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7-氮杂吲哚结构的化合物活性研究进展
7-氮杂吲哚-3-羧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 3] [] 2
t so a pot i 5 - d c e[ ] JMe hm,9 4 2 : o frt rs t ar ut r ac e a J . d C e 18 , 7 s
t - a dot -n -r ut e ihbtr P] S 4 7 54, e 5 n rs3oe e ca n ii s[ .U : 3 7 8 d - - d s o
l 8 - 3. 2 9 3 0 2 .
[ ] H iz S A doeei a pc :ns r et ae a s[ ] 5 enl , nrgnt l ei f at i et hi l s J . c o ai ed r d ro
2 7 3一 基 4. 杂_o 雄 甾一一 1 B 羧 酸 甲 酯 . 羰 氮 5【 一 1烯一7 一
( H3 3 , . 03 3 ( 1 5 — , . 3 S 1 C ) ] 3 2 —. 2 m, H, aH) 5 0 ( , H,
N ,. 8 d 2 HC=C , . 8 ( , H, H) H) 5 7 ( , H, H) 6 7 d 1 N 。
l9 6 0. Ra mu s n GH , y od GF, n e 1 Az se od sr c s s o Re n l Ut e T, ta . a t r is: tu — t r - ci i e ai n h p o n i i o f 5 -e u t s a d n- u e a tvt r lt s is f r i h b t n o a- d ca e n a - ・ y o i r
某股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管理(专利)行政案
某股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管理(专利)行政案文章属性•【案由】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号】(2022)最高法知行终15号•【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23.12.27正文某股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管理(专利)行政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2)最高法知行终15号上诉人(一审原告、专利申请人):某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地:荷兰王国奈梅亨。
代表人:玛某,该公司知识产权副总裁。
委托诉讼代理人:侯婧,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代理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媛,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代理师。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法定代表人:申长雨,该局局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杨永明,该局审查员。
委托诉讼代理人:史晶,该局审查员。
上诉人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与被上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案,涉及专利申请人为某公司、名称为“新型CC-1065类似物及其缀合物”的发明专利申请(以下简称本申请)。
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第239462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被诉决定),维持其作出的驳回本申请的决定;某公司不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被诉决定,判令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审查决定。
一审法院于2021年9月18日作出(2021)京73行初11247号行政判决,判决驳回某公司的诉讼请求;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22年1月10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23年4月10日询问当事人,上诉人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侯婧、王媛和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杨永明、史晶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本案基本事实如下:本申请系名称为“新型CC-1065类似物及其缀合物”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人为某公司,申请号为201611028228.7,申请日为2009年11月3日,优先权日为2008年11月3日。
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现 代 工业 经济和 信 息化
M ode n I r ndus r a on til Ec om y a n or a i ni a i n nd I f m t o z t o
总 第3 期 O 学 术 探 讨
Jl u y,2 1 02
T ot l of30 a
体 ,而 且7 氮 杂吲哚 具有特 殊 的理化性 质和药 理性 质 。7 一 一
氮 杂吲哚的衍生物可 以抑制 许多蛋 白酶的活性 ,具有潜在 的 生物 活性 和药 用价值 。正 因为 7 氮 杂吲 哚衍生 物 的这些特 一 殊 的药用价值 ,所 以他 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肿瘤 、糖 尿病
以及 癌症 等多 种疾病 。通 过研 究7 氮杂 吲哚 的合成 方法进 一
价 值 ,可 以 帮 助人 们 治 疗很 多 疾病 。
5%。7 氮杂吲哚及衍生物具有很 好的药用 1 -
【 关键词】环合反应 ;7 氮杂吲哚 ;蒸馏萃取 ;合成 -
【 中图分类号】T 5 Q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 5 0 4 (0 )7 0 8 — 3 2 9 — 7 82 1 0 — 0 0 0 2
7 氮 杂 吲 哚 ,而 且 产 量 高 达 5 %。 7一氮 杂 吲 哚 首 次被 一 1 K u e)煤焦油里制得 ,他制 备出这种物质 的衍生 物 ,并且 rbr , ) , 通过 甲基苯 磺酰胺 氧化 成2 烟碱 乙酰胆 碱酸 ,再 后来转 变 一 成人 们所熟 悉 的2 氨 基烟碱 酸 ,从而 对这种 化合 物 的结构 一 做出解释 。C e 和 S a 后来证实了这种结构 ,在乙醇钠存 lmo w n 在 的条 件下 ,他 们 通过 2 甲酰胺 基 一 一 一 3 甲基 吡 啶 的环 化作
5-溴-7-氮杂吲哚 产能
5-溴-7-氮杂吲哚产能溴-7-氮杂吲哚(BDNI)是一种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通过将氮杂吲哚的位置5的氢原子替换为溴原子而得到的。
在化学合成领域,溴-7-氮杂吲哚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物,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从而产生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
首先,溴-7-氮杂吲哚在医药领域有着潜在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含有溴-7-氮杂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和抗菌等。
因此,溴-7-氮杂吲哚可以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治疗疾病的新型药物。
其次,溴-7-氮杂吲哚在材料科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通过将溴-7-氮杂吲哚引入到聚合物材料中,可以改变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
例如,将溴-7-氮杂吲哚引入到聚合物电解质中,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溴-7-氮杂吲哚还可以用于有机光电器件的制备。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光电性质,溴-7-氮杂吲哚可以作为有机光伏材料的前体,用于制备高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这种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可弯曲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溴-7-氮杂吲哚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交叉偶联反应。
通过将溴-7-氮杂吲哚与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反应,可以构建复杂分子结构,从而合成具有特定化学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种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溴-7-氮杂吲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医药领域可以用于合成新型药物,同时在材料科学和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溴-7-氮杂吲哚的发展和应用将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探究及其应用进展
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探究及其应用进展朱官花;于良民;张琦;张智嘉;李霞【摘要】吲哚及其衍生物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而广受关注,其合成方法很多,Fischer法是合成该类化合物最经典和便捷的方法。
综述了该法的合成机理,并详述了其在医药、发光材料、染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Indole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widely concerned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ough many synthesis methods were used, Fischer reaction was the most classic and convenient. The mechanism of this method was reviewe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pharmaceuticals, luminescence materials, dye and pesticides were relat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17【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应用【作者】朱官花;于良民;张琦;张智嘉;李霞【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吲哚及其衍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杂环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化工产品,在药剂学[1]、农业化学[2]、材料科学[3]等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吲哚杂环类化合物
探究吲哚杂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前
景
吲哚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分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吲哚环和其它杂环,呈现出复杂的结构特点。
这类化合物因其抗癌、抗病毒和抗菌等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般来说,吲哚杂环类化合物可以根据含杂环数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吲哚并咪唑类、吲哚并吡咯类、吲哚并苯并噻吩类等。
在这些化合物中,含有咪唑环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阿霉素等是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
此外,吲哚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十分多样,包括有金属催化合成、环化反应合成和生物合成等方法。
其中,金属催化合成是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有钯、铂等金属。
然而,吲哚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其研究过程较复杂、合成难度较大等。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创新合成方法和加强分析技术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其研究效率和应用价值。
总之,吲哚杂环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有机分子,其研究对于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吲哚与苯醌的反应研究历史
吲哚与苯醌的反应研究历史吲哚与苯醌的反应研究吲哚(C8H7N)与苯醌(C6H5CO)的反应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这一反应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吲哚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和抗菌等。
然而,吲哚的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化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苯醌是一种含有酮基的化合物,它与吲哚发生反应可以产生取代吲哚衍生物,为吲哚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最早的吲哚与苯醌的反应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在乙醇中加热吲哚和苯醌的混合物,得到了2-酰基吲哚产物。
这一发现吸引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激发了更多关于吲哚与苯醌反应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吲哚与苯醌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
人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溶剂、温度和反应时间,来寻找最优的反应条件。
在反应催化剂选择上,过渡金属络合物(如钯、铂和钌等)以及有机碱(如吡啶、三乙胺和四丁基胺等)被广泛应用。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吲哚与苯醌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引导反应选择性产生不同的取代吲哚衍生物,为化学家们提供了合成多样化吲哚化合物的手段。
这一发现为吲哚衍生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工具。
吲哚与苯醌的反应不仅限于实验室研究,还在药物合成和医药领域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吲哚化合物,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之,对吲哚与苯醌的反应的研究源远流长,不仅推动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发展,也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探索更加高效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期获得更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吲哚衍生物,为药物合成和医药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吲哚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吲哚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余朋高;赵蒙蒙;尤庆亮;喻宗沅【摘要】吲哚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评述了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09(026)011【总页数】7页(P1-6,15)【关键词】吲哚;吲哚类衍生物;合成方法【作者】余朋高;赵蒙蒙;尤庆亮;喻宗沅【作者单位】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51.341 前言自然界中,特别是在生物体内,有许多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活性物质,其中一大类是含有苯并五元杂环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在这类天然产物中,又以含吲哚环的化合物最为重要。
1957年出版的《生物碱大全》共收集了4030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吲哚环的生物碱占1/5[1,2]。
吲哚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在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重要用途[3~5],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吲哚及其衍生物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它们合成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目前,吲哚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制备方法仍然是化学合成方法。
自从1866年Baeyer首次分离得到吲哚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吲哚的合成方法研究。
作者在此综述了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2 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2.1 Fischer法醛或酮的苯腙和催化剂共热时,失去一分子氨而得到吲哚,此即为Fischer吲哚合成法,是合成吲哚及其衍生物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锌等)、质子酸及刘易斯酸等可用作催化剂。
苯腙由苯肼与醛或酮反应生成,其中醛或酮必须具有下列结构:RCOCH2R′(R,R′=烷基、芳香基或氢)。
不同取代基的苯肼与各种醛或酮可以生成不同系列的吲哚衍生物。
反应过程为:Nenajdenko等[6]用芳香肼与N-(4-羰基-4-取代丁基)乙酰胺在用氯化氢气体饱和的乙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吲哚衍生物。
氮杂吲哚合成
氮杂吲哚合成氮杂吲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反应性质以及其在药物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较为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通过氨基酸的环化反应合成。
例如,可以通过苯丙氨酸和醛缩合后,经过环化反应得到氮杂吲哚。
2. 通过氨基酮的环化反应合成。
例如,可以将氨基酮与醛反应生成亚胺,再通过环化反应得到氮杂吲哚。
3. 通过芳香胺的氧化反应合成。
例如,可以将芳香胺与氧化剂反应,生成间苯二酚衍生物,再通过加热或酸性条件,得到氮杂吲哚。
二、氮杂吲哚的反应性质氮杂吲哚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进行多种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可以参与亲电取代反应。
氮杂吲哚的氮原子上带有孤对电子,容易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
例如,可以与酰氯反应生成酰胺衍生物。
2. 可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氮杂吲哚的五元杂环结构中含有亲核中心,容易被亲核试剂攻击。
例如,可以与卤代烷反应生成取代产物。
3. 可以参与环加成反应。
氮杂吲哚中的五元杂环结构具有丰富的反应位点,可以进行环加成反应。
例如,可以与双键化合物反应生成环加成产物。
三、氮杂吲哚在药物领域的应用氮杂吲哚及其衍生物在药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抗肿瘤药物。
氮杂吲哚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2. 抗炎药物。
氮杂吲哚衍生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疾病症状。
3. 抗菌药物。
氮杂吲哚衍生物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4. 抗焦虑药物。
氮杂吲哚衍生物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抗焦虑作用。
总结:氮杂吲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氮杂吲哚化合物,其反应性质丰富多样。
在药物领域,氮杂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和抗焦虑等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吲哚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1年第40卷第2期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吲哚的研究进展罗艳红1,2,岳秀萍1,姜悦如2,赵博玮1,高艳娟1,段燕青1(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2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朔州036000)摘要:吲哚散发粪便恶臭气味,广泛存在于焦化、染料、化工、制药和农药等工业废水中。
由于其特殊的双环稠合结构,靠传统的生物水解断环提高吲哚的降解效果难以为继。
本文全面介绍了吲哚的来源、毒性、危害及传统生物降解技术的缺陷,特别论述了高级氧化法(AOPs )中·OH 的形成反应及降解吲哚的作用机理。
传统AOPs 能够高效降解吲哚,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且使用剂量常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易引入新的污染物,难以在大规模的水处理工程中应用。
因此,认为将AOPs 预氧化与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高效耦合是降解吲哚经济有效的办法。
本文最后介绍了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 )耦合厌氧生物技术降解吲哚的研究及其优点。
这些研究对丰富AOPs 耦合生物处理技术理论、含氮杂环污染物高效降解及资源化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吲哚;高级氧化技术;羟基自由基;降解机理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1)02-1025-10Recent progress of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in indole degradationLUO Yanhong 1,2,YUE Xiuping 1,JIANG Yueru 2,ZHAO Bowei 1,GAO Yanjuan 1,DUAN Yanqing 1(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Shanxi,China;2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huozhou 036000,Shanxi,China)Abstract:Indole widely exists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such as coking,dyes,chemicals,pharmaceuticals and pesticides.Due to bicyclic fused structure of indole,it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indole by traditional biohydrolysis.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offering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indole degradation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Accordingly,sources,toxicity,hazards and defects of traditional biodegradatio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Moreover,the formation reaction of ·OH in the AOPs and the mechanism of indole degradation are analyzed.Traditional AOPs can efficiently degrade indole,but they are difficult to apply in large-scale 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due to their high cost,complicated operation,and the easy introduction of new pollutants.Therefore,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fficient coupling of AOPs pre-oxidation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a cost-effective way to degrade indole.Finally,the research on indole degradation by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of sulfate radicals (SR-AOPs)coupled with anaerobic biotechnology is introduced,along with its advantages.These studies have a reference value for enriching the theory of AOPs coupled 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efficient degradation and carbon resource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0-0627收稿日期:2020-04-21;修改稿日期:2020-05-11。
吲哚及吲哚衍生物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理|论|广|角—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06期/2月(下)—290吲哚及吲哚衍生物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张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0)摘要吲哚是细菌一种重要的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分子,并参与细菌的多种生理活动,如耐药性、控制毒力、生物膜形成等。
多项研究证实吲哚通过调控多药耐药性基因的表达使细菌获得多重耐药性,这为新型外排泵抑制剂的研制提供了潜在性的靶标与思路。
目前,许多天然的和合成的吲哚衍生物已被作为外排泵抑制剂用于干扰或破坏细菌耐药泵的作用从而阻断病原菌的耐药机制,增强传统抗生素的杀菌能力。
关键词吲哚吲哚衍生物耐药性双向信号调控系统中图分类号:TQ251.34文献标识码:A 吲哚是色氨酸酶(TnaA )产生的一种芳香杂环有机化合物,色氨酸酶可以将色氨酸转化为吲哚,丙酮酸和氨(Snell,1975)。
在大肠杆菌中,色氨酸酶的表达由操纵子控制。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吲哚作为细菌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分子能够轻松地跨膜传递,并可以通过调控多药耐药性基因的表达使细菌获得多重耐药性,此现象不仅存在于产吲哚的细菌中,也存在于不产吲哚的致病菌如人类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中(Hirakawa et al.,2009;Nikaido et al.,2012;Lee et al.,2009;Molina-Santiago et al.,2014)。
1吲哚对自产吲哚的细菌耐药性调控Hirakawa 等(2005)发现吲哚通过双向信号调控系统Ba-eSR 和CpxAR 或转录激活因子GadX 上调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mdtE 、acrD 、acrE 、emrK 、yceL 和cusB 的表达,从而提高大肠杆菌对罗丹明6G (rhodamine 6G )和SDS 的抗性,并呈浓度依赖型。
0.5-2mM 吲哚(此浓度接近大肠杆菌平台期培养上清液的吲哚浓度)(Kim et al.,2011)范围内,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表达量随吲哚浓度增加而升高。
抗结核新药研发进展
抗结核新药研发进展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仅影响肺部,但约25%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杆菌”)会通过血液进入并感染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胸膜、脑膜、淋巴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和关节等。
结核病可治愈、可预防。
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结核病患者中有78%的患者为耐多药患者;61%的结核病患者被检测出对利福平耐药,而此比率在2017年为51%,在2012年为7%;约9.5%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实为广泛耐药的患者。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对耐药结核杆菌感染有效的新药。
事实上,人们也确在积极研究与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截至2020年8月,除已获准上市的贝达喹啉(bedaquiline)、德拉马尼(delamanid)和pretomanid外,还有19种抗结核新药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包括13种新化合物和6种意欲增加抗结核新用途的已上市药物。
本文就新化合物类抗结核新药(表1)的研发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表1 临床研究中的新化合物类抗结核新药1 已上市的抗结核新药1.1 贝达喹啉贝达喹啉是美国FDA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批准上市的第一种抗结核药物,其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为结核杆菌三磷酸腺苷合成酶抑制剂。
研究显示,使用贝达喹啉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痰菌培养转阴率高达65% ~100%;贝达喹啉与利奈唑胺联用可能会提高贝达喹啉的疗效,与德拉马尼联用可将治疗2个月后的痰菌培养转阴率从29.6%提高到40%以上[4]。
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加用贝达喹啉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5]。
贝达喹啉是抗结核联合疗法的一个组分,其最终消除半衰期明显长于其他抗结核药物,达5 ~6个月,加之具有较强的肝毒性,故临床上缩短治疗时间和保障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需指出的是,贝达喹啉与口服降糖药具有相同的肝脏代谢途径,所以它们同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其中,贝达喹啉与二甲双胍的相互作用较弱,但同服时的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仍可能增高。
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
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近年来,有机合成反应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反应可以在合成药物、天然产物以及材料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该反应的机理、应用领域以及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反应的机理。
7-氮杂吲哚化合物通常具有两个重要的官能团,即氮杂吲哚环和氮氧化物。
脱氧硫醚化反应通过将硫醚基团引入氮杂吲哚环中,形成硫醚化合物。
这个反应通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其机理主要包括亲电进攻和消除两步。
首先,亲电试剂(如硫源)通过亲电进攻攻击氮杂吲哚环上的亲电中心(如亚甲基),形成中间物。
然后,该中间物会发生消除反应,丢失氧化物并生成硫醚化合物。
整个反应过程中,酸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和药物。
以含氮杂吲哚环的化合物为例,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可以引入硫醚基团,进而改变化合物的性质和活性。
此外,选择不同的亲电试剂,还可以合成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
此外,该反应还可以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
天然产物中存在许多含氮杂吲哚环的化合物,使用脱氧硫醚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引入硫醚基团,从而改变天然产物的活性和药理学性质。
这对于药物研究和有机合成领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进展方面,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探索了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亲电试剂,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使用稀土催化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同时还可以实现可持续合成的目标。
还有一些学者尝试引入新的亲电试剂,以进一步扩展合成方法的适用性。
总之,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脱氧硫醚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它可以应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还可以用于天然产物的改造与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 7 一氮杂 吲哚结构 的化 合物活性研 究进展
许珊珊 张振涛 包 小妹 马宇衡 ( 内 蒙古医 科大 学药学院 呼和 浩特 0 1 0 1 1 0 )
摘要 : 含有 7 一 氮杂吲哚 结构 的化合物在药学、 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该类化合物很 多都具有抑制蛋 白酶的活性 , 它们在 抗 多巴胺、 抗组胺 、 抗 炎、 抗茵和抗肿瘤等方 面都表现 出 良好 的生物活性及 药用价值。本文 简要介绍具有 7 一 氮杂吲哚结构化合物
础, 将根据其不 同的作用靶点 , 分别简要介绍该类化合 物在抗糖 测试 , 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葡 萄糖激酶激动活性( E c O . 7 8 t x M) 。 尿病 、 抗精神病 、 非 甾体类抗炎活性 、 抗菌作 用以及抗肿瘤 等方
面 的应 用 。 1 抗 糖 尿 病作 用 糖尿病【 4 J 是一种 由胰 岛 B细胞分泌胰 岛素不足和 ( 或) 周围
Ab s t r a c t : C o mp o u n d s wi t h 7一 a z a — i n d o l e f r a g me n t a r e w i d e l y u s e d i n p h a r ma c y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ma t e r i ls a . Ma n y o f t h e s e c o mp o u n d s i n h i b i t p r o t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 o t h e r w i s e t h e y h a v e s h o w n g o o d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 me d i c i n l v a a l u e i n a s p e c t s o f a n t i - d o p a mi n e ,
i n d o l e f r a g me n t .
Ke ywor d s: 7 . — Az a — — i n do l e An t i — — d i a b e t i c An t i — — i l a f n mm a t o r y An t i — — b a c t e r i l Ant a i — — t u mo r
X u S h a n s h a n Z h a n g Z h e n t a o B a o X i a o me i Ma Y u h e n g ( C o l l e g e o f P h a r ma c y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o h h o t 0 1 0 1 1 0 )
组织胰 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慢性高血 探讨『 J ] . 中国保健营养 , 2 0 1 3 , 7 ( 下) : 3 7 3 8 . 【 2 o 】 曹友红 , 孔 文涛, 史云桃 , 等. 临床三种肠 道清洁 方法的效果 比较『 J ] . 西部 医学, 2 0 1 1 , 2 3 ( 2 ) : 2 9 4 — 2 9 5 . f 2 1 1 冯 亮, 任开祥 , 姚运 河 , 等. 不 同肠 氮杂吲哚类 衍生物【 1 是一类 重要 的含氮类 化合物 , 在医 糖 。葡萄糖激酶( g l u c o k i n a s e , G K) 是糖酵解嘲 ; 一步反应的限速 药、 农药、 日用 化学品 以及食 品等领域 中, 有 着广泛 的用途 [ 2 I 引。 酶, 属于 己糖激酶家族 。它 能催化葡 萄糖磷 酸化转 变为 6 一 磷 酸 天然产物 中含 有 7 一 氮杂吲哚结构 的化合物 是一类重要 的生物 葡萄糖 , 进而生成 6 一 磷酸果糖 , 进入下游代谢 , 从而调节机 体内 碱, 具有 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 , 如抗癌 、 抗菌 、 抗糖尿病 、 抗精神 血糖平衡M 。基于葡萄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激动剂 ( G K — G K A) 病等 。由于该类化合物 特殊的理化性质及 药理学活性 , 药物化 结合方式 以及 目前 已报道的 G K A s 的研究 , 刘婷课题组【 刚 设计合 学工作者 以含有 7 一 氮杂 吲哚结构 的化 合物为先导物 , 对其结构 成了 以吡 啶环 为核心 , 6位为 7 - N杂吲哚取代 的新型 的小 分子 进行 改造 与修饰 。本文 以含有 7 一 氮杂 吲哚结构 的化 合物为基 激动剂 , 化合物 1 ( 图1 o对化合物 1 进行葡 萄糖激酶激动活性
的 生物 活 性 。
关键词 : 7 一 氮 杂 吲哚 抗 糖 尿 病 抗 炎 抗 茵 抗 肿 瘤
中图分类号 : R 9 7 9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0 8 — 0 0 9 0 — 0 3
Th e a c iv t i t y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c o mp o u n d s wi t h 7 一 a z a - i n d o l e f r a g me n t
a n t i h i s t a mi n e s , a n t i — i n l f a mma t o r y ,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n d a n t i — t u mo r . T h i s r e v i e w f o c u s o n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o f c o mp o u n d s w i t h 7- a z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