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性分类

合集下载

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

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

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

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根据物品本身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将各种物品按天干顺序分为五个类别。各类的特征如下所述。

(一)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醛、乙醛及60度以上的白酒等。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的固体物质。如:乙快、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等。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金属钾、钠、锂等碱金屑元素和钙、铝等碱土金属元素,以及氢化钾、氢化钠、氢化锂、四氢化锂铝等金属的氢化物和磷化钠、磷化钾、硅化镁、硅化钙等金属的磷化物、硅化物等。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过氧化钾、过氧化钠、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等无机氧化剂,硝酸胍、硝酸脲等有机氧化剂,以及过氧化二苯甲酰等有机过氧化物等。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性物质、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二硝基萘、重氮氨基苯,任何地方都可以擦燃的火柴以及硝化沥青,偶氮二甲酰胺等。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是指火灾发生的概率和火灾的危害程度。根据火灾

危险性的不同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等级。

一级火灾危险性:一级火灾危险性较低,指的是发生火灾的可

能性较小。这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安全措施,例

如火灾报警器、防火门等等,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如学校、

医院等公共场所。

二级火灾危险性:二级火灾危险性属于中等水平,是指火灾的

发生概率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这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是较为简单

的建筑,如住宅楼、普通商业建筑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建筑所采

取的消防措施和设备相对较为简单,需要人员的合理运用才能更好

地预防和控制火灾。

三级火灾危险性:三级火灾危险性较高,指的是火灾的发生概

率较大。此类建筑物一般是一些工业厂房、仓库、大型商场等,通

常拥有大量的可燃物和易燃物,因此给灭火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

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需要采用适当的消防设备和消防人员等措施,掌握相关的灭火技能和知识。

四级火灾危险性:四级火灾危险性是最高级别,指的是火灾发

生的概率和灾害程度都非常高。这种类型的建筑物往往是一些危险

品仓库、化学工厂、炼油厂、电力厂等,火灾易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并配备专业化的消防队伍和装备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特点和灾害程度,将火灾危险性分为不同等级,通过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和设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工业建筑发生火灾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与建筑内物质、工艺及操作的火灾危险性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直接相关。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首先判断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对策。今天分享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评定指标

常见的三类物质是液体、气体和固体。

1. 气体

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甲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氢气、煤气、天然气、甲烷等)

乙类厂房(仓库):爆炸下限≥10%(一氧化碳、氨气)

2. 液体

闪点是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越低)

甲类厂房(仓库):闪点<28℃(汽油、甲醇、乙醇等)

乙类厂房(仓库):28℃≤闪点<60℃(松节油、樟脑油、煤油等)

丙类厂房(仓库):闪点≥60℃(沥青、润滑油、机油等)

3. 固体

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甲类厂房(仓库):易自燃或爆炸、遇水易燃烧或爆炸、受外力易燃烧或爆炸的易燃固体

乙类厂房(仓库):除甲类外的易燃固体

丙类厂房(仓库):可燃固体(木、纸、塑料、泡沫等)

丁类厂房(仓库):难燃固体(酚醛泡沫塑料、水泥刨花板等)

戊类厂房(仓库):不燃固体(钢材、砖块、汽车、仪表灯)

二、火灾危险性分类

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三、特殊情况下火灾危险性的判定

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物品本身的可燃性、氧化性和是否兼有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忌水性等危险性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盛装条件、包装的可燃程度和量的多少的基础上按天干序数将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一)甲类

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1.闪点<28℃的液体。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

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生产、储存物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四种。其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级。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级。

火灾危险等级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轻危险级指建筑高度为24m以下的办公楼、旅馆等。中危险等级指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含单、多高层)、文化遗产建筑、工业建筑等。严重危险级指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等。仓库危险级指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背景介绍

火灾是一种常见、又危险的生产安全事故,经常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必须对不同类型的生产场所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估和分类管理。

火灾危险性分类等级

一、常规火灾危险场所

常规火灾危险场所主要指运用常规燃烧物料、人员密集度较低的生产区域,如普通小规模加工厂房、仓库、中型建筑,主要火灾风险来源为电气、静电、烈性溶剂等。

分类等级:

•一级场所(低)

包括办公区、生活区、用电设施间、储存室等。不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场所,火灾风险系数低,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较小。

•二级场所(中)

包括一些低风险场所,如轻型储存室、规模较小的工厂房等。火灾风险中等,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较大。

•三级场所(高)

包括一些稍有风险的场所,如危险品储存区、较大型的工厂房等。火灾风险高,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巨大。

二、危险品生产场所

危险品生产场所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危险品,在危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风险。

分类等级:

•一级场所(低)

包括危险品储存场所。该等场所为危险品的存放场所,一般情况下危险品处于密闭状态,火灾风险系数较低。

•二级场所(中)

包括危险品配制/储存/转运等环节,对常规生产区域风险较高,对于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危险性较大。

•三级场所(高)

主要包括危险品直接生产区域,火灾风险巨大,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极大。

三、人员聚集场所

人员聚集场所指的是因为特殊的生产需要,需要聚集大量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和生产的场所。

分类等级:

•一级场所(低)

场所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场所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场所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引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了解不同场所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有助于提升火灾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们的安全。

一、住宅场所火灾危险性

住宅场所火灾危险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地面不平整 - 烟雾较大 - 通风不良 - 室内装修材料易燃 - 人员密集 - 安全通道不畅 - 消防器材缺乏

二、商业场所火灾危险性

商业场所火灾危险性与住宅场所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电气设备过载 - 存在易燃物品 - 疏散通道不畅 - 消防通道被占用 - 消防设施故障 - 人员疏于防范

三、工业场所火灾危险性

工业场所火灾危险性是各类场所中最为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温高压设备多 - 化学品储存过多 - 作业过程易产生火花 -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消防隐患不及时排除 - 疏于定期维护设备

四、公共场所火灾危险性

公共场所火灾危险性涉及到众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高度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人员密集 - 安全出口不明显 - 盲目硬化装修 - 消防设施老化 - 缺乏灭火器材 - 疏于日常检查维护

结语

不同类型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是不同的,了解场所火灾的危险性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火灾防范意识,积极参与火灾预防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共5类,综合归纳如下:

1、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2、乙类

(1)闪点≥28℃—<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氧化性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7)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3、丙类

(1)闪点≥60℃的液体。

(2)不属于甲、乙类的可燃固体。

4、丁类

(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4)储存的难燃烧物品。

5、戊类

(1)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2)储存的非燃烧物品。

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

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

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火灾,我们需要对火灾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和标准化。根据火灾的危险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以便更好地加强防范和管理。

首先,我们可以将火灾的危险性分为一般火灾和重大火灾两个等级。一般火灾是指火灾发生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扑灭,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相对较小。而重大火灾则是指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的火灾事件。

其次,根据火灾的起因和燃烧物质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将火灾的危险性进一步细分。例如,电气火灾、化学火灾、油类火灾、木质火灾等等。每种类型的火灾都有其特定的燃烧特点和危险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扑救措施。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和环境特点来对其危险性进行分类。比如,工业区域的火灾、商业区域的火灾、居民区域的火灾等等。不同场所的火灾可能受到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管理。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火灾的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来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有些火灾可能会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和伤亡,而有些火灾可能会相对缓慢,但危害也不可小觑。因此,对于火灾的扩散特点和速度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类。

综上所述,火灾的危险性分类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加强火灾的预防和管理工作。通过对火灾危险性的科学分类,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火灾防控体系,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中国国家标准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同样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详细如下: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厂房:

1. 闪点小于 28℃的液体

2. 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类厂房:

1. 闪点大于等于 28℃,但小于 60℃的液体

2.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 10%的气体

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 助燃气体

6.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 60℃的液体雾滴

丙类厂房:

1. 闪点大于等于 60℃的液体

2. 可燃固体

丁厂房类:

1.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3.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厂房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甲类仓库: 1. 闪点小于 28

℃的液体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3.0。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3.0。1分类。

表3.0。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0。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表3。0。2分类,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2。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3。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0。3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执行。

3。0。4 设备的火灾危险类别应按其处理、储存或输送介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

3。0。5 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房间内设备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当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其中

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但当火灾危险类别最高的设备所占面积比例小于5%,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类别较低的设备确定。

防爆等级划分可以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第二节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

第2.2.1条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应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八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引起爆炸或火灾的事故。三类八级划分如下:

一、第一类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三级.

1、Q-1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火灾类别分甲乙丙丁

火灾类别分甲乙丙丁

火灾类别分甲乙丙丁

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常常引起财产和人员伤亡。由于不同的火灾具有不同的危险性和燃烧特点,通常将其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在防火、灭火和处理火灾事故时必须了解每一类别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甲类火灾通常是指可燃固体火灾。这种火灾燃烧后产生明显的火焰,并且具有较高的热量和持续时间。典型的甲类火灾物质包括木材、纸张、家具、衣服、橡胶等可燃物体。这些物质通常需要高温才能点燃,但一旦燃烧起来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浓烟。对于甲类火灾,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水或类似的灭火剂进行扑灭,避免使用二氧化碳等不适合的灭火剂。

乙类火灾一般指可燃液体火灾。这种火灾物质燃烧后形成可燃液体或蒸汽,并在火点周围产生明亮的火焰。乙类火灾物质包括汽油、柴油、油漆、溶剂、清洁剂、酒精等。这些物质通常蒸发快,并且易于点燃。对于乙类火灾,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等非水性灭火剂进行扑灭。

丙类火灾一般指可燃气体火灾,可分为家用燃气和工业燃气两种类型。这种火灾通常由于气体泄漏、氧气浓度不足等原因引起。丙类火灾产生的火焰通常是蓝色的,热量高,也可以产生浓烟。家用燃气火灾发生后,最好的方法是关闭燃气阀门并开启窗户通风。对于工业燃气火灾,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灭火剂进行扑灭。

丁类火灾一般指金属火灾,包括铁、锌、铜、镁、铝等金属燃烧后产生的火灾。这种火灾通常由于金属加热过度、摩擦或电弧引起。丁类火灾的燃烧行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火灾,因为金属燃烧产生的火焰通常是不明显的。对于丁类火灾,最好的灭火方法是使用干粉灭火剂以降低燃烧温度并形成绝缘层。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通过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持续改进提高火灾防范水平
• 为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失程度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火灾危险性分类
01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定义与目的
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指对建筑物、设备、物品等火灾 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
• 根据火灾风险的大小将火灾危险性分 为不同的等级 • 为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提供依据 • 有助于提高火灾安全防范水平
• 重新评估火灾发生的原因、条件和危害 • 调整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标准和依据
优化火灾预防和救援措施
• 针对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结果调整防火措施 • 提高火灾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建立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持续改进机制
• 定期对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估和改进 • 提高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火灾危险性分类还需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 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 •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火灾风险的大小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具体步骤
01
• 选择需要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的 建筑物、设备、物品等 • 明确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范围和时 间要求

消防知识——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消防知识——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

(一)甲类

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1.闪点<28℃的液体。如:乙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

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1.闪点≥28℃至<60℃的液体。如: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等氧化剂均属此类。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式

依照《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的规定,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物品本身的可燃性、氧化性和是不是兼有迫害性、放射性、侵蚀性、忌水性等危险性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盛装条件、包装的可燃程度和量的多少的基础上按天干序数将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一)甲类

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点有以下6种情形:

1.闪点<28℃的液体。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致使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发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和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发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发着火或爆炸的物质。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

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点有以下6种情形。

火灾的危险分类

火灾的危险分类

火灾危险性

火灾危险性是指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与暴露于火灾或燃烧产物中而产生的预期有害程度的综合反应。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火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

类别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甲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丙 1.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丁难燃烧物品

戊不燃烧物品

注:同一座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仓库

类别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甲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加工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高低进行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按高低顺序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具体分类及举例见表5—6:

生产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上述分类原则。厂房和构筑物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 16—87)》。对石油化工企业还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的有关规定。

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其防火墙间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中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5.2.2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各种物质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储存安全上也有许多不同要求。为了储存物品的防火安全,我国将储存物品按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别,见表5—7。

表1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耐火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