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吗?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如此,同样是以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和根据的。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不断迎接新矛盾、继而不断化解新的矛盾的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的交替运动,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进步。
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就应该确立相应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回避或讳言矛盾,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第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既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又要增强化解矛盾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第三,化解矛盾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要允许其实现经历一个过程,甚至要给化解矛盾以一定的时间条件。
2、如何认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它们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都是使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新理论思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能互相取代、顾此失彼,也不能互相排斥、厚此薄彼。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他的任务是研究发现自然规律;而社会科学不仅要研究社会,而且要研究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要讲究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
(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
(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
(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
(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
(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
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
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象”。
“知识就是力量”是要达到控制自然的实践目的。
培根认为只有以控制自然为目的,才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
他坚持理性主义,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
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通过实验的得到的知识更为深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生马克思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试题整理
马原试题整理一、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琴纳与牛痘)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二.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生与发展。
(解密秘鲁魔鬼花园)实践提出新问题. 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使人的认识不断发展。
第三. 实践出真知.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丰子恺画羊、小孩被开水烫、电老虎)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正确. 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第五.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科学研究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总结:认识依赖于实践: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发展、为实践服务、受实践检验;同时. 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二、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 是认识的两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体和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统一.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首先.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其次.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
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准则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精心整理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
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石主流,法的主要内容。
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
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
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
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步的补充;分析统一的整体,而系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5. 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与包括答案
导论1.什么是社会?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什么?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必然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成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系统。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渐渐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穿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议论。
拥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特别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经常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议论要碰到众多主观要素影响,所以很简单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4)难考据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拥有不能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所以难以考据。
2.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照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路子,是主体凑近、掌握致使于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商议方法的基本源理和基本源则。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详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所差异,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所以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括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基本源则?1)客观性原则。
依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
要侧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侧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侧重坚持公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3)整体性原则。
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见解来观察并办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对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成立全局性的见解4)详尽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理解变得愈发重要。
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和指导思想,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也成为了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不能仅仅在书斋中思考社会现象,而要深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参与。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不能只依靠理论推导和数据统计,还要走进工厂、企业,了解生产过程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问题。
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
比如,在分析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时,不能只看到它当下的表现,还要考虑它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
同时,要看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关系。
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
阶级分析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通过阶级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和权力结构。
比如,研究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往往离不开对不同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还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入手,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比如,研究文化现象,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对于这些方法论的理解和应用是重点考查内容。
我们需要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展现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掌握程度。
以当前社会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为例。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贫富差距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分配制度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与答案
导论1、什么就是社会?社会科学得特点就是什么?社会就是人类生活得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得总与。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就是以特定得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与质量得人口为主体而建立得相互交往与运动发展得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科学就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得,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得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与合理评价。
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得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就是非常复杂得;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得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得认识与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得民族性与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得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2、什么就是方法?什么就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今天我们所说得方法,就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得认识而为自己规定得活动方式与行为准则,就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得得手段或途径,就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于改造客体得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得理论,它以多种多样得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得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得方法论,它就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得概括与总结.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所差异,它所研究得对象就是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得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含了人文学科得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得本来面目来认识与理解人类历史,这就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得首要得前提。
2)主体性原则。
要注重从主体得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得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得关系,来瞧待人个与社会得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得精神,注意局部与整体得关系,树立全局性得观念4)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如何成为可能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目答案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目答案一、什么是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理论是如何具体体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1)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方法论提炼的产物。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体现和运用。
系统研究方法是20世纪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而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中。
马恩科学使用“系统” 概念,大量论述了系统思想。
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系统研究方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当代科学水平的辩证思维方式。
(2)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
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
马恩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态。
社会有机体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
系统研究方法产生的一个主要基础就是对有机体的研究。
有机体不同于无机物,有机体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制约关系下的发展变化,更为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强调系统思想是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有机哲学”,道理就在此。
(3)社会有机体的结构。
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命有机整体。
1.社会有机体对辩证法联系原则的体现: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
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
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
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
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按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XXX《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XXX主义活的灵魂。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范围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XXX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
XXX的辩证法和XXX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评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XXX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常常意想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使令个别积极思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题答案.
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A. 主观意识
B. 客观存在
C. 社会制度
D. 文化传统
社会科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强调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辩证法
D. 实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社会实践的观点强调什么?
A.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B. 实践经验的次要性
C. 通过实际调查和研究获取真实的社会数据
D. 忽视理论构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
A. 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B. 文化差异
C. 政治制度的不合理
D.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关注什么?
A. 个别历史事件的研究
B. 社会现象的表面现象
C. 社会现象的发展轨迹、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
D. 抽象概念的演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哪种方法主张通过实际调查和研究来验证和证实理论认识?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辩证法
D. 实证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主观臆断
B. 客观实证
C. 逻辑推理
D. 经验总结。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题答案.
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
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
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
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
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
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
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按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
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按受实践检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水恒真理。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周守已有理论成果)。
在实践发展理论,不仅是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木身的要求。
理论的生命力: 实践中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
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不仅与认识一样具有普遍性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以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这一标准对我国当前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孵改革的旧思想观念和条条柜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才能深入实践,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4.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一、真埋与价值(一) 社会现象的两重性: 事实与价值。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追求价值的活动,但不完全是一种主观现象,因为: 1、价值作为一定对象与人的需要和目的的适应关系,包含了主观性但不归结为主观性,而是建立在一定实践基础之上并受具体实践条件的制约。
2、人的活动目的和动机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感望,而是由各种社会条件决定的。
3、社会活动过程作为多种活动的综合,不以某个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 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
科学的社会认知所要追求的是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包含对社会价值属性和社会运动方向的把握。
(三) 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
人们认识社会想象,不仅要了解社会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出社会应当怎么样,即确定社会合理的价值向度,从而知道人们进行合理的实践,促使社会向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转化。
(四)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不是分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社会事实都是蕴含者价值的事实,社会价值都是依托于事实的价值,要达到对社会现象正确深刻的把握,就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起来。
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一) 社会认知的特点: 同人们的利益直接相关: 在阶级社会则同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立场相关。
(二) 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
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
只有研究者近距离的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或活动,才能真正地把握社会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矛盾运动,进而如实的进行事实描述。
(三) 社会认知的概括与综合。
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描述,形成了对特定对象的经验性知识,为了从这些经验性认识中进一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建构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就要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
社会认知方法的分析与综合,是社会分化与整合在人们意识的思维中的体现与自觉。
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一) 社会进步的评价。
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
社会评价要以事实为根据,是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也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最终旨归。
(二)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也是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力是可以衡量的客观力量,是最硬的社会事实,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最核心内容,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利益体现里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之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前提性、先决性条件; 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保准之最高,则在于人民是社会发展和价值评价的目的所在。
5.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人类认识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
马克思主义反对把社会生活的发展归结为生物现象,但认为把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有机体的思想是合理的。
意义: 马克思将辩证法联系、发展的思想运用和体现于社会有机体的分析中。
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
二、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
按照这种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无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意义: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三、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人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意义: 技术社会形态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论述已经包括了技术社会形态划分的思想。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6.“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实用原则”,这句话错在哪里?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 实践是检验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析学从实践的角度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知行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这样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实用原则的主要特点是: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
因此实用原则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阁作为取得“成功”和“效果”的衡量标准。
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效果,学挝了真理。
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实用原则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埋观根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