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蚌埠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蚌埠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书湖阴先生壁》开头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环境________特点,《宿甘露僧舍》开头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________特点。
(2)两首诗的后面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变被动为主动,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答案】(1)洁净清幽;气势壮阔(雄伟壮丽)(2)王诗中绿水为主人“户田”,青山为主人“送靑”,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与自然景物对主人的情有机融和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打开窗户的一刹那看到大江壮丽景色时的激动心情,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豪情与胸襟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足见他豪迈与进取、方厚与庄重、深沉与周密的伟大人格。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词语分析,从“净无苔”可以看出其洁净的特点,从“花木成蹊手自栽”可以看出其“清幽”的特点。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的意思是云气弥漫,让人记起山寺之高,松涛传来,让人想象万壑风鸣。
因此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气势壮阔(雄伟壮丽)的特点。
(2)结合诗句内容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分析,王诗,从“护”“送”可以看出诗人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还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公亮诗的后两句设想新奇,使人有惊天石破之感。
诗人住的地方,窗外毕陡的山崖下面,便是长江。
据说,当时长江有十八里宽,风浪加上海涛(镇江长江受大海潮汐影响),十八里江面的潮汐和风势,诗人脱口吟出后两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1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诗歌鉴赏。
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个时间?哪两个空间?(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第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什么时节听闻朋友的消息?(2)诗歌的后两句最为人称道。
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谈它的妙处。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
C.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书湖阴先生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书湖阴先生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书湖阴先生①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②排闼(tà):开门
①从诗的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情趣?
▲
②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答案:
(三)14.古代诗歌鉴赏(每小题3分,6分)
①清静脱俗朴实勤劳寄情自然(一点1分)
②拟人或化静为动(1分)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1分)主人与山水之爱融为一体,生动地表达主人热爱山水、寄情山水的情趣。
(1分)
1。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王安石书湖阴先生①壁二首(其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南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南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书湖阴先生壁》开头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环境________特点,《宿甘露僧舍》开头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________特点。
(2)两首诗的后面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变被动为主动,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答案】(1)洁净清幽;气势壮阔(雄伟壮丽)(2)王诗中绿水为主人“户田”,青山为主人“送靑”,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与自然景物对主人的情有机融和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打开窗户的一刹那看到大江壮丽景色时的激动心情,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豪情与胸襟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足见他豪迈与进取、方厚与庄重、深沉与周密的伟大人格。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词语分析,从“净无苔”可以看出其洁净的特点,从“花木成蹊手自栽”可以看出其“清幽”的特点。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的意思是云气弥漫,让人记起山寺之高,松涛传来,让人想象万壑风鸣。
因此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气势壮阔(雄伟壮丽)的特点。
(2)结合诗句内容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分析,王诗,从“护”“送”可以看出诗人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还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公亮诗的后两句设想新奇,使人有惊天石破之感。
诗人住的地方,窗外毕陡的山崖下面,便是长江。
据说,当时长江有十八里宽,风浪加上海涛(镇江长江受大海潮汐影响),十八里江面的潮汐和风势,诗人脱口吟出后两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写景的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阅读
写景的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
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注释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⑸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别解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
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因为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能够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
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
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能够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
庭院是能够打扫的,可“茅檐”是不能够打扫的。
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
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
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
语文中考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语文中考专题训练古诗词鉴赏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两句写了庭院之内的景物,可见主人是一个____、____的人,富有生活情趣。
(2)你认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最富有表现力的词有哪些?请加以品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在首联中,点出游寺时间的词是____、____,烘托幽深气象的词是____、____。
(2)有人认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一句中的“曲径”应为“竹径”,你认为哪个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___。
(2)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使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鉴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中复习:精选 诗歌鉴赏 理解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中复习:精选诗歌鉴赏理解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 茅檐:________无苔:________ 成畦:________排闼:________(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课内阅读。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体裁是_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
这句既写送________,又送_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_的深情。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同步练习三含答案
18、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三含答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江南春》的作者是 ,他和并称“小李杜”。
全诗主要描写江南的春景,其中、这两个虚指的数字写出了江南地域广阔、庙宇众多。
全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江南的之美和之美。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朝的 ,我还知道他的古诗作品有。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
“净无苔”说明了庭院。
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B.主人非常勤劳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特长3.读诗歌后两句,完成练习。
(1)下面对这两句诗的赏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后两句诗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B.“排闼”是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人,极具新鲜感,形容精准有节奏感且余味深长。
C.后两句诗主要描写庭院之外景色的自然优雅,将庭院之外的静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D.在诗人笔下,自然环境仿佛对居住于此的人表现出了友好亲近的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这两句诗对仗极为工整,对仗是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请再写出两句对仗工整的古诗。
4.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黄河水里夹杂着 ,还告诉我们黄河“自天涯”的意思是。
2.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
3.诗人见到弯弯曲曲、浪涛汹涌的黄河时,憧憬着什么样的生活?四、课内古诗回放。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代诗人诗题的意思是。
全诗的景物有。
3.后两句诗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表达作者对山水的。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古诗词)(含答案)
(一)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3.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题临安邸①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①题临安邸:题:书写。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②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 ——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③熏:吹④游人:这里指达官贵人。
⑤汴( 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的青山,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 、“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3.用“”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四)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
最新信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
信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书湖阴先生壁》开头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环境________特点,《宿甘露僧舍》开头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________特点。
(2)两首诗的后面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变被动为主动,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答案】(1)洁净清幽;气势壮阔(雄伟壮丽)(2)王诗中绿水为主人“户田”,青山为主人“送靑”,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与自然景物对主人的情有机融和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打开窗户的一刹那看到大江壮丽景色时的激动心情,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豪情与胸襟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足见他豪迈与进取、方厚与庄重、深沉与周密的伟大人格。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词语分析,从“净无苔”可以看出其洁净的特点,从“花木成蹊手自栽”可以看出其“清幽”的特点。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的意思是云气弥漫,让人记起山寺之高,松涛传来,让人想象万壑风鸣。
因此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气势壮阔(雄伟壮丽)的特点。
(2)结合诗句内容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分析,王诗,从“护”“送”可以看出诗人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还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曾公亮诗的后两句设想新奇,使人有惊天石破之感。
诗人住的地方,窗外毕陡的山崖下面,便是长江。
据说,当时长江有十八里宽,风浪加上海涛(镇江长江受大海潮汐影响),十八里江面的潮汐和风势,诗人脱口吟出后两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王安石的田园诗词《书湖阴先生壁》阅读
王安石的田园诗词《书湖阴先生壁》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
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赏析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
这个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
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
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因为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因为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书湖阴先生阅读答案
书湖阴先生阅读答案【篇一: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精选习题(精品)】>一、基础过关1.辨字组词。
倚( ) 畦( ) 闼( ) 懒( )崎( ) 蛙( ) 阔( ) 獭( )2.小小翻译家。
先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簇:_________________无主:___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训练1.《书湖阴先生壁》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的作品。
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默写书湖阴先生壁。
三、拓展应用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这首诗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还学过其他写梅花的诗吗?请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分析你写下的这首诗中的梅花与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在特点上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依靠,菜畦,闼门,懒惰,崎岖,青蛙,阔绰,水獭。
2.簇:…丛。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1)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1)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1)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周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 ):闯进门来。
闼,小门。
阅读训练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周二文言阅读口技(节选)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⑴夹杂;⑵说出;⑶跑;2、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翻译正确,语言通顺)3、B周三记叙文阅读如何挣到20元钱我记不起自己有多少次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儿童之家孤儿院里跑了出来,但我知道,至少有几百次了。
那是在1957年,当时我11岁。
记得当独自走在公园大街上时,我感到内心孤独极了。
我很饿,天很冷,但我又没地方可去。
“嘿,男孩。
”在一家机械修理店门口站着的一个强壮的男人冲我喊着。
“是的,先生。
”我答应了一句。
“你想挣两块钱吗?”“是的,先生!”“我想让你去街头的饮料店给我买一瓶威士忌,可以吗?”他问我。
“只要你给我两块钱就行。
”他走回店里,从收银机里拿出20块钱,回来递到我手里。
我站着盯着这张大票,因为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我甚至想,也许世界上所有的钱都在这儿了。
我转过身,顺着大街走着,去找那家饮料店。
半路上,我转过身,看到那个男人已经从店门口消失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书湖阴先生壁》(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下图显示有青苔的状态)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常常把茅草屋檐打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
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
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诗词背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王安石于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
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
还有其二: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赏析】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青苔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花木”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
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
古诗词鉴赏步步高答案——书湖阴先生壁
古诗词鉴赏步步高答案——书湖阴先生壁1.这首诗通过山中人家初夏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
2.(1)使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两山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的急切性。
(2)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3.示例:推开门,两座郁郁青青的山峦殷勤而急切地扑人眼帘,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
4.诗眼分别是护和送。
绿水护田,青山送色,这一护一送,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山水对湖阴先生的友爱之情,表现得那么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后面或答: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一水两山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1题,6分)
14.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书湖阴先生①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②排闼(tà):开门
①从诗的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情趣?
▲
②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答案:
(三)14.古代诗歌鉴赏(每小题3分,6分)
①清静脱俗朴实勤劳寄情自然(一点1分)
②拟人或化静为动(1分)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1分)主人与山水之爱融为一体,生动地表达主人热爱山水、寄情山水的情趣。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