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
![口腔医学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181816c1ed9ad51f01df2c7.png)
22 培 养 实 习 生语 言 沟 通能 力 .
33 训 侏 综合 分析 问题 能 力 .
带教教 师运用 口腔科 常见病例 , 从检查 、 断、 诊 临床操作到 复诊各步骤进行分析 、 理, 处 帮助实习生更加全面 、 深入地 理解
理论知识应用到 临床诊治过程 中,达到加强基本理论训练 、 提
高专 业 理 论 水平 的 目的。
医疗质量既包括治疗技术, 也包括服务质量。 这就要求执业
医师 不 但 要 掌握 精 湛 的 医疗 技 术 ,而 且要 在 日常 工 作 中 体 现 对 患者 的人 文关 怀 , 这 样 才 能得 到患 者 的认 可 [ 只有 2 】 。
1 加 强 实 习生 法 制 与 医德 教 育
中设法增强患者信心, 调动患者积极性。
3 强化 口腔医学综合技能培训 31树 立“ 患者 为中心” . 以 的服务理念 当前 的医学模式强调“ 以患者为 中心” 这就要求带教教师 , 在实习生 剐开始接诊患者时, 就强调他们所 面对 的是人, 而不是 病。从采集病史到 临床操作, 都应从患者的角度 出发, 考虑患者 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 在接诊时, 应考虑患者受牙病的折磨 和 看病 的恐惧心理, 尽量安抚患者, 让其愉快地接受治疗 。在 临床 操作时, 动作要轻柔 , 患者张 口期间 , 避免压迫 患者头部 、 拉痛患 者 口角。 为了让实 习生有更多的体会, 可让他们模拟 医生 和患者 角色进行体验 。 32 丰富 口腔医学专业知 识 .
11 带教教 师介 绍相关 医疗 法律法规 .
联系 当前的热 点问题和 自身实 际, 带教教师 向实习生讲解
《 执业 医师法》既是对执业医师的约束 ,也是对执业 医师的保 护; 同时介绍《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 的特点 , 要求实 习生 书写医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3256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9.png)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专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实施。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相关问题。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之一。
应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1.增加基础医学课程的设置。
基础医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应该加强对其的学习。
可以在七年制课程体系中增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
2.加强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
应该增加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修复学、口腔颌面正畸学等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3.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设置。
应该加强对口腔医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口腔病理学、口腔预防保健学、口腔医学影像学等课程的设置。
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也是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之一。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医疗临床相结合等多方面的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如临床实习、病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应该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学与医疗临床相结合。
应该注重教学与医疗临床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进行临床实践,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实验教学。
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和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实践,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6bec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c.png)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内口腔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也逐渐被重视。
本文将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培养口腔医学人才。
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课程设置是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核心。
传统上,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片面,重点放在基础科学课程上,而对于临床实践课程的设置相对不足。
改革应着重在临床实践课程的设置上下功夫。
可以通过增加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还可以引入现代口腔医学的新知识,如口腔种植、美容修复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关键。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和远程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体系是改革的保证。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改革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和实践评价等。
通过定期组织口腔临床技能竞赛、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等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口腔医学人才。
改革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并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努力,才能优化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口腔医学教育改革
![口腔医学教育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1b01b8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d.png)
⼝腔医学教育改⾰⼝腔医学教育改⾰ 对于我国⽬前的⼝腔医学教育,我们更愿意根据学⽣群体的特点和学位设置类型进⾏相应的教学模式改⾰,在基础阶段以LBL和TBL教学法为主,在临床阶段逐渐采⽤PBL和CBL教学法,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摘要:为适应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发展趋势和⽇趋国际化的医疗卫⽣服务标准的需要,缩⼩与国际⼝腔医学院校的差距,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腔医学⼈才,对我国⽬前的⼝腔医学教育改⾰进⾏初步探讨。
关键词:医学教育;⼝腔临床医学 ⾃1917年加拿⼤⽛科医师林则博⼠创建华西⼝腔以来,中国现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腔医学教育体系并培养了⼤批优秀的⼝腔临床医⽣和科研⼈才,为中国⼝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趋势和⽇趋国际化的医疗卫⽣服务标准,对我国的⼝腔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更新的要求。
作为⼀名接受了中国正规⼝腔医学教育、从事⼝腔本科教学⼯作数年的基层医务⼯作者来说,我对近年来我国⼝腔医学教育改⾰的丰硕成果深有体会,澳⼤利亚⽛科学院为期⼀年的访问学习使我对未来我国⼝腔医学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1⼝腔医学专业⼈才的特点 ⼝腔医学是⼀门实践性、操作性及治疗个体化极强的学科,是⾮常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学科,它要求未来的⼝腔专业⼈才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的同时,要具备较⾼的职业素养,⼈际沟通、技术管理能⼒和创新⽔平。
我国⽬前的⼝腔医学教育发展很快但⼝腔卫⽣⼈⼒资源仍然匮乏,现有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很难适应越来越⾼的社会需求,亟需建⽴更加有效的培养机制以适应⼝腔卫⽣保健实际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双重需要。
2我国⼝腔医学事业发展现状 ⽬前,我国⼝腔医⽣与⼈⼝的⽐例⼤约为1∶40000,⽽国际公认的合理⽐例应为1∶2000,⼈才匮乏及⽐例失衡的现状很严重。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11794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4.png)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口腔医学是医学界重要的一个系列,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学科发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可以说是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来介绍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相关情况。
一、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现状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口腔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且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
另外,口腔医学专业也逐渐成为医学教育领域中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之一,从而获得了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
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随着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的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重组专业课程体系,以医学为主,以护理为次,增设公共基础课、基础专业课、专业核心课、辅修课程,引入英语语言教学等;建立医学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技术;设置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实训室,建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体系;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打造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
三、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暂停修改非核心课程,激活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引入国内外最新口腔医学知识及实践技术;二是加强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工作,建立实践教学反馈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三是加强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成果的评估,及时进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定期评估,积极调整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以确保专业课程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是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可以极大的提高口腔医学的教学水平。
浅谈口腔医学本科临床教学改革
![浅谈口腔医学本科临床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f026717a76e58fafbb00306.png)
法在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尤其在培养学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法 所无法 比拟 的优越性[ 3 1 。如遇到 口腔癌病人 时, 我们首先 提出 3
个 问题 :从该病人的病症应考虑什么疾病 ?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
() 1培养 学生刻苦好学精 神。 目 , 前 学生大部 分为独生 子
近年来 , 高校 口腔本科招 生人数 增加 , 口腔实验室设 各 而
施及教学 医院临床实习条件有限 , 得部分 口腔 医学专业本科 使
切感 , 并教会他们根据病人的不 同年龄 、 文化程度 、 性格特点 以
及不 同病情 , 采取不 同的交流方式。 ( )I 口腔专科 管理 , 4 ̄强 J 严把 出科关 。要严字 当头 , 对学生 的学 习态度 、 纪律严格 要求 , 认真把好 出科 考核关 , 达不到 口腔 实 习大 纲要求 者不能 出科 , 不能报考研 究生 , 也 并要求其 利用
1 影响 口腔医学本 科生临床实 习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
11 学 生方 面 .业余间把所缺 的实 习内容补上 , 到考核合格为止。 直 实行带教教师负 责制 ,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讲师 以上级别
的教师负责带教 , 责任到人 带教教师认真对照 口腔实习大纲 , 条条落实。 学生临床考核成绩与带教教师工作绩效考评挂钩 , 这
引导学生 ,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 目 口腔 医学在分科更精细 的同 前 时, 各科间的相互渗透也更为密切。 如 : 例 唇腭裂病 人的序列治 疗需要 口腔外科及正畸科 医生 的协作 , 种植义齿同样也需要 口 腔外科 和 口腔修复科 医生 的密切 配合才 能成 功 。要使 学生明
确, 如果缺乏 口腔基本理论 知识或 口腔 操作基本 功 , 日后将不 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腔 医师闺 。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10bc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8.png)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口腔医学专业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研究。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课程设置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应该注重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整。
应该加强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
应该积极引入前沿技术和新兴学科,如数字化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心理学等,以丰富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口腔医学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可以增加口腔医学临床实训课程、口腔医学技能训练课程、口腔医学实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注重专业实用性和就业导向,引入口腔医学职业发展规划、口腔医学行业现状与趋势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技能培养。
二、教学方法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偏重理论灌输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应该探索多元化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跨学科教学和国际化教学,引入跨学科教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等,促进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三、实践教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浅析我国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教育改革的方向
![浅析我国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教育改革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36cf73cb0c22590102029ddd.png)
性教育 主要通过多实验 、 多练习 、 多接触临床 病人 , 从而强化技 能训练 , 提高 实 际应用能力和对本学科知识 的认知水平 , 养学生 的良好 的医德医风 , 培 其 本质是将学 习者置身于一定 的知识场 景之 中, 以潜移 默化 的方 式促使 知识 内 化为 个 体 经 验 , 同时 获 得 为 医 、 人 之 道 。 做
医学 信 息
・
3 2 ・ 1 2
N .7 2 1 o0 0 1
M DC LIF R A IN E IA O M To N
学术探 讨
3 4 3 结 果分析 : .. 三批淀 粉颗 粒外 观合格 , 粒度分 布均匀 ; 素片硬 度 4. 论 讨 只要选择好合适一步制粒工艺参数 , 就能够制得疏松 、 匀且可压性 好 均 大、 重量 差异小 、 时问短 , 崩解 符合片剂通则各 项规定 。 3 4 4 薄膜包衣试验 : 以』 连 续三 批素 片为 片芯进行薄 膜包衣 , .. 用 二 结 的颗粒 , 而且压 出的片子 的硬度大 、 重量差异小 、 崩解 时间短 , 可适用 于包 薄 膜衣 。由于连续三批一步制粒得到的淀粉片的各项指 标 ( 崩解时 限、 脆碎度 果 ,见 表 四 ) ( 。 表 四 三 批 薄 膜 衣 片 结 果 等) 均优 于片剂指标 , 因此说 明本处方 的适 用性较广 , 可以进一 步推广 到小 剂量片剂的处方工艺摸索。再有 一步制粒工艺本 身有好多 的优点 ( 简化操 淀粉片批 号 D0 r1 D0 r2 D0 r3 作、 硬件减少 、 更符合 G MP要求 、 中间产 品质 量高等 ) 够将 淀粉片 的应用 能 喷浆转速 片面平滑有光泽 片面平滑有光泽 片面平滑有光泽 发 挥 到 最 大 。
36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 践性教育 效果 的科 学评价是 运用 现代 .
浅谈口腔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浅谈口腔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930ff7727284b73f2425026.png)
临 床 实 际操 作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1腔 实践 教 学 氛 围 以及 工 作 状 态 , 善 自我 学 习 。 3 完 为学 生 良 好 的 作 用 。 中 最 为 关 键 的一 环 , 是 检 验 学 生 能 否 将 建 立 一 个 临 床 操 作 技 能 的 过 渡 阶 段 。 然 它 虽
2 3 有 着 绝 对 的主 导 地 位 。 得 实验 的项 室 , / , 使 教学 与 实 验 紧 密 结 合 。 同时 在 课 余 时 间 量 资 金 , 买枋 头 模 、 合治 疗 仪 、 砂 机 、 购 综 硼 才 能 进 入 实 验 室 的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 高 了 提
我国教学 中一味 注重理 论教学 方法 ,
义齿的排列 , 以及 活 动 修 复 和 固 定 桥 的设 5 开展和参加各种操作技 能比赛 1腔 医学 临 床 实 践 操 作 的 主 要 特 点是 3
在 教 学 中只 强 调 传 授 书 本 知 识 , 相 对 忽 计 、 模 、 作 等 , 高 了学 生 的 动 手 能 力 而 取 制 提 视 运 用 知 识 去 发 现 、 决 问题 以 及 实 际 动 和 教 学 效 果 。 解 手 能 力 、 作 能 力的 培 养 。 了适 应 市 场 需 操 为 求 , 须 培 养 新 一 代 有 实 践 能 力 的 专 业 学 3 在 实习前增加见 习期 必 生 。 熟 练 的操 作 技 能 特 征 做 出描 述 , 助 对 有 中进 行 检 测 。
采 用各 种 材 料 制 作 牙 体 和 牙 列缺 损 的各 种 修 复 体 。 作 修 复 体 的 质 量 一 定 程 度 上 体 制
现 了 学 生 的 动 手 能 力 。 了激 发 学 生 的 兴 为
临 床 实 习 是 口腔 学 生 从 实 验 室 的 固定 趣 , 们 举 办 了各 种 校 级 临 床 技 能 操 作 比 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6b61d106c175f0e7cd13739.png)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改革规划一、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化2.教学管理条件现代化3.教学管理手段数字化4.教学资料管理规范化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构建与实践高素质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优化课程结构,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与学时比例。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4.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5.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三、教材建设与选用1.十五规划教材2.卫生部规划教材3.华西口腔医学丛书4.双语教学系列教材已完成。
5.其他多媒体教材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积极倡导启发诱导式、讨论式、以问题为引导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或英语教学。
2、教学手段改革: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硬件系统,包括局域网、摄像头、内窥镜、技能测评系统、数码互动显微镜等。
五、师资队伍建设1、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为分阶段的导师制的实行创造良好条件。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成效一、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化:教学办公室管理人员均多年从事教学、科研、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均具有本科以上学位,中级以上职称,一职多能,服务意识强。
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管理理论及管理现代化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熟练。
重视教学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培训、进修及教学会议。
多年来我院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历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会议;多次参加教育部、卫生部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会议及培训。
2.教学管理条件现代化:教学办公室环境优良,每人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配备数码摄像机及照相机。
3.教学管理手段数字化:实行数字化管理初见雏形,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并应用,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教学大纲、部分教案上网。
我院教学办公室人员开发的学籍管理软件能随时出具学生各种成绩;试卷分析软件能显示试题难易程度,各种题型及分度和学生成绩分布图;实验管理软件可随时查询设备清单、材料、器械保存及使用情况,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管理。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20321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摘要: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过程中,口腔医学也日渐趋于多元化、综合化,这对口腔医护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急需加快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以不断提升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合理增加素质教育比重,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现代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现代医学发展趋于多极化,在疾病管理、治疗以及控制方面要综合考虑心理、环境、社会、生物学等多项因素。
口腔医学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必须加快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步伐,合理规划改革方向与步调,着重改革口腔医学教学内容、类型,关注培养医学学生临床技能,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现代医学发展态势在现代医学领域,口腔医学属于关键组成部分,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变化发生一定改变。
现代口腔医学逐渐朝着多元化、综合性方向发展,这就对口腔医护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急需推进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现代医学发生巨大改变,一方面,以往医学领域认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物学,而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人类死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包括生物学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变化因素等,这体现出现代医学逐渐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
在疾病管理方面,除了要对个体因素加以考量,还要对社区等更大群体因素进行考虑。
另一方面,在现代医学多极化发展背景下,在疾病治疗以及控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心理、环境还有社会因素等。
为紧随现代医学发展步伐,并满足相关发展需求,要求现代医学学生既要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完整的建立知识结构,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比如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分断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使知识、素质与能力有机结合,在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基础上,不断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临床技能水平等。
二、现代医学发展下的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策略1、改革教学类型为紧随现代医学发展步伐,需要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应用创新启发型、整理总结型等教学类型。
口腔教育专业的改革
![口腔教育专业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1dc1e7c3ad51f01dc281f1c7.png)
1、引进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口腔领面外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口腔领面外科的医生必须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被动学习卜学习效率极低,记忆时问短暂,很多学生不得不在考试前突击学习,死记硬背,造成考试结束后又将书本内容全部还给老师的现象,以至于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学过的知识为病人服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引进PBI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近年来将PBI教学模式应用到口腔医学各科教程的教学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我校将PBI教学模式引用到口腔领面外科的教学中,通过具体病例引发讨论,强调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并给出正确的指导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通过PBI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惯性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使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
第三,传统的教学方式卜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是常见的现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我们大胆尝试在一些简单的章节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学生讲老师听。学生在上课前要积极准备,查阅相关知识并制作幻灯片,等到上课时由学生代替老师讲解知识点,然后再由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心理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探讨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298c58fbceb19e8b8f6ba5d.png)
学 生具 备适 应 实 际工 作 的 能 力 。培 养 学 生 式 使 学 生 对 该 实 践 操 作 技 能 的 每 一 个 环 节 效 果 是 围绕 培 养 目标 , 过 实 践 性 教 学 环 通 动 手 能 力 , 应 能 力 为 最 直 接 、最 有 效 的 有 一 个 清 晰 的 认 识 。 适 方 法 , 着 其 他 教学 环 节 无 法 替 代 的 作 用 。 有 近 年 来 , 等 医 学 教 育有 了突 破 性 进 展 , 高 教 学质量普遍提高 , “ 但 重理 论 、轻 实 践 ” , 3 2 2 作 技 能 的 模 仿 阶 段 ..操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9 0 ( ) O 3 — 1 1 7 — 7 5 2 0 )6 b 一 0 1 0
熟 大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提 高 操 作 技 革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生 实 际 动 手 能 力 , 练 掌 程 序 及 要 求 较 好 地 完 成 操 作 过 程 。 能 的 必 要环 节 , 是 培养 创 新 能 力 的 基 础 。 握 操 作 技 能 ,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 毕 业 生 也 提 为 3. 5操 作 技 能 的 巩 固 阶 段 2. 应 彻底 改变 传 统 教 育 模 式 下 实 践 教 学处 于 就业 、创 业 提 供 强 有 力 的 支 持 。 从 属地 位 的状 况 。构 建 科 学 合 理 培 养 方案
口腔 医 学 技 术 是 一 门技 术 性 很 强 的 应 用 性 学 科 , 践 性 较 强 。 对 本 专 业 学 生 实 实 际 操 作 技 能 的 培 养需 要 在 本 学 科 理 论 指 导
下 的 操 作技 能训 练 , 要 反 复 训 练 , 能 使 且 才
深化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深化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7ac9becd89eb172ded63b7eb.png)
课程各 2门, 使选修课学分 占整个学分 的比例提高至 2 % ̄ 。 52 右 E
实行理工结合 , 文理渗透 ,学科交叉 , 科生 教育与研究生教 本
导思想 ,并做好学院的学科定位 在充分调研 的基础 上, 定了我 院的办学指导思想。 制 确立 “ 本科教育是立 院之本 ”的办学理念 ,以教学 、科研、医疗 为
・2l ・ 2
临床学科 的实 习周数 ( 如增设 口腔正畸学毕业实习 ) 。
21 . O在第 l O学期安排 5 5周时间, .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 实
维普资讯
・
健康教 育 ・
27 5 第 卷 5 WdH t it 0 年 月 4 第 期 o eh g 0 d ADe s
深化 口腔 医学教学改革 提 高教师 的教学水平
苏 剑 生
( 同济大学口腔 医学院 20 7 0 02)
[ 摘
要] 本 文介 绍 了同济大学 口腔 医学院深化 口 医学教 学改革的措 施与方法 ,指 出了通过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 腔
学 内容创新 ,可提 高人才培 养质量 , 促进教师 的教 学水平明显的提 高。
关键 词:口腔 医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R8 7
高等 学校 的中心任 务是培养人才 ,而人才培养 的中心环 节是教学 ,因此教学始 终是学院的工 作中心。本科教育又是
高等 教育 的主体与基础 ,抓好本科教育是提 高高等教学质量
量、高水 平、高知名度 ,具有 同济特色 的一流 的口腔医学院。 2进 一步改 革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1从 单一 的生物 医学模式逐 步过渡到 生物一 心理一 社 . 会 医学新 的医学教学模式 , 从单纯传授知识 、 分段 式教学模式 逐步形成 以能力培养为主 的渐进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分段式 教学模式 改为交叉式、相 互渗透、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 式,学
口腔医学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口腔医学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04d406d783e0912a2162a6b.png)
、
调整 教学 结构 。 加 实践性 教 学 比重 增
根据技工考试大 纲要 求删 减部分 理论课 内容 , 充分保 证 在 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点 的同时强 化专业 实践 技能操 作 , 以期达 到
让 学 生 进 入 岗位 实 习后 能 迅 速 顶 岗的 目的 。
二 、 学方法 与 手段 改革 教
缩 短与实际工作 的距离 。 ( 内实 训 基 地 , 善 三 建 完
实验室配置。
采用学做合 一仿 真教学一 门诊义齿加工一综 合实训三个相 互独立 又互 成体 系的教学 环节 , 培养 学生职 业 岗位能力 及工作 技 术 能 力 。实 验 室 配 置 与 义 齿 加 工 企 业 相 一 致 的 相 关 仪 器 设 备 , 仿真实的义齿加工环境 , 模 使课程教学取 得 良好 的效果 。实 验课教学 中教师 随时进行指 导纠 正 , 培养学 生在实 际工作 中制 作 和评价修 复体 的职业技 能和 素质 。实践 指导 资料 , 实践 考核 题库及考核评分 标准 比较完善 ; 实践 教学管理到位 , 提前一周做 好设备工具 的准备 、 预实验等 。
囝校 科 流 学交
口腔 医 学 技 术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的 初 步 探 索
安徽 医学高等 专科 学校
【 摘
( 安徽合肥 ) 倪成励 罗晓南 董 蕾
2 0 3 301
要 】构建 口腔 医学技术 专业 实 性教 学体 系, : 践 建立“ 理论 + 能” 技 的考试模式 ,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 彻底 改变传统教 育模
( ) 善 口腔 医学 技 术 专业 课程 设 置 。 一 完 在校三年 中, 前一年半在 校进行 基础课 及专 业课 的教学 与 实训 , 后一年半按 企业 要求 进行顶 岗实 习 , 实习结束后 回校参 加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a1ccecf12d2af90342e647.png)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作者:张敏郭胜斌孙龙云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87期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但发展历程相对短暂,至今尚未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尚处于不断摸索、试验及检验阶段。
各医学院均在积极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尝试应用各种方法、手段及模式,但均欠缺完善性。
在本课题研究中,笔者尝试对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作出大胆改革与创新,结合行业需求,以提升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尽最大努力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PBL与情景再现教学法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医学教育方法,在国内外医院培训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PBL教学强调确立患者的主体地位,其立足于临床实践,将问题设为基础,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该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宗旨是培养口腔专业学生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有益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与综合技能水平。
情景再现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规划情景,学生能在仿照临床工作现实环境下完成各种技术操作,进一步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协助他们在实践中拓展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增强掌握的扎实度,拓展知识面,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学生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程中,积极采用PBL结合情景再现法开展教学活动,有益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1]李红,陈金锐,潘洁.由執考实践技能改革引发的对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8):137-138.。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a20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d.png)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口腔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当前口腔医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教育质量,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学试点。
二、试点目标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适应现代口腔医学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2.更新教学内容:更新课程设置,增加前沿研究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培养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试点内容和具体措施1.教学内容(1)课程设置更新:增设前沿研究课程,如口腔医学新技术、口腔种植学等,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技术发展。
(2)实践教学强化:增加实验课程的学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3)临床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技能培训,通过模拟病例学习和临床实习,帮助学生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
2.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病例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临床推理能力。
(2)问题导向学习: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寻找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点和经验,促进彼此间的学习和交流。
3.教师队伍建设(1)教师培养机制升级: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教师培训提升: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e9c001f61fb7360a4c6526.png)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X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 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X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X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全文)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ac3c698762caaedc33d411.png)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全文)AOn Or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WANG Pin,LIU Min(Prosthodontics Department,School/Hospital of Stomatology,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Sichuan 646000)Abstract Oral Medicine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ogether form a complete system of or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today's dental medical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education,which makes teaching quality have declined. Fo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according to modern medical quality education,we have to improve practical ability to focus,made so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interns,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Key words oral medicine;practice teaching;reform 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 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为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兼顾就业的多样化,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1. 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现实岗位设置为基本,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及任职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压缩课程学时总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制定或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
通过课程的分化,注重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将教学内容更新作为重点近年来,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要及时将来自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成果引入教学,剔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等内容,及时补充讲义,开设新技术讲座,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步,提高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在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
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培训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沟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六)增设新课程,整合改造旧课程,充实加强主干课程(1)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强化通识及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增加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用课程的学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艺术欣赏、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合并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时。
(3)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居高不下,增加口腔正畸学的学时。
(4)针对口腔疾病多发的特点,将《口腔预防医学》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5)强调以实用和必需为度,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四门课程整合为《口腔内科学》一门课程。
(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将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课程平台组成,即必修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选修课程平台和隐性课程平台。
必修课程平台保证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
网络课程平台涵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主要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改革建设方向。
选修课程平台包括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
隐性课程平台包含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与其他三个课程平台互相配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三个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
(八)构建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审核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制定训练考核标准。
1.基本技能训练环节。
进一步增大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加大基本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2.临床模拟实训环节。
由教师提出模拟标准临床病例,并指导学生分组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训设计,提出实训方案。
实训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和指导教师审定后由实训小组付诸实施,撰写实训报告,组织报告会,交流经验与体会。
3.口腔综合门诊环节。
在学生进行临床课教学和专业实习期间,尝试开始口腔综合门诊训练,使学生综合接触口腔各专科疾病,锻炼学生口腔疾病和患者的整体治疗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九)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改革传统的经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以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指导性自学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结合口腔专业操作、实践多的特点,开发制作和引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推广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程等教学手段,加速建立比较系统的口腔医学网络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使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为教学服务,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力量。
(十)改革考试模式探索考试模式改革,抓考风,带学风,变单一的知识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重视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
考试内容不只局限于讲授的内容,还包括规定的自学内容,命题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降低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
在完善题库建设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十一)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标准,形成校内为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
1.依托学校有关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校内口腔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及实验质量,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面积足,设施全,档次高,管理好,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3.本着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原则,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合作领域。
4.对实践教学带教人员进行资格认定。
5.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十二)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根据行业的新发展和专业特点尽量选用新版规划教材,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2.鼓励、支持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主编或参编与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口腔医学专业实训指导书1套,组织编写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习题集。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重要的教材研究课题可推荐列为学校教改项目,明确任务和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4.建立教材档案,全面记录反映教材建设的状况和成果。
深入开展与医药卫生单位在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实践与研究相辅相成,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1.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
各级领导均应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竞争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得,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激励制度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改革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改革规定向教学一线、向教师有较大倾斜。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