仍有待观察。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的风险已经增大,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和瓶颈,深化改革成为新兴经济体前进的唯一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有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再平衡,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1 内部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中周期的朱格拉投资周期和中长周期的库兹涅兹建筑周期,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性周期理论所阐述的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投资过度理论所阐述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政治性周期理论,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上升,然而,根据投资过度理论,随着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在2013到2017年增速将减缓。
由此判定,我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将出现拐点,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 财政政策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
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2014年中国金融十大新闻
2014年中国金融十大新闻一、不对称降息、定向降准,央行不断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利率市场化已快完成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从201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4年6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五大民营银行获批2014年7月,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获批筹建,9月底,上海华瑞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获批,至此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全部出炉。
五家民营银行的获批,是自国家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来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我国银行业对民营资本有行业准入的限制,可以预见,民营银行的诞生将对当前金融体制带来巨大挑战;而互联网金融基因的引入将真正倒逼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个人金融消费也将产生连锁突变。
三、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 -存款保险制度渐行渐近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明确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12月30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底对存款情况进行的测算,最高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2014人民币贬值分析
以下不需要复制在PPT上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逐步增加,央行运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 的频率已经大幅降低。出于维护币值稳定的目的,央行应不会在市场看 空中国经济之际,有意造就突发且幅度较大的贬值。更可能的情况是, 市场力量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低,而央行并未采取人为支撑币值的措 施。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央行借机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预
的调整进一步加快、风险进一步上升
下图是对上面文字的解释↓↓↓↓ 海外融资
国内融资(银行) 房地产 资金 抵押品价值下跌 人民币贬值 住房销量减少 住房价格下跌 银行收紧对房地产的信贷 负债率过高,资金断裂风险更高 海外资金流出 海外融快升值,抑制热钱流入的结果。
面对热钱流入的压力,央行可以采取的应对方式有以下三种:使用对冲 型货币政策(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任由人民币升值或者干预外汇市 场(也就是购买外汇)。针对本次热钱流入,央行并未同11月一样,选择 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来减缓升值预期,主要是考虑到13年人民币已有过 较大幅度地升值,继续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利于出口以及经济增 长,而一直以来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得不到缓解。
因此,央行引导人民币贬值为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等经济问题问题开出 一剂药方。据路透社报道,过去几年,热钱通过信托等产品为地方融资 平台、等房地产输血,加速房价上行。而人民币此轮意外贬值,遏制热 钱流入的同时,也将减少流入地产、基建的资金,从而推动过剩产能行 业去杠杆。
如图所示,假如人民币贬值,资金将沿着橙色箭头流动。而人民币持续 升值预期打破后,部分热钱将沿着红色箭头出境,而不是进入实体经 济。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但回升势头良好受异常严冬和减少购债规模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有所放缓,预计为1%-1.5%左右。
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加7.7%至423亿美元,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
3月份,由于严寒天气的影响下降,服务业活动加速。
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2.3,远超过预期的78.6,达到2008年1月以来最高值。
就业市场正进一步改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4月5日止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为30万人,是200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预计美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加速,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
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从4月起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650亿美元缩减至550亿美元。
预计美联储将稳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加息。
(二)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复苏动力依然不足自去年二季度走出衰退以来,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2%和1.8%。
2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ESI)为101.2点,比1月上升0.2点,是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
欧元区5个大经济体中,意大利、荷兰和德国的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上升2.4点、0.6点和0.4点,法国和西班牙的经济景气指数均下降了1.4点。
尽管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历史高点(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情况尤其严重),目前0.7%的通胀水平也远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左右目标。
高失业率和通胀率持续走低表明,欧洲经济复苏未传导至所有部门,动力仍然不足。
(三)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结构改革进展较慢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扩张。
近日IMF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4%,2015年为1.0%。
近期,日本出口趋稳,资本投资出现明显增长,但由于消费税上调,日本大型企业对未来三个月内的商业景气预期有所下滑。
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解析
11月20日,银行间市场出现了资金紧张局面,当日交易被迫延迟30分钟才结束。
到了11月21日早上,市场传出消息,为应对流动性紧张局面,央行将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通过短期流动性工具提供500亿的资金支持。
然后,调整了一周多的深沪股市,在岌岌可危的局面下突然发力,单边上扬,上证指数全日上涨了34.13点。
500亿体量的放水,就可以给市场带来如此充沛的动力吗?傍晚时分,谜底揭晓:央行宣布降息!那么,现在让我们用问答的形式,分析一下降息的原因和影响。
1.央行为什么降息?因为经济不理想。
而经济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的价格太高,也就是利息太高。
中国的资金主渠道是“居民借钱给银行,银行放贷给企业,企业用于生产或转借给其他企业”,当然这种转借可以层层进行,就形成了“炒钱”。
如果将官方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降低,就可以将主流资金的成本降低,这样有利于位于资金链末梢的中小企业。
2.为什么现在才降息?上次降息是2012年7月6日。
过去2年多,经济都不算景气,但一直没有降息,为什么?这是因为管理层意识到,过去十多年那种通过超发货币、高投资率、高负债率的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必须转型。
所以,最近几年国家每年都调低M2增速。
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层试图通过“定向调控”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使用“降准”、“降息”这样“强调控手段”,以免给社会造成误读。
3.意味着全面宽松么?央行自己表示,此次利率调整属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发生变化,对此表示认同。
目前广义货币M2增速只有12.6%,10月末广义货币存量比6月末硬生生减少了1万亿。
表面上看,央行多次通过MLF等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但这不是“放水”,因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发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发钞急剧降低。
正是因为M2增速下降,才造成了10月20日短期的资金紧张。
资金紧张了,价格自然上升,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降息对冲。
至少到目前,我们不能说货币政策走向了宽松.4.此前采取的措施为什么不管用?此前央行通过调整存款比、定向降准,还通过PSL、MLF等方式,试图补充M2供应,并引导利率下行。
金融风险管理:2014年金融事件盘点
欧猪五国
• 欧猪五国(英语:PIIGS),亦作黑猪五国或五小 猪国,是某些国际债券分析者、学者和国际经济 界媒体等对欧洲联盟五个相对较弱的经济体的贬 称 。 这 个 称 呼 涵 盖 葡萄牙 ( Portugal ) 、 意大利 ( Italy ) 、 爱尔兰 ( Ireland ) 、 希腊 ( Greece ) 、 西班牙(Spain),特别指各国的主权债券市场。 “欧猪五国”最初称为“欧猪四国”("PIGS"), 其中" I "指意大利,后来加入了爱尔兰。“欧猪 五国”这个称呼颇为侮辱性,因此普遍受到财经 界忌讳。
➢ 作为世界第7大经济实体及金砖国家,巴西是新 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经济一度在本世纪前10 年迎来高速增长期。可惜好景不长,最近三年 来,巴西经济增幅一直在低位徘徊。
➢ 巴西经济未因世界杯而明显提振,却因罕见干 旱致农产物大量减产。巴西国内有着辽阔的农 田和广袤的牧场,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产 业。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包括蔗糖、咖啡、可可、 玉米、大豆、柑橘、橙汁、烟草等等。这给寻 找商品交易的投资带来了机会。
三、加息——美国股市新的风向标
➢ 美股前景仍然较为乐观,因美国经济依然会领 先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速或达3%,公司 利润率较高,加上美联储可能会因低通胀等问 题放缓加息步伐。
➢ 但这一切取决于美联储的加息时间。倘若美联 储提前加息,那么美股显然将有见顶回落之势。 因此,在美联储给出确切的加息时间表前美股 预计仍有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
一、沪港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里程碑
14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比与总结
提炼与点评《2014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货币信贷概况2014 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贷款结构继续改善。
第二季度的信贷状况总体上符合一季度报告对中国信贷状况的预期,平稳运行。
与第一季度信贷状况比较,能看到更多积极的因素,信贷总体上趋于合理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与一季度相较,市场货币总量增速从“略有回落”转变为“明显回升”;金融机构存款从“有所放缓”转变为“增长加快”,其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继续加快,这主要与银行表外理财、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较快有关;金融机构贷款由“平稳”转变为“增长较快”,特点是更多资金被配臵到收益更高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经营贷款领域,房地产信贷投放意愿有所下降,但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融资规模由一季度的“次高水平”升至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存在四个结构特点:人民币贷款投放多于上年同期、外币贷款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直接融资占比有所上升、信托贷款量显著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从“小幅波动”转变为“有所下行”总体来说二季度的信贷资金状况表现为三方面:其一,呈现出更大的流动性,货币总量增速加快、贷款利率有所下行;其二,信贷结构趋向合理发展,小微金融贷款、直接融资的占比提升明显;其三,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趋于同步较快发展。
二、货币政策操作2014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操作重点瞄准的问题是信贷结构,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具体表现为提高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贷款支持,采取的方式是用调结构的方式预调微调。
二季度央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来鼓励商业银行提高配臵到“三农”领域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降准适用于所有县城农村商业银行和县城农村合作银行,但央行执行报告中也指出定向降准作为一种结构性措施也存在着局限性,可能会影响市场对资金的配臵作用,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依然是体制上的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作用。
简评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宏观经济2014半年度策略
简评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宏观经济2014半年度策略近期就宏观经济中期报告和客户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于市场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将从对短期经济增长的理解,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解,对通胀的看法,货币政策的走向,财政政策的走向,债务链高杠杆的风险,稳固债务链的方式,改革引导去杠杆的方式,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和短期出口的变化等十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市场对于短期经济增长经历了从极度悲观到相对乐观的变化,预期变化源自于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大幅度滑坡和总理频繁出台微刺激政策来保增长,但这种预期的变化不会改变年内经济增长的走势,政府能够接受的仅仅是略低于7.5%的增长水平。
2014 年经济增长波动很小,基本能够保持平稳,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7.4%。
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中枢依然在下行,到2015 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7.0%-7.2%,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因为2015 年微刺激政策还将延续。
中国在 2014 年看不到通胀的压力,基数效应的落差显示下半年的通胀水平会低于上半年,数据的明显变化会从8 月份开始。
同时月度CPI 数据显示其季节性波动的幅度在缩小,通胀中枢的下降伴随着波动率的下降。
中长期来看,中国更多的将面临通缩的压力。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运用在增加,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迫于增长的下行压力,定向政策的运用变的更为频繁。
下半年财政政策的运用余地会加大,棚户区、中西部铁路和农村水利建设将是投入的重点。
中国的债务问题在总量层面风险集中于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债务负担不高,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很低。
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的信用风险分两步走,首先是在负债端进行债务链的整固,其次是在资产端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降低杠杆。
央行对于稳固债务链的主要措施是定向再贷款和维持中性偏宽松的流动性水平。
另外,中长期来看地方债务自发自还也是稳固债务链的重要措施。
资产端的突破可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的出售将是解决当前国企和政府高杠杆的重要举措。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时间:2014-01-27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经济政策的总纲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
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2014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报告
2014年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报告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
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因为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
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首次大幅贬值,市场贬值预期较为强烈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
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回顾2013年整年即期汇率仅上涨2.83%,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达到2013年整年升值幅度的95%以上。
这是自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贬值,一举打破了20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
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35%。
在2014年1月以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直高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高于央行。
自2014年1月之后,市场即期汇率低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强烈,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态度。
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内波动幅度从3月17日开始由原来的1%扩大至2%,这是继2007年和2012年以后的第三次扩大日内波动幅度区间。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沟通交流2015-02-26 18:05:54打印本页关闭窗口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工作部署,要求金融机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科技金融服务各项具体工作。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的通知》(银发〔2014〕19号),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6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入市并进行了相应规范。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及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4〕29号),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促进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健康规范发展。
1月29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4〕23号),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就业等民生领域以及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金融服务工作。
1月30日,为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再贷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再贷款分类的通知》(银发〔2014〕36号),将再贷款由三类调整为四类,即将原流动性再贷款进一步细分为流动性再贷款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专项政策性再贷款分类不变。
2014年中国央行降息
2014年中国央行降息最新资讯:央行自5月11日起降息0.25% 存准率调整至1.5倍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具体来看,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该负责人还指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综合运用价量工具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
历史资料显示,这是截至目前,人民银行第三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
去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网站首次公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今年2月28日,人民银行再发布通知称,自2015年3月1日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各下调0.25个百分点。
此次央行采取对称方式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具体而言,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由2.75%下调至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6%下调至5.35%。
同时,央行表示将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2014年央行降息的动因和影响研究
2014年央行降息的动因和影响研究作者:王星博龙一朵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05期一、背景分析(一)全球背景分析2014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出QE3,标志着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了舞台,美元指数步入长期上升的通道。
央行此次降息虽然对利率冲击不大,但扭转了人们对于利率变化与美元持续升值的预期,进一步促进国内热钱的加速撤离。
(二)国内背景分析1、房地产投资、投资建设项目、PPI、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需求不足正在延续,当前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房地产投资下滑;新开工项目有限,新增长动力不足;PPI连续30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领域面临通缩压力加大;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金融支持力度弱。
2、实体经济实际利率、企业投资回报率、CPI、非制造业PMI6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8%以上,中小企业10%以上。
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2012年降到2.7%的新低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07年4%下降到08-12年的-1%。
CPI持续在低位徘徊。
7月非制造业PMI连跌3个月至54.2%,创6个月新低。
二、动因探究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为非对称降息。
10月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量下降,货币供应量不足,通缩压力不断变大,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重,市场期待政府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
尽管前不久启动了SLF、PSl、MLF等一系列定向宽松政策,但仍无法对经济下滑构成有效支撑。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亟待化解。
重启降息,显然是必然选择。
三、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直接减轻了贷款购房者的压力,并与之前的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形成叠加效应,鼓舞了买房信心,刺激入市,房价有可能伴随着成交回暖出现缓慢上涨。
对股市来说,市场强劲走高,沪深两市全线飘红。
上证综指收盘报2532.88点,涨幅1.85%,成交额3302亿元。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探析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探析王睿姝(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吉林长春130028)[摘要]自2014年起,我国就把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开发提上了日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数字货币的出现,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于2020年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开展试点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
DC/EP的使用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关键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关键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49;F82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0-15[文章编号]1671-6671(2021)01-0060-05[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项目(JZSJPT2020006)、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项目(JZS-JPT2020009)[作者简介]王睿姝(199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助教,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货币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货币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法来运作的一种加密货币。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80%以上的主权国家都有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意图,我国更是早在2014年就将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提上了日程,并且在2020年通过“4+1”的模式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展开试点工作。
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基础与历程(一)发展基础货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非纸币形态的货币。
在货币形成的初期,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纸币,而是贝壳、黄金等具备稀有属性的物品。
1816年金本位制形成。
第二阶段是1944年确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货币开始和政府信用挂钩,货币成为政府信用的外在体现。
2014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2014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实施“一积极一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当前为何要延续积极稳健的宏观政策基调?不变的基调下明年调控政策传递出哪些新信号?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2011年起,我国告别“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转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财政政策相对扩张、货币政策相对中性的政策组合拳一直延续至今。
“财政货币政策基调之所以四年不变,与这几年类似的经济形势有关。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且面临种种不确定性,实行一松一紧的调控政策,既有利于防范前几年积累的流动性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也能更好突出结构导向,增加有效供给。
“名称的延续并不意味着政策是不变的。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宏观调控思路也会有新变化。
当前存在的通胀压力和以地方债风险为代表的金融风险,会成为拖住货币政策手脚的两大矛盾,要实现经济稳中求进,还需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
“明年宏观调控基调不变,整体看会更注重推进改革和结构优化。
如果经济受到较大外在冲击,政策将不会不顾‘后遗症’来刺激短期需求。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
财政政策: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高培勇说,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变化,应关注三个因素,赤字规模、减税和增支力度。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
”“明年财政政策应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央行昨日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时提出,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政策的表述是“合理运用……”,而今年第一季度则更换为“灵活运用……”。
这一变化说明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较去年第四季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既有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渐显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
”央行强调,综合增长潜力和动能等各方面因素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仍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突显,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关系,继续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央行指出,要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
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
鼓励创新,丰富债券市场产品和层次。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
当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发展迅速,与传统金融互相补充和融合,有利于促进竞争、发展普惠金融、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但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监管套利、增大市场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促进公平竞争,加强行业自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六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央行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对外公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的主要内容。
不出所料,此次会议与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天津调研时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
例会提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
例会强调,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例会还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保持适度流动性随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年致辞中说,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着力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前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有所差异,本次会议将下一阶段流动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定调为"保持适度流动性",而此前的表述为"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就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市场人士对此解读称,考虑到2013年流动性紧张事件,以及美国退出QE政策可能对中国产生的溢出效应,更重要的是,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等综合因素,2014年保持适度流动性更有利于货币政策效率的实现、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实体经济的持续复苏。
目前来看,尽管2013年初设定的M2增速目标为13%,但从实际执行出发,预计2013年全年M2增速将在14%左右。
社科院此前发布报告预计,2014年的货币供应量M2将保持在14%的水平,与2013年持平。
但也有分析人士预期,2014年的M2可能仍与2013年13%的目标持平。
看似只相差一个百分点,实则代表了货币政策未来松与紧的取向。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为体现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预计2014年M2增速仍将保持在13%。
同时,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仍会是货币市场的特征。
另外,随着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我国央行也可能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寓改革于调控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要"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提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而这也成为央行2014年推进金融改革的主要原则。
当前,金融领域正在推进的改革内容有很多,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重点和难点。
从放开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到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及放开上限至110%,政策的每一步推进都与当时的实体经济需求和总体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刘良勇徐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