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多重耐药菌定植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了多重耐药菌,其中约有数十万人因此丧生,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监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复杂,监测方法与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威胁。
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认识到防控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防控措施的执行力,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研究目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现状,探讨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揭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强调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水平,加强对该类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的研究,希望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监测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传播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神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年神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刘越;李东海;洪涛;杨玄勇;邹树峰;徐奖;郭昌贵;余奇【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出院患者的各类标本鉴定到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2014年我院NICU出院患者共1582人,住院总天数9395日。
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962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80株)、鲍曼不动杆菌(241株)、铜绿假单胞菌(1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2株,)和大肠埃希菌(98株)。
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0.5%和40.4%;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6.6%、28.3%和4.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阳性率为5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为21.6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结论 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较高。
需从治疗、用药、护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以预防和控制NICU病房中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as well as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strains in neurosurgery ICU department (NICU). Methods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and clinical distribution of MDR strain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 total of 962 strains of non-repeated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NICU patients,and they were mainly klebsiella pneumoniae (280 strains),acinetobacter baumannii (241 strains),pseudomonas aeruginosa (148 strains),staphylococcus aureus (122strains) and E.coli (98 strains). Among which the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 positive rates of E.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 were 80.5% and 40.4% respectively , and the Penicillium carbon alkene drug resistance of them were 4.8%and 28.3%respectively (76.6%for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s well). The positive rate of MRSA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52.9%.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wed multiple drug resistant , accounting for the rate of 21.62%,while the 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 was not detected in drug sensitivity test. Conclusion The MDR rate in NICU was relativelyhigh,especially for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tibiotic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in NICU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guide rational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an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717-720)【关键词】神经外科ICU;病原菌;多重耐药【作者】刘越;李东海;洪涛;杨玄勇;邹树峰;徐奖;郭昌贵;余奇【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江西南昌 3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R446.5;Q939.9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0%,甚至达60%[1]。
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的检测及分析
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的检测及分析微生物室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负责对临床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参考。
在微生物室工作的人员需要对微生物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且需要具备丰富的实验技能和经验。
而在微生物室工作中,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的检测及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也被称为多药耐药菌或超级细菌。
它们通常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的,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方法1. 细菌培养及鉴定在微生物室中,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可以确定患者体内的细菌种类及其数量,为后续的药敏试验提供了基础数据。
常用的培养基有大肠杆菌菌落计数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等。
2.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指将分离出的细菌接种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琼脂板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细菌进行基因检测,包括耐药基因的检测。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菌是否携带耐药基因,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室中常用于对微生物的鉴定和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直接对细菌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细菌的耐药情况。
5.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对样本中的细胞进行快速、精确地检测和分析。
在微生物室中,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细菌的数量统计以及对耐药菌的筛选。
三、多重耐药菌的分析方法1. 耐药基因分析通过PCR技术和质谱技术可以对细菌进行耐药基因的分析,从而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通过对耐药基因的分析可以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医院ICU的细菌耐药与对策
200 150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100
沙雷菌属
50
其它假单胞菌属
0
枸橼酸杆菌属
-50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1年抗G-菌药物耐药研究
耐药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南啶肟松肟坦坦酸素星星
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应用苯唑西林为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压力”
指抗生素使用的强度与选择耐药 菌株之间的宏观关系
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很容易选择出 耐药菌株,并促进耐药菌的生长
抗生素浓度低于MIC时的诱导 耐药
诱导作用 最高
最低
排序 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
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 酰脲类青霉素 老头孢类(1,2,3代) 克拉维酸 新头孢类(4代) 磺胺类 单酰胺类
碳青霉烯是潜在的AmpC酶诱导剂,但对AmpC酶 高度稳定,可快速杀死产AmpC酶的细菌,故没 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
阴沟肠杆菌:
对此类细菌须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对酶抑制剂也不敏感。
对其敏感率较高的是碳青酶稀类, 其次是 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肟),AMK和环 丙沙星。
鲍曼不动杆菌:
培 亚胺
他 头孢
噻 头孢
曲 头孢
头孢孢吡哌酮/舒西巴林/他唑西巴林/克拉维
霉 庆大
卡 阿米
沙 环丙
头拉卡
哌替
七年监测结果
G-的耐药正日益加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医护人员 的健康,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迫在眉睫。
重症患者经验用药的最佳选择应该选用对院内菌株有 高度敏感且稳定,且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头 孢菌素酶稳定的药物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首先,医院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来追踪和记录多重耐药菌感染。
这可以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耐药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进行共享。
此外,医院还应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便了解哪些病房和科室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时,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医院可以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感染病例的特征。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程、症状和治疗历史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易感因素。
这有助于指导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决策,并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
其次,医院可以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发展趋势。
通过检查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频率和使用模式,可以了解抗生素在医院中的滥用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
此外,还可以对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扩散方式进行分析,以防止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最后,医院可以对抗生素的使用政策和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通过对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政策和措施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政策和措施对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哪些需要进行改进。
这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监测和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仅仅依靠单一的监测手段是不够的,需要综合运用临床数据分析、抗生素使用分析和感染控制政策评估等方法来全面了解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只有持续地加强监测和分析,才能有效防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流程
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流程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受限,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监测和处理多重耐药菌的流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的流程。
流程一:监测2.采集样品:根据具体的感染病例,采集相应的临床样品,如血液、尿液、痰液等,确保样品的无菌采集,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3.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在实验室中,将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通过不同的培养基和条件,筛选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菌株。
4.鉴定和检测耐药性:对分离出的细菌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种和菌株特征,并进行耐药性测试,包括常规的药敏试验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5.分析和记录结果:将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下菌株的耐药谱以及与此相关的临床信息。
流程二:处理1.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这包括对感染病例的隔离,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2.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对细菌耐药性的选择压力。
根据耐药性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审查。
3.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的设施管理、环境清洁和消毒,提高感染管控的质量和效果,减少感染的传播。
4.开展抗菌药物研究:推动抗菌药物研发和创新,寻找对多重耐药菌有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加强与学术界和药企的合作,共同推进抗菌药物研究及开发。
5.增强公众教育: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流程主要包括监测和处理两个环节。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耐药性检测,可以了解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
在处理阶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优化抗菌药物使用、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开展抗菌药物研究和增强公众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
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分析
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生物室是医院中重要的检验科室之一,负责对各类致病菌进行检测及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的检测问题也日益凸显。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呈现耐药性的细菌,其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威胁不容忽视。
对微生物室中的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及分析,对于及时发现并控制这些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多重耐药菌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很多医院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暴发,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微生物室中的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及分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
通过检测及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方法,可以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多重耐药菌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请继续阅读正文部分】。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检验科微生物室中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建立一套可靠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流程,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2. 探索多种耐药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质谱技术等,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3. 研究多重耐药菌的分析方法,包括对耐药菌的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4.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将为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分析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延误治疗的风险。
多重耐药菌的分析可以揭示耐药菌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对多重耐药菌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加强对抗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管理,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防止抗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表时间:2019-04-10T09:43:09.0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张盼盼[导读] MDRO,即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是是指对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抗菌性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的病原菌[1]。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
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
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61-01MDRO,即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是是指对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抗菌性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的病原菌[1]。
它在医院感染传播的途径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拥有者不可取代的地位[2]。
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老年病患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以及住院病患中老年病患的比重也不断增加[3]。
且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耐受性低,各个身体器官也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因此成为了MDRO最为主要的感染人群[4]。
这不但给病患本身带来不适的影响,也会严重的威胁到病患的生命以及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更加沉重的疗费用[5]。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
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
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细菌名称标本名称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大肠埃希菌 2 10 4 2 1 1 肺炎克雷伯 9 5 3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1 6 3 11 鲍氏不动杆菌61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科室 菌种例数院感部位脑外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肺炎骨二 MRSA 1 Ⅰ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东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西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 肝胆 肺炎克雷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RSA 1 Ⅰ类深部切口感染 心胸外科 阴沟肠杆菌 1 Ⅱ类腔隙感染泌外 大肠埃希菌 3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 肾内 肺炎克雷伯 1 肺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皮肤感染 血液肿瘤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败血症 神内西流感嗜血杆菌 1 下呼吸道感染 ICUCR-AB1 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 1 下呼吸道感染 MRSA1 血管相关性感染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1234567MRSA肺炎克雷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CR-AB2014第二季度2014第三季度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单胞菌 1 8 例 ,大肠埃希 氏菌8 例 ,产超广谱 B 一 内酰胺酶3 例, 鲍 曼不动 杆 菌5 例, 肺 炎克雷伯杆菌7 例。
2原 因 2 . 1宿主因素
I C U 患者病情危 重 ,需要大 剂量应用抗 生素 ,甚 至多种抗生 素联
合应用 。抗菌药 物应用过度或不合理 ,特别是广谱高效抗 菌药 物的大 剂量 ,长期 应用 ,盲 目地联合应 用,虽然杀死病原菌 ,但 同时也可 以 杀死或抑制 正常菌群 ,形成菌群 失调 或微生态失调而使感 染复 杂而更
抗菌药物应用过度或不合理特别是广谱高效抗菌药物的大剂量长期应用盲目地联合应用虽然杀死病原菌但同时也可以杀死或抑制正常菌群形成菌群失调或微生态失调而使感染复杂而更难治疗31隔离传染源将传染患者与普通患者严格分开安置使用单间隔离
6 3 0 ・临床护理 ・
2 . 2严 格记 录 每小 时尿量 ,观 察尿 液颜 色 、量 ,每 日或隔 日查 电解
[ 3 ] 吴承远 , 刘 玉光 . 临床神 经外科学 [ M] . 北京 : 北 京人 民出版社 , 2 0 0 7 .
I C U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 患者 的原 因分析及护理
李 静6 4 4 0 0 )
【 摘要 】 多重 耐 药 菌是 指一 种微 生物 对三 类 或三 类 以上 的抗 生 素 同时具 有耐 药性 ,而不是 同一 类三 种抗 生素 。I C U 中的患者 发生 多重耐 药 菌 感染 或定植 的概率 往往 大于普通 病房 的患者 。 有 统计表 明 , 在I C U需采 用先进 生命 支持技 术 l 周 以上 者 比不需要 者 医院 发生率增 加 3 ~ 5 侮
足 ,不注意手 的消毒 与卫生 ,都是I C U 感染 的重要传播途径 。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措施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措施目的:通过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MDROs)监测分析,制定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
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252例ICU患者送检各类病原学标本1085份,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导入Whonet软件细菌菌株、耐药性统计分析。
结果:1085份标本中阳性菌株582株,细菌以G-杆菌为主,依据多重耐药菌诊断标准检出常见5种菌株及MDROs,393株MDROs主要分布在呼吸道与泌尿道,发生医院感染273株,占69.47%。
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采取积极有效综合防控措施可以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
标签: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随着多药耐药菌(MDROs)甚至泛耐药菌日益增多,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重要关键点[1]。
国内研究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与ICU病死率密切相关[2]。
为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抢救成功率,笔者对2012年1-12月ICU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联合防控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ICU 252例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等病原学标本累计1085份。
252例患者中男171例,女81例,其中年龄≥60岁246例。
1085份病原学标本中阳性菌株582株,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中常见的MDROs菌株393株。
1.2 诊断标准MDROs诊断依据2012年国家质检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鉴定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导入Whonet软件细菌菌株、耐药性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多重耐药菌菌株数量阳性菌株582株,其中常见细菌种类551株(多重耐药菌菌株393株),占71.32%,耐药菌株发生情况见表1。
某县级三级医院ICU多重耐药菌主动监测与细菌定植筛查结果分析
某县级三级医院ICU多重耐药菌主动监测与细菌定植筛查结果分析杨惠英【摘要】目的对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取主动筛查,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入住综合ICU的374例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其中1—6月的178例患者为对照组;7—12月的196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接触隔离及去定植等组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者患者在年龄、疾病评分、三管使用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监测的374例住院患者中,实施干预前后,对照组、实验组入ICU患者MDRO检出率分别为24.72%、23.4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ICU的患者MDRO检出率为分别为23.03%、1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感染人次率及感染例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结论实施主动筛查,及时进行接触隔离、去定植、环境清洁以及加强手卫生能有效减少MDRO的定值,降低医院感染率,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3)007【总页数】3页(P769-770,774)【关键词】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细菌定植【作者】杨惠英【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安徽太和 23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1 研究背景1.1 细菌耐药特点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有创新技术的不断开展,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1],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挑战。
多重耐药菌(MDRO)广泛存在ICU 病房内,成为医院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2],而且ICU 患者病情重,特别是神经外科等外科科室病人,术前和术后处于昏迷状态,抵抗力差,侵袭性操作多,耐药性严重,患者住院时间长,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3]。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建议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建议1. 病例背景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使得感染难以治疗,并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档旨在分析一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2. 病例概述患者,男,56岁,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入院。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入院时,患者体温高达38.5℃,咳嗽剧烈,咳黄色黏痰。
3. 检查结果-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影像学检查:肺部感染表现。
-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4.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为多重耐药菌感染。
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细菌的耐药机制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去活性。
2. 细菌改变药物靶点,使抗生素无法与靶点结合,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3. 细菌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细胞内抗生素浓度。
5. 治疗建议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原则如下:1. 停止使用已知的耐药抗生素,避免进一步加重耐药性。
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若药敏试验结果尚未出来,可参考国内外指南,选择可能敏感的抗生素。
3. 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4. 给予患者支持治疗,如补液、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免疫力。
5. 针对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入性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6. 注意事项1.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体温、咳嗽、咳痰等症状是否缓解,以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2.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防止交叉感染。
7. 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并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类型_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研究_刘华
I C 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类型、耐药性Analysis of bacterial type,drug resistance and infecti o n related factor of mu lti dr ug resistant stra i n s及感染相关因素研究o f nosoco m ia l infection in I C U patients刘 华,罗蓓蓓L I U H ua,LUO Be i be i(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 CU)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耐药机制、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以便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素,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IC U病房传播,防止或减少多重耐药菌在ICU病房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药物耐受性中图分类号 R446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6170(2009)03 0140 03重症监护病房(I C U)患者由于严重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且常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检查及医疗设备的消毒不彻底等,常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1]。
感染病原菌常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多见。
这些病原菌大都为多重耐药菌[2]。
要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原菌在I CU病房传播,必须开展I CU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目标性监测[3],制定抗感染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4];还需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部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科室等部门间的良好合作,才能有效控制I C U医院感染的发生。
1 I C U医院感染的常见影响因素1 1 I CU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 住在I C U病房的新生儿和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很差,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发生院内感染。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由于多重耐药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弱,导致患者治疗难度加大,医疗费用增加,治疗效果不佳。
及早了解和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已实施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探讨对策改进与优化的途径,以期为临床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改善患者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
2.探讨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种类及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程度。
3.评估现有干预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
4.探讨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干预措施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和干预效果,旨在为提高住院患者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该现象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对于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可以了解该群体受感染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等,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当前临床治疗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传播提供依据。
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减弱。
由于MDR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MDR菌株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是必要的。
在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
常见的MDR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
在每个季度的监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临床科室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细菌种类进行监测。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
监测体系应包括标准化的取样方法和标准化的实验流程。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临床科室的MDR菌株进行分类和统计。
可以按照细菌种类、抗生素耐药性状、临床科室等因素进行分类。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季度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MDR菌株的变化趋势。
对于MDR菌株的分析应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和耐药机制的研究。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或股巧板法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不同MDR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耐药机制的研究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通过检测MDR菌株中的耐药基因、耐药突变等,可以了解MDR菌株的耐药机制,并为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对于了解MDR菌株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可以为MDR菌株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简称MDR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在临床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监测、分析和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测手段和防控措施。
一、监测和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 临床样品的采集与分离:需要从临床患者的各类样品(如血液、尿液、痰液等)中采集细菌样品。
然后,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技术,将细菌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对分离出来的细菌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可以了解不同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包括多重耐药菌。
该数据可以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3.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基因分析,可以了解其传播途径及机制。
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确定不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
4. 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时空分布特点,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来制定预防措施,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1. 卫生教育和宣传:通过向公众普及个人及环境卫生的知识,如手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常识等,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减少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机会。
2.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和执行手卫生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进设施和设备的设计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
3. 全面的环境卫生改进:在公共场所、家庭和医疗机构中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菌群的滋生和传播。
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管理,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5. 发展新型抗菌药物和疫苗: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和疫苗,以应对多重耐药菌带来的挑战。
6. 加强监测和报告体系: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传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 No e e ,2 0 O Ap i,2 0 r c e n d b a t ro o ia s r el n e me h d,a d a t c o ilS S r m v mb r 0 8 t rl 0 9 we e s r e e y b c e i l g c l u v i a c t o l n n i r b a U — mi c p i i t r e f r d Da a we e a a y e y W HONET5 4 s fwa e Re u t e t l y we e p r o me . b i t r n lz d b . o t r. sl s M u t r g r ssa t s r i s li u - e it n tan d
奈唑胺完 全敏感 , 对克林霉素 、 磷霉素和庆大霉 素部分敏 感外 , 对其 他抗菌 药物均 耐药 。结论
[ 关 键 词] 重症监 护室 ; 抗药性 , 微生物 ; 多重 耐药 ; 定植菌 ; 医院感染 ; S L ; S E B s MR A [ 文献标 识码] A
该 院 1 U 患者体 C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 1 0 0年 5月第 9卷第 3期
9 C i net o to Vo hnJIfc nrl l No 3 C
— —
多重 耐 药 菌定 植 调查 及 耐 药性 分 析 C
陈振 华 , 刘文 恩 , 邹明祥 , 吴安华 , 宇航 艾
内多重耐药菌定植 率高 , 药现 象严 重 , 耐 应引起 临床 医生 的高度重视 , 加强监测 , 避免多重耐药菌在 医院暴发流行 。 [ 中图分类号] R1 13 8 . 2 [ 文章编 号] 17 —9 3 (0 0 0 6 1 6 8 2 1 )3—0 5 15—0 5
Co o z to nd dr g r s s a e o u td u - e i t nt b c e i n i e l ni a i n a u - e it nc f m li r g r ss a a t r a i nt n- sv a e u i i ec r n t
we e d t c e mo g 3 a in s ,t e c l n z to a ewa 6 3 ,wh c n l d n 2 s r i s o x e d d s e — r ee tda n 8p t t e h oo i in r t s 4 . 4 a ih i cu i g 6 ta n fe tn e — p c t u G lc a s s( BIs 一p o u ig En e o a t ra e e b c e i n tan fme h cl n r ss a tSt p y o r m a t ma e ES ) r d cn t r b c e ic a a t r a d 4 s r i s o t ii i- e it n a h l — a l C C U u e s M RSA) n li r g r ss a t i e o a trb u n i a d Ps u o n sa r g n s s n t d — OC S ru ( a ,a d mu t u - e it n n tb ce a ma n i n e d mo a e u i o a wa o e d Ac t c e .6 ta n fES — r d cn t an a we r g r ss a t a e 4 8 )t i e e a d me o e e , e t d 2 s r i so BIS p o u i g s r i sh d l o rd u — e it n t s( . 4 r o i p n m n r p n m m b th d h g e st er ts t h t e n i c o il g n s e it n a e a id wi i e e tb c e i ;4 M RS u a i h s n i v a e o t eo h ra tmir b a e t ,r ssa tr t s v re t d f r n a t r i a h f a A
CH EN e — u Zh n h a,LJ U 一n,Z e OU M i g xi n , A h a,A,Y — a g ( in y o p — n a g V U 一 u h n X a g aH s i
t l ,Ce ta o t ie st a n r lS u h Un v riy,C a g h 1 0 8,Ch n ) h n sa4 0 0 ia
[ bt c] O jci T n es n h oo i t na drs tn e h rcei i f ldu —ei at atr A s at r bet e v ou drt dtecln ai n i a c aatr t s t rgrs tn cei a z o es c s c o mu i s b a
( 中南 大 学 湘 雅 医 院 , 南 长 沙 湖 400 ) 1 0 8
[ 摘
要]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 (C 患 者体 内多重耐药 菌 的定 植情 况和耐药 特点 。方法 I U)
应用细 菌学
监测的方法对 2)8 1 月- 2 0 ( 年 - 0 9年 4月入住该 院 I U的 8 0 1 C 2例患者鼻前庭拭子 和直肠拭 子进行筛查 培养 , 做 并 药敏试验 。采用 WHONE . T5 4软 件进 行 数据 分析 。结果 在 3 8例患 者标 本 中检测 到 多重 耐 药菌 , 定植 率 为 4 . 4 。包括 6 株产 超广谱 f 6 3 2 }内酰胺酶 ( S L ) E B s 肠杆菌科细菌 和 4株耐 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 萄球菌 ( S , MR A) 未 检测到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 杆菌 和铜绿 假单 胞菌 。6 2株 产 E B s 杆菌 科细 菌对 亚胺 培 南、 SL 肠 美罗 培南 耐药 率 (. 4 ) , 4 8 低 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 高, 不同细菌 耐药情 况不尽相 同 ; 4株 MR A除 对万古 霉素 、 S 替考拉 宁 、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