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总结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追求智慧的学问(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时代精神的精华追求智慧的学问课后篇巩固提升1.“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哲学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④哲学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③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由“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可以得出①②应选。
2.中国早期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思考和探究“天”的道理。
有人认为,对于大自然的神秘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哲学的内涵的。
这反映了()A.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和解释世界B.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惊异D.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老子、孔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思考和探究‘天’的道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项符合题意;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项说法错误;哲学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项说法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C项说法错误。
3.哲学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指引方向、提供方法,使我们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这说明()A.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哲学离不开生活B.哲学是对人生变化与发展普遍规律的思考C.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及人生的发展D.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使我们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说明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生活离不开哲学,A、B两项与题意不符;真正的哲学才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及人生的发展,C项说法不准确。
高中政治 人教版 必修4第二单元 第四课 每课小结
每课小结易错点1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提醒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
“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矫正训练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答案 B解析龚自珍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正确;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A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矛盾是物质运动的内在动力,D错误。
故选B。
易错点2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提醒规律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矫正训练2“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荀子的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相同的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答案 C解析荀子的这句话说明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故C符合题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不同的规律,故A错误;B说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规律的存在具有条件性,并非是永恒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C。
易错点3认为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矫正训练3我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雨水箅、路沿石进行改造,将路面雨水径流导入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绿地广场及其他开敞空间,综合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调蓄池等技术措施进行消纳。
超标部分则通过不同标高的溢流管外排,科学处理渗排关系。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表明我们可以()A.发现和发展规律B.创新和改变规律C.认识和利用规律D.尊重和创造规律答案 C解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表明我们可以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C项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第5课时)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5课时)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1.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由此可见①哲学家要全面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生活②哲学是自己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任何哲学都是全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④真正的哲学都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
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需要( )①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②正确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③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具体方案④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以及人生的变化与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
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①我们品味人生需要理性和智慧的明灯②真正的哲学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③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④要在真正的哲学指导下积极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真正的哲学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②真正的哲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④哲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②④5.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致的哲学②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④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③6.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指出,在“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哲学具有一种十分特殊的力量,即“思想力”。
高二政治必修4练习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4练习及答案高二政治必修4单元练习是考核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学习成果,也是为了巩固所学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4练习(一)1.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017·江苏卷,28A)提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017·四川卷,7③)提示:×事物的整体功能总和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内部结构优化时,大于,否则,会小于。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2017·江苏卷,23①)提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017·广东卷,33B)提示:×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2017·浙江卷,30②)提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定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的早晚做标准。
6.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2017·江苏卷,33③)提示:×新事物一开始力量弱于旧事物。
7.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2017·海南卷,20A)提示:×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质变。
8.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2017·浙江卷,27④)提示:×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善、恶的积累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质变。
9.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2012·江苏卷,31A)提示:×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10.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2017·江苏卷,28D)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1——5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生活,又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B、哲学是生活之外的高深智慧C、哲学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哲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的联系是A、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之科学”B、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C、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4、“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D、哲学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无关5、“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段话阐明了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下列理解最切合题意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哲学的基本问题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8、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可知论D、二元论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中学政治必修四哲学学问点总结哲学是政治必修四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政治中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学政治必修4哲学学问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中学政治必修4哲学学问点总结一、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含义: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敬重自然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一,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安排性、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3.意识的本质: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4.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运动:任何详细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保持自己的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和载体。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联系:唯物辩证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2.区分: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更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确定的。
b.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相对的。
5、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及方法论:原理: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歼灭。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完成下题。
4.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
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
(2)实践需要哲学。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具体知识分类(1)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3)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高中政治 必修4 哲学部分 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合格考:哲学部分必背知识整理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
哲学的起源:哲学源自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1.2.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获得灵魂”。
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4.世界观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5.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6.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类知识大致分为三类:①自然科学知识②社会科学知识③思维科学知识【判断】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②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③哲学都是科学的()8.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1)基本问题:物质(存在)与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练习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一轮复习精练___一、单选题1.“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 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高级的、正确的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对我国进一步研究火星和宇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蕴含的哲学道理()①探究精神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②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④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工具和新条件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
此次发射要在满足地球与月球位置关系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时间的约束、探测器地月转移时间、返回器再入航程等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发射时间,而凌晨发射最有利于奔月轨道的设计。
火箭发射窗口的选择佐证了()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③把握真理是做事情成功的前提④尊重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赴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13次下潜,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奋斗者”号于2016年立项,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与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联合研发,贡献了最强中国智慧。
由此可见( )①实践活动具有主观性的特征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③实践为认识的发展创造动力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0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北斗/GNSS定位、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新高度。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4的学习要求我们要做好知识点整理,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复习的如何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自然界是物质的(P28)一、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的(P30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人的思维是物质的(P35)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2.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规律: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方法论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巩固练习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②日出东方③新陈代谢④水往低处流A.①③ B.②③ C.③④D.②④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4.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积极融入这一进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篇巩固提升1.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
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人与社会”还是“人与修心”或者是“人与自然”,其实质都是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
2.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
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
庄子的阐述中主要涉及了()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庄子的话不涉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庄子认为“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即庄子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C项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体现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3.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这个日子时刻提醒着所有中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而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美化。
下列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的是()A.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美化侵略历史”是违背客观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B、C三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4.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
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课题---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课题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前学案一、知识梳理1、认识的含义、形式?2、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和特点?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4、真理的含义、特性?5、认识的特点?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方法论二、判断:1.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
2.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映。
3.感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性。
5.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6.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世界。
7.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8.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
9.真理再向前迈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
10.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才能完成。
1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1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多个真理。
三、习近平金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
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据新华社北京2021年11月16日电课中学案一、【课标要求】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2.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3.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的含义,知道认识的形式;掌握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2、掌握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理解真理的含义4、理解运用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方法论5、理解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重点难点】重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方法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方法论难点: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四、真题演练1.(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河北高考真题)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文科必备)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五课问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④自然、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哲学物质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自然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的起源和发展史,..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专家点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如刻舟求剑)】【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四、五课练习2014 09 11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2、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C.意识决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水,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10、《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11、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与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12、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13、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14、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A.否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C.正确,因为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告诉我们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6、《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17、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18、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
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些事例说明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19.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能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因此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有意识的。
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否认了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C.意识对人脑的依赖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20、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而对于动物来说则不是。
这是因为A.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 B.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21、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
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3、朱自清夏夜走过月光朦胧的荷塘,写下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这表明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2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二、判断题2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7、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8、辨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反映了事物各自的生动的具体特性。
()29、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0、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 )3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32、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33、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各题34、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5、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四、探究题36、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主观题答案34.答案:材料说明了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会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只要结合材料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可轻松答出。
拓展探究35、答案:(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各种意识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成意识。
(2)如果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人脑就没有反映对象,也就不会产生意识。
题中观点虽然认识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认为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形成。
从物质基础看,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因此,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人脑,还要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
36、【答案】(1)①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第(1)问,准确写出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注意与材料内容适当结合。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6.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________联系A.固有的、现象间的、稳定的B.客观的、经常出现的C.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D.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7.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B.日出东方C.新陈代谢D.万有引力8.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