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理论的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消费者理性决策对节能住宅推广的影响分析(一)

浅谈消费者理性决策对节能住宅推广的影响分析(一)

浅谈消费者理性决策对节能住宅推广的影响分析(一)论文关键词:消费者节能省地型住宅影响论文摘要:为了探究影响节能住宅推广的原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节能住宅的价格和时节能环保内涵的了解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节能住宅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要将节能住宅推向市场,关键是要降低节能住宅的造价,并且要让购房者深入了解节能住宅带来的好处。

1引言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中住宅产业对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供给日趋紧张,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这也是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

尽管与普通住宅相比,节能住宅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还有政府的大力提倡、专家和舆论的高声呼吁,然而节能住宅的推广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将从消费者理性决策过程的分析入手,在影响消费者购房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找出造成节能住宅建设推进缓慢的关键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及住宅业的发展现状“节能省地型住宅”这一概念是我国从基本国情考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其核心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与目前提倡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

住宅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十分显著。

在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占了总投资的绝大部分。

资料显示,2006年前五个月住宅的投资额达3892.28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68.8%。

住宅产业对资源的占用、能源的消耗、环境的负荷是相当大的。

据统计,城市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

基于消费者理论的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基于消费者理论的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那么, 为什么政府往往喜欢采用消费券( 即专项补贴基金) 的方式
基金项 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 年度资助颂 ‘ 08 建筑节能法律问题研究” 主持人姜军
作者 简介 : 军(94 )男, 姜 16一 , 黑龙 江哈 尔滨人 , 授 , 副教 硕士 生导师 , 事经济 法、 从 建设 工程合 同研 究 ; 刘焕君(96 )男, 18一 ,
21 第 1 00年 4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0MI C RES EARCH GUI DE
No 1 2 1 .4, 0 0 S r lNo8 ei .8 a
总第 8 8期
基 于消费者理论 的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姜 军 , 焕 君 刘
( 北京建筑工程学 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 院 , 北京 1o 4 o o4)
筑节能工作 , 希望人们进行更多的建筑节能活动, 制定了一系列推动 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 政策, 以期通过这些政策, 促进建筑节能目标
的实现。 假设某建筑产品x在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下,可以有效地实现
指定用途相当于 A H的产品 x消费量 , 则新的预算线为 A G线。然 H 而政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券与直接发放补助金的结果一样, 最优消费选择点仍为 E 点。 ]
综合比较以上 3 种政策, 从增加人民福利的角度看, 消费券和补 助金的效应相同, 并都优于低价格政策; 然而, 就增加产品 x消费量
来看 , 低价格政策更为有效 。
建筑节能, 政府希望人们增加该节能建筑产品 x的消费。 政府采取的 政策措施通常有三种:1直接影响建筑产品x的价格 , () 如使该节能 建筑产品X降低价格;2发放补助金;3发放指定用途的该建筑产 () () 品x的专项补贴基金, 即消费券。我们假定该 3 项政策的成本一致, 在这样的前提下, 我们运用消费者理论对这 3 项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收稿 日期 :0 0 0 — 1 2 1— 3 1

2024年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实现分析

2024年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实现分析

2024年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实现分析一、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传统的建筑方式往往忽视能源效率,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因此,实现建筑节能是减缓能源危机、减少碳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建筑节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先进的建筑设计和节能技术。

例如,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双层或多层玻璃窗等,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此外,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绿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绿色生活是一种追求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简约、绿色、循环的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的实践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旨在降低个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在建筑领域,绿色生活的实现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践中。

绿色建筑注重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旨在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例如,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推广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以及合理规划建筑空间,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实践。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的融合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

建筑节能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为绿色生活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而绿色生活的理念则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

将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相融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绿化空间。

在设计阶段,应注重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环保性,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系统和绿色建筑材料。

在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得到有效实现。

在运行阶段,应加强维护和保养,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能源利用效率。

四、政策与法规的推动作用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政府可以引导和规范建筑节能与绿色生活的发展。

4C营销理论下的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4C营销理论下的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4C营销理论下的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王卓然;赵亚飞【摘要】建筑是能源的消耗大户,我国既有建筑的存量很大,建筑节能改造能有效地减少既有建筑的能耗,但在实际项目中,建筑节能改造的效果与原先设计目标有着很大偏差,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4C营销概念来探讨使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可能性,分析了其面临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应对方法。

%Building’s energy consumption share large part of ove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large number of existing buildings, hence energy-eficient retrofit existing building could help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However, in fact, there have huge gap between real project’s result and design target, “human factor “i 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Make building retrofit project market-oriented could help to reduce efect from “human factor”. This paper try to use 4c marketing concept into retrofit project to reduce efect from “human factor”. At last, put forward several s uggestions to take this action into practice.【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4C营销理论;建筑节能改造;消费者利益导向化【作者】王卓然;赵亚飞【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建筑改造背景建筑改造是以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相当于赋予老建筑第二次生命。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建筑节能旨在通过合理使用能源和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包括建筑物的热学性能、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首先,建筑物的热学性能对于节能至关重要。

优化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热能的损失,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步骤。

在建筑保温材料方面,需要选用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如聚苯板或岩棉等。

此外,隔热层、保温层和隔热窗户等措施也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热学性能。

其次,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理论基础。

建筑能源消耗主要有采暖、制冷、照明和电力等方面。

通过引入高效能源系统和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和制冷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电器也是减少能耗的重要手段。

最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建筑节能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建筑环境与室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会对能源消耗和舒适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被动设计手段,可以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次数,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在建筑节能的应用研究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是建筑外保温技术,通过在建筑外墙增加隔热层,可以有效减少热能的损失。

其次是高效节能的供热和供冷系统,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可以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

再次是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手段,实现建筑设备的优化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减少建筑面积、改变建筑布局等进行节能。

总之,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潜力巨大。

为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如何?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建筑节能政策的主要类型1、强制性标准与规范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节能指标。

例如,规定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性能、门窗的气密性能、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效比等。

2、财政激励政策为了鼓励建筑节能,政府会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比如,对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建筑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或者对节能型建筑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

3、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达到一定节能标准的建筑授予绿色建筑标识。

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开发商和业主对节能建筑的重视。

4、宣传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意识,培养专业的建筑节能人才。

二、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情况1、标准与规范的执行在一些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新建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节能技术和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另一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标准的执行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建筑未能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2、财政激励政策的效果财政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的积极性。

开发商和业主为了获得补贴和税收优惠,更愿意投资于节能建筑。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资金的发放不及时、申请流程繁琐等,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3、绿色建筑认证的推广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在逐步推广,但认证的范围和数量仍有待提高。

一些地区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不够完善,导致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4、宣传教育与培训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专业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建筑节能人才仍然短缺。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众多行业中,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量占比较高,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为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1. 建筑节能的概念及意义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合理使用和有效节约能源,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意义在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筑物理、热力学、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等多个学科。

这些学科为建筑节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例如,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研究,可以找到具有良好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导热性能的材料,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效。

三、建筑节能的应用研究1. 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体型、窗墙比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采用合理的朝向、优化体型系数、设置遮阳设施等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此外,还应选用高效的空调系统、采暖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以实现节能降耗。

2. 建筑建造阶段的节能技术在建筑建造阶段,应采用节能施工技术,如外墙外保温技术、屋顶绿化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能效水平。

此外,还应选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绿色建材、低碳建材等,以降低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3. 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管理在建筑运行阶段,应加强节能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

例如,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为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制定合理的用能计划,控制建筑的用能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等。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1. 建筑节能的概念与意义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其意义在于实现建筑物的绿色、低碳、环保发展,降低建筑行业对能源的依赖,减轻环境压力。

2. 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热工学、建筑物理学、建筑材料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学科。

这些学科为建筑节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设备配置,可以实现建筑物的良好保温、隔热、通风等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建筑节能的应用研究1. 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布局、朝向、体型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

例如,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朝向,可以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空调负荷;通过优化体型设计,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的面积,降低外墙传热损失。

此外,还可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和先进的节能技术,如保温材料、新能源利用技术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2. 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措施在建筑施工阶段,应严格遵守节能规范和标准,采用节能施工工艺和设备。

例如,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采用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降低能耗;加强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和监控等。

此外,还应注重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 建筑物使用与维护阶段的节能措施在建筑物使用与维护阶段,应加强能源管理和维护工作。

例如,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情况;定期对建筑物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推广节能型照明、空调等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分析

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分析

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分析建筑节能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在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不断努力,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了建筑节能标准和政策,以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本文将对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进行分析。

一、建筑节能标准的种类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建筑行业实施的强制性标准。

例如在中国,国家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的能耗限制和设计要求。

地方标准是对某个地方特定范围内的建筑行业实施的标准,比如某个省或市的建筑节能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会参考国家标准,并根据本地气候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整。

行业标准是对某个特定行业内的建筑实施的标准,例如商业建筑、住宅建筑或办公建筑。

行业标准通常针对该行业的特殊需求和特点进行制定,以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

二、建筑节能标准的内容建筑节能标准涵盖了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的各个环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标准鼓励采用 passivhaus 理念,即通过设计建筑结构、朝向和外立面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建筑热力学性能要求,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在材料选择方面,标准强调使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节水设备。

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包括了合理使用能源的要求,比如建筑施工期间的临时设备使用效率要求。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施工现场的节能管理措施,如使用低能耗照明设备和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等。

在使用阶段,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配备节能设备和系统,如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和照明系统的照度要求。

标准还鼓励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三、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动为了促进建筑节能,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鼓励建筑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就注重节能,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落实。

其次,政府制定了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法规,以确保建筑企业和业主遵守相应的标准,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绿色建筑论文: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

绿色建筑论文: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

绿色建筑论文: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提要: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初始投资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举步维艰。

绿色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舒适度。

各国关于舒适性方面的评级标准,除了澳大利亚是消费者都可以去判断是否是绿色建筑外,其他国家均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判断的。

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性,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但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本文认为应该从消费者角度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舒适性;消费者一、引言2005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表明,绿色建筑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由于绿色建筑由于采用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其初始投资成本高要比传统建筑高5%~10%,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举步维艰。

绿色建筑建设的盲目:一是盲目追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高档次、全覆盖,造成系统完成后不能够充分利用或置之无可用,导致投资的浪费;二是开发商追求建筑的销售过程中的“卖点”,各种智能化系统都要上,但都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达到满足实际的应用效果。

而绿色建筑的首要目标是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它不一定是豪华的,但必须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是低能耗的。

同时,人居委提倡的绿色节能建筑理念是“首先要解决的是舒适度”。

二、国内外现状从国内外关于绿色建筑评级标准来说,各国关于何为绿色建筑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系统)、绿色建筑挑战(GBC),美国的LEED等,我国《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要求的重点,比较偏向于对外界环境冲击的考量,包括在环保与能源资源方面的要求,此部分可与先进国家相媲美。

建筑节能的经济分析

建筑节能的经济分析

建筑节能的经济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措施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建筑节能的范畴广泛,涵盖了从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到设备运行等多个方面。

在建筑设计阶段,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比如,将建筑物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设计合理的窗户位置和大小,能够有效地降低白天的照明能耗。

同时,通过优化建筑的外形和结构,减少建筑的表面积,也能降低热量的散失或吸收,从而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负荷。

在材料选择方面,使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交换。

这些材料虽然在初始成本上可能相对较高,但其长期的节能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初期投入。

此外,新型的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既能保证良好的采光效果,又能有效地阻挡热量的传递。

建筑设备的节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高效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等都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变频空调可以根据室内实际负荷自动调节运行功率,避免了传统空调在低负荷时的能源浪费。

LED 照明灯具相较于传统的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虽然单价较高,但长期来看能够节省大量的电费。

从经济角度来看,建筑节能的前期投入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然而,通过仔细的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投入往往能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通过能源费用的节省得到回收。

以一个商业建筑为例,假设初始投资进行节能改造需要 100 万元,每年能够节省能源费用 20 万元。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大约 5 年就能够收回初始投资。

而建筑的使用寿命通常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剩余的使用年限内,所节省的能源费用将成为纯收益。

此外,建筑节能还能带来一些间接的经济效益。

建筑节能政策解读

建筑节能政策解读

建筑节能政策解读一、背景介绍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关乎着国家的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各国纷纷出台了建筑节能政策。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建筑节能政策的必要性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灾区,建筑物的供暖、制冷、照明等设备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和燃料。

而传统的建筑通常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因此,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筑节能政策的主要内容1.能源效率标准:建筑节能政策通常会规定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考虑节能因素,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

2.节能认证:为了检验建筑物是否符合节能标准,政府通常会设立节能认证机构,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

3.碳排放要求:建筑节能政策还会规定建筑物的碳排放要求,鼓励使用低碳材料和清洁能源。

4.奖惩措施:为了促进节能措施的执行,政府通常会设立奖励机制或者处罚机制,鼓励建筑业者采取节能措施。

四、建筑节能政策的影响1.促进技术创新: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

2.减少能源消耗:节能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减少了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提升建筑品质:节能政策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考虑节能因素,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质量。

五、结论建筑节能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国应该加大对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和环保发展。

希望借助建筑节能政策,建筑行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建筑是能源的大宗消费者之一,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节能的设计可以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为用户节省能源费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外墙的节能设计。

外墙的设计应该考虑建筑的气密性、隔热性和保温性,以减少建筑内部的能量损失。

建筑外墙应该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并设置适当的隔热层,减少室内外温差对建筑的影响,并避免热桥效应。

另外,高效的玻璃窗可以提高建筑的透光性,降低建筑的能耗。

其次是建筑屋顶的节能设计。

屋顶的采光和通风设施应该针对建筑的位置、方向和使用情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建筑屋顶也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热水器,以产生清洁能源并实现能源回收。

第三是建筑室内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室内照明、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结合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照明系统应该采用高效、低耗的灯具,并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保证建筑室内的照明需求同时避免浪费能源。

空调和通风系统应该采用节能型设备,并利用新风系统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最后是建筑用地和室外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占用用地的规划和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避免建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对于室外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建筑的节能因素,例如绿化带的设置、太阳能造价的分布和利用等。

总之,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节能设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外环境等多重效益,同时使建筑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进更大的一步。

建筑节能中的新能源利用政策研究

建筑节能中的新能源利用政策研究

建筑节能中的新能源利用政策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在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推动建筑节能,加强新能源的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节能中新能源利用的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性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包括电力、热力、燃气等。

同时,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等优点,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太阳能可以用于提供热水、发电;风能可以用于小型风力发电;地热能可以用于供暖和制冷等。

通过合理利用新能源,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二、新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现状(一)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住宅小区和农村地区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

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在逐渐兴起,一些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开始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二)风能利用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小型风力发电设备被应用于建筑中,为建筑物提供部分电力。

然而,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其在建筑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三)地热能利用地热能在建筑供暖和制冷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提取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在大规模推广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成本的挑战。

(四)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在农村地区的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利用农作物秸秆、薪柴等生物质燃料进行供暖和炊事。

但生物质能的利用存在着效率低、污染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建筑节能中新能源利用政策现状(一)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建筑节能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建筑节能的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

二、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1.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重要性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系统及设备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的目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实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1)热工学原理:通过研究热量的传递过程,分析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如传热系数、热阻等,为节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建筑物理学: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建筑物的热、声、光、电等物理环境,为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倡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理念,为建筑节能提供指导思想。

三、建筑节能的应用研究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1)外墙保温技术:采用高效保温材料,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传递损失。

(2)窗户节能技术:通过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Low-E玻璃等材料,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

(3)屋顶保温技术:采用高效保温材料、设置隔热层等技术手段,降低屋顶的传热损失。

2. 能源系统优化技术(1)太阳能利用技术: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电力或热水。

(2)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土壤的恒温特性,为建筑物提供冷暖空调服务,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自动化管理,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能源使用,达到节能目的。

四、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为例,该建筑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

在围护结构方面,外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窗户采用Low-E玻璃;在能源系统方面,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地源热泵系统。

建筑环境中节能减排的技术与政策

建筑环境中节能减排的技术与政策

建筑环境中节能减排的技术与政策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尤为重大。

建筑环境中的节能减排不仅关乎着能源的有效利用,更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筑环境中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等方面。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应运而生。

首先,高效的保温隔热技术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之一。

在建筑的外墙、屋顶和地板等部位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降低采暖和制冷的需求。

例如,真空绝热板、气凝胶等新型保温材料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智能照明系统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如 LED 灯,能够在提供足够照明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

在采暖和制冷方面,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供热和制冷,其效率比传统的空调系统高很多,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空气源热泵则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进行供暖,在温和气候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则能够为建筑的部分用电设备提供电力。

此外,还有太阳能采光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建筑通风系统的优化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通风能耗。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开口和通风通道,利用风压和热压实现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的运行时间。

除了技术手段,政策在推动建筑环境节能减排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对新建建筑的能耗指标提出明确要求。

这些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围护结构、设备系统、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确保新建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具备良好的节能性能。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策略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策略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策略研究方案: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策略引言:绿色建筑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而设计建造的建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绿色建筑市场正逐渐发展壮大。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影响着市场的发展策略,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并提出相应的市场发展策略。

研究目标:1. 调查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2. 分析绿色建筑市场的潜在发展策略;3. 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

将进行一项问卷调查来获取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与偏好的定量数据。

然后,将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他们对绿色建筑需求与偏好的更加详细的定性数据。

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方案实施:1. 设计问卷:根据研究目标,设计一份包括消费者对绿色建筑需求与偏好的多个方面的问卷,确保问题准确,能够有效获取相关数据。

2. 问卷调查:在目标受众中进行问卷调查,例如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家庭或办公场所的员工。

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访者,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在问卷调查前,要事先说明调查目的,保证受访者的知情同意,并保证问卷的匿名性。

3. 深度访谈: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绿色建筑需求与偏好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访谈中可以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如半结构化访谈,以便受访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4. 数据采集和整理: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

将定量数据输入统计软件,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将定性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和主题提取,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洞察力。

5. 数据分析和创新发展: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索消费者对绿色建筑需求与偏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市场发展策略。

2024年建筑节能看法分析论文

2024年建筑节能看法分析论文

2024年建筑节能看法分析论文一、建筑节能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推动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例如,我国政府就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并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建筑节能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外墙保温技术、节能门窗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都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建筑节能的挑战与问题尽管建筑节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建筑节能的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单位和个人来说,难以承受。

其次,当前市场上的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节能效果。

此外,一些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导致建筑节能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建筑节能的解决方案与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与对策: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政府应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措施,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同时,加强对建筑节能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产品质量和节能效果。

推广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成熟度和普及率。

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合作,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经验。

提高公众节能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消费者角度绿色住宅建筑经济性分析

消费者角度绿色住宅建筑经济性分析

消费者角度绿色住宅建筑经济性分析摘要:近些年来,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的发展也有目共睹,然而考虑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接受度和评价对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建筑的因素,并对绿色住宅建筑进行费效比分析,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住宅建筑的认知。

关键字:绿色住宅;费效比分析;消费者角度1 引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即绿色住宅建筑的普及推广。

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住宅建筑进行经济分析。

2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购买影响因素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绿色住宅市场也不例外,只有市场的需求量增加,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绿色住宅的推广。

需求量的大小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密不可分。

2.1 运营成本对于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即住宅的运营成本。

根据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相关规定,绿色住宅的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都有相应的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地热能,减少空调采暖所需能耗。

水资源使用方面,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日常居住中,从用电成本和用水成本考虑,其运营成本都将大大低于普通住宅。

2.2 居住条件在购买住宅时居住条件无疑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居住条件优越的建筑要更具优势。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住宅从日照条件、采光条件、隔声效果、通风条件和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等五个方面都做出了强制规定,对于居住空间的视野、室内湿度、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室内温度、室温的调控设备、遮阳措施和有关室内空气的装置等也有具体要求。

这些有关绿色住宅评价的规定保证了绿色住宅的居住条件。

2.3 群体认知另一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即群体认知[2],也就是周围人群对绿色住宅的认知程度。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范文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相当一部分,因此,对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分析其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建筑节能的理论基础1. 定义与意义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及维护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舒适度的目的。

这一概念涵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具有深远的意义。

2. 理论框架建筑节能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效率理论,即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能源消耗;二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即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三是生态建筑理论,即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设计、建造和维护建筑物。

三、建筑节能的重要性1. 节约能源:建筑节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保护环境:通过建筑节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3. 提高舒适度: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4. 经济效益:虽然建筑节能的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长期来看,可以节省能源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建筑节能的应用研究1. 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节能设计,如采用保温材料、双层玻璃等节能材料和构件。

同时,应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朝向,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

2. 施工阶段:在建筑施工阶段,应采用节能施工技术,如使用节能型机械设备、优化施工工艺等。

此外,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避免能源浪费。

3. 使用与维护阶段:在使用与维护阶段,应加强能源管理,制定合理的能源使用计划。

同时,应定期对建筑物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运行。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绿色建筑为例,该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了建筑节能的理论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消费者理论的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作者:姜军,刘焕君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4期
摘要:政府常常采用某种政策鼓励人们从事某项活动。

在推动建筑节能的过程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可以加快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从消费者理论来看,建筑节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消费者在建筑上的效应,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在建筑上的效应,全社会在建筑上的“福利”,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消费者理论;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61-02
当能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后,建筑作为日常耗能的主要发生场所,面临着节约能源的诸多问题。

而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节能已经成为建筑产品的鲜明标志。

建筑作为一个人工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中,面对消费者,其价值将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现。

在市场经济中,节能建筑也必须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现其价值,实现其建筑节能的目标。

一、建筑节能与消费者理论
本文所称的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节能[1],即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建筑节能最终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的利用效率”。

消费者理论[2]是研究个体如何在客观资源有限的限制下,追求主管消费的最高评价的理论。

从消费者理论来看,建筑节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消费者在建筑上的效应,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在建筑上的效应,全社会在建筑上的“福利”,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

二、建筑节能政策的消费者理论模型分析
政府常常采用某种政策鼓励人们从事某项活动。

政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希望人们进行更多的建筑节能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期通过这些政策,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假设某建筑产品X在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节能,政府希望人们增加该节能建筑产品X的消费。

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通常有三种:(1)直接影响建筑产品X的价格,如使该节能建筑产品X降低价格;(2)发放补助金;(3)发放指定用途的该建筑产品X的专项补贴基
金,即消费券。

我们假定该3项政策的成本一致,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运用消费者理论对这3项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该节能建筑产品X处于低价格政策下,相当于该节能产品X相对其他建筑产品降低价格,故预算线由图1中的AB线移为AC线,且最优选择点由E1点移为E2点,消费X量由S1增至S2。

此时,政府的补助支出为E2D。

若在维持相同的X产品消费预算下,改为直接发放补助金E2D,在此政策下,预算线由AB线向上平移E2D而为FG线,对X消费量会增加,新的最优选择点为E3,U3>U2,消费者的偏好明显提高了;但S3
另,如果政府希望补助金直接补助于产品X的消费,而改为采用发放指定用途的节能产品X 消费券的方式,即发放图1中E2D等额的消费券。

因人们的实际收入也增加,所以预算线会向上平移E2D的距离,但因为指定补助金只能用于消费产品X,因此相当于必须将FA部分转换为相当的产品X数量,亦即AH的数量,因此以消费券指定用途相当于AH的产品X消费量,则新的预算线为AHG线。

然而政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券与直接发放补助金的结果一样,最优消费选择点仍为E3点。

综合比较以上3种政策,从增加人民福利的角度看,消费券和补助金的效应相同,并都优于低价格政策;然而,就增加产品X消费量来看,低价格政策更为有效。

那么,为什么政府往往喜欢采用消费券(即专项补贴基金)的方式呢?消费券的政策意义为何呢?
有时候,个人的最优消费选择可能为不购买任何产品X,比如其主观对X的评价低于市场对X的评价。

如图2所示,无论是采用低价格政策(预算线为AB,最优选择是A点)还是直接发放补金(预算线为FG,最优选择是F点),均不会增加人们对X的消费,最优选择均为不购买节能建筑产品X,即维持X的消费量为零的角解。

但若将同样的补助金FA转为AH的指定用途的消费券,则预算线变为AHG线,此时的最优选择为H点,消费者会选择S的产品X消费量。

在发放消费券的情况下,人们的偏好低于补助金,即U2
因此当存在角解时,会出现不购买商品X的最优选择。

但消费券政策可以保证产品X存在基本的消费量S,这就是消费券的真正政策意义。

需要这种消费券政策的商品往往是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福利密切相关的商品,如教育、休假等。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强制性政策,如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等政策,在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

三、现有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自我国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以来,在建筑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促进政策。

本文选取三个代表性政策,以上文所示理论模型为依据进行分析。

(一)节能产品惠民工程[3]
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5月21日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对10类高效节能产品以及已经实施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应用。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方式为:采取间接补贴方式,对高效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给予补助,即由生产企业按承诺推广价格减去财政补助后的价格销售高效节能产品给消费者和用户,最终受益人是消费者和用户。

该工程是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直接影响节能产品在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使节能产品的价格降低,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效应,增加人民福利,并且可以直接有效地增加节能产品的消费量,加快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

(二)太阳能光电建筑财政补助[4]
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

其中,第七条规定,“申请补助资金的单位应为太阳能光电应用项目业主单位或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

该政策的效应相当于针对在建筑上应用太阳光电这一特定领域的“消费券”,这一政策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推广太阳能光电技术与产品,并且使“太阳能光电”获得国家政策上的认可与支持,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利益;二是,专项资金的补贴对象为应用太阳能光电的项目业主或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提高直接消费该节能技术的“消费者”的效应与福利。

该政策从长期来看利于太阳能光电这一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全民福利;但从短期来看,由于该政策没有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消费者,因此该政策并不能快速提高太阳能光电系统在建筑产品上的应用量。

(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5]
2007年12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重新修订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该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完全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该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办法。

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这相当于通过缴纳基金的方式提高了非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价格,从而降低使用非新型墙体材料的效应,降低非新型墙体材料的消费量。

在管理办法中还规定了基金的使用办法,主要用于与新型墙体材料研发、推广、示范等,其效应相当于“消费券”,保证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四、结论
从消费者理论的角度看,补助金和消费券的政策可以有效增加人民的福利,但在增加商品消费上不如降低商品价格有效。

补助金政策相当于直接增加人民收入,消费券在增加人民福利上
不如直接发放补助金政策,不如提高人民收入更能增加人民福利。

消费券的真正政策意义在于
保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密切相关的商品的基本消费。

在建筑节能市场中,因建筑产品自身的特性,使得节能产品面临比一般消费品更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因此政府的政策应该坚持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并且使政府政策的综合效应更符合经济规律。

具体而言,政府的政策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1.对政府的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到的终端消费市场,应该使其政策的效应相当于直接提高群众收入或直接降低节能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实现推广建筑节能产品的目的。

2.由于建筑产权的原因,必须需要产权拥有人配合的建筑节能行为,可短期实现的专用券不
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3.对于难以直接在终端市场产生效应但短期内可实现的建筑节能行为,强制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如可执行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4.短期内不能对终端消费市场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利于建筑节能的,应该建立长期的补
贴基金以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Z].2008:7.
[2] 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 刘新宇.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正式启动.党建文汇(上半
月)[G].2009,(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Z].2009,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Z].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