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
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摘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在现实教学中,学困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困生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以小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字:“学困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一、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引导。
首先,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并利用多种渠道来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以及日常生活等等。
其次,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针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但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可以采用鼓励式教学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关怀。
最后,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困生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让其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写作业时不认真、审题不清等,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也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
因此,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例如: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例如:“小明是谁?”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了解自己,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完善。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学困生是指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学业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自卑、焦虑、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等方面。
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教育对策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改变教学方法、提供心理支持、激发动机等。
首先,学困生常常具有明显的自卑心理。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容易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其他同学的水平。
教育对策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来改变这种心理特征。
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困生与其他同学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定期反馈的方法,及时给学困生提供学习进步的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从而提高自信心。
其次,学困生常常存在焦虑情绪。
他们对目标压力较大,担心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进而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教育对策可以通过情绪管理的方式来缓解学困生的焦虑。
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困生了解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并提供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学困生常常缺乏学习的动力。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目标和动力,容易厌学。
教育对策可以通过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来改善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与学困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其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题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困生的认知控制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最后,学困生常常存在学习习惯差的问题。
他们可能存在学习时间不合理、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教育对策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告诉学困生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推动他们改变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自卑、焦虑、动力不足和学习习惯差等方面。
浅析如何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摘要:文章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某一班级中贫困学生为例,对其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影响以及后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克服大学生贫困自卑心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克服0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投入,不仅表现在高等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还表现在对学生奖助学政策上,尤其是对贫困家庭的学生,目前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有包括奖、贷、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的助学政策以及“绿色通道”等形式,这些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帮助。
但同时也给贫困家庭学生带来了天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是高校老师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1相关案例AA,女,来自苏北农村家庭,学费通过助学贷款筹得,大一、大二期间表现良好,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工作积极,曾三次获得奖学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认真”二字打头,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在大三刚入学时,该生第一次通过QQ 留言的形式向笔者诉说她的痛苦,作为辅导员,笔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该生,向其了解痛苦的原因。
该生上学期综合测评成绩由原来班上的第二名下降到十一名,还有一门专业课不及格。
她自己认为同学们都在嘲笑她,背后议论她。
大三开学来害怕与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更不愿意与同学相处,只想独来独往,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别人会看不起。
不敢出现在公共场所,走路不敢抬头,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
之前,自己想通过好成绩,给自己增加点自信,现在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丧失了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她说自己平时很少与同学说话,觉得与人相处自己总是低人一等,几次想放弃上大学的念头,上大学也是一直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该生在心理上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自卑感和挫折感。
2案例分析该生家住农村,家中五口人,爷爷、父母、弟弟和该生,家中无经济来源,爷爷年迈体弱多病,常年吃药,父母身患重病,医药费开销很大,家庭负担沉重,加之弟弟与该生都在上大学,该生和弟弟的学费都是贷款,家庭生活极其艰难。
六年级转化学困生措施
六年级转化学困生措施一、主要措施: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学困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
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
3、晓之以理,增强学困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
4、创设情境,锻炼学困生的意志针对学生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
5、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
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二、学困生转化步骤及安排。
1、扩大“闪光点”。
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转化过程,就是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扩大的过程。
学困生的长处与短处往往交织在一起,不易被发现,作为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2、捕捉“动情点”。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小学中低年级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中低年级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小学生是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困生的现象。
学困生一般指的是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和问题,无法顺利跟上班级的进度,造成心理困扰和学习压力增加。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困生更是需要引起重视和关心的对象。
他们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焦虑、自信心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帮助,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
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困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学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1. 自卑情绪:学困生往往会因为长期学习成绩不佳而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别人的标准,失去自信心,影响学习和生活。
2. 焦虑情绪: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学困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无法跟上进度,害怕失败和受到批评,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3. 自信心不足:长期的学习困难往往会让学困生产生自信心不足的情绪,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对未来失去信心,影响学习动力和发展。
教育对策:1. 关注和引导:对于学困生的自卑情绪,老师和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和关注,通过倾听和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心态,培养自信心。
2. 改变学习环境:学困生的焦虑情绪往往与学习压力过大有关,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改变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压力,例如减少考试成绩的过多强调,增加课外活动的趣味性等,让学生更轻松地面对学习。
3. 鼓励和支持:学困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爱和重视的,老师和家长可以及时赞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和学习动力。
4. 提供学习帮助: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学习辅导和帮助,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的学习。
5. 培养兴趣爱好:除了学习,学困生也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课外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心理平衡。
心理辅导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文/高敏超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心理辅导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几乎每个班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小学阶段,学困生容易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为解决小学学困生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学困生心理特点分析1.学习动机不足学困生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他们可能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或者对学习感到厌倦和疲惫。
因此,在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2.学习焦虑过重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或达到期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往往较高,而其他学生相对较低,学困生因未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从而陷入学习焦虑的情境中。
3.自尊心受损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佳、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而感到自卑和失落,自尊心受损。
他们可能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避免与同学交流,甚至产生自闭倾向。
心理辅导的意义1.激发学习动机通过了解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有方向地学习。
通过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状况,找到他们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和疏导这些消极心理。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辩论赛、主题班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当他们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成就感时,就会更加喜欢学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身边人、名人身上汲取力量,如老师、同学、父母的激励,他人学习的故事等,这样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和依赖,同时也会感到畏惧和紧张。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困生可分为三种:一是学习问题学生。
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上进心,无远大理想目标,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等等。
二是思想品德问题学生。
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无集体观念,对待学习漠不关心,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感情冲动,逞能好强,行为习惯不良等等。
三是心理问题学生。
表现为性格乖戾、孤僻,集体意识差,甚至有“自闭”倾向等。
可以说,学困生的心态比较复杂,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却由于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表现出胆怯和自卑。
一些问题学生虽然外表装作对什么都无所谓,有时还自视孤傲,但内心常常很自卑,没有自信心,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
我们应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呢?一、研究学生,找出原因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就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
二、降低门槛,激发兴趣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
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
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兴趣。
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我会让学困生做常规作业(如朗读课文与抄写、听写生字词),让学困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三、主动出击,帮扶前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
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他们。
(一)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
各班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辅助网络,让学困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接对同学,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
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注意设计帮扶学困生的环节,设计一些符合学困生实际水平能解答的问题去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措施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成绩较差或者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
学困生的存在给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学困生转化成为优秀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措施展开讨论。
一、调整心态,建立自信心学困生往往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等问题,首先需要调整心态,建立自信心。
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学困生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
要鼓励学困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培养他们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
学困生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力。
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一步。
学困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时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表。
学困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学习时间。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考虑,以确保学习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学校和家长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参与态度。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人士来给学生做报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四、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学困生通常需要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学校和家长应该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可以通过增加辅导班次、安排个别辅导老师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学校和家长还应该关注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积极解答疑问,帮助学生排除阻碍学习的困难。
五、鼓励和表扬学困生的进步和努力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鼓励和表扬学困生的进步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困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矫治措施
比如 , 的 中学生 因为 自己是“ 豆牙 ” 有 绿 体形 而深感苦 恼 , 在 学校 组织 的各 种文娱 活动 中羞 于 出头 , 即使在烈 日炎 炎的夏季 , 也不 愿换掉长衣 长裤 , 加上 周围人 的讥笑 嘲讽 , 自尊心受到7 重 的伤 害 , 就会表现 出越来 越明显的 自卑 心理。 中学生凡 因身材矮 小、 而貌丑陋 、 体形不佳 、 口齿不清等而 胆怯 、 敏感 、 退缩 的都是身 体 方 面 存 在 自卑 心 理 的 表现 。
始终觉得 不如别人 自卑心理便悄然滋 长 。除此之 外 , 父母 的 自卑
见 , 怕 做 自己想 做 的 事 情 , 做 不 好 , 任 何 事 情 都 会 小 心 翼 翼 害 怕 做
对 自己的关怀 。 因此 , ” 我们对学生 的点滴进步和微小 的成绩 都要 及时、 热情地 给予表扬 , 使他 们产 生一种愉悦感。多次 、 反复的表
扬 会 使 他 们 产 生 自豪 感 并增 强 自信 心 。
败 的原 因 , 鼓励他们奋发图强, 万万不可不 问青红皂 白横加指责。
( ) 持 以表 扬 为 主 二 坚 心理 学家威廉 ・ 詹姆 斯 说 :人 性 最 深刻 的原 则 就 是 恳 求别 人 “
自我否定 、 自我 拒绝 的心理状态 。 自卑 , 不是 指客观 上不如别 并 人, 而是 主观 上认为 自己不如别 人 。如 : 不敢举 手发表 A己 的意
身体健康 , 由于其他主客 观原因使之与该生 所在学校达 到的学 而 习水平 , 以及 自己可能达到 的水平 之间存在较 大差距的学生 。在 农村 中小学 中 , 这类学 生大量存 在 。学 困生形 成 的原 因很 多 , 自
卑 是 其 中重 要 一 条 。 自卑 心 理 是 指 由 于 不 适 当 的 自我 评 价 和 自我 认 识 所 引 起 的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面临诸如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低、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辅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1. 学习动力低下:学困生常常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他们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心理。
2. 自信心不足: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的自信心往往受到打击。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超越困难,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3. 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常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4. 学习习惯不良:学困生常常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如拖延症、不会自主学习、不善于总结等,这些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
二、辅导策略1. 调整学习动力: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辅导员要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辅导员要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 建立自信心:辅导员要重视学困生的自信心问题,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与学困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教授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学困生改善学习方法,辅导员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等。
并且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辅导员可以通过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等。
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帮助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堂等。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辅导策略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制定和实施。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弱、学习成绩差等。
学习困难本身并不是一个心理问题,但是长期面对学习挫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1. 自卑感
学习困难可能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下降,进而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无法达到其他同学的水平,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应对方法:鼓励学生不要过分强调成绩,而是注重进步,每次进步都应该得到肯定。
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提高自信心。
2. 焦虑和压力
学习困难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
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害怕失败,进而导致学习焦虑。
应对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适当放松,减轻压力和焦虑。
3. 抑郁和情绪障碍
长期的学习困难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导致抑郁和情绪障碍。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无望和失落,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应对方法: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引导他们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负
面情绪。
总之,学习困难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问题,而是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建自信,提高学习水平和心理健康。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问题及对策
材的一个 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在教学 中应注重引导学生
阅读地 图 , 让他们学会从地 图上 获取有用的信息 , 如《 七大洲
和 四大洋》 教学时 , 要求学生观察各大洲 的轮廓并画 出简单 的 世界地图 , 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 “ 学困生” 也喜欢在同学 面前展 现 自己的才华 , 自然 , 他们 的积极性很高 , 学 习效果也不错 。 三、 对“ 学困生” 自卑心理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 目中的崇拜 者和偶像 。教 师对学生 的 评价 , 就如一把打开学生探求 知识大 门的金钥匙 , 更是 哺育 学 生健康 、 快乐 、 成长的乳汁 。 教育不仅让好学生进步 , 更要让 学 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 中应 以激励学生为主 , 采取不 同的方式 , 从课堂作业 、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 行全 面客观 的评价。 1 . 课堂评价 : 在课 堂教学 中 , 以激励性 的评价 为主。一 般 “ 学 困生” 缺乏 自信 , 上课从来不举 手 , 教师要及时鼓励 , 当“ 学 困生” 回答 了某些 开放性 的材料分析题 时 , 就马上表扬 : “ 这位 同学的回答很有创意 , 值得大家学习。 ” 同时 , 在课 堂上经常给 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 , 一个鼓励的眼神 , 激励 “ 学困生” 好上加 好,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 2 . 作 业评价 : 对于“ 学 困生 ” , 帮 助他们认 识作业训练 的重 要性 , 经常鼓励他们按 时完 成作业 , 只要 他们有一点进步 , 就 及时给予表扬 , 送给他们一 句激励 的话语。 例如 : “ 继续努力 ! ” “ 相信下 次会更好 !” 。
耐 州
史 地 专 区
张 秀芳
广西合浦县第六中学 5 3 6 1 0 0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
本文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
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
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
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
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
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
如何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
学 困生 不 爱 学 习 . 等 于他 一 无 是 处 。 作 为 教 师要 “ 不 一
分 为 二 ” 看 待 学 困生 。 每 个学 生 既 有 他 的长 处 , 有 他 的 地 也 短处 , 困生 也 不 例 外 。学 困生 为引 起 他 人 的 注 意 , 常 有 学 经
一
首 要 的 一 点 是 引 导 他 们 正 确 评 价 并 接 受 自己 的 缺 点 , 赏 欣
步 。” 次 , 还 在 班 上 营 造 正 确 的舆 论 氛 围 , 全 班学 生 其 我 让
用 品 ; 困 生 不 爱 学 习 , 爱 运 动 , 育 成 绩 较 突 出 , 以 学 但 体 可 让 他 当体 育 委 员 , 参 加 体 育 训 练 , 有 机 会 就 让 他 展 示 或 一 才 华 , 展 他 的特 长 。因 此 , 师 要 善 于 挖掘 学 困 生 的 闪光 发 教 点 , 导 其 正 迁 移 , 发 其 求 知 欲 , 他 们 扬 起 自信 的 风 引 引 使
些 “ 偿 ” 为 。这 些 “ 偿 ” 为 有 正 面 的 , 有 负 面 的 。 补 行 补 行 也
他 只 自 己的 优 点 。例 如 : 班 学 生 孔 某 某 在 学 习上 用 了 九 牛 二 从 正 面 来 看 , 们 对 善 于做 的 事 很 积 极 , 要 教 师 安 排他 , 我
虎 之 力 后 。 文 成 绩 依 旧 不 及 格 , 有 点 滴 进 步 。 作 为 老 他 就 会 努 力做 , 出色 的表 现 赢 得 同学 、 师 的好 感 。从 负 语 没 以 老
师 , 先 调 整 好 自己 的 心 态 , 带 微 笑 地 走 进 她 , 她 一 起 我 面 和
面 来 看 , 们 有 时 故 意 违 反 课 堂 纪 律 , 惹 同 学 , 坏 公 他 招 破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障碍,无法达到正常学业成绩的学生。
学困生心理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自卑心理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佳,通过与优秀生的比较,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产生自卑情绪。
自卑情绪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使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和面对学习的信心产生挫败和动摇。
二、焦虑心理学困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他们往往会担忧在学习中失败的后果,焦虑情绪会影响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心理适应能力差学困生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缺乏应对挫折的自我调适能力,这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缺乏经验,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不能把握应有的就事论事的应对策略,从而会导致情绪崩溃。
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教育界需要采用有效的教育对策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挥潜能。
教师和家长要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特长,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同时,要切忌过分强调学习成绩,避免形成过于功利的心态,导致学生自尊心缺失。
二、降低学习焦虑教育者需要教授学生学习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建立自信,从而降低学习焦虑。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以鼓励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者需要让学生面对挫折和不成功的情况,并指导他们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强化他们的适应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拆解成小步骤,让学生慢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
总之,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障碍,可以采用多方面的教育对策。
教育者要从学生的特点、心理需求和学业水平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让学生取得成功,实现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一、引言“学困生”是一个在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往往面临学习困难、成绩不佳等问题。
这些学生并非智力不足,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定义与特点“学困生”是指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方法、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存在障碍。
这些学生通常表现出缺乏自信、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等特点。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三、原因分析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些家庭可能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导致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信心。
同时,社会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可能导致“学困生”的出现,如教学方法不当、评价方式单一等。
四、培养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及意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对于“学困生”而言,培养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激发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最后,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五、个性化培养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个性化培养策略:1.情感关怀:对于情感缺失的“学困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可以通过谈心、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心理辅导: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困生”,我们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健康的心态。
学困生常见的表现与解决策略
学困生常见的表现与解决策略在教育领域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
了解学困生的常见表现,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于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困生常见的表现1、学习动力不足学困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们可能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课堂上,容易分心、走神,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缺乏关注。
2、学习方法不当很多学困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他们可能死记硬背,不善于理解和运用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基础知识薄弱由于之前的学习中存在漏洞,学困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往往比较薄弱。
例如,数学中的基本运算、语文中的字词和语法等掌握不扎实,这会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4、学习习惯差学困生通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潦草、粗心大意等。
他们缺乏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学习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5、自我认知偏差一些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过低,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好成绩。
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6、人际交往问题在学校中,学困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同学的歧视或排斥,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自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7、情绪问题由于学习上的挫折和压力,学困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问题。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
二、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2、培养学习方法教会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
适当的“自卑”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努力, 不断进步, 不断向上。
但是如果过度自卑, 就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和不好的结果。
自卑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而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尤其严重。
作为教师, 如何帮助学困生消除自卑心理, 建立自信心呢?
一、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并接受自我
学困生一旦出现自卑心理就会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无限放大自己的短处, 而且总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 结果越比越不接受自己, 越比越泄气。
要帮助学困生,首要的一点是引导他们正确评价并接受自己的缺点, 欣赏自己的优点。
例如: 我班学生孔某某在学习上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后, 语文成绩依旧不及格, 没有点滴进步。
作为老师, 我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面带微笑地走进她, 和她一起分析试卷上的得与失, 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一定会成功。
告诉她: “功夫最怕有心人, 你如果努力必定有进步。
”其次, 我还在班上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让全班学生说出孔某某同学的优点, 有的说她乐于助人, 有的说她很有礼貌, 还有的说她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其中有位同学说: “孔某某的顽强精神曾经激励过我。
在上一次科技创新大中, 我打算设计水上赛车参赛, 可是我一连做了六次实验都失败了, 我非常沮丧, 正打算放弃时, 猛然记起孔某某同学在遇到挫折时, 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我要向她学习, 不能轻易放弃, 于是重新做起了实验。
在第八次实验时, 终于成功了! 我还得感谢她呢。
”孔某某在同学的表扬声中笑了, 她看到了她的价值, 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优点, 感受到同学们对她的肯定和期待, 学会了正确地全面地评价自己。
此外, 我给学困生建立了一个成长记录册, 让他们把自己某一天做得好的方面一一做好记录, 我也及时作批注表扬, 进行强化。
久而久之, 学困生就慢慢接受了自己, 开始欣赏自己。
二、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一般来说, 学困生往往经历了多次失败, 因失败而自卑, 因自卑而失败, 陷入了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促进和帮助学困生成功, 引他们走出失败的圈子, 为学困生创造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使他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首先, 要帮助学困生制定适当的目标。
适当的目标容易带来成功, 而成功又能催生新的成功。
对于学困生可以先让他做一些容易成功的小事情, 例如: 学困生怕难, 爱易, 我就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专门布置一些容易做的作业让他们做; 课堂发言
把最易答对的题让学困生来回答; 作业的质量要求降低一点, 原来是60分的只要他取得65分就要立即表扬; 每次在测验前帮助学困生补习,使他的测验成绩进步等等。
这是学困生容易做的事, 经过他们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 就这样利用一次次的微小成功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不爱学习, 不等于他一无是处。
作为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困生。
每个学生既有他的长处, 也有他的短处, 学困生也不例外。
学困生为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有一些“补偿”行为。
这些“补偿”行为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
从正面来看, 他们对善于做的事很积极, 只要教师安排他,他就会努力做, 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同学、老师的好感。
从负面来看, 他们有时故意违反课堂纪律, 招惹同学, 破坏公物, 通过“耍英雄”来获得老师同学的注意。
一般的学困生不爱学习,但爱劳动, 可以让他多做值日工作或帮老师拿用品; 学困生不爱学习,但爱运动, 体育成绩较突出, 可以让他当体育委员, 或参加体育训练,一有机会就让他展示才华, 发展他的特长。
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引导其正迁移, 引发其求知欲, 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回做人的尊严, 促其上进。
四、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自卑者的一个口头禅是“我不行”。
要克服自卑感就要避免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我鼓励学困生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要自己给自己鼓劲, 心中默念: 我可以, 我一定能行!这也是学困生建立自信克服自卑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转变家长观念, 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 比学校更为持久, 父母的观念、修养和行为无时不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
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经常受到家长的训斥, 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 我通过跟家长面对面交流, 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施行“家校联系手册”, 每周把孩子在校的表现, 以书面形式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让家长在孩子进步时, 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做了一件十分不起眼的好事, 我们的家长都应有所表示。
比如: 第一次上图书馆借书、参加读书活动等积极的表现, 作为家长要以点头、微笑、亲切的抚摸等有声或无声的言语来支持、鼓励他们的成长, 让他的“闪光点”点燃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