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小报 A4横排 儿童画版 敬老爱老尊老 重阳节
重阳节 敬老 爱老 小报 3份
![重阳节 敬老 爱老 小报 3份](https://img.taocdn.com/s3/m/2779b3d51ed9ad51f11df206.png)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
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43a190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8.png)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农历9月9日是重阳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习惯性地聚在一起,尤其是老年人会倍感亲切和温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忙碌,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也没有时间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电子小报和手抄报的出现,为人们过节提供了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方式。
在这个重阳节,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1.背景介绍我们应该先来一波背景介绍,来了解下重阳节的由来和历史。
重阳节实际上是一个祭祖的节日,说起来,和清明节、端午节一样,都是中国人重视祖先文化的一种表现。
据史书记载,重阳节最初的由来是由崇拜老人的传统节日演变而来的。
传说当年人们在庆祝这个节日时,会登高、赏菊、食菊花饼、饮菊花酒。
因为九这个数字象征长寿,所以到了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菊花、插茱萸、饮酒、赏秋景等,以祝福长寿、祈求平安。
2.电子小报的制作现在我们来制作这个重阳节电子小报啦。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制作软件,电脑和手机上都有许多小报制作软件可供选择,例如Adobe InDesign、Microsoft Publisher、Canva等。
这些软件都是比较易于上手的,即使你没有制作经验也能轻松应对。
接下来,我们来选择一些素材,包括图像和文字。
制作小报需要展示出足够的视觉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的图像非常重要。
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图片,比如金色菊花、秋景、老人等等。
文字可以采用诗句、古文或现代语言,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或自己动手创作。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版面设计。
在进行版面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美观度和可读性,排版要清晰整齐,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复杂,保持简洁明了。
3.手抄报的制作除了电子版的小报,手抄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手抄报虽然比较传统,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有些被遗忘,但它仍然能够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可爱的形态。
它需要一些手工制作的技巧,但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门槛。
每逢佳节倍思亲2298A4重阳节电子小报成品,重阳敬老手抄报模板,九九重阳节电子简报,小学生传统节日板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2298A4重阳节电子小报成品,重阳敬老手抄报模板,九九重阳节电子简报,小学生传统节日板报](https://img.taocdn.com/s3/m/abe78b0b6bd97f192279e9fa.png)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成为我国传统节日。
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班级 姓名 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
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
业神等。
在流传至 今后又添加 了
敬老等内 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
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
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三节也是
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
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重阳节复古敬老电子小报
![九九重阳节复古敬老电子小报](https://img.taocdn.com/s3/m/6803fecb27284b73f24250e5.png)
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在古代有饮
宴祈寿之俗。
节日别称:祭祖节,登高节,敬老节。
习俗活动:晒秋,放纸鸢,登高,吃重阳糕,祭祀海神,祭祖,赏菊,辞青,享宴祈寿,饮菊花酒,佩茱萸 传统习俗
节日来由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敬老小报手抄报
![重阳节敬老小报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5c40988359eef8c75fbfb3c6.png)
民俗活动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
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
一般包括出游赏景、当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
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
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
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
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庆祝重阳节一
般包括出游赏秋、
节日起源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谓之“重阳”,两阳相重为吉祥之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简单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d29b7c3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4.png)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简单尊老敬老的好段赏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的这段话是告诉我们“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爱别人的子女。
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可见尊老爱幼是多么重要的一种品德。
一个妇女拉着一个小女孩上车了,小女孩一双大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可是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
突然,我身边的梁小温一下子站起来,让小女孩坐下。
看着梁小温坦然地站在过道里,我不由得感到一阵惭愧。
学校的雷锋活动昨天才结束,可是刚刚看到那个小女孩上车,我却连让座的意识都没有,亏我还是三好学生呢。
我站起来,对那位妇女说:“阿姨,你请坐吧!”她们母女俩坐在椅子上,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我和梁小温一样,站在过道里,可我的心里却格外舒畅。
我往门外一瞧,呀,好大的太阳啊,爷爷还在地里干活呢。
我拎了水壶,随手戴上一顶帽子,来到田边,将爷爷拉到树荫下休息。
我倒好水,小心翼翼地端给爷爷喝。
爷爷喝完水,我掏出毛巾给爷爷擦去额上的汗。
爷爷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一个劲地夸我懂事。
古今中外,关于敬老的故事数不胜数: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
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此外,还有“岳飞敬师孝母”、“黄香九岁为父亲温席”等等。
一个个故事流传下来,教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
尊老爱幼是一种意识,在家要尊敬爷爷奶奶,对邻居长辈要有礼貌,外出要礼让老人小孩。
比如: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帮助他们搬东西,乘公交车的时候见到老人或者小孩子上车,主动让座。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对于我们身边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我们不要欺负他们,要爱护他们,跟我们一样,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成长需要他们的陪伴,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关心,就像我们需要父母长辈的关心一样。
重阳节手抄报小报黑板报图文
![重阳节手抄报小报黑板报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e4c43c2f60ddccda38a0d0.png)
敬老爱老
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
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敬老爱老的诗歌
1、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
2、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环境
3、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关心帮助老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5、代际和谐,邻里和睦,老少共融
6、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7、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
8、对老人尽孝心,给儿女做榜样
9、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10、让老人幸福,促社会和谐
敬老爱老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简单好画2022(8张)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简单好画202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fae9dc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2.png)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简单好画2022(8张)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我想到这首诗我就想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重阳节”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和兄弟姐妹还有家人一起登高山、插茱萸……还要更加孝顺所有的老人,关爱老人,在家里多陪陪自己的家里的老人,因此又被称为“老人节”。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选择去敬老院慰问那些需要关爱的老人,而我选择了带上我们家里的奶奶出去旅游。
我家有一位善良、慈祥又很勤劳的奶奶,早几年爷爷过世后,就剩下奶奶和我们一起,赤裸裸的说:从候开始,我们就是奶奶的全部!每一天奶奶都在围着我们转,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所以在这个假期,我准备带奶奶出去走走,去深圳旅游,过一个不一样的国庆和重阳节!虽然路上我们经历了长长的车程,我们一路上欢歌笑语,反而不觉得很远,一下子就到了,奶奶也很开心。
到了目的地,奶奶开心的像个孩子,看来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奶奶喜欢这里,我想老人家年龄大了,出去的机会可能就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都很珍惜和奶奶一起的旅游……一年中,只有一个九九重阳节,也只有一个老人节,而我家也只有一位老人,所以我们要多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平常也要多陪他们,不要惹他们生气,要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愿君重阳享安康,幸福恒久乐逍遥”这是我们所有人对家人寄予的愿望。
重阳节树梢,挂着思念点点;花香,弥漫温馨片片;重阳,飘落祝福万千;朋友,心中总是挂念。
佳节来临,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事业如竹节节高!蜀道难已成古人言,成都地铁莫等闲。
天赐杰作都江堰,风光旖旎峨眉山。
窗含西岭千秋雪,巴山夜雨闲话时,岁岁重阳今又至,巴蜀盼你莫来迟!关于重阳节的短信手机能打就好,衣服能穿就好,日子简简单单就好,生活平平淡淡就好,但朋友将就不好,今天是重阳节,想对你说,今生今世遇见你这样的好知己,是我的幸运。
手机的振动是我的心跳,响起的铃声是我的呼唤,打开的是问候,看到的是祝福,走过的是鸿运,工作的是风顺,感觉到的是我的愿望:重阳节快乐!是您将我培育,教我做人的道理;是您将我指引,让你给我不至于在花花世界里迷失自己;父爱如山,永记于心,我亲爱的父亲,重阳节快乐。
2017年重阳节的黑板报大全:重阳节敬老
![2017年重阳节的黑板报大全:重阳节敬老](https://img.taocdn.com/s3/m/a00c2adbb8f67c1cfbd6b81f.png)
2017年重阳节的黑板报大全:重阳节敬老
街头多了为老人服务的小站,报纸电台开始宣传如何敬老爱老,敬老院,颐养院趁势又多开了几家。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
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
至于
吧。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5e94e0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b.png)
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制作一份关于重阳节的电子小报手抄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还能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阳节的雏形。
当时,人们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登高远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登上高山,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
人们相信,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同时也能锻炼身体,欣赏美景。
此外,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菊花在秋季盛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人们会举办菊花展览,欣赏菊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佩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具有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人们将茱萸佩戴在身上,或者插在头上,以祈求平安吉祥。
另外,吃重阳糕也是必不可少的。
重阳糕通常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在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着步步登高,生活越来越好。
重阳节与敬老爱老紧密相连。
在这个节日里,晚辈们会向长辈们表达敬意和关爱。
他们会为长辈送上礼物,如保暖的衣物、保健品等,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
还会陪伴长辈聊天、散步,让长辈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在现代社会,重阳节的意义更加深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爱老年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重阳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社会环境。
许多社区会在重阳节组织各种活动,如为老年人举办文艺表演、免费体检、法律咨询等。
学校也会开展重阳节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
制作重阳节电子小报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标题部分,可以用醒目的字体写上“重阳节”三个字,并加以装饰,如绘制一些菊花、茱萸等元素。
重阳节主题黑板报
![重阳节主题黑板报](https://img.taocdn.com/s3/m/08ca9593336c1eb91b375d8f.png)
重阳节主题黑板报一、爱在重阳尊老敬老黑板报重阳节,实际是我国农民喜庆丰收的一个节日。
农历九月,正是金色秋收季节,加之九与“久”的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庆祝风俗,在众缘人的古老传说中。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敬老节。
敬老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的“敬老节”。
庆祝敬老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敬老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九月九(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等活动,使其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二、孝心微行动,温馨大家庭三、满目青山夕阳红黑板报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
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韶山。
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全心全意地照顾鳏寡孤独的老人,用毛主席的话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f624d9f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c.png)
重阳节敬老手抄报精选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世界会多美好。
这组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何为重阳、敬老法、重阳的起源、重阳节的简介、节日习俗、重阳节的传说、对联、诗篇。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手抄报的主要内容: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敬老法、关于重阳的诗句。
二年级二班的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
尊老顺幼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而重阳节又是表达尊老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各地习俗。
”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的敬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面所说的“佳节”,就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
重阳节小报
![重阳节小报](https://img.taocdn.com/s3/m/c010a6006bd97f192279e930.png)
重阳节小报
——张轶程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相
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
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
民除害了!”。
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
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
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
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
说时迟那
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
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
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风俗:赏菊花,登高,佩戴茱萸,吃重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