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思录有感外国经典名著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834cb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7.png)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是古罗马哲学家斯多葛派的代表作,书中记载了作
者马可·奥勒留在统治时期的沉思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
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书中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马可·奥勒留认为,人
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不被情感所左右。
他强调了自我
控制和自律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自我约束,才能达
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通过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反省。
马可·奥勒留
在书中多次提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认为人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
这让我深刻地
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无常,以及如何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被外
在的诱惑所迷惑。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宽容。
马可·奥勒留认为,人应该以宽容和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轻易责备和批评他人,
要以善意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对他人的
宽容和关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善意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沉思录》,我受益匪浅。
这部书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思想和态度,让我更加理性地对待生活,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更加宽容地对待他人。
我相信,这些思想和感悟将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前行的指引。
2023最新-《沉思录》读书心得优秀3篇
![2023最新-《沉思录》读书心得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26df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2.png)
《沉思录》读书心得优秀3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壶知道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沉思录》读书心得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
读沉思录有感篇一《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的,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
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当我每晚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品读时如获珍宝似的不忍释手。
持续下来,或多或少有些感悟。
我不曾时刻地读也不曾口口声声地去解释它,而是在我觉得心情愉快、沉重,抑或需要有种精神支持我走下去的时候,抑或没有人能帮我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就可以慢慢地去品读,并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生活、感情、学习等等,不要总想着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
人,都是有追求的x,总想着让某种东西来满足自己的x,这也是人是自私的原因。
而这也要求我们面对现实。
有些东西是虚无缥缈的,过了就烟消云散。
这和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似乎我们就能快乐生活一生了。
人的追求愿望强烈时,往往会忘记了道德的约束。
就像追求一个喜欢的人,刚开始用“糖衣炮弹”轰炸,得手之后就用像白色垃圾一样置之于荒原之中,不再醒悟,而那些美好的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东西就没有回来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往往到了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这也违背了《沉思录》中说:“人要热烈追求那些你认为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和人,甚至是执著。
”人的品德性质是人内心深处拥有的将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度过,不是急切,也不是麻木不仁地度过。
因此,我会选择更好适合我走下去的路,连带自己的情感也放进受伤的心里。
按照书中说的:“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持续不完的。
最新《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0篇)
![最新《沉思录》读后感(精选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4e826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4.png)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读后感一、书籍简介《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
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一、作者简介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自青年时代起即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时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
但是,他坚持同养兄维勒斯一道继承皇帝之位,形成罗马帝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共执朝政。
他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勤勉工作,作为体恤民情的法律实践者,他颁布大量法令,作出诸多司法决定并从民法当中删除不合理的条款,作为统帅,他为平定兵患动乱而风尘仆仆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
利用辛劳当中的片暇,他不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就了永悬后世的《沉思录》。
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三、《沉思录》读书笔记沉思录是一本好书,尽管随着时间流逝,奥勒留写书时的历史背景和一些感想的来源已经不可考察,也所以造成很多理解上的困难,可是我们仍然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01dd5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e.png)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读后感(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沉思录》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沉思录》读后感1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的《沉思录》,是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对事物、对人类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识的一种心灵解读,是追求灵魂净化和内心和谐安宁的思维记录。
对于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该如何应对浮躁的世界、正确看待人生和科研工作颇有启发和收获。
读完此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1、发挥个体的力量,建设和谐社会《沉思录》作者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结和合作的,人是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
这种朴实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对于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
使自己脱离他人,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
人是理性的,就应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
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每一个个体的优劣关系着整体的和谐和稳固,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对待构成社会环境的人们彼此友爱、忍耐和包容,少些抱怨、多些关爱和理解,因为组成社会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脾气,同时也会因生理和其它原因而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
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和力量。
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虽然事小,但作用和好处巨大。
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整体,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
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随意和一味地责怪他人,应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打造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6篇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1930fb02768e9951e73899.png)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6篇沉思录是一本哲学书,那么在阅读之后应该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沉思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沉思录》,这是一本好书,读着读着,会觉得自己的内心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本书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很短的书,全书十二仅卷,每一卷都有一个大主题,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第一遍,后来我又反复的读过2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甚至有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念出了声音。
我能感觉这些声音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走进了我,走到了我的心里,教会我坚强、弘德、制怒、感恩……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
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在《沉思录》中,亲爱的奥勒留皇帝、先哲,他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我看着书,看着那些智慧的文字,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他就是在告诫他自己,同时,我们更被恩泽。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我也跟着他的视角审查了自己,并且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和美德,知道了我自己应该怎么做。
也许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这样自我批评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这是一本生活书,超脱却直面现实。
“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
”我喜欢这句话。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5篇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5616a00912a216147929d5.png)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5篇《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书记载了他与自己的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读后感1读《沉思录》时,总感觉它不是有某种体裁的书籍,而更像是作者在戏言自语,一开始觉得很乏味,可是在读完第一章时却发现:这都是我们明白的道理,可我们却没有遵循,这本书正是告诉我怎么样实践它。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我作为一个青少年,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应该做的、不该做的、该忍耐的、该发泄出来的……我从中懂得了:人与人要相互体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翻;我们要远离奢华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赚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我们要学会忍耐,学会避让,因为愤怒就是在摧残自己……像这样的道理,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我想,如果我们想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虽然有些有点难,但是难做不等于不能完成,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更进一步,才能再次升华。
《沉思录》这本书在帮助我前行,引领我探索人生的意义,找到自我的价值,虽然我们难以改变周围的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沉思录读后感2“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
“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
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来回激荡着:“即使留万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能享受到当中的乐趣吗?你还在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答案。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
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
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0783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2.png)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沉思录心得体会篇1《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所著,此书是古罗马哲学家的传世之作。
全书大部分都是马可·奥勒留对自己生活、人生态度的思考,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心理学、政治等多个方面。
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一、关于生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如何生活。
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思考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力量和弱点,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二、关于哲学作者在书中对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他说:“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哲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关于伦理作者在书中对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他说:“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伦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伦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关于生命作者在书中对生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他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关于人生态度作者在书中对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沉思录读后感3篇
![沉思录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0d99f310a6f524cdbf85d6.png)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3篇篇一:《沉思录》读后感】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沉思录》读后感15篇
![《沉思录》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76517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9.png)
《沉思录》读后感15篇《沉思录》读后感1马年初一,我的叔叔从美国给我带了一本《沉思录》,我在拜读它时,好像能够清晰地听见它朴实的声音。
它是那么的宁静,甚至有点喃喃地细语。
一种可以穿透我的静水深流的思想力量。
这本书是作者写的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的对话,是在写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深深的折磨着作者,“哲学的沉思”成为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
作者在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之中的人极为相似,他们必须也要考虑自己的德行是不是很好!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于行动。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一个死角那就是自己,所以要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人们总是在拿手电在找别人的毛病,却从来不去关照自己的问题,而照自己只有用逆光求源的方式才能做到,它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自己的过去,去反省自己的过往。
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决不仅仅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还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还需要这个人具有平静,安宁自我反省的思想;还需要有一个自我到无我的跨越,一种在思想或思维上的从经验进入到超常的自觉,一种大彻大悟。
透过《沉思录》,我看到一个深刻而又平静的人站在我的前面,同时我就告诫自己:错待了自己,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你的灵魂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人的灵魂。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更少苦恼,摆脱了激情的心灵就是一座堡垒,因为人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安全的地方可以使你得到庇护。
这一堡垒是不可摧毁的,而不知道这一点的就是一个无知的人,知道这一点却不飞向这一庇护所有的人则是不幸的人。
伟人和小人、英雄和平民都将化为尘土,死亡最终使所有人平等,但理性的人应当真诚而正直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c12206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是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一部著名作品,这
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的言辞而闻名于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
程中,我深受启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
首先,马可·奥勒留在书中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控制的重
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以便能够
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意识
到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
的压力和诱惑,而只有通过自我控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心如止水,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其次,马可·奥勒留在书中谈到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无穷。
他认为,人的一生犹如烛光般短暂,而整个宇宙则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人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同时也应该超越自我,放眼整个
宇宙。
这一观点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珍惜
当下的重要性。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当下的美好,而
只有通过深思熟虑,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阅读《沉思录》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我学
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也学会了如何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人生哲理将会伴随我一生,让我更加坚强和睿智。
愿我们都能从《沉思录》中汲取智慧,活出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348198227916888586d76a.png)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
下面是有整理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沉思录》读后感(一):斯多葛主义说起这本书,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温家宝推荐的,而且是温家宝的枕边书,而且是读了几十遍的枕边书。
如果以这本书的内容来如这种媒体的炒作相比,真是让人哑然失笑。
不过,这本书倒是真合我的口味!这本书可以说是哲学著作,也可以说是一本修身养性的著作。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斯多葛主义的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戎马一生的罗马帝国皇帝。
但是,在他忙碌的一生中,却是一心向往古希腊哲学家的生活。
如是在这本《沉思录》里,马可奥勒留将斯多葛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上。
在这本书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自然与本性。
宇宙是发展的、循环的并遵循规律的,而人同宇宙中其他的所有事物一样,只是宇宙所有事物中的一种,除了一点,那就是人具有理性。
宇宙的规律就是最高的理性。
所以一个人没有什么好奢求的,一无所有的来,自应当一无所有的去,不管追求什么,享受什么,最终必然趋向于“无”。
一个人唯一可做的事情便是按照理性活着,做理性的事情,或者是做本性要求我们做的事情。
于是,基于这些观点,产生了一整套为人处事的道德哲学。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确实是可以让一个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的书。
如果我们只是由一堆原子构成的复杂混合体,那还有什么可以让你忿忿不平与激动不已的事情呢?我们如何能够以“人之常情”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来满足人生的追问?在斯多葛主义中,人只是宇宙理性的棋子而已,但是斯多葛主义毕竟描绘了人的存在的现实!《沉思录》读后感(二):哲学家的心灵是一面镜子奥勒留基本是个完人,身居高位,知识渊博,为人正直,清心寡欲,所以他能够作万年青草。
斯多葛派基本上否定自由意志,认为人和自然就是一回事,所以没必要有什么欲望,喜怒哀乐都是人的臆想。
做事就是要符合理性就好,没必要怕什么,也没必要贪恋什么,不轻生、不畏死,一种多好的境界。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36d39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1.png)
《沉思录》读书心得
《沉思录》是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
记录了他在统治罗马帝国期间的一些个人沉思和哲学思考。
这本书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活、人生和处世哲学有了新的认
识和思考。
在读完《沉思录》后,我深刻体会到了马可·奥勒留对于人生
的深刻思考和睿智的见解。
他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淡定,认为人们
应该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要过分执着于外部的荣誉和财富,而
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修养。
这种理念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
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另外,马可·奥勒留还强调了人们应该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不要因为困难而气馁,而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他认为,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只有经历了磨
练和考验,才能更加坚强和成熟。
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总的来说,《沉思录》给予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人生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会继续努力,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困难。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将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启示。
沉思录的心得
![沉思录的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88bc3f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e.png)
沉思录的心得沉思录的心得(通用5篇)沉思录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沉思录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沉思录的心得篇1《沉思录》是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伦理、道德、哲学、宗教等多个主题,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在阅读《沉思录》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类应该追求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书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能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书中,奥勒留通过许多寓言、故事和对话等形式,将哲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
此外,他在书中还强调了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和改进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沉思录》中,我还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书中强调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总的来说,《沉思录》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哲学著作,它不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思考,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沉思录的心得篇2《沉思录》是一本由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的经典之作,它包含了作者对于哲学、道德、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几点心得:1.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书中强调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幸福和智慧的途径。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2.道德和伦理:书中强调了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如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追求真理等等。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8c28a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6.png)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是一部古希腊哲学家马库斯·奥勒留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记录了奥勒留在统治罗马帝国期间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对人生、道德和智慧的思考和总结。
读完《沉思录》,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奥勒留在书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接受所感动。
在书中,奥勒留反复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无穷,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同时,他也提出了对命运的接受,认为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接受并学会从中获得智慧。
这些思想让我对生命和命运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其次,奥勒留在书中对于道德和品德的探讨也让我深有感触。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社会地位或财富。
他强调了自律、谦逊和慈悲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些思想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决定了他的人生质量,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
因此,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善良、谦逊的人。
最后,奥勒留在书中对智慧和学识的重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认为智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而学识是获得智慧的途径。
他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
这些思想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通过阅读《沉思录》,我对人生、道德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学会了珍惜生命,接受命运,注重品德修养,努力学习提高智慧。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深远,我相信它也会对更多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从中获得智慧和启发。
关于沉思录的读书心得(通用7篇)
![关于沉思录的读书心得(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14ee1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关于沉思录的读书心得(通用7篇)关于沉思录的读书心得篇1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
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
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
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
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
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
《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
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
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沉思录阅读心得(精选6篇)
![沉思录阅读心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a782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3.png)
沉思录阅读心得(精选6篇)沉思录阅读心得篇1古罗马哲人爱比克泰德在其著作《沉思录》中,将人生视如赴宴。
他强调,人的举止应当像一个高贵的人那样优雅得体。
“当菜肴递到你面前时,可伸手取一份,但分量要合适;如果菜肴只是从你眼前经过,就享用你盘中的食物;如果菜肴还未传到你这里,就应该耐心等待。
”在作者那个时代,物质极端匮乏,宴席是很稀罕的。
我想,作者的意思是,人偶尔参加一次宴席,要抵御美食的诱惑,克制自己的物欲,做到举止得体,把握有度,知足常乐,自然平和,有耐心,有涵养,不强求,不贪婪,始终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高贵的品质,赴宴如此,人生亦如此。
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步入小康生活,其标志就是首先解决温饱问题。
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餐饮业已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开的最多的就是餐馆饭店酒楼,每年的消费数以千亿,不仅将北京“俏江南”的女老板张兰吃成了名人,还吃出了“湘鄂情”等上市公司。
生活在城里的人,经常要赴宴。
不是你请人家吃,就是人家请你吃。
本来吃饭的原始目的是给人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可后来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讲究,演变成一种饮食文化、酒文化和社交文化。
如今,人们花在睡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花在吃饭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吃饭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
赴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
达官贵人总是被宴请,天天上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
其实,鱼翅海参鲍鱼龙虾吃多了,味同嚼蜡,一点感觉都没有,可请的人和被请的人都硬撑着,他们吃的不是海鲜,而是一种档次和身份,吃的是面子。
生意人总是请别人的多,买单的多。
中国人的许多重要决定,都是在酒桌上做出的,生意在酒桌上谈成,婚姻在酒桌上敲定,宴席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成败。
股神巴菲特甚至发明了“午餐拍卖”的游戏,仰慕者不惜花费几十万元与之共进午餐,把吃饭推到了极致。
赴宴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在酒席上特别讲究座次。
《沉思录》心得体会(通用8篇)
![《沉思录》心得体会(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e58f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沉思录》心得体会(通用8篇)《沉思录》心得体会篇1《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所著,此书是古罗马哲学家的传世之作。
全书大部分都是马可·奥勒留对自己生活、人生态度的思考,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心理学、政治等多个方面。
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一、关于生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如何生活。
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思考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力量和弱点,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二、关于哲学作者在书中对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他说:“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哲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关于伦理作者在书中对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他说:“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伦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伦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关于生命作者在书中对生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他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关于人生态度作者在书中对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沉思录》读后感10篇
![《沉思录》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d6bf1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png)
《沉思录》读后感10篇《沉思录》读后感1《沉思录》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著名的“帝王哲学家”。
这位帝王之所以被人们铭记于心,不在于他的赫赫战功,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在鞍马劳顿中用希腊文写成了著名的《沉思录》。
该书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籍,而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
该书不仅仅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打动人心的巨著,还被许多世界名人视为人间至宝,曾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等。
该书是斯多亚派哲学的重要里程碑,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理箴言。
奥勒留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希腊文学、修辞、哲学、法律与绘画等。
在他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尽管他以其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
公共职责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际遇的沉痛经历使他陷入了极大的悲观中,而使他能忍受下来的是哲学,他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来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
因此,贯穿在书中最为明显的是一种隐忍而无奈的恬淡和达观,以及对人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的杯具命运充满忧郁的深刻洞察。
奥勒留是斯多亚派哲学家最杰出的三人之一。
根据斯多亚派哲学,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按照宇宙自然之道去生活。
所谓“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宇宙自然”。
人生除了美德以外便无所谓善,除了罪恶之外便无所谓恶。
所谓美德,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智慧,二是公道,三是勇敢,四是节制。
外界之事物,如健康与疾病,财富与贫穷,快乐与苦痛,全是一些无关轻重之事。
凡事有属于我们潜力控制范围之内的,有属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例如爱憎之类即属于前者,高贵尊荣即属于后者,总之在可能范围之内须要克制自己。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自己的本分,致力于整体的利益。
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职责,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7cfad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9.png)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是古罗马的哲学家马尔库斯·奥里利乌斯·塞尼卡所写的一部关于伦理道德的哲学著作。
在这本书中,塞尼卡通过对自然法则、道德、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展示了他深刻而独特的思想观点。
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和思考。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自然法则的阐述,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以人的尊严为中心,不被物欲所迷惑,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学习自然的法则,遵循自然的规律来生活。
而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只会让人们朝着灭亡的方向前进。
这种思想观点对我来说很有启示意义,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人的道德和人生的意义。
塞尼卡认为,道德是人生的核心,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并将之作为行为的准则。
他提出了"善行"的概念,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善行来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利益。
他还主张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和审视,以求不断进步和完善。
这种对道德的高度重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功利和利益所支配,往往忽略了道德的价值。
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书中,塞尼卡还谈到了人生的意义问题。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逐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是要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和思考,寻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他提出,内心的平静是一种境界,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探索才能达到。
这种思想观点让我对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质的欲望所迷惑,忽略了心灵的追求。
而作者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寻找真正的生活意义。
尽管沉思录是在两千多年前写的,但其中的思想观点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作者通过对自然法则、道德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探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性而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
他从道德的角度讲述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明白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才是生活的真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沉思录有感外国经典名著《沉思录》是马克·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但与其说是他写给自己的,不如说是我们写给自己的书,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也在沉思自己的沉思。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沉思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思录读后感1《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我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
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一本温总理读了一百多遍的书”本以为只是一个宣传叫卖的噱头,但真正阅读过才发现它的确是一本能净化人心灵的书籍。
本书译者何怀宏这样说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必须立刻读,但必须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
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必须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我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
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这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看到作者低头沉思,与自我内心对话。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我与自我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我,所以要先看清自我惟有用心。
反省自我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
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中的自我做出告诫与提醒。
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我与自我的对话,是对自我灵魂的解剖和对自我的告诫。
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自我,你错待了自我,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一向这样拷问自我。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战胜自我便能战胜一切。
古训道:“待人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我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我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审查自我的行为。
因为仅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
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
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我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我,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
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自我对整体的作用。
《沉思录》中多次提到,要让自我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因为这贴合人的本性。
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才会更加珍视整体的团结,维护整体的稳定。
犹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事虽小,但好处大。
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
再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应先要检讨自我的对与错,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构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才不再孤单寂寞。
沉思录读后感2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来自于古罗马的玛克思奥勒留所创名著—《沉思录》。
对于本书的作者玛克思奥勒留,我并非做过详细的查阅,只大概知道此人曾是古罗马的一代帝王,而对于这样一个有如此历史重迹的人物,或许,他的人生也比较不一般了,这一点从他所著中也足以看出。
就我而言,我感觉这本书很有吸引力,原因在于书的内容就似一个个随笔的组合,并且是思维性极强的随笔,很精练,许多事实能一语中的地表述出来,而非有意过多地采用少见的词语来彰显作者自我拥有多少知识。
另外,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很励志,阅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很受用,其次,有的段落或句子也蕴含了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之精神,。
我甚至觉得,它不仅是一本书而已,更是一个有生命的导师,因为,它可以正确地开启每一个翻开它的读者的思绪,从而将其引向一个理性的思考中去,使之得到一个更高层次的上升。
在此之前,我了解到古罗马的历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战火中的,而玛克思奥勒留却能在如此不安稳的年代安稳地沉淀出这样一本为后人所热衷于的书籍,这确也实属不易,同时,从中我也明白到,他不仅是经历着当时环境里的一切,并也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用于思考的时间,从而留下了这本对于现实境遇以及对于自身的顿悟,而这样的顿悟也必将仍然能在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人们处世的有效良方。
当然,序言部分在对玛克思奥勒留的哲学思想介绍时提到:他的这部著作不是准备藏诸名山传之后人的,甚至根本没有预备供人阅览。
他这样的举动确实让我感到很费解,我想,或许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对现实的一种处世状态有关吧;再或者,用现代的说法,这只是他个人的日记罢了。
读了玛克思奥勒留的《沉思录》以后,在我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他本人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内心,以及他一贯持有的自律性,再以及并非无理的特立独行,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由他所出生继而存活的良好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或许,玛克思奥勒留有足够充分的天资,再加上他曾被皇帝收为义子,才为后来他不平凡的生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相比玛克思奥勒留,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里,每天面对着父亲、母亲、叔叔、阿姨,还有那孜孜不倦的良师,却不想,在如此能充分享受教育的氛围下,竟也出现了一些无理的特立独行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这些无理的现象所暴露出的就是施教者本身?说到教育,就会让人很轻易联想到东西方的教育。
许多人总喜欢拿东西方的教育作对比,既而从中挑一大堆所谓的教育缺陷。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乐意偶尔出现这样一些争议,因为,这将促使我们的教育机制得以修正并提高,使我们身后更多的来者能接受到更加严谨更加有效的教育。
但可怕的是一人不懂谦虚。
假设某个人因为发现教育上的某个不足之处从而将其无限放大,并最终否定全盘,而不再去接受普遍教育,接着以自我的方式来对下一代言传身教,那么,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说,他确实有勇气也很有创意,不过,我衷心的希望他的孩子在天资上异于常人,否则,这必将成为这可怜的孩子一生的噩梦!从《沉思录》中不难看出玛克思奥勒留是一个善于自我督导、宽恕自我以及别人、极为理性的这样一个人,如此理性的一个人,在他的灵魂深处和精神深处,至少比与他年纪相仿的人多活了近一倍,即使在他离世时仅仅59岁。
我很困惑该如何解读“理性”,是不是储备的知识越多,取得的学历越高,就表示这个人是理性的呢?这样的认为又是否理性呢?我们都知道“理”,从小也都接受者父母长辈们对我们所灌输的道理,虽然这是一件益事,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因为当今社会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宠爱与袒护在所难免,这也势必造成“小皇帝”、“小公主”们的诞生。
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这无可厚非,但哪一个孩子不是从受伤中走过来的呢?请容我姑且说一句,世上绝对没有任何人在童年时没有受过任何伤害,如果真有,那么相信这辈子他永远都只是长不大的孩子。
而对于“理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同时,谁都并非能够一朝一夕就轻易做到这个标准,这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不断总结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做得不够细致都不行,正所谓“细节决定品质”。
我之所以认为玛克思奥勒留善于自我督导是在于他在书中所用的语言方式。
在写一段篇幅、一个语句时,他多次以“你”开头,表面看,这是在对读者的一种说服,当然,确也如此,但除此之外,这更是他对自己自律性的一种强调,因为,他是一个极力追求理性的完美主义者,所以,这也是他为了能够加深对自己一种鞭策分量的方式。
所以,或许他也不只一次地阅览过自己的这部著作吧。
现在,当我每每再一次翻阅起这本《沉思录》的时候,我不仅感受到得是书的厚重,更感受到了书中意义的厚重,当我每一次用心去读时,我都会发现自己每一次都会又得到新的收获,就像此刻……沉思录读后感3我以前对《沉思录》这本书很陌生,只因为偶尔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曾说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怀着好奇之心我暑期拜读了它,它是由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写。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该书没有过分讲究辞藻,也没有较好地去安排结构,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
它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充满睿智和哲理,能直达心灵,更能够引导我们用冷静而达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人生。
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
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今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隔着两千年的时光仿佛看见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沉思录》启迪我,要干好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要在三尺讲台上有所作为,首先要从自我的内心处开始修炼。
一、善于学习书本的开篇就能够看到作者用长篇幅表达自己学习和感恩的过程,“从我的祖父那里,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的父亲那里,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和仁爱,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从我的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物和不轻信流言诽谤”等等。
作者从不同人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宝贵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在生活中时常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吸收有益的经验。
每一个人都有如金子一般的闪光点,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有宽广的胸怀,能否如海绵一般,拼命吸收,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向别人学习,使自己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正如书中所说:“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个人的积极,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德性的榜样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我更努力地学习,不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耕好手中的“责任田”。
二、勤于思考如果缺少思考,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永远只能够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其灵魂就很难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十分局限与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