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
教育学第七~九章
1.课外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课外教育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校教育;
(2)课外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
(3)课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但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1.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学生思想工作;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4)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5)组织班集体活动;
(6)做好校内外协调工作;
(7)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1)对这一德育基本原则理论基本内涵的认识;
(2)贯彻这一德育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3)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运用的。
7.应用德育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多种原则综合应用,避免把德育原则单一化和教条化;
(2)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灵活的教育艺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使原则“活化”。
8.如何认识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德育必须重视和利用好的一条基本途径。
(1)通过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来是一定阶级或社会所必需;
(2)教学自身的活动过程和形式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可从教学的地位、时间优势,教学内容,教学的教育力量,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教学对象的求知欲望等方面阐述。
2.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教养、教育、管理、社会化、发展功能
16.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健全组织;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教育学》第七章讲义
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p218识记p219~220(一)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学科课程:亦称“分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
特点: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
主导价值: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特点:亦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主导价值: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分: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综合课程按综合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简单相加综合、相关课程综合、一体化课程。
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指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
它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又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
教育学第七章.
课程
内容提要:
1.课程的含义、作用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 2 3 4 5 6.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的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中“课 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是 Curriculum, 其词根源于拉 丁语的动词“Currere”, ,本意指跑道,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 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 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
二、课程与教学材料(又称课程内容)
指课程教学中师生使用的各种文字的和非文字的材料,主要包括课 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 料和课程包等。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 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 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关注的是师生的课 程构建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 的创造者,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 发生的课程问题。因此,它特别注 重课程实施过程中意义诠释、文化 背景、价值认同等。
(五)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发展性课程评价主要指课程评价 功能、目的的改变、即要改变原来过于 重视选择功能,而忽视它对学生、教师 和学校发展的价值,使课程评价指向于 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背诵要点:第7章
4.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
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② 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
19.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 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
② 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③ 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
20. 课程评价: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5.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6. 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
① 分科设置;
② 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
四个成分为:决定方案标准——决定方案表现——比较表现与标准——确定表现与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五个阶段:设计——实施——过程——产品——比较;
评价者的工作是向决策者报告,确定问题和建议可能的矫正行为,差异存在时,决策者是差异评价模式的关键人物。
(3)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产品模式
③ 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其优点在于:
① 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② 知识的完整性;
③ 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教育学基础第七章概要
第7章课堂教学(重点章)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的概述★★★教学的含义存在多种认识,但有共同之处:强调教与学的结合,是辨证统一的。
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都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目的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教学与智育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
教学的功能教学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传递和继承人类知识文化,社会延续发展的条件b、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教学思想精华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教学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古希腊、罗马: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产婆术”柏拉图“理念世界”培养军人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儿童年龄分期“和谐教育”昆体良因材施教反对体罚近代教学思想精华最初引进国外教学思想(夸、裴、赫)我国:梁启超、蔡元培(反对讲授、灌输)、陶行知(教授法——教学法)当代“教学”的新观念★★★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专才教育——通识教育“教学”观的变革有六大趋势:重视教师——重视学生重视知识传授——重视能力培养重视教法——重视学法重视认知——重视发展重视结果——重视过程重视继承——重视创新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教学理论的一般概念★★教学理论的概念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既是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遵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既是描述性理论,也是处方性、规范性理论。
教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前者:“怎样教”促进学习后者:“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描述学习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有两种极端:“大教学小课程”,“大课程小教学”其实,教学与课程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研究侧重点不同:课程(学习的范围)教学(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育学第七章记忆口诀
教育学第七章记忆口诀教育学第七章主要介绍了记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于学习和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的内容包括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过程的构成、记忆的分类和记忆的运用等方面。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章内容,下面给出一个记忆口诀,以便复习和记忆。
一、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是指个体通过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储存,形成对外界信息的再现和重现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基本概念有三个要点:接受、加工和储存。
二、记忆过程的构成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四个阶段。
感知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接受的过程;编码是指将感知到的刺激转化为可储存的信息的过程;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的过程;检索是指从存储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三、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根据存储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事实记忆和过程记忆。
四、记忆的运用记忆在学习和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忆可以通过使用记忆策略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联想、编码和复述等。
此外,记忆还可以通过记忆曲线来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记忆的影响因素记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情感、注意、意愿、重复和意义等。
情感因素可以增强记忆效果;注意因素可以提高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意愿因素可以增强记忆的动力;重复因素可以加深记忆的印象;意义因素可以提高记忆的意义和效果。
六、记忆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从简单的感性记忆到符号记忆,再到概念记忆。
成年人的记忆能力相对稳定,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七、记忆的异常记忆的异常包括遗忘、记忆衰退和记忆障碍等。
遗忘是指信息在存储和检索过程中丢失的现象;记忆衰退是指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记忆障碍是指记忆能力受到疾病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出现异常。
以上就是教育学第七章记忆口诀的内容。
通过口诀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本章内容。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笔记
第七章德育一概述:1.广义概念:有目的、有计划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德育。
狭义:学校德育,有目的培养…2.性质(特点)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历史阶级民族、继承性3意义abc4.德育目标①概念:预期目的②确立依据:a个人b国家c文德d时社③中小学具体目标二德育内容:1概念2选择依据①德育目标②身心发展③时代特征学生实际④文化传统。
3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12345678永恒主题1.概念:按道德规范和规律,对施加影响,促使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发展过程,…统一2.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客体主体)、德育内容、的与方法三德育 3.基本矛盾:教育者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水平。
本质:个体社会化与社会道德个体过程(1)是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开端基础、动力催化剂、调节、终结标志(2)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是教育自我教育结合过程4.基本规律(3)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基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导向性原则a涵义理想性方向性向…发展b要求正确方向、方针政策、理想现实结合2.疏导原则a涵义循循善诱,以理服人b要求:①讲理疏通②利导善诱③激励为主3.因材施教(实际出发)a涵义年龄特征个别差异用不同方法b要求了解、选择、施教4.知行统一a涵义重视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提高认识结合行为养成b要求①②③④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a涵义略b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c要求①②③则 6.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a涵义b名言王阳明马卡连柯c要求①②③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a涵义b要求①正面②摆事实讲道理③规章制度公约守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积因素长善救失a涵义b要求①②③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a涵义多方力量统一认识前后连贯b要求一认知模式: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最广泛主导皮亚杰科尔伯格二体谅模式:把道德培养置中心地位、提高人际、社会意识、麦克费尔(概念)三社会模仿模式: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班杜拉美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社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主导力量重要特殊途径1.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讲解报告谈话辩论读书指导;参观访问调查要求12342.榜样示范法典范示范榜样;要求1选2激敬慕情3引导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陶冶教育法环境自身因素熏陶感染:要求1创环境2与启发说教结合3.参与七德育方法的 4.实际锻炼法参加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要求123选择与运用 5.品德修养指导法内容: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九个概念) 6.品德评价法通过肯定或否定予以激励或抑制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要求4个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要求1.明白是目标2.选择策略设计内容3规定原则4学习合作技巧德育方法选择依据:1、德育目标2、德育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208页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开展社区教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学校。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要点 第七章
第七章1、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
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
人的态度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人对事物的信念、情感、行为倾向。
3、起点行为: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准备状况)。
4、隐蔽课程: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5、技能: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6、动作技能: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7、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
8、创造性思维: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9、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10、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
11、知识掌握:即知识的占有。
1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这种现象即称为高原现象。
13、简述理解的种类和水平:(1)种类:①对言语的理解。
②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③对事物类属的理解.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⑤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⑥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2)理解的水平:①字面理解。
②解释的理解。
③批判性理解。
④创造性理解。
14、促进理解的方法:①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③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④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⑤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⑥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⑦指导学生自学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上)》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想也许、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知识与方法同样重要。
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三、教学的任务(一)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二)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一、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注重“躬行”,即身体力行,初步形成了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
这是我国最早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思想。
《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思孟学派的《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论专著。
阐述了“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与方法朱熹比较强调学与思,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己体察,居敬持志的读书法,但他对行有所忽视。
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思想被称为“产婆术”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中。
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
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教学过程理论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因而教学艺术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模仿和遵循自然的秩序,卢梭极力主张自然教育,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儿童内在的身心发展,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并首创发现教学赫尔巴特重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教学,是他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
(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七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七章教育目的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节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述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或基本标准。
(二)教育目的的构成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做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
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或某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一)导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依照教育目的,可使教育避免发展方向上的失误。
(二)选择作用(三)激励作用(四)协调作用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符合政治经济的需要一定社会的教育要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为维护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
(二)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于生产力不仅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也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要求,因而在任何社会形态里,在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上都大体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前提。
四、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分析与评价(一)个人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
2.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3.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导论《第七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七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知识点汇总一、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名解):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人事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过程。
2教学过程本质上是: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矛盾主要地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容、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
其中第三方面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活动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2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
简述教育过程的特殊性?或教学认识的特殊性是如何体现的?●教学认识有特殊的主体(学生)●教学认识有特殊的客体(教材)●教学认识有特殊的目的(学生发展)●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学实践)●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检验方式(考试)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
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之争。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活动实际有用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自然科学、机械技术等学科的教学,代表人物是斯宾塞。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
其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损害个体的整体发展。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并未同步进行、一一对应。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虽然联系密切,不可分割,但知识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的量与智能发展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水平之间不是一种绝对的正比关系,两者之间不同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剪刀差”。
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其次,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在发展智能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领域。
下面是对《教育学》各章知识点的整理总结:第一章:教育学的定义和地位-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实践,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功能:教育有塑造人格、培养人力、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的自我满足等多重功能。
第三章:教育规律与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教育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准则和方法,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第四章: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唯心主义教育观、唯物主义教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
-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等。
-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的社会基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观、社会文化人类学教育观和社会学教育观等。
第五章: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征:教育目标包括个人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等,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特征。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体现个性化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第六章: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式原则和激励原则等。
-教育方法的分类和特点:教育方法可分为教学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第七章: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结构与特点:教育过程包括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要求科学规划、有效组织、精细操作和持续评价。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七八章重点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3.教学的主要作用。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教学的一般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节教学过程1.在我国长期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其主要观点如下:①教学过程主要死一种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教学过程的结构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①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②教学原则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2.我国的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践原则3.教学方法。
教育学,知识点,第七章
第七章课程一、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少,所占分值较低,建议学员加强理解,一般掌握。
题型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为主。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地组织安排的。
【领会】(一)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课程是知识:在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这样的课程主要关注并依赖学习者的认知品质和过程。
容易导致“重物轻人”。
课程是经验: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这样的课程跳出了认识论的范畴,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二)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间接经验为主的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
2.知识与能力。
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第二节课程的一般范畴【识记】(一)课程的基本范畴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二)课程目标的垂直层次1. 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
即aims 如全面发展的人、四有新人等2. 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即goals3. 课程目标。
即objectives【领会】(一)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课程的一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p218识记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p219~220(一)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二)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欠缺。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p223~23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分化与综合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四、课程的现代化课程现代化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性的转变过程。
p231识记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观念的现代化(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三)课程实施的现代化(四)课程评价的现代化第二节课程编制一、几种课程编制的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探究模式、批判模式、情境模式二、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课程编制的各种原则体系,课程编制的方法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p242(一) 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组织(二) 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p2421、制定课程计划Ø 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
p242识记Ø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实施要求和课程管理Ø 我国制定课程计划的总原则是保证学生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学习全面的科学知识,获得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般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打好基础;适当分段,相对完整;互相衔接,基本一贯;突出主要学科,保证学科之间的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教育学第七章
(二)教学的定义
(1)最广义的理解。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至生 活本身都是教学。
(2)广义的理解。是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 全面的影响。
(3)狭义的教学。是指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它以传授和学习 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对学生的身心施行多方面的影响。这是 教学的主要特征。
就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质的其他特点。
3.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教学中的情感 因素问题,并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 动力。这一学说,对传统教学本质观是一 个冲击。 4.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 。
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是60 年代在德国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弗兰克 和库贝。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对学生进 行行为控制与行为管理的过程。控制论与 信息论是分不开的,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 行为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认识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学生的认 识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表现 出不同的规律性。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 矛盾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教学认识 客体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 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过程。
四个阶段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
2.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
立,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
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确保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是发挥教学的教育功 能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利用良好的班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七章
第七章教育过程与方法1教育过程及其阶段性2.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3.教育方法的概念、决定和分类4几种主要的教育方法5.教育方法的组合第一节教育过程一、对教育过程概念的理解(领会)教育过程就是教育活动演进的历程。
从不同的角度看,教育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比如,从个体接受教育的历程来看,教育过程是由不同的学段,亦即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和大学后教育等等所构成的。
在从教育任务完成的角度去看,教育活动表现为一门课程、一个教育单元甚至一节课的教育过程。
本章所说的教育过程也主要是从这一角度进行的分析。
教育过程是一个上位概念,教育过程的具体是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和体育过程等。
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分析,教育过程还可以分析为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对立统一。
二、教育过程的阶段与矛盾运动(识记)★★1.几个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1)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说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四个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四步: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后来赫尔巴特的追随者们将这四步教学模式改造为著名的“五步教学法”,亦即五个教学阶段的理论,即: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
(2)杜威的五阶段说杜威是从对思维的分析人手谈教育过程的。
杜威认为,思维一般包括五个阶段:疑难的情境;疑难的确定;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推断每个阶段所涵的结果;试验、证实或证伪原来的假设。
依据思维的历程,教育过程可分为这样五个阶段: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
杜威认为,这不仅是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也是改造经验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
(3)布鲁纳的三阶段说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提出有关假设;②对获得的概念进行验证;③要求学生对获得概念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
(4)谢夫特的九阶段说美国教育家谢夫特认为对角色的体验和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1、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概念。
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
4、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
尤其是技能的分类,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分阶段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一)技能的含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
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
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三)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区别:(1)从性质上来看,技能指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属于个体表现的倾向性。
(2)从范围上来看,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某种活动方式只能适用于某类活动的效率中并影响着活动;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并影响着活动的效率。
2、联系:(1)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形成过程中体现着个体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
(2)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
要形成和提高能力,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一)操作技能1.操作技能含义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
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前者指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后者主要是靠大肌肉群来完成。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前者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后者技能主要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彼此间可以相互独立。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前者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
后者技能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前者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无须操纵各种器械或仪器;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二)心智技能1.心智技能的含义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的特点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
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
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
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
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
心智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3.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关系根据加涅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
我们可以把受意识明显控制的程序性知识,界定为认知策略;而把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认知活动,界定为心智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一)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三)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一)操作的定向1.操作定向的含义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
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
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2.模仿的实质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
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
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1.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的作用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
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
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的熟练1.操作熟练的含义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操作熟练的作用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
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之间的二F扰消失。
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
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1、作用: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影响示范有效性的因素(1)示范者的身份;(2)示范的准确性;(3)何时给予示范。
3、讲解注意事项:(1)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2)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啄理;(3)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曲线可看出练习的共同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
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高原现象的原因:(1)提高成绩需要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
(2)经过长时间练习后,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出现身体疲劳,学习的动机下降。
(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告退容易遇到高原现象。
2.影响练习的因素:(1)练习量。
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
(2)练习方式。
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
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
(3)练习曲线: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反馈的来源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2.反馈的作用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3.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1)反馈的内容;(2)反馈的频率;(3)反馈的方式。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
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威的有关理论(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加里培林认为。
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
心智动作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定向阶段,是智慧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该阶段借助实物或模型、图表等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