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工作动机的定义

合集下载

绩效考核心理学:理解员工行为的内在动机

绩效考核心理学:理解员工行为的内在动机

绩效考核心理学:理解员工行为的内在动机引言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效果往往受到员工内在动机的影响。

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对于设计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绩效考核心理学,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的概念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于自己的需求、兴趣和目标,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惩罚驱使其行为的现象。

员工的内在动机构成了其行为的重要驱动力,而绩效考核则可以对内在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内在动机对绩效考核的影响1.自我激励:内在动机促使员工追求个人发展和成长,而绩效考核可以成为激励员工自我提高的契机。

2.认知评价:员工通过绩效考核来评价自己的表现,从而形成自身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体系,这可以进一步激发内在动机。

3.成就感:良好的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员工的内在动机,激励其持续努力。

4.公平感:绩效考核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动机水平,缺乏公平性会削弱员工的内在动机。

设计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1.目标明确:绩效考核制度的目标必须明确,员工需要清楚知道自己被评价的标准和绩效要求。

2.激励机制:除了外部奖励,还需要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励,例如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3.反馈及时:给予员工及时的绩效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表现和发展方向,从而调整内在动机。

4.员工参与:让员工参与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增加其认可度和参与度,强化其内在动机。

结语绩效考核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则是提升绩效考核效果的关键。

通过充分理解绩效考核心理学,企业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内在动机,创造更好的绩效表现。

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学者在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提高员工绩效和激发工作动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和绩效考核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机制,总结了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希望能对企业提高员工绩效和激发工作动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绩效考核、工作动机、绩效评估、员工绩效一、引言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旨在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员工晋升、薪资调整、培训发展等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帮助企业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因此,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及绩效的影响一直是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1. 能力知觉与工作动机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员工对自己能力的知觉。

如果员工能够通过绩效考核得到肯定和奖励,会增强其自己的能力知觉,从而增强工作动机。

相反,如果员工的绩效表现不佳,会降低其工作动机。

2. 目标设定与工作动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目标设定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目标设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引导员工朝着目标努力,提高绩效水平。

相反,目标设定不合理或模糊,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动机,影响绩效。

3. 奖励机制与工作动机绩效考核的结果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

良好的奖励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机,提高其绩效表现。

相反,如果奖励机制不合理或奖励力度过低,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动机,影响绩效。

三、绩效考核对员工绩效的影响1. 个体差异与绩效考核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背景、能力和态度,绩效考核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评估。

绩效考核将不同的个体差异转化为相应的绩效评估结果,从而影响员工的绩效。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引言在今天的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员工的绩效。

因此,了解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对企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工作动机的定义和分类1.1 工作动机的定义工作动机指的是个体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于努力、寻求成就的行为。

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程度。

1.2 工作动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工作动机可以被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是基于个体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进行行为表现,而外在动机则是出于外部奖励和激励的考虑。

二、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2.1 内在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内在动机是员工自主性和自我导向性的体现,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责任心,使其更加投入于工作中,从而取得更好的绩效。

内在动机的特点是持久性和稳定性,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意识。

2.2 外在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外在动机通常以奖励和激励方式出现,如薪酬、晋升等。

尽管外在动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但其影响往往是暂时性的,不利于员工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的绩效提升。

三、提高员工工作动机的策略3.1 给予正反馈正反馈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方式,能够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并提高绩效。

通过及时给予员工肯定和奖励,企业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投入。

3.2 提供发展机会员工将会更有动力并且更乐意提高绩效,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企业中有持续的发展机会。

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培训计划、晋升通道等。

3.3 设立挑战性目标挑战性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促使他们全力以赴实现目标。

企业应该确保设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以帮助员工实现这些目标。

结论员工的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内在动机是员工长期稳定绩效的重要推动力,而外在动机则能够在短期内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企业可以通过给予正反馈、提供发展机会和设立挑战性目标等方式。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一个组织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与能力,并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指导和反馈。

本文将从绩效考核的定义、目的、流程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作绩效考核的挑战。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和指标,通过对员工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评判员工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

它涉及到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1.评估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了解其工作表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为改进和提升提供依据。

2.激励员工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将员工的表现与薪资、晋升、奖励等相联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发现优秀人才: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发现并确认优秀的员工,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4.促进团队合作:绩效考核可以评估员工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帮助发现团队中的瓶颈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提升整体团队的绩效。

三、绩效考核的流程1.设定绩效目标:员工与上级共同制定合理、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确保双方对工作任务和绩效要求的一致性。

2.收集绩效数据:根据工作目标和指标,及时收集并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和表现,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项目进度等。

3.评估绩效表现:上级或专业评估人员对员工的绩效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考虑工作结果、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4.反馈与讨论:上级与员工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绩效反馈,可以针对员工的绩效优点和不足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一起制定改进计划。

5.制定奖惩措施:根据员工绩效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如加薪、晋升、培训机会等,同时也要对绩效不佳者进行相应的惩罚和辅导。

6.总结与复议:对绩效考核过程进行总结和复议,评估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考核方法和流程。

四、绩效考核的重要性1.提高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可以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使其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企业员工动机与绩效改进

企业员工动机与绩效改进

企业员工动机与绩效改进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动机和绩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积极、有动力的员工团队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因此,企业需要关注和激励员工的动机,并根据他们的努力和贡献改进绩效。

本文将探讨员工动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提高绩效的方法。

一、员工动机的重要性员工动机是指员工追求、支持和展示工作激情、积极性和关注度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总和。

员工的动机水平直接影响其工作表现和绩效。

当员工对其工作感到满意并有动力时,他们更有可能实现目标并取得好的绩效。

相反,缺乏动机的员工往往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对成果缺乏关注,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二、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是激发员工动机的基础。

企业应确保员工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并满足他们在工作中的基本需求。

这包括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设施,使员工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为员工创造一个相互尊重、公平和友好的工作氛围。

三、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员工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企业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并为他们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这不仅使员工感到被重视,还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学习和创新。

四、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绩效评估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绩效评估是提高员工动机和改善绩效的关键。

员工应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目标以及如何被度量和评估。

这将帮助员工集中注意力,明确工作重点,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同时,企业应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以识别和奖励绩效出色的员工,同时提供改进的机会和反馈,以帮助其他员工提高绩效水平。

五、实施激励措施激励措施是提高员工动机和绩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奖金和福利制度,以激励员工实现目标和取得好的绩效。

此外,提供公正的晋升渠道和个人认可也能够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六、建立团队合作和沟通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实现良好绩效的关键。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可以激励员工,促进知识分享和创新,从而提高绩效。

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

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

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员工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动力、积极性和热情的心理状态,它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员工对工作的动机水平不仅与个体的特征有关,也与组织的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

一、目标设定与期望管理目标设定是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员工明确知道他们应该完成的目标和预期的工作结果时,他们会感到有方向性和挑战性的激励,从而更有动力投入工作。

管理者可以与员工进行目标协商,确保员工对工作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并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员工实现目标。

期望管理是通过了解员工的期望以及与员工沟通共享组织的期望,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管理者可以与员工交流他们对工作的期望,了解他们追求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根据员工的期望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途径。

二、奖励与认可机制奖励和认可是促使员工工作动机增强的重要因素。

员工通过获得奖励和得到认可来加强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持续地投入到工作中。

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制度,包括薪酬、晋升、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此外,及时给予员工工作成果的认可和鼓励,通过正面反馈和提供成长机会,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三、工作设计与自主权工作设计对员工的动机和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员工参与到工作设计中时,他们会感到更有归属感和投入感,进而增强工作动机。

管理者可以鼓励员工提出工作改进的建议,并给予实施的机会。

此外,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可以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绩效表现。

四、反馈与发展机会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从而调整和改进工作,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动机。

管理者可以定期与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告知员工他们的工作表现,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此外,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包括培训、学习和晋升等,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动力,提高绩效水平。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研究1. 引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员工工作动机是提高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2.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概述2.1 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估,来确定员工在岗位中的工作成效和达成度的过程。

2.2 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和促进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3. 员工工作动机的概述3.1 工作动机的定义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内在或外在的动机,驱使他们付出努力,提高工作绩效。

3.2 工作动机的分类工作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基于内在满足感的推动,外在动机则是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的影响。

4.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4.1 高绩效与激励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有助于识别高绩效员工,并通过激励措施,例如薪酬奖励、晋升机会等,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

4.2 反馈与成长激励绩效考核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关键反馈,帮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空间。

通过明确目标并提供成长机会,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4.3 公平感与认同感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应该具备公平性,以保证员工能够接受考核结果。

公平的绩效考核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工作动机。

4.4 推动目标与职业发展绩效考核可以帮助员工理解组织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机会。

同时,通过考核结果的反馈,员工可以为个人发展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从而增强工作动机。

5. 结论与建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动机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5.1 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的设置应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确保员工能够理解和接受。

5.2 提供及时的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绩,并提供改进的机会,以增强工作动机。

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一直是引起重视的问题之一。

许多企业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其绩效的方法。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员工工作动机。

本文将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通过激发员工工作动机来提高绩效。

一、员工工作动机的定义员工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实现内在或外在激励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驱使员工行为的原动力,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和表现。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二、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1. 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工作动机的提高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工作中。

这样一来,员工在完成任务时将更加高效和精确,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绩效。

2. 增强员工创造力员工在工作中的动机水平与其创造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当员工工作动机较高时,他们更愿意提出创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3. 减少员工离职率员工工作动机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员工离职率。

如果员工对工作缺乏动力和热情,感觉工作的价值不大,他们就更容易选择离职。

然而,当员工工作动机提高时,他们对工作的满足感增加,更加愿意长期稳定地留在企业中,减少了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

三、如何激发员工工作动机1.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认可奖励和认可是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有效方式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薪资增长、晋升机会、奖金、表彰等方式来奖励员工的出色表现,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2. 提供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可以增强他们对工作的动机。

企业可以组织培训课程、举办内部交流分享会以及提供学历进修等方式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工作动机起到重要的作用。

企业可以关注员工的工作条件、工作氛围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工作动力。

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是组织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内在的推动力和积极情绪状态,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和情感,是影响员工表现和绩效的基本因素。

而工作绩效则反映了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产出,是企业评价员工贡献和成果的主要指标。

因此,研究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员工行为和组织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的动机对绩效的影响效应,并探讨动机和绩效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工作动机的类型和测量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和实证数据,系统分类并探讨工作动机的类型和测量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 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分析与比较动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探讨动机的类型和不同工作环境对绩效的影响。

3. 动机对绩效的影响效应:根据现有实证研究数据,在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条件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绩效的影响效应。

4. 动机和绩效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动机和绩效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深入剖析动机和绩效关系的机理。

四、研究意义1. 分析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员工的行为和心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2. 探索动机对绩效的影响效应,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动力结构,从而调整合理工作形态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3. 研究动机和绩效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可以深入了解动机和绩效关系的机理,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五、参考文献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Perspectives in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Plenum Press.Ha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6). Motivation Through the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Performance, 16(2), 250-279.Judge, T. A., & Bono, J. E. (2001). 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raits--Self-Esteem,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1),80-92.Latham, G. P., & Pinder, C. C. (2005). Work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1), 485-516.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员工动机与绩效评价研究

员工动机与绩效评价研究

员工动机与绩效评价研究1. 前言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动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员工动机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同时也对企业的业绩、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评价员工绩效,以及如何激发和维护员工的动机成为了企业面临的挑战。

2. 员工动机理论2.1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最为经典的员工动机理论之一。

他认为员工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当员工的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去追求下一个需求层次。

通过对员工实施奖酬制度、提供培训机会等可以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2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员工的行为来自于他们期望的结果,而员工对于其行为和绩效能够得到的奖励的期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绩效。

这一理论强调了在评估员工绩效时,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期望。

2.3 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看待自己得到的奖励是否合理公正。

如果员工感到自己得到的奖励相对不足,他们会受到持续的不公正感并表现出低廉贡献。

在评估员工绩效时,需要考虑到是否为所有员工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奖励。

3. 员工绩效评价方法3.1 KPIKPI是指关键绩效指标,是一种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的方式。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目标和预期成果进行量化,并对员工的实际成果进行测量和比较,来评估员工绩效。

这种评估方式的好处是具备量化性和指向性,并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和角色制定个性化的KPI。

3.2 360度评估360度评估是多方位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从上下级、同事、客户和员工本人的角度对员工进行评估,来全面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成就,从而更好地评估员工的绩效。

通过360度评估可以有效支持员工发展和提高绩效,并且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如何激发和维护员工动机4.1 提供发展机会员工通常都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发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绩效考核-工作动机的定义

绩效考核-工作动机的定义

工作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一样,工作动机(work motivation)也一直是管理学、心理学(尤其是工业组织心理学)界研究的一大主题。

3.1 工作动机的定义动机(motivation)就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

5工作动机的定义是:工作动机是存在于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一系列的积极的力量,这些力量带动着工作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2。

这一定义隐含着如下几个要点:●工作动机一定是与工作行为相关的动机。

●工作动机涉及一系列不同的需要和驱力。

●工作动机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努力程度和方向。

工作动机激励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5。

王垒5(1995)指出,“需要”对动机的激励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需要(needs)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驱力,是人们采取行动满足需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后才会缓解或消除。

因此,工作动机的激励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处于紧张状态,并在这种压力状态下付诸努力,以满足个人需要并实现组织目标。

这可以用图4来表示4:图4 动机激励模型3.2 工作动机激励的主要理论近50年以来,学术界对工作动机的激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人都提出过不同的激励理论,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已经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检验。

下面简要回顾一下工作动机激励的主要理论。

3.2.1 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不都是相等的,是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5,而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层次4:●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包括食物、水、掩蔽所、性等身体需要;●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保障身心免受伤害;●归属和社会的需要(love needs):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尊严的需要(esteem needs):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与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能够评估员工的表现,并为员工的晋升和奖励提供依据。

本文将通过分析绩效考核的定义、目的、方法和影响,探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一种评估员工工作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

它基于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员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水平。

绩效考核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增强工作团队的合作和竞争力。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1. 评估员工表现:绩效考核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

通过考核结果,可以发现员工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 促进员工成长: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员工可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获得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绩效。

3.激励员工动力: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

通过设定合理的月度或季度目标,并与员工签订绩效协议,员工会有更强的动力去实现目标,并且在考核中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4.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绩效考核可以建立起公平的竞争环境。

通过基于绩效考核结果来决定晋升、调动、奖励等,公平地对待每位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绩效考核的方法1.目标管理法:该方法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来衡量员工的工作绩效。

员工与上级共同讨论制定目标,并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跟踪和评估。

2.360度评估法:该方法通过多方面、全方位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除了上级的评估,还包括同事、下属以及客户或合作伙伴的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并促进各个方面的发展。

3.关键绩效指标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关键的绩效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这些指标可以是与业务目标相关的指标,也可以是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有关的指标。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关系研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高绩效表现。

因此,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员工的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员工绩效的策略。

1. 引言员工是企业运作的重要一环,员工的工作动机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绩效。

工作动机是指引导员工行为的力量,可以是内在驱动力,也可以是外在奖励。

绩效则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综合评估。

2. 内在动机与绩效关系内在动机是驱使个体主动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心乐趣或兴趣。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员工因为内在动机而工作更加努力,更加专心,这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外在动机与绩效关系外在动机是通过外部激励机制来推动员工行为的力量,如奖励和惩罚制度。

一些研究表明,外在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向关系。

员工通过外在奖励体系来获得报酬和认可,进而激发出更高的工作动力。

4. 平衡内外在动机的关系虽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但过度依赖某一种动机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

过度依赖外在动机的员工可能会因为奖励的不确定性而失去动力,而过度依赖内在动机的员工可能会因为工作内容的单一性而感到厌倦。

因此,企业应该平衡内外在动机的关系,提供既能满足员工内在需求,又能提供外部奖励的激励机制。

5. 管理层支持与绩效关系管理层的支持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绩效影响巨大。

研究表明,得到管理层的支持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绩效。

管理层应该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提供关于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和绩效提升。

6. 团队合作与绩效关系团队合作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对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绩效。

团队合作有助于改善沟通和协调效果,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使员工更加愿意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工作。

绩效考核定义

绩效考核定义

绩效考核定义引言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成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全面阐述绩效考核的定义、目的、原则以及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评估,以量化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质量、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过程。

绩效考核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几个环节。

目标设定是确定员工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工作成果进行评判和打分,绩效反馈是向员工提供评估结果和改进意见,绩效改进是帮助员工改进工作表现。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激励员工: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动力和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士气。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改进管理决策: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包括人才选拔、晋升激励、培训发展等方面。

4.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区分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合理的资源配置,以达到资源最优化的目标。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绩效考核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性原则:绩效考核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评估过程公平透明,员工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

2.目标导向原则:绩效考核应以企业目标为导向,在目标设定阶段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

3.客观性原则:绩效考核应侧重于客观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评价和偏见的影响,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4.及时性原则:绩效考核应及时进行,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保证绩效考核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四、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几个环节。

探索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探索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探索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员工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力。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当前研究成果,探索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理论基础1.1 心理契约理论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存在一种心理上的契约关系,员工会受到组织对他们的承诺和回报的影响,从而产生特定的工作动机。

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层次,并将这些需求与动机形成和满足联系在一起。

1.3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员工对于工作的绩效预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动机,员工的努力和绩效预期会因为他们对于获得回报的预期而发生变化。

2. 实证研究2.1 内在动机与绩效的关系内在动机是指员工对于从事任务本身所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感。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内在动机越高,员工的绩效就越好。

2.2 外在动机与绩效的关系外在动机是指员工通过外部奖励和回报而获得的动机。

研究发现,外在动机的奖励形式对绩效的影响因具体情境而异,但通常是正向的。

3. 管理实践3.1 设计有吸引力的工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有意义且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工作岗位。

这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员工的绩效。

3.2 提供及时反馈和认可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及时的反馈和认可对于激励他们的外在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管理者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表扬员工的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3.3 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根据期望理论,制定具有挑战性但具体可行的目标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并对实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目标设定应该具体、可衡量且与员工的能力水平相匹配。

4. 结论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员工的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内在动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而外在动机则会根据具体情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绩效考核策略与员工动机研究

绩效考核策略与员工动机研究

绩效考核策略与员工动机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绩效考核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策略,可以推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同时,研究员工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员工动机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一、绩效考核策略的目标绩效考核的目标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量化。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及时评估,企业可以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培训和奖惩激励等手段提高员工绩效。

绩效考核的目标不仅限于评价个人绩效,也包括评估团队绩效和整体企业绩效。

因此,在制定绩效考核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层级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以达到全面评估和提高绩效的目的。

二、绩效考核的指标选择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策略时,需要选择适合岗位和工作性质的指标。

常见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业绩指标、质量指标、工作态度指标等。

但具体的指标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例如,在销售岗位上,业绩指标可能更为重要,而在生产岗位上,则更关注质量指标。

个性化的指标选择有助于把握员工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有利于员工参与到绩效考核中,并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绩效考核的评价方法绩效考核的评价方法影响着员工对考核公平性的认知和参与度。

因此,在选择评价方法时,需要公正、客观、能够反映真实工作表现的原则。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360度评估、管理者评价和自评等。

360度评估能够充分倾听不同角度的声音,全面了解员工的表现;而管理者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以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并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四、员工动机的研究员工动机是绩效考核的驱动力之一。

研究员工动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员工的动机来源多样,既有内在的自我激励,也有外在的物质激励。

而不同的员工对于不同形式的激励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政策,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员工绩效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员工绩效,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作为驱动员工行为的内在力量,与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研究员工工作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激励措施对于员工绩效的影响。

一、工作动机对绩效的影响1. 内在动机与绩效内在动机是指员工出于自身兴趣、发展和满足感而从事工作的动机。

理论上,内在动机的存在会促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提高工作表现和绩效水平。

研究发现,内在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联。

例如,一项针对销售人员的研究发现,凭借内在动机的销售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水平。

2. 外在动机与绩效外在动机是指员工为了外部奖励,如薪资、晋升等而从事工作的动机。

虽然外在动机可以激励员工投入工作,但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积极。

研究表明,当员工仅仅出于追求外部奖励而从事工作时,其绩效水平可能会下降。

这是因为过度依赖外部奖励的员工往往缺乏内在的工作动机,无法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工作表现。

二、激励措施对绩效的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影响其绩效水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激励措施及其对绩效的影响。

1. 薪资激励薪资激励是最为普遍的激励手段之一。

适当的薪资水平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其绩效水平。

然而,薪资激励并非是一种万能的激励手段。

如果薪资激励过高,可能会降低员工的内在动机,导致其只关注外部奖励,从而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2. 晋升机会晋升机会是提高员工工作动机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晋升机会,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发展潜力,进而提高其绩效水平。

晋升机会不仅给予员工成长的空间,还能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感。

3. 奖励制度奖励制度是通过给予员工额外的奖励来激励其积极工作表现的一种方式。

奖励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奖金、礼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如荣誉称号、个人表彰等。

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动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

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动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

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动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既然这样,是否需要取消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和激励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有比绩效考核更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努力程度,从而提高研发人员的绩效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澄清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动机这几个概念.对于这几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下面相对比较公认的概念,尤其针对研发人员管理.绩效既是工作结果,也是过程和行为。

在研发实践中,绩效不仅仅是项目研发成功,或者产生短期利润,还包括对公司长期技术积累的贡献。

根据这个定义,失败的研发项目同样对公司有贡献,是有“绩效”的。

研发对企业最终绩效(利润)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有的研发项目本身周期也很长,使得研发人员的工作过程和行为同样是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对绩效的评价,并以各种量化和非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根据绩效的定义,既包括对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过程和行为的评价.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对员工的打分、评级、排序、找出导致绩效进步或退步的原因以及明确后续改进方法和方向。

绩效管理是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旨在提高部门、员工绩效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因此,凡是影响绩效的因素,都应当纳入绩效管理的范围。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结果的应用.如图一所示:图一:绩效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四个步骤的循环往复,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目的是要达到绩效的循环往复提高。

仅将绩效管理理解为绩效考核,会转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将考核结果和研发人员报酬直接挂钩,一旦结果不能准确反应员工的工作成果,考核结果就会有偏差,如果再用有偏差的结果来决定薪酬,就会错上加错,最终带来恶性循环。

纠正的结果往往是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势。

所以,如果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必然会导致激励失效。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绩效管理来激励员工呢?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员工的工作动机.动机是个体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努力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

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动力

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动力

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动力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明确目标、衡量绩效、奖惩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如何激发工作动力。

1. 目标设定目标是激发工作动力的第一步。

绩效考核制度应该通过设定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任务和期望结果。

例如,销售部门可以将销售额、销售增长率作为员工的考核指标,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2. 对标和对比绩效考核制度可通过对标和对比来激发工作动力。

通过与同事的对比,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种对比不仅仅是与同部门的员工对比,还可以与其他部门、行业的优秀员工进行对比,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

3. 公开透明绩效考核制度要公开透明,避免不公平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员工应该清楚地了解考核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奖励和惩罚的规则,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够对自己的表现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4. 奖励激励奖励激励是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员工在达成或超过目标时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如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

这样一来,员工就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公平的回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5. 反馈和评估绩效考核制度要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方法。

这种反馈和评估不仅仅是负面的,还要包含正面的鼓励和认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6. 培训和提升绩效考核制度应该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和提升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员工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从而获得更好的绩效评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7. 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应该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提供非物质激励,如表彰、荣誉等,以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工作动机是指指导个人持续参与工作的内在因素。

工作动机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水平。

但是要提高员工的绩效表现,不仅需要考虑结果导向和行为表现导向,还需要关注一些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一、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

如果员工缺乏自我效能,他们就可能会感到工作非常困难,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完成工作。

因此,生产力和绩效水平也会有所下降。

而如果员工拥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工作,因此员工的绩效水平也会更高。

二、地位和奖励地位和奖励是对员工动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员工在工作中渴望获得认可和赞誉,这可以体现在晋升、更好的薪资待遇、奖励和其他方面。

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得到的奖励和认可不足,他们会感到工作的回报不足,从而影响工作动机和绩效。

三、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如果员工感到环境不安全、卫生问题等,他们就不太可能投入精力去完成任务。

此外,如果员工感到同事之间的沟通不良、领导处理问题欠缺公正、缺乏清晰的工作目标以及难以获得广泛的支持和资源,这些都会对员工的绩效水平产生影响。

四、工作任务和目标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影响员工工作动机的重要因素。

员工在工作时,需要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来指导工作,否则就会感到工作无所适从,缺乏重要性。

另外,如果工作任务和目标不够具体化、不够清晰、或者过于抽象化,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绩效表现。

五、交流和反馈良好的交流和反馈是影响员工工作动机的另一个因素。

员工需要良好的沟通交流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从而能够更快的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

此外,员工需要从领导和同事处得到明确和及时的反馈,以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和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如果员工的工作成果得不到明确的反馈,他们就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警惕,不愿意再次付出努力去完成同样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动机
与工作满意度一样,工作动机(work motivation)也一直是管理学、心理学(尤其是工业组织心理学)界研究的一大主题。

3.1 工作动机的定义
动机(motivation)就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

5
工作动机的定义是:工作动机是存在于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一系列的积极的力量,这些力量带动着工作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2。

这一定义隐含着如下几个要点:
●工作动机一定是与工作行为相关的动机。

●工作动机涉及一系列不同的需要和驱力。

●工作动机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努力程度和方向。

工作动机激励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5。

王垒5(1995)指出,“需要”对动机的激励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需要(needs)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驱力,是人们采取行动满足需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后才会缓解或消除。

因此,工作动机的激励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处于紧张状态,并在这种压力状态下付诸努力,以满足个人需要并实现组织目标。

这可以用图4来表示4:
图4 动机激励模型
3.2 工作动机激励的主要理论
近50年以来,学术界对工作动机的激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人都提出过不同的激励理论,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已经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检验。

下面简要回顾一下工作动机激励的主要理论。

3.2.1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不都是相等的,是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5,而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层次4: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包括食物、水、掩蔽所、性等身体需
要;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保障身心免受伤害;
●归属和社会的需要(love needs):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
要;
●尊严的需要(esteem needs):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
感等需要与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
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也就是说,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的投入产出比是递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组织仍以原来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

但如果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进行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

按照这种理论,如果要想激励员工,首先需要了解员工目前的需要处于哪一个层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这一理论也遭到了许多批评。

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是,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需要的五种层次的阶梯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人的行为2。

3.2.2 ERG理论
奥德弗尔(Clayton Alderfer)对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修订,提出了ERG理论2。

这一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5:
●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指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
●关系需要(relatedness needs):指维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长需要(growth needs):指追求自我发展的欲望。

ER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这与马斯洛主张的低层需要满足是高层需要的先决条件有所不同。

而且ERG理论蕴涵了“挫折—退化”观点(frustration regression hypothesis),认为如果较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3.2.3 激励-保健理论
赫兹伯格12(1959)在针对工程师和会计师的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动机的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工作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或此或彼、二择一的关系。

满意的反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

也即令人满意的因素虽然被去除,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不满意,同样,令人不满意的因素虽然被去除,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满意5。

为此,赫兹伯格区分出了激励因子(motivational factors)和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

这两种激励因子所涵盖的具体方面见本文2.2.3。

激励-保健理论认为,工作动机的激励应当从两方面入手。

提供保健因子只能消除不满意,但不一定能激励员工。

而工作动机的激励应该强调激励因子的提供。

虽然这一理论被大量地应用到诸如工作丰富化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当中(Herzberg13,1987),但还是遭到了大量的批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
●理论提出时的研究方法存在问题,没有考虑人的归因方式。

●忽视了收入、地位、人际关系等保健因子对人的激励作用。

●许多人指出这一理论更适合于解释工作满意度,而不是真正的激励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需要层次、ERG、激励-保健等三个激励理论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些理论所涵盖的激励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包容的,如表1所示4:
表1 需要层次、ERG、激励-保健理论激励因素比较
但是前两种理论强调员工内部需要作为动机激励因素的重要性,而后一种理
论则强调了与满足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作为动机激励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这三种理论在考虑动机激励因素时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3.2.4 三重需要理论
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了三重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4:
●成就需要: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在某种标准下追求成就感、寻求
成功的欲望;
●权力需要: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亲和需要: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这一理论认为,工作动机的激励需要考虑这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以便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激励措施。

例如成就动机高的个人更希望工作能够提供个人的责任感、承担适度的风险以及及时得到工作情况的反馈。

与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强调员工内部需要作为动机激励因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作为动机激励因素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