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花鸟绘画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的关系
谈中国花鸟画与陶瓷绘画
何海林 吴少华(景德镇市青年美协 景德镇市 333000)The Chinese flower-and-bird painting and ceramic painting谈中国花鸟画与陶瓷绘画CERAMIC STUDIES JOURNAL89 一.中国花鸟画在历史中的地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悠久,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具着十分独特的地位。
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进程和直接的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花鸟画在再现、写实方面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差别。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情趣、人格寄托和独特的时空意识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
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
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铜器上,“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气息。
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
在工笔设色花鸟画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
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
花鸟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绘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表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促进了艺术创作。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技巧和语言不断更新,风格形式也走向多元化,人才辈出,阵容庞大。
二.陶瓷绘画的起源和发展我国陶瓷绘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彩陶文化”,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陶瓷绘画真正成为陶瓷装饰艺术的主流应是从元代开始。
从那时起,陶瓷绘画艺术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至今,并在悠悠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瓷绘文化。
陶瓷绘画艺术以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工艺、奇特的创意以及全新的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在彩陶绘画中,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点、线、面的综合使用上,都显示出超凡脱俗的艺术气概,并且证实了当时的中华文明已初露曙光。
发展至元、明时期,陶瓷绘画正式出现以主体的画面形式辅以边饰图案,或运用刻划、捏塑及色釉等其它装饰方法或表现形式。
浅谈国画花鸟和陶瓷花鸟绘画之间的联系
浅谈国画花鸟和陶瓷花鸟绘画之间的联系作者:石毅来源:《景德镇陶瓷》2015年第06期花鸟画,中国画的一种。
国画花鸟是一种以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种,和山水、人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成为我们国家艺术中的三大艺术瑰宝。
花鸟画充分反映我们对大自然的审美认识,其技法多样,其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国画花鸟在颜色上又可以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所以工笔花鸟画更具有写实性和装饰性,而写意花鸟笔墨更加简练更加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性和个性。
而在陶瓷创作中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技法,使其作品具有灵气和动感,陶瓷创作中我们往往不会只运用一种技法,而是许多技法之融合,使其画面更加丰富自然,使其更加具有观赏性。
陶瓷创作和国画创作的本质不同就是材料的运用,国画是纸与水的有机结合,而陶瓷则是油与料的结合,在陶瓷创作中如果油性过多则会流,过干则不容易上色,所以料性是绘画创作中的第一步,只有料性过关才能创作出更好的陶瓷作品。
写生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写生就是深入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并通过速写的形式对观察到的事物来进行细致的描绘,使其可以更好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写生让其创作的作品更加丰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所谓写意就是通过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过作者对笔墨的掌握,来表现不同事物形式,使其更加具有自己的创作思想。
写生无论是在中国画里面还是在陶瓷创作中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具有灵动感和艺术感,因此花鸟画不是通过画而去画,而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更加精炼提取,使其作品更加具有创作灵魂。
我们在陶瓷绘画之前也要做好前期写生的准备,往往为了创作一幅好的作品深入到大自然写生,使其思想和创作达到有机结合,让我们的作品风格更加接近自然,使作品追求更加唯美意境。
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探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与原济(石涛)、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并称清初画坛“四僧”。
八大山人生活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至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之间,一生深受儒释道多家影响,诗文晦涩奇奥,书法遒健秀润,绘画精妙,尤其擅长花鸟、山水画,生动奇特。
他将中国画的“诗书画印”合一的传统运用的淋漓尽致,并且将大写意的文人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根据八大山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来的绘画风格的变化,八大山人花鸟画分为初期的“塑形阶段”、中期的“象征阶段”和晚期的“成熟阶段”三个阶段。
一、“塑形阶段”的花鸟画八大山人作为明宗室后裔在明亡以前一直居南昌王府,过着虽不奢华、却也安定的王孙生活。
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号传綮,号雪个、忍庵。
康熙十一年(1672年)开始外出云游。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十五岁时又突发狂疾,并把僧袍撕裂焚烧,第二年还俗。
八大山人度过了三十三年的和尚生涯。
其间,可分为二十五年的寺院生活和八年的云游画僧两个阶段。
他的花鸟画在寺院生活和云游画僧两个时期受个人经历、思想影响,从造型、画法到立意、情感,都有所变化,呈现早期花鸟画塑形且追求简化的风格特征。
(一)寺院生活阶段《传綮写生册》是八大山人存世最早的花鸟画作品集,从中可以看到八大山人受明代大家的水墨花鸟画传统影响较大,并有很多摹仿的痕迹。
比如“石榴”、“芭蕉”、“牡丹”等册页,用墨类似徐渭的简笔泼墨;“梅花”、“菊花”、“芋头”等画又与陈淳的折枝花卉相仿;“荷花”画法多采用周之冕的勾花点叶体,“松树”又有沈周的勾皴之风。
从整套画册来看,八大还处于花鸟画的探索阶段,在笔墨上尚欠功力,缺乏变化,用线力道不够,从“水仙”、“奇石”页的勾线和皴染,或断裂,或紊乱来看,显得力不从心;造型也不生动,缺乏质感和变化,结构虽简化,却未凸现形态特征,还属于写生的“塑形”阶段。
论八大山人花鸟画与清康熙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
论八大山人花鸟画与清康熙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摘要: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水墨写意派大师,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氛围中。
八大山人在这些瓷绘中汲取艺术营养,正是这些丰富的营养滋育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关键词:八大山人清康熙民窑青花瓷珠明料煅烧法八大山人(1626-1705)法名传綮,字刃庵。
又用过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灌园老人、道郎等55个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水墨写意派大师,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自二十三岁清兵占领南昌后,退避新建,落发为僧,后又辗转奉新、进贤、永丰、贵溪、南昌、临川等地,最后定居南昌。
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氛围中。
清康熙(1662-1722)时期的经济。
文化空前发展,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瓷画艺术以大写意为主的画法,造就其艺术风格上散发着动的韵律、美的意境。
八大山人在这些民窑的写意青花瓷上找到了灵感,并发扬光大。
艺术的本原存在民间,真正的艺术大家,往往是溯源而上,从而寻找到最后的汪洋恣肆。
八大山人擅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以笔简形赅的水墨写意花鸟画著称于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他的花鸟画的师承渊源,历来的理论界有主张其来源宋元花鸟画的,亦有说是承袭了明代各大家风格的,更有见地的理论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汉唐以来的诸多民间艺术。
这些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八大山人花鸟风格的形成过程,是向中国传统绘画学习后所流露的必然。
但我在这里把八大山人的花鸟绘画所取养分的目光投向清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上来。
八大山人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
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如康熙三十一年所作《花果鸟虫册》,其《涉事》一幅,只花一朵花瓣,总共不过七、八笔便成一幅画。
在八大山人画中,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的程度。
浅谈陶瓷山水、花鸟绘画创作特点
山水 画创作过程 中 ,始终离开 “ 墨”。一 幅好 的陶瓷 山水 画
作 品 无 不 在 用 笔 、 用 墨 、 用线 、 用 水 方 面 有 高 妙 之 处 ,在 画 面 上 显 现 出 浓淡 干 湿 变 化 , 即 “ 干 裂 秋 风 润 含 春 雨 ”。 笔 墨 是 为表 现 对 象服 务 的 ,要 自然 形 成 。
吴素华 ( 素华 瓷艺 景德镇市 3 3 3 0 0 0 )
陶瓷绘 画是 陶瓷装饰中 的一部分 ,它是将 中国画的艺术
形 式 在 不 同 造 型 的 陶 瓷胎 体 上 进 行 装 饰 ,主 要 方式 是 采 用 陶
的羊 毫笔 、油 料笔 、鸡狼羊 毫扁笔等等。而颜 色的浓淡变化 是通过运笔来达 到的。 可以说画笔是陶瓷创作 的灵魂 ,笔触 的变化重于 颜色的
和 审 美 观 ,注 重 “ 境 的营 造 ” 。 陶 瓷 绘 画 艺术 中 的 意 与 境 、 情 与景 具 有 一定 的 关 系。 他 们 是 心 与 物 的 关 系 。 2 . 笔 墨线 条 : 陶 瓷绘 画 的 灵魂 从 笔 墨 入 手 ,也 是 欣 赏 陶瓷 山 水 画 时 需 注 意 的。 在 陶 瓷
画。陶瓷 山水 画不讲 求描绘而是删繁就 简 ,对不需要 的旁枝
末节 ,大 胆 简 化 , 留 有 空 白 ,更 富有 想 象 力 。 陶 瓷 山水 画 ,
但在 陶瓷山水画的创作 中切 忌追 求笔墨 ,而放松对 自然 对 象的表现 。在 陶瓷 山水 画中 ,画笔的种 类繁 多 ,釉下 的就 有 分水笔、 写画笔、调料笔 、画笔、 中羊 毫等 。釉上彩 的笔 就 更多 ,如 画粉 彩的有 画笔 、彩笔、洗笔 、填 笔等。新彩用
明代末期朱耷(号八大山人)二十一幅花鸟山水绘画赏析
明代末期朱耷(号八大山人)二十一幅花鸟山水绘画赏析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
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后期(嘉靖、万历以后到崇祯),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各种画科,都有新的变化。
派系纷繁,各有不同的风格。
这里主要介绍朱耷、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和张宏。
首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朱耷绘画作品。
朱耷(号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
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
后来为了传宗接代,改为当道士。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
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
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
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
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耷(号八大山人)的画作在世界画坛有很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荷叶翠鸟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浅绛山水》、《秋林亭子图》、《山水通景图》、《山水书画图》等,许多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
浅析八大山人花鸟艺术
浅析八大山人花鸟艺术摘要:但凡提起中国画,绝对绕不开八大山人这一话题。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生于明朝末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尤其是其风格独特的花鸟画更是具有享誉世界的艺术水平,一直以来都供后人学习赏析。
八大山人最擅长的花鸟画,常选择水墨形式,写意为主,不求精准,虽笔下寥寥几划,甚至奇特浮夸,但仔细一看,栩栩如生的鸟儿已经立在枝头,形象生动。
八大山人出色的绘画功力与绘画风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其生平经历息息相关,其坎坷转折的生活经历造就他最终的独特画风,后人评价为狂放不羁、雄奇大胆。
为系统分析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艺术,本文特进行以下论述,供给参考。
关键词: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八大山人擅长水墨书画,尤其是擅长描绘花鸟,常写意为主,不求精准,虽寥寥几笔,栩栩如生的鸟儿已经立在枝头,或振翅欲飞,或歪头眦目,奇特浮夸却又形象生动。
作为中国绘画史一大名人,但凡提起中国画,绝对绕不开八大山人这一话题。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生于明朝末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尤其是其风格独特的花鸟画更是具有享誉世界的艺术水平,一直以来都供后人学习赏析。
八大山人出色的绘画功力与绘画风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其生平经历息息相关,其坎坷转折的生活经历造就他最终的独特画风,后人评价为狂放不羁、雄奇大胆。
为系统分析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艺术,本文通过对八大山人的生平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对其花鸟绘画在构图、意境等方面的独特艺术风格及轮廓特点进行赏析论述,供给分析参考。
1八大山人生平八大山人,又名朱耷、朱雪个、朱统鉴,生于公元1626年,即明末清初年间,是明朝王侯子孙,自幼接触绘画较多,受其父辈的文化熏陶。
相传,八大山人8岁作诗,11岁绘山画水,少年时期就能将小楷体写的工整流畅。
公元1644年,明朝的衰亡同时也预示着八大山人家族的衰败灭亡,时年23岁的他不满清朝政府的统治,一气之下剃发出家,成了奉新县耕香庵的一名僧人。
浅谈中国花鸟画与陶瓷新彩花鸟画的关系
剪 纸 等 画 种 的 表 现 手 法 , 再 加 上 色 彩 丰 富 ,因 此 深 受 人 们 喜 代 陶 瓷 新 彩 花 鸟 画 的 题 材 广 泛 , 如 荷 、 牡 丹 、 月 季 、 紫 藤 、 爱 ,尤其 是陶瓷 新彩 中的花 鸟作 品,画面 工细 ,色彩 逼真 ,
构 图 讲 究 , 立 意 隽 永 , 因 此 深 受 人 们 推 崇 而 经 久 不 衰 等 自然 界 中各 种 美 妙 的 花 卉 。 笔 者 在 这 里 略 谈 新 彩 《牡 丹 》 在 陶 瓷 白 胎 上 的 绘 画 技 巧 。牡 丹 花 朵 的 质 地 , 比 之 其 叶 子 枝 干 要 娇 柔 细 软 , 嫩 薄 滋 润 , 所 以 在 表 现 的 时 候 , 用 笔 要 圆 润 流 畅 , 勾 线 应 细 致 , 一 丝 不 苟 , 墨 色 也 要 淡 些 。 花 蕊 也 以 线 勾 更 能 统 一 协 调 , 表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彩 绘 画 种 , 给 艺 术 陶 瓷 的 创 新 带 来 新 的 生 机 分 不开 的。十 八世纪 中叶 ,随着 西方 陶瓷色 化学 的高度 发展 ,
践 中 逐 渐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风 格 。如 : 珠 山 八 友 中 的 汪 野 亭 、 毕 伯 涛 、 马 颂 良 等 ,现 在 涌 现 的 瓷 坛 中 的 老 花 鸟 画 师 中 , 如 :
新彩装饰的陶瓷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景观彩绘技法多样艺术表现力极强可广泛地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再加上色彩丰富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陶瓷新彩中的花鸟作甜画面工细色彩逼真构图讲究立意隽永因此深受人们推崇而经久不衰不断发展
《 缸 蹦免》2 8 第l 卷第3 ( 蒜 0 年 0 8 期 总第11 2期)
八大山人创作类型
八大山人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绘画、书法和诗歌等。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创作类型及其特点:1. 山水画:八大山人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注重笔墨的表现,追求笔墨的独立价值,强调“意到笔到”,即画的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和意外效果。
他的山水画注重笔墨的疏密、浓淡、干湿,通过笔墨表现山石、水纹、树木等自然元素,展现出一种空灵、淡泊的意境。
2. 花鸟画:八大山人是花鸟画大师,他的作品以简洁、抽象的笔墨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他善于运用笔墨的节奏和变化,通过寥寥数笔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出一种简约、清新的美感。
他的花鸟画作品往往寓意深刻,寄托着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3. 书法:八大山人是清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以行草书为主,注重笔墨的表现和变化。
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线条流畅,笔画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表现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美感。
他的书法作品往往与他的绘画作品相得益彰,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诗文:八大山人是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文风格简洁、清新,寓意深刻。
他的诗文往往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人生、自然、艺术的追求和向往。
他的散文则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表现出一种坦率、真实的美感。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创作类型外,八大山人还涉及一些其他艺术形式,如篆刻、版画等。
他的篆刻作品注重刀法、布局和意趣的表现,表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他的版画作品则注重构图和色彩的表现,通过简洁、明快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一种简约、清新的美感。
总之,八大山人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浅谈摘要: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
绘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鸟画著称于世。
他以极其简练的笔墨,不同凡响的构图,人格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清王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开创了元明以来所没有新风貌,对后世绘画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八大山人花鸟寄情精简奇特朝的愤懑之情和对明朝的怀念,寄寓了自己愤世嫉俗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他的绘画达到了“笔简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
生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姓朱,名耷,字法崛,号刀庵、个山、雪个、驴屋、灌园老人、八大山人等,一生所用名号多达55个,以八大山人的名声最著。
八大山人天赋很高,自幼受祖辈的艺术教养,8岁能写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19岁时,清兵入关,他遭受到国亡家破之痛,忧伤悲愤无处发泄,由口吃而佯作哑子,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时在奉新山削发为僧,过了十三年的僧侣生活。
还俗后不久,在江西南昌修建青云谱道院,韬光养晦,取名朱道朗,字良月,号破云者。
由于八大山人是明皇室的后裔,处于国破家亡的年代,悲伤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同时造就了他沉郁,孤独,怪癫的个性,加上当时政治上的高压,使得他只能潜心于艺术,并通过笔墨来表达他愤懑和郁结不平之气,他一生主要从事书画创作,是一位极富个性、创造性的书画家,擅长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
绘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称于世。
他的花鸟画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写意的技法,但画风比陈淳更冷峻清逸,比徐渭更狂放怪诞,寓意也更深刻,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
朱耷的山水画原宗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之法。
明之后则山水气象为之一变,意境枯索荒寂,绝非董其昌的秀逸平和,于苍凉凄楚中迸发出雄强悲壮的气质,体现了其孤愤而坚毅的心境。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八大山人简介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又名朱耷,字雪个,号个山、驴屋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书画家,也是画坛“四僧”之一。
八大山人的祖父和父亲都擅于书法和绘画,对他也是细心地教导,因此朱耷对绘画、书法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八岁的时候就能自己作诗,十岁左右便能画山水画,从这可以看出朱耷极其聪慧。
明朝灭亡之后,他削发为僧,不想与清朝有任何的瓜葛,更是以明朝遗民自居,更不愿接受清朝的施舍与恩惠。
八大山人对山水画和花鸟画有很高的领悟能力,他的画苍劲有力、笔触豪放,与自己孤傲、冷峻的性格又相之辉映。
画里的鸟、鱼、草、虫形象逼真,鸟和鱼的眼睛向上,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他对现世的不满。
画中的鸟,展翅欲飞,翅膀扑闪有力,同时体现出他想要冲破现世的枷锁。
八大山人除了对绘画有很大的成就外,对诗文写作也有自己的独家见解。
他的诗文以神秘、幽深而著称,令人十分费解,不知所云。
在他还在为僧之时,他的诗文大多借书来表达自己高尚的人品以及自己的遗民思想。
但在他改为做道士之后,所作的诗文更显成熟,大胆而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生充满悲愤和孤寂,所以他的书画中包含了他复杂的情感。
八大山人朱耷现存世作品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等,书法作品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
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十分受欢迎,他的《竹石鸳鸯》在2022的成交价已达1.187亿。
《杨柳浴禽图》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能够从画中看出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
八大山人朱耷出生的年代让他背负了太多悲痛,在这个末路王朝子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充满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
在中国绘画史上,能如此得心应手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意识的画家是在少有。
八大山人的绘画探析
八大山人的绘画探析八大山人,名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
明亡后出家,法名传絮,他的画上款印别号极多,有雪个、个山、驴、屋驴、驴汉、拾得等等。
八大山人擅长画山水与花鸟竹木,用笔以简胜繁、属于大写意一派。
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泥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是一种奇特的、别开生面的艺术创造。
欣赏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必须了解他的身世生平及思想感情的变化。
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六年(即1626年)。
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世代荫袭的贵族家庭生活中度过的。
八大山人天资聪慧,八岁便会吟诗作画。
由于他的祖父、父亲善书画,八大山人幼年即受熏陶,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1644年明朝灭亡,1648年清军南下攻陷九江,八大山人由皇室贵族一夜沦为惶惶不可终日的逃犯,为避祸逃生,被迫削发为僧。
八大山人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天崩地裂”之变,从皇室贵胄沦为逃隐草野的移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怀着孤臣逆子之心,在政治上不与新王朝合作,具有极强的反清意识。
他经历坎坷,为避祸避难,时僧时道,在他的眼里山河都是旧山河,残山剩水,满目凄凉;花都是残风败柳、无根枯枝;鸟兽都是傲兀孤立,桀骜不驯的怪鸟。
他历经苦难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情,借助绘画形式宣泄情感,寄托理想,抒发亡国之痛,以至于在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独特的成就。
八大山人的书画早年曾受董其昌的影响,他对董其昌的艺术造诣是相当的推崇的。
他临摹的董其昌的画册,至今流传于世。
但由于八大山人遭遇不同思想情感的殊途,他并没有去追随董其昌的那种温静修饰的风趣,他所作的山水,苍茫凄楚,残山剩水,抑塞之情溢于纸素,在其《山水册页》中题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石枯槎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作为一个先朝的移民,亡国之痛和坎坷的身世,自有其深切的体会,他以山水寄恨,因心造境,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称泪眼中的山水。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景德镇陶瓷花鸟画的影响_
陶瓷美术论坛J I N G D E Z H E N’S C E R A M I C S54在中国画中,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宋代初期的花鸟画,主要是继承了五代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黄筌“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统治着画坛近百年。
到了北宋中期,随着崔白、赵昌、易元吉等在花鸟画坛的崭露头角,以他们生动活泼的画风,打破了黄家体系的垄断,为宫廷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在他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画院得到空前发展,宫廷花鸟画达到颠峰,此风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的创作长盛不衰。
当时著名的花鸟画家有李迪、林椿、法常等,还有一些人物、山水画家亦兼擅花鸟,如:李嵩、马远、马麟、梁楷等人,还有一些佚名的花鸟画作品,虽多为圆形、方形的小幅,但构图简洁、主题突出、描绘精密,是南宋花鸟画中较富特色的部分。
同时以拟人化手法写梅兰竹菊,表现其高洁、坚韧、卓然不群的“君·刘冰欣 姚 月子”品格,由于深受文人喜爱而成为流行的花鸟画题材。
其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主张绘画和文学结合,借笔下的墨竹抒发个人情感,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与绘画理论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代花鸟画家开创了融合博大与精微、浓郁与清逸、华丽与朴素的全景花鸟风格,这种风格既具有深沉雄浑的气魄,又不缺乏细腻魅力的刻画,即赋予山水画壮美的气势,又独具花鸟画特有的优美。
宋代花鸟不但是刻画形象的典范,同时也是表现形象的高手。
构图简洁、主题突出、描绘精密,看成是“全因素”表现技巧的宝库。
不但是勾线填彩技法的大本营,而且也是水墨写意的发源地。
中国画的技巧表现之能事,几乎为它一网打尽。
在我们从事当代陶瓷花鸟画法时就以勾线填彩法看就应学习古人造型严谨,就中国画的水墨意笔而言在我们陶瓷创作上从水墨画的笔法匹配造型之“取其意到”的原理出发,不为笔墨而宋代花鸟画对当代景德镇陶瓷花鸟画的影响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13年第2期 总第144期55笔墨的学究气或者一味追求书写胸臆,这些表现技法我们应当吸收和借鉴。
浅谈八大山人绘画艺术
浅谈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摘要:八大山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位非常富有个性和民族气节的画家,其历经明清年间天翻地覆的时代,从皇室贵胄沦落为逃隐草野的遗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独特的生活经历是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
八大山人以其形貌异,表情冷漠的笔下形象和简练的墨色表达了自己孤傲不屈、悲愤苍凉的情感,独具创造。
八大山人所作写意花鸟形象精炼生动,不拘形式而又神完气足,也多是其性格及人生态度的写照。
他在明亡后保持气节,不附炎趋势,能够洁身自好,而得到后人的尊重。
我们在欣赏八大山人的艺术作品时,同时也是在品位其人生和体验他的内心感受。
关键词:八大山人写意花鸟山水画影响情感一、个人生平八大山人(1626—1705),原姓朱,名统筌,乳名耷,字法崛,号刀庵、个山、雪个、驴屋、灌园老人等,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
其祖父、父亲都能诗善画,朱耷幼年就受到熏陶,“八岁既能诗。
擅书法,共篆刻,尤精绘事”。
在他19岁时明朝覆灭,继而清兵南下,作为宗室王孙的朱耷便奉母携弟避难于新建洪崖,为了逃避清朝的迫害,于顺治五年(1653)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号韧庵。
顺治十年(1653)又在耕庵老人处受法,“住山二十年,从学者数百人”,成为宗师。
康熙十八年(1679)他被临川令胡亦堂请去,延之官舍年余,忽发狂疾回到南昌。
62岁以后经常在南昌北兰寺,后又自构寐歌草堂,以卖画度日,直到81岁逝世。
八大山人历经明清间天翻地覆的时代,从皇室贵胄沦落为逃隐草野的遗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是明王室后代,为了避免清朝迫害,时僧时道时儒;他又不甘心为统治者笼络,故作疯癫,装聋作哑。
由于家园的破灭他感到非常的痛苦,时常伏地呜咽,痛哭流涕;时常仰天大笑,慷慨悲歌。
据说因他有《八大园觉经》,所以自号八大山人,但在签名时将四字连写,很像“哭之”或“笑之”。
他的诗和画也正是这种思想情绪的反映。
八大山人画上款印别号极多,据记载有:雪个、个山、个山驴、驴、人屋、拾得、何园、黄竹园、八还、书年等。
论八大山人花鸟画与清康熙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
论八大山人花鸟画与清康熙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摘要]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水墨写意派大师,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氛围中。
八大山人在这些瓷绘中汲取艺术营养,正是这些丰富的营养滋育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关键词]八大山人清康熙民窑青花瓷珠明料煅烧法八大山人(1626-1705)法名传綮,字刃庵。
又用过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灌园老人、道朗等55个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水墨写意派大师,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自二十三岁清兵占领南昌后,退避新建,落发为僧,后有辗转丰新,进贤,永丰,贵溪,南昌,临川等地,最后定居南昌。
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艺术氛围中。
清康熙(1662-1722)时期的经济 ,文化空前发展 ,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瓷画艺术以大写意为主的画法,造就其艺术风格上散发着动的韵律,美的意境。
八大山人在这些民窑的写意青花瓷上找到了灵感,并发扬光大。
艺术的本原存在民间,真正的艺术大家,往往是溯源而上,从而寻找到最后的汪洋恣肆。
八大山人擅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以笔简形赅的水墨写意花鸟画著称于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他的花鸟画的师承渊源,历来的理论界有主张其来源宋元花鸟画的,亦有说是承袭了明代各大家风格的,更有见地的理论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汉唐以来的诸多民间艺术。
这些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八大山人花鸟画风格的形成过程,是向中国传统绘画学习后所流露的必然。
但我在这里把八大山人的花鸟绘画所吸取养分的目光投向清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青画瓷画艺术上来。
八大山人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
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如康熙三十一年所作《花果鸟虫册》,其《涉事》一幅,只画一朵花瓣,总共不过七、八笔便成一幅画。
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的构图特色探析
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的构图特色探析
中国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构图,构图是指画面的安排和组合方式。
八大山人是
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构图特色,下面我们来探析一下。
1. 动静结合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往往会采用动静结合的构图方式。
画面上的花鸟虽然是静态的,但是画面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是因为八大山人巧妙地利用了线条和色彩的变化,让画
面看起来非常有动感和变化。
2. 以点带面
八大山人的画作中,常常采用以点带面的构图方式。
他会用简洁的点线条勾勒出花鸟
的轮廓和特征,然后再用丰富的色彩填充和描绘细节,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
质感。
3. 空灵寂静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特别注重画面的空灵寂静感。
他善于运用留白和虚实,将画面
中不必要的细节去掉,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高雅、深邃的美感。
4. 远近呼应
八大山人的画作中,常常采用远近呼应的构图方式。
他会用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线条
贯穿整个画面,同时在画面的前景、中心、背景等不同的位置安排花鸟,形成空间上的远
近层次感和立体感。
5. 情境设定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常常通过情境设定来营造画面的气氛和主题。
他会根据花鸟的
特征和背景来设计画面中的情境,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花鸟与人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构图特色鲜明,独具品味。
他善于用线条、色彩、空间、情境等元素来表现花鸟的特征和情感,营造出充满生命力和灵动感的画面。
他的画作不仅
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花鸟瓷画的人文美感
花鸟瓷画的人文美感王惟花鸟瓷画、人文瓷画、文人美感、景德镇三联文学网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花鸟瓷画。
在讲究瓷器造型的时候,更多的是体现文人的风雅,情趣。
从赏读花鸟瓷画中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历史知识,也可以陶冶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操。
陶瓷的文人瓷画是清代晚期才开始出现的,在此以前景德镇的花鸟瓷画都是以图案和工笔画表现为主。
工笔画在宋代以前为中国画的主要存在形式,随着文人写意画的出现,才相对独立出来。
工笔画的名称在明以前称“工画”,唐寅有“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书”的说法。
中国的花鸟画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自唐兴起,历经五代、两宋时,风格以写实为主,体现精确细致的观察精神,提倡静观无为、心领神会和制作上精严缜密、一丝不苟。
随着美学观念和绘画材料的变化,人元代开始呈现出向文人写意画风转变的过渡特征。
工笔画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水墨画代替,至明清时花鸟画不再遵循写实的形式和精细的制作,而是追求笔情墨意,将个人情感向艺术情感转换,艺术情感的表达取决于艺术形式。
清代花鸟画的发展,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的黄金时代。
当时流派林立,空前绝后,竞争激烈。
八大山人,明朝宗室,工书善画,为清代四大画僧之一。
他的笔墨主要是从林良、徐渭作品中脱胎而来,加上自身经历和思维方式,怪诞夸张,奇特冷峻。
作品中大面积空白,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皆成妙境,使大写意花鸟画派真正进入了文人画的审美范畴。
石涛精诗、书,他的作品是以丰满俊爽笔墨,清新奔放的才华,天真烂漫的氛围,滋润着对生活的向往,与八大山人的幻灭心境,形成鲜明的对照。
恽寿平以工细清丽的笔调,开创了写生风格,书卷气息浓重,特别是他的没骨技法,逸气横溢,精妙绝伦,娇媚刚劲,百看不厌。
他的没骨法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扬州画派借助经济力量的支持,花鸟画盛行至极,蜚声清朝中期画坛。
清代后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上画派”应运而生,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赵之谦、四任(任熊、任熏、任颐、任预)、虚谷、吴昌硕均称巨擘。
八大山人的花鸟绘画艺术风格、形成过程及对后世影响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二百家争鸣八大山人的花鸟绘画艺术风格、形成过程及对后世影响焦 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打分和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每一章作为一个单元,将每章节的知识点提炼成一套试题,让学生进行抢答,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理论结合实践,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同时以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了解,并最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可以通过假期时间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的经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
教师也可以将社会热点或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正误,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对所讲知识的认知度,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师生进行交流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应当强化对学生参与度的重视,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例如,在讲解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分配任务,让学生主动进行资料的搜集,并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每一组都需要推荐一名学生通过对小组制作课件的讲解,提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学生要对其他小组的资料搜集情况、课件制作情况与讲解分析情况进行评价。
最后还要通过教师的评价和交流做出小组任务总结,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
通过小组合作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
六、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就应当加强对教学现状的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解决学生学习兴致低下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以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对话教学、座谈会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山人花鸟绘画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的关系
作者:黄思源
来源:《艺海》2009年第02期
在中国绘画史上,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僧,他擅长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以笔简形赅的水墨写意花鸟著称于世,代表了明清之际中国画的最高成就,并在后世三百年中到了倍受推崇的地位。
过去学八大山人者众,论八大山人者多,学习者都有不同出发点,研究家也有不同视角,对他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与深入。
究其水墨写意花鸟的师承渊源,其翎毛虫兽来源于宋代的赵佶、吕纪、唐寅、林良、李展、卢朝阳等人的风格;花卉、蔬果,明显地继承了明代沈周、陈淳、周之冕、徐渭的水墨花鸟绘画的传统构图和笔墨。
此外,本人经细心考察,发现八大山人花鸟画中与元明两代的民间青花瓷器绘画有很深的渊源,某种意义上看,两者具有水到渠成的传承关系及由此而发展创新花鸟绘画的众多表意元素。
瓷器上的任何绘画都是作为一种点缀和附加的工艺而存在,从制作成本上来说,民窑为节省成本,将纹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与以少少胜多多的中国画原理巧合。
基于流传至今的元明瓷器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相对比,这时便会发现八大山人花鸟画独具个性的造型,章法、笔墨、手法及风貌学习传承了元代的青花花鸟鱼草和明代的花鸟瓷器绘画。
元代景德镇官督民办窑口所烧制的青花瓷器中的各类瓷绘,都是取材于民间那些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和走兽等动物,有写实者,以其逼真的形象,考究的姿势、体态,甚至每一枝羽毛、每一片鳞片,都无不精雕细刻,展现其丰富的画面。
缠枝花纹的牡丹、芭蕉、菊花、云纹、水纹、以其流畅的线条和钴料独有的纯青,将整个器皿充填得饱满而丰富。
有写意者,三两笔简约,打破沉闷构图,在经意不经意之间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其中动物的造型方式,呈现的亦是方、菱形的口、眼、特有的惊恐和翻着白眼向天张望的形象。
荷叶水草,又莫不以圆形的随意点染,穿插于瓷器特有的方圆造型之间,与器皿、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其表现手法,多在继承宋代隐青瓷器刻花、竹、刀剔花的简练基础上,以钴料为其主要原料,在传统的二方连续图纹式样内,以大写意的点缀风格和介于具象与描象的写实、写意风格,来展现这一特定时期的瓷器绘画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写意还是写实,每一件器皿所绘之物,都充满着神奇的冲击力,每种动物的脸部表情,都在通过情绪化的嘴、眼、颌来塑造着静止在瓷器上的每一件图纹样式。
器
皿上所绘的每一件东西,都赋予浓烈的情绪化表现。
这种瓷器绘画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在此以前的所有主流绘画里面是难以见到的。
明代民窑瓷器绘画在继承元代瓷器绘画一些特征的同时在立意上偏重趣味。
这也是明代民窑画工绘器多出己意的原因。
在明代民窑画工笔下,我们常能看到不受人意干扰、制约、左右的自由创作。
《明嘉靖芦雁纹残碗心》(图一),一只芦苇、一只失群后赶来的归雁中途歇息平湖,既装点了寒塘景象,又让人品位着飞逝、寂寥、荒凉。
《明天启青花珍禽纹碗心》(图二),几根流畅的线条,几大块层次丰富的钴料就描述出了珍禽的天然野逸。
章法上让人体验到人生际遇和对生活与自然的细心体察,可见明代民窑画师掌握了中国画里写神不写形的创作方法。
从润泽、光滑的铀下青花色浓淡变化来看,其匠师也具有熟练的中国画笔墨技巧。
八大山人绘画的花鸟画中,却让我们见到了这一可类比的风格。
八大山人绘画中的花鸟鱼虫,不管是在章法上,还是在造型、意境的取势上,都具有着与元明瓷器花鸟画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吸取的表现手法使我们看到了与其前后演变发展关系,甚至可看到其中所包含的绘画精神气质。
从八大山人绘画的笔墨来看,其花鸟绘画,在笔墨上借鉴了元明瓷器画青花的表现形式,技法上除施以典型的瓷器“勾花墨叶”法,以线立形和以墨皴擦点染物之凹凸结构之外,多以放笔用墨,侧锋外露的形态写照对象,在笔墨的把握中,与千度高温之下烧制出来的钴料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我们以其《河上花图卷》的笔墨特征与元明青花瓷青花色块相比较分析,就不难看出,不管是其笔下的墨色还是瓷器上的青花色在整体表现出的风格面貌上有着相同的特征,更具有相似和类比性的是,八大山人熟练把握宣纸性能的渲染效果,使作品像上了铀的瓷器一样,画面具有浓重感和透润感。
八大山人的花鸟绘画在造型上特别突出。
从现存的《书画册》和《鱼鸭图卷》作品中的游鱼、鸟的造型来看,鸟的身体大多呈现着胸背前蹲而后拱的方形造型,游鱼呈现给观众的感觉就如同在观赏玻璃缸里的鱼一样,显得十分的怪异。
将其特征与元明瓷器绘画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瓷器的绘画和八大山人花鸟画动物的造型形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即在瓷器的绘画中,由于主体绘画多在瓷器的凸腹部,从平面看去,原本并无前蹲后拱的形象在收颈后,凸腹器皿作用下,视觉效果变成了前蹲后拱了。
另外,八大山人作为大明王孙所承受的国破、家散、妻亡、子夭的巨大情感痛苦,只能选择冷峻、痛苦和具有冲击力的造型风格来遣散心中的国仇家恨。
元明瓷绘禽鸟大多是缩头单腿独立的小鸟,眼睛往往具有大而呈菱形或方形,保持瞪目而怒或白眼向青天的状态,正好与八大山人想表达的个人思想情感不谋而合。
章法是八大山人处理画面最为精彩的部分,他的花鸟章法最有个性,承接了瓷器绘画单一的物象和中心构图。
这种独特的空间结构,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读者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
一般的我们用“简”“险”来概括他的章法特点。
如在元明民窑画工笔下的雄鹰,屹立巨礁,途险境恶,翅折翼伤,画工参以己意,以败羽、狂澜、乱云、巨礁等渲染出一种英雄末路
气氛,于是便具备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八大山人折取其中的“险”境,另造新“险”,从而使他的绘画自然内蓄,险峻高寒,造就奇境。
由此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绘画在章法上就已具有了元明瓷器民间绘画造“险”这一特征。
将民间瓷器绘画的风格引入文人画,并以此作为自己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八大山人,除了与元明瓷器所具有的传承关系外,景德镇元明瓷器中奇特风格也正是八大山人内心情感作品风格样式和精神状态的需求。
八大山人正是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艺术表现手段,从而使其绘画达到了宣泄自己情感和填补心理需求的目的。
使作品既具有思念君国的成份,又有了追求癫狂的“鬼气”成份。
他不仅开创了有史以来的花鸟画拟人的先河,更是将这一创造推向了巅峰。
这一巅峰的创造,三百年过去,至今也没有人超过。
责任编辑:蒋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