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考试总结
给排水管网考点
![给排水管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a8bc4cc850ad02de80410a.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2、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1)水量保障,(2)水质保障,(3)水压保障。
3、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划分以下子系统:(1)原水取水系统,(2)给水处理系统,(3)给水管网系统,(4)排水管网系统,(5)废水处理系统,(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4、城市用水量分类:(1)居民生活用水量,(2)公共实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量,(5)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5)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5、名词:(1)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2)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6、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的变化及变化系数☐ 用水量的变化—用水量在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月份及日期,以及在一天24小时之间都可能发生波动,☐ 影响因素—如季节、天气、工作日、休息日的变化三个重要的参数,反应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即年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
◆ 年变化系数—在设计年限内设计用水量(即最高年用水量)与期限内平均年的用水量之比值。
◆ 日变化系数—在一年中,最高日的用水量与平均日的用水量之比值。
◆ 时变化系数—在最高日内,最高小时的用水量与平均时的用水量之比值。
7、用水量变化曲线图:(会作图)P78、清水池: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和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
P9清水池⏹ 水质:消毒剂作用、贮存合格水、达“卫生标准”⏹ 水量:调节作用,满足城市取水量的要求。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知识总结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612b14bb68a98271fefab9.png)
第1章1.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给水用途通常分为: 生活用水 、 工业生产用水 、 市政消防用水 。
3. 生活用水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 、 公共设施用水 和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
4. 排水工程系统: 为及时收集和处理和处理废水而建设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5.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来源,废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和 雨水 。
6.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水量保障 、 水质保障 和 水压保障 。
7. 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哪些子系统?1)原水取水系统。
有水源地、取水设备等;2)给水处理系统。
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3)给水管网系统。
即输水与配水系统;4)排水管网系统。
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5)废水处理系统。
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8. 给水排水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 流量连续关系 。
9. 三个水质标准:1)原水水质标准:作为城镇给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2)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户使用的水,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要求;3)排放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后要达到的水质要求,应按国家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及受纳水体承受能力确定。
10.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
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的标准。
11. 水的机械能有 位能 、 压能 、 动能 。
12. 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 全重力给水 、 一级加压给水 、 二级加压给水 、 多级加压给水 。
大学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_1
![大学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bf3e5e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f.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一)1、什么叫不计算管段答: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设计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估算出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作不计算管段。
2、最小设计坡度,它是怎么规定的答: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具体规定是: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3。
3、什么是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如何确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答:覆土厚度: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确定原则:1、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害管道;2: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3、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4、什么是控制点,如何确定控制点的标高答: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成为控制点。
确定方法: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而增加整体管道系统的埋深。
6、污水泵站的设置地点及其分类答:中途泵站,局部泵站和终点泵站。
中途泵站:当管道埋深接近最大埋深时,为提高下游管道的管位而设置的泵站;局部泵站:将低洼地区的污水抽升到地势较高地区管道中,或是将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其他地下建筑抽送到附近管道系统所设置的泵站;终点泵站:污水管道系统终点的埋深通常很大,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出水因受受纳水体水位的限制,处理构筑物一般埋深很浅或设置在地面上,因此需设置泵站将污水抽升至第一个处理构筑物,这类泵站称为终点泵站或总泵站。
7、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由哪几种流量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答:1、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2、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3、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
给排水管网知识总结大全
![给排水管网知识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6cc2b72f12d2af90242e6aa.png)
名词解释:给水用途: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给水系统: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给水管网:将经过给水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域的全部管道给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经济流速:一般采用优化方法求得设计流速或管径的最优解,在数学上归纳为求一定年限下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污水设计流量: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过来的污水量。
传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
集水时间:将雨水径流从流域的最远点留到出口断面的时间。
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时的假设:1)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均匀不变;2)汇水面积随集流时间增长的速度为常数。
地面集水时间的影响因素: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水流路程、道路纵坡和宽度等因素,但地面集水时间主要取决于雨水流行距离的长短和地面坡度。
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虚环:为了将定压节点间路径的能量方程统一为环能量方程而设的环,多水源的管网,为了计算方便,有时将几个或多个水压已定的水源节点(泵站、水塔等)用虚线和虚节点0连接起来,也形成环。
合流制系统:在同一管渠内排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的管渠系统。
旱流流量:晴天时的设计流量,成为旱流流量。
截流倍数:不从溢流井泄出的雨水量与旱流流量的比值,称为截流倍数污水设计流量: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日变化系数Kd: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时变化系数Kh:最大日中最大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总变化系数Kz: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不计算管段: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的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进一步估算出设计管段的服务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的服务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需进行水力计算,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排水管网复习总结
![排水管网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89e43a482fb4daa58d4be9.png)
1.排水体制:合流制、分流制(完全,不完全,半分流制)、混流制排水系统。
2. 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1)室内污水管道及设备(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庭院、街坊或居住小区、街道污水管道系统、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4)污水处理厂(5)出水口及事故排水口工业废水排水系统:(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2)厂区管道系统(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4)废水处理站(5)出水口雨水排水系统:(1)房屋雨水管道系统设备(2)街坊或厂区雨水管渠系统(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4)排洪沟(5)泵站(6)出水口3.检查井设置条件:管道方向转折处,坡度改变处,断面(尺寸、形状、材质)、基础、接口变更处、管道交汇处、直线管道每隔一定距离、特种用途处。
排水管跌落水头大于1m时,设置跌水井。
倒虹吸管: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洞、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而是按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的管道。
(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出水井)4.排水系统布置相关因素:地形、城市规划、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情况、道路情况、污水厂及出水口位置等,布置原则:集中布置,管道坡度尽量与地面坡度一致,管线尽可能以最短距离敷设,尽量避免穿越山谷、河流、铁路、高等级公路等。
5.正交式: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经济,且污水排泄速度快;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使水体遭受污染,影响环境,只用于排放雨水。
截流式:减轻水体污染;但若应用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泄入水体,将造成水体污染。
适用于老城区排水系统的改扩建,雨水稀少地区的排水系统,或是分流制的污水排水系统。
平行式:可改善管道水力条件,避免采用较多的跌水井;但管线较长,一次投资大,适用于地势较陡地区。
分区式: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但管线较长,一次投资较大,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较大的地区。
分散式: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以较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但污水厂和泵站数量多。
最新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最新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4eed20866fb84ae45c8d77.png)
13.管段——定义及特性
定义——管线的抽象形式
特性——1只能输送流量,而不能改变流量2可以改变水的能量
具体形式:泵站、减压阀、非全开阀门等应设于管段上。
☆实际管线中的沿线流量在管网抽象时转化为节点流量。
属性:构造属性:1管段长度2直径3粗糙系数
拓扑属性:1管段方向2起端节点3终端节点
☆问题:解决管网问题的基本参数是?
10.管网简化的原则
1)宏观等效原则
对某些局部进行简化以后,要保持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即针对于计算目标而言,简化前后是等效的。
2)小误差原则
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
☆管网简化分为管线简化和附属设施简化
11.管线简化的方法
1)删除次要管线
2 )当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合并为同一交叉点
8.水管材料的要求(简答题)
1)足够的强度——可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水密性——不漏水
3)水力条件好——内壁光滑,减少水头损失
4)水质条件好——耐腐蚀,溶出物少
5)性价比好——价格低,使用年限长
9.给水管网调节构筑物——水池
有钢混水池、预应力钢混水池和砖石水池。一般为钢混水池
主要包括:1水池主体2进水管3溢流管,不设阀门4检修孔5通风孔6放空阀7水位指示装置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给排水期末总结
![给排水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6f14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a.png)
给排水期末总结首先,我在学习课程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排水工程课程主要涉及到排水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了解了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学会了使用一些工程设计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和计算。
在课堂上,老师还通过实际案例和真实数据的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排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环节中,我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实际的排水工程项目中进行实地调研和勘察。
通过观察和参与实践,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排水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在实践中,我还学会了使用一些测量工具和仪器,例如流量计和水位计等,对流量和水位进行测量和记录。
同时,我还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排水设施,如下水道、调蓄池和泵站等,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践,我对排水工程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然而,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次,我发现自己对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和维修方法了解不够充分。
排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而我目前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解决方法,这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将造成一定的困扰。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还比较欠缺。
排水工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勘察和测量工作,而这些操作需要经验和技巧的积累,我在这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不足。
首先,我会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
其次,我会积极参与到一些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争取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加强自己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计划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以便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深造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的排水工程学习和实践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和掌握了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188c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d.png)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给排水管网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公共卫生、环境质量、社会稳定等方面。
在此背景下,对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复习和掌握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构造要素、建设规划、管线材质、设计要求、检测维护以及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复习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一、基本概念给排水管网系统,顾名思义是指城市中负责给水和排水的管道网络,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给水系统一般由供水厂、水源、输水管网和各类配水设施等构成;排水系统则包括了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两种。
其中,雨水系统即是负责排放雨水的管道网络,主要包括雨水管、拦污设施、汇水井等组成部分;污水系统则是负责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管道网络,主要包括污水管、检查井、污泥站等组成部分。
二、构造要素给排水管网系统的构造要素包括了输水管道、检查井、排水口、导流、拦污、提升泵站、调节沉淀池等。
输水管道是给排水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将水从供水点输送到提供用水点。
检查井主要用于方便管理和维护排水系统、排放雨水和污水。
排水口是指供排水交换的地点,也称泄洪口。
导流是指人工引导水流流动,可以通过导流设施实现。
拦污设施是指为了拦截污水中的固体物,防止污水排放到地面水体,以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提升泵站则是将污水经过多段传送后进行提升的设施,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调节沉淀池是通过调节和分离城市排水,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设施。
三、建设规划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规划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要求进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用水情况、自然生态保护等因素,适当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建设规划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建筑、道路、桥梁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协调配合,并介绍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不影响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考试总结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考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e989f952ea551811a687ea.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考试总结名词解释: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Kh=24Qh/Qd(最高日即时365) 时变化系数污水量日变化系数Kd: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时变化:最高日最高时/该日平均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定线:在污水管道规划设计时,在城市总平面图上进行管道系统平面布置,也称-定线居民生活用水量: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包括饮用、洗涤、冲厕、洗澡等。
综合生活用水量: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以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量的总称。
给水排水系统:是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总称排水工程系统:用来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工程设施污水管网系统:排除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管网系统(雨水:排除雨水)排水体质: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合流,分流)控制点:给水管网用水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定压节点:假定一个节点为控制点,令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该节点为定压节点。
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比流量: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算出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沿线流量:干管的流量,于比流量与管段长度的乘积。
分配流量:利用求出的节点流量对各管段进行流量的分配。
闭合差:管网环内各管段水头损失的代数和最大转输时:在多水源管网中,最高日内二级泵站供水量与用水量之差为最大值的时候水量平衡:冷却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污水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降雨量: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年平均降雨量:对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降雨历时: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称为—降雨历时暴雨强度频率:对应于特定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的出现次数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重现期:在多次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折算系数: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的系数折减系数:计算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t=t1 + mt2系数m称为折减系数最高日供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用水最高的一天供水量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3914640066f5335b812128.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排水系统功能有哪些?请分类说明。
①水量保障向指定用水点及时可靠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将排出的废水与雨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②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③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同时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水;2、给水的用途有哪几类?分別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有:居民生活用水(如家里的饮用、洗涤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如学校、医院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如企业区工人饮用、洗涤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有:产品用水(如制作酸奶饮料的用水)、工艺用水(如水作为溶剂)、辅助用水(如冷却锅炉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有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3、废水有哪些类型?分别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按所接纳废水的来源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废水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水、冲厕产生的水;工业废水:如乳制废水;雨水:如下雪、下雨产生的水。
4、给水排水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施。
①原水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②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③给水官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④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等;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是如何调节的?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40a1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d.png)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知识点排水管网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给给水和排水的系统,主要由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组成。
给排水管网是城市和建筑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复习中,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
1.给水管网系统在给水管网系统中,供水主要通过水源、水库、水厂等途径得到。
知识点包括水质要求、水源选择、水泵站的布置、水质检测和净化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水管材料,如铸铁管、钢管、钢塑复合管、塑料管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如单点供水、网状供水、分区供水等。
同时,需要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如保证供水量充足、压力稳定、管网布置合理等。
2.排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主要用于将城市和建筑物内的污水和雨水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或其他目的地。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如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布置方式。
了解不同材料的排水管道,如混凝土管、铸铁管、塑料管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需要了解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原则,如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淤积、避免管道爆裂等。
3.排水防腐和防渗排水管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腐蚀和渗漏的影响,对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和防渗措施。
防腐措施包括使用防腐材料、进行防腐处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等;防渗措施包括使用防渗材料、加强管道密封等。
4.排水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排水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是保证管网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了解排水管网的日常维护工作,如清理管道、检修排水口、维修和更换管道等。
了解排水管网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如检查管道的严密性、管道的承载能力等。
5.新技术在给排水管网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在给排水管网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了解这些新技术,如智能供水系统、智能排水系统、无人机巡检等。
同时,需要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复习给排水管网系统需要了解以上的知识点,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培训班、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给排水管网设计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给排水管网设计复习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846e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5.png)
1.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2.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值(水位、流量、流速等)是确定取水构筑物设置位置,构筑物型式及结构尺寸的主要依据。
根据泥沙在水中的,运动状态,可将泥沙分为床沙、推移质及悬移质三类。
3.床沙:组成河床表面的静止泥沙。
推移质,悬移质4.河流中水流的运动包括纵向水流运动和环流运动。
5.河床演变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单向变形, 往复变形6.河段类型顺直型河段, 弯曲型河段, 游荡型河段, 汊道型河段7.取水构筑物位置应选在河岸稳定、岩石露头、未风化的基岩上或地质条件较好的河床处。
8.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两类。
9.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中,一般包括集水井、泵房、取水头部和进水管等。
10.城镇污水组成工业废水,城镇综合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公共建筑生活污水)11.给排水系统功能:向用户供应满足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12.给排水系统组成: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排水管道、废水处理、废水排放、重复利用系统13.工作原理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在水量、水质和水压上有紧密的联系,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关系并进行控制和运行管理,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达到水资源优化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满足生产要求,保证产品质量14.规划内容:①给水水源②给水处理厂③给水管网④排水管网⑤排水处理厂⑥废水排放与利用。
15.规划任务①确定服务范围,规模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③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④主要构筑物位置⑤水处理工艺流程与水质保证措施⑥管网规划,干管定线⑦废水处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⑧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16.规划原则1)执行相关政策、法规2)服从城镇发展规划3)合理确定远近期规划与建设范围4)一般按远期规划、按近期设计和分期建设5)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6)规划方案尽可能经济、高效17.规划工作程序1明确规划任务,确定编制依据2收集资料,现场勘察3确定用水定额,估算用水和排水量4制定规划方案5根据规划期限,提出分期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6编制规划文件,绘制图纸,完成规划成果文本18.给排水沟道埋设方法开槽埋设,顶管施工,盾构施工19.影响槽型选择的因素土质地下水情况施工场地大小沟槽深度挖土方法工期长短20.管道功能1)水量输送2)水量调节3)水压调节21.管道特点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
给排水设计期末总结
![给排水设计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a25a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5.png)
给排水设计期末总结一、引言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本学期的排水设计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排水系统的原理、设计流程以及相关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项目,我们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二、课堂学习1. 排水系统原理在排水系统设计课程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排水系统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包括排水系统的分类、排水原理、各种排水设备和设施的功能和特点等。
我们了解到,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卫生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每个系统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2. 设计流程在理解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之后,我们学习了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收集并分析数据、绘制排水系统平面图、进行系统参数计算、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进行系统模拟和分析、最后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和监督。
3. 设计工具和软件为了更好地完成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设计工具和软件。
如AutoCAD用于排水系统平面图的绘制,EPANET用于排水系统的模拟和分析,StormCAD 用于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等。
通过课堂的实践和练习,我们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和软件,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三、实践项目在本学期的排水设计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个实践项目,通过对某个城市地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来评估现有系统的性能和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我们收集了该地区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雨水数据和污水产生量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是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对于准确评估现有系统的性能和提出改进建议非常重要。
2. 平面图绘制接下来,我们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了该地区的排水系统平面图。
该平面图包括卫生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网络、管线和设备,以及相应的有关数据。
3. 系统模拟和分析使用EPANET软件,我们对该地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资料+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bc8f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8.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给水用途: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给水系统: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给水管网:将经过给水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域的全部管道分质给水: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后,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
分压供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管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管网。
给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水质标准:原水、给水、排放水质标准水输送压力方式:全重力给水、一级加压给水、二级加压给水、多级加压给水管网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给水构成: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排水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出管、排放口生活用水量标准:包括居民家庭、浴室、学校、影剧院、医院等的生活及饮用水量。
与地区、设备水平、生活习惯、供水方式、等有关。
一般按每人每日所需的生活用水量确定。
最高日用水量: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用水最多的一日的用水量。
最高时用水量:一天内用水最高一小时内的用水量。
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Kh):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用水量变化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的曲线,表现了当天用水量的变化。
排水系统:合流制、分流制连续性方程: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
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和等于零的关系比流量: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沿线流量:干管的流量,于比流量与管段长度的乘积。
分配流量:利用求出的节点流量对各管段进行流量的分配。
折算系数: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的系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知识点整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5a63b749649b6649d74742.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知识点整理第1章1、给水的用途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2、给水排水官网系统的组成:(1)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2)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网管、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和排放口等构成。
3、居民用水:指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涤等用水,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清洁卫生和生活舒适的重要条件。
4、公共设施用水:指籍贯、学校、医院、宾馆、车站、公共浴场等公共建筑和场所的用水供应,要求用水量大、用水地点集中,水质要求与居民生活用水相同。
5、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企业区域内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内的饮用、烹饪等生活用水,水质要求与居民生活用水一样。
6、工业生产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可分为产品用水、工艺用水、辅助用水。
7、市政和消防用水:是指城镇或工业企业区域内的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的用水。
8、排水工程:用于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工程设施。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染物是废水处理的重点对象。
9、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水管道网络系统。
10、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
11、给水官网系统分类:(1)按水源分类:单水源和对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按系统构成分:统一给水官网系统和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3)按输水方式分: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和压力输水管网系统。
12、排水体制: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第2章1、地形是影响污水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2、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为区域排水系统。
3、试诉区域排水系统的有何优缺点:(1)优点:①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单位水量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比较经济;②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③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④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而且可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
给排水期末考试总结
![给排水期末考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b67d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e.png)
给排水期末考试总结在上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迎来了给排水工程课程的期末考试。
此次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不仅是对自身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知识理解与应用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总结这次期末考试,我将从考试难度、重点知识及备考经验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考试难度考试的难度相较于平时的课堂考核要大一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广泛而深入考试要求遍及整个给排水工程课程的各个知识点,涵盖了理论基础、设计计算及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
2. 知识综合性考试试题往往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知识间联系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时间压力考试时间有限,而题目数量较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
二、重点知识回顾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给排水工程课程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水系统这部分内容涉及了给水系统的基本原理、水源与水质、管道布置与设计等,需要我们掌握给水系统的运行原理及设计要点。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学习主要涉及了排水原理、排水设备、排水管道设计以及防污染措施等,需要我们了解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标准。
3. 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及利用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要求我们掌握雨水的收集方法、处理技术与利用途径等。
4. 给排水工程实践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实践操作,包括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与模拟仿真等。
三、备考经验分享在备考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备考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 提前整理笔记在复习前,要将平时的课堂笔记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我们系统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的时间和难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复习。
要注意安排时间来复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3. 多做练习题练习题是复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可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补充与纠正。
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习题集或者参考往年试卷进行练习。
4.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组建学习小组,相互讨论问题、共同学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重点(无计算)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重点(无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61490d9d5bbfd0a795673e9.png)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⑴水量保障;⑵水质保障;⑶水压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⑴原水取水系统;⑵给水处理系统;⑶给水管网系统;⑷排水管网系统;⑸废水处理系统;⑹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城市用水量:⑴居民生活用水量;⑵公共设施用水量;⑶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⑷消防用水量;⑸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⑹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用水量的表达:⑴平均日用水量,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⑵最高日用水量,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⑶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⑷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⑴水量输送;⑵水量调节;⑶水压调节。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
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道网络。
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⑴废水收集设施: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⑵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的排水管道(渠道)网络,其功能是将收集到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等输送到处理地点或排放口,以便集中处理或排放;⑶水量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用于调节排水管网与输水量或处理水量的差值;⑷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⑸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⑹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水体连接。
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
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要点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20e5fb65ce0508763213a0.png)
第一章1、给水的用途2、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的来源种类型。
3、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4、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子系统5、城市用水量分类: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主要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
6、平均日用水量(Q ad):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7、最高日用水量(Q d):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8、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d/24):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9、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1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10、用水量日变化系数(K d):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K d=365Q d/Q y(Q d ——最高日用水量(m3/d); Q y ——全年用水量(m3/a))11、时变化系数(K h):最高时用水量和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K h=24Q h/Q d(Q h——最高时用水量(m3/h))12.水头:位能与压能之和称为测压管水头,工程上又称为压力水头,或简称水头。
13、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
配水管网构成附属设施。
给水管网系统中的泵站两种形式。
水量调节设施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以避免水压过高造成管道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水的不舒适感15、排水管网系统构成16、给水管网系统类型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串联分区、并联分区)17、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考试总结名词解释: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24(最高日即时365)时变化系数污水量日变化系数: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时变化:最高日最高时/该日平均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定线:在污水管道规划设计时,在城市总平面图上进行管道系统平面布置,也称-定线居民生活用水量: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包括饮用、洗涤、冲厕、洗澡等。
综合生活用水量: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以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量的总称。
给水排水系统:是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总称排水工程系统:用来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工程设施污水管网系统:排除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管网系统(雨水:排除雨水)排水体质: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合流,分流)控制点:给水管网用水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定压节点:假定一个节点为控制点,令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该节点为定压节点。
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比流量: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算出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沿线流量:干管的流量,于比流量与管段长度的乘积。
分配流量:利用求出的节点流量对各管段进行流量的分配。
闭合差:管网环内各管段水头损失的代数和最大转输时:在多水源管网中,最高日内二级泵站供水量与用水量之差为最大值的时候水量平衡:冷却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污水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降雨量: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年平均降雨量:对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降雨历时: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称为-降雨历时暴雨强度频率:对应于特定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的出现次数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重现期:在多次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折算系数: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的系数折减系数:计算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1 + 2系数m称为折减系数最高日供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用水最高的一天供水量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一天的总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输水管渠: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
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
经济流速:采用优化方法取得设计流速或管径的最优解,在数学上表现为求一定年限T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以此来确定的管径为经济管径)排放系数: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称为排放系数。
一般取0.8-0.9.设计充满度:在一个设计管段中,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对应的水流平均速度最小设计坡度:相应于管道设计流速的管道坡度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的时间地面径流: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沿地面流行的过程中,一部分雨水被地面上的植被、洼地、土壤或地面缝隙所截留,剩下的雨水在地面上沿地面坡度流动,称为地面径流。
径流系数:面径流与降雨量的比值。
旱流污水量: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之和。
不包括检查井、管道接口和管道缝隙等处的渗入地下水和雨水,相当于在无降雨日的城市污水量。
截流倍数:当溢流井内的水流刚达到溢流状态的时候,河流管和截流管中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截流倍数。
我国一般采用3。
填空、简答:给水排水系统功能:(水量,水质,水压)保障给排水管网系统都有的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给水用途:(生活,工业生产,市政消防)用水废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给排水系统中水质变化过程:给水处理,用户用水,废水处理;水质标准: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重力给水,压力给水的特点:重力,无动力消耗,运行经济;压力:耗动力,耗能给排水系统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城市用水量分类: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主要指绿地和道路浇洒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统称城市综合用水量,其中前两点为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给排水工程规划应以规划文本和说明书的形式进行表达给排水工程规划应按近期和远期(近期:5-10远期:10-20年)给水管网构成: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简化原则:宏观等效、小误差原则排水管网系统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排放口。
给水管网系统分类:按水源数目(单水源/多水源)按系统构成方式(统一/分区)按输水方式(重力/压力输水管网系统)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分类估算法,单位面积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生长曲线法分区供水形式:分区供水形式(并联,串联)分区;在给水区很大,地面高差显著,远距离输水时用分区供水用户分两类:集中用水户(集中流量)和分散用水户(沿线流量)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包括输水管定线和管网布置。
用户:集中用水户,分散用水户。
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溢水管、放空管;检查孔、通风孔;楼梯校核水力分析方法:水头校核法流量校核法消防和事故工况都属于水头校核。
转输工况属于流量校核。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设计充满度(<1非满流)、设计流速(最小0.6米每秒)、最小管径(居民区200,干管300,城镇300)、最小设计坡度、污水管埋深给水管道可分为:金属管(铸铁管和钢管等)非金属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塑料管等)。
排水管道:混凝土管(小于450)、钢筋混凝土管(管径500)、陶土管(排放工业废水)、塑料排水管。
只有在外力荷载很大或者对渗漏要求特别高时才用金属管。
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方法:数学分析法,方案比较法。
管网检漏:实地观察法、听漏法、检漏仪法。
管道清通方法:水力方法、机械方法设计工况水力分析:1泵站所在管段的暂时删除2假设控制点3确定控制点。
给水管网布置基本形式:树状网(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供水、经济造价低,供水可靠性差,水流慢、水质易坏)环状(可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增加供水可靠性、造价高)。
排水管网:平行、正交式。
污水支管布置形式:低边式,围坊式,穿坊式。
污水管网布置:划分排水区域与排水流域,干管布置定线,支管布置定线给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程序:①明确规划任务,确定规划编制依据②调查收集必须的基础资料,进行现场勘查③在掌握资料和了解现状,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④ 制定给排水工程规划方案⑤根据规划期限,提出分期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节省资金⑥编制规划文件,绘制图纸,完成规划成果文本管线简化:1删除次要管线,保留主干管线和干管线、2当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交叉点、3将全开的阀门去掉,将管线从全闭阀门处切断、4并联的管线可以简化为单线管,其直径采用水利等效原则计算、5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大系统拆分为多个小系统,分别进行分析计算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原因:1)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量充沛的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混合污水排入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度在允许的范围内;2)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用暗埋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又较窄,管渠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时,可考虑选用合流制;3)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倾向水体,当水体高水位时,岸边不受淹没。
污水在中途不需要泵站提升。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特点:1)管网的布置应使所有的服务面积上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都能合理的排入管渠,并以最短距离坡向水体。
2)沿水体岸边布置与水体积平行的截流干管,在截流干管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溢流井。
3)合理的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4)在合流制管网系统的上游排水区域,如果雨水沿地面的街道边沟排泄,则该区域只设置污水管道。
只有当雨水不能沿地面排泄时,才考虑布置合流管。
水力等效简化原则:经简化后,等效的对象与原来实际对象具有相同的水力特性。
如两条并联管道简化成一条后,在相同的总输水量下,应具有相同的水头损失。
排水管网连接井:检查井,跌水井。
检查井保证衔接畅通,方便清理和维护。
跌水井主要功能是管网高程变化的连接和较大水流落差的消能。
管道衔接遵循的原则:①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②在平坦地区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标高,以减小埋深(衔接方法:水面平接,管顶平接,管底平接)排水系统分为哪几种排水体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1、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和截流式)2、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和不完全)污水干管布置: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下和狭窄的街道下,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
路宽超过40m,可在道路可两旁设置两条污水管。
最好以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的工厂为起端,既能较快发挥效用,还能保障良好的水利条件。
污水管道应按非满管流原因:1、要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而妨碍环境卫生;2、要留出适当空间,以利于管道通风,排除有害气体;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管网恒定流方程组求解条件:节点流量或压力必须有一个已知,管网中至少又一个定压节点(0时,整个管管网恒定流方程组求解条件网的节点压力没有参照基准压力,管网无确定解)管段设计流量分配原则:1目的性从一个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设计流量分配,使供水流量沿较短的距离输送到整个管网的所有节点上2经济性在遇到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向主供水方向分配较多流量,次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少流量3可靠性确定两条或两条以上平行的主要供水方向,并在各平行供水方向上分配相近的较大流量,垂直于主要供水方向的管段上也要分配一定的流量,使主供水方向损坏时,可通过这些管段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