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护理部设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二级护理质控网络。
二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1)二级为护理部及病区护士长组成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普通病区进行质量控制;特殊区域由护理部、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控制。
(2)一级为病区护士长及科室有经验的护师及以上人员组成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2、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
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护理质量,每季度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病区反馈,要求各病区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评价及质量追踪记录。
护理部每月将检查结果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反馈,并呈报院部相关部门;病区每上半月、下半月各检查质量一次,有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追踪记录,每月在病区护士会议上将二级、一级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反馈。
3、每年进行质量培训1-2次,强化全院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
4、每年召开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1-2次,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等按照PDCA循环进行质量控制。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2、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3、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节假日期间,护士长应定期巡查病房。
护士长排班合理,各班次护理人员老、中、青搭配,确保护理安全。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治疗、护理安全。
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

病房安全制度1. 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确保患者行动安全。
2. 病房内严禁吸烟和饮酒,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人离开时关灯、关空调。
3. 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管理。
4. 珍贵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做好珍贵物品保管宣传教育工作。
5. 病房晚九点应立即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 加强巡视,如发觉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部门。
7. 空病房要立即上锁。
8. 按要求通畅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 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掌握病区内消防器材正确使用方法。
10. 病室、厕所应保持地面干燥,并设有防滑标志。
诊疗室工作制度1. 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项工作,即要随时清理,天天消毒一次。
每七天根本扫除一次。
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立即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 多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显著,字迹清楚。
4. 毒、麻、限剧及珍贵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 高浓度电解质液、氯化钾、肌松剂等高危性药品单独存放,超正常剂量使用有严格步骤规范管理。
6. 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进入诊疗室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7. 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
8. 已用过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得返回诊疗室。
9.使用后完整无药液玻璃瓶,装入黑色垃圾袋内,送入要求四处理,损伤玻璃类应放入锐器盒内存放,并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0. 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按日期前后次序摆放,须在使用期内使用。
11. 定时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并有登记署名。
12. 打开后无菌液体,需继续使用者,需注明打开日期和时分,仅限于当班时间内使用。
13.定时对全部药品和一次性用物进行使用期清理,确保诊疗室无过期药品。
抢救车管理制度1、抢救车有抢救药品、物品一览卡,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立即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
三甲医院护理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三甲医院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士长、护理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规划、组织护理培训、监督护理质量等。
第五条护理部负责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护理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
第六条各科室设立护理组,负责本科室的护理工作,护士长为护理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护理人员管理第七条护理人员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持证上岗。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护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四章护理工作流程第十二条接诊流程1. 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登记,了解患者病情。
2. 护士应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3.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 护士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第十三条护理查房流程1. 护士长组织每日查房,护士参加。
2. 查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
3. 护士应详细记录查房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四条护理操作流程1. 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2. 护士应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3. 护士应做好操作记录,及时报告操作结果。
第十五条出院护理流程1. 护士应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2. 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
3. 护士应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
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第十六条护理部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护理安全等。
三甲护理制度汇编模板

三甲护理制度汇编模板一、前言为了加强三甲医院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中医病历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护理制度汇编。
二、组织架构1.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实施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护理单元: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护理质量。
三、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1.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的管理工作,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指导、评估全院护理质量。
2.护理质量控制:临床科室和护理单元应设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的控制工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护理质量评价: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质量评价,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四、护理文书管理1.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中医病历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2.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书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3.护理文书归档:护理文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五、护理安全管理1.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部应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安全责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3.护理安全事件处理:发生护理安全事件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及时报告护理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护理培训与教育1.护理培训:护理部应制定护理培训计划,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2.护理教育:护理部应开展护理教育工作,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3.护理人员晋升:护理人员晋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重护理人员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甲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岗位设置1.护理岗位分为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四个层级。
2.护理部主任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3.科护士长负责所辖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4.护士长负责所辖病区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5.护士负责具体护理工作。
三、护理岗位职责1.护理部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制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和考核。
(4)负责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持续改进。
(5)负责护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
2.科护士长职责:(1)负责所辖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制定科室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和考核。
(4)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持续改进。
(5)负责科室护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
3.护士长职责:(1)负责所辖病区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制定病区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和考核。
(4)负责病区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持续改进。
(5)负责病区护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
4.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和科护士长的指导下,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3)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和健康宣教。
(4)参与护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
四、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工作计划制度: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应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护理质量监控制度: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应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甲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1. 为提高我院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理技术人员、护理管理人员等。
二、护理行政管理1. 护理部全面负责医院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
2. 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总体要求,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建立并督促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各级护士岗位职责、护理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4. 科学合理配备全院护理人力及应急状态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5. 完善各种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 落实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考核、奖罚,对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培养。
三、护理质量管理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5. 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6. 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四、护理人员管理1.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4. 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关爱同事,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管理制度

一、护理人员管理制度1.管道脱落防范管理制度一、将患者管道脱落防范管理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畴,提高防范意识。
二、各种管道应妥善固定,责任护士每天评估和检查患者各种管道是否固定稳妥,必要时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
三、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各种管道目的及注意事项。
四、各种管道标识清楚,定期更换,责任护士应按要求巡视患者,做好交接班。
五、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2.输液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当输液患者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主管/值班医生,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工作。
一、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二、配合主管/值班医生,遵医嘱进行治疗、抢救,必要时留取标本、抽血培养。
三、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录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无菌治疗巾把输液瓶(袋)连同输液器包好后放冰箱保存,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报药剂科,必要时与检验科协调处理。
四、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相关处理措施,做好交班。
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3.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一、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二、立即通知医师和血库人员,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三、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新的输液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并做好记录。
四、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五、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送血库。
六、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
二、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制度一、成立护士分层级管理组织,制定护士分层管理方案。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护士条例》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护理岗位和护理工作,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
第三条护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三)强化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四)加强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护理安全。
第二章护理分级管理第四条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五条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三)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第六条一级护理:(一)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重症病人;(二)需要特殊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第七条二级护理:(一)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二)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
第八条三级护理:(一)病情稳定,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二)病情稳定,需要部分护理支持的患者。
第三章护理工作制度第九条护理人员应遵守以下工作制度:(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二)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护理质量;(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四)积极参加护理培训和学术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遵守以下护理操作规程:(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二)正确使用护理设备和药品;(三)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四)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四章护理质量控制第十一条护理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内容:(一)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四)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
第十二条护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护理队伍建设第十三条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患者的告知制度和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护士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施监督、检查、整改和评价。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杜绝差错事故。
3.对危重、昏迷、瘫痪、老年、小儿、精神异常或心理异常等特殊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坠床/跌伤、压疮、自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标签清楚,定位放置;毒、麻、剧、限药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做到帐、物相符;加强高危药品、危化品的管理。
5.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变质、缺坏)、“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6.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相关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落实“四防”(防火、防盗、防特、防灾)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
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

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包括护理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三条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原则,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和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第四条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应与其他医疗工作协调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五条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应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应注重团队合作,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第七条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应依法、合规、合理进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本制度由三级医院护理部负责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由护理部另行制定。
第二章护理人员招聘与管理第九条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招聘应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不得有歧视性别、年龄、籍贯、信仰等情况。
第十条护理人员招聘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经过面试、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一定期限的培训,掌握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上岗后需遵循医院相关制度,服从领导的管理,积极配合工作。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医疗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医疗安全。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具备守业操守,热爱护理事业,善于沟通和协作,关心患者,有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第三章护理质量管理第十五条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依据患者需求和医院情况,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六条护理质量管理应定期开展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第十七条护理质量管理应加强护理技术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
第十八条护理质量管理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护理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十九条护理质量管理应注重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护理队伍建设第二十条三级医院应加强护理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建立专业发展通道,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报告制度1.各级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建立适合本院护理安全和质量、服务管理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阐明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类型。
3.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防各种导管脱落、用药错误、坠床/跌倒、压疮等,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4.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发生严重事故时由护士长立即口头报告科主任、科护士长、护理部及院领导,24小时内进行网报。
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处理意见上交护理部,不得延误或隐瞒。
5.鼓励主动上报,坚持非处罚性原则,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激励机制,对于发生不良事件后能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医院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有促进作用的,给予激励。
但因严重违反操作技术规范、给患者、医院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者除外。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和消除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7.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失,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8.各科室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处理均需详细登记。
护士长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所有护理不良事件均需进行成因分析,根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效果追踪和评价。
9.护理部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情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事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必要时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全院有关人员进行学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10.护理部每月总结分析全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例会上向科室反馈,促进整改。
11.护理部每季度汇总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医务部,遇重大护理不良事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和处理。
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

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 便于清点, 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 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酒精灯及点燃明火, 以防失火。
人离开时关灯、关空调。
3.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 做好贵重物品保管的宣教工作。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 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 如发现可疑人员, 及时通知保卫部门。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 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掌握病区内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10.病室、厕所应保持地面干燥,并设有防滑标志。
治疗室工作制度1.保持室内清洁, 每完成一项工作, 即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
每周彻底扫除一次。
除工作人员外, 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及时请领, 上报损耗, 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 标签明显, 字迹清楚。
4.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应加锁保管, 严格交接班。
5.高浓度电解质液、氯化钾、肌松剂等高危性药物单独存放, 超正常剂量使用有严格的流程规范管理。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7.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
8.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 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 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不得返回治疗室。
9.使用后的完整无药液的玻璃瓶, 装入黑色垃圾袋内, 送入规定处处理, 损伤的玻璃类应放入锐器盒内存放, 并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0.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按日期先后顺序摆放, 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1.定期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并有登记签名。
12.打开后的无菌液体,需继续使用者,需注明打开日期与时分,仅限于当班时间内使用。
13.定期对全部药品和一次性用物进行有效期的清理, 保证治疗室无过期药品。
抢救车管理制度1.抢救车有抢救药品、物品一览卡, 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
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士长、护理部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我院护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3.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素质;4.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护理部是我院护理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护理部的主要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护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行业标准;2. 制定和修订护理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3. 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晋升;4. 负责护理工作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5. 指导各科室护理工作,协调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
第六条护理人员职责:1.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2. 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记录;3. 参与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质量;4.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医院形象;5. 参与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三章护理质量管理第七条护理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3. 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 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八条护理质量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2. 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 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
第九条对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定期复查。
第四章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第十条护理人员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有针对性,注重实用;2. 适时更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考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理论知识;2. 护理操作技能;3. 护理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4. 护理质量。
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三甲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1. 护理管理基本规定1.1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病人安全和健康,规范护理行为和工作程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院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2 护理是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确保护理质量。
1.3 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及其下属院区、门诊部等所有护理岗位及护理人员。
2. 护理职责2.1 护士负责执行医嘱,进行各种护理操作,保护病人隐私和权益,对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2.2 护士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病人得到及时和全面的护理。
2.3 护士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不断学习和提高,配合医院进行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
3. 护理标准3.1 护理基本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保证操作正确无误。
3.2 护士要做好病人护理记录并上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了解和掌握。
3.3 护士要认真执行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保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
4. 护理质量控制4.1 护士要认真履行护理工作职责,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4.2 护士要严格执行各种防控措施,保证病人健康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4.3 护士要积极参与医院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各种评估和监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5. 护理责任追究5.1 护士如果因违规操作导致病人损失或者健康受到影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2 护士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否则将接受相关的惩处。
6. 护理培训和考核6.1 医院要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护理培训课程,确保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和加强。
6.2 医院要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和业务能力测试,对合格者给予奖励,对不合格者进行相关的纠正和教育。
7. 护理机构的管理与监督7.1 医院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和质量。
7.2 医院要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关爱患者;(二)科学管理,持续改进;(三)依法治护,规范操作;(四)团队协作,共同发展。
第二章护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医院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护理部下设护理科、病房护理科、急诊科护理科、手术室护理科等,负责具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二)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七条护理人员职责:(一)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三)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四)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做好护理文件书写和保管工作。
第三章护理质量管理第八条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第九条护理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护理工作流程管理;(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四)护理差错事故处理;(五)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第十条护理部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第十一条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三)护理急救与应急处理;(四)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五)护理安全管理监督与考核。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护理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降低护理风险。
第五章护理教育与培训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十五条护理教育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一)岗前培训;(二)在职培训;(三)继续教育;(四)专业培训。
医院临床专科护士管理制度(三甲版)

临床专科护士管理制度
一、临床专科护士应加强对其他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并对专科护理有关工作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
二、临床专科护士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所有临床专科护士,需取得相关临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按需开办门诊。
四、专科护士应主动、及时地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每年可参加本专科省级及以上护理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获得专业继续教育学分。
五、医院制度临床专科护士享受专科护士岗位津贴(2000元/月)。
三甲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制度汇编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二、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制定符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项目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和病区目标管理考核,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二)定期检查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并有记录,各质量项目符合管理要求。
1.护理管理质量检查、临床护理质量检查、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检查达到《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2.根据护理单元抢救需求准备急救器材、药品,完好率100%。
3.建立重点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如转运患者接口环节流程、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等。
4.建立专项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包括各类导管脱落,坠床跌倒、压疮等。
5.建立专科护理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供应室、放化疗护理等。
三、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如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制度、投诉管理制度等。
四、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有年、季、月质量信息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
五、每年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符合医疗护理发展需求和患者利益。
六、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改进和安全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2.2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院领导、护理部正副主任、重点科室及资深护士长组成,在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与咨询工作。
二、委员会协助院领导和护理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协助护理部制定和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发现护理质量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并实施。
三、根据三级护理质量管理要求,设置“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督导组(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组织。
三甲医院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1.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1.1重点环节:患者交接、身份识别、医护衔接、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患者管道管理、坠床跌倒预防、压力性损伤预防、有创护理操作等。
1.2重点时段:交班时、午间、夜班、节假日、工作繁忙时。
1.3重点患者:新入院患者、疑难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患者、产妇、新生儿、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接受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等。
1.4重点人员:实习护士、新护士、进修护士、护理骨干、长时间休假返岗护士、近期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
2.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
3.科室应结合本科特点,提出并落实具体、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4.科室应加强重点时段的交接班管理和人员管理,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人力,对重点时段的工作衔接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在排班中体现。
5.科室应根据护士的能力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安排重点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时检查和评价护理效果,加强对重点患者的交接、查对和病情观察,并体现在护理记录中。
6.科室重点员工的工作职责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安排专人管理。
7.护理部和科室应加强重点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工作适应能力。
医院护士管理制度(三甲版)

医院护士管理制度(三甲版)医院护士管理制度(三甲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包括全日制护士、兼职护士、临床护士等。
第三条护士应当遵守国家和本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守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积极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护士的培训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确保护士能够安全、顺利地履行职责。
第二章护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五条护士有权获得公平、合理的职业评价、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
第六条护士有权拒绝从事与自身职责不符的工作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条护士有权获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权益。
第八条护士有权获得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和防控培训。
第九条护士有权要求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如洁净、安全、舒适的工作场所、先进的设备、合理的工作负荷等。
第十条护士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护士有义务维护医院形象,积极推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第十二条护士有义务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得携带任何有损于患者利益的物品。
第三章护士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第十三条医院将根据护士的工作任务和绩效指标,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绩效优秀的护士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十四条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将被记入不良记录,并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1.不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2.擅自改变或者中断患者的治疗计划;3.泄露患者隐私和机密;4.与患者及家属产生冲突,影响医疗秩序和正常工作环境;5.携带违禁物品或者进食、吸烟等不当行为;6.参与或者散布谣言,损害医院声誉;7.其他违反规章制度和有损院内秩序的行为。
第十五条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将被记入良好记录,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1.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和学习活动;2.工作认真负责,完成工作任务;3.关心病患,积极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维护医疗秩序和正常工作环境;5.与团队成员合作良好,互相帮助和支持;6.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工作;7.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人离开时关灯、关空调。
3.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做好贵重物品保管的宣教工作。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部门。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掌握病区内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10.病室、厕所应保持地面干燥,并设有防滑标志。
治疗室工作制度1.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项工作,即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
每周彻底扫除一次。
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高浓度电解质液、氯化钾、肌松剂等高危性药物单独存放,超正常剂量使用有严格的流程规范管理。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7.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 小时更换。
8.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得返回治疗室。
9.使用后的完整无药液的玻璃瓶,装入黑色垃圾袋内,送入规定处处理,损伤的玻璃类应放入锐器盒内存放,并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0.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按日期先后顺序摆放,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1.定期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并有登记签名。
12.打开后的无菌液体,需继续使用者,需注明打开日期与时分,仅限于当班时间内使用。
13.定期对全部药品和一次性用物进行有效期的清理,保证治疗室无过期药品。
抢救车管理制度1、抢救车有抢救药品、物品一览卡,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
2、所备药品、液体、物品均建立账目,保持一定的基数,定位放置,专人管理,班班清点、检查有记录。
3、保持抢救车清洁,抢救物品、药品齐全适用,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一个月更换。
4、抢救药品放入药品袋内,按作用机理分类放置,所有药品有效期标示;抢救物品按无菌物品、一般物品等分层放置。
药品、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高危药品、易混 淆药品有警示标识。
5、抢救车必备常用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阿托品、可拉 明、洛贝林、多巴胺、西地兰、地塞米松、20%甘露醇、 50%葡萄糖、 10%葡萄糖、生理盐水、 5%糖盐、 5%碳酸氢钠。
专科急救药品各科室根据科室情况自备。
6、抢救车必需物品:简易呼吸器、口咽通气管、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吸氧管、吸 痰装置、血压计、听诊器、输液器、棉签、注射器(不同型号) 、多功能电插座、手电筒。
其他物品各科室根据专科需要准备。
7、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抢救结束后立即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 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注:抢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抢救药品登记本上所 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 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应急灯、除颤仪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并进行测试检查性能完好状态物资、器材管理制度1. 科室对设备、家具、器材、被服须建立账目,并定点清点,防止霉烂、遗失、过期、 差错等。
要求账物相符,保证物资安全。
2. 设专人负责物资、被服请领、保管及报废工作;需精打细算,做到物尽其用。
3. 科室领取正常消耗性器材、物品时应有科室负责人签字或科室盖章及专管人员签字, 方可请领。
如听诊器、血压表等需要报废时,还应有修理部门的技术鉴定、签字,证明不能 修理时才能以旧换新。
4. 科室建立设备维修登记本,及时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对大型设备要有使用记录。
5. 各种物资、被服的报废,需经科主任审核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6. 任何人不得将医院的任何物资私自带出院外。
7. 库房物资应定期盘存,二级库房的信息化管理时,应每月盘存。
8. 应建立物资、设备的赔偿制度,对损坏或遗失物资、设备的责任人按医院赔偿制度处 罚。
患者入院、出院、转院 / 转科工作制度1、入院: (1) (2) (3)(4)食制度等) (5) (6) 2、出院:(1)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帐明细无误后,通知住院处结帐。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将出院小结交予患者,并认真向患者及其亲 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 诊时间;预约等。
带管出院病员交待出院后导管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患者入院之前准备好床单位。
热情接待患者并向其介绍自己和其他医务人员。
陪同患者至指定的床位并确保其舒适。
解释并告之住院规则 / 须知及病房有关制度(病室环境、住院安全、作息时间、膳。
完成护理评估。
根据患者的需要制订护理计划。
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主动征求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清点患者床单位公用物品:包括被服类,家具等。
收到患者出院证明条后,方可允许患者离院;叮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将患者送 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 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等。
转科时病历应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应将医师的病历摘要及其它必要资料备妥随 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4)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5)转科时填写好交接清单,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关于优化住院病员入院和出院流程的管理规定1、病员入院时,由办公护士告知病员或家属在三日内凭病员医保证(卡) 效身份证件,由主管护士陪同到医保科办理审核、确认、登记手续。
2、办公护士每天核对病员费用, 药疗护士每天核对病员药品, 确保住院病员的费用和药 品日日清。
3、病员出院时先由主管医生开出院医嘱, 并核查各种检查完成情况, 对因故未做的检查 单应及时收回签字以便退费; 在医院内网上对各类限制药品进行逐项审签, 凡符合医保限用 范围规定的选“可报销” ,不符合医保限用范围规定的选“不报销” ,同时告知病员自费;打 血液制品报销单并签字; 开具出院证并签字。
待上述工作完成后, 将全部资料交护士工作站 办公护士处理。
4、只有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地师级干部病员需逐项审签限制药品清单。
5、如果病员住院期间做了手术或检查, 产生了大型材料费, 需提供材料发票按相关规定 报账者,请财务结账人员先给病员结账, 并登记病员的科别、 姓名、手术记费日期及材料发 票名称, 每天下班前统一送交手术室分管人员, 次日由手术室工作人员按要求将所需发票及 时送交财务结账处。
6、药房设立出院带药领取的专用窗口,优先满足药疗护士为病员领取出院带药。
7、办公护士获得病员出院信息后: ①通知责任护士7告知病员或家属7协助办理出院手续7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7听取病员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知药疗护士7到药房专用窗口领取出院带药7发放出院带药7进行用药指导;③停止一切医嘱7完善各种记录7 整理各种结账单7交病员或家属7护士全程陪同到财务大厅办理结账手续7指导病员就近 复印出院证7完清结账手续。
最后护送病员出院。
病房小药柜管理制度1. 病房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 病房小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
3. 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 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3)(4)(5)(6) 出病房。
(7) 3、转院转科: (1)(2) 前的病情,(3) 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入院证、有4. 毒、麻、限剧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 后,由医师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
每日交接班时,必须交点清楚。
5. 药剂科对病房小药柜,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 象,毒、麻、限剧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病房药品管理制度1. 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 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 定期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 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 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楚,每日检 查,保证随时急用。
5. 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6. 需要冷藏的药品 (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 )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7. 患者专用的药物,停药后及时退药。
8. 病房毒麻药管理要求:(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 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3)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 注明患者姓名、 床号、使用药名、 剂量、 使用日期、 时间, 护士正楷签名。
(5)如遇必要时医嘱且当患者需要使用时,仍需有医生所开的医嘱、专用处方,并保留 空安瓿。
9. 高危药品的存放规范,在病区不得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 超过 0.9%的氯化钠等 )、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 必须单独存放, 有醒目的标志, 并有使用剂量的限制。
10. 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应能及时从药剂部门获得。
护理查对制度1. 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 方可执行。
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查对。
(2)主管护士和夜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要进行查对, 行重整。
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 3)抢救患者时, 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 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二次。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 “三查七对 ”。
①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执行者签全名, 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 每日定期大核对一次, 并根据需要进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6) 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冋,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 要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