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7416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c.png)
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因科目和地区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有所差异。
但一般来说,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语文:包括古代诗文、现代文阅读、文学常识、作文等。
数学:涵盖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
英语:涉及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写作等。
物理:考察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知识。
化学: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结构与化学键、化学反应原理等。
生物:涵盖细胞与分子、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等基础知识。
历史:考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
政治:涵盖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
除了以上基础知识外,学业水平考试还可能涉及一些拓展内容,例如时事政治、科学前沿动态等。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各科知识点,同时关注时事热点和相关拓展内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高二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二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017e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0.png)
高二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在高二的学习生活中,积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出一些高二文化生活必背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经典文学作品高二时期,我们应该熟悉并背诵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会对我们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2.历史重要事件了解历史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
高二学生应该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
这些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史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名人及其作品文化名人的作品代表了他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我们应该了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等的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贾平凹的《带灯》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4.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比如“长江经济带”、“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这些地理知识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环境。
5.艺术欣赏高二时期,我们应该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可以研究一些古代文人的书画作品,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思想。
同时,也可以欣赏一些音乐、电影等艺术作品,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6.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现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二时期,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7.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习俗。
包括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等。
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习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培养我们的传统文化自信。
8.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高二学生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高一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一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93a76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8.png)
高一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文化生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一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生活知识点对于拓宽眼界、提高修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文化生活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介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历史文化知识高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包括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比如,了解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开创、唐朝的繁荣等。
同时要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如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
2.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高一学生要了解其中的一些重要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相关习俗,有助于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3.名著与文学知识高一学生需要熟悉一些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
例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艺术与音乐艺术和音乐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曲艺等。
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如音乐理论、乐器演奏等,培养对艺术和音乐的鉴赏能力。
5.世界文化与多元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成为一种必要的素养。
高一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世界文化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
这对于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6.体育与健康知识文化生活中除了文化艺术之外,体育和健康也占据重要地位。
高一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体育项目和运动健身知识,如足球、篮球等。
此外,了解健康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也对于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高一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文化生活,开拓眼界,丰富个人修养。
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实践与体验,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积极拓宽视野,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一己之力。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cc0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8.png)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知识梳理
1、当代文化素描
(1)的发展是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表现:
“喜”的表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和传媒的,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对策:
①不能放任自流,需要、。
②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为此应该提供、风格多样的文化产品。
而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018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析——文化生活(新)
![2018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析——文化生活(新)](https://img.taocdn.com/s3/m/cb17a927eff9aef8941e0644.png)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1.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拓展延伸】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实践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2.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以及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要求人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拓展延伸】文化影响的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5.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6.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cb5e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b.png)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传
统习俗、文学、音乐、舞蹈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首先,文化生活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通
过欣赏艺术作品、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其次,文化生活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参加文化活动,人们可
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对艺术的喜爱和感悟。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社交圈子,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再次,文化生活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习俗,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文化生活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
满足,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生活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必修3应知应会知识归纳3
![文化生活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必修3应知应会知识归纳3](https://img.taocdn.com/s3/m/1ceb25ab65ce0508763213ab.png)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应知应会知识归纳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国内: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精神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高考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
![高考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1ce0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c.png)
高考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考试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其中,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尤为重要,不仅涉及到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将结合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高考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
一、文化生活的定义和特点文化生活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与学问、礼仪、艺术等相关的活动。
它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在高考中,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过对文化思想、文化活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学习和分析来实现的。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了解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生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体现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包括多样的文化形式、内容和载体。
例如,文化生活可以通过书籍、艺术品、音乐、电影等形式展现出来。
另外,不同地域、民族、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也有所不同,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在高考中,对文化生活多元化的理解和把握通常需要分析具体的文化事件、艺术作品等。
学生需要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文学、戏剧、绘画、建筑等,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三、文化生活对社会的影响文化生活不仅反映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生活可以传递价值观念、传统和思想,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而塑造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具备对文化生活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的能力。
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者艺术运动,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其中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四、文化生活与人生的关联文化生活与人生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感受文化表达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与文化生活,人们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和娱乐,更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培养情感共鸣和审美意识。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对文化生活与人生的关联有一定的认识。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模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95ec7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e.png)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月球 B.黄河壶口曝布 C.长城 D.泰山自然风光2.以下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反映B.政治是基础,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反映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文化和经济的反映3.阅读书籍、欣赏作品、观看影视等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表明()A.参加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的精神力气可以转化为物质力气 D.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接受馈赠的礼物时,中国人会表示感谢,但一般不会马上打开,西方人则会马上打开并表达谢意。
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告知我们A.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 B.人是文化环境的产物C.人只能被动地适应文化环境 D.文化环境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6.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实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
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长久的特点 C.多样性的特点 D.时代性的特点7.文化对人的影响()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是有形的、具有强制性③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记是()A.思想道德素养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科学文化素养 D.情感、看法和价值观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四大独创、书画、击缶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大地激昂了国人精神。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9ab33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c.png)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作为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拓宽视野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风俗习惯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是和谐相处的基础。
比如,拜年、吃年夜饭、端午节的习俗等。
3. 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培养情操和提升修养的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比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 名人故居名人故居是了解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窗口。
我们可以前往名人故居参观,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伟大成就,比如毛泽东故居、孔府等。
5. 博物馆博物馆是文化艺术宝库,是了解人类文明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艺术品、历史文物和科技成果等,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
6.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7. 音乐艺术形式音乐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我们可以欣赏音乐会、音乐剧等,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8. 书法绘画艺术书法和绘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学习和欣赏书法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9. 表演艺术戏曲、舞蹈、话剧等表演艺术形式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观看各类演出,欣赏演员的演技和舞台的美学设计。
10. 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工艺独具特色,如陶瓷、丝绸、漆器等。
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和工艺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珍惜传统文化遗产。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78c85f1711cc7931b71691.png)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经济生活(30%)课题主题内容货币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价格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消费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与劳动者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投资理财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理财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财政与税收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依法纳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第二部分政治生活(25%)单元主题内容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我国的政府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20%) 基本趋势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单元 主题内容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考试大纲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25%)单元主题内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思想方法与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39d4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c.png)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知识点高二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其中文化生活知识点尤为重要。
文化生活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年级文化生活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
1.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高二年级的学生需要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从中感受作家的用词与造句方式,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同时,学习如何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题材、主题等,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文学素养。
2. 艺术品的欣赏与评价艺术品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杰作,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品。
可以参观艺术展览,欣赏名画、雕塑等艺术品,学习艺术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3. 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瑰宝,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如中国的古代礼仪、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等。
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同时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4. 外国文化的学习与对比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也变得重要起来。
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外国文化知识,如美国的文学、法国的艺术等。
通过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了解以上文化生活的知识点,高二年级的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文化生活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还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考视野,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二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去探索和体验文化生活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些文化生活知识点的学习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和培养,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高二文化生活常考知识点
![高二文化生活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8ff4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e.png)
高二文化生活常考知识点高二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还需要了解并掌握文化生活的常考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文学、艺术、音乐、历史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二文化生活常考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学知识点1. 文学流派: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流派,即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掌握其代表作,了解其代表作家。
2. 文学史上的名著:熟悉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者特点。
3. 诗词鉴赏:学会鉴赏古代和现代的优秀诗词作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能够背诵优秀的古代和现代诗词。
4. 文学常识:了解文学常识,如文学修辞、文学批评等,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技巧。
二、艺术知识点1. 绘画: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掌握一些重要的绘画流派,如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等,能够理解并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
2. 雕塑: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雕塑艺术,熟悉一些知名的雕塑家和其代表作品,理解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
3. 戏曲:了解中国戏曲的分类和特点,如京剧、豫剧、越剧等,熟悉一些著名的戏曲剧目,理解其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4. 美术常识:熟悉一些美术常识,如色彩学、构图规律等,能够通过欣赏作品来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
三、音乐知识点1. 音乐历史:熟悉中国和世界音乐的发展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曲家。
2. 乐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阶、节奏、音符的读谱等,能够分析简单的音乐作品。
3. 古典音乐:熟悉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巴赫的管风琴曲等,能够欣赏并理解其中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情感。
4. 流行音乐:了解一些流行音乐的流派和代表歌手,能够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曲风。
四、历史知识点1. 世界历史:了解一些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两次世界大战、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常考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常考](https://img.taocdn.com/s3/m/d4b79a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c.png)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常考高二学生在学习文化生活知识时,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考试中常常出现,而且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常考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瑰宝,了解文学常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高二学生需要熟悉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点内容。
高二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知识,比如中国历史的重要朝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国际历史事件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增加对世界历史和国际文化的了解。
三、美术常识美术是表达情感和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高二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风格特点,比如莫奈的印象派、梵高的后印象派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美术基本知识,如素描、色彩运用、构图等,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音乐常识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高二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风格特点,如贝多芬的浪漫主义乐风、莫扎特的古典乐风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一些音乐基本知识,如乐理、音乐节奏、音乐元素等,以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水平。
五、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文化可以让高二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高二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和传统礼仪等,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六、时事热点时事热点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时事热点可以帮助高二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2609a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6.png)
1.(2021年1月·广东学考·T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 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红楼梦》—史湘云 B.曹禺—《雷雨》—翠翠 C.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 D.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 B
2.(2019年12月·广东学考·T10)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孟子的散文想象奇妙,意境开阔,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 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B.杜甫主要生活在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之间,他的诗广泛反 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C.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气势雄健,苏轼 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三国演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 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 争的生动画面。
专题九 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
考点分布 1.文学常识
Hale Waihona Puke 2.文化常识考纳内容考试指导
考查内容:文学常识考查著名文
学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等,文化常识考查古代官职、 识记和了解
礼仪、习俗等。 基本的文学、
考查形式:一道选择题,如2023 文化常识。
年第一次合格性考试第10题。
考查趋势:预测仍将以选择题的
A
形式,继续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方法 准确记忆常见文学、文化常识
(2023年第一次·广东学考·T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 人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窦娥冤》—张驴儿 B.沈从文—《边城》—翠翠 C.契诃夫—《变色龙》—别里科夫 D.老舍—《骆驼祥子》—虎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中“别里科夫”不是《变色龙》中的人物,而是《装在套子 里的人》中的人物。《变色龙》中的人物是奥楚蔑洛夫。故选C。 答案:C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生活模拟试卷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生活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6ee78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6.png)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生活模拟试卷班级姓名成果A卷客观题满分6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表格里(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内文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60年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奥巴马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全运会开幕式气概恢宏⑥诺贝尔奖评比激发国人创新决心⑦黄果树瀑布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⑦2、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xian》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建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1年10月8日,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高校实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100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
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目标之后,股市快速做出了反映,文化传媒产业板块的股票价格整体上涨近25%。
由此可见①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制约,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股价②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④文化是综合国力基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A.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经济所确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肯定能够发展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6.“亲,你还在迟疑什么,抓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ab65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d.png)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一、经济生活1.货币的本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表现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5.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二、政治生活1.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依托是国际组织。
三、文化生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四、生活与哲学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dfcdc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f.png)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
它包括了人们对于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表达和体验。
在文化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形式,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如下:
1. 文学。
文学是人类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表达来传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在文学中,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来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2. 艺术。
艺术是人们用各种形式的表达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中,人们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来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表达。
3. 音乐。
音乐是人们用声音和乐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中,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
4. 舞蹈。
舞蹈是人们用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舞蹈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表演不同的舞蹈形式,感受不同的文化风情和情感表达。
5. 戏剧。
戏剧是人们用表演和表演艺术来展现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戏剧中,人们可以通过观看不同的戏剧作品,感受不同的戏剧风格和文化内涵。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表达,通过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在文化生活中不断地探索和体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魅力。
最新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
![最新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596c7814791711cc7917bc.png)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以2010年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产生(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的作用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的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文化起的是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起的是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表现:①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3.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①民族节日②文化遗产****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件的关系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②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又存在差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每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信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
(以2010 年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为依据)
一、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产生
(1)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的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文化起的是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起的是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表现:①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
3.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①民族节日②文化遗产
**** 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
****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件的关系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②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又存在差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每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信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对外(世界文化):①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的特点及影响
(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多样性,继承性
(2)•继承方式和途径: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文化的方向(政治因素)
②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及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经济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创新的途径:
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3)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③文化创新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创新的意义:
①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的过程;
(2) 文化创新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过
程。
(3) 反对几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的传载;②史书典籍存传;③包容性
(3)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②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3.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2)“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三精一魂” )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的途径和意义
(1)途径: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意义: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的影响(喜与忧)
喜: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忧: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态度:
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个人:提高抵御、辨别能力,加强主观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2 •发展大众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大众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反对“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
折点。
2•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2)主要内容:发展教、科、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2•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P105)
4.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道德境界不
使自己的思想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 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