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道德品质形成的几个问题5
社会公德的成因和分析
社会公德的成因和分析公德,即公共社会公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社会公德延续至今,它并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社会公德也有自己的发生法展过程。
社会公德,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社会公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公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社会公德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远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p93)社会公德最早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社会公德经》中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讲的是人要尊道贵德。
老子在古代讲究的是仁义,他推行仁政,他认为只有仁厚的君王才不会有战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促使社会社会公德的形成。
在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公德则以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为基本内容。
奴隶主阶级公德公开把奴隶蔑视为特殊“工具” 和“财物”,强调其对奴隶主绝对服从的社会公德义务。
与此相反,奴隶阶级则不断强化改变自身非人地位的社会公德心理和社会公德行为。
在这个时期社会公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人们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也逐渐形成。
社会公德被统治阶级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封建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公德已不能再成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而社会社会公德的涉及范围和意义人在不断发展。
社会社会公德渐渐地成为了约束人的基本规范,但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先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公德。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社会公德。
对于统治者,他们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公德,同时被统治者则是从属者的社会公德。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
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如何正确认识道德
如何正确认识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是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经验总结。
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道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正确认识道德。
一、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规范和准则,是社会生活中用于指导人们行为的规矩,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因此,理解道德的本质就是要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道德的生成和发展。
二、学习道德的基本准则道德的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行规则和准则。
这些准则包括了爱国、爱人民、爱科学、尊重他人、守信用、遵纪守法、勤俭等,这些一系列的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构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基本要素。
三、关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通过道德教育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态的重要保障。
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要从真善美的角度出发,做一个有良心、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人。
五、追求较高的道德目标道德是人生的价值追求。
追求较高的道德目标是成就伟大自我和奉献他人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用心去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选择高尚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道德准则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领悟到灵魂的深邃和博大无私的人性魅力。
综上所述,正确的道德观念是人们的宝贵财富,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言:在当今社会,品德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品德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许多人不仅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品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道德沦丧的现象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人对于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例如,一些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择手段地制造次品或虚假宣传,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中缺乏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出现了撒谎、欺诈、偷窃等行为。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缺乏诚信的问题诚信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石,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诚信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一些人在商业领域中打着“信誉第一”的旗号,却以欺骗顾客为手段谋取利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此外,一些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严重侵蚀公信力和社会正义。
缺乏诚信的问题不仅在经济领域有所表现,还在社会交往、学术领域等各个领域普遍存在。
三、自私自利的行为自私自利是许多品德问题的根源。
一些人只追求个人利益,对他人的困境和需要置若罔闻。
这种行为不仅缺乏同情心和宽容心,还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例如,一些人在交通拥堵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超车、闯红灯等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也给他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此外,在分配资源时,一些人将资源独占,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漠不关心。
自私自利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品德修养,也扰乱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四、社交礼仪的缺失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社交礼仪的缺失问题仍然较为普遍。
许多人无视规则和礼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例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不仅给他人造成困扰,也破坏了社会的美好环境。
此外,一些人在网络世界中忽视了网络礼仪,恶意评论、辱骂等行为造成了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的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人们在“被消费”主宰的情况下,不经意间促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下面就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对它的分析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未建性。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在德国,当长辈或家长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时,他们不会不顾红绿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他们依然会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过。
不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何关系,哪怕无亲无故。
他们如此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
这个事件和我国孟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有不少雷同之处。
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
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
由于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尽管我们说,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可是,如今,养儿防老已成为一种不合适宜的说法。
父母们已经不再奢望后辈们能够使他们享受“老有所终”,啃老族的出现,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地弱化,如此导致,责任心的丧失。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越来越多的人,会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
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礼仪之邦”的道德缺失及其原因与对策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道德缺失在已成为普遍现象的现代社会,对道德提出了挑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社会道德水平下降?除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外,更关键的是当前人们自身道德观的缺失。
“扶起”路倒老人,该向何处借力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已经过去了5年。
这起争议极大的民事诉讼案件如今留下了两个影响深远的的后遗症。
一是路倒老人无人敢扶,二是受伤路人反咬救助的陌生人。
这两种症状最近在武汉都有所呈见。
是的,在人性之恶面前,身在现场的人,譬如汉阳路倒老人的围观者,或许都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摄像头,谁来证明我的清白?老人路倒闹市却无人施救,这是社会道义的塌陷,这将让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陷入不安。
然而,挽救的途径,却不能止于对当事者良心的谴责,对普通人善心的呼吁,它首先需要的是法律的正确示范。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除开法律公义受到人情牵扯因素外,更对司法提出拷问。
法律条文是否严谨?而在执行中,无论案子大小,被告原告身份如何,司法工作者是不是坚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不是能够排除人情干扰,能够放弃左右逢源,片面追求局部和谐?因为短期的“和事原则”,可能在长远上动摇法律公义。
除开司法因素,我们还能在“群体正义”中寻求帮助。
在汉口鄱阳街那起事件中,正是因为有人力阻“出钱了事”,才没有让“恶”得逞。
是的,我们不可能每人随身携带摄像头,但围观者的眼睛都可以做证。
“群体正义”可以让行善者的力量成倍增长。
比如汉阳这起路倒事件,如果是多人施救,被反咬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即便不施救,打急救电话,110报警电话,也是举手之劳。
教师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修养才能塑造;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完善才能保持。
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
”强调的就是正确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唯有此才能确保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入党的目标不正确、意志不坚定,即使入了党,也难免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而且毁了自己。
近几年中央查处的“老虎”“苍蝇”违纪违法案件就是鲜活的反面教训。
他们也曾经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但是随着位置的提升,手中权力的增加,心中党员的责任就忘记了,没有了顾忌,突破了底线,干出了损害党的形象、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每一名党员只有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警醒自己,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经受住考验。
扎实学习促进党性修养持续提升。
党员的党性修养,不仅决定着自己党性觉悟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
周恩来总理曾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
”提高党性修养,离不开加强党建理论学习。
找准“着力点”强化理论学习。
“两学一做”“学”是基础,通过学习《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真正弄清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照自己是不是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是不是把握住了一名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审视自己思想上是否纯正、政治上是否过硬、行动上是否可靠。
学习榜样坚定理想信念。
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人,就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中的突出代表,是每一名党员学习的榜样。
我所在的市中心医院今年建院60周年,60年,是一个个共产党员扎根戈壁、无私奉献、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历程,医院的每一步发展无不凝结着他们爱岗敬业、顽强奋斗的汗水。
浅谈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
浅谈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公民道德向度与和谐发展逻辑》读后感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人们长期以来都将注意力和着重点放在了经济增长上,从而导致了精神领域与道德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
当今社会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充满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致当今社会出现了“笑贫不笑娼、高中生卖肾买iphon、留学生杀母”等等社会异相。
因此,人们都会问:“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现在有很多人把这些社会异相归结于体制问题,认为我们的体制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究其根本是因人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丢掉了思想道德修养,所以现在国家正大力提倡道德文化建设,比如:前段时间中央文明办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道德文化讲堂”活动以及现阶段贵州省提出的“打造经济高地,冲出精神洼地”系列方针政策,其目的都是在根治当下这种社会异相。
道德建设的主要对象是人的思想修养,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孟子曾经说过“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其目的是叫人们要树立一种崇高的思想,不能因外在的环境变化动摇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思想修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坚持原则。
而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可以丢掉道德与良知,特别是现今的部分官员和商人为了追求政绩和效益,无度的激发人的欲望,却忽视了文化道德建设,在企业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导致了人情关系冷漠、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会说“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分配体制出了问题,因贫富差距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不在这里。
根本原因是人的贪欲在不断的膨胀,就拿现实生活中的吃来说吧,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都不富裕的时候,家家户户大多时候都是青菜萝卜,而当下社会的人们天天大鱼大肉还不过瘾,还要生吃猴脑,活牛剥皮,更有甚者还有吃死婴的,尝鲜弄奇的花样层出不穷,用句不过分的话:当今的人已经不是人了,跟妖魔无异。
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我们学校本学期组织了一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主要形式有问卷调查、知识竞赛、大家谈等,调查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文明礼仪、环境保护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尊师守纪、勤俭自强等专题。
一、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全校学生道德行为主流是好的,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三热爱”教育活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良好的学风,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道德修养。
造成学生道德判断力低,道德失范的原因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1.教育方式的偏颇。
德育的本质应该是对人类心灵的开发、个性的培养、理想的建构,是最关注人的现实处境和内心世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
以人为本是其根本的原则,然而我们的教育方式仍存在目中无人,漠视人、忽视人的现象,没有认真分析学生感性经验和内心需求,因而造成我们的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影响了教育效果。
2.社会教育的冲击。
初中生与各行业的各色人士呼吸着同质的空气,感受着同源的文化,自然就产生了同形的心理定势与同色的思想意识。
家长、成人的思想观念自然地影响着学生、子女的思想。
此外,影视网络上的黄色、血腥暴力的镜头、画面的反复出现狂轰滥炸,怎能不泯灭学生纯真善良的天性。
更有其者,一些影视作品良莠不分,竟然美化反面人物,致使不少初中生赞之为英雄,视之偶像,模仿他们骂人的语气,打架的冷酷,花钱的派头。
长期以往,自然就形成了一套畸形的道德观。
3.学生认识的偏差。
缺乏道德践履精神,对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把握不准,道德实践意识不强。
4.法制的不完备。
目前我国法制还不够完备,好人不能得到法律有效保护,社会不公平不公道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一些扶贫济困者自陷尴尬,一些伸张正义者遭遇凄凉,一些为民请命者不得善终,而社会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状也是令不少学生是非不明、美丑易位、思想迷乱的催化剂。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第一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社会道德调查报告10篇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道德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1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键字:大学生道德素质摘要。
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
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
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
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
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
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
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道德素质基本认识x%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x%的同学认占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x%,还有x%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
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x%,x%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x%认为差。
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
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四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四答案《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答案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1 、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P279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虽然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理论学派所强调的侧面也不一样,但从一般看法是把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看成是道德品质的两大构成部分,因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是这两大部分相互联系的过程。
2.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P286 答: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3.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P289答: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
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不断发展,道德判断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去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牚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
4 、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P309 第三段答: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
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脚踏实地、明辨正义、精诚团结——追求崇高品德,建筑更美好的世界。
个人品德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明显可见的道德品质,有助于他/她建立积极正面的个人形象,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生活。
下面列举了个人
品德的五个方面:
1、诚实守信:一个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就是发出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有一丝虚伪,对他人每一个承诺都会如数
守信。
2、宽容谅解:宽容谅解是指在人际关系方面,一个人要宽容、原谅能够让它更加友善,和谐,能够很好地解决矛盾,避免交流恶化。
3、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指一个人不仅能够体现出对自己重要的人的温柔,还能够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4、公正正直:公正正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要合乎法律法规,坚守正义,
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要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法律结合起来,自觉抵制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
5、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指要遵守父母的规矩和礼仪,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快乐,也要担负起为家庭成员做好事的责任,以具体行动来表现孝顺父母的品质。
总之,个人品德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东西,有这些品质才能够真正地去承担起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诚实守信、宽容谅解、乐于助人、公正正直、孝顺父母,都是我们大家应该具备的品质。
因为每一个人都面临这样的社会现实,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也应该以具备这些理念和品质的心态,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大家的共同的梦想。
浅论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几个因素-教育文档
浅论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几个因素一、客观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古人对社会教育及其环境非常重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品德的形成。
家庭中的教育和环境因素,也是形成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表现:(1)有些父母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而忽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
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2)有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原则和方法,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他们或者管教不严,错把宽容当爱护;对子女一味溺爱娇惯,偏袒护短,甚至埋怨别人,责怪学校。
或者管教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相反,有的人一发现子女的缺点和错误,动辄训斥、打骂、驱赶。
(3)有的父母对子女道德要求不一致,有的放纵,有的过严,对子女行为的评价也各持己见,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形成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
(4)有的父母没有给子女做好表率,或者家风不正、行为不检点,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父母离异,造成家庭破裂。
这些行为,对子女的品德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
但是,如果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措施不力,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种表现:(1)有的学校只重视成绩,而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2)有的教师不重视个性差异的教育,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讽刺、挖苦、斥责,使这些学生得不到关怀和及时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助长了错误的发展。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力量。
二、主观因素1.错误的认识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而且缺乏独立的道德认知能力,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
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 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 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主 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3、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 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 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 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 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 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 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 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 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 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 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 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 2014-12-13 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2014-12-13
1.3 外部环境条件
(一)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道德环境、社会风气、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道 德实践以及舆论对它的评价,都对个体品德形成与发 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榜样示范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取决于榜样及 其示范行为的特点;二是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示范行 为是否受到奖励、是否受到集体或全社会的推崇。 (二)强化与惩罚 班杜拉谈到社会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 我强化。无论是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强化与惩 罚都会对人的社会规范学习及其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树立良好社会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道德,实乃万物和谐之大本,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却是真实永恒的存在。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大本,是一切的总能源。
德者,和也。
人的心性明于天道,行为合于天理,此谓之德。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
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性以及我国公民道德现状内容:从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重要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状: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完整版)学校德育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请你列出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并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序一、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主要原因)。
我们人为地将学校德育分成了“大”与“小”,或者说是“广义与狭义”,“大德育”,也即“广义的德育”。
既将所有能够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活动都称为德育;“大德育”即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只需要简单地思考一下,便可发现如果这样理解德育,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会涉及到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专门的科学。
它们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如果不加分析地将其进行混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也是德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根本原因。
“小德育”也即“狭义的德育”。
即专门指“道德教育”;如果学校德育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那么,我们就要面对一个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政治素养等等问题,如它们使用什么名称,具体教育的层次,这些就会给我们的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理论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当然,如果要科学地认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必要的。
否则,学校德育就只能作为一种工作概念而不是理论概念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
也有人从与西方接轨的角度将德育视为“道德教育”,即西方人用的MORAL EDUCATION。
但这很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不同文化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是如此。
以上的区分太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建立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二、缺少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次要问题)由于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没有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我们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链接生硬,缺乏一个内在的逻辑线索。
三、当代学校德育如何面向传统(次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
仅就道、德二字而言,我们便不难出,这其中的奥妙,它体现的不是简单与单纯的记忆与模仿,而是充满着动态与变化的主体自觉与理解。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哪五个方面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哪五个方面(一)生物遗传因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1. 遗传就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就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既具备生物属性,又具备社会属性。
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影响可以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
后天环境的因素就是多种多样的,大至家庭因素,小至社会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构成与发展都存有关键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
社会文化刻画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并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备维系社会平衡的功能,又使每个人能巩固的“内嵌”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
2019关于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2019关于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二)遵守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党的政治规矩学习教育不够。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
国家法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
在这方面引领学习教育不够、部署安排不够、着力践行不够。
二是没有推动形成机制。
在前期,虽然认真学习了《一准则两条例》,收到了很好效果,但没有建立推动形成常、长机制。
三是执行上有不到位的地方。
存在着与分管单位、或个人关系不大,结合不太紧密、或者执行中有困难的,就采取开个会、发个文,要求一下就完事的情况,实际上是打折扣、搞变通的表现。
(三)遵守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强。
存在随意性和简单化现象,尤其是在分管工作的决策上,事先没有征求分管口科长或同志们的意见建议,有临时动议现象,发扬民主不够充分。
二是带头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经常。
特别是在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的落实上,存在有缺席参加的情况。
三是在执行党委决策部署上,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还很不到位、很不见底的问题。
(四)遵守廉洁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
对新形势下管党治党责任认识不足,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分管口上,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还没有真正的立起来、强起来。
二是意识上存在淡薄。
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自己用不着过问、用不着操心、用不着扛责的问题。
三是责任上存在模糊。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还不够到位,对分管工作强调抓好落实的多,重视质量效率多,对党风廉政建设特别强调少、要求少、过问少。
第(二、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反思自身在讲规矩、守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制定如下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并切实做到即知即改,逐项整改,确保让整改见底、促问题归零。
(一)强化理论武装。
一是要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坚持原原本学、结合工作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增强深刻认识严明党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ppt-课件(70页)
(四)确立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道德理想、 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正确性 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 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 感。
(四)确立道德信念
1、道德信念的功能是使人们不折不扣地 完成道德准则的要求,忠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 义务。
2、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 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和态度 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移风易俗,建设美好家园。
3、克己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倾向。 第二节 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大学生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领域中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孔孟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并非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崇尚力行,主张以行为本,在躬行践履中锻炼成长,完善人格。 (三)团结友善 这看来是个讽刺,实际上这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报道。 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一天,吉鸿昌将军和国民党使馆的一个参赞去邮局寄包裹。 当他对邮局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中国人时,对方轻蔑地说:“中 国?中国在哪个星球上,哈哈……”随从的参赞直埋怨吉鸿昌: “你干吗说自己是中国人?你不会说自己是日本人吗?”这位参 赞的话音还没有落,吉鸿昌将军就怒目圆睁,斥责到;“你觉得 作为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我吉鸿昌就是死,也决 不当洋奴!”
一、道德品质涵义及其构成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信念 5、道德行为
第一节 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二、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
二、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
(一)道德品质的特征 1、 道德品质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的统一 2、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果 3、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
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品德是指一个人行为和态度的总体表现,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
品德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1. 遗传因素:品德的形成与个体遗传基因有关。
研究表明,品德与个体的智力、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方面。
例如,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等品德表现。
3.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品德形成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
学校教育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环境等都会对品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5. 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在生活和实践中的经历和教训都会对其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6.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对品德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往往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评价,从而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表现。
除了以上因素外,个体自身的价值观、信仰、情感等因素也会对品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个体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全面、客观地发展和提高其品德水平。
品德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积极塑造良好的品德表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道德品质形成的几个问题一、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区别上看,首先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以别人的存在或个别人是否具有社会道德为转移,品德虽然也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及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条件制约之外,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此品德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
其次,道德反应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再次,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从联系上看,首先,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其次,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同时,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再次,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人的品德而存在的,社会道德必然要表现为个人的品德,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着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二、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各组成成分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
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它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构。
同时,道德认识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
道德品质由上述四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道德动机。
在道德动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技能和习惯构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中的两个构成部分,道德意志使这二者加以沟通并得以实现。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它表现在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复杂性还表现在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都是多层次的,具有水平高低之分,表现出年龄阶段性,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复杂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一系列其他心理因素,不能将其简单化。
由于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具备复杂性的特点,使得评价和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任务也变得非常复杂。
品德结构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道德认识为整个心理结构奠定思维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其他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品德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力量;而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是衡量人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道德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各种心理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对品德的心理结构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品德的实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品德形成的动态过程,为品德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简述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特殊性。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
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它们的发展失去了协调性,致使某一成分有所偏离,就会相互削弱,影响道德信念的形成,如果对道德知识不理解,那么情意行都会失去正确观点的指导;如果缺乏情感体验,就会缺乏推动道德行为的力量;如果意志不坚定,道德信念就会动摇,情感也不易控制;如果不掌握道德行为方式,那么其他几个成分都将是空的。
因此,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但是,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
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但是,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
不论选择哪种开端,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
为了形成道德信念,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第二,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第三,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研究也表明,品德也是年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经验的综合函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就对不同的道德观念持有不同的评价,有的更重视诚实、认真,而有的更注重合作、助人。
因此,品德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而来的。
由于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学校中学习系统科学知识的过程有明显区别。
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虽然也需要理解有关的道德知识,但关键是“信不信”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注意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
第一,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第二,培养道德品质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第三,需要在人际交往的实践中来形成。
四、论述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
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
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
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
(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
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五、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尔伯格于五十年代末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更确切的说,是道德判断的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最典型的就是“汉斯买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以次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种族、文化各有不同,社会道德标准互异,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却相当一致。
因此,他以道德判断的发展代表道德认识的发展,进而代表品德发展的水平。
发现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
包括两个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地屈从或逃避惩罚。
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2)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括两个阶段:(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价值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按照这种要求去展开思维。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是以服从权威为导向。
包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止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