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垄断共28页
默多克窃听丑闻
默多克窃听丑闻张秋玥高三13班 12号事件回顾:这是一份大名鼎鼎的报纸,在168年的历史中,深得中下层民众喜爱,独家爆料“害了”不少名流巨贾。
被默多克收购之后,它在“膻色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7年,《世界新闻报》记者因窃听威廉和哈里王子的手机信息被捕入狱。
然而,对王室的“不敬”并没有阻挡它的脚步,直到2011年,对平民的窃听(窃听被绑架女孩误导警察)终于激起民愤———它轰然倒下。
更多“龌龊的”隐情浮出水面,英国人人自危。
自此,默多克旗下的英国小报,包括著名的《太阳报》,好似多米诺骨牌,都被拉下水。
默多克传媒帝国在英国的触角遭到重重一击。
少女米莉之死2002年3月21日,英国萨里郡的泰晤士河畔沃尔顿,13岁的米莉·道勒失踪了。
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给她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处于留言状态。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报了警。
案情毫无头绪!米莉的亲朋好友不断给她的手机留言,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她尽快跟家里了解。
很快,米莉手机的信息存满了,人们的希望一点点消逝。
但是,没过多久,亲人们意外地发现米莉的留言信箱又可以留口讯了。
这让一家人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米莉可能自己删除了部分信息———她还活着。
4月14日,《世界新闻报》甚至还刊登过一则消息称:“一个名为米莉·道勒的女孩在一家招聘中介找工作,她向中介提供的正是米莉的真实电话号码。
随后,中介拨打了该号码并留下口讯。
这发生在米莉失踪6天后。
”这不仅让米莉的家人重拾希望,而且误导了警方的判断。
在米莉失踪一个月的时间内,警方都没有过多怀疑谋杀的可能。
道勒一家还为此接受了《世界新闻报》的独家专访,米莉的母亲说:“如果米莉走进家门,我们肯定会激动地说不出话,只会擦干喜悦的泪水,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然而,事情并非人们料想般美好。
6个月后,米莉的尸体在树林中被发现,警方证实她被一名夜总会守卫绑架并谋杀。
那么,米莉手机是怎么了?这场悲剧蒙上了更多阴霾和疑问。
默多克四面楚歌 传媒帝国或遭瓦解
默多克四面楚歌传媒帝国或遭瓦解Rupert Murdoch faced calls Sunday for the break-up of his British media empire despite issuing a second public apology for thephone-hackingscandal that has gone to the heart of the establishment.上周日,鲁伯特默多克再次为旗下报纸的电话窃听丑闻向公众道歉。
不过,这桩丑闻已经影响到新闻集团的核心,道歉也阻挡不了要求解散他的英国传媒帝国的呼声。
The media baron's latest attempt to atone forthe crisis spawnedby the News of the World fell on deaf earsas opposition Labour leader Ed Miliband called for new ownership laws to dismantle his British media interests.反对派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呼吁实施新的媒体所有权法,以减少默多克在英国媒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这使得媒体大亨默多克最近为化解《世界新闻报》引发的危机所做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Britain's top police officer meanwhile came under renewed pressure over his links to Murdoch's executives, adding to concerns about the Australian-born magnate's influence in the corridors of power.与此同时,英国最高警官也面临新的压力。
谁撼动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谁撼动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7月15日,管理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报纸的新闻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宣布辞职,成为“窃听门”以来,新闻集团辞职的最高级别管理人员。
也是在7月15日,新闻集团拥有的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欣顿宣布辞职,并立即生效。
莱斯·欣顿其人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美国报纸《华尔街日报》发行人。
《世界新闻报》前主编,现任新闻集团下属新闻国际CEO的丽贝卡·布鲁克斯,715日给员工群发了邮件,宣布她已经辞职。
在邮件中布鲁克斯对在《世界新闻报》担任主编时,该报出现了大规模的窃听丑闻而感到不安,为自己没能注意和解决这些问题表示了遗憾。
但是布鲁克斯强调,她确实对个别员工实施的窃听一无所知。
她还就窃听事件向受害者道歉。
瑞贝卡·布鲁克斯的辞职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43岁的这位女强人跟默多克的关系情同父女,非常能干,32岁就当上了世界新闻报的总编,是英国最年轻的报纸总编,后来还担任过《太阳报》总编,继而升为新闻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窃听事件曝光后,布鲁克斯一度非常强硬,拒绝承担责任并辞职。
但随着窃听事件风波不断扩大,在卡梅伦首相等朝野各界人士的压力之下,最终她宣布辞职,并表示要集中精力,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编辑、媒体高管的清白名声。
或许,默多克和人们都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没预见到事态发展的进程。
早先,路透社报道称,对默多克的传媒帝国而言,丑闻的影响也许会迅速消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就《世界新闻报》停刊分析说,实际上,《世界新闻报》最近几年仅少量盈利,收入在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内占据小部分,报纸经营还遭遇了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主动关闭该报,体现了默多克“见好就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集团发展策略。
“如果再晚一年半载,也许后果会更严重。
”因此,从媒体布局的高度考量,这次“关门”造成的损失可以靠集团内部其他媒体经营补回来,也是默多克对旗下多家不同媒体布局和资金链的一次调整机会。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四、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批评应该说,媒介的商业化运作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收益,其中的效率效益观念、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推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但是传媒集团的惟利是图极力营造消费主义的氛围给新闻、文化、人性、及社会的民主发展造成的危害越来越触目惊心,这是人们绝对不能回避的。
由于大众媒介尤其是新闻媒介,是商业媒介和广告媒介,即媒介必须依赖市场和广告的支持,货币交换规则完全支配了受众、节目和电视媒体等视听服务领域的关系,所有服务都要通过货币作为中介物进行比较、计算和具体化。
这样媒介为公共领域和社会大众服务的空间和意识会逐步缩小、淡化、媒介内容的娱乐化、世俗化、粗鄙化倾向将日益严重,同时也对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了解公共问题,享受民主权利构成威胁。
为此,赫尔曼和麦克切斯尼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很大的程度上,全球媒体网的特征是它以广告业的作为财务支持以及彻底的商业化。
”①赚钱至上,可能导致众多媒体涌向几个最有前途的商业领域(新闻、体育、音像等),结果“任何一家公司提供的节目内容与其他商业媒体所含的内容毫无区别。
②这导致了传媒的同质化。
对此,日本哲学家梅原猛都深感忧虑地说:“马克斯•韦伯曾说,资本主义的初期‘一手拿圣经,一手拿算盘’,而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已没有什么圣经,两只手里都拿着算盘,除了算盘之外没有任何规定人的行为基准。
能赚钱就好,资本主义变得既无伦理也无文化”,“不能不说这正在变成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
③(一)媒体重视娱乐的合理性在当今的美国,对于娱乐价值的重视似乎渗透到了新闻界每一个细胞中。
《经济学人》说,娱乐业对于美国就象石油对于沙特阿拉伯一样重要。
④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与娱乐的结合就成为必然趋势。
这种新闻娱乐化潮流不仅盛行于大众化传媒,而且也扩大、蔓延到主流媒体。
所有这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使媒介能引起受众关注并进行有效消费。
总之,媒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力图制造、满足受众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欲望。
201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text4详解
201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text4详解2015年英语(一)的阅读理解Part A部分与2014年相比没有太大改变,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继续秉承正确的方法——先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再有目的地回到原文中找正确答案。
Text 4 的文章整体来讲不算难,如果对Murdoch (默多克)传媒帝国下属的news of the world (《世界新闻报》)的telephone hacking(电话窃听)丑闻有所了解的话,这篇文章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所以多了解背景知识对我们的英语考试有很大帮助。
第36题,According to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Elisabeth was upset by_____. 问Elisabeth 因为什么感到生气。
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是围绕Elisabeth的话展开的,第一段有一个明显的提示词because of,这句话就非常清晰的解释了Elisabeth生气的原因,Integrity had collapsed, she argued, because of a collective acceptance that the only “sorting mechanism”in society should be profit and the market.(诚信崩塌是因为公众都接受这样一个观点:社会的“分拣机制”应该是能盈利的和能做交易的)。
与A选项对应,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urrent sorting mechanism.(现行分拣机制的后果)。
其实就是说Elisabeth主要是因为“dearth of integrity”或“integrity had collapsed”生气,而这正是现行“sorting mechanism”的结果。
第37题,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3 that______. 可以从第3段推断出什么。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页1_个人励志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页1_个人励志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
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默多克于1943年至1945年入伍服役。
在美国军队中,他担任射击教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堪萨斯市。
1949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
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阅读了几百成功人物的传记。
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
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那样地视野开阔,那样地雄心勃勃。
1952年秋,默多克的父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承担家庭事业的重任。
虽然默多克家族是依靠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父亲基恩·默多克却是一位成功的报人。
基恩·默多克从通讯员、记者干起,后来拥有了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内陆的穷乡僻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默多克在1956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4年后又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1964年,默多克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1969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英伦。
当年,他成功地收购了《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报》。
这本是两份已经没落的垃圾报刊,但经默多克接手经营,凭借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形形色色的名人隐私以及无奇不有的奇闻轶事,神奇般地走红,没多久读者就增加到了400万人,成了全世界街头小报的登峰造极的偶像和模仿对象。
1973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大西洋。
他在这一年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1976年2月,他先后收购了《纽约邮报》和拥有《纽约》、《乡村之声》、《新西方》等周刊的纽约杂志公司。
传媒大亨默多克
英国议会
• 《纽约时报》评论称,在近3 个小时的质询中,最抢眼的人 物是默多克42岁的中国妻子邓 文迪。已经80岁的传媒帝国大 亨在会上遭抗议者突袭,在其 儿子、一屋子英国议员和警察 还没回过神时,邓文迪已经飞 身上前,一个巴掌打了过去。 • “窃听门”曝光后,邓文迪 并未陪伴丈夫频繁出现于公开 场合,而是低调地待在纽约家 中。19日在英国议会这场备受 关注的听证会上,邓文迪现身 了,坐在旁听席的第一排。在 议员们轮番对默多克父子发问 时,邓文迪时而为默多克添水, 时而倾身在丈夫耳边说些鼓励 的话。
主角
•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已有168 年历史,以刊登名人消息为办报特色。在詹姆斯· 默多克 发表声明之前,伦敦警察局透露,《世界新闻报》窃听行 为的受害者可能多达4000人。 •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知名媒体巨头默多克下 属公司窃听私人电话的受害者可能达到100多人,其中或 还包括两名英国王室成员--欧吉妮和约克比阿特丽斯公主。 • 《世界新闻报》将被要求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代理该案律 师称总额可能达到4000万英镑(6600万美元)。但是受 害人律师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因为涉案金额“非常 巨大”,而以往其它类似案件与之相比仅能称之为“冰山 一角”。
•
这是2010年3月18日,默多克(右)和管理 《世界新闻报》的英国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 官丽贝卡· 布鲁克斯在英国格洛斯特郡观看赛马。
“窃听门”名称的由来
• 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前媒体主管、前《世界新闻报》编 辑库尔森因卷入窃听丑闻和涉嫌腐败,8日被警方逮捕。 伦敦警察局发表声明说,警方逮捕了一名与腐败和电话窃 听有牵连的男子。虽然声明没有指名道姓,但英国媒体普 遍报道说,此人就是因难以承受舆论压力而在今年1月辞 去政府职务的库尔森。面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 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而 引起的公愤,以及要求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声,卡 梅伦8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即将关张的通 俗报刊《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查。央视 等主流媒体对此冠称窃听门。
默多克:在疯狂中颠覆传媒经典
默多克:在疯狂中颠覆传媒经典很多人都在预言:媒体,将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
于是,当众多海外乃至国内的企业家纷纷企图向传媒业渗透时,先观察一下“传媒大王”默多克的做法与想法,无疑是很必要的。
2007年10月,一个崭新的频道在北美隆重开播。
新闻头条里:地产大亨特朗普25岁的美貌女儿,超级名模伊万卡•特朗普正在风情万种地展示新钻饰;接着是脱口秀《欢乐时光》,节目由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的资深记者主持,他们边吃芝士蛋糕,边采访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投资银行家……这一定是个娱乐频道吧?错!以上节目内容,就是全球最大财经频道CNBC的最新对手、10月份网络和电视网同时上线的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 Channel,以下简称FBN)所播放的“重大财经新闻”!是不是有点困惑?这个嘈杂的、花哨的、充斥着谈话节目和哗众取宠意味的“商业频道”就是世界第三大媒体公司新闻集团的最新产品。
它的主人,默多克4个月前因为收购百年精英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再一次成为世界舆论焦点,而他此举的目的就是驱动这个由FBN打头阵的全球财经媒体帝国。
默多克将其特色概括为“你+金钱+甜心+互联网”,意指为所有人,提供启发性、但不乏娱乐趣味的财经新闻故事,并最终将会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
在完成这次财经媒体集团的打造之后,默多克的媒体帝国的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是最大的为单个个人所控制的媒体集团。
今年76岁的默多克钟爱自己的资产,他每天清晨先会读读自己的《纽约邮报》,然后转向《华尔街日报》。
他的媒体资产遍布世界各地。
从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到欧洲天空电视台,再到中国的星空卫视。
媒体风向标默多克好像总是能发现被低估的垃圾资产,收入囊中之后再大举改革,最后总是能获利甚丰。
他对什么样的媒体大受欢迎有着非比常人的商业敏感。
比如:他收购了经营惨淡的《纽约邮报》后,降低定位,让其风格更加大众,从而扭转了这家报纸的命运。
也因此,他被称为“小报风格”的媒体巨头。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垄断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发展历程 •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垄断手段 • 默多克传媒帝国垄断的影响 • 默多克传媒帝国垄断的案例分析 • 反垄断法规对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制约与挑
战
01
引言
默多克传媒帝国概述
传媒帝国规模
默多克旗下拥有数百家媒体机构 ,包括报纸、电视、电影、互联 网等各个领域,覆盖全球多个国 家和地区。
03
监管与反垄断调查 04
美国政府对福克斯新闻频道的垄 断行为进行了调查,关注其是否 违反了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原则 。
结果与影响
尽管福克斯新闻频道在美国电视 新闻市场仍具有影响力,但其垄 断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这一案 例揭示了默多克传媒帝国在美国 扩张的复杂性,并引发了关于媒 体多样性和新闻自由的讨论。
价格与行为监管
反垄断法规可能对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定价策略、排他性行 为等方面进行监管,以确保其不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 消费者利益。
默多克传媒帝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法规遵守
默多克传媒帝国需要严格遵守各国的反垄断法规,确保其 商业行为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反法规而面临处 罚和声誉损失。
多元发展
为了规避反垄断法规的限制,默多克传媒帝国可以寻求多 元化发展,进入新的市场领域,降低在单一市场的份额和 影响力。
社会问题
默多克的媒体机构在政治领域具有巨大影 响力,能够通过报道和评论影响选举结果 和政治决策。
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垄断现象引发了诸多社 会问题,如信息不透明、言论自由受限、 公共利益受损等。
02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发展 历程
早期创业与积累
1 2
创立《澳大利亚人报》
默多克在1950年代初期购买了《澳大利亚人报 》,通过这份报纸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媒体运营经 验。
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媒介战略管理
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媒介战略管理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如今提起,已成为传媒界的一个传奇。
传奇的演绎中除了默多克征服世界的雄心和他异乎寻常的好运之外,媒体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高效、灵活的运作方针更是其成长为传媒地帝国的重要因素。
本文就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媒介战略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并购战略并购是默多克集团规模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通过并购,集团实现了在异国的上市。
新闻集团下属的天空环球网络公司收购美国直播电视公司就是重要的一例。
并购后,默多克新闻集团进驻了美国卫星电视市场,天空环球网络公司也在美国正式上市。
人们习惯称默多克的集团为媒体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过程中,并购之举更是功不可没。
其间,新闻集团打破了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图书等)、立体媒体(电视、广播、电影等)和网络媒体各自的界限,跨媒介的融合就此而成。
年份兼并&收购被并购企业1954 兼并阿德莱德《星期日广告报》1960 收购澳大利亚《镜报》1969 收购英国《世界新闻报》1969 收购英国《太阳报》1973 收购圣安东尼奥《快报》《晚报》《星期报》1976 兼并美国《纽约晚报》1980 收购英国《泰晤士报》1984 兼并美国《新女性》1985 收购20世纪fox电影公司1986 收购香港《南华早报》1987 收购哈伯·罗出版公司和澳《墨尔本论坛报》1989 兼并美国三角出版公司1990 收购柯林斯出版公司1993 收购香港卫视1997 收购美国新世界通讯集团2003 收购直播电视公司并购的手段也使得默多克的集团在走出国门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环境的融合。
在已经掌握澳大利亚报业“半壁江山”的时候,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默多克决定进军经济文化发达的欧美国家。
由于澳大利亚和英美属于同一语言文化圈,有着相似的人文环境,因此英美成为了默多克集团的首选对象。
但由于受到当地政策的局限,只能暂时选择经营状况差,急于出手的媒体。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_励志人物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_励志人物默多克:传媒年夜亨的守业过程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没熟正在澳年夜利亚朱我原以北30私面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面,他正在4个孩子外排止嫩两,也是齐野惟一的男孩。
那是一个传统的基督学野庭,从欧洲移平易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力富裕的殖平易近糊口。
默多克便是正在传统的欧式学育战谢搁的移平易近糊口环境外生长起去的。
默多克于1943年至1945年退伍退役。
正在美国戎行外,他担当射击学官。
第两次世界年夜和完毕后他复员归到本人的野城——堪萨斯市。
1949年,默多克去到英国,便读于牛津年夜教的伍斯特教院,开端了邪规的理科教习。
正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晃着他崇拜的巨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浏览了几百胜利人物的列传。
那年夜质的列传,使他失到了丰盛的常识战鞭策他正在事业上迈步行进的宏大力气。
默多克冷衷于其时汹涌澎拜的政乱静止,对赌专也颇有趣味。
正在异教战伴侣眼外,他是这样天望家谢阔,这样天大志勃勃。
1952年春,默多克的女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归到澳年夜利亚,开端了承当野庭事业的重担。
虽然默多克野族是依托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女亲基仇·默多克倒是一名胜利的报人。
基仇·默多克从通信员、忘者湿起,厥后领有了阿德莱德的二份次要报纸——《新闻报》战《礼拜日邮报》。
默多克正在澳年夜利亚内陆的十字街头开端了本人的事业。
默多克正在1956年收买了《帕斯礼拜日周刊》,4年后又购高了《悉僧逐日镜报》战《悉僧日报》。
1964年,默多克开办了齐国性的年夜报《澳年夜利亚人报》。
1969年,默多克杀没澳年夜利亚,登岸英伦。
昔时,他胜利天收买了《世界新闻周刊》战《太阴报》。
那原是二份曾经衰败的渣滓报刊,但经默多克接办运营,凭仗着骇人听闻的标习题,各式各样的名人显公以及无偶没有有的偶闻轶事,神偶般天走红,出多暂读者便增多到了400万人,成为了齐世界陌头小报的至高无上的奇像战模拟对象。
1973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年夜西洋。
默多克与他的传媒帝国
• 《一枝梅》 2009 韩国 SBS • 《生死谜谍IRIS》2010 韩国 SBS • 《魔术男》 2010 香港 • 《死亡笔记》 2010 .6,12 日本 • 《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 2010.6.19 日本 • 《桃花小妹》2010.7.5 中国台湾 • 《原来是美男》2010.8 韩国 • 《午夜照相馆》2010 香港/台湾 星空传媒 • 《鬼计》2010 香港 • 《偷心大圣PS男》2010 台湾 三立
• 美国报纸: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英国报纸 新闻集团报业有限公司(主要
负责出版小开报纸)太阳报(The Sun) 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时报报 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出版大开报纸) 星 期日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 (现版式改为小开) 泰晤士报教育副刊 、泰 晤士报文学副刊
• • • • • • • • • • • • • • •
《命中注定我爱你》2009.8.3 台湾 三立 《败犬女王》2009.9.25 台湾 三立 《名侦探柯南》2007-2009 日本 《海贼王》2008-2009 日本 NTV 《百变小樱》2008 日本 MAD HOUSE 《黑糖玛奇朵》2008 台湾 卫视中文台 《黑糖群侠传》2008 台湾 卫视中文台 《篮球火》2008.12.31 台湾 GTV八大 《霹雳MIT》 2009.4.30 台湾 GTV八大 《春天华尔兹》2009 韩国 SBS 《第一诫》2009 香港 星空传媒 《福气又安康》2010.2.23 台湾 三立 《火影忍者》日本 tvtokyo 《萤之光》2009 日本 NTV 《派遣女王》2009 日本 NTV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缔造者
亚墨 尔本 。 他是 4 个孩子 中唯一的一个男孩。
14 9 9年 ,默 多克在澳 大利亚一所 中学毕 业
后, 进入英 国的牛津大学学习。 在默多克离家 赴英 国牛津求学期间 。 的父亲 主办 着包括 他
墨尔本的《 先驱报》 内的 4 在 家报纸。
在澳 大利 亚海 岸边起 航
15 9 2年秋 ,默多克 6 6岁的父亲死于心
利 用《 纽约 邮报》 力支持科克 , 全 结果 为1 市 政厅里赢 得 了一位 心存感激 的市长 但 是该报 一直没能给 默多克带来利润 ,:
从 美 国走 向帝 国辉煌
由于 家庭等各 方面 的原因 ,9 6年 , 17 默 多克转战美国。他 创办了一份 名为《 的杂 星》 志, 起初这份杂志并不成功。 但默 多克并不 灰 心, 他把《 从黑 白 纸变成彩 色杂 志。星》 星》 报 《
维普资讯
元。 7岁的默 多克在经营管理上已形成 了果 3
断 、 实的风 格。他 已经不 满足于仅仅 在澳 务 大利 亚的成 功 , 他将触 角伸 向了心仪 已久的
英国。
英国三分之一的报 业 , 和撒切 尔相互支持 他
携手并肩地跨入了 9 年代 。 O
18 9 5年 , 默多 克宣布 买下 2 0世 纪; 斯 公司 5 %的股份 。 0 可他看 中的不是 电{ 司, 而是该公 司下属的福克斯电视台。 默 用了一年 的时间,把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
默多克的腰包。 默多克通过《 杂志, 星》 认识 了
尼克松总统班子里的许多有权势人物 , 认 还
维普资讯
帝国的缔造者
定 看 过 他 的报 纸 ; 果 你 没 看 如 他 的 电视 ; 果你 没 看 过 他 的 电 如
鲁珀特·默多克:传媒帝国的罪与罚
以从 名人 家 门 口的垃 圾 桶 中翻 找 闻报》 的窃 听对 象 时 , 公众 的愤 怒
不能不承认默多克 的强大 。 在 线索 , 也会装 扮成石油大 亨把英格 开始 如潮水般爆 发。 据英 国 《 卫报》 英 国, 闻集 团控制着 4 %的报 业 兰足 球 队教 练骗 到 中东 的豪 华游 的描述 ,3岁女孩 米莉 ・ 新 0 1 道勒 在 从 市场 , 美 国 , 多克 圈 占了 4 % 轮上见面 , 在 默 0 还会为 了拿 到独家新 闻 学校的回家途 中被人绑 架杀害 , 警 的 电视版 图, 而在 全 球 , 由其 控 股 向受访 者支 付令 人 咂舌 的高 额报 方在随后 的调查 中惊讶 地发现 , 原
成立 了星空传媒集 团。 通过星 空传 期天周报 。 媒 , 多克的新 闻集 团一度持有 风 默 是名流政要 , 供 的又是 大众喜 闻 提 许多人 不得 不佩服 《 世界新 闻 乐见的饭后谈 资 , 以多数英 国普 所
凰卫视 3%以上 的股权 。另外 , 7 新 报》 挖掘猛 料的能 力。在英 国媒 体 通 百 姓 对 此 不 以 为 意 。但 是 , 当人 闻集 团还 拥有 香港 《 亚洲》 志 有 圈 ,世界 新闻报》 杂 《 以走八 卦路线和 们 知 道一 名惨 遭 绑架 杀 害 的英 国 限公司 2 %的股份 , 8 同时掌控着 香 善用旁 门左道而闻名。 的记者 可 女生米莉 ・ 它 道勒也成 为了 《 世界新
的信 息 王 国势 力范 围 已扩展 到 世 酬…… 。然 而 , 正是 因为不择手 段 来受 雇于 《 界新 闻报》 世 的私 家侦 界上 23的人 口当中。让所有 同行 的新 闻搜 罗, 世界新 闻报》 / 《 在将 自 探非 法侵 入 了米 莉 的手机 语 音 收 引项侧 目的是 , 今的新 闻集 团拥 己推 向八方 呼拜 的同时, 如 也掘好 了 件箱 , 窃听 过程 中 , 在 由于米 莉 的 有着 6 0 美元 的巨额 资产 , 年 日后葬身 自我的坟墓 。 0亿 其 进账能力高达 3 0亿美元 。 3
默多克窃听丑闻 新闻
“默多克帝国”现危机纸媒阵地告急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传媒帝国大厦”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似乎正在变成一栋“危房”。
昨天深夜,英国媒体的报道称,新闻集团子公司新闻国际公司(News International)原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Rebekah Brooks)已经被英国警方逮捕。
布鲁克斯因窃听丑闻已经于15日早间辞职。
“现在不仅仅是英国三大主要政党空前团结,和他们同一阵线的还有除新闻集团以外的每一家新闻集团、各行各业的名人。
”英国外交部一位官员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窃听以及有偿向警方购买消息等丑闻对新闻集团的影响显而易见。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评论称,一个曾经几乎人人都畏其三分的巨人(默多克)似乎变成了舞台上被嘘声包围的“哑剧小丑”。
和过往几十年在世界各地“攻城拔寨”相比,如今的默多克或许正在思考着下一个人生课题:如何守住他的传媒江山。
本报记者通过查询新闻集团2010财年报告发现,报纸出版发行业务仅占新闻集团总收益的18%,而且正呈下滑之势。
“新闻集团已经不在既定发展轨道上前进。
”前述英国官员对记者表示,新闻集团的高管似乎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摇摆,同时对英国天空广播公司收购的失败,打乱了新闻集团未来发展蓝图的整体进程。
挥泪斩马谡对于默多克这位年已耄耋的老人来说,品读自家的报纸已经变成一种煎熬。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最新报道,未来10天内,英国最大的付费电视供应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下称“BSkyB”)独立董事将同股东讨论鲁伯特·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是否应该继续担任该公司主席。
BSkyB,这本是一块已经到嘴的“肥肉”。
默多克正在“挥泪斩马谡”。
当地时间15日,布鲁克斯辞去新闻集团旗下新闻国际公司CEO一职。
默多克与窃听门事件
窃听门事件目前结果
《世界新闻报》停刊 新闻集团宣布正式撤销对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 的收购竞争。 十人被逮捕:前新闻集团编辑Neil Wallis因涉嫌窃听电 话遭到逮捕。布鲁克斯在预期出席伦敦警局的会议时遭 到警方逮捕。 《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布鲁克斯是第十个 被逮捕的人。 多人辞职:道琼斯公司CEO辛顿辞职。(道琼斯公司是 一家金融信息公司,《华尔街日报》是其旗下报纸。该 公司是默多克新闻帝国在美国的最大企业。)因伦敦警 局涉嫌接受《世界新闻报》贿赂,伦敦警察局局长Paul Stephenson辞职,随后伦敦警察局副局长John Yates也 主动辞职。 前《世界新闻报》记者Sean Hoare在家中被发现暴毙。 Sean Hoare是第一位宣称 Coulson事前了解新闻的电话 窃听的记者。
新闻自由的界限在何处?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府向来被视为“必要的恶”。 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公众认可传媒应当享有充分的新闻 自由,以监督政府行为,保障公众利益。为此,即便个别 新闻记者以非正常手段获取信息,但传媒报道真相的目的 只要是为了公众利益,也能为公众所容忍。 然而,仔细回 顾窃听门事件,这些报纸窃听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窥探名人、 明星,政治家、甚至受害人家属的隐私,以此获得独家报 道和随之而来的高额利润。法律所保护的新闻自由被滥用, 西方人最看重的隐私权被侵犯,公众利益被媒体人置于脑 后,这些都是《世界新闻报》再无立足之地的原因。媒体 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超越法制和道德而存在。新 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但也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中才 能健康发展。
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窃听门事主管、前《世界新闻报》 编辑库尔森因卷入窃听丑闻和涉嫌腐败,8日被警方 逮捕。面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政治家、 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而引起 的公愤,以及要求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声,卡 梅伦8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即将关张 的通俗报刊《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 查。央视等主流媒体对此冠称窃听门。
默多克:媒体帝国资本教父
不仅如此,网络市场已经成为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争夺最激烈的地带。尽管卫星电视订户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速度暂时超过了有线电视,但从产品的功能性角度分析,有线电视网络是一种高速双向媒介,能够使用户高速收发数据,这有助于有线电视技术在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电话市场上占有相当的话语权。
外界对默多克是否能够继续坚守传统媒体阵地在不断提出疑问。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事实是,就在前不久,新闻集团已经将旗下的教育刊物出版公司TSL Education卖给了他人,而且其所获得的3.81亿美元收益也并未投资于纸媒体。
不过,更多的观察人士认为,无论怎样的艰难,默多克不会轻易放弃诸如《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主打产品,而且还会一如既往地精耕细作。
而且今年75岁的默多克似乎并不打算停下自己的脚步。
最近他公开透露,新闻集团将于今年年底之前推出一个全新的财经电视新闻频道,竞争对手直接锁定行业领先者、全美最大的专业财经频道CNBC。与此同时,默多克正在积极考虑收购美国最大的西班牙语广播公司Univision。据悉,Univision 旗下共有62 个电视台、69家广播台以及其他一些资产。但参与这场收购战的除了新闻集团外,还有时代华纳以及CBS等媒体巨鳄,默多克正在准备与对手进行火拼。
当然,最令默多克心动的还是要运用互联网改造或者嫁接旗下庞大的卫星电视。为此,默多克日前向外界宣布自己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启动一项“宏伟”计划,即在他所掌控的卫星电视业务DirecTV上添加宽带上网功能。据悉,新闻集团将投资10亿美元让DirecTV Group公司具体推动这项业务。而默多克预测,网络和卫星电视的结合到2010年可能为公司增收“至少10亿美元“。
“全民公敌”默多克
“全民公敌”默多克今年,默多克80岁。
这不算老,默多克的母亲103岁仍然健在,老默也能再拼几年。
对于关心传媒的人来说,你可能不知道麦克卢汉,但你不可能不知道默多克。
但如今的鲁珀特·默多克很苦恼,他或许应该披上雨衣而不是运动衣出现在公众面前,因为“口水”已经从四面八方喷涌而至。
随着新闻集团“窃听门”继续发酵,新闻集团被迫放弃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旗下高管相继辞职或被捕,默多克被迫接连道歉,铺天盖地的指责、谩骂和攻讦,会成为埋葬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开始吗?传媒“拿破仑”默多克1931 年3 月11 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1952 年其父去世后默多克继承了阿德莱德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
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
2007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1.6亿美元的价格将道琼斯集团和《华尔街日报》收入麾下,默多克登上事业的顶峰。
短短的几十年内,由小报老板发展成为国际报业大王,不少奄奄一息的报纸到他手中就能起死回生,默多克被称为“媒体怪杰”、“传媒业的拿破仑”。
一只“老狐狸”铁腕的手段和迷人的魅力,是默多克纵横媒介江湖的武器,尽管他在追逐商业利益时咄咄逼人而且冷酷无情,但私下里他也能态度温和,并善于游说。
同时,默多克还与政界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关系——当然,任何一个了解媒介威力的人都不会想要得罪默多克。
既在商业上咄咄逼人,又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比其他媒体巨头都更灵敏,默多克就是一只“老狐狸”。
这只“老狐狸”以三寸不烂之舌打消了媒体界的疑虑,收购了《华尔街日报》等资产。
然而一旦他控制了这两家媒体,就迅速解雇了它们的编辑,尽管他刚刚还信誓旦旦地承诺要保持编辑独立性。
在新闻集团,默多克是不可取代的。
在已过去的接近60年中,新闻集团只听命于神一样的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