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长度与测量》第三节《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记录;3.通过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及测量方法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分享在测量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1)在讲解长度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1米=100厘米的关系,并通过练习巩固换算能力;
(2)针对读取直尺刻度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准确读取刻度;
(3)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拓展到不同物体的测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长度测量是用来确定物体长短的方法,它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今天我们会学习如何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我们的课桌长度,了解如何使用直尺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换算和正确使用直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学会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准确的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长度单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长度单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程度。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测量方法的规范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规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正确的长度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课桌、课件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桌子、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使用尺子测量教具(如桌子)的长度,并记录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也在自己的座位上用尺子测量课本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测量并比较彼此的长度,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如:“哪组的长度最长?哪组的最短?”、“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回答这个问题吗?”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课桌为载体,让学生在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测量生活中物品长度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估计。

但学生在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并正确记录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尺子、课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猜谜语”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展示课桌,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课桌有多长?”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测量课桌长度。

4.示范讲解: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测量课桌长度,并记录数据。

6.交流分享:各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长度单位的作用。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方法,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8.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其他物品长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1.测量方法:用尺子测量2.长度单位:厘米3.测量过程:观察、讨论、操作、记录4.合作沟通:分组测量、汇报结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第六单元测量知识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厘米”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为以后学习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做准备。

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

教材创设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的必要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积累测量经验,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新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用尺子可以画直线,也可以用来测量,有了这方面粗浅的生活经验,并且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从教材的学习安排,学生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基础,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然而,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在头脑中要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由知到识,包括对测量的理解,怎样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能用直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另外二年级的学生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测量单位厘米的理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二、教学目标:1、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四、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长度。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谜语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课桌有多长”。

(引进课题)二、自主探索,讲授新知师:同学们,要想知道课桌有多长,我们得先知道课桌得长在哪儿?师:红线经过的地方就是课桌的长。

师:你能想到用什么工具测量出它的长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师顺势提问: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所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设计意图:让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引导生体会到测量同一物体时应先统一测量标准作为长度单位。

师: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尺子。

说到尺子, 尺子的种类就有很多。

(介绍尺子的种类,丰富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从而引出直尺的测量工具)活动一:看一看师:请你仔细观察,在尺子上你能发现有哪些秘密呢?(引导生观察交流,老师借机补充与小结)活动二:找一找师:尺子上有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让生领悟:每相邻的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用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捏一捏1厘米的小棒等操作活动,让生感知1厘米的长度,从而将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师:尺子上有1厘米,生活中哪里藏着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活动三:说一说师:认识了1厘米,那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生发现从刻度0开始量,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长)从刻度1到刻度4之间有儿个1厘米?是几厘米?活动四:量一量、画一画师:认识了测量工具一-尺子,我们就要学会用它来测量我们所要测量的物体。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来进行实际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物品。

2.学具:测量工具、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展示长度单位模型。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记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测量过的物品,让学生再次进行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测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这个教学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长度单位的具体概念和用法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富有童趣、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运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空间观念,同时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若干测量工具,小组合作用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小猴开店”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课本、桌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差异,然后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如黑板、窗帘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长度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尺子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可以 写作l cm。
2.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用物体两端所对刻度的差表示物体的长度。
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铅笔的一端不是对准 0刻度,而是某一刻度(3)。
6厘米
铅笔的另一端对着 刻度9,铅笔的长度 为9-3=6(厘米)。
你知道怎样测量了吗?判断4只小熊 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是否正确。
长4 厘米
铅笔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对齐,
测量方法和结果都不正确。
长5 厘米
铅笔的一端与0刻度对齐,另一端对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颁布“一法度衡石丈尺”诏 书,规定依秦制划一全国度量衡标准。 在李斯的亲自指挥下,把度 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 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 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固定下来。自此,“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天下归一。
5厘米
4厘米
4. 哪提辆示: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下 面分画别算“出√桥”洞。和号物体高度。
16厘米
13厘米 17厘米
19厘米
(√ ) ( ) ( )
5. 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 6厘米的线? 6厘米
(方法不唯一)
从8厘米开始,画到 14厘米结束。
铁钉长( 4 )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1厘米可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1cm。 厘米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以及我的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页,主要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长度。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课桌、椅子、书本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和一把直尺,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椅子、书本等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度不同的物体。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操作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4. 分享与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讨论不同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自己的手指、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1厘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长度单位,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际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有趣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张课桌,用于实际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如何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

小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六测量说课稿课桌有多长

小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六测量说课稿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二、说学情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学生尺每个学生都见过),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当然不一定很准确地使用,所具有的知识也未必全面),比如说,在完成“连一连”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他们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在裁纸活动中,有的学生没有剪刀,为了将纸撕齐,以尺子压纸边进行,也是取用了尺子的直,可见,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

当全班一起了解物体长度时,有个别学生最先试着用尺测量,就会带动其他学生效仿。

二年级的学生都有模仿和好动的习惯,知道的学生会向不知道的同学甚至全班传授,公布结果;而不知道的学生会转身,回头,甚至下座位,问、看别人怎么做。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中就要给他们时间,有要求、有目的地让他们表达自己,在争论与探索中获取知识。

本班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不及之处,使得课前的设计会发生许多变化,不能按事先预计好的进行下去。

所以,教师应面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堂上,我以《课桌有多长》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图形》,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卷尺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多媒体课件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把尺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尺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我讲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3. 测量课桌长度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一张桌子的长度是120厘米,换算成米是多少?”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们通过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换算知识。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长度单位换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根据板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你用尺子和卷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米。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课桌有多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课桌有多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二课《课桌有多长 》。本节课主要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 知识,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而 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课桌有多长》是学 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要让学生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统一测量单位 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先 认真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 “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哪段长度是1厘米呢?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 展。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 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 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 长度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 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学生尺每个学生都见过),以他们 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当然不一定很准确地使用, 所具有的知识也未必全面),比如说,在完成 “连一连”的题目中,有的 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他们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在裁纸活动中,有的 学生没有剪刀,为了将纸撕齐,以尺子压纸边进行,也是取用了尺子的直, 可见,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在长度单位学习环节,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会长度单位的?有哪些困难和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评价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概念、换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2.总结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3.强调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写出测量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讲述“小蚂蚁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的学习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测量和比较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以及尺子、测量工具等。

2.教学场地准备:教室空间足够,能够容纳学生进行测量和比较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觉得这些物体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长度概念的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进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讲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长度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刻度: 表示起 点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厘米
1厘米
你还能找出1 厘米吗?
0厘米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感受1厘米
哪些物品的长大约是1厘米呢?
生活中的1厘米
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
你会量吗?
三角尺 皮尺
软尺
直尺
钢卷尺
认识直尺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仔细观察,你的直尺与老师的直尺有 哪些相同的地方?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刻度
刻度
刻度线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竖线——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都叫刻度线 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刻度——表示起点 cm——厘米
认识1厘米
尺子测量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支铅笔长5厘米
×
长4厘米。
长5厘米。

长6厘米。
×

长5厘米。
6-1=5(厘米)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3厘米
5厘米
4厘米
测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测量物体要放平。 用直尺,量物体,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动动手
估 计
的长度 的宽度 的长度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测量
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
同学们知道下面
课桌有 6拃(zhǎ )长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课桌有 3个文具盒长
课桌有 5枝铅笔长
课桌有 6拃(zhǎ )长
测量要有统一的标准。
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