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纲要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纲要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纲要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三)列举朱熹的理学及其地位。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概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知道我国的“双百方针”,概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

(三)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福建省历史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人民版必修三精简版本)

福建省历史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人民版必修三精简版本)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①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②道家: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主张“无为而治”③法家:韩非子主张变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行严刑峻法④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是: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③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4、“异端”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②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唯物主义哲学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①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③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应用于战争。

(▲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④指南针:战国出现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影响: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2、汉字与书法(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东晋王羲之号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怀素、张旭擅长草书。

3、绘画:(1)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全部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全部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全部知识点中学历史必修三会考学问点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见“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开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见“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见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见“性本恶”。

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汉武帝承受董仲舒的主见:“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其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他的思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专制专制,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朝气。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主见“经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中学历史必修三会考学问点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开展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学问”,而教育可以使人相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起先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福建地区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三

福建地区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三

福建地区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三Ⅰ-1知道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墨子的主要观点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注重政治与人事;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他的言论被编纂成《论语》孟子:提倡“仁政”学说,民本思想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老子:哲学:“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齐物”韩非:⒈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⒉加强君主集权;⒊以法治国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孔子和孟子共同的主张——重视百姓疾苦Ⅰ-2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地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Ⅰ-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⒈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Ⅱ-1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目的: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Ⅱ-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朝廷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Ⅲ-1知道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阳明)的主要观点二程(程颐&程颢){北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道统论”,“正君心”陆九渊{南宋}:“心即理也”[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王守仁){明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Ⅲ-2在如何认识“理”及实现“理”方面,朱熹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何差异⑴在认识“理”方面,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陆王的观点是心是万物的本原⑵在实现“理”方面,朱熹的观点是格物致知;陆王的观点是要自我修炼、反省Ⅲ-3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

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夏商周的宗法制度,到秦汉的郡县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直至明清的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如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 手工业的繁荣,如陶瓷、丝绸等传统工艺的发展。

- 商业的兴起,包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货币经济的普及。

3.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影响,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古代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成就。

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如汉藏、汉蒙等关系的发展。

- 边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长城的修建、屯田制度等。

5.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和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

6.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民间反抗,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7. 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艰难。

-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建设与抗日战争。

8.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实践。

-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反思。

-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的深化。

-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新战略。

10.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析:- 对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的评价。

知识点精华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章节知识汇总

知识点精华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章节知识汇总

知识点精华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章节知识汇总第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础解读】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以古代文化的名义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壤意义。

它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16 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1、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教皇以资助教堂翻新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覆盖内容比较全面
一、第一部分统一的唐朝
1.继承西魏文化和政治体系
(1)武则天继位,维持西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以确保统一;
(2)彻底废除北魏宦官政治,军队也由武则天实施统一管理;
(3)制定了七郡七十二县的行政体系,使政治管理更加一致;
(4)实行额外派官制,将中央官员分配到各州、县任职,从而保证
中央对地方的统一管理;
(5)积极发展商业,尤其是外贸,唐朝也继承了西魏的“开边邦”
的外交政策,与西方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6)继承西魏文化,大力宣扬儒家文化,实行科举制度,提倡文学
创作,促进的唐朝文化的发展。

2.唐太宗李世民的
(1)实行了九品官人制,大大简化了官制,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和能力;
(2)取消山海经学试,代之以同级考试,以增加考试的水平和实效性;
(3)强调治国理政,重视经济建设,唐太宗实行了新的出纳、考核、租税制度,推行把官职从继承转变为任命,目的是提高官员素质;
(4)发展武装力量,促进军队的统一;
(5)大力发展丝绸之路,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促进唐朝的鼎盛;。

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 《南京条约》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深远影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 自强运动与洋务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四、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失败原因。

- 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 北洋政府的统治、军阀割据的局面。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

六、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主要战役和胜利的意义。

- 全民族抗战的团结精神和历史意义。

七、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共内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九、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十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通过学习这些必考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而且能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历史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提纲高中历史必修三必备知识提纲必修三的历史,学生们最好自己准备一个知识提纲,这对我们记忆知识点有非常大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三必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提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①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②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 普罗塔哥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⑴“ 认识你自己” ,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自我” 。

⑵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3.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 注重人、人性 , 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二、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1.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 三杰”⑴但丁 : 《神曲》⑵薄伽丘 : 《十日谈》——“ 人曲” : 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 , 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 提出人类平等思想。

③彼特拉克2. 文艺复兴高潮时期 :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薄伽丘《十日谈》对人的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 , 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 , 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 宗教改革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 :⑴上帝即可得救(“ 信仰得救” ) , 无须教士和教会的介入 , 无须购买赎罪券——否认了教皇的权威;⑵人人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 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反对禁欲主义 , 批判神权统治 ,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 肯定人的价值作用。

三、启蒙运动(17、 18世纪)——西方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法国①伏尔泰 : 自然权利学说②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最早实践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 , 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知识框架.

必修三知识结构框架第一单元一、百家争鸣背景:生产力发展,诸侯争霸(政治、经济大变革);士阶层的活跃;“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儒家学派创立:春秋孔子:仁(核心)、克己复礼、德政、有教无类战国:发展孟子: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荀子:仁义、王道;性恶论;君舟民水三、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核心:法治顺应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四、汉代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糅合道法阴阳)主张:⑴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⑵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目的:加强君权)⑶三纲五常(目的:加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作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五、明清进步思想家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矛盾尖锐;资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1、黄宗羲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3、王夫之:唯物思想家评价: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第二单元一、古希腊苏格拉底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评价: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文艺复兴(14-17世纪)背景:意大利资萌芽出现;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反封建教权);意大利有较多的古典文化遗存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用人的学问取代神的学问)薄伽丘:《十日谈》拓展:英国的莎士比亚三、启蒙运动(17-18世纪)兴起:英国高潮:法国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要求强烈;自然科学的发展核心思想:理性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既反封建教会,又反封建君主专制既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又提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蓝图代表人物:1、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评价: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3、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启蒙运动的评价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资革命时代的到来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后世: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第五单元一、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封建君主是窃国大盗,国家属于人民作用:思想启蒙;人民觉醒;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直接原因:尊孔复古的逆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核心思想:民主和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打到孔家店”,对传统儒学彻底批判)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胡适: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新文学的典范(反封建与白话文相结合)评价: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青年人思想空前解放;知识分子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第六单元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实践: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中华民族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局限:没有明确反帝和彻底的土地纲领2、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内容进步之处: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民族主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普遍的民权民生主义: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实践: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评价: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目标,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有本质区别)二、毛泽东思想1、萌发时期(1921-1927年)中共成立到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张:中共要掌握革命领导权,依靠农民2、寻找道路(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成熟时期(正式形成)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主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4、中共七大 1945年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评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归纳学习历史对我们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事的各领域的工作需要了解各行业历史发展,从而对本专业形成正确的认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中历史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时间线索: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_C五六十年代洋务派〝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思想→_C90N:维新思想→__年:孙中山〝三民主义〞→__年: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__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24年:新三民主义→_25年:毛泽东思想→_C80N: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年:科学发展观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鸦片战争)和中西联系的扩大;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2.代表人物:地主开明派/抵抗派:林则徐>.魏源>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停留在著书上,但是具有启迪作用.4.思想: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了时代主题)5.性质:反侵略的民族革命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背景:_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地传入中国;内忧外患;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4.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5.实践:洋务运动6.结果:_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对比——抵抗派和洋务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敌,而洋务派则希望制外平内(太平天国.义和团等)3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_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从器物之学转入制度之学)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4维新思想1.出现背景:①_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 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保守性)梁启超:>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宣传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男女平等.严复:译著>,〝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与顽固派论战——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焦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5.实践:戊戌变法,百日维新6.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5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1.背景:①(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②(直接原因)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③(经济基础)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中国需要进行思想革命.2.新文化运动概况:①标志:__.9 陈独秀上海创办>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③思想阵地:>④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目的:鼓励各种学术发展与新思想的产生⑤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⑥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陈独秀>;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陈独秀>>.鲁迅>(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不足:全面清算过于偏激,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d.平民教育思潮: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如平民教育演讲团,白话小说和散文大量涌现,文学新形式.3.影响: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②进步性: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6孙中山〝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_世纪末_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国主张的失败;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同盟会成立,提出十六字纲领;(_94年,创立兴中会[团体];__年创立中国同盟会[政党])2.思想渊源:经济:单税社会主义,>;政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同思想;科学:进化论3.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5.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二)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1.背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带来新启示和希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明确的反帝要求)3.评价: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以三大政策为核心,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4.新三民主义是目的,三大政策是手段.(三)三民主义的特点:时代性.爱国性.纲领性.(四)评价: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7毛泽东思想(一)历史背景: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实践基础: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和实践, 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萌芽: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_24-_27.7)(1)著作:>>(2)观点:分析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中心问题.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_27.8-_37.7)(1)著作:>>>(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_37.7-_45.8)(1)著作:>>>(2)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3)中共七大:_45.4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形成著作:_49年七届二中全会讲话.>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①〝社会主义改造〞思想:_53中共定〝一化三改〞方针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共八大.>(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特点: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是中共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精髓是〞实事求是〞2.作用: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④创造性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五)毛泽东的个人错误晚年犯有严重错误:①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上急于求成②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过度③在阶级斗争问题上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辨析】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集体的结晶,而毛泽东晚年的思想错误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一部分,不同于毛泽东思想.8邓小平理论(一)历史背景:1.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思想基础:_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二)形成和发展过程:1._78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实现伟大转折2._82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3.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4.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理论5._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战略三步走思想6._92年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计划手段互补)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8.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三)历史意义1.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作用: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③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二次历史性飞跃9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一)背景:1.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2.国内形势: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3.建设中国特色的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军经验,提出新思想(二)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形成过程:1._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三个代表的思想2._年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四)历史意义1.性质特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建党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作用:①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②是新世纪全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科学发展观(一)形成过程:1._.7 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2._._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二)主要内容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历史意义1.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义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绿色〞GDP〞的理念深入人心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1相对论1.背景:_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2.时间:_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4.影响:①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③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④是核开发的理论基础2量子理论1.发展:德国普朗克:量子假说德国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2.影响:①带来了技术创新:半导体和激光器②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3电脑和网络1.时间:_C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代表数字化技术的产生)_C60N美国诞生网络技术2.意义: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信得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4生命的奥秘1._C70N 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_93年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投放市场_90年〝登月计划〞的国际扔了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我国_99年加入这项计划)_97年克隆实验成功5登上太空1._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_61年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_69年美国〝阿波罗-_〞登月飞船发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6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内容:_64._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_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_66._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_67.6第一颗氢弹试爆;_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_75._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2.意义: 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成功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发展高科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环境(二)东方魔稻_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意义:1.解决中国粮食问题;2.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战略计划.(三)〞银河〞系列计算机_83年〝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_97年〝银河–II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意义: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飞船_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_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_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_年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1.意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2.前提条件国家的独立(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实力增强;科学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3.发展科技的历史意义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新中国生产力的进步;②为建设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③增强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7新中国的教育(一)扫盲教育1._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育;2._82年颁布>明确要求扫除文盲;3._93年>确定文盲率为5%以下.(二)义务教育1.含义: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发展义务教育的措施:①_86年>;②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实施〝希望工程〞3.成果:_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三)高等教育1.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2._58年教育大革命,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3._61-_63高等教育全面调整;4._十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5._77年恢复高考制度;6.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_82年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8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①经济:_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②政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如何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建设新文化;2.文化方针制定:_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成果: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史学(二)遭遇曲折1._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2._十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三)文艺的春天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2.成果:①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②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③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的学科④〝三下乡〞活动⑤频繁与外国学者交流学术经验_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高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组织线索,然后连贯起来,最简单的比如中国古代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如果你想提高你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你应该在别人还在玩的时候安静地学习.你准备好历史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学史可以高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研究过去的人和事.因此,研究历史,要从宏观层面入手,。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三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点之一,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必修课程,其学习非常重要,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帮助。

而在高考中,历史必修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下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重点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历史必修三。

一、坚持做好基础复习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很多,包括历代王朝、历史事件、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

因此,要想掌握历史必修三这门课程,首先必须做好基础复习。

在复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复习,比如说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政治制度的演变等,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非常重要。

二、多看历史文章,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在备考历史必修三时,我们需要多看一些历史文章,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这些文章可以是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也可以是历史学者或者历史爱好者撰写的历史文章。

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应对各种历史题目。

三、注重历史案例的学习历史案例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通过学习历史案例,不仅可以掌握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多启示。

在备考历史必修三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案例,比如说抗战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明朝中期的中兴历程等等,通过深入学习这些案例,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四、强化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的核心。

在备考历史必修三时,我们需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和考试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思维包括历史事实分辨能力、考证能力、推理和归纳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多做历史试题、读历史书籍、理解历史人物等方式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备考历史必修三。

五、关注历史文化的学习历史文化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灵魂。

福建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

福建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

福建省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道家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三)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

朱熹的理学思想(具体思想内容了解即可)1、主张和成就:⑴理气论:以二程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客观唯心论)。

⑵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⑶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⑷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地位高于五经)②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乐》散失)2、历史影响:①⑴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②⑵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③⑶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5、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异端”李贽:①挑战正统思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历史的学习讲究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学生在学习必修三的历史知识时,要不断积累和整理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内容: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内容: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内容: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1)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思想主张(1)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1、苏格拉底(1)主张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013年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历史大纲

2013年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历史大纲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时代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科教育价值。

三、考试目标要求历史学科基础会考要求测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以上测试目标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力求三者兼顾。

1.知识与能力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

2.过程与方法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历史学习中养成的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

历史基础会考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因为必修三历史课本基础知识点最多,想要牢固记忆历史知识点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好知识点的总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前期, 已有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2.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数学l.《九章算术》(l) 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 地位: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 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l. 天象观测(l) 中国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 天文学家石申,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3) 制成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 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四、农学与医学成就1.农学《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 《农书》王祯(元朝)《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朝) 医学《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事宝典”《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历史必修三知识要点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l. 先秦诗歌(l)《诗经》①取材范围及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

必修三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修三历史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大的方面。

下面是必修三历史必备的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中国与英国发生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这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从封闭半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的开始。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太平天国建国后,开创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性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是清朝晚期一次重大的政治,旨在摆脱腐败和落后。

然而变法过程中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失败。

4.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

5.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潮。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的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推动革命进程的重要契机。

二、世界现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2.俄国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夺取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4.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战争。

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和冷战的开始。

5.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期间,世界主要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长时间的对抗。

精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资料归纳

精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资料归纳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资料归纳【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区别影响显著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资料归纳【二】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13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

13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

2013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2012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儒家道家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奠定了中国的文化基础,形成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实⑴背景:①政治上的大一统要求文化大一统②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发挥,形成了新儒学⑵内容: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⑶评价: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了名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发展,但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1 老子庄子政治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天行有常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仁→以德治民礼→礼乐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六经制天命而有之性本恶道本原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道本原无为齐物论政治:兼爱、非政、尚贤认识论:提出三表法逻辑学:提出最早的逻辑学术语⑴法治政治认识论:参验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真伪⑵变革⑶君主加强中央集权⑷结果: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如何推广儒学⑴中央建立太学: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文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在地方建立学校,学习儒家经典。

3、列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朱熹思想⑴理气关系方面:理比气更根本。

⑵理学的修养论方面: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认识理。

⑶社会政治论方面:推崇“三纲五常” △陆王心学陆九渊:①心即理也②发明本心五守仁:①本心即是良知②致良知③知行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的比较相同点:①都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②都是封建专制统治。

不同点:①朱熹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理在外,属于客观维心主义者;陆王守认为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维心主义者。

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三总结大全多篇

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三总结大全多篇

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三总结大全多篇“要努力,但是不要急。

繁花锦簇,硕果累累都需要过程。

”下面小编为您推荐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三总结大全7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基: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建立: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原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和以为表达形式(实验和数学为该体系的两大特点)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相对论: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者统称为相对论。

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方式。

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

他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瓦特对蒸汽机作了进一步改进,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这一时期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电视。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奠定了中国的文化基础,形成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实⑴背景:①政治上的大一统要求文化大一统②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发挥,形成了新儒学⑵内容: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⑶评价: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了名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⑷结果: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如何推广儒学⑴中央建立太学: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文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在地方建立学校,学习儒家经典。

3、列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朱熹思想⑴理气关系方面:理比气更根本。

⑵理学的修养论方面: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认识理。

⑶社会政治论方面:推崇“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忠天理,封建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陆王心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陆九渊:(南宋)①心即理也②发明本心五守仁:(明代)(是“心学的集大成者”)①本心即是良知②致良知③知行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的比较相同点:①都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②都是封建专制统治。

不同点:①朱熹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理在外,属于客观维心主义者;陆王守认为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维心主义者。

②认识理的方式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格物致知;陆王心学认为自我反省、修养。

4、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李贽的观点:①挑战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理学家的虚伪;②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③反对男尊女卑,肯定农民起义。

△三大思想家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天下来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②经济: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③思想上:批叛继承传统儒学,构筑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王夫之提出了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唯物主义思想)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殿的贡献。

△四大发明①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宋代用于航海。

②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改进。

③火药:东晋出现,唐末用于战争。

④印刷术:隋唐雕版金刚纹,宋代活字。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影响印刷术、造纸术:推动了西方的文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火药:帮助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弱。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2、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中国五种书体3、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中国的古代艺术画中有诗:①中国画双称国画;②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主要艺术形式;③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内容;④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⑴《诗经》(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意义: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文学基础,被誉为儒家经典,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⑵楚辞(战国时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地位: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此后,文学常以“风骚”并称。

⑶汉赋三个阶段:①西汉早期的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②汉武帝时期,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③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杨雄,东汉时期,班固、张衡的作品地位最高。

⑷唐诗①李白:称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炽烈。

背景:他生活在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下。

②杜甫:称为“诗圣”,其诗风表现出许多的凝重与忧郁。

背景:他处在唐王朝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

⑸宋词①经济: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阶级关系:市民阶级扩大。

③政治因素:宋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苏轼: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⑹元曲包括元杂剧[《窦娥冤》]、元散曲。

⑺明清小说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②施耐庵的《水浒传》③吴承恩的《西游记》:优秀的神魔小说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第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明清时,为什么小说繁荣?①明代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②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专题三1、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①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组织编写了《四洲志》、《华事夷言》。

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③康有为:编写《孔子改制考》,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阐述变法的思想。

④梁启超:在文章《变法通议》中,抨击专制制度,宣传变法。

⑤严复:将西方的《进化论》引入到人类社会,翻译《天演论》,宣传变法。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维新变法思想具有爱国性,将救亡图存和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③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办。

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⑤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攻击,马克思主义也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②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③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4、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①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①他是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十月革命;②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③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论战,实质是反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④通过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专题四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①旧三民主义的内容: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②旧三民主义的作用: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的要求,反映了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共和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知道思想。

③新三民主义的内容:①民族主义:1.明确反帝2.各民族一律平等;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④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它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形成阶段:井冈山时期,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②成熟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新发展阶段:建国初期,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的影响: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共的指导思想;②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③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性。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③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②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①它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②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理论成果;③它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①三个代表的内容:①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三个代表的指导意义:①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一个怎样的党;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①主要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银河系列、神五②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因素2.知道我国的“双百方针”,认识“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概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

①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艺术)、百家争鸣(学术)②“文化大革命”对文化艺术的摧残:“双百方针”未得到贯彻,文化艺术出现凋零。

③“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在“双百方针”和“二为”的指导下,在线蓬勃生机。

3.认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①基本线索:确立教育的目的与性质,我国教育事业初步发展、文革后教育事业受到重创、文革结束后,教育有蓬勃发展②主要成就:1977年恢复高考、教育立法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5年提出“科教兴国”③“科教兴国”的作用:坚持以教育为本,把教育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推广教育事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