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教师考编题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带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答案:B2. 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不包括()。
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材答案:D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一刀切C. 统一标准D. 忽视个体差异答案:A4.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是()。
A. 严格惩罚B. 放任自流C. 民主协商D. 权威控制答案:C5.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培训B. 教学实践C. 自我反思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答案:A7.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客观公正B. 主观臆断C. 随意评价D. 忽略个体差异答案:A8.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扮演的角色是()。
A. 权威者B. 指导者C. 旁观者D. 执行者答案:B9.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采取的态度是()。
A. 居高临下B. 合作共赢C. 推卸责任D. 单方面指导答案:B10.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严厉惩罚B. 忽视不管C. 积极引导D. 放任自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良好的沟通能力D. 法律意识答案:ABCD2. 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的行为包括()。
A. 歧视学生B. 体罚学生C.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D. 过度依赖教材答案:ABCD3.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B.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C.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D. 忽视学生的意见和需求答案:ABC4. 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关注()。
A. 学生的身心健康B. 学生的知识技能C.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D. 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ABCD5. 教师在自我发展中应采取的行动包括()。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指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方向。
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育主体性的体现。
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陶冶教育的一种充分运用。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6.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
8.英国教育家XXX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
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XXX。
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12.制定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应该是教学原则。
1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不陵节而施。
1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
1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课外辅导。
1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效度。
18.测验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为(A)信度,经过多次测量得出。
19.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被称为(C)教学组织形式,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个别教学,而不是分组教学、道尔顿制或班级上课制。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
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热爱学生。
23.师生关系模式中,无序、随意、放纵的模式属于(B)放任型。
24.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D)。
25.学生的研究成绩最好的师生关系模式是(C)专制型。
26.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能引起学生(B)无意注意。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三)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三)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八)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C.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表达出(A)的开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开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开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展107、(B)是开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o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表达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
A、促进开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鼓励HK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o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o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o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分D、警告处分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D—地位。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知识B.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 传授技能D. 培养兴趣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培训B. 自我反思C. 教学实践D. 以上都是4.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C.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D.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5. 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合作学习D. 自主学习6.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知识记忆能力B. 思维能力C. 应试能力D. 操作技能7.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检验教学质量D. 反馈教学效果8.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 公平公正B. 民主参与C. 严格管理D. 以上都是9.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A. 立即制止B. 课后处理C. 忽视不理D. 引导反思10.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统一要求B. 因材施教D. 强化竞争11.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A. 替代传统教学B. 辅助教学C. 完全依赖D. 避免使用12. 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创设情境C. 惩罚不积极的学生D. 只关注成绩13.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同意见?()A. 压制不同意见B. 鼓励表达C. 忽视不同意见D. 强制统一14.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隐私?()A. 公开讨论B. 尊重隐私C. 随意泄露D. 强制公开15.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评价?()A. 只关注结果B. 只关注过程C. 结果与过程并重16.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创新思维?()A. 压制创新B. 鼓励创新C. 忽视创新D. 强制创新17.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合作学习?()A. 完全取代个体学习B. 完全取代竞争学习C. 与个体学习相结合D. 与竞争学习相结合18.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A. 统一要求B. 忽视需求C. 尊重需求D. 强制统一19.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A. 完全取代传统教学B. 辅助教学C. 完全依赖D. 避免使用20.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A. 忽视心理健康B. 关注心理健康C. 只关注成绩D. 强制统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21.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五套)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2.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古代先哲( C )。
A.孔子 B.孟子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以单元来计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 )。
A.3+2 B.5±2C.7+2 D.9±24.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
这体现了德育的( D )。
A.政治功能 B.生存功能C.发展功能 D.享用功能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而受到强化,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D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C.间接强化 D.替代强化6.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指( A )。
A.情感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 D.指导自我修养法7.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 )。
A.价值体系 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 D.新观点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A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10.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其代表人物是( C )。
A.卢梭 B.杜威C.赫尔巴特 D.布鲁纳11.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C )。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带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关爱学生D. 终身学习答案:C2. 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B.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D. 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答案:A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个人素质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提高社会生产力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5.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A. 严厉批评B. 耐心引导C. 忽视不管D. 惩罚为主答案:B6.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
A. 只讲授知识B. 只进行讨论C. 结合讲授与讨论D.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答案:C7.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
A. 只关注成绩B. 只关注品行C. 全面评价D. 只关注特长答案:C8.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
A. 严格管理B. 放任自流C. 民主管理D. 权威管理答案:C9.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
A. 只谈学生问题B. 只谈学生优点C. 全面交流D. 避免交流答案:C10. 教师在自我发展中应该()。
A. 停止学习B. 只关注教学技能C. 终身学习D. 只关注个人兴趣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育技能C. 良好的道德品质D. 创新能力答案:ABCD2.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验法答案:ABCD3.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制定班级规则B. 组织班级活动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D. 忽视学生需求答案:ABC4.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
A. 客观公正B. 鼓励为主C. 忽视学生感受D.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答案:ABD5.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
教育基础知识教师考编题

教育基础知识教师考编题1. 教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基础知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基础,它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育学原理,提高教学效果。
3.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心理学的应用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4. 教育法律法规的认知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必须要了解和遵守的。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学校管理条例等方面。
教师应当熟悉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依法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保障学生的权益,维护教育秩序。
5. 教育基础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教育基础知识与教育实践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实践,将所学的教育基础知识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教育基础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总结:教育基础知识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基础,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和实践,将教育基础知识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教育的发展。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培养人才B.教授专业知识C.开展研究D.提供教学资源答案:A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教学过程B.学习者C.学习资源D.教育环境答案:B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自然教育阶段B.社会教育阶段C.科学教育阶段D.实践教育阶段答案:D4.教育目标是指:A.教育的内容B.培养目标C.教育方法D.教育效果答案:B5.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A.全面发展B.知识传授C.应试教育D.分科教学答案:A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方法和效果的学科,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心理问题,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管理。
3.请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其实施方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其实施方法主要包括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教育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措施。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育方式改革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教育学的价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述。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教育学通过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
其次,教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入编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师入编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D. 个体发展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一刀切D. 启发式教学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心理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A. 尊重学生B. 严格要求C. 公平公正D. 以上都是5.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信息技术D. 教学设计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监督教师工作D. 提高教学质量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爱岗敬业B. 尊重学生C. 追求真理D. 公正无私8. 教育法规定,教师不得()A. 体罚学生B. 批评学生C. 布置作业D. 组织考试9.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传授知识C. 提高个人素质D. 促进社会进步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本质是()A. 行为改变B. 知识积累C. 能力提升D. 认知结构的构建答案:1-5 B C C D C,6-10 B A A D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A. 组织能力B. 表达能力C. 应变能力D. 创新能力12. 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测验法C. 自我评价法D. 他评法1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A. 爱岗敬业B. 关爱学生C. 严谨治学D. 公正无私14.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远程教育D. 人工智能教学1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11 ABCD,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2.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D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B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4.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5.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B)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7.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D )A.道德行为标准 B.德育内容 C.思想教育 D.德育目标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 A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 .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 A.行动B.内化 C.执行 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安徽教师考编试题及答案

安徽教师考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传授技能D. 培养兴趣答案:B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答案:B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教学相长C. 以学生为中心D. 以教师为中心答案:A4.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监督教学D. 评价教师5.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管理答案:A6. 教育法规的制定是为了()。
A. 规范教育行为B. 保障教育公平C. 促进教育改革D. 提高教育质量答案:A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
A. 严厉批评B. 及时纠正C. 忽略不计D. 鼓励学生答案:B8.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
A.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B. 教育政策的倾斜C. 教育制度的完善D. 教育评价的公正答案:A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B. 强化C. 尊重D. 忽视答案:C10. 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 促进教育现代化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A. 专业知识B. 专业技能C. 专业态度D. 专业情感答案:ABCD2.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ABC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A. 教学设计能力B. 课堂管理能力C. 沟通协调能力D.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答案:ABCD4.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
A.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B. 教育政策的倾斜C. 教育制度的完善D. 教育评价的公正答案:ABCD5. 教育改革的措施包括()。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的基本特征。
2. 任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任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包括学历要求、教育学基础、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等方面。
例如,拥有相应学历,具备相关学科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能力等。
3. 教育目标的分类及特点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四个层次。
每个目标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认知目标强调知识的获取和发展,情感目标注重个体情感态度的培养,价值观目标关注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行为目标关注具体行为表现的形成和发展。
4. 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点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例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并为学生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二、心理学1. 性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性格是个体在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
性格受到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学习记忆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学习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而学习记忆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注意力、动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
3. 动机的类型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大类型。
内在动机基于个体内部的需要和兴趣,在学习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奖励或处罚,对于学习的影响比较有限。
4. 教育评价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教育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其中,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重点评价学生的素质和非智力能力。
定量评价则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客观测量和评价。
教师招聘100道带解析《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导人、详述和汇总B、导人、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答案】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故选A。
2、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不包括()。
A、知识与技能B、智力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B【解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故选B。
3、下列课程中属于校本课程的是()。
A、小学语文B、小学科学C、小学课程标准D、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答案】D【解析】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符合校本课程所包含的范围。
故选D。
4、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答案】D【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题干中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5、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八)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八)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八)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C.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表达出(A)的开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开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开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展107、(B)是开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
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表达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oA、促进开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鼓励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0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o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0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分D、警告处分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D地位O A、政治B、经济C、法律D、社会116.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B)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2.“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可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XXXB.XXXC.XXXD.XXX3.以下属于XXX的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人的教育》D.《教育漫话》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5.美国行动主义心理学家XXX在《行动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随便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快乐喜爱若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若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大夫、状师、艺术家、大商人,以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意论的观点B.环境决意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意论的观点6.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来确定教诲目的,这()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7.以注重身心协调发展,教诲内容比较丰富,教诲方法比较灵动为特征的是古代()教诲。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8.《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A.XXXB.颜之推C.XXXD.XXX9.在教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家是()。
A.XXXB.XXXC.XXXD.XXX1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教师考编考试笔试试题

教师考编考试笔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管理过程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A. 必须参加高考B. 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C. 可以自由选择课程D. 可以自由选择学校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
A. 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C.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D. 只关注学生的纪律6.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
A. 只讲授知识B. 只进行讨论C.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D. 只进行考试7.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激励学生C. 促进学生发展D. 惩罚学生8.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A. 教学技能B. 教学理念C. 教学方法D. 教学内容9. 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是()。
A. 机会均等B. 资源均等C. 质量均等D. 待遇均等10. 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扩大教育规模C. 增加教育投入D. 减少教育成本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
A. 知识掌握B. 情感态度C. 价值观D. 个性发展2.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公正无私C. 诚实守信D. 勤奋敬业5. 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
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评价制度改革D. 教师培训改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2023最新度全国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3最新度全国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学著作是( D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2.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 )A. 杜威B. 卢梭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3. 以下哪一项不是传统教育所强调的( B )A. 教师中心B. 学生中心C. 书本中心D. 课堂中心4.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C )A. 白板说B. 做中学C. 儿童中心主义D. 实质教育派5.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B )A. 教师中心B. 儿童中心C. 课堂中心D. 书本中心6. 下列不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是( B )A.“从做中学”B.“生活即教育”C.“学校即社会”D.“教育即生长”7.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 )A. 凯洛夫B. 赞可夫C. 布鲁纳D. 维果斯基8. 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 )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ABC》C.《教育学》D.《教育过程》9. 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的心理学家是( A )A. 布卢姆B. 布鲁纳C. 凯洛夫D. 赞可夫10. 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卢梭D. 夸美纽斯11. 先后4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是( D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杜威D. 康德12.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D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13.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A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杜威D. 康德14. 提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为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教育家是( B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卢梭D. 夸美纽斯15. 提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教育家是( C )A. 洛克B. 夸美纽斯C. 卢梭D. 杜威16. 提出一切知识都应以感觉为开端的教育家是( A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康德D. 卢梭17.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思想家是( D )A. 杜威B. 卢梭C. 赫尔巴特D. 斯宾塞18. 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代表作是( B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教育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19. 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的教育家是( A )A. 梅伊曼B. 斯宾塞C. 拉伊D. 杜威20. 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C )A. 梅伊曼B. 斯宾塞C. 拉伊D. 杜威21.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B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是( A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23.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24. 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C )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25. 《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的作者是( C )A. 苏格拉底B. 赫尔巴特C. 昆体良D. 亚里士多德26.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7.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28. 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洛克D. 裴斯泰洛齐29.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 B )A.《教育漫话》B.《爱弥尔》C.《大教学论》D.《民主主义与教育》30. 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B )A. 布卢姆B. 布鲁纳C. 凯洛夫D. 赞可夫31.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代表作是( B )A.《教育过程》B.《教学与发展》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育学》32. 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研究的苏联教育家是( B )A. 马卡连柯B. 巴班斯基C. 凯洛夫D. 赞可夫33. 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 )A. 历史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34. 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D )A. 全面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35.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的研究方法是( C )A. 谈话B. 问卷C. 观察D. 查阅学生作业和教育文件资料36. 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 D )A. 本能B. 无意识摹仿C. 社会交往D. 生产劳动37. 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思想家是( B )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38. 认为人本性善,教育的意义在于“存心养性”的思想家是( C )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荀子39. 认为人本性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的思想家是( A )A. 荀子B. 墨子C. 孟子D. 孔子40.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的教育家是( D )A. 夸美纽斯B. 康德C. 卢梭D. 裴斯泰洛齐41. 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B )A. 希腊B. 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42.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 A )A. 商代B. 夏朝C. 西周D. 东汉43. 已经出现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的是( B )A. 商代B. 夏朝C. 西周D. 东汉44. 1870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C )A.《普通教育法》B.《费里法案》C.《初等教育法》D.《小学校令》45. 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关于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是( D )A.《世界人权宣言》B.《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C.《德里宣言》D.《儿童权利宣言》46.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A. 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 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 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 技能和技巧的提高47. 下列不属于心理的发展的是( B )A. 感觉B. 神经系统的发育C. 知觉D. 性格48. 下列属于身体的发展的是( C )A. 注意B. 记忆C. 心脏的发育D. 思维49.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 皮亚杰B. 格塞尔C. 赞科夫D. 维果茨基50. 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C )A. 皮亚杰B. 格塞尔C. 赞科夫D. 维果茨基51.. 认为“智力的本质也是一种适应”的心理学家是( A )A. 皮亚杰B. 格塞尔C. 赞科夫D. 维果茨基52. 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C )A. 感知运动时期B. 前运算时期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3.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个画家,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5.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1、学生的智力不仅与掌握知识的性质、难度、分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态度有关。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oA、学生认识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生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互相依存、互相促进C、防止单抓智力与知识或注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D、生动活泼地理解知识与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2、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
A、评价B、应用C、领会D、综合3、有的人对他人充满怀疑,对世界缺乏信任;有的人有很好的安全感,能够相信周围的人。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这更有可能是由于哪一阶段的发展差异造成的?()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D、青年期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培养。
A、核心能力B、关键能力C、实践能力D、探究能力5、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反馈功能6、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7、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其核心是()o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文化C、学校的制度文化1)、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8、中医使用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体现了思维的()oA、间接性B、概括性C、抽象性D、意识性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oA、能力B、气质C、兴趣D、意志10、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B、1903C、1789D、1924IE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17年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2.马克思主义关于【】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4.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5.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6.课程的纵向结构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结构和【】课程结构7.活动与【】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分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成长10.【】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二、单项选择题1.实现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班会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2.提出最新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B.布鲁纳C.维果斯基D.桑代克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科学推理B.验证假设C.调查研究D.论证假设5.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秀班干部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起【】A.主题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10.教育的根本功能是【】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三、判断题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都是对的。
不是绝对的。
2.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3.教育法律救济是为弱势群体实施的一种专业性的法律援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2009年一、单项选择题:1. 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来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
A.教育法规B.教育政策C.教育方针D.教育规章2.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要达到()。
A.2%B.3%C.4%D.5%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4.随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转变职能,要变过去以直接管理为主为()。
A.以宏观管理为主B.以微观管理为主C.以间接管理为主D.以分权管理为主5.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计划的组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梅纽斯的()。
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7.国家队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标准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8.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劝学篇》D.《孟子》9.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关系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是()。
A.教育关系B.教学关系C.管理关系D.师生关系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生产率的学说B.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的学说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1.所谓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德育形式B.德育原则C.德育方法D.德育途径12.相对于环境和教育而言,生物因素对人的发展起()。
A.基础作用B.决定性作用C.能动性作用D.主导型作用13.学校德育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是()。
A.榜样示范B.实际锻炼C.陶冶教育D.说服教育14.产生最早、至今仍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类型是()。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5.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
A.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国家、地方、社区三级课程管理C.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课程管理D.国家、学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16.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课程内容的是()。
A.教案B.教辅C.教参D.教科书17.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普通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B.以管理为主C.以科研为主D.以服务为主18.根据课程任务的多寡,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A.讲授课与练习课B.讲授课与练习课C.讲授课与实验课D.单一课与综合课19.下列教育主张比较准确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各因其才B.开而弗达C.按部就班D.循序渐进20.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1.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程B.德育C.数学D.智育22.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广域课程D.问题课程23.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教学制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24.首先提出发现教学模式的美国教育家是()。
A.普莱西B.布鲁纳C.洛扎洛夫D.罗杰斯25.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26.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中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方法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理D.教学原则27.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子28.古希腊的主要教育内容“三艺”是指()。
A.文法、修辞、辩证法B.算数、几何、天文C.音乐、体育、美术D.文学、史学、哲学29.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形式是()。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校本课程D.乡土课程30.关于智育与教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与智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教学与智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类进行D.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31.主要以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B.直观法C.陶冶法D.实习法32.不属于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是()。
A.关联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活动课程33.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分层教学D.复式教学34.一个学生可能在艺术课上成绩优异而英语不及格,或者情况相反。
这显示出()。
A.发展的领域一般性B.发展的领域特殊性C.发展的领域普遍性D.发展的领域多样性35.第一语言发展很好的人再学习第二语言,认知能力会()。
A.削弱B.提高C.改变D.不受影响36.“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语言信息C.掌握系统科学概念与原理D.学会在适当条件下应用适当认知策略37.学习为了获得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38.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39.下列情景体现内在动机的情景是()。
A.课间休息,小李回教室做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40.下面说法体现内控特征的是()。
A.“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B.“我从来不管老师怎样评分”C.“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D.“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41.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A.相对容易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42.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43.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进行,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判断其存在的技能是()。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44.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案例45.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A.牢记题目内容B.有效监控解题过程C.熟练使用计算技能D.很好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46.某同学背一首诗,读六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
A.6遍B.4遍C.3遍D.2遍47.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以及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的是()。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4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大量实践证明,个体社会学习中最重要的形式上()。
A.尝试与错误B.顿悟与完形C.观察与模仿D.认知与发现49.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50.根据埃里克森理论,青春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A.主动感对内疚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D.亲密感对孤独感二、多项选择题:51.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52.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主要区别是()。
A.制定的主体不同B.表现的形式不同C.实施的方式不同D.稳定的程度不同5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民族素质B.多出人才C.出好人才D.促进经济发展54.职业学校教育分为()。
A.学前职业学校教育B.初等职业学校教育C.中等职业学校教育D.高等职业学校教育55.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尊师爱生B.师道尊严C.教学相长D.民主平等56.美育的主要内容是()。
A.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57.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
A.建设者B.劳动者C.捍卫者D.接班人58.教育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主要包括()。
A.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B.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C.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D.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59.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
A.文化的传递功能B.文化的选择功能C.文化的保存功能D.文化的创新功能60.自汉代以来,“四书”“五经”成为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B.《中庸》C.《诗经》D.《论语》6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其承担的使命包括()。
A.教书育人B.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C.提高民族素质D.发展经济62.学校德育所采用的途径主要包括()。
A.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6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主要工作包括()。
A.帮助学生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B.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C.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D.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6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学业成绩的评定65.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A.专业知识B.语言表达能力C.教育科学知识D.文化基础知识66.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的目标和任务B.教材内容和特点C.学生的实际情况D.教师本省的意图67.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经验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68.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
A.实验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69.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包括()。
A.传授知识B.形成技能C.培养能力D.发展个性70.综合课程的主要优点是()。
A.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B.符合学生认知世界的特点C.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世界D.有利于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71.班级授课制定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