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第七章教学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三种错误观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教学就是上课;三是教学就是智育。

教学定义为: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二)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三)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不仅仅加快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它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而教学工作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教学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多,所使用的人力最多,所投入的财力也最多,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比较稳定、系统的动作方式。

基本技能,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1.发展学生的智力。

所谓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2、发展学生的体力。

体力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现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在老师启发下学生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

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p218识记p219~220(一)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学科课程:亦称“分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

特点: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

主导价值: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特点:亦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主导价值: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分: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综合课程按综合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简单相加综合、相关课程综合、一体化课程。

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指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

它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又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课程
内容提要:
1.课程的含义、作用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 2 3 4 5 6.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的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中“课 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是 Curriculum, 其词根源于拉 丁语的动词“Currere”, ,本意指跑道,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 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 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
二、课程与教学材料(又称课程内容)
指课程教学中师生使用的各种文字的和非文字的材料,主要包括课 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 料和课程包等。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 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 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关注的是师生的课 程构建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 的创造者,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 发生的课程问题。因此,它特别注 重课程实施过程中意义诠释、文化 背景、价值认同等。
(五)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发展性课程评价主要指课程评价 功能、目的的改变、即要改变原来过于 重视选择功能,而忽视它对学生、教师 和学校发展的价值,使课程评价指向于 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背诵要点:第7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背诵要点:第7章

4.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
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② 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
19.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 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
② 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③ 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
20. 课程评价: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5.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6. 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
① 分科设置;
② 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
四个成分为:决定方案标准——决定方案表现——比较表现与标准——确定表现与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五个阶段:设计——实施——过程——产品——比较;
评价者的工作是向决策者报告,确定问题和建议可能的矫正行为,差异存在时,决策者是差异评价模式的关键人物。
(3)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产品模式
③ 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其优点在于:
① 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② 知识的完整性;
③ 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七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七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七章》知识点与练习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1、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注意:教学不等于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途径不仅仅只包含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2、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3、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考点:要求掌握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教学在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有力工具。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是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注意:学校工作除教学外,还有党务、行政、后勤等,学校教育的途径除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练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考点:正确理解“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这句话的内涵。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

3、培养审美情趣、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4、促进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同时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

受认识论一般规律的制约。

特殊性。

认识目的特殊,非发现发明而是缩小差距。

认识对象特殊:书本。

认识条件特殊:教师的指导。

认识序列特殊:多端性。

认识过程特殊:人类认识的捷径。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的认识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笔记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笔记

第七章德育一概述:1.广义概念:有目的、有计划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德育。

狭义:学校德育,有目的培养…2.性质(特点)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历史阶级民族、继承性3意义abc4.德育目标①概念:预期目的②确立依据:a个人b国家c文德d时社③中小学具体目标二德育内容:1概念2选择依据①德育目标②身心发展③时代特征学生实际④文化传统。

3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12345678永恒主题1.概念:按道德规范和规律,对施加影响,促使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发展过程,…统一2.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客体主体)、德育内容、的与方法三德育 3.基本矛盾:教育者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水平。

本质:个体社会化与社会道德个体过程(1)是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开端基础、动力催化剂、调节、终结标志(2)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是教育自我教育结合过程4.基本规律(3)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基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导向性原则a涵义理想性方向性向…发展b要求正确方向、方针政策、理想现实结合2.疏导原则a涵义循循善诱,以理服人b要求:①讲理疏通②利导善诱③激励为主3.因材施教(实际出发)a涵义年龄特征个别差异用不同方法b要求了解、选择、施教4.知行统一a涵义重视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提高认识结合行为养成b要求①②③④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a涵义略b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c要求①②③则 6.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a涵义b名言王阳明马卡连柯c要求①②③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a涵义b要求①正面②摆事实讲道理③规章制度公约守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积因素长善救失a涵义b要求①②③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a涵义多方力量统一认识前后连贯b要求一认知模式: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最广泛主导皮亚杰科尔伯格二体谅模式:把道德培养置中心地位、提高人际、社会意识、麦克费尔(概念)三社会模仿模式: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班杜拉美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社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主导力量重要特殊途径1.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讲解报告谈话辩论读书指导;参观访问调查要求12342.榜样示范法典范示范榜样;要求1选2激敬慕情3引导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陶冶教育法环境自身因素熏陶感染:要求1创环境2与启发说教结合3.参与七德育方法的 4.实际锻炼法参加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要求123选择与运用 5.品德修养指导法内容: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九个概念) 6.品德评价法通过肯定或否定予以激励或抑制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要求4个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要求1.明白是目标2.选择策略设计内容3规定原则4学习合作技巧德育方法选择依据:1、德育目标2、德育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208页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开展社区教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学校。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1、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条件 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3、教育通过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制定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教育学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认识
2、教育万能论 英国的洛克的白板说。“我敢说我们日常
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 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 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 法国的卢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 的形成由于教育。” 德国的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 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教育学
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 方面是密不可分的,身体的发展和健康状况影响着心理活 动及其发展,同样,身体的发展,也要受到认识、情感、 意向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教育学
一、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认识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英国的高尔顿:“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 其受遗传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 决定一样。”
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
较大影响。
教育学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 影响的外部世界。
(1)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2)环境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进程
思考:如何辨证地理解“近朱者赤,近墨 者黑”与“出污泥而不染”?
教育学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

(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导论《第七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导论《第七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七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知识点汇总一、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名解):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人事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过程。

2教学过程本质上是: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矛盾主要地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容、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

其中第三方面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活动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2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

简述教育过程的特殊性?或教学认识的特殊性是如何体现的?●教学认识有特殊的主体(学生)●教学认识有特殊的客体(教材)●教学认识有特殊的目的(学生发展)●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学实践)●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检验方式(考试)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

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之争。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活动实际有用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自然科学、机械技术等学科的教学,代表人物是斯宾塞。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

其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损害个体的整体发展。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并未同步进行、一一对应。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虽然联系密切,不可分割,但知识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的量与智能发展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水平之间不是一种绝对的正比关系,两者之间不同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剪刀差”。

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其次,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在发展智能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教育。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

但不能把两者等同。

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3、教学中教与学。

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

教学由教与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

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

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概括:教学既包括教师直接的教和学生接受学习,有包括教师间接的教和学生发现学习。

)二、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基础技能: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教师个人卫生要注意。挑鱼刺带塑料手套,分
发食物不要用手抓。
(三)午睡— 环境温馨, 适
时适度
▪ 午睡对于幼儿身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正是生发发育旺盛的时期,每天需要 睡9-10小时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利 用午睡时间对睡眠进行补充非常必要,根 据季节午睡时间一般为2一2.5小时。
(1) 各岗位职责
食厌食。
▪ 不给孩子吃过饱,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 ▪ 按时送孩子入园,配合进餐班级工作。
(2)注意 事项
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
鼓励幼儿独立进餐。不要催促幼儿,提醒幼儿
在用餐时间内进餐完毕(中大班不少于30分钟, 小班不少于40分钟,15分钟左右吃完点心)
培养良好进餐习惯巡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
观察其进食量,给予个别幼儿特殊照顾;纠正幼 儿不良进餐习惯,如汤泡饭,吃完饭后再吃菜, 只吃肉不吃菜,控制暴饮暴食幼儿,鼓励食量 小的幼儿。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
二、幼儿园日 常生活活动的 特点
1、习惯性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
养成性格、性格形成命运。也就是常规,习 惯养好了,以后幼儿就能很自然地活动,不 需费九牛二虎之力。由此特点,我们在组织 日常生活活动时应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自在性
要组织集体活动,使幼儿学习、适应集体生
2、保育员:
做好盥洗准备:包括适温的流动
水、肥皂、毛巾、漱口水、牙杯 牙刷等。
协助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洗手、
漱口、刷牙方法和注意事项。
帮助年龄小的幼儿进行挽袖子、
洗手等。
保持孩子衣物干燥整洁,如果
弄湿、弄脏,及时更换。
替有需要的孩子梳头发、剪指
甲。
3、家长:

教师编制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考点整理(根据山香教材和考纲)

教师编制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考点整理(根据山香教材和考纲)

第七章学校德育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本质、功能◆本质:培养人的品德◆定义: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和保证◆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品德方面所要达到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教育观(政治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功能:(1)个体功能包括:个体生存——经济原则、德福一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个体发展——个体主体性、德才兼备;个体享受——奉献、助人社会功能:经济政治文化(2)正向、负向功能(3)显性、隐性功能(4)教育性功能:价值教育、对智、体、美等作用,动机、方向、习惯方法上的支持◆三大系统:受教育者的品德系统、德育内容、德育环境系统◆道德:(1)公德如相互尊重体谅关心、诚实上慈下孝、忠诚(2)公德(3)职业道德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定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教育学,知识点,第七章

教育学,知识点,第七章

第七章课程一、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少,所占分值较低,建议学员加强理解,一般掌握。

题型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为主。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地组织安排的。

【领会】(一)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课程是知识:在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这样的课程主要关注并依赖学习者的认知品质和过程。

容易导致“重物轻人”。

课程是经验: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这样的课程跳出了认识论的范畴,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二)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间接经验为主的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

2.知识与能力。

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第二节课程的一般范畴【识记】(一)课程的基本范畴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二)课程目标的垂直层次1. 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

即aims 如全面发展的人、四有新人等2. 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即goals3. 课程目标。

即objectives【领会】(一)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课程的一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p218识记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p219~220(一)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二)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欠缺。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p223~23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分化与综合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四、课程的现代化课程现代化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性的转变过程。

p231识记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观念的现代化(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三)课程实施的现代化(四)课程评价的现代化第二节课程编制一、几种课程编制的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探究模式、批判模式、情境模式二、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课程编制的各种原则体系,课程编制的方法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p242(一) 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组织(二) 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p2421、制定课程计划Ø 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

p242识记Ø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实施要求和课程管理Ø 我国制定课程计划的总原则是保证学生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学习全面的科学知识,获得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般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打好基础;适当分段,相对完整;互相衔接,基本一贯;突出主要学科,保证学科之间的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二)教学的定义

(1)最广义的理解。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至生 活本身都是教学。
(2)广义的理解。是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 全面的影响。


(3)狭义的教学。是指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它以传授和学习 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对学生的身心施行多方面的影响。这是 教学的主要特征。
就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质的其他特点。


3.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教学中的情感 因素问题,并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 动力。这一学说,对传统教学本质观是一 个冲击。 4.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 。
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是60 年代在德国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弗兰克 和库贝。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对学生进 行行为控制与行为管理的过程。控制论与 信息论是分不开的,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 行为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认识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学生的认 识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表现 出不同的规律性。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 矛盾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教学认识 客体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 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过程。
四个阶段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

2.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
立,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
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确保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是发挥教学的教育功 能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利用良好的班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

教育学重点 第七章

教育学重点 第七章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引导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思想品德的育人活动。

(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知识、技能、行为方式、道德审美价值、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二)教学的组成:教、学(三)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形态: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统一:直接交往活动\远距离教学概念区别:(1)教学与教育:部分和整体,教育包括教学。

教育还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智育智育: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通过教学完成,但并不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教学:还承担着德、体、美、劳的任务。

关系:教学是德、体、美、劳教育的途径,智育也要通过课外活动才能全面实现。

(3)教学与上课整体和部分,上课只是一个环节二、教学(中心地位)的意义(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简捷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精神财富,促进身心发展,短时间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1、扩大认识范围,认识突破时空局限,赢得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和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一项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工作,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制约。

(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是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基础知识:是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及其系统,组成学科知识的一般结构,揭示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和变化的规律性,反映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

技能:指运用知识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基本技能是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

技巧:技能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1、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概念。

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

4、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

尤其是技能的分类,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分阶段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一)技能的含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

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

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三)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区别:(1)从性质上来看,技能指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属于个体表现的倾向性。

(2)从范围上来看,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某种活动方式只能适用于某类活动的效率中并影响着活动;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并影响着活动的效率。

2、联系:(1)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形成过程中体现着个体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

(2)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

要形成和提高能力,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一)操作技能1.操作技能含义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

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前者指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后者主要是靠大肌肉群来完成。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前者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后者技能主要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彼此间可以相互独立。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前者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

后者技能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前者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无须操纵各种器械或仪器;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二)心智技能1.心智技能的含义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的特点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

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

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

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

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

心智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3.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关系根据加涅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

我们可以把受意识明显控制的程序性知识,界定为认知策略;而把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认知活动,界定为心智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一)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三)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一)操作的定向1.操作定向的含义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

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

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2.模仿的实质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

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

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1.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的作用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

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

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的熟练1.操作熟练的含义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操作熟练的作用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

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之间的二F扰消失。

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

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1、作用: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影响示范有效性的因素(1)示范者的身份;(2)示范的准确性;(3)何时给予示范。

3、讲解注意事项:(1)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2)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啄理;(3)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曲线可看出练习的共同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

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高原现象的原因:(1)提高成绩需要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

(2)经过长时间练习后,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出现身体疲劳,学习的动机下降。

(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告退容易遇到高原现象。

2.影响练习的因素:(1)练习量。

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

(2)练习方式。

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

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

(3)练习曲线: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反馈的来源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2.反馈的作用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3.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1)反馈的内容;(2)反馈的频率;(3)反馈的方式。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

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威的有关理论(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加里培林认为。

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

心智动作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定向阶段,是智慧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该阶段借助实物或模型、图表等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表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