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以形写神”与“传神写照”——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特点

论 的 问题 , 到魏 晋时 期渐 渐 赋予 了美 学 的意 义 ,这 种将 “ 神 ”作 为“ 人之 本 体 ”的 思想 和魏 晋文 人 士大 夫放 任 形骸 、清 淡 飘逸 的 “ 畅 神 ”之风 ,深深 地 影响 到 了顾恺 之 ,也 便顺 理 成章 地在 绘 画
中 国绘 画 自发源 后 发 展 到 秦 汉 之 时 ,其 功 能 主 要 是藻 饰 礼 上提 出 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 神 写照 ” 的 “ 传 神论 ” 。 制 、助 人 伦 、成 教化 之 类 ,直 至 六朝 出现 了 中国 画第 ~个 发 展 的 顾恺之在 《 魏 晋 胜 流 画赞 》 中 说 : “ 以形 写神 而 空 其实 对 , 高潮 。 中国人 物 画 发展 到 六朝 ,逐渐 出现 了一 些优 秀 的 画家 和 画 荃 生之 用 乖, 传 神之趋 失矣 。”。 这里 的 “ 以形 写神 ”虽然 原指 临 论 ,特 别 是 东晋 画 家顾 恺 之提 出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神 写 照 ” 摹 的 要 点 ,但 其 延伸 意 义 即注重 形 象 的外形 刻 画来 更好 地表 现 艺
的 小 白兔 , 其周 围环境 以鲜艳 的 绿 色和 温 暖金 黄色 的阳 光为 主 , 新的特 征 属 性 ,例如 ,我 国京剧 传 承很 多年 ,而在 京剧 中使 用 的 而 随伴 着 剧 情 的发 展 ,尤 其 是小 白兔遇 到坏 人 的 时候 ,遇到 危 险 脸谱 会 用不 同 的色彩 表 现 ,从色 彩 的搭 配 上可 以分 辨 出脸谱 表 现 的 时候 ,小 白兔 周 围 的物 体 的颜 色 也发 生 的变 化 ,周 围 草 的颜色 人物 的 善恶 、身 份 、地 位等 ,这 就 是色 彩赋 予 动 画角色 的 一种特 不 再 是 明丽 的 绿色 ,而是 深 绿色 ,而 阳光 也不 再 是金 黄 色 ,转 而 殊属 性 ;又 比如 在 日本 动漫 《 火影 忍者 》 中 ,其 中的 查克 拉属 性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学生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人物画的概念2.<洛神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形式3.《历代帝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4.《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作者时期5.《小庭婴戏图》(中国画)时期6.《免胄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7.《泼墨仙人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8.《高先读书图轴》(中国画)作者时期9.《女娲补天图》(中国画)作者时期10.《九方皋》(中国画)作者时期11.《开国大典》(油画)作者时期第一课关注你、我、他1.人物面部比例一般可归纳为2.幼儿的眼睛通常在3.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一般分为4.传统人像画的三个基本角度是5.《儿子》(素描)作者6.《与毕沙罗互画的肖像习作》(素描)作者7.《全家福》(色粉画素描)作者第二课在临摹中感受1.绘画中人体比例是以为单位。
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以的高度。
2.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3. 熟悉法国画家德加的《舞女》系列作品。
4.临摹并不只是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5.变体画的概念:6.《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作者7.《舞女系列》(色粉画)作者8.《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9.《午休》作者(课本P14)10.《酣睡的收割者全家》(油画)作者11. 《午休》作者(课本P15)第三课动感生活1.速写的概念2.重心线3.动态线4.观察变化的动作,了解身体运动时的一些特征。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做作业的女孩》(速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油彩未干的画布》(油画)作者6.《端着一筐石头的男孩》(素描)作者7.《大提琴手》(油画)作者第四课仕女.簪花1.《簪花仕女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2. 《簪花仕女图》服装:以作品中的以为女子袍服展开图为例,看以看出图案在服饰中应用十分广泛。
胸襟装饰为图案中的单独纹样,飘带是二方连续纹样,罗衫、衣裙上均为四方连续纹样。
整套袍服几乎是一个图案纹样的集合体。
3.中国传统饰物按照功能大致分为、、、4.《捣练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捣练图》描绘了5.《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第五课多变的色彩1.牛顿色环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被称作2.色相的概念3.在色相中含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称为4.色彩还会有明暗的差别,如黄色看上去很亮,紫色就较暗。
初中美术《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 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 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 舞升平? (三)深入发展 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及《泼墨仙人图》。 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 写实,后者为写意)。 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的 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 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 三、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 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 一些探究。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学习活 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 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
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
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 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 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 生活。 二、发展探究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 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ppt课件1

梁楷《泼墨仙人图》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 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 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 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 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 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 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 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 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 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 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 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 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 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 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 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 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 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 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 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 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 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 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 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 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 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 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 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 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 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以墨线勾勒为 主,线条细劲 有力,用色简 单,人物比例 匀称,仪态肃 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人物龙凤图》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家。字长康,晋
初一美术——1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九方皋》 现代 徐悲鸿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 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忽忽,好像有 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我的子侄都是些下等之 才,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 我一起挑担子打柴草的人,叫九方皋,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决不在我以下,请让我引 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 丘找到好马了。” 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 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 么不是好马呢?” 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 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 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 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 值更高的道理哩!” 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第一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顾闳中,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
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
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335.5)。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江苏无锡人)
27.1cm*572.8cm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认识宋朝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髓。
3、认识今世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构造:文件记录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一样款式举例:历史故事画 ( 如《步辇图》 ) ,肖像画中的行乐图 ( 如《幽篁坐啸图》 ) 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模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要点和难点:联合作品讲解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课设施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当面写生。
揭露今日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忆方才的一幕,让学生议论假如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叙述郭子仪如何理解唐朝两位有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经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 ( 教师指引启迪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形。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时的装扮,但眉宇间很有神彩。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以后,神态恭谨而机敏。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初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 指引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全方面进行鉴赏,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色。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模范反应了五代期间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
《传神写照——人物画》说课稿

《传神写照——人物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传神写照-----人物画》,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的第六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第八页系列一:美术鉴赏模块。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国人物画部分,把教材一课中的一个部分用一个课时来上旨在让学生从走马观花的观赏转变为下马看花的鉴赏。
教材前面研究了两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中国人物画。
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中国人物画有肯定的认识本领,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适意,适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晓得风俗,仕女等,随着知识的积聚和经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见地也比较周全、深入,但也会公允,个性十足,所以这就需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去欣赏作品,读懂并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的内在,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的同时,学生的拓展和创新本领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方针,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高中生的认知、思维的规律,将本课教学方针定为:认知目标:通过课前查阅、作品分析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了解其创作理念。
并能用语言表述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小组竞赛等方式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一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方针: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勇敢设想、表述,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立场4、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难点: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种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七年级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
本课从中国绘画三大题材之一《人物画》中撷取部分作品,供学生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及其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学情分析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岩画中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
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初中学生虽然知识面不太广但求知欲强,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人物绘画系统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2、能力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3、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和《九方皋》。
教学难点: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教师收集人物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⑵全班分成八个小组。
2、学生准备:⑴熟悉课文内容⑵收集人物画家的名字。
五、教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教学用品及教学资料)按规定位置就坐稳定情绪导入音乐响起,屏幕显示中国人物画各时期图片,提问:本节课内容是什么?——引出课题(板书)在音乐声中浏览作品欣赏后回答讲授新课屏幕显示课题: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独立的画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
传神写照
——中国人物画
画笔传神
“神仙”的生活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纵27.1cm,横572.8cm
• 《洛神赋图》在古代曾被很多画家画过,而且有很多宋代 摹本,都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画卷的开始便是曹 植和他的侍从在洛水之滨遥望,那寄寓着他的苦恋的、美 丽的洛水女神,出现在平静的水上。画面上远水泛流,洛 神含情脉脉,似来又去。洛神的身影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 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意。这样的景象正是诗人多情的眼睛 之所见。曹植在原来的诗篇中曾用“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来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飘忽往来。这两句充满柔情密意和 微妙的感受的诗句,成为长期传颂的名句,也有助于我们 理解画中的诗意。这一富有文学性的《洛神赋图》,描写 了人的感情活动,所以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王屋山Fra bibliotek朱铣琅粲
李姬
李佳明
陈致雍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怎样的神情?
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多长线)
1. 以线造型,重传神;
2. 以长卷的形式;
3. 多视点透视(散点透视)。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官员”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
以韩熙载为中心,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 及“宴散”五段。由于顾闳中观察细微,把韩熙载夜宴的情 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五个场景,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笑貌无 一不活脱绢上。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笑语喧哗, 更突出了韩熙载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 每段 中出现的韩熙载,面部角度、服饰、动作表情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相同,脸上没有笑意,总是深沉、忧郁的。把一 个才气高逸,但神态抑郁,既置身于声色之中,又矛盾复 杂的内心世界刻划得入木三分。与一般宴乐图比较,具有 一定的思想深度。 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张描写韩熙载 私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 ,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