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 沪教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沪教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沪教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适应性的科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九年级化学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的基础知识。
1. 物质的分类物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类原子或原子团组成,如氧气、金属等。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组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的符号由拉丁文或拉丁文名词的首写字母构成,如氧的符号为O。
3.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的产物称为生成物。
化学反应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必须保持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5. 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更多物质合成一种新物质,分解反应则是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更多新物质。
6. 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克/摩尔。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单质分子的质量与碳-12同位素质量的比值。
7. 摩尔比及化学计量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决定了反应的进行和生成物的数量。
化学计量可以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来确定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8.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来表示。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
9.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形成盐。
中和反应是酸碱中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种。
10.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是指不能导电的物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一、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和氧化性等。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和电灯发光等。
化学变化包括燃烧、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和光合作用等。
能量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等。
二、仪器使用在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例如,使用滴管时要垂直悬空并注意三不要;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接近刻度并注意读数;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
操作时,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称量后,应复位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对于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三、空气成分的探究化学家XXX发现,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中,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和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剩余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
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被用作灯泡填充气体以及粮食、瓜果保护气。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氦气常被用来填充气球,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体,以及制作霓虹灯和放电管。
九年级化学沪教苏版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沪教苏版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深入浅出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接触到的化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下面,我将整理一些九年级化学沪教苏版的知识点,来与大家分享。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来获得。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物质性质的两个方面。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例如燃烧、腐蚀等;而物理性质则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了解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应用。
在化学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原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性规律进行排列的。
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需要了解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基本信息,同时也要掌握元素的一些特性,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等。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的化学式是表示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过学习离子键、共价键等不同的化学键类型,来理解分子的形成原理。
在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有物质被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盐类反应等。
通过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平衡与不平衡,以及物质的生成和消失。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常见现象。
酸和碱是指具有特定性质和行为的化学物质。
酸通常具有酸性氧化物特征,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则通常具有碱性氢氧化物特征,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变化过程,其应用广泛,如中和胃酸、酸碱中和指示剂等。
除了以上知识点,九年级化学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如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空气与水中的气体、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需要懂得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一模块:基本常识与常见实验1.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化学的定义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危险实验室物质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常用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使用方法1.2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由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离子的含义1.3常见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的记忆方法-硫酸根离子、硫酸盐、盐类和氧化物的命名规则1.4化学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第二模块: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原子量和质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历史演变2.2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原子的共价键和简单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晶格结构2.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主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第三模块:化学中的能量变化3.1热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热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平衡3.2燃烧反应和火焰-燃烧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特点-碳的燃烧反应和火焰的结构-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3.3蒸发和溶解的能量变化-蒸发和溶解的定义和特点-蒸发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溶解热和溶液的浓度第四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4.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4.2双曲线反应和燃烧反应-双元反应和双曲线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燃烧反应的类型、条件和特点-燃烧反应的平衡计算4.3中和反应和盐类的制备-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盐类的命名和制备方法-盐类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必备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和总结。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探讨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更规律的根底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响符合绿色化学反响)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退污染4、蜡烛燃烧试验〔描绘现象时不行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光明〕、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及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削减,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成分是一样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揣测及假设→设计试验→试验验证→记录及结论→反思及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更、变更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试验〔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运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干脆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匀称〕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行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需放平稳。
视线及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程度。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响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留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干脆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一样的纸,在纸上称量。
沪教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沪教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沪教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探讨这些重点知识点,并带领读者一窥化学的精彩世界。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读者可以通过周期表找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等信息。
二、离子和离子键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了电子的,带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了电子的,带负电荷。
离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离子键,形成化合物。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溶解度,并且在固体状态下不导电,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三、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通常形成在非金属之间,共享电子对使得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原子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分子的化学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这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
四、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化学中两种重要的键类型。
离子键的形成依赖于正负电荷的吸引力,而共价键的形成依赖于电子的共享。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而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之间。
离子键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溶解度,而共价键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溶解度。
五、酸碱和pH值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
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和碱的反应产生水和盐。
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等于7的为中性,大于7的为碱性。
pH值越低,酸性越强;pH值越高,碱性越强。
六、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原子结构-原子模型的发展-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化学-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表2.离子和化学键-离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方法-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各种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3.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平衡方程式和化学平衡-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4.酸、碱和盐-酸碱理论和酸碱指示剂-酸和碱的性质及化学式-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盐的命名和产生方式5.氧化与还原-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实例-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活性顺序6.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和性质-醇、醛、酮和羧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应用7.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表观活化能和催化剂的作用8.化学能与能量变化-化学能和化学能的转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以上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的方法,认识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1.第一单元:基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结构,如溶解性、化学反应等;-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3.第三单元:金属元素与金属化合物
-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酸的性质与用途。
5.第五单元:盐与化肥
-盐的性质与应用;
-酸与盐的反应;
-化肥的成分与作用。
6.第六单元: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计算;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的应用。
7.第七单元:空气与水净化
-空气中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和水的重要性;
-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这是根据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列举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过程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6章)知识点总结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合金、溶液、矿石等。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
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可细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7、铁生锈条件:铁同时和氧气、水发生反应(防生锈的方法:涂油漆——栏杆,涂润滑油——自行车链条,保持干燥——家用铁锅)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2 78% , O2 21% ,稀有气体0.94%, CO2 0.03%,杂质0.03%.⑴N2: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体⑵稀有气体(包含He、Ne等气体)--混合物:霓虹灯,保护气9、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⑴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1/5体积。
⑵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⑶红磷燃烧的表达式:4P + 5O22P2O5⑷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性: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红磷过量才能使氧气完全反应),③未冷却至室温⑸不用木碳(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木碳(或硫)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 CO2(或 SO2),集气瓶气压不变,水无法倒流入集气瓶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O2、CO2、H2O(一)氧气(主要掌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备4个模块知识点)1、O2的物理性质:①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气体较干燥),②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气体较纯净)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多种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铁的生锈、食物的腐败、物质的燃烧等,都与氧气有关,重点学习氧气的助燃性(能助燃,做阻燃剂,但不能燃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C + O2CO24P + 5O22P2O5S + O2SO22H2 + O22H2O3Fe + 2O2Fe3O43、氧气用途:支持燃烧——利用助燃性MnO 2供给呼吸——利用化学性质,用于医疗急救4、氧气的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必考、重点) Ⅰ.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 2⑴反应原理: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⑵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带单孔塞),水槽,集气瓶 ⑶发生装置类型:固固加热型(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⑷注意点: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 导管出现一段水柱且不下降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③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④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⑤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应事先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一处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⑸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①装置漏气,②集气瓶水没有装满③刚开始冒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 ⑹氧气的验满: ①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②排水法:集气瓶水排尽,瓶口有气泡冒出 ⑺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 是氧气 Ⅱ.分解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制氧气⑴反应原理:2H 2O 2 2H 2O + O 2↑△⑵仪器:锥形瓶,导管(带双孔塞),集气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优点:①节约药品,②控制反应速率) ⑶发生装置类型:固液不加热型⑷注意点: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一段时间(或打开分液漏斗盖子和活塞,往分液漏斗加水一段时间),若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出现一段水柱且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②使用长颈漏斗要注意液封(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水中或伸至锥形瓶底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③MnO 2的作用: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注:催化剂不一定都能加快反应速率)Ⅲ.分解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氧气⑴反应原理:2KClO 3 ==== 2KCl + 3O 2 ↑⑵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但试管口不需要放棉花) 6、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沪教版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1、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它与之有关的问题的学科。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其特征是不可再分割,不能通过可以改变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两种以上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新物质,其组成和比例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一步步转变为另一种新的物质。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经过能量变化,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新物质。
4、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一种信息,包括物质的形状、性状、颜色、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燃烧性等。
二、物质的分类
1、按照物质的由来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天然物质和人造物质。
2、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3、按照物质的性质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三、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形状与大小:物质的形状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它可以是固体的其中一种形状,或液体的其中一种形状,或气体的其中一种形状,大小也是描述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有物质的体积或体积密度。
2、物质的性状:物质的性状是描述物质的特征。
沪教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学习化学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元素: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根据基本粒子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3. 化合物: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组合而成。
化合物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4. 混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它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示元素的电子层次,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配比关系。
四、离子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进行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五、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2. 非金属:非金属导电性和热导性较差,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氮气、硫等。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电子的转移。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2. 氧化数:氧化数表示原子在化合物或离子中电荷的数值。
通过氧化数的变化可以确定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与否,以及被氧化和还原的物质。
九年级书化学沪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书化学沪教版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广泛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科学学科,九年级是中学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
在九年级学习化学,我们将进一步拓宽了解化学本质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让我们一起回顾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的主要知识点。
一、化学与物质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是宇宙中存在并具有质量和占据一定空间的一切事物的统称。
九年级化学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出发,让我们了解了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指组成成分相同的物质,如金,氧气等。
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组成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特性,如金属的可燃性。
物理性质则是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体的颜色、密度等。
二、常见物质及其性质在九年级,我们对一些常见物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性质。
1.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锌等。
金属的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组成,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2.非金属与金属相比,非金属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硫磺等。
3.酸、碱和盐酸具有酸味和酸性。
碱则具有碱味和碱性。
酸和碱相互中和可生成盐和水。
4.氧化物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熔解热。
5.盐的制备盐的制备可以通过酸和碱反应、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多种途径进行。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洁表达方式,它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消耗,生成物在反应中生成。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
当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摩尔比符合特定的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
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 10 毫升的量筒,一般
只能读到 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
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 1~2mL 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
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
稍停片刻,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
柱并不回落,就说明
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
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
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
的砝码(先大后小)
试管口近 1/3 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一、物质的性质与结构1.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对声音具有吸收能力,因而可以用于制作音响材料。
2.铁和铝都属于金属,但铁比铝更容易被磁化。
3.水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较弱,但可以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
4.分子运动使物质呈现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质不同态的存在。
5.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成正比,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6.分子和离子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二、最简单的物质,金属1.金属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热导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金属通常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金属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4.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5.金属的碱性越强,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越快。
三、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非金属元素的特点:不良导电性、不良热导性、易聚集静电电荷。
2.卤素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常见气态。
3.硫、氮、碳和氧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元素。
4.氧和氮都是气体,但氧为带状结构,氮为双键结构。
5.碳可以形成多种结构,如钻石、石墨和纳米管。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消失和生成关系。
2.反应物通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产生新的物质。
3.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五、酸、碱和盐1.酸具有酸性气味,能与碎纸反应。
2.酸可以与金属生成盐和释放氢气。
3.氧化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有苦碱性气味,能与红茶叶反应。
5.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性盐和水。
6.盐是酸和碱中的一种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浓度变化或生成物生成速率来确定。
2.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3.平衡状态指的是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4.平衡常数描述了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七、酸碱溶液的电离和中和反应1.弱酸和弱碱在水中不完全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较低。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二.仪器使用(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托盘天平的使用(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②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
③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1.化学家-拉瓦锡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用化学用语表示:(1)3个水分子(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3)2个钙离子(4)氧化镁中镁元素呈正二价 (5)铁锈的主要成分(6)3个镁离子(7)甲烷(8) 5个硫酸根(9)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6价(10)氢氧化亚铁(11)3个氢分子(12)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13)铝离子(14)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15)3个氢氧根离子(1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17)磷元素(1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9)5个亚铁离子(20)碳酸钾中碳的化合价(21)2个氧分子(2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3)3个钠离子(24)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25)熔点最低的金属(26)铵根离子(27)2个氮分子(28)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9)两个铁离子(30)硫酸铁(31)2个氢原子(32)3个钙离子(33)4个双氧水分子(34)3个氯离子(35)2个氢原(36)二氧化氮分子(37)氢氧根(38)人体缺乏元素,会得贫血(39)氖元素(4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1)2个氧分子(42)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43)2个钠离子(44)人体缺元素会得侏儒症(45)2个磷原子(4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47)2个铵根离子(48)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7)3个磷原子(47)2个亚铁离子(49)两个水分子(50)3个铝离子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2) 份化 学 方 程 式 整 理(上册书):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2、硫在空气中燃烧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铜绿受热分解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6、在空气中加热铜丝7、磷在空气中燃烧8、碳的完全燃烧9、碳的不完全燃烧1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0、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11、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1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3) 份化 学 方 程 式 整 理(上册书):14、碳酸受热分解(加热含石蕊试液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后溶液又变紫色)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用稀盐酸除水垢的反应)(用稀盐酸清洗久置的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的反应)、16、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长期放置后会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的原因)、17、水的电解18、氢气燃烧或爆炸19、一氧化碳的燃烧20、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天然气的燃烧、瓦斯爆炸)22、铝中空气中加热23、铁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盐酸反应24、铝与硫酸反应 铝和盐酸反应25、湿法炼铜的原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26、炼铁的原理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4) 份预习第七章内容:1.实验室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反应。
2.白醋是性的,纯净水是性的,而肥皂水是性的。
(填“酸”、“碱”、或“中”)3. ,称为酸碱指示剂。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和 。
两种指示剂的变色情况:(1)紫色石蕊试液在酸、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分别显、和。
(2)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分别显、和。
5.酸果汁、白醋和稀盐酸都呈性,但它们的不同。
石灰水、氨水和肥皂水都呈性,但它们的不同。
通常,人们用或来表示溶液或强弱的程度。
6.用可以粗略测定溶液的。
用可以更精确地测定溶液的pH。
7.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7,溶液呈性;(2) pH 7,溶液呈性,(3) pH 7,溶液呈性。
8.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其方法是:9.盐酸是的水溶液,其中溶质是,溶剂是。
10.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浓盐酸,其原因是。
11.分别把镁、铝、锌、铁四种金属投到稀盐酸中去,其中冒出气泡最快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最慢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浓盐酸为液体,有气味,有,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 。
13.人的胃液中含有_____,汽车常用的电瓶中有___,酸雨中溶有极少量的和,食醋含有3%~5%的。
14.浓盐酸具有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____,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
浓硫酸具有__ _ __性,长时问敞口放置溶液质量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变_____。
所以它们都要保存。
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5) 份预习第七章内容:15.请写出下列酸的化学式: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16、写出常见的酸根离子的符号: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17、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__ _。
18、酸在组成上的特点是都含有元素,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19.氢氧化钠(化学式),俗称、或;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或;其水溶液俗称。
氨水(的水溶液)。
它们都是常见的碱,其水溶液pH 7。
20.复分解反应:2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Ba(NO3)2 + H2SO4 ==Fe(OH)3 + H2SO4 ==Cu(OH)2 + HCl ==CO2 + Ca(OH)2 ===22.按实验要求确定溶液的用量,若未规定用量时,则应该使用量。
固体只需、液体mL 。
实验剩余的溶液应倒入,不要随意倾倒,防止发生意外或污染环境。
23.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物质是:;波尔多液的成分是和,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在铁桶中进行,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是盐,建筑材料、雕塑用的大理石、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盐,可用于净水的明矾含是盐,常见的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盐,大多数化肥如、也是盐。
钡餐是主要成分是盐,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盐。
25.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可以把盐分成、、等,也可以把盐分成、、、等。
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6) 份预习第七章内容:26.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式为,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石灰石、大理石经过高温煅烧,其中的碳酸钙会转变成疏松的和。
反应方程式为。
27. 我国化工专家在纯碱制造方面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纯碱的化学式为,纯碱水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8.写出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熟石灰__________(2)硫酸___________ (3)硫酸铝________(4)大理石___________(5)干冰___________ (6)纯碱_________(7)钠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或有,或有。
30.Cl-的检验:SO42-的检验:CO32-的检验:31.写出下列物质的溶解性:(填“溶”“不溶”“微溶”)CaCO3 BaCO3 BaSO4 AgClAg2SO4Cu(OH)2Fe(OH)3Mg(OH)2 Al(OH)332.“三酸”指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两碱”指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33.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等营养元素。
34.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把化肥分为、、、等。
35.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含)等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36.铵态氮肥如何检验: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7) 份第八章知识点总结:1.人们把叫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其中、、等物质除外。
2.人们把叫无机化合物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成分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4.检验葡萄糖存在的简单方法:5.淀粉的检验方法:6.光合作用:7.呼吸作用:8.乙醇,俗称:,化学式为:,易挥发,具有可燃性,是种常见的液体燃料。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9.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有、、、等10.人体中那些地方含有蛋白质11.完成下表:12.哪些途径会使蛋白质变性:____ __13.如何简单区别是不是蛋白质: ____ __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8) 份第九章知识点总结:1. 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 ___ 、和。
2.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煤中主要含有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和两种元素。
天然气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物质。
3.石油经分馏或其他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和等。
4.电池是将直接转化为的装置。
5.常见的新能源有:、、、。
6.金属材料是指:和7.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
8.常见的合成材料有:、、。
9.常见的复合材料:(1)(2)机动车轮胎(3)(4)(思考):有机玻璃属于材料,石棉网属于材料10.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以及可吸入颗粒(尤其是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简称PM2.5)等。
11.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12.酸雨是指PH值的降水。
1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14. 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
1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硫在空气中燃烧: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亚硫酸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硫和氧气反:三氧化硫和水反应: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日期家长签名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第(9) 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煤气燃烧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澄清石灰水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氧、液态空气3.“低碳生活”指生活中所耗能要尽量少,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提倡人人节约用电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大量砍伐森林树木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读液体体积 C.过滤悬浊液 D.熄灭酒精灯5. 高铁酸钾(K2FeO 4)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B.+2C.+3D.+66.下列知识归类错误的()7.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作保护气,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铜丝用于制导线,因铜有良好的导电性C.干冰可人工降雨,因干冰升华吸收热量 D.氧气可用于炼钢,因氧气具有可燃性点燃8.噻吩(用X表示)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4H4S B.C2H6S C. CH4S D.C6H6S9.下列关于枸橼酸钾(C6H7K3O8)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4个原子B.该物质在物质分类中归属于氧化物C.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6 : 7 : 3 : 8氢原子 氮原子氧原子 D.该物质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钾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的10.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 2 2Fe 2O 3B.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铜:Cu +2HCl=CuCl 2+H 2↑ C.炼钢的基本原理: C+O 2 CO 2 D.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2Fe + 3CuSO 4 = Fe 2(SO 4)3 + 3Cu11. 下列对化学知识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13. 在点燃条件下,甲、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