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文中若的用法】古文中是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中若的用法】古文中是的意义及用法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若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若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中若作为动词的用法表示比拟、比较。
一般译为像好像如正如及得上比得上。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④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如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文中若作为代词的用法1、若字表人称的用法: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若字表近指的用法: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中若作为连词的用法1、若字表假设的用法: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若字表选择的用法: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四)若字介词的用法:表另提一事,可译为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
(《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感谢您的阅读!。
古汉语中“是”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是”字的用法作者:安宗林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0年第10期摘要:文言文中,“是”字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概括的说,大致可归纳为用作指示代词,形容词、判断动词。
关键词:古汉语?摇“是”字用法一、用作指示代词(一)用来复指前文例①君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
(《左传·僖公十五年》)“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
例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求!恐怕得责备你吧?(《论语·季氏》)“是”复指前置宾语“尔”。
例③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哪里是为了我个人,而是继承祖先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是”复指前置宾语“不谷”“先君之好”。
例④小国将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小国将仰望楚君,敢不听从他的命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君”“命”。
(二)作宾语1.作动词的宾语。
(1)作动词的前置宾语。
例①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长久的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左传·郑伯克段于焉》)“是”作动词“谓”的前置宾语。
例②君子是则是效。
——君子遵循这,效法这。
(《诗·小雅·鹿鸣》)“是”分别作动词“则”和“效”的宾语。
(2)作动词的宾语,不前置。
例①推是言之。
——按着这个说法来推理。
(《韩非子·五》)“是”作动词“推”的宾语。
例②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如果是这样,大小官司吏都会畏惧而遵守制度了。
(《荀子·王霞》)“是”作动词“若”的宾语。
2.作介词的宾语。
(1)作介词的前置宾语。
例①是以肠一是而九回。
——因此,一天中肝肠要倒腾无数遍。
(《报任安书》)“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例②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不记旧恶,因此,埋怨的人少。
(《论语·公冶长》)“是”作介词“用”的宾语。
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的用法有何异同?
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的用法有何异同?古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汉字的起源之一,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形态和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是以现代汉族人民作为主要使用者的汉语语言形态,它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并且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用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用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词汇的意义和内涵在古汉语中,许多词汇的意义相对较为简单和具体。
这是由于古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限所致。
以“水”为例,古汉语中的“水”一词主要指代液体,例如“水流”“水池”等。
而在现代汉语中,“水”的意义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范畴,除了指液体之外,还可以指代水资源、水文化等含义。
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词汇意义的丰富理解。
二、词汇的用法和搭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用法和搭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古汉语中的词汇往往更加简练和直白,使用较为固定的搭配方式。
而现代汉语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其他语言的影响,词汇的用法和搭配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以“行走”为例,古汉语中一般表示步行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泛指人的出行方式,如“乘坐交通工具行走”、“自行车行走”等。
这种变化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对词汇用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词汇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也有所不同。
古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往往是单纯的名词或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词类的界限相对模糊,一个词汇可以具备多种不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例如,“量子”这个词在古汉语中只能作为名词使用,表示微量或细微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名词的含义外,还可以指代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用法来描述。
通过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汇用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词汇的意义理解的丰富、用法和搭配的多样化、词性和语法功能的扩展。
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二)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三)表示对人的态度。这种用法,其实 就是把动词宾语所指之人,当作这个用作 状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 如: 1.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鸿门宴》 兄事之: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 吴起列传》) 客待之:像对待贵客一样招待他。
(四)表示比喻。这种用法还留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 成语和固定词汇中,例如“风起云涌”、“星罗棋 布”、“蜂涌而出”、“席卷”等等。例如: 1.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斗、蛇:像北斗、蛇一样 2.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 蚕食:像蚕吃食物一样(逐渐达到目)。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 席、包、囊:像用(席、包、囊)包裹起来一样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影:像影子一样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具 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在现代 早已被“使(令、让、叫)……”这类递系结构 (又称兼语式)所替代。但在古代汉语中,递系 结构比较少见,动宾结构的使动用法则很多。因 此,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概括而言,就是用动 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今天递系结构的内容。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古代汉语》练习题1
古代汉语(2)练习题练习题一一、论述题1、词义引申的途径有哪些? 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1)、延展引申: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临,从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2)、比喻引申: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
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2、写出五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的两种格律形式。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扩大。
如: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包括一般的河流,后来河扩展为北方河流的总称现代,不论南方水系还是北方水系,都可以称河了。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_概述及解释说明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古汉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语言,其词类活用现象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不同语法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和动词等各个词类。
古汉语中存在丰富的词类活用现象,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为核心,探讨其原因和解释。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界定词类活用的范围,并详细介绍古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两个主要部分的活用现象及其原因。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针对这些现象给出解释说明,从语言演化、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使用者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思考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的深入研究,探寻古代汉语形态变化的规律和背后的原因。
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说明,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撰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特点,并拓宽我们对汉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知。
2.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2.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范围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指词汇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语境或者其他因素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变化可以涉及到名词、动词等各种词类,在不同的形态下展示不同的格、数、时态等语法特征。
2.2 古汉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及其原因在古汉语中,名词常常通过添加后缀来表示格和数的变化。
例如,“山”在主格下为“山”,而在宾格下为“山之”。
这种名词活用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首先,古代人们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较为模糊,因此需要通过名词活用来表达具体含义。
例如,“子孙”一词在古代常有复数意义,而通过添加后缀“之”可以表示其所有格关系。
其次,古代社会多为农耕社会,人们习惯以自然界事物为模板进行分类。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
其类型有四:1.事物-—成为该事物:微禹,吾其鱼乎!《左传》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从左右,皆肘之。
(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史记·留侯世家》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
《史记·项羽本纪》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候雁北。
《吕氏春秋》二、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
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
其类型主要有四:1.比喻动作的状态。
例如:豕人立而泣。
《左传·庄公八年》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
《战国策·秦策一》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贾谊《论积贮疏》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 《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寡人是问。(左·僖4) 判断词“是”的形成?
来源 产生时间
1.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常以指示代词“是”作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 故也?(墨子·非攻上)
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廉蔺列传)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诗经·小雅) 尔维旧人。(尚书·大诰)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万章上) 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 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帝本纪) 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诗·曹风·鸠)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 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列御寇盖有德之士也。(庄子·让王)
即在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其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中也常出现即一些有了是的判断句在是前也用即这都说明即不是判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同主语之间的表达关系给句 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
木直中绳,糅以为轮。(《荀子·劝学》)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
公二十六年》)
即使用在判断句中,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 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能 算是判断词。如: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
A. 用“者”、“也”帮助判断 1.主语+者,谓语+也。 2.主语 ,谓语+也。 3.主语+者,谓语。 4.主语 ,谓语。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析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
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
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
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
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
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例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战国策·赵策四》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莊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
“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是”字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判断词和副词,对于其判断词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如“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等。
“是”字副词词性虽不及其判断词词性运用的广泛,但在句子中也经常出现,副词“是”常用在谓词,即动词、形容词之前,如“他是会来的”、“这些学生是很活泼”、“小明的性格是变了”等。
而在古代汉语中,“是”字的主要词性是指示代词和形容词,其系词的词性是后起的。
对于“是”字指示代词的词性,学术界已没有异议,但对于其判断词词性的形成时间及演变过程却始终未能达成一个共识。
自王力先生在1937 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对系词“是” 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做出论述后,便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
随着1957 年秦简的出土,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幅记载有彗星图的帛书的发现,学术界对上古是否有系词、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的探讨,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一、形容词“是” “是”字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指示代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
”根据从字形探寻本义的方法,“是”的本义应是“对的”、“正确的”,是形容词,与“非”的意思相对,常在句子中充当定语。
如: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有时“是”字还可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如: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论衡?说日》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孟子?公孙丑下》有时形容词“是”还可以活用为意动词,表示“认为……是对的”。
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史记?魏戎武安侯列传》二、指示代词“是”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古代汉语中两种词类活用现象
使动⽤法与意动⽤法——古代汉语中两种词类活⽤现象两种词类活⽤现象初解⼀、使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如:项伯杀⼈,⾂活之(活之,“使之活”,意为:我使项伯活〔我救了项伯的命〕)。
1、动词的使动⽤法。
如:烛之武退秦师(退秦师,使秦师撤退。
动词“退”,译为了“使……退”,即为动词的使动⽤法)。
⼜如:闻寡⼈之⽿者(闻,使寡⼈闻,即使寡⼈听到)2、形容词的使动⽤法。
如:春风⼜绿江南岸(绿:使江南两岸绿。
“绿”为形容词,译为了“使……绿”的意思,即为形容词的使动⽤法)。
⼜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尊贵。
意为“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3、名词的使动⽤法。
东封郑(封,应是“疆界”的意思,是个名词。
在这⾥,意为“使……成为疆界”,句⼦意思是: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即要灭掉郑国。
这个“封”便是名词的使动⽤法)。
⼆、意动⽤法:⼀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经常可翻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1、形容词的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或“认为……美”。
美我,即“以我为美”或“认为我美”。
意为:我的妻⼦以我为美,这是偏爱我。
或者:我的妻⼦认为我很美,是因为她偏爱我的缘故)。
⼜如:是故明君贵五⾕⽽贱⾦⽟(贵,意动,认为五⾕贵;贱,意动,认为⾦⽟贱)。
2、名词的意动。
⾢⼈异之,稍稍宾客其⽗。
(宾客,名词,宾客“其⽗”,即:以“其⽗”为宾客,意为⼈们⽤宾客之礼对待他的⽗亲)。
古代汉语在于积累,多了就⾃然⽽然有了感觉。
简略地提供这些,不知如何。
如何判断使动⽤法 教科书是这样定义使动⽤法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活⽤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主语)使(宾语)怎样。
”这当然是对的。
可是,⽤它来判断使动⽤法却不那么得⼼应⼿⾏之有效。
因为现在中考⾼考都不直接考语法,初中基本不讲语法,刚进⼊⾼中的⾼⼀学⽣对词性都不甚了了,对句⼦成份更是⼀⽆所知,你⼜是主语宾语,⼜是主语使宾语怎样,这样⼀来,⼤部分同学都将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摘要:“是”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中,词性、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试图对“是”字作为代词、系动词的使用作一探讨,以便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这一词汇现象。
关键词:是;代词;系动词《说文解字》:“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以日为正”当为据日影定方向、定季节,此字会的当是“确定”义。
日影是直的,所以有直义,用作动词即纠正使正直或订正等义。
例如: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左传》昔雍子之父兄谮雍子于恭王,王弗是,雍子奔晋,晋人用之。
(《国语·楚语上》)“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表示肯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系词“是”。
例如: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我们由此也可以得出,“是”字作为系词用法是萌芽于先秦的。
“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认为正确”。
例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荀子·非十二子》国君之所是,皆是之。
(《墨子·尚同上》)今成语还有“是古非今”。
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当由此发展而来。
例如:是,此也。
(《博雅》)由此引而申之,“是”也可以作形容词“正确”,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对”、“不错”等义。
例如: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世说新语·赏誉》)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定是非也。
(《礼记·曲礼》)偃之言是也。
(《论语·阳货》)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
(《荀子·王制》)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但是在先秦文献里面,“是”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当作指示代词来使用的。
这时,“是”字主要起复指作用,复指前面的内容,使意义更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是”字常作主语,谓语,宾语,甚至定语。
先看“是”字作主语的情况。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局部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它还可以是助词。
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
例释如下: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和thisis1.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2.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3.是非贿得之。
?记王忠肃公翱事?4.必死是间。
?崤之战?5.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8.是吾剑之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缺乏。
?治平篇?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问说?12.唯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
?左传?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 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
?赤壁之站?15.皆是水凿之穴。
?雁荡山?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雁荡山?17.汝是大家子。
?孔雀东南飞?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19.是己而非人。
?问说?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
?谭嗣同?20、共商国是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摘要:“是”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中,词性、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试图对“是”字作为代词、系动词的使用作一探讨,以便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这一词汇现象。
关键词:是;代词;系动词《说文解字》:“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以日为正”当为据日影定方向、定季节,此字会的当是“确定”义。
日影是直的,所以有直义,用作动词即纠正使正直或订正等义。
例如: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左传》昔雍子之父兄谮雍子于恭王,王弗是,雍子奔晋,晋人用之。
(《国语·楚语上》)“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表示肯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系词“是”。
例如: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我们由此也可以得出,“是”字作为系词用法是萌芽于先秦的。
“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认为正确”。
例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荀子·非十二子》国君之所是,皆是之。
(《墨子·尚同上》)今成语还有“是古非今”。
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当由此发展而来。
例如:是,此也。
(《博雅》)由此引而申之,“是”也可以作形容词“正确”,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对”、“不错”等义。
例如: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世说新语·赏誉》)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定是非也。
(《礼记·曲礼》)偃之言是也。
(《论语·阳货》)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
(《荀子·王制》)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但是在先秦文献里面,“是”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当作指示代词来使用的。
这时,“是”字主要起复指作用,复指前面的内容,使意义更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是”字常作主语,谓语,宾语,甚至定语。
先看“是”字作主语的情况。
古汉语的词类
2.以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等, 一般可译为“用”、“拿”、“凭”等。 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 王制》 (2)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 于”。 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 食货志》 (3)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骞以郞应募使月氏。为匈奴所留,十余岁得还。 《汉书· 张骞传》 (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柳子厚 墓志铭》
副词
• 情态副词
• 否定副词
• 表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
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一) 表示程度深 1.“极”、“最”、“至”、“绝” 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文选· 答 客难》 李广军极简易。《史记· 李将军列传》
指代人,表示“没有谁”;
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
(地方)”等。古汉语中, 常用的有“莫”、“无”、“靡”、 “末”等。
第二节 副词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 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 程度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第一节 代词
代词是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古代汉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
代词、疑问代词、辅助性代词和无定代 词等。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 词。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第三人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 称呼自己的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 余、予、朕、台(yí )、卬(áng)”等七 个。
河北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河北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古代汉语的语音变化B. 古代汉语的词汇意义C.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D.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答案:B2. 下列哪部著作是训诂学的奠基之作?A. 《说文解字》B. 《尔雅》C. 《释名》D. 《广雅》答案:B3.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文献中?A. 《周礼》B. 《礼记》C. 《左传》D. 《尚书》答案:A4.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哪个时期的汉语?A. 上古汉语B. 中古汉语C. 近代汉语D. 现代汉语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统计法D. 文献考证法答案:C6.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转注答案:D7. “训诂”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什么?A. 解释古书B. 翻译古文C. 创作古文D. 编纂字典答案:A8.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荀子C. 王充D. 许慎答案:D9. “字林”是指什么?A. 古代的字典B. 古代的字书C. 古代的书法作品D. 古代的字画收藏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古汉语词汇的语源B. 古汉语词汇的演变C. 古汉语词汇的用法D. 古汉语词汇的书写规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考证B. 比较分析C. 统计分析D. 语源研究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文献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资料?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尔雅》D. 《诗经》答案:A C D13.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帮助理解古文B. 促进汉字标准化C. 丰富现代汉语词汇D. 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答案:A C D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对象?A. 古代汉语的词汇B. 古代汉语的语法C. 古代汉语的语音D. 古代汉语的修辞答案:A B C15. 训诂学对于下列哪些领域有重要意义?A. 古代文学研究B. 历史学研究C. 语言学研究D. 文化遗产保护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古汉语系词“是”语法化研究综述
古汉语系词“是”语法化研究综述□舍枝#<学教育2。
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爾關内容摘要:关于古汉语中系词“是”的语法化问题,学界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从语法化视角出发,对各个时期 的学者对系词“是”语法化的时间和来源问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古汉语系词是梳理现代汉语中“是”是作为系词而存在的,但是向上追寻“是”的语法化过程,发现“是”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有很大的差别。
到目前为止,针对 “是”的语法化的研究可谓蔚为大观,众说纷纭。
综观各家的研究成果,古汉语系词“是”的研究焦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是”作系词始于何时;二是“是”作系词的成因。
是”作系词始于何时“是”什么时候开始作判断词?有人认为始于西汉初,有的认为始于西汉末、东汉初,有的认为始于秦汉之,有的认为始于两汉。
有人 始于 末。
各家的说法,大有下几种看法•1.始于西汉末年东汉初叶。
最 先 种点的是先生,先秦时代的判断 用系词,认为汉语系词 在前一 前 ,是西汉末年东汉初"。
种点的有 先生,认为“是”作为系词“开于东汉初年,大一年的发”2。
语法化发,对“是”的的。
也认为秦时期“是”用作系词的 ,认为时系词“是”生的年代是在西汉 的%。
2. 始于西汉前 。
种 点的的 ,先 认为“是”作系词这一语法现在西汉前 4。
“是”的句式人,对有 I 的语法意义 ,过的n同时过在先秦、西汉 中的使用,探讨了指代词“是”演化 为系词“是”的全过程。
认为 系词“是”的用,“似暂西汉年间前206年一 8年)起算为宜”5。
日本 太田辰夫(1987: 181)等在《中语历史法》一书 中对汉语系词“是”作了专门的述。
3. 始于先秦。
一种观点的数量多,给出的有说服力。
杨树达和杨伯峻没有 专 述这一间题,但在所著的 《词诊》、《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书的举例中明确表示先秦已有 系词“是”的用法了。
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一、文言词语的定义文言词语,也称古汉语词汇,是指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经典文化和书面语言中的词汇。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含义和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于文言词语越来越陌生。
然而,了解这些古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仍然对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深入阅读经典著作起到重要作用。
二、文言词语的特点1. 含义丰富:与现代白话相比较,文言词语往往包含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能够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方式传递更多信息。
2. 形态独特:由于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等原因,文言词语通常采用较为独特并且复杂的构字方式,在音韵和形态上与现代汉字存在差异。
3. 意境凝练:文言词语常以优美、含蓄、意境深远等方式表达思想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诗意。
三、文言词语的用途1. 文学创作:文言词语常被用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以增添古韵和雅致。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了大量丰富多样的文言词语,使小说更加生动传神。
2. 古籍阅读:理解文言词语是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关键。
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还是《资治通鉴》,其中皆蕴含着许多重要的哲理思想和社会风貌,只有熟悉其用法与意义,才能更好地领略其内涵。
3. 名人名篇引用:现代社会经常会出现对于古代名人或经典作品的引用,而这些引用往往使用了文言词语。
掌握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引言,同时也展现出我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尊重与自信。
四、几个常见文言词语及其意义1. 嗟来之食:原指俭朴而简陋的伙食,后引申为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资。
形容生活贫苦。
2. 凛然起敬:形容态度恭敬而肃立,一种对于权威、尊严的敬畏和服从。
3. 斯文败类:斯:这;文:人文化修养;败类:劣等、不好的人。
意指没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人。
4. 众口铄金:众口:群众的评议声音;铄金:将黄金熔化精炼之意。
比喻大多数人对事物评价或舆论具有巨大影响力。
五、如何学习文言词语1. 阅读古籍和经典著作,注重理解上下文,特别是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词语,并积累相关常用词汇。
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关于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是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欢迎阅读是在文言文中作为助词的用法和意思(1)《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句中“是”是何用法?查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69页注:全句的意思是“击退戎、狄,制御荆、舒”,;是,助词。
可见这是个倒装句,可“是”的用法,讲得不够清楚。
再查万光治和徐安怀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第81页,注:戎狄必须打击,荆舒也应该严惩;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前者用主动语态译句,后者用被动语态译句,因而语序不同;把二者对“是”的注释结合起来看,“是”的用法就清楚了。
(2)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无乃……与”是古汉语中一种表示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3)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
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同上)(4)诸君若有意,惟余马首是瞻可也。
(《冯婉贞》)是在文言文中作为代词的用法和意思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
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直保持到现在。
请看下面的例子:(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故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墨子·非攻(上)》)“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义同,“是”即“此”,作该句主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转载]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它还可以是助词。
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
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 和thisis
1.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
《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
《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
《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问说》
12.唯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
《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
《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
《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
《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
《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
《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