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意识形态”概念辨析王晓升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10年06期【原文出处】《哲学动态》(京)2010年3期第5〜12页【英文标题】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Ideology" 【作者简介】王晓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关键词】EE32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8862(2010)03- 0005-08 不厘清意识形态概念,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能正确地理解意识形态斗争的性质和特点,就不会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我国,意识形态概念常常被人们在不同意思上混淆使用,这不仅造成了理论上的困难,而且也引起许多实践上的失误。在这里,我们区分三种不同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揭示其涉及的不同范围,并指出一系列意识形态副现象。一作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意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虚假意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虚假意识。但不是所有的虚假意识都与意识形态有关。我们至少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虚假意识。第一种类型的虚假意识是对自然状况所产生的虚假意识。这种虚假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被称为是错误的,而在科学中被称为与真理相对的谬误。第二种虚假意识是对社会状况产生的虚假意识。人们有时把一切虚假意识都看做是意识形态,把虚假意识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这样来理解意识形态,实际上仅仅从认识的维度来理解意识形态,而忽视了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政治维度。按照这样的意识形态概念,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看做意识形态。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正确意识都是相对的,都包含了错误的可能性,都可能成为意识形态。为此,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概念中还应该包括一个社会政治的维度。那些服务于特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的虚假意识属于意识形态。因此,无论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虚假意识都可能是意识形态。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运用对自然现象的虚假意识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于是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虚假意识便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只有为特定社会集团利益服务的虚假意识才是意识形态,而那些不是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虚假意识就不是意识形态。按照这样的理解,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产生的那些虚假意识如果仅仅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原因而产生的,那就不是意识形态。只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便不要求科学家为他的科学研究中的错误结论承担政治责任。当然,科学家的错误看法可能被一些人利用来为其政治利益服务,那么我们说,这种虚假意识本身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被用做了意识形态。但是,当科学家由于社会集团利益上的原因而产生了虚假意识,那么这种虚假意识就属于意识形态了,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某些科学家为了政治上的目的而提出的错误观念。因此,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所出现的虚假意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在这里特别要把由于政治原因而产生的虚假意识和由于认识原因而产生的虚假意识区分开来。对于由政治原因产生的虚假意识,我们只能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我们要给科学家提供不受政治权力干扰的科学研究氛围。一般来说,自然科学中所产生的虚假意识大多由认识原因引起的,并不是自觉地为特定利益集团而提出的,这些虚假意识大多不是意识形态。我们的意识形态斗争并不扩展到这个领域。在社会现状的认识上所产生的虚假意识情况就复杂得多了。一般来说,仅仅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而对于社会现状产生的虚假意识,不应该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而只有那些由于社会集团利益上的原因而产生的虚假意识,才是意识形态。但在社会
生活中,这常常是非常复杂的,认识上的原因和社会政治上的原因往往难以截然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社会科学中的虚假意识常常都被看做是意识形态。但这样又会使人们错误地对待那些由认识上的原因而引起的虚假意识,看不到其中所包含的反面的启发意义。因此,是否直接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应该被看做是判断意识形态的标准。无论一种错误意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它直接为特定的社会集团利益服务,那么这就是意识形态。而这种或者那种虚假意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会经常出现,但只要它不是明确地为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那么它就不该被看做是意识形态。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对象就是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虚假意识。但是,有些人认为,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意识形态,无论是虚假意识还是正确意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就持这种意识形态观。其根本的理由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所有的人都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局限性的意识,这种有局限性的意识都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般来说,在自然科学中,人们可以用较为严格的逻辑标准和实验标准来判断虚假意识。即使如此,有时也很难有最终的判决性标准;而在社会科学领域,这样明确的逻辑标准和实验标准常常并不存在。如果说在自然科学中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那么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这种标准就更不确定了。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成果都说成是意识形态呢?实际上,即使在错误意识和正确意识难以被确定地区分开来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承认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包含了客观真理的要素。这种科学真理的要素和自然科学中的真理一样,不能被等同于意识形态。只有那些明确地被用来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判定为错误的意识才是意识形态。当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虚假意识是复杂的,也有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颠倒的意识、虚假意识和脱离实际的意识,我们把它们都统称为虚假意识。在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讨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虚假意识。这种虚假主要是脱离实际的虚假意识。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上脱离实际的虚假意识:一种是观念学意义上的虚假意识,一种是思想本身脱离了实际的虚假意识。第一种意义上的虚假意识是指青年黑格尔派提出的观念学。青年黑格尔派的玄想家认为,思想不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完全是概念的构造,并认为由此构造的理论可以统治世界。这是关于观念的产生和作用的虚假意识,这种虚假意识就被马克思称为意识形态。这样一种脱离实际的玄想,即用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态度对待人的思想的观念是意识形态。这种唯心主义的观念学与马克思本人所提出的唯物主义的观念学是不同的。这种唯物主义观念学认为人的思想是受到客观现实制约的,是来源于客观现实的。这是对观念产生和作用的正确理解。①马克思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这种意识形态。在这里,马克思保留了意识形态(Ideology) 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观念学”,而且是错误的观念学。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马克思还把脱离实际的思想本身说成是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所说的意识形态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工,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而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人民的利益,而统治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这样做。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它就使它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该观念产
生的社会基础,似乎它是不受条件制约的真理。马克思把这种观念本身也理解为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两个意义上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都与我们所讨论的虚假意识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