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设备自主可控发展建设探讨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与发展探讨作者:刁凤凯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5期摘要:测控技术与仪器是工业正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工业的正常发展产生影响。
但目前我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于此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此为着力点,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对我国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测控技术仪器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TH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87-01测量控制是关系到制造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难度比较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被较为普遍地使用,因而对于产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状来看,测量控制技术虽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发展,但依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可以预期的是,测控技术在未来必将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下面,笔者将首先就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展开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和在领域内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现状现代测控技术可以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技术种类,如信息处理、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等方面的技术。
一般来说,现代测控技术具有网络化、数字化、分布式等具体特点。
如果能够根据这些特点展开工作,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检测系统来说,目前有基本型,通用接口型,闭环型。
监控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检测对象、线路、设备、软件系统、控制器等。
测控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受到了人们密切的关注,并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在社会各个行业中观察到测控技术的影子。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测控技术起步较晚,整体而言还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积极向国外吸取经验,引进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有关设备仪器,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将技术进行本土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这样才能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真正推动我国测控技术的发展。
关于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工作的思考
文章编号:1000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工作的思考
才 滢
(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493 部队,辽宁 125000)
摘 要 军事计量设备国产化率低的现状,制约了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工作的开展。 为此,针对军事计量
Metrological Equipment
CAI Ying
(92493 Unit of PLA,Liaoning 125000,China)
Abstract The low localization rate of military measuring equipment restricts the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able work
measurement equipment
2. 1 受制于关键技术无法突破
国内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缺少定型评价的技
术标准、缺少考核验证的技术方法手段,造成计量
设备国产化路线不清、市场无序。
2. 5 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市场驱动力不足
由于高端计量设备在军用和民用市场产品需
一是先进测量技术探索、研究不足,测量基础
学、无线电和电离辐射专业计量设备国产化率较
低,分别为 42. 4% 、32. 5% 和 27. 8% ,可见军事计量
设备的自主可控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分析其主要
制约因素可归纳为 5 个方面内容。
当部分专业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
无法替代国外产品。 例如,在电学数字多用表等常
用测量仪器设备方面,国产设备在技术指标方面和
设备国产化自主可控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了通过建立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需求对接机制、健全系统规范的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其中的智能保护测控设备更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和开发一款性能优越、具有智能保护测控功能的设备。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所需保护措施。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的设备。
通过采集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我们可以及时地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并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设备能够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保护动作,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发现电流过载或短路等故障情况时,设备能够快速断开故障电路,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智能保护测控设备还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设计和开发智能保护测控设备还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设备需要经受各种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考验。
在设计和选择元件时,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在各种不良环境下正常运行。
设计和开发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电力系统的需求和工作原理,设计出性能优越、具有智能保护测控功能的设备。
通过提高设备的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保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并且,在设计和选择元件时,要注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
现代测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现代测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测控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从航空航天到工业制造,从医疗健康到农业生产,测控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持续进步,如何实现现代测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测控技术是指对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技术。
它融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智能化等特点。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测控技术能够对飞行器的姿态、速度、位置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确保飞行安全;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测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要实现现代测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
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测量精度和速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纳米技术、量子物理等领域,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仪器。
另一方面,智能化控制技术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现代测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多学科融合。
测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如材料科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将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微流控技术与测控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样本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将光学工程中的激光技术应用于测控领域,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速度。
此外,标准化和规范化也是推动现代测控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测控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标准化和规范化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分析国内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分析国内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以及趋势随着我国“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思想的提出,实现工业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已然成为我国新的发展方向。
测控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驱动力量,其在我国未来工业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鉴于此,本文即主要分析了国内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之现状,进而浅论其发展趋势。
标签:测控技术;测控仪器;现状;趋势0 引言随着大众物质需求及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工业制造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
现代工业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才能契合时代发展新要求,才能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已然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测控技术与测控仪器则至关重要。
测控仪器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中的地位,就好比人的眼睛一般,优质的测控仪器能够准确锁定的测控目标并及时反馈测控信息。
而测控技术则又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驱动力量。
总言之,切实发展测控技术并提升测控仪器的精密性,无疑是现代工业的重要课题。
1 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自古以来,测控技术都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
在古代生产活动,测控技术的应用主要由人工实施,譬如在古代航海中人们使用罗盘测控航行方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晷测控时间等测控技术的应用中人工则占据主要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控进入也随之进入全面的发展阶段,尤其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以来,测控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据实际而言,现代测控技术已然成为融合了电子、光学、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等多元化科技为一体的综合型技术,其在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到热水器对水温的测控,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测控,都有着现代测控技术的缩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工业生产实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现目前我国在测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譬如纳米搠源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测控精度,三维精密跟踪测角系统建立极大的提升了测控的广度,而半导体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又有效增强了测控效率,热变形仿真、力变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又为我国工业生产拓宽了道路。
关于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思考
关于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思考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主要因为车用操作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智能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我国车用操作系统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因此推动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一些思考:1. 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我国应加大在车用操作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加快研发进程。
2. 建立标准和规范体系。
建立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标准和规范体系,有利于推动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产业链建设。
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持,因此应加强产业链建设,促进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政府可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车用操作系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为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提供人才保障。
5.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需要与国际接轨,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推动我国车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测量仪器智能管控信息化建设思路
测量仪器智能管控信息化建设思路第一章需求分析1.1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仪器种类繁多,测量设备点多、线长、面广,大多测量无人值守,现有信息系统多样,直接管理困难。
测量仪器包含固定测量,车载移动点,水天遥控测量等。
现有信号源多,管理系统孤岛多,不利于统一调度测量和资源共享。
关于测量系统的分类,一是测量不同的信号源,二是根据不同的管理部门,其实质都是来源于不同网络不同系统的信号。
综合管理难度大,测量设备实时视频信号采编不易实现,分管专网多、信息共享困难、集中管控难度大,各类文件实时转发难、智能化自动化跨网共享难,由于缺乏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撑,遇有特殊情况时调度效率不高。
1.2需求分析1.2.1 测量的智能化管理需求要实现测量点的测量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上传至测量网,首先要实现能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需要实现设备远程自动巡检、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当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能将相关信息传至远程调度中心,实现无人值守测量设备的远程管理,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对测量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2.2 智能管控一体化需求需要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备的能互联、高可靠、可扩展延伸的测量地区智能化交互测量系统。
形成以测量中心为中心、以个区域中心为分中心、以作业站点为三级测量中心的统一的新型测量调度系统平台,接入各测量、移动测量设备,进行统一监管、统一测量、协同联动,实现“一张图”测量、“一面屏”操控、“一套系统”使用、“一张网”调用、“多网系”联动等功效,提升对管理技术设施的统一测量调度能力,提升在测量地区常规测量、查找、应对突发等工作中的效率,提升测量地区综合管控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2.1总体建设原则(1)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测量中心的业务需求,须统一规划,各子系统功能的划分、内容的组织应以实际业务为指导,强化各子系统与实际业务的衔接,提高系统的应用效果。
论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
论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1. 引言1.1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重要性测控技术与仪器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可忽视。
测控技术是通过传感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通过仪器进行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的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各个领域。
测控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保障产品质量,推动科学研究进步,提升生活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控技术和仪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测量更加精准和灵敏,智能化仪器的发展推动了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技术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测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使得信息更加丰富和准确,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测控技术和仪器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测控技术和仪器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为人类创造出更加便利和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重点研究方向应着眼于提高测控技术的精准度和灵敏度,推动智能化仪器的发展,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研究,推动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促进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1.2 发展历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机械仪器时代,当时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主要依靠简单的机械原理和手工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出现为测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使得仪器的精度和灵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测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使得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在仪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有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光学传感技术、激光测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的应用推动了测控仪器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
仪器在精密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测量和控制的范围得以拓展。
智能化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探讨
智能化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探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测控技术作为关键的技术领域之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创新。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前沿化的趋势。
一、更高精度和灵敏度的测量能力精度和灵敏度一直是测控技术追求的重要指标。
未来,智能化测控技术将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通过采用新型的传感器材料和制造工艺,能够研发出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低噪声的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微小物理量和化学量的精确测量。
例如,在纳米技术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开发出纳米级和量子级的传感器,将能够检测到极其微小的位移、力、温度等变化。
同时,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将不同类型、不同原理的传感器进行组合和优化,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将惯性传感器、卫星导航系统和视觉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飞行器位置和姿态的高精度测量和控制。
此外,智能算法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也将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校正,去除噪声和干扰,能够提取出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更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智能化测控系统所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如何有效地分析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将在数据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算法能够自动从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实现对测控系统的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和优化控制。
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学习,能够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采取维护措施,避免生产中断和损失。
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采用高性能的计算硬件和优化的算法,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快速采集、分析和响应,满足对测控系统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交通系统。
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
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航空测控技术是指为了监测和控制飞行器的状态和行为而使用的技术手段。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测控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的研究。
发展趋势:1. 无人飞行技术的应用:随着无人飞行器的广泛应用,无人飞行技术成为航空测控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无人飞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提高测控的精度和效率。
2.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航空测控技术将更加依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飞行器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 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航空测控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5G 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航空测控技术可以更快速、稳定地传输数据,并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4. 智能化和自主化:智能化和自主化是航空测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飞行器的智能控制和决策,提高飞行器的自主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
策略研究:1. 技术创新: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
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应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提高航空测控技术的水平。
2. 人才培养:航空测控技术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培训机制,培养更多的航空测控技术人才。
3. 国际合作: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
企业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4. 法规制度的完善: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法规制度的支持。
政府应加快航空测控技术相关的法规制度的出台和完善,为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航空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无人飞行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化和自主化。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究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究1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现代测控技术将计算机处理作为核心技术,并能同时进行测量与控制,集测量与控制为一体。
实现各设备操作测量与管理的全自动化、智能化,通过计算机处理还能支持信息共享,具有网络化特性。
现代测控技术在社会方方面面中都有广泛应用。
1.1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现代测控技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也广泛普及在社会各行各业内。
现代测控技术是集测量与控制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主要由被测对象、控制器部分、测量仪器与应用软件、接口部分四个单位构成,能基本实现技术的自动化管理。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还存在有一定差距,我国测控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还未达到与别国的同等技术水平。
在今后我们要通过借鉴别国的优秀技术,进行不断探究与深入改革,提高我国测控技术的含量,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推进我国测控技术行业发展。
1.2 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测控技术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在未来测控技术主要以开放化和标准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开放化的测控技术能够让使用者直接接触到测控技术其中,了解其工作状态,标准化的测控技術通过以标准衡量测控的每个环节,提升测控技术的工作效率。
从技术角度来说,标准化与开放化规范与革新了传统测控技术,为使用者带来一个全新体验,从经济角度来讲,标准化与开放化通过融入新技术提高传统测控技术的技术含量,节省了新技术的开发成本。
标准化与开放化对测控技术市场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也将成为今后市场的发展主流,我们要认清发展方向然后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
1.3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现代测控技术发展正逐渐以网络化方向发展,未来网络化也将成为测控技术的发展潮流。
通过技术创新与开发新型软件实现互联网控制设备操作,并能远程控制与测量过程,信息数据也能在全球范围内共享。
互联网的引进能扩大测控技术使用范围,例如在今后我们可以不再用人工去每家每户抄水表,直接利用测控技术的网络化自动将数据进行测量然后上传至互联网,相关部门便可依据数据进行收费,实现自动抄表。
航天测控中心系统自主可控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Ab s t r a c t : Fo c u s i n g o n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 s i t u a t i o n o f a e r o s p a c e TT&C ( Tr a c k i n g ,Te l e me t r y a n d C o mm a n d )
DoI :1 0 . 7 6 4 2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6 2 0 . 2 O 1 5 — 0 4 — 0 3 0 3 — 0 6
Re s e a r c h a n d Re f l e c t i o ns o n t h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Pr o pr i e t a r y a nd
作 ,紧跟 国 内外航 天测控 技 术发展 方 向 ,组 织 并参 与 了 多项重 大科 研 项 目研
究 攻 关 , 成 功 组 织 抢 救 了 多 颗 出现 重 大 故 障 的 卫 星 , 实现 了 失 控 航 天 器 姿 态
规 律 测定 、燃料 解 冻等 多项技 术创 新 。作 为主 要 完 成人 ,获 国 家科技 进 步 二 等 奖 1项 ,部委 级科 技进 步 一等 奖 1项 、二 等 奖 7项 ,2 0 0 7年起 享 受政 府 特
对现代测控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思考
对现代测控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思考测控技术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应用普遍的学科,广泛涉及于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互联网网络技术、传感仪器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迄今为止,现代测控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远程、航空、农业、工业、医疗等领域。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世界化时代的到来,测控技术正朝着系统化、智能化、系统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
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机器化、自动化时代即将到来,测控技术在以后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逐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现代测控技术的核心界定现代测控技术就是依靠人工将实时监控到的数据录入到电脑中去,并结合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得到有用的信息。
现代测控技术主要是在现代测控系统的指导下进行自动化控制,它主要依赖的是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
现代测控技术的控制系统是一个与计算机控制相结合使用的综合系统,按照接口类型的不同测控技术可以分为三个种类:一类是基本型测控系统,一类是闭环控制型系统,一类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标准通用型系统。
测控技术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器对远程测控设备进行操作,使用测控仪器及其他的应用软件对被测对象进行基本的检测与控制。
现代测控技术的中心控制系统由计算机设定,既可以进行现状检测,又可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真正做到整个控制过程的自动化处理。
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测控技术网络化、数字化、分布式化和智能化等特点。
二、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现代测控技术延伸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军事、国防、航天、电子、农业、医疗等领域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应用于远程测控技术中现代的测控技术可以进行远程测控。
远程测控是现代测控技术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电话网以及专线的远程测控,可以应用在远程监测电网电站以及输送石油的管道和机器人等方面。
现代测控技术能够远程控制燃气、水电的自动装置检修以及诊断设备故障等。
2.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航天领域中,现代测控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器的跟踪测量,获取相关数据。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智能测控系统研究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智能测控系统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测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工业生产到航空航天,从医疗设备到智能家居,智能测控系统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自适应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为智能测控系统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最优控制效果的控制方法。
在智能测控系统中,自适应控制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的不确定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等问题,提高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智能测控系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智能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智能测控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系统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预定的控制策略和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使系统的输出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传统的测控系统中,控制参数通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系统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
这就导致当系统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控制效果可能会变差,甚至无法满足要求。
而自适应控制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自适应控制通过不断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估计系统的模型参数,并根据估计结果调整控制参数,从而使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如果加热设备的老化或者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改变,传统的固定参数控制器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温度。
而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温度测控系统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温度的变化和系统的响应,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更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自适应控制在智能测控系统中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等。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保护测控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保护、测量和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概念及作用智能保护测控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用来实现自动化保护、测量和控制的设备。
它能够自动地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智能保护测控设备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测量和监控,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电力系统的自动调整和控制,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管理和控制。
二、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智能保护测控设备是用来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的,因此其安全可靠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在设备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确保设备能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高效节能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能效问题,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节能管理。
3.智能化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进行自动监控和控制,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保护。
4.可靠性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运行,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
三、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关键技术1.微电子技术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以实现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和高性能化,使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复杂环境和工作要求。
4.人机交互技术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控制。
四、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在进行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的保护、测量和控制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具体功能和性能要求。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正日益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智能化技术运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智能化技术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影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提高测控精度传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干预,而且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精度较低。
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测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能够提高测控的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2. 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测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准确地掌握测控过程的各项参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 降低成本传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和维护,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测控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并且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避免了设备的故障,从而减少了维修成本。
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已经非常广泛。
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2. 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
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至关重要。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和GPS等传感器的智能化运用,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环境的实时感知和识别,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驾驶。
3.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家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浅析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发展
浅析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发展发布时间:2021-03-26T14:20:00.3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作者:辛树奇刘东[导读] 自主可控设备是指采用国产处理器、操作系统、固件等关键软硬件辛树奇刘东沈阳中泓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 110000摘要:自主可控设备是指采用国产处理器、操作系统、固件等关键软硬件,采用国产自主计算机系统架构设计技术研制的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等设备。
典型的自主可控设备主要由以国产芯片为基础构建的硬件设备层、以国产固件和操作系统为支撑的系统软件层、以国产数据库和中间件等构成的业务支撑层及国产应用系统层组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实现了全网络信息系统设备的国产化,能够提供系列化的信息系统设备,但是包括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领域等核心软硬件均采用国外产品,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实现“核高基”等设备的完全自主化。
关键词: 自主可控;国产芯片;信息安全一、引言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为保障信息系统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关键网络及应用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
二、国际网络安全形势(1)“震网病毒”震网病毒又名Stuxnet病毒,是一个席卷全球工业界的病毒,该病毒起源于2006年前后由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启动的“奥运会计划”。
2008年奥巴马上任后下令加速该计划。
该病毒于2010年6月首次被检测出来,是第一个专门定向攻击真实世界中基础(能源)设施的“蠕虫”病毒,比如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等。
2013年3月报道,美国曾利用“震网”蠕虫病毒攻击伊朗的铀浓缩设备,已经造成伊朗核电站推迟发电,当时伊朗国内已有近500万网民、及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遭此病毒攻击。
这种病毒可能是新时期电子战争中的一种武器。
测控系统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
测控系统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测控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自动化生产线的精准控制到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测量,从环境监测系统的实时响应到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化调度,测控系统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自适应控制技术作为测控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提高系统的性能、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这与传统的固定参数控制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传统控制方法中,控制器的参数一旦设定,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就保持不变。
然而,实际的测控系统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系统模型的误差、外部干扰、系统参数的时变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统控制方法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满足控制要求。
自适应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和自适应鲁棒控制等几种类型。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通过将实际系统的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进行比较,根据误差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使实际系统的性能接近参考模型的性能。
自校正控制则是基于系统的在线辨识,实时估计系统的参数,并根据估计结果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自适应鲁棒控制则结合了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的优点,在处理系统不确定性的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测控系统中,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例如,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工件材料的变化等因素,加工精度会受到影响。
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实时调整加工参数,从而保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其次,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干扰信号,如电磁干扰、噪声等。
自适应控制器能够根据干扰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干扰的影响。
此外,自适应控制技术还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自适应控制器能够快速调整,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智能保护测控设备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与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设计要求1. 高可靠性:智能保护测控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设计阶段就需要确保设备的高可靠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保障。
2. 快速响应:电力系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并进行处理,以减小故障造成的影响。
3. 多功能性: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具备多种保护和测控功能,如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零序保护、合闸控制等,以确保对电力系统的全面保护和控制。
4. 可扩展性:随着电力系统的变化和升级,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在后续的升级和改造中仍能满足系统需求。
二、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核心技术1. 高性能处理器: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的处理器,以快速处理电力系统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和控制决策。
2. 多种接口: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与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因此需要具备多种接口,如模拟输入输出接口、数字输入输出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3. 多功能软件: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具备多种保护和控制功能的软件算法,如差动保护算法、迟滞控制算法、电能计量算法等。
4. 数据存储和处理:智能保护测控设备需要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三、智能保护测控设备的开发流程1. 系统设计:在开发智能保护测控设备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分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规格等。
2. 软硬件开发: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工作,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用户界面设计等。
心得体会: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最新)
心得体会: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最新)心得体会: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最新)中共X省委提出,未来X产业发展着力点要放在控制力和竞争力上,把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起来,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X看产业不能只看规模、体量,而是要把多重资源叠加的优势体现出来,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能量,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现代产业体系自主性的构成要素。
现代产业体系的自主性主要包括以下构成要素:一是国民性。
产业的自主可控是以国民产业权益为主体的,控制力不能脱离国民这个主体,主要强调要使国民为主体的产业权益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保证并不受伤害。
国民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具有产业控制力的企业主体中内资所占的比重、外资的非主导作用等。
二是竞争力。
产业控制力依靠的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在开放条件下基于创新技术、标准等竞争优势而形成的。
可以说,一个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就不会有国际控制能力。
三是主导权。
在更高层次上,自主可控体现在对这个产业创新方向、技术路线的话语权,确保产品在较长时间内不被替代。
四是安全性。
自主可控是实现产业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实现产业安全的重要边界。
一国对某一产业控制力弱化,即表示该产业的安全边界受到威胁,产业控制力的提升和实现,是维护产业安全边界和实现产业安全的重要途径。
现代产业体系自主性的来源。
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能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一是核心技术。
利用核心技术控制产业体系是价值链中链主的最常见行为,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在主要产业领域垄断核心技术。
二是标准制定。
国际高端产业的竞争直接表现为标准的竞争。
比如,较长时间困扰中国发展大型商用飞机的问题是获取欧美的适航证。
尽管中国民航有自己的适航证,但国际普遍认可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标准,并且EASA 和FAA是互认的。
三是商业模式。
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部分企业利用商业模式形成的市场势力在产业链条中处于支配地位,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期
飞 行器 测控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TT &C Te ch n o l o g y
Vo 1 . 3 4 No . 2
Ap r . 2 01 5
2 0 1 5年 4月
引 用 格 式 :徐 小 琴 .测 控 设 备 自主 可 控 发 展 建 设 探 讨 [ J ] .飞 行 器 测 控 学报 ,2 0 1 5 ,3 4( 2 ) :1 3 3 — 1 3 9 .Xu X i a o q i n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d e p e n d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TT&c E q u i p me n t[ J ] .J o u r n a l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TTg a C Te c h n o l o g y, 2 0 1 5, 3 4 ( 2 ): 1 3 3 — 1 3 9 .
测 控 设 备 自主 可 控 发 展 建 设 探 讨
徐 小琴
( 北 京 跟 踪 与 通 信 技 术 研 究所 ・ 北 京 ・1 0 0 0 9 4 )
摘 要 :针 对 测 控 设 备 国产 化 建 设 需 求 ,全 面 阐释 自主 可 控 的概 念 , 系 统 分 析 国 家层 面 的 自主 可 控 基 础 软 硬 件 产 品发 展 现 状 , 以及 测 控 设 备 目前 软 硬 件 应 用 现 状 。分 别针 对 国 产 和 外 购 2款 核 心 FP GA ( Fi e l d — P r o g r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ma b l e Ga t e Ar r a y ,现 场 可 编 程 门阵 列 ) 、DS P ( Di g i t a l S i g n a l P r o c e s s i n g,数 字 信 号 处 理 ) 元 器 件 ,进 行 性 能 比 对 和 应
用 分析 ,说 明 目前 测 控 设 备 应 用存 在 的 问题 和 潜 在 的 风 险 隐 患 ,提 出宏 观 层 面 的 自主 可 控 产 业链 发 展 建 议 ,探
讨 测控 设 备 自主 可 控 建 设 发 展 思路 。 简 单 综 述 目前 自主 可控 建 设 发 展 的 几 个 成 功 案 例 。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目前 测
Ab s t r a c t : The c o nc e p t of“i nd e pe n de nt a n d c on t r o l l a bl e ’ ’i s e xpo un de d i n t h e b ac kdr op o f l oc al i z a t i on d e ve l op me nt
Co n t r o l l a b l e TT & C Equ i pm e n t
XU Xi a o qi n
( B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r a c k i n g a n d Te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T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4 )
控 设 备 自主 可 控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 软硬 件 国产 化 发 展 基 础 ,其 国产 化 建设 势在 必 行 。 关 键 词 :测 控 设 备 ; 自主 可控 ; 国产 化 ;操 作 系统 ;软硬 件
中 图分 类 号 :V5 5 6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5 6 2 0 ( 2 0 1 4 ) 0 2 — 0 1 3 3 - 0 7
DoI :1 0 . 7 6 4 2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6 2 0 . 2 O 1 4 - 0 2 — 0 1 3 3 一 O 7
Di s c u s s i o n o n De v e l o p me nt o f I n de p e n de n t a nd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T& C ( Te l e me t r y, Tr a c k i n g a n d Co m ma n d )e q u i p me n t .T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a l i n — d e p e n d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s o f t wa r e a n d h a r d wa r e p r o d u c t s a t t h e n a t i o n a l l e v e l a n d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T& C e q u i p me n t h a r d wa r e a n d s o f t wa r e a r e a n a l y z e d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mp a r i s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r e d o n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n t wo h o me ma d e a n d i mp o r t e d c o r e F PGA ( Fi e l d — Pr o g r a mma b l e Ga t e Ar r a y )a n d DS P( Di g i t a l S i g n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