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经典案例分析
中外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经典法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法律的精神、原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将选取中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律案例,从法律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法律实践有所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水门事件”案1. 案件背景1972年6月17日,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发生窃听事件,涉案人员被警方逮捕。
这一事件最终导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2. 案件分析(1)宪法原则“水门事件”案体现了美国宪法中的权力制衡原则。
在该案中,总统尼克松试图掩盖犯罪事实,干预司法调查,这严重违反了宪法规定的权力制衡原则。
法院最终判决尼克松因妨碍司法公正而辞职,体现了宪法对权力滥用的制约。
(2)程序正义案件调查过程中,美国司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确保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原则,即法律的实施应当以公正、透明的方式进行。
(3)公民权利在该案中,被告人的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公民权利得到了保障。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法律适用的公正性。
3. 案件启示“水门事件”案告诉我们,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法律实践中,应当遵循宪法原则、程序正义和公民权利等基本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
三、案例二:中国“刘燕文案”1. 案件背景2002年,中国法学硕士刘燕文因在学位论文中涉嫌抄袭,被北京大学取消博士学位。
此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一起标志性事件。
2. 案件分析(1)学术规范“刘燕文案”体现了我国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在学术研究中,遵守学术规范是每位学者的基本义务。
刘燕文因抄袭行为受到处罚,表明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2)法律适用在该案中,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刘燕文的抄袭行为进行了判决。
古今中外经典领导案例分析
案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体现领导权变的思想和案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
其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
三国时代,魏文帝太和三年(22)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布阵于渭水沿岸的祁山,从西边进攻魏国。
魏文帝曹丕为了抵御蜀国大军,把大本营迁到长安,同时起用名将司马懿作为统率,率兵迎战。
司马懿足智多谋,是当时唯一能够与诸葛亮一比高低的将领。
诸葛亮打听到由他来担任统率,就派手下大将马谡,率兵前往固守处于粮道关口的街亭。
马谡精通兵法,才华横溢,他所献的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所采纳,深得诸葛亮的赞赏和信任。
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不顾诸葛亮在出发前的一再叮嘱,必须在当道下寨,而是按照熟读的兵书,擅作主张,将营盘设置在山顶上。
按照兵书上所讲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占领高处,可以从高处轻易地观察到敌人的行动,并且由上往下,可以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击败敌军。
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可听说蜀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诸葛亮的谋略。
但当他看见蜀军在山顶上安营扎寨时,却大笑起来,立即派兵包围了蜀军下寨的小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马谡的军队由于被切断了水源,又看到被魏军重重包围,于是军心大乱,终于在三天时间内,土崩瓦解。
蜀军痛失街亭,演出了一幕让世人不胜惋惜、发人深省的“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由于马谡军事失误丧失街亭战略要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退。
就在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5000兵去西城三县搬运粮草,身边只留有2500人之际,忽然报说司马懿率15万大军往西城蜂拥而来,处在这个弹丸之地的2500人马,听到这个消息后尽皆失色,皆感死期将至。
但是诸葛亮却号令四门大开,旌旗藏匿,只叫几个老人四处打扫卫生。
自己鹤氅纶巾,引二童登上城楼,“焚香操琴”,神情自如,悠然自得。
司马懿见状之后,以为城里埋伏着重兵,诸葛亮城上弹琴是诱兵之计。
中国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南宋时期,奸臣秦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诬陷忠良,制造了“莫须有”案。
该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之一,也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剧。
二、案件经过1. 事件起因秦桧在南宋朝廷中担任宰相,专权跋扈,排斥异己。
他担心忠臣岳飞等人的势力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心生恶念,企图陷害岳飞。
2. 事件经过秦桧利用手中的权力,捏造罪名,诬陷岳飞谋反。
为了使岳飞无法自辩,秦桧还制造了“莫须有”的罪名。
所谓“莫须有”,即没有确切证据,只是空口白牙地诬陷。
岳飞被秦桧诬陷后,受到了严刑逼供。
在秦桧的操纵下,南宋朝廷对岳飞进行了审判。
尽管岳飞百般辩解,但秦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依然判处岳飞死刑。
3. 事件结果岳飞被秦桧陷害致死,其他忠臣也被牵连其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秦桧则因为陷害忠良而臭名昭著。
三、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在“莫须有”案中,秦桧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当时的法律。
根据《宋刑统》的规定,谋反罪是重罪,需要确凿证据才能定罪。
然而,秦桧却凭借手中的权力,捏造罪名,陷害忠良,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2. 司法公正在“莫须有”案中,南宋朝廷的司法系统完全沦为了秦桧的傀儡。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完全不顾事实真相,迎合秦桧的意愿,对岳飞等人进行了错误的判决。
这种司法不公的现象,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3. 忠良被害“莫须有”案是中国历史上忠良被害的典型案例。
岳飞等忠臣为了国家的利益,竭尽全力抗击外敌,却遭到了秦桧的陷害。
他们的悲惨遭遇,警示后人要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结论“莫须有”案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剧,也是南宋时期司法腐败的缩影。
该案反映了当时法律的不完善、司法公正的缺失以及忠良被害的悲惨现实。
通过对该案的分析,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维护法律尊严、追求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以史为鉴,警惕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第2篇一、案情简介张三,男,45岁,某市居民。
中外家庭教育成功案例
您的位置:首页-->社区教育-->市民讲堂
中外家庭教育成功案例
来源: 作者:Grace 录入人:吕建宁 发布时间:2010-11-8 14:07:44
2.晋江市内坑镇有一个五口之家,家中三个女儿,可以说是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女儿现就读某重点大学,二女儿的学习成绩现在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儿在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一次获全国金牌,一次银牌,全省信息技术竞赛第一名,其他地市级的竞赛几乎都是第一名,学习综合成绩一直是年段前几名,用这位“英雄”家长的话说,“是民办学校给我几个女儿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水平培养了我三女儿”。其实也不尽然,这位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对小孩的管理可谓是独出心裁,“亲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励”(三女儿在日记中对自己父母亲的评价)是他们两夫妻的特点。平时,在对小孩的管理中,他们对女儿们有的不仅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三个女儿从小似乎都很争气,都能理解父母亲的用心。这位爸爸曾经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作为家长代表这样说过:“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门门功课好,得高分。然而,事情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有时,父母也会因孩子学习的分数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测验最好全班第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分数对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掉以轻心。在孩子学习上取得高分时,父母也要激励孩子不断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满足;当孩子没有取得好分数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孩子,而应当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想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难。我每当在孩子学习上取得不够理想成绩时,总是鼓励孩子,败不馁,要经得起考验。我常常对孩子说:读书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奋斗的精神,进取精神,事事如意,实属不易。学习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志向与意志品质。这是构成孩子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让孩子懂得追求是人生境界的动力。我们不能以孩子学习结果的成败来影响孩子的成长,更不能扼杀孩子的情感世界。面对孩子在学习上所遇到的一切情况,作为家长只能尊重事实,化激励为动力,不断焕发孩子向上进取的情感,让孩子在学生时代度过各种经历考验,让孩子变得成熟起来,成长得更健全,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想,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做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家长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艺术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沐浴在家长爱的阳光下,迅速成人成才,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你很难想象这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化的家长在管理孩子上的高度境界与艺术感。但是,他确实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对于学校要开展的各项工作,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并能及时的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与想法。他说“民办学校的师资、责任心及对孩子个性与能力的培养都有独特的地方,为了孩子的将来,我是更信任民办学校的教育能力与水平!”
古代法律案例及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唐律疏议》是我国唐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其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后世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唐律疏议》中,有一则关于盗窃罪的案例,以下是该案例的详细情况。
二、案例正文(一)案情简介唐朝某年,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
犯罪嫌疑人赵某,男,二十岁,农民。
赵某因家境贫寒,生活所迫,产生了盗窃的念头。
一日,赵某潜入邻居李某家中,盗取了李某家中的金银首饰、衣物等财物。
案发后,李某家失窃,很快发现了被盗物品,遂向官府报案。
(二)审判过程1. 审理阶段官府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了侦查。
经过调查,官府掌握了赵某的犯罪事实。
在审理阶段,官府依法对赵某进行了审讯。
赵某对自己盗窃的行为供认不讳,并表示愿意悔过自新。
2. 判决阶段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盗窃罪分为强盗、窃盗、监守自盗三种。
赵某的行为属于窃盗,且盗窃金额较大。
根据律法,赵某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
审理官根据《唐律疏议》的相关规定,判决赵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百贯。
三、案例分析(一)法律依据1. 《唐律疏议》卷二十三《贼盗律》规定:“诸盗者,皆以赃论。
强盗,笞四十;窃盗,杖六十;监守自盗,笞五十。
”2. 《唐律疏议》卷二十三《贼盗律》规定:“诸盗,赃满五贯者,绞;满三贯者,流三千里;满一贯者,徒三年。
”(二)案例评析1. 刑罚的适度性本案中,赵某因家境贫寒而盗窃,属于犯罪动机不纯。
官府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赵某的犯罪动机,对其从轻处罚。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犯罪动机的重视,以及对刑罚适度性的追求。
2. 犯罪预防与教育本案中,官府对赵某进行了审判,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同时,官府也通过此案对广大民众进行警示教育,提醒人们要遵纪守法,珍惜美好生活。
3.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本案中,审理官严格按照《唐律疏议》的规定,对赵某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定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在法律适用上的一致性。
四、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律疏议》中的这则盗窃案,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犯罪行为的惩治,也体现了法律在犯罪预防、教育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得不到就毁掉 著名古代案例
得不到就毁掉著名古代案例得不到就毁掉,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悲剧。
下面列举一些著名的古代案例,展示了这一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
1. 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是希腊神话中的一段故事,也是古希腊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希腊王子帕里斯得不到美丽的海伦后,毁掉了特洛伊城,引发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2. 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下令焚毁了大量的古籍,并处死了许多儒家学者。
这一行为使得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消失。
3. 罗马帝国的自焚:公元64年,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发生了大火,大部分城市被焚毁。
据传言,罗马皇帝尼禄为了满足自己对城市的建设愿望,故意纵火,以便重建罗马。
4. 唐朝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政治动荡,造成了长达8年的战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和封赏后,起兵造反,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文化破坏。
5. 日本战国时期的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场重要事件,也是织田信长的死因。
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得不到信长的信任和重用后,发动了这场暗杀行动,导致了信长的死亡和战国时代的大动荡。
6.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亨利八世为了得到合适的继承人,进行了多次婚姻,并将一些妻子处死或离婚。
这种做法导致了英国社会的混乱和政治动荡。
7. 中国明朝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场内战,朱棣得不到朱允炆的信任和封赏后,发动了这场起义,最终夺取了皇位,并建立了明成祖。
8. 罗马帝国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之一。
奴隶们得不到自由和尊严后,发动了这场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对罗马帝国的影响深远。
9. 法国大革命的恐怖统治: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在恐怖统治下实施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和处决,以建立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秩序。
这一行为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丧生,社会秩序的彻底崩溃。
10. 中国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起义领袖洪秀全得不到清朝的认可和封赏后,发动了这场起义,导致了长达十年的战乱和大量人员伤亡。
法律古代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法律制度也相对完善。
在唐代,官府对案件的审理非常重视,法律条文明确,法官们秉持公正司法的原则。
本文将通过对唐代张琮诉周兴案的案例分析,探讨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情简介张琮,唐代人,因土地纠纷与邻居周兴发生争执。
张琮认为周兴侵占了自己的土地,遂向官府提起诉讼。
官府受理此案后,经过审理,认为周兴确实侵占了张琮的土地,判决周兴退还土地。
然而,周兴不服判决,认为官府审理不公,于是向上一级官府提起上诉。
三、案件审理过程1. 初审在初审阶段,法官根据张琮和周兴的陈述以及相关证据,认为周兴确实侵占了张琮的土地。
因此,初审法官判决周兴退还土地。
2. 上诉周兴不服初审判决,向上一级官府提起上诉。
上诉过程中,法官对案件进行了重新审理。
上诉法官认为,虽然周兴确实侵占了张琮的土地,但张琮在诉讼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如未能及时提供相关证据等。
因此,上诉法官对初审判决进行了部分改判,要求周兴退还部分土地,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3. 再审周兴对上诉判决仍不服,继续向上级官府提起再审。
再审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张琮在诉讼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过错,但周兴侵占土地的事实确凿。
因此,再审法官维持了上诉判决,要求周兴退还部分土地,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1)法律条文明确:唐代法律制度较为完善,法律条文明确,有利于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做到有法可依。
(2)注重证据:唐代法律制度强调证据的重要性,要求当事人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3)公正司法:唐代官府秉持公正司法的原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2.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启示(1)当事人应充分提供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充分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以免影响案件的审理结果。
(2)法官应公正审理案件: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秉持公正司法的原则,确保案件的审理结果公平公正。
(3)重视调解:在审理土地纠纷等案件时,法官应注重调解,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历史上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南京大屠杀案,又称南京大屠杀或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指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日本侵华军队在南京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这场惨案造成了超过30万无辜平民和战俘的死亡,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法律层面上,南京大屠杀案涉及到战争罪、反人类罪等多个国际法问题。
二、案件概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12月13日,日本侵华军队攻占南京,开始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在这期间,日军对南京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抢劫和焚烧。
据战后统计,南京大屠杀期间共有30万以上无辜平民和战俘死亡。
三、法律分析1. 战争罪根据《日内瓦公约》第3条的规定,战争罪包括:“故意对平民或非战斗员进行攻击;故意对被俘人员或战俘进行虐待;故意对医院、医院人员、宗教场所、宗教人员或宗教标志进行攻击。
”南京大屠杀案中,日军对南京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属于故意对平民进行攻击,因此构成了战争罪。
2. 反人类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7条的规定,反人类罪包括:“在广泛或严重的违反国际人道法的情况下,对平民或非战斗员进行谋杀、灭绝、奴役、驱逐、强奸、性奴隶制、强迫怀孕、强迫绝育或其他形式的性暴力,或对人的尊严进行其他形式的严重侵犯。
”南京大屠杀案中,日军对南京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抢劫和焚烧,属于对人的尊严进行严重侵犯,因此构成了反人类罪。
3. 破坏和平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8条的规定,破坏和平罪包括:“策划、发动或参与大规模的侵略行为或违反国际法的战争行为。
”南京大屠杀案中,日军侵华战争行为构成了破坏和平罪。
四、案例分析1. 犯罪主体南京大屠杀案的犯罪主体为日本侵华军队,包括日本士兵、军官和指挥官。
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实施了屠杀、强奸、抢劫和焚烧等犯罪行为。
2. 犯罪手段南京大屠杀案中,日军使用了枪杀、刀砍、火烧等多种手段对南京市民进行屠杀。
此外,日军还强迫市民观看杀人表演,以此作为娱乐。
古今中外经典案例分析33845
3.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看法:
“南京彭宇案”的判决结果为中国多年的雷锋式社会救助投下一抹阴影,此后各地类似老人倒地而众人不敢相助的新闻不断出现,直至近期再现“郑州彭宇案”,甚至还有媒体报道一名老汉“专业碰瓷”近十年,道德与正义问题被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国家在维护公共道德方面有强大和积极的作用。在美国,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是活雷锋,但是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互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比如有人因车胎被石头割破漏气停在路边,素不相识的路人会纷纷停下车来,冒着大雨帮助他们换轮胎。相应的,其他人也在雪中帮助把滑到公路外的车子推回公路上。
2.彭宇案对人们道德的影响:
南京“彭宇案”之后,各地频发的“救人反被诬赖”式事件,常常轻易地被扣上了“彭宇案”的帽子,“彭宇案”成了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随后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掀起了全民道德大反思。此时,突然为“彭宇案”翻案,不少人觉得这是“公关”——是不是社会道德滑坡太厉害了,现在才“故意”把“彭宇案”“修订”成这个样子?如果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彭宇案”被误读了这么些年,为何不早一点澄清呢?
我在美国的同学亲眼目睹过多次交通事故或者老人摔倒这类事情,路人都纷纷停车跑到伤者跟前询问是否需要协助,每个人都会掏出手机叫警察和救护车。诸如此类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社会道德就是这么一点点建构起来,并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古今中外经典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自古以来,法律案例层出不穷,许多案例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
本文将选取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法律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古代经典法律案例1. 秦始皇焚书坑儒案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下令焚烧《诗》、《书》等经典文献,并坑杀一批儒生。
此案引发广泛争议,成为古代法律案例的典范。
法律意义:此案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思想自由的严格控制,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2. 魏征诤言案唐太宗时期,魏征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地方官。
后来,唐太宗幡然醒悟,重新启用魏征,并称其为“诤臣”。
此案体现了古代法律对忠言逆耳者的保护。
法律意义:此案强调了法律对忠诚、正直的肯定,以及皇帝对忠臣的尊重。
三、近现代经典法律案例1. 美国辛普森案1994年,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涉嫌谋杀前妻和她的情人。
经过审理,辛普森被判无罪释放。
此案成为美国司法史上的经典案例。
法律意义:此案反映了美国司法体系在证据、程序等方面的严格审查,以及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
2. 中国刘涌案2003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故意杀人案进行二审,最终维持原判,判处刘涌死刑。
此案成为中国司法史上的里程碑。
法律意义:此案体现了中国司法对暴力犯罪的严厉打击,以及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四、中外经典法律案例对比分析1. 古今对比古代法律案例往往侧重于道德教化,强调法律与道德的统一;而近现代法律案例则更注重证据、程序和公正。
2. 中外对比中外法律案例在法律理念、司法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美国法律强调个人权利和司法独立,而中国法律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稳定。
五、结论古今中外经典法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法律智慧和历史经验。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法律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法律体系,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中外经典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律案件。
这些案件不仅对当时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法律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将从中外两个角度,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律案件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法律的本质、价值以及法律实践的复杂性。
二、中外经典法律案件概述1. 中国经典法律案件(1)秦朝《睡虎地秦简》案件:睡虎地秦简是我国古代法制的珍贵资料,其中记载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
如《睡虎地秦简·法律》中记载的“张汤盗案”,反映了秦朝法律对盗窃行为的严厉打击。
(2)唐朝《唐律疏议》案件: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法律制度较为完善。
《唐律疏议》是我国古代法律的总成,其中收录了多个经典法律案件,如“杨国忠案”、“李林甫案”等。
2. 外国经典法律案件(1)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案件:罗马法是世界法律史上的瑰宝,其《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中记载了多个案件,如“帕拉丁山案件”、“法比乌斯案件”等。
(2)英国《权利法案》案件:英国《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权利法案》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多个经典法律案件,如“约翰·威克姆案”、“詹姆斯·斯图亚特案”等。
三、中外经典法律案件分析1. 中国经典法律案件分析(1)睡虎地秦简案件分析睡虎地秦简中的“张汤盗案”反映了秦朝法律对盗窃行为的严厉打击。
这体现了秦朝法律注重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国家利益的特点。
从法律角度来看,此案有以下几点启示:①法律应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所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②法律应注重证据,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③法律应注重保护受害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唐朝《唐律疏议》案件分析唐朝《唐律疏议》中的“杨国忠案”、“李林甫案”等案件反映了唐朝法律对贪污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
这体现了唐朝法律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特点。
中外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中外法律案例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法律体系的运作方式、法律精神以及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本文以美国“水门事件”与我国“刘志军案”为例,对中外法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二、案例概述1. 美国水门事件1972年6月17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发生盗窃案。
随后,美国政府展开调查,发现此案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及其竞选团队有关。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尼克松的弹劾,尼克松被迫辞职。
水门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丑闻之一。
2. 我国刘志军案刘志军,曾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
2013年,刘志军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此案涉及巨额利益输送,严重破坏了我国铁路建设秩序。
三、案例对比分析1. 法律体系与法律精神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强调法治和民主。
水门事件中,美国政府严格依法调查,确保了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强调依法治国。
刘志军案中,我国司法机关依法对刘志军进行审判,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调查与审判程序水门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负责调查,国会和司法部门介入。
调查过程中,政府、国会、司法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确保了调查的公正性。
刘志军案中,我国司法机关依法对刘志军进行调查和审判。
在审判过程中,法庭严格审查证据,确保了审判的公正性。
3. 案件影响水门事件导致美国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事件揭示了政治腐败的严重性,推动了美国政治体制改革。
刘志军案对我国铁路建设领域产生警示作用,加强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
同时,案件也促进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四、结论通过对美国“水门事件”与我国“刘志军案”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外法律案例在法律体系、法律精神、调查与审判程序、案件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世界法律案例经典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是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应用和解释,对于法律研究、教学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进行经典分析,以期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一)案情简介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此案源于一个名叫布朗的黑人小女孩无法进入一所白人学校就读。
她的父母将当地教育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废除“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
最终,最高法院以9比0的投票结果判决该政策违宪,并要求废除所有形式的学校种族隔离。
(二)案例分析1. 法律原则:该案体现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平等保护”的原则。
最高法院认为,种族隔离本身就是对平等保护的侵犯,因此应当予以废除。
2. 案例影响:该案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为消除种族歧视、促进教育公平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案例二: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诉斯特拉斯克莱德案”(一)案情简介1977年,英国最高法院审理了“斯特拉斯克莱德诉斯特拉斯克莱德案”。
此案涉及一对同性恋伴侣是否享有同工同酬权。
法院最终判决该伴侣有权获得同工同酬,从而确立了英国同性恋伴侣在法律上的权益。
(二)案例分析1. 法律原则:该案体现了英国《性别平等法案》中关于性别平等的原则。
最高法院认为,同性恋伴侣与异性恋伴侣在劳动权益上应享有平等地位。
2. 案例影响:该案为英国同性恋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消除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
四、案例三:德国“达乌案”(一)案情简介2010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审理了“达乌案”。
此案涉及一名德国籍犹太裔男子要求德国政府赔偿其祖父在纳粹时期遭受的财产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德国政府应赔偿该男子祖父的财产损失。
(二)案例分析1. 法律原则:该案体现了德国《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国家赔偿的原则。
法院认为,德国政府有责任赔偿纳粹时期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财产损失。
2. 案例影响:该案为德国处理纳粹时期受害者赔偿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中外法律故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其历史源远流长。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的发展与变迁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故事,探讨法律的精神、原则以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二、案例一:罗马法与查士丁尼法典1. 案例背景罗马法是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法律体系,其影响深远,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一部法典,它集罗马法之大成,成为后世欧洲大陆法系的重要基石。
2. 案例分析(1)罗马法的原则罗马法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平等性和公正性。
例如,《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法的早期法典,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这种原则体现了罗马法的精神,也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
它将罗马法的精神和原则进行了系统化、条理化,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法国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
3. 案例启示罗马法与查士丁尼法典的故事,告诉我们法律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借鉴优秀成果。
同时,法律的精神和原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普世价值,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案例二:美国宪法与民权运动1. 案例背景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规定了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
然而,在宪法制定之初,并未充分体现民权原则,黑人奴隶制度长期存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推动了民权法的制定和实施。
2. 案例分析(1)美国宪法的局限性美国宪法在制定之初,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未能充分体现民权原则。
例如,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并未涉及种族平等问题。
(2)民权运动与民权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日益激烈。
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民权法,如《民权法案》、《选举权法》等,保障了黑人等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
法律经典案例小品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家庭教育故事,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儿子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寻找理想居住环境的故事。
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孟母对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环境的选择和重视。
本文将以这一故事为背景,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二、案例概述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出生在战国时期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其才华横溢,深受孟母的喜爱。
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三次搬家,最终在学堂附近定居,使孟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三、法律角度分析1. 父母教育权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中,教育权是未成年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负有重要责任。
在《孟母三迁》案例中,孟母对孟子的教育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她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搬家三次,这充分体现了孟母对孟子教育权的重视。
从法律角度来看,孟母的行为符合了父母教育权的法律地位。
2. 教育环境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教育法对教育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孟母三迁》案例中,孟母为了给孟子寻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惜搬家三次。
这一行为体现了孟母对教育环境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对教育环境的保障。
从法律角度来看,孟母的行为符合了教育环境的法律保障。
3.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这表明,在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关部门有责任依法处理。
在《孟母三迁》案例中,孟母为了保护孟子的合法权益,不惜搬家三次。
法国著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拉瓦锡案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起著名法律案件。
案件发生在1789年,涉及法国著名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及其家人。
拉瓦锡因涉嫌参与反革命活动被法国革命法庭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
拉瓦锡案件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司法黑暗、政治斗争与学术自由的典型代表。
二、案件经过1. 案件起因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社会动荡不安。
拉瓦锡作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因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备受尊敬。
然而,他因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关系密切,以及他的贵族身份,使他成为革命派的眼中钉。
革命派试图通过审判拉瓦锡来削弱贵族势力,巩固革命成果。
2. 审判过程1793年,拉瓦锡被革命法庭起诉,罪名包括反革命、贪污、背叛国家等。
审判过程中,拉瓦锡的辩护律师为他进行了有力的辩护,指出他的贵族身份并非他的罪行,而是历史背景使然。
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辩护律师的努力难以改变审判结果。
3. 判决与执行1794年,拉瓦锡被判处死刑。
在行刑前,拉瓦锡表示:“我死得心甘情愿,因为我为法国科学做出了贡献。
”他的朋友和学生为他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葬礼,以示哀悼。
三、案例分析1. 政治斗争与司法黑暗拉瓦锡案件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革命派试图通过审判拉瓦锡来削弱贵族势力,巩固革命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司法独立和公正难以得到保障,拉瓦锡案件成为司法黑暗的典型代表。
2. 学术自由与道德困境拉瓦锡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其学术成就享誉世界。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贵族身份和与国王的关系使他成为革命派的眼中钉。
这反映了学术自由与道德困境之间的矛盾。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拉瓦锡无法兼顾学术追求和政治立场,最终走向悲剧。
3. 生命与科学的抉择拉瓦锡案件也引发了关于生命与科学抉择的思考。
拉瓦锡在面临生死抉择时,选择了为法国科学做出贡献。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在生命与科学之间做出权衡,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著名活动案例分析
奥运会发展
经历了数个阶段,包括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停办, 以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后的商业化转变。
奥运会举办国家
希腊
01
作为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
美国
02
举办了4次夏季奥运会和1次冬季奥运会,是举办次数最多的国
家。
法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
03
这些国家也举办过奥运会,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精彩的体
1930年,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世 界杯,该赛事由国际足联(FIFA )组织,旨在提升足球运动的影 响力和普及度。
发展历程
自1930年以来,世界杯每四年举 办一次,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和 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之一。
世界杯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杯的规模 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参赛球队和 观众数量逐年其他著名活动案例
G20峰会
总结词
G20峰会是一个由20个国家领导人参 与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促进全 球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就业。
详细描述
G20峰会始于1999年,每年举办一次 ,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主办国。峰会 主题涉及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等多 个领域,旨在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 解决全球性问题。
流与合作。
世博会的项目通常都是围绕一个 主题展开,例如2010年上海世 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
美好”。
04
CATALOGUE
超级碗
超级碗历史
超级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它被称为“AFL-NFL 世界冠军赛”。自那时 以来,它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和最具标志性的体育赛事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碗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不断增长,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盛 事。
详细描述
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始于1951年,每年举办一次,由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参赛。比 赛内容包括才艺表演、时装秀等多个环节,旨在展示女性的美丽、智慧和魅力 ,同时为慈善事业筹款。
古今中外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自古以来,法律案例层出不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的发展与变迁。
本文将选取古今中外的几个经典法律案例,从不同角度赏析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作用。
二、古代法律案例赏析1. 中国古代案例:《包拯断案》包拯,北宋时期著名清官,以断案如神著称。
在《包拯断案》中,包拯审理了一起冤案。
案中,一女子被诬陷谋杀亲夫,证据确凿。
包拯经过细心调查,发现女子并无杀人动机,于是将其释放。
此案体现了古代法律对证据的重视,以及对无辜者的保护。
2. 欧洲古代案例:《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于公元529年颁布的一部法典。
这部法典汇集了当时的法律、宗教、道德规范,对后世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查士丁尼法典》中,查士丁尼强调法律的公正、公平,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这体现了古代欧洲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三、近现代法律案例赏析1. 美国近现代案例:《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该案涉及种族歧视问题,法院判决禁止在学校实行种族隔离。
此案体现了美国法律对平等权利的追求,以及对种族歧视的坚决抵制。
2. 中国近现代案例:《刘少奇冤案》1968年,中国发生了刘少奇冤案。
刘少奇被错误地指控为“叛徒、内奸、工贼”,最终含冤而终。
这一事件反映了我国法律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问题,也警示后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法律尊严。
四、当代法律案例赏析1. 英国当代案例:《雷恩诉联合航空公司案》2014年,英国女子雷恩在乘坐联合航空公司航班时,因不满机上娱乐系统,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雷恩被机组人员击晕。
此案引发了全球关注,英国法院最终判决联合航空公司赔偿雷恩。
此案体现了英国法律对乘客权益的保护,以及对航空安全的重视。
2. 中国当代案例:《杭州保姆纵火案》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罗马帝国历史课堂上的精彩案例评析
注:以下内容都是由人类撰写。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之一,它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文学、哲学、军事等各个方面。
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常常通过精彩的案例来了解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千里马失蹄”的发生“千里马失蹄,伯乐心酸”。
这个成语源自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据传,公元前218年,当时罗马帝国与迦太基发生战争。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帝国军队的将领卡尔卡洛斯选了一匹千里马作为他的坐骑,以充分显示他的威严和统帅才能。
但是,在一场战斗中,这匹千里马突然失去控制,用力踢伤了卡尔卡洛斯的腿部,从此卡尔卡洛斯不得不截肢。
这一事件不仅让罗马军队士气大受打击,而且也让卡尔卡洛斯的军事才能受到质疑。
这个故事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
军队指挥官的个人形象在士兵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指挥官的形象受到破坏,士兵的士气就会大受影响。
军队中的马匹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在罗马帝国时期,坐骑的掌握往往意味着战场上的优势。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些医学知识。
尽管现代的医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是在过去,如果受伤的部位过于严重,可能就只能进行截肢等极端手术。
案例二:手术刀之母的成就在罗马帝国时期,医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就是女性医生阿斯基莱皮阿,她因为发明了手术刀而被称为“手术刀之母”。
阿斯基莱皮阿出生在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学识。
在罗马帝国时期,医学是男性主导的领域,而阿斯基莱皮阿却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这无疑让人们对她十分佩服。
阿斯基莱皮阿发明的手术刀非常精细,可以在手术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罗马帝国时期,手术是非常罕见的,很多医生和患者都不敢轻易尝试。
但是,在阿斯基莱皮阿的努力下,医学技术得以推进,使得人们普遍认识到手术的重要性。
此外,阿斯基莱皮阿还写了很多医学著作,成为罗马帝国时期医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彭宇案”之后,各地频发的“救人反被诬赖”式事件,常常轻易地被扣上了“彭宇案”的帽子,“彭宇案”成了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随后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掀起了全民道德大反思。此时,突然为“彭宇案”翻案,不少人觉得这是“公关”——是不是社会道德滑坡太厉害了,现在才“故意”把“彭宇案”“修订”成这个样子?如果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彭宇案”被误读了这么些年,为何不早一点澄清呢?
2.文本要求打印稿,标题4号字黑体加粗,正文5号字。
关于彭宇案的反思
1.相关案情简介: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1.彭宇与老人是否相撞2.应赔偿的损失数额问题。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浙江XX大学2012 /2013学年
第一学期试卷
课程古今中外经典案例赏析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
题序
一
二
三
四五Biblioteka 六七八九
十
总评
计分
试题:
请选择一则古今中外经典案例,完成以下内容:
1.相关案情简介;
2.选择某一角度进行评析;
3.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1.字数为两千字左右;
我在美国的同学亲眼目睹过多次交通事故或者老人摔倒这类事情,路人都纷纷停车跑到伤者跟前询问是否需要协助,每个人都会掏出手机叫警察和救护车。诸如此类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社会道德就是这么一点点建构起来,并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平心而论,美国人的基本素质并不见得比中国人更好。之所以有这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是因为公共道德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权威在作支撑。美国的法律体系里普遍有所谓“仁慈的撒玛利亚”法律原则。也就是说在紧急状态下,做好事的人在无偿救助他人时,救助者行为对被救助者造成的民事伤害具有免除法律责任的权利。类似南京、郑州这种判决,原告在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法官判决救助者做出赔偿的判例,虽然法官可能是基于法律的公正性,但是违反了“法律实际上向道德延伸”的这一理念。这类判例,将鼓励“碰瓷”的行为,扼杀中华传统的社会救助美德。国家有维护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四大权利。其中维护公共道德问题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多年在国家层面上极其重视的。乐于助人者若做了好事还被罚,良好的社会道德若失去了国家权威的保护而遭破坏,重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年之后,“彭宇案”的真相到底还是被揭开了。如果现在的“真相”果真是真相,那么“彭宇案”带给社会的,恐怕就不是一桩和社会道德有关的考题了,而是社会敏感案件中如何妥善处置为当事人保密与保障公众知情权关系的问题。
都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那么迟到的真相还是不是真相?不管怎么说,“彭宇案”都是一场没有赢者的“游戏”:该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使得相关报道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如果说当初的保密条款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可事实上这样的保密条款却伤害了当事人,“南京老太”这么多年来一直被作为社会丑角标签被批评指责,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承受莫大的心理压力;舆论在持续地“消费”彭宇案,却不知这可能只是被误读的假象。如果说“彭宇案”迟来的真相依然是真相,那么,它带给社会最大的教训便是,对一些敏感性强、社会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事件,一切炒作和误导都是在真相被遮掩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彭宇案”被误读和放大的负面效应,既源于办案部门操作环节的失误,也反映了公众对社会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的担忧,而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保密协议。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默不作声,相关办案部门也对此保持了沉默。从法治角度看,他们都没有错,这是对法律的敬畏。既然在协议中签署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协议,那么无论外界如何喧嚷,当事人和办案部门,都应当遵从保密协议。让人纠结的是,当社会信任出现危机,“彭宇案”不断被舆论“消费”时,当事人的保密条款是不是可以突破一下,以让位于有利于修复社会信任的行动呢?
3.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看法:
“南京彭宇案”的判决结果为中国多年的雷锋式社会救助投下一抹阴影,此后各地类似老人倒地而众人不敢相助的新闻不断出现,直至近期再现“郑州彭宇案”,甚至还有媒体报道一名老汉“专业碰瓷”近十年,道德与正义问题被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国家在维护公共道德方面有强大和积极的作用。在美国,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是活雷锋,但是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互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比如有人因车胎被石头割破漏气停在路边,素不相识的路人会纷纷停下车来,冒着大雨帮助他们换轮胎。相应的,其他人也在雪中帮助把滑到公路外的车子推回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