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5年制内科学教案:胃癌

合集下载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辅导:胃癌的治疗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辅导:胃癌的治疗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辅导:胃癌的治疗

胃癌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诊断,内科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和支持治疗的作用。

一、手术治疗是根治胃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中晚期患者也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二、化学治疗抗癌药物常用以补充手术疗法,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癌细胞,以提高手术疗效。对不能施行手术者,化疗起姑息治疗的作用,可减轻症状和延长寿命。最常用的药物为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riamycin,ADR)和亚硝脲类(CCNU,甲基-CCNU、ACNU)等。单独应用疗效差。5-Fu的衍生物呋喃氟脲嘧啶(FT-207)和UFT(FT-207与尿嘧啶的合剂)服用方便,毒性较5-Fu为低,故常被临床医师所采用。FT-207口服吸收后,在肝内转变为5-Fu而起抗癌作用。

联合用药一般认为疗效较单项化疗为优。常用方案用FAM(5-Fu,ADR及MMC),FAMe(5-Fu,ADR及CCNU)及MFC(5-Fu,MMC及Ara-C),据称有效率可提高到40%左右。

近年有作者应用顺铂(Cisplatin,Cis-DDP)等或加用其他抗癌物作动脉栓塞治疗对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

三、放射疗法应用加速器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

四、免疫疗法用癌细胞制成的瘤苗及免疫增强剂,使患者对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可用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干扰素等。

五、激光微波治疗可经胃镜用氩激光及Nd-YAG激光或微波对胃癌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

六、中医中药以活血化淤、散结软坚、扶正为主,适用于化疗、放疗期或间歇期,减少化疗、放疗的副作用及巩固疗效。

内科学 第四篇 第六章 胃癌

内科学 第四篇 第六章 胃癌

进展期胃癌Bormann分型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胃癌
进展期胃癌(Ⅰ型):胃体后壁球 形隆起,表面糜烂不平、伴出血
胃癌
进展期胃癌(Ⅱ型):胃角巨大癌性溃疡, 基底不平、厚苔,周边环堤样隆起
胃癌
进展期胃癌(Ⅲ型):胃角类圆形溃疡, 基底不平结节状,病变向周边浸润
诊断标准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加活检以及X线钡餐 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环境和饮食因素
环境因素: 火山岩地带、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化学污染 饮食因素: 霉粮、霉制食品、腌制鱼肉、咸菜、烟熏食物,增加胃癌发生危险性 牛奶、新鲜蔬菜、水果、VitC降低其发病率
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浸润性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
幽门螺杆菌感染
HP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 高; 动物实验示HP可诱发胃癌 可能机制: 1、HP导致的慢性炎症→内源性致突变原 胃黏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癌变 2、HP还原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是公认的致癌物 3、HP代谢产物促进上皮细胞变异
侵袭与转移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第一篇: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第六章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 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内科学版胃癌》ppt课件

《内科学版胃癌》ppt课件
实用文D档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病理
好发部位源自文库
胃窦(58%) 、贲门(20%) 、胃体(15%) 、全胃或大部 分胃 (7%)
早期胃癌
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有无淋 巴结转移
食物中硝酸盐可以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与胺 结合生成亚硝胺
胃内细菌增加可以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的产生
慢性胃炎、胃部分切除、老年人
实用文D档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结 ③血行播散
以累及肝脏多见,其次肺、腹膜、肾上腺、肾、脑、骨髓
④腹腔内种植
癌细胞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如种植于卵巢称Krukenberg瘤
实用文D档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不良环境、饮食及Hp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 等介导发生连续性慢性炎症,由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萎

消化内科学教学教案

消化内科学教学教案
治疗与预后
概述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及影 响预后的因素。
胃癌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介绍胃癌的全球和地区发病率、死亡率, 以及主要的危险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饮食习惯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介绍胃癌的诊断方法,如胃镜检查、活检 、影像学检查等,以及与其他胃部疾病的
鉴别诊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症状与体征
描述胃炎的典型症状,如上腹痛、恶心、呕 吐、食欲不振等。
诊断方法
介绍胃炎的诊断手段,包括胃镜检查、幽门 螺杆菌检测等。
治疗与预防
探讨胃炎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等,以及预防策略。
胃溃疡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解释胃溃疡的发病原因,如胃酸分泌 过多、胃黏膜保护机制受损等。
症状与并发症
描述胃溃疡的典型症状,如周期性上 腹痛、餐后痛等,以及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出血、穿孔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目前,消化内科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发 病机制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等方面。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02 胃肠道疾病
胃炎
胃炎的定义和分类
阐述胃炎的医学定义,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 胃炎的分类。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九版内科学-胃癌

第九版内科学-胃癌
第六章
胃 癌
作者 : 黄志寅、肖
雪、唐承薇
单位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重点难点 掌握 早期胃癌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熟悉
胃癌的病因、临床表现
了解
胃癌的病理、发病机制、进展及晚期治疗
ຫໍສະໝຸດ Baidu
内科学(第9版)
一、胃癌 的概念
隆起
早期胃癌(early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 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病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癌。
内科学(第9版)
四、胃癌的治疗
化疗
早期胃癌:不伴有任何转移灶者,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
进展期胃癌: 术前化疗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化疗;
常用5-FU、替加氟、丝裂霉素、阿霉素、顺铂或卡铂、亚硝脲类、足 叶乙甙等。联合化疗多采用2~3种联合,以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患者教育
饮食 避免 粗糙、浓烈、高盐、过热、烟熏、腌制食品、吸烟、酗酒 鼓励 新鲜蔬菜、水果、绿茶
T3
T4a T4b
IIA
IIB IIIB
IIB
IIIA IIIB
IIIA
IIIB IIIC
IIIB
IIIC IIIC
IV
IV IV N:淋巴结转移情况 N0:无淋巴结受累 N1:1或2个淋巴结受累 N2:3-6个淋巴结受累 N3:7个以上淋巴结受累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熟悉: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了解:

消化系统疾病的范围和发病情况。

[重点]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难点]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方法及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简述消化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发病情况。

2.重点讲述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史和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重点讲述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介入治疗。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2.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熟悉:

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和检查手段。

了解: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

[重点]

1.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2.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

1.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概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2.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

(三)病理

一般讲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下及病理学表现。

(四)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食管内症状、食管外症状及并发症。

(五)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强调内镜检查是诊断RE最准确的手段。并可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介绍洛杉

矶分级法。

2.24小时食管pH监测。

3.介绍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滴酸试验及食管测压。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与其他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及功能性疾病鉴别。

第六章胃癌内科学第八版

第六章胃癌内科学第八版
种植于卵巢称Krukenberg瘤
临床表现
(一)早期胃癌症状
80%无症状 部分消化不良症状
临床表现
(二)进展期胃癌
体重减轻(60%) 上腹痛(50%) 贫血、食欲减退、乏力
辅助检查 (一)胃镜
胃镜检查+活检-首选检查和金标准
辅助检查
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
Ⅰ型:隆起型
Ⅱ型:平坦型
Ⅱa 微隆起 Ⅱb 表面平坦 Ⅱc 浅凹陷
第六章 胃癌
讲授目的和要求
1.了解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本病的癌前状态、内镜检查和诊断 3.熟悉本病的治疗
概述
• 胃癌: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绝大多数是腺癌
• 早期胃Baidu Nhomakorabea:是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粘 膜下层的胃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 进展期胃癌:是指病灶深度超过粘膜下层, 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 者称晚期胃癌
流行病学
胃癌约占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
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 率下降并不明显
三高(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50% 死亡率高)
三低(早诊率低<10%、根治切除率低 <50%、5年生存率低≤50%)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进行 性发展的过程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感染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科学】胃癌

【内科学】胃癌

【内科学】胃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Hp作为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

2. 环境因素

①食物:胃癌发生与食物的配制、食用方法及组成成分有关。长期吃高浓度硝酸盐食物(如烟熏和腌制鱼、肉及咸菜等)后,硝酸盐可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高盐及腌制食品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利于致癌物质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多吃新鲜的蔬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减低胃癌发生的危险。

②土壤、水源:土壤、水源中的有机物或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与癌肿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如煤矿或石棉矿区居民胃癌发生率高于沙地或黏土带军民。

3.遗传因素:胃癌患者家族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浸润型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提示该型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遗传因素是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

4.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较高,特别是直径>2cm的广基息肉;③胃溃疡:多因胃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型增生所致;④残胃炎:癌变常在Billroth—II式胃切除后-年以上发生。包括:肠型化生、异型增生。因此,对上述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应注意密切随访。

【病理】胃腺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病变局限而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胃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外层组织者称晚期。

1. 组织学分类:①腺癌:最多见,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

《内科学》胃癌教案(2024)

《内科学》胃癌教案(2024)

流行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卫生条件较差和医疗资源匮乏,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 高。
2024/1/28
6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胃癌的措施包括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长期精神压力、积极治疗慢性胃病等 。此外,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 胃癌。
其他症状
如消瘦、乏力、发热、恶病质等全身症状 。
10
诊断方法及评价标准
胃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 变,并取活检进行组 织学检查,是胃癌诊 断的首选方法。
X线钡餐检查
可显示胃壁僵硬、黏 膜皱襞中断或消失等 征象,对胃癌诊断有 一定帮助。
超声内镜检查
可判断胃癌浸润深度 、周围淋巴结转移情 况等,对胃癌分期有 重要意义。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 后疼痛、发热等问题;逐步恢复饮食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1/28
出血
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 。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处理切口感 染等问题。
吻合口瘘
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和技术,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密切观察患 者腹部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吻合口瘘。

内科学讲课--胃癌

内科学讲课--胃癌

ESD实例1
局灶高级别内瘤变, 个别腺体原位癌,切 缘和基底未见肿瘤累 及
ESD实例2
腺瘤癌变,腺癌II级,粘膜下层见癌组织浸润
术中急 性出血
术后迟 发出血
气胸
并发症
穿孔
一过性 菌血症
狭窄
胃癌化疗
• 辅助性化疗:减少亚临床病灶,防治术后复发 TCF, FOLFIRI, FOLFOX, XP, SP
3、研究发现: (1)Hp感染者较未感染者肠化生发生率明显为高(43%vs25%); (2)胃癌关系密切的III型肠化发生率 在Hp高发地区(28%)明显高于Hp低发地区(17%); (3)在Hp根除之后,部分肠化和异型增生可以逆转。
Hp感染诱发胃癌的动物模型
蒙古沙土鼠(Mongolian gerbils)被 Hp 感染后,短期观察发现Hp 感染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及肠化生等病变。 1、Watanabe等发现,在Hp感染蒙古沙土鼠62周后,有37%的动物在 胃窦近幽门区出现了腺癌。 2、Miyazaki等发现,Hp感染蒙古沙土鼠后的早期阶段,胃粘膜出现 炎细胞浸润;在感染后6个月,胃粘膜上皮即可出现上皮增生、腺体 萎缩、囊性变及肠化生;感染2年后,胃粘膜出现腺体不典型增生; 感染3年后,40%动物胃粘膜可见类癌样改变,30%有腺癌发生。
Tis(原位癌,0期)
N0
N1
N2
N3 Any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号:1

学时数:178其中见习学时:58

学学分:10.0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

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

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

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

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

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

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

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

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内科学胃炎教案

内科学胃炎教案

内科学胃炎教案

标题:内科学胃炎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胃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对胃炎的认识,学会预防和处理胃炎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胃炎的定义、病因和常见症状。

2. 掌握胃炎的常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3. 学会预防胃炎的方法和日常饮食调理。

教学重点:

1. 胃炎的定义、病因和常见症状。

2. 胃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教学难点:

1. 胃炎的预防方法和日常饮食调理。

教学准备:

1. 教材:内科学教材、相关医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话题,引发学生对胃炎的兴趣,例如:“你们是否听说过胃炎?你们对胃炎有什么了解?”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讲解胃炎的定义、病因和常见症状,包括胃炎的分类(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2. 介绍胃炎的主要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步骤三:诊断与治疗(20分钟)

1. 介绍常见的胃炎诊断方法,如临床症状观察、胃镜检查、呼气试验等。

2. 讲解胃炎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

步骤四:预防与日常饮食调理(15分钟)

1. 引导学生了解胃炎的预防方法,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定

期锻炼等。

2. 讲解胃炎患者的日常饮食调理,如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

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等。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胃炎相关的个人经验和知识。

2. 提供胃炎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案首页

附件1

授课内容

胃癌

一、基本概念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腺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

转移。

进展期胃癌指癌细胞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侵入肌层以上。

二、流行病学

1、发病率高,其死亡率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

2、男性多于女性,约2~3:1,中老年居多;

3、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

4、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域性差异;白种人低于有色种族;日本、智利、俄罗斯和冰岛明显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及西欧国家,我国介于两者之间。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Hp感染 Hp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

1、细菌代谢产物直接转化胃粘膜;

2、细菌毒素的作用;

3、Hp引起炎症反应,此类炎症有基因毒作用;

4、Hp感染→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胃腺癌。

(二)环境因素

种族或地域性差异;

从高发区移民到低发区定居的,第一代仍保持对胃癌的高易感性,第二代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至第三代发生胃癌危险性基本接近当地的居民。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好发于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支持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三)饮食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饮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食物本身是致癌物;?食物是

致癌物的载体?食物含有致癌物的前体;?在饮食制作过程中形成致癌物;…可能含有致癌物的促进因子;?减少对致癌物的抑制因子。

饮食中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烟薰、腌腊、咸菜等)è胃黏膜屏障破坏è胃腺细胞萎缩è肠上皮化生èPH值升高è细菌增殖è促进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è增加了致突变的机率。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不新鲜食物常含细菌,在胃酸分泌减少的患者可在胃内繁殖,为产生亚硝酸盐类致癌物创造条件。

(四)胃癌的内部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起一定作用,可见明显的家族性聚集倾向。

2、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

目前认为肠化细胞类似空肠上皮细胞,能吸收脂类物质,已知不少致癌物如黄曲霉素、苯并芘及其它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是脂溶性物质,能被肠化上皮吸收,但是肠化上皮细胞的酶系统不完善,不能将其转运,可能导致局部吸收过量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是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的疾病或状态。据长期临床观察,胃癌的癌前病变有: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

②胃息肉,增生型者不发生癌,但腺瘤型者则能,广基腺癌型息肉>2cm 者易癌变;

③残胃炎,特别是行Billroth II式胃切除术后者,癌变常在术后15年以

上才发生;

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

⑤少数胃溃疡患者。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则是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肠化与不典型增生被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粘膜可被肠型粘膜所替代,即所谓胃粘膜的肠化。肠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又称不完全肠化,推测其酶系统不健全而使被吸收的致癌物质在局部累积,导致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而发生癌变。

四、病理

胃腺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一)早期胃癌

病理上以肠型和浸润型形式出现,后者大多为低分化及未分化癌。

(二)进展期癌Borrmann分型

I型,又称息肉型,肿瘤向胃腔内生长隆起,不多见;

II型,又称溃疡型,单个或多个溃疡,边缘隆起,与粘膜分界清晰,常见; III型,又称溃疡浸润型,隆起而有结节状的边缘向四周浸润,与正常粘膜无清晰的分界,最常见;

IV型,又称弥漫浸润型,癌发生于粘膜表层之下,向四周浸润扩散,伴纤

维组织增生,少见,如主要在胃窦,可造成狭窄,如累及整个胃,则使胃变成一固定而不能扩张的小胃,称皮革状胃

浅表扩散型,癌沿粘膜大面积扩散,主要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但有局部病灶向肌层甚或浆膜层扩散。

(三)组织病理学

1、按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将之分为分化良好、分化中等和分化差的组织学类型。

2、按腺体的形成及粘液分泌能力,又可将之分为:①管状腺癌,分化良好,如向胃腔呈乳突状,称乳突状腺癌;②粘液腺癌,一般分化好,如所分泌粘液在间质大量积聚,称胶质癌。如果癌细胞含大量粘液而把细胞核挤在一边,称印戒细胞癌;③髓质癌,癌细胞堆集成索条状或块状,腺管少,一般分化差;

④弥散型癌,癌细胞呈弥散分布,不含粘液也不聚集成团块,分化极差。

3、Lauren按肿瘤起源,将之分成肠型和弥散型。肠型源于胸腺化生,肿瘤含管状腺体;弥散型源于粘膜上皮细胞,与肠腺化生无关,无腺体结构,呈散在分布。

4、Ming按肿瘤生长方式分成膨胀型和浸润型。膨胀型癌细胞间有粘附分子,故以团块形式生长,相当于Lauren的肠型;浸润型癌细胞以分散形式向纵深扩散,癌细胞间无粘附分子,相当于Lauren的弥散型。在同一癌中,这两种生长方式可同时存在。

(四)转移

①直接蔓延扩散至相邻器官;

②淋巴转移,先及局部继及远处淋巴结,最为常见,胃的淋巴系统与左锁骨上淋巴结相连接,转移到该处时特称Virchow淋巴结;

③血行播散,常转移到肝脏,其次可累及腹膜、肺及肾上腺、肾脏、脑,也可累及卵巢。骨髓及皮肤,较为少见;

④腹腔内种植,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移植于肠壁和盆腔,多见的有在直肠周围形成一结节性架板样肿块(blumer shelf),如移植于卵巢,则称Krukenberg瘤。

五、临床表现

伴癌综合征: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为伴癌综合征。胃癌患者可出现伴癌综合征包括

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Trousseau征)

黑棘皮病(皮肤皱摺处有色素沉着,尤其在两腋)

皮肌炎

膜性肾病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六、实验室检查

贫血常见,约50%有缺铁性贫血,是长期失血所致;或由营养缺乏造成。如并有恶性贫血,则见巨幼细胞贫血。

粪便隐血试验常呈持续阳性,检测方便,有辅助诊断的意义。有学者将之作为胃癌筛检的首选方法。

胃液分析意义不大,虽进展期胃癌可因累及泌酸区而呈无酸或低胃酸分泌、但这种低胃酸分泌状况可与正常人重叠,故已不列为常规检查。

胃癌标志物特异性不强。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诊断意义不大,虽半数患者的胃液中CEA有明显升高,超过100ng/ml,但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液中含量有重叠。晚近所用的胃癌相关抗原,据称有半数以上的阳性率,但还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