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论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Ab t a t Af e v r 2 y a s’d v l p n ,c v l n— u v c to a c le e h v d e r a l r g e s h we e , s r c : tr o e 0 e r e eo me t i i a r n o a i n l o l g s a e ma e r ma k b e p o r s ; o v r i pr lms a d c n l t tl e s r c ia l rp t nt ly,wh c e e e y a f c s t e h a t e e o me to i i a r n i g ob e n o fi i xitp a tc l o o e i l cs l y a ih s v r l fe t h e lhy d v l p n fc v l n— u n n i v c to a o lg s To a h e e s t i a l v l me t t e i i a — u n ng v c t a o lg s h u d c m p e e sv l o a i n l c le e . c iv us a n b e de eop n , h cv l n r n i o a i l c le e s o l o r h n ie y i on a a y e a e o n z h e e o me tp o l ms u t e l r y is o ce tfcp s t n n o ly a s i o n a i n f rt e n l z nd r c g ie t e d v l p n r b e ,f r h rc a i wn s i n ii o ii i g t a ol f u d to o h f t o d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终 坚持 “ 立校 为公 、 学 为 民 、 法 治校 、 办 依 回报社 会 ” 的 办学 宗 旨。 理事 会全 体成 员 坚持将 学 校定 为 公益 性学 校 , 办者 ( 资 人) 举 投 不参 与节 余 分 配 , 取 合 理 回报 , 不
学校 的办 学 节余 全部 用 于改善 办 学条 件 。 校党 委不 学
高敕领异
■ _
I I
坚持 科 学发 展 建设 全 国 高水 平 民办 大 学
口 余 毅
汉 生物 工程 学 院是在 著 名科 学 家 钱学 森 院 士 的亲切 关 怀指 导下 ,创 办发 展起 来 的我 省 唯一 所 民办 本科 高 校 。经 过 十余 年 的不 懈努 力 ,
者 和 可 靠接 班 人 。学 校始 终 坚 持 “ 人 为 本 , 育 为 育 德
开 展 “ 在 我心 中 ” “ 安 精 神 永 放光 芒 ” 党 、延 等演 讲 、 征
文 、 咏 比赛 及 图 片展 、 艺 汇 演 活 动 ; 织 开展 “ 歌 文 组 走
红 军路 、 唱红 军歌 、 延 安精 神 ” 无偿 献血 等 社会 实 学 及
践 和青 年志 愿者 活 动 , 大力 加强 对 学生 的理 想 信念 教 育 、 国主 义 教 育 、 命传 统 教 育 。三是 劳动 教 育 载 爱 革 体 。 校积 极 开展 劳动 教育 , 学 开设 劳 动实践 课 , 并计 入
创新 精 神贯 穿 到专业 课 教 学过 程 中去 , 要求 教 师在 课
堂 上 不 仅 要 讲 钱 学 森 精 神 , 要 用 钱 学 森 精 神 来 评 价 更
管 理模式 的出现 , 正体 现 了为人 民办教 育 的宗 旨。 真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持 教 师 为 本 ,就 是 要 切 实 关 心 教 师 的工 作 、学
收 稿 日期 :20 -82 0 9 -1 0
基金项 目:郑州市 20 0 9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 ( 8 ) 3 7 作 者 简 介 :王 鑫 宏 (9 8一 ) 17 ,男 ,河 北 吴 桥 人 ,讲 师 ,硕 士 ,从 事 中 国近 现 代 史 研 究 。
中 图 分 类 号 :G6 87 4 .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l7 _ 0 ( 0O 0 -170 6 25 9 2 1 ) 10 8 -3 4 -
在全 国上下 建设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伟 大历 史 进程 中 ,民办 高校作 为社会 主义 教育 事业 的重 要组
( 黄河科技 学院 社科部 ,郑州 4 00 ) 50 6
摘
要 :科 学 发展 观 为 民办 高 校 进 行 和 谐 校 园 建设 提 供 了重 要 的 原 则 。 民 办 高 校 应 把 实现 自身 发 展 作 为
构建和谐 校 园的第一要 义 ,以 “ 以人 为本 ” 为核 心 ,坚持 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 作 为总体要 求 ,在构 建和谐 校 园的过程 中统筹兼顾各种 关系。 关键 词 :科学发展 观 ;民办高校 ;和 谐校 园建设
习 、生 活情况 ,就 是要加 大 师资 队伍建设 的资金投 入 ,造 就一支 能够适 应学 校发 展 目标 要 求 的优 良师
成部分 ,是一 支不 可或 缺 的力量 ,努 力构 建 和谐校 园 ,既是时 代赋 予 的历 史使 命 ,又是 民办 高校 创建 和谐 社会所 必须 承担 的社 会责任 。科 学发 展 观对 民
目标 ,努力把 学生 培养 成为符 合 时代 要求 的复合 型 应用 人才 ,实现 大学生 身心 的全 面和谐 发 展 。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 增长” 发展” 和“ 是两个密切联系但不 同的概念 , 发展包含增长 , 但增长不等于发展 , 高等
教育发展不仅包括数量增长 , 也包括质量与效益的
[ 作者简介] 刘小勇(99 ,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 17 一)男,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民办教育研究。 符少辉(98 , 15 一)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展的角度 , 出通过打造品牌图腾 的方式来具体构 提
高校 的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 这是 由高校 的 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 也是 由高等教育 的可持续发展
决定的。高校的基本使命是培养人才 , 而人才 的培
养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 它不同于企业 以盈利为 目
建民办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新思维。
一
3 — 1
维普资讯
提高以及结构的合理性 。在 2 世纪 , 1 必须把单纯数 来 , 当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性确立之后 , 它所面临的
量增长的传统教育发展观转变为规模 、 结构、 质量 和 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合理的结构是质量和 效益的前提 , 这就要求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 , 实现全 方位、 多层次和多途径 的办学模式。虽然我国的民 办高校与世界其它 国家 的民办高校相 比, 无论是数 量和规模上 , 还是质量和水平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 但它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 ( 大力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是节支增收和合理 四)
性形象, 打造品牌 图腾 , 将当前低水平生源竞争上升 到品牌竞争 , 以品牌求生存和发展, 形成大批有特色 的民办高校。对于打造 品牌图腾 , 民办高校应该有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师资问题
从学校的师资队伍来看,具体存在着以下问题: 1.来源复杂。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师资来源的主要途径是: (1) 聘用国办院校的退休教师、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机关退休的专 业技术人员。这部分教师曾占到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专职教师60%。 近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他们所占的比例下降,但仍占到 专职教师队伍的40%左右。 (2) 接收应届毕业生。主要是本科生和硕士,他们在该校专职教师队伍 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合计约在50%以上。
(三)学生管理问题
目前该校在学生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采取封闭式学生管理。学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不准出入。 如若有事必须出入,要有假条,如果有病,要有医务所的证明, 才能允许出入。 (2)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生规章制度及学生行为手册,学生在 校内活动的各个行为都给以明确的准则。 (3)实行院系二级学生管理。 (4)在严格的学生管理中,也要求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学生也 能够参与管理,但参与的面小且窄,没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四)个案学校概况
民办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 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创建于1997年,以“育人报国”宗旨,用短短十二年时间完成了超常 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占地面积达 2875亩的林木叠翠、鸟语花香、依山傍水、亭塔相间的昌平沙河校区 和八达岭校区。 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学校各类专业教学实验 室、实训室9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06个,计算机终端6987个;教 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亿6千多万元。
(三)学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首先,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而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 仅仅将学生当成被管理的对象。 其次,正确把握“管”与“导”的关系。管与导,实际上是学校管 理行为的两翼,是管理行为中有形和无形的两个层面。民办高校要 重视以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实施的管理宣传、管理决策 、管理活动和管理评价,但也要同样重视以个人素质、个人人格为 基础,在自觉和不自觉间对学生进行的榜样行为导向、关系行为导 向及工作行为导向这些潜移默化式或熏陶式的引导。 第三,实行个性化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统一的管理肯定不能少 ,但同时也不能不包容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开发的需要。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
教 。 心人 的 艰 打拼 。 育热 亢到 20 04年 , 日 民办 高 我
等教育取得 了令t 人瞩 日的成绩 。民办高校已经发 日 = 展到4 5 ( 中民办 高校 26所 , 7所 其 2 独立 学院 29 4
所 ) 在校 生数 已达 19 8万 人 ( 中民办 高校 8 . , 3. 其 66 万人, 独 学 院 5 . 3 2万人 ) 门 20 。 00年 以来 , 困 我
收 稿 E期 :0 6一O l 20 9—1 8
且民办『校的毕业牛就、牢普遍较高, 岛 l 比如, 黄河科
作者 简 介 : 雪 梅 ( 90 ) 士 , 南 滑县 人 . 院 长 , 杨 17 , 河 .副 学报 副 主 编 。
维普资讯
技学院每年的就业率都在 9% 以上。因此 , 7 必须承
事业 的改 革和 发 展 。这 样 完整 地 提 科学 发展 观 ,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 比, 根浅、 苗弱, 没有让
自己犯 错误再 改 正错 误 的 卒 问 , 没有 让 自 己走弯 路
和“ 缴学费” 的时间, 如果跌倒 了即使摔 死 , 也难
再 爬起 来 , 就 是 我仃 每 一 所 民办 高 校 的处 境 。 【 这 J 天 J
民办高校 在校 牛人数 以年 均 3 O万 人的速度 增 长, 而
展才能有新思路 , 改革才能有新突破 , 丌放才能有新 局 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 , 才能 顺 利实 现既定 的战 略 日标 。否 则 , 现代 化建 } 殳就难 以顺利推进 , 甚至会走弯路。民办高校要想不断发 展壮大 , 亦是如此。
展实践 产 牛根 本性 、 局性 的重 大 影 响 。我 们 党提 全 f的科学 发展 观 , } { 根据 订克 思 辩 证 唯物 主 义 和 历史 J 唯物 主 义的基本 原 理 , 结 了 国 内外在 发 展 问题 上 总 的经 验教 训 , 收 了人类 文 明进 步 的新成 果 , 吸 站在历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民办高校管理模式创新
长放心的高校的重要衡量标准 。而能否培
养出合格的 人才与一所院校的体制 息息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
极性 。同时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改变 目前
相关的。为此 ,民办高校 的管理模式 创新
要把 努力创造条件为 人才培养服务作 为 目 标 。民办高校的各级各单位 无论其职能如
何各项 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 生的健康 成长 ,对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 ,都应 树立起一切 为了学生 、为 了一切学生 、为
D I 0 3 6 / . s .0 1 8 7 .0 0 2 .0 O :1 .9 9 ji n 10 - 9 2 2 1 .0 19 s
基金项 目:本 文系 2 0 O 9年度辽宁省课题 “ 民办高校 协调发展研 究”的阶段性成果 ( 课题编号 2 0 G 3 ) 0 9 H 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民办高校管理模式创新
了学 生一切 的理 念。其次 ,学生 的成 人成
才 离不开教 育者 的努力,因此在管理模式 的选择上 ,民办高校要确立以教师为主体
的思想 , 尊重 教师、 理解 教师、 关心教 师,
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条件 。 ( )民办高校管理模 式的创新应体 二
现协调的原则 民办高校管理模式 的创新 目的要让全 校各级组织 、各单 位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形 成合力来共同促进高校的发展 。而如何形 成合力、提高学校 内部组织运行 的和谐度
人”的局面 ,有 助于提高每 个人的工作积 某些 民办高校 “ 家族式 ” 家长式”的管 、“ 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公办院校的高等教育 I理方式 ,有助于 民办高校建立适应 自身运 样担负着为国家 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重 行方式和管理效果 的管理 制度 , 提升管理 大使 命。但纵观当前 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过程的 民主化 、科学化 ,避免政策 出台的 现 状 可 以 发 现 ,民 办 高 校 发 展 还 存 在 着 种 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从而实现 民办 高校 管 种的 问题 。堡 垒的攻破要从 内部入手 ,对 理的规范化 ,进而提 高运 行效率 ,降低运 于 民办 高 校 的 发 展 也 是 如 此 。民 办 高 校 要 行成本 。 想取得长足的发展 ,解决制约 自身发展的 J ( )管 理模式 创新决 定着民办 高校 三 根本问题 , 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选择是 必 的 社 会 效 益 不可少的。 由此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促 民办高校要想获 得长 久的生命力 , 具 进 当前民办高校管理模式创新 ,既是民办 f 有高度的社会效益是必不可少的。 民办高 高校学习实践 科学 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 校的社 会效益是指民办高校通过为社会培 是民办高校保 持生机和活力的现实需要。 养人才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投入所 产
立足科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立足科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中,科研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打造校园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研带来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提高学校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和声誉。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学校中立足科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为教师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和设备,鼓励他们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实施。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开展科研活动的平台和机会。
通过科研,学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学校中,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促使学校持续发展。
其次,科研可以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
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校可以设立科研创新奖励制度,鼓励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分享。
定期组织科研成果报告会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科研论坛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科研和学术交流,学校的文化和品牌形象能够得到提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选择学校。
最后,科研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通过与企业和社会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校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开展重点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立足科研,打造校园文化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丰富学校的科研资源和条件,学校能够提高自身在教学和科技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学校的学术文化能够得到扩展和提升;通过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学校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笔者 以为应 从两 个 方 面把 握 科 学 发 展 观 对 民 办高 校 建 设和发 展 的指导 意义 :
型 为主 导 , 研 活 动 主 要 服 务 于教 学 实 验 , 科 目的 主要 在 于使 学 生 在 就业 后 能 迅 速 适 应 就 业 岗位 的基本 技 能 要
民办 高 校应 科 学定 位 , 经济 和社 会 发展 做 出应 有 为
持续 发展 是不 利 的 。如有 的民 办 高校 提 出要办 成 “ 方 东 的 哈佛 ” 等不 切实 际 的办学 目标 。
学 校 的科 学定 位 对凝 聚人 心 , 舞 士气 有着 重要 作 鼓
用 , 以 实 现 办 学 资 源 、 力 、 力 的 最 优 配 置 ; 以 明 可 财 人 可
的贡献 。学 校科学 定 位是 学校在 近期 和 中长期 关 于办学 类型、 办学层 次 、 学 特 色 、 才 培养 标 准 、 研 规模 与 办 人 科 水 平的 奋斗 目标 和实 现 目标 的战 略思考 。学校 的科学 定 位 , 须 经过认 真 的调 查研 究 , 必 做到 “ 已知 彼 ” 把 握好 知 ,
办 高等教 育更 快 、更 好地 发 展具 有 重要 的指导 意义 , 也 是指 导 民办高校 改革 与发 展 的根 本 方针 。笔者 力求 以科 学 发 展观 为 指导 , 究 民办 院校 科 学 定 位 , 育 特 色 的 探 培 科学 发 展之路 。
一
当前 ,部分 民办 院校 在定 位上 存在 攀 高 、求 大 、 求 全、 尚名 、 利 、 同等 不 良倾 向 , 对 于民 办 院校 的可 逐 趋 这
党 的十六 届 三中全 会提 出“ 坚持 以人 为本 , 全面 、 协
调和 可持 续 的发展 观 , 进 经济 社 会和 人 的全 面 发展 ” 促 ,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办高校发展转型
维普资讯
第 1期
徐绪卿: 论科 学发 展 观 视 野 下 的 民 办高 校 发展 转 型
渐受冷 落。这些 现状 引发 了学者对 传统 的高 等教
育发展 观的关 注和思考 。
义 , 且 只从 技 术 层 面 而 不 从 文 化 、 育 层 面 来 实 而 教
收 稿 日期 :o 8一 I一1 20 O 1
课 题来 源 : 国 教 育科 学 “ 一 五” 划课 题 ( 育 部重 点 ) 民办 高 等 学校 可持 续 发 展研 究 ” D A 7 1 4 部 分 研 究 成 果 全 十 规 教 “ ( I0 02 ) 课题 组 成 员 : 主持 人 徐绪 卿 ( 9 6一 ) 男 . 江 江 山 人 . 授 . 江树 人 大学 副 校 长 . 江 省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研究 所 所 长 : 员 王一 涛 、 15 . 浙 教 浙 浙 成 冯 淑 娟 、 峰 , 晓敏 、 新 民 等 。本 文 执 笔 徐绪 卿 一 林 际
展 、 大 , 今 已 走 过 了几 百 年 的 历 程 , 量 由 小 壮 至 数 到 大 , 能 不 断 完 善 , 种 逐 步 发 展 , 构 逐 步 优 功 品 结 化 , 型 不 断 丰 富 。 与 此 同 时 , 等 教 育 发 展 观 也 类 高
观认 为 , 速 发 展 的 经 济 增 长 必 然 需 要 高 速 发 高 展 的高 等 教 育 , 高 速 发 展 的 高 等 教 育 必 然 推 而 动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 。人 们 甚 至 认 为 高 等 教 育 与
源 的稀释 和质 量的 下降 , 与 经济 发 展关 系 日趋 并
疏 远 。 2 世 纪 7 年 代 以 后 , 方 国 家 由 于 经 济 0 0 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民办和谐高校校园文化
- 纪桥 ' a - Si i i h J Qa o
No 1 2 0 . 5,01
( eea N .0 ) G nr o26 l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导 创 建 民 办 和 谐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李春 霞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 学院 董事会 办公 室, 广东 广州 5 0 6 ) 163
摘 要 : 园 文化 是 一 所 大 学赖 以生 存 和发 展 的 重要 根 基 , 大 学 个性 特 征 的 重 要 标 志 , 大 学 的精 神 和 灵 魂 。 随 校 是 是
着 民办高校的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 社会对 民办高校 的认可度 不断提 高, 民办高校要想在新 一轮 的竞 争 中实现新 的突 破, 实现 办学质 量的提 高、 学校 知名度 的提 高和 学校的可持 续发展 , 必须重视校 园文化 建设 。民办高校在校 园文化建 设 实践 中要 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自身实际情 况出发 , 紧围绕办学理念和教 育 宗 旨, 从 紧 不断创新发展 , 积极 发
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受益者。民办高校要充分挖掘并发扬
学校 办学历 史上 最具 代 表性 的优 秀精 神 品质 及 优 秀师 生 典型 , 宣传学 习工 作 , 广大 师 生充 分 吸 收 当代 大学 做好 让
Hale Waihona Puke 合素质普遍低于公办大学的大学生; 受薪酬福利待遇的影 提 提 响,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教师流动性大 , 教书育人 的办学 理念 与 思 想 精 华 , 升精 神境 界 , 高 综 合 素 质 。 要充 工作 难 以深 入 到位 ; 办 学资 金来 源 的影 响 , 受 民办高 校 实 同时 , 分发挥 师 生 继 承和 弘扬 学 校 精神 的主体 作 用 , 人生观 、 价值 观 , 富学 院的精 神 丰 行董事会 领导 下 的校 长负 责制 , 党政 工作 关 系需要 进一 步 树立 马克思 主义世界 观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现 在我 国 已经 形 成 了公 办 、 民办 高 等 学 校 共 同发
维普资讯
4
浙 江 树 人 大 学 学 报
20 0 8生
们 能够傲 视群 雄 。也 可 以说 , 是特 色 奠 定 了他 们 成 为“ 流大学 ” “ 一 或 知名大 学 ” 的基 础。所 以 。 有 的专家 就说 , 色就 是质 量 , 色就是水 平 。所谓 特 特 特色 , 是 “ 无 我 有 , 有 我 优 ” 就 人 人 。作 为 后 起 的
一
条具有 特色的发 展道路 , 就永 远 只能 跟在公 办高
校后面爬行 。环顾 眼 下 , 是 现在 影 响较 大 、 公 凡 被 认办得 比较 好的 民办高校 , 都是注意走 有 自己特色
的发展道路 , 而不是 简单模仿公 办高校 。他们 正是 走 了一条特 色 发展 的 道路 , 有 了发展 的 空 间 , 才 得
好 更快 地 发展 。
一
始 恢复 。这 时 , 国公 办 教育 已经 有 了 巨大 的 发 我 展 。在 这样 的状 况 下 , 民办 教育 特 别是 民办 高 等 教育 的发展 变得非 常不 易 。中 国高等 教育 学 会 的 周远 清会 长曾经 形 象 化地 说 , 国 民办 高 等 教 育 我
业市 场 的依存 度更 大。 民办高校 绝大 多数 是培养 高技 能人才 和应 用 型人 才 的学 校 , 培 养 的学 生 所 能不 能为社 会和 就业 市 场所 认 可 , 直 接 决 定学 将 校 的生死存 亡 。这 就要求 学校 必须有 强烈 的市场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民办高校管理
浅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民办高校管理【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革,民办高校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而其管理却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成为哲学、管理学,教育界、理论界所密切关注的焦点。
如何适应当前生源危机状态下,我国高教发展的大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入手,努力探究新时期民办高校管理考评体制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无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为了追求理想的目标,人类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用新的方法和更合理的方式来组织协调群体实践活动,以更加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可以调配的各种物质资源。
这时,管理也就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民办高校管理极其建设发展的哲学思考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及其发展的问题,历来就是哲学所密切关注的。
高校管理在其历史进程中能否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体现民办高校价值和实现其服务社会的追求,这是任何形态的哲学所探讨的最高目标。
总的来讲,哲学界一般都把民办高校的全面发展视作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这也是高教管理者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和最高目标。
而把发展对象的范围细化到民办高校管理,这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场新的革命,由此引起了传统的高校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自主经营的民办高校管理转变。
民办高校管理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又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理论及其所蕴涵的整体和系统意蕴为民办高校管理及其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理论又对当代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更要求我们应该把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扬长避短,合理设定管理内容,科学设置实现的途径、方法,以及正确运用管理结果等;进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民办高校发展和管理考评体系,切实加强新时期民办高校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
试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办 学 校 的 产 权 是 这 样 认 定 的 , 办 者 投 入 民 办 学 校 举 的 资 产 属 于 举 办 者 所 有 ; 办 学 校 中 的 国 有 资 产 投 民 入 部 分 属 于 国 家 所 有 ; 办 学 校 受 赠思 想 与 性 质 定 位 不 明 确 一 民 2 年 来 我 国 民 办 教 育 界 定 和 性 质 定 位 存 在 很 0 大 的 争 议 : 些 地 区 政 府 认 为 民 办 高 校 是 作 为 公 办 一 教 育 的 一 种 补 充 而 发 展 起 来 的 ,它 提 供 的 教 育 服 务 不 妨 说 是 未 能 享 受 公 办 教 育 服 务 的 差 等 生 的 剩 余 选 择 ;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的 高 收 费 现 象 还 对 部 分 求 学 者 而 设 置 了 进 入 壁 垒 ,只 有 拥 有 一 定 经 济 能 力 的 家 庭 , 才 有 可 能 重 金 去 选 择 学 校 、 业 和 教 师 ,这 似 乎 暗 专 示 民 办 高 校 是 在 “ 量 难 保 ” 选 择 中 发 展 起 来 的 有 质 的
定 义 尚处 于 模 糊 状 态 。 在 《 进 法 》 , 公 益 性 和 促 中 将
非 营 利 性 定 位 为 最 基 本 的 制 度 , 且 认 为 公 益 性 和 并 营利性 在 民办教 育 中是 互不 相 容 的 矛 盾对 立 面 , 这
题 。 因此 , 决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尤 其 是 解 政 府 政 策 环 境 问 题 是 高 校 亟 待 研 究 的 一 项 重 要 课
学 校 所 有 。这 些 条 款 虽 然 作 出 了 民 办 学 校 的 资 产 归 举 办 者 所 有 的 认 定 , 是 , 其 中 私 有 产 权 的 界 定 但 对 并 不 明 晰 , 围 也 定 得 太 窄 。其 次 , 费 及 税 收 政 策 范 收 模 糊 : 谓 公 益 性 事 业 ? 公 益 性 事 业 享 受 哪 些 优 惠 何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把握的五个原则
从宏观来说 ,要做到 “ 三个认清” :
其 一 ,要 认 清 民 办 高 校 如 何 坚 挣 以邓 小 平 理 论 和
“ 三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指 导 ,全 面 贯 彻 中央 关 于 “ 兰 进” ( 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的方针 ,提高民 . 办高校大学生的总想政治素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共 性 与个 性 相 统 一 的 切 入 点 ; 五 要 结 合 民办 高 校 管 理 体 制 的实 际 ,找 到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中 以人 为 本 ,寓
教育网络 ;其 五 ,思想 政治 教育工作体制不健全 ,思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各项业务工作 中的切入 点。 最后 ,从 微观层 次来说 ,要提 高做好 民办 高校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自觉 性 ,必 须 脚 踏 实 地 ,建 立 “ 个 到 六
略上 从 全局 上掌 握 民办 高 校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主 动权 : 要 遵 循 教 育 者 的 素 质 决 定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水 平 的 规律 ,建立民办高校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一
动特点。 在进行理论 灌输鼢 髑对 , 注重学 生博 礤罐l 素
性 和 重要 性 。 其 三 ,要 认清如 何根据 民办 高 校的特 点 、规 律 ,
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正确思路
科 学发展 观首先在 于它的科学性 。毫无疑 问 ,它 对思想 政治教 育管理 的指导意 义也首先在于它 的科学 性。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办教育 促进法》 明确’ 定 : 规 “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 同等的法律 地位 , 国家保 障 民办学校的办学 自主权 。 ”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 的深入发 展和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 ,民办教育在 我 国的发展是 一个不可 阻挡的历 史趋势 。相对来 说 , 民办高校 的思 想政治教 育则显得 比较 滞后 ,表现 在 : 其一 ,不少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 往往说 起来重 要 ,做起 来往后靠 ;其二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 育工作 的针对 性 、实效性不强 ,形式主义 、教 条主义 在有些 民办高校 中存 在还 比较严重 ;其三 ,学 生管理 方式方 法陈『 、老套 ,缺乏富有活力 的思想政 E I l 治教育工作机 制。其 四 ,心理素质教 育尚未引起足 够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1 政 府 加 大 对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的 扶 持 力 度 。 由于 . 历史 的 、 实 的 、 济 的 、 治的等 多方 面 的原 因 , 现 经 政 尤 其 是 受 政 府 政 策 变 动 的 影 响 , 西 民 办 高 校 的 办 学 广 空 间 仍 比 较 狭 小 , 办 高 等 教 育 在 整 个 高 等 教 育 中 民 的 份 额 很 小 , 学 层 次 较 低 , 前 广 西 还 没 有 本 科 层 办 目 次 的 民 办 高 校 ; 多 民 办 高 校 办 学 资 金 不 足 , 要 通 很 主 过 收 取 学 费 和 贷 款 来 扩 大 基 建 、 善 基 本 办 学 条 件 完 和 维 持 日常 开 支 , 样 必 然 会 形 成 新 的 高 校 负 债 ; 这 此 外 , 学 中 的 土 地 征 用 、 收 和 投 资 回报 等 优 惠 政 策 办 税 问 题 没 有 完 全 得 到 落 实 。 因 此 , 级 政 府 需 要 确 立 各 民办 高校是整 个 高 等教 育 重要 组 成 部 分 的 思想 , 注
行 为 不 规 范 , 部 管 理 体 制 不 健 全 等 问 题 [ 。 本 文 内 以科学 发展 观为 指 导 , 于 广 西 民办 高 等 教 育发 展 基 中存 在 的 这 些 问 题 , 如 何 实 现 广 西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对 规 模 、 构 、 量 、 益 相 协 调 的 科 学 发 展 , 出 五 点 结 质 效 提 建设性 意见 。
中 圈分 类 号 : 4 G6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1 (0 0 0 -0 2 -0 1 7 — 7 9 2 1 )2 0 6 4
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
、
我 国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具 有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潜 力
我 国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是 在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国 家 政 策 导 向 的基 础上 实现 的 。 1 8 2年 3月 ,国 家 批 准 建 立 第 一 9 所 民 办 高 等 学 校 —— 中 华 社 会 大 学 在 北 京 建 立 , 标 志 着 我 国 民办 高等 教育 在经 历 了 3 o多 年 的 沉 寂 之 后 ,又 重 新 开 启 了 发展 的历 史 。经 过 2 6年 的 发 展 ,我 国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从 无 到有 、从 小 到 大 ,从 “ 充 ” 到 “ 成 部 分 ” 补 组 ,不 仅 在 数 量
用 于 子 女 教 育 支 出 特 别 是 高 等 教 育 支 出 ,是 居 民 的 首 选 之
一
。
我 国 储 蓄 率 长 期 保 持 在 4 左 右 , 居 世 界 各 国 前 列 , 0
居 民储 蓄 高 达 1 O万 亿 元 以上 .这 为 民办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储 备
一
献 。尽 管 如 此 ,我 国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在 全 国 高 等 教 育 所 占 比 重 ,以及 与 周边 国 家 和 发 达 国 家 私 立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相 比 仍
然 比较 落 后 。在一 个 较 长 时 期 内 , 民办 高 等教 育 保 持稳 定 较
快 增 长 的 趋 势是 不 会 改 变 的 ,仍 然 具 有相 当大 车 道 上 ,到 2 2 0 0年 , 我 国 人 均 G DP将 达 到
3 0 0 元 以上 , 比 2 0 0 美 0 0年 翻 两 番 。 随 着 国 民 财 富 和 人 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N o.3 (ToIa J N o.91)北京城市学院学报J oI I Ii N A I.O F B刚G C I T Y U N I V E R Sr r Y2009年第3期(总第91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沈晓慧(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其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民办高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详细分析了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G40珈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09)---03--045—05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来的,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归根结底,科学发展观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确保高等教育沿着持续、健康的良性轨道快速发展。
据官方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
2007年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约为460万人。
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17%以上。
显然,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如治理结构不完善、资金短缺、师资构成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揭示民办高校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我们的办学实践,对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会发现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存在很多弊端,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民办高校的治理包括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治理和民办高校内部的治理两部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收稿日期:2009年3月26日作者简介:沈晓慧(1979一),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讲师,研究向:教育经济与管理,民办教育。
46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高校的管理模式,而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种集掌舵和划桨于一身的集权式管理模式,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不利于民办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民办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专业课程设置权、学历授予权、收费标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我国民办高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国际私立教育机构普遍采用的治理结构,这种制度能有效地回避家族管理的弊端,也有利于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方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等人员组成。
”多样化的董事会人员构成,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要求,使高等学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民办高校虽然名义上采用董事会治理结构,但大多数民办高校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缺失,缺少教师和学生代表;多数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董事会章程,但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常常是一人说了算,法人治理不透明,特别是在人事和财务管理上,家族控制明显,董事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校、董合一,董事长、校长职责不清,制度成了空摆设。
2.办学资金短缺我国民办高校政府资助少,社会捐赠少,在很难得到政府及社会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学费办学,80%以上学校的80%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来运作,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短缺致使入力资源、物力资源投入不足,教师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办学的硬件设施不能适应办学的需要,办学质量不高,在办学资金紧缺的条件下,没有经费搞科研建设,民办普通高校普遍重教学轻科研。
办学经费是否充足,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规模和设备设施,关系到师资与生源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资金短缺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靠学费滚动发展的单一融资模式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而美国和日本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使其私立高等教育获得了强大的发展。
日本的经费来源为:学杂费收入占60%以上,政府资助约占15%,社会服务收入约占10%,社会捐赠约占7%④。
美国(2005年)的经费来源为:学杂费收入约占29%,服务和销售收入约占40%,政府资助约占29%,社会捐赠约占12%@。
从美国、日本私立高校的资金来源看,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社会服务收入三项资金来源均占很大比例,而我国民办高校这方面的收入只占极小的比例,这是我国民办高校走多元化融资模式道路需要借鉴的地方。
我国民办高校是在公办学校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制度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公共财政还是以资助公办学校为主,只有少部分民办普通高校能获得政府资助,但数额极小。
另外,我国的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激励捐赠的制度缺失,也是民办高校难以获得捐赠收入的重要原因。
3.过于注重规模,质量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是一对矛盾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数量是质量的前提,没有数量就不上质量;质量是数量的保证,质量不高就难以保证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稳定。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辩证地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道路。
外延发展是指数量、规模的扩张。
内涵发展是指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
④对一所高校来说,其规模也有一个合理、科学的上限,当达到这个上限时,这所高校在量的发展方面就应该稳定下来。
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现在正处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期。
近些年来,民办高校的规模快速增加,但从教育质量上来说,真正优质的民办高校屈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47可数,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不明显,重复设置专业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必定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竞争。
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重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建设。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配备不够充足,生师比偏高,既能教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失衡,刚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多,从高校退休的老教师多,而具有中级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
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解决不了是教师队伍整体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尽管法律上规定了民办高校教师同公办教师具有同等的地位,但由于可操作性不强,也没有相应的违规惩罚措施,现实中很多民办高校没有具体落实。
民办学校管理者为了降低办学成本,不给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购买”教师的短期行为导致民办学校教师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无法专心服务学校,从而不断寻找更好的机会。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民办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政府要扩大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评估手段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民办高校迫切需要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充分保障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招生、专业课程设置、学历授予、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自主权。
政府要营造公、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各方面的权利。
其次,丰富董事会成员构成。
完善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机制主要是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满足内部各成员的利益要求,以保证民办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
建立涵盖各利益相关者的董事会机构,董事会成员应由政府代表、出资人、举办者、教职工、学生和校外人士共同组成,同时董事会成员要回避亲属,形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机制,以保证学校执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监督学校的教育资源正常使用。
第三,完善董事会内部管理制衡机制。
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校长受聘于董事会,并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双方应是职责分明,各司其职。
有效的董事会离不开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章程,规范其决策运行程序。
明确董事会和校长的关系,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与目标、政策和方向有关的重大问题,拥有最高决策权;校长在董事会的决策下工作,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管理,拥有最高行政管理权。
二者分工明确,不能“缺位”或“越位”,即董事会有权决策,但无权直接干预民办高校的具体事务;校长可以对教学与行政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得越权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决策。
二者的职责明晰,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2.走多元化筹资之路我国的民办教育是在公办教育形成强大垄断势力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长期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形式,成长非常艰难,迫切需要国家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扶持。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本国私立学校发展采取一定的资助扶持政策,我们也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当的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办法。
如上海市教委将制定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和出台民办高校教师补充养老金方案,研究制定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待遇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民办学校学生资助政策,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借鉴美国政府的资助方式,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如下资助政策:1、对科研项目的资助,设立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给予科研经费;2、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将科研经费直接拨付给经济困难的学生;3、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基金,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4、对办学优质的民办高校给予一定的奖励;5、尽快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和捐赠优惠政策。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紧靠政府资助是不够的,民办高校在争取政府资助的同时,更要自谋生路,吸收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到民办高校之中来,采取银行贷款、个人集资、团体融资、社会捐赠、企业合作、股份制合作等多元化筹资的模式,还可增加社会服务收入,设立民办教育基金会吸纳社会捐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