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准入的组织与管理
医疗人员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人员准入管理制度医疗人员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准入资格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保障医疗行业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医疗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首先,医疗人员准入应具备相关的学历和专业背景。
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学历和背景。
这是保证医疗人员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础。
其次,医疗人员准入还应考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通过考试、评估和面试等形式,对医疗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样可以筛选出最有能力的医疗人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医疗人员准入管理还应注重道德伦理的评估。
医疗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以保证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履行医疗职业的职责。
医疗从业人员要经过道德伦理方面的培训和考察,才能获得相应的准入资格。
同时,医疗人员准入管理还应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学习。
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医疗知识也日新月异,医疗从业人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的学术培训和临床实践,医疗从业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医疗人员准入管理还应加强职业监督和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损害患者权益的医疗从业人员,应及时予以惩处,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医疗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
综上所述,医疗人员准入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行业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医疗从业人员进行准入资格的严格管理,可以确保医疗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医疗人员准入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1范本)
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1. 引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诊疗质量、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医疗技术应用可能会引发各种风险和问题,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各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进行合理分类,并确保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2. 医疗技术分级医疗技术分级是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类的基础,能够清晰地界定医疗技术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来确定技术的使用条件和人员的准入要求。
医疗技术的分级应该考虑技术的复杂性、风险性、专业性等因素。
一般而言,医疗技术可以分为几个等级:•一级:低风险、简单操作的医疗技术,可以由一般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二级:中等风险、较为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三级:高风险、高度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四级:极高风险、极度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具备最高专业水平和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经过专门的准入考核。
医疗技术分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运用,降低患者受到的技术风险,保障医疗质量的提高。
3. 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进行准入资格认定和授权管理的制度。
根据医疗技术的分级,确定不同技术水平人员的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批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3.1 人员准入条件不同级别的医疗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同,人员准入条件应符合原则:•一级技术:一般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级技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培训经历,并通过相应的技能考核。
•三级技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专业技能考核。
•四级技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最高级的专业学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严格的技能考核。
3.2 人员准入考核与批准流程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人员准入考核与批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申请准入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医疗技术档案
医疗案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一、组织领导成立医疗技术管理领导审查小组:组长:沈建国副组长:朱兵成成员:胡海梅谢中志王肖奇张海霞二、技术管理专项技,可以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相应常规技术的临床应用。
医务人员不得将获准临床应用的新技术和专项技术在其他机构进行临床应用,但紧急救援、急诊抢救的情形除外。
医务人员使用未经许可诊疗技术,或执业医师未经批准到自己任职的医院以外行医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被直接鉴定为医疗事故。
(三)常规技术是指专项技术以外的其他现有技术项目。
(四)医院应当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医疗技术项目。
1、将新技术项目转为专项技术或者常规技术项目;2、将专项技术项目转为常规技术项目;3、取消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项目。
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分为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和现有技术临床应用准入。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三、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和专项技术临床应用(一)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和专项技术临床应用的,并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上报市卫生局:1、项目申请书;2、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备和设施情况、学科和人员资质条件以及其他支撑条件、技术需求状况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其复印件。
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资料。
其中,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二)在医院开展新技术,应该对开展的新技术进行下列内容的书面评估:1、技术所处的寿命周期、对现行同类技术的替代及发展前景等基本情况;2、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适用性;。
1.行;2.新医疗技术业务的报批被视为新医疗技术业务评奖的必要条件;3.对违反本制度者,以“非法执业”论处,暂停相关责任人的执业活动。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本制度旨在针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准入,规范医护人员
对重症护理的技能及能力,严格管理医护人员授权准入,确保重症患者的
安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重症医学科及相关科室的职业护士、医护人员和医护技
师技术授权准入。
三、准入标准
1、工作年限:申请者本行业工作一年以上,若有优异表现者可照顾。
2、培训:申请者须参加本科室或相关科室所开展的护理技术、护理
知识、相关课程等的培训,并达到课程要求,课程有效期内有效。
3、考试:申请者须参加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组织的护理技能专业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授权准入。
4、经验:申请者拥有护理经验,了解护理技术,能够独立处理一般
的护理工作。
四、授权管理
1、工作经历:该科室护理人员应拥有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从事重
症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
2、技术能力评估: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能力需经过该科室专家的严格评估,才能确保存在重症病区的护理人员技能满足重症护理的要求。
3、定期检查:该科室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护理技能的考核、培训,确保护理能力维持正常要求。
五、违规处理。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摘要:
一、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定义与目的
二、医疗技术的分类
三、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
四、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
正文: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一种对医疗机构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管理的制度,旨在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降低医疗风险。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技术被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类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
为了实施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对首次实施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论证、审核、质控和评估。
特别是对于医疗风险大或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影响的项目,更需要严格把关。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医疗技术的规范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病人医疗风险,同时也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实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技术论证、质量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以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医院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重点医疗技术的管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开展的重点医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1. 新技术、新项目;2. 风险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3. 涉及重大伦理问题的医疗技术;4. 需要特殊管理或批准的医疗技术。
三、管理制度1.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准入、评估、审批等工作。
(2)开展重点医疗技术前,科室需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审批意见。
(4)经批准的重点医疗技术,由科室负责组织实施,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2. 医疗技术培训与考核(1)开展重点医疗技术的科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
(2)医务人员需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独立开展重点医疗技术。
3.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1)医务人员在开展重点医疗技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3)科室应建立医疗技术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等信息。
(4)医院定期对重点医疗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医疗技术质量控制(1)医院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重点医疗技术的质量进行监控。
(2)科室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日常的质量监控工作。
(3)医院定期对重点医疗技术的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
四、监督管理1. 医院设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重点医疗技术的监督管理。
2.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重点医疗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推进医疗技术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水平,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2. 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应用、评估和监管,降低医疗技术风险。
3. 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加强医疗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对拟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审核。
(2)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认识。
2. 医疗技术应用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流程。
(2)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
(3)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医疗技术评估与监管(1)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评估体系,对已应用的医疗技术进行定期评估。
(2)加强对医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3)对违规使用医疗技术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患者权益。
4. 医疗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宣传教育(1)加强医疗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水平。
(2)组织开展医疗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法律素质。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
2. 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工作。
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计划落到实处。
5.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五、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完成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制定工作方案。
重症医学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我院医疗新技术也正在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加速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医疗新技术的管理,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特制定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如下:1、成立医院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及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领导小组(由科主任及专家3 ~ 5人组成)。
2、掌握技术水准,严格审批程序。
各科室在引进新项目时,要先由医疗新技术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该项目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理论依据作出初审,申报后由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理论和技术论证,提供较权威性的评价。
3、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制度。
各科室对临床实用性强的医疗新技术,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评价的基础上,应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
4、医疗新技术项目负责人对已开展的技术项目,要注意国内外、省内外发展动态,随时收集信息,组织各类型学术交流,及时总结提高。
5、医务部和科教部对已申报和开展的医疗新技术要进行跟踪,了解其发展,协助培训相关人员,邀请院外专家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6、各科室每年在3月30日前,将本年度计划开展医疗新项目报医务部和科教部,并核实与落实医疗新技术主要项目负责人(限一名)及主要参加人员,科室管理小组组织并督促计划实施,定期与主管部门联系,确保医疗新技术顺利开展。
7、每年对已开展并取得成果的医疗新技术,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奖励,对其中非常有价值者,积极向上级部门推介。
8、对以往已开展或已评奖的医疗新技术,要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对已失去使用价值和停止的医疗新技术由管理机构作出相应结论。
9、属卫生部规定的二类及以上医疗技术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逐级上报审批,办理准入手续。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
目录:
1. 介绍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1.1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背景
1.2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意义
2.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医疗技术准入的程序和要求
2.2 相关监督管理措施
3.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1 实施效果分析
3.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未来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发展方向
---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秩序,保障患
者安全和权益所建立的一套管理规范。
在我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
度的出台是必要的,因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必须对新
的医疗技术进行科学的审核和审批,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可行。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包括了医疗技术准入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
审批医疗技术准入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
和条件,例如必须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必须通过专家评审等。
同时,医疗技术准入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执行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较长等。
未来,应进
一步优化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监督管理,确
保医疗技术的准入更科学、更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
疗服务。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医疗技术活动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医疗技术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医疗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四条医疗技术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医疗技术质量控制制度、医疗技术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技术培训制度、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二章医疗技术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医疗专家、医学伦理专家和法律专家组成。
第六条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发展规划;(二)审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请,确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目录;(三)监督、检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技术及时采取措施;(四)组织医疗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五)其他与医疗技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
医疗技术管理部门应当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负责医疗技术准入、质量控制、风险评估等工作。
第三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第八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要求。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准入条件、程序、标准和监督管理措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应当提交申请,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应用。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定期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技术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章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准入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一)组织管理1、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小组组长:成员:3、承办科室由医疗业务与质量管理科负责实施。
(二)技术准入1、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为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临床工作有创新、有发展,特制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制度。
⑴定义:我中心未开展过的,属国际、国内、省内前沿的医疗技术项目。
⑵审批部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管理小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
⑶审批程序:①申请科室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包括本次审批项目的国内外进展、院内开展此项工作已经具备的条件、医疗风险和并发症、出现意外时的处理方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填写后科主任签字并交医务科。
②医管科、质控科组织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组讨论、提问、申报者答辩。
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专家不记名投票,表决;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④医管科记票、登记,上报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必要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或审批。
⑤中心同意后通知科室准予开展,并通知物价部门审批。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开展临床医疗新技术、新业务是医院形成技术专长和发展学科特色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医疗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医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业准入的必备条件:拟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新技术、新业务的准入程序:申报:申报者应具有主治医师或相当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须认真填写“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本科讨论审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申请表一式两份并附可行性报告报送院务部。
审核:院务部对“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学术委员会、医疗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院长审批。
审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报分管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需要新增加收费项目的审计部负责向市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合疗报销与否,由医保合疗管理部上报至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技术、新业务的来源,国内外开展本项目的现状,开展的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根据《XX省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制度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医疗技术准入适用于新开展的诊疗技术(是指在本市颁布的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本区、本院以前未有开展,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其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诊疗技术)在本院的开展。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
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2、医院鼓励科室、个人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3、申请开展新技术的科室,应当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提交下列材料:
1)项目申请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的还需提供国内外检索报告及技术资料,
其中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批准文
件。
4、医务科接受申请后应汇同医院领导及院内专业组专家意见,予以批复,如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复的,提交申请材料向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5、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医务科及科室协同跟踪评估,逐步建立准入标准和应用规范。
6、医院可以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开
展相应常规技术的临床应用。
7、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暂停临床应(试)用:
1)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
2)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
3)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消失的。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保障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文将从制度内容、管理流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内容1.技术准入评估:对新的医疗技术进行准入评估,包括技术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估;2.临床试验和评价:针对新技术,进行临床试验和评价,收集临床使用数据,评估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3.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组织进行评审,对技术进行技术评估和专家评审,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相关资质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质和证明,确保技术的合法性和可靠性;5.技术使用培训和管理:对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技术正确使用;6.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技术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二、管理流程1.技术申报:供应商申报技术准入,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2.评估和筛选:由专家评估组织对技术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是否符合准入标准;3.临床试验和评价:对新技术进行临床试验和评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4.专家评审:邀请专家组织进行评审,对技术进行评估和评审;5.审批和批准:根据评估和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6.培训和管理:对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相关管理制度;7.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技术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8.动态管理:根据技术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技术的动态管理和更新,保证技术的持续安全和有效性。
三、效果评估1.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技术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评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技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2.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和使用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3.医疗费用的合理性:通过评估技术的经济性,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4.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根据技术的使用情况和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提高医疗技术的水平。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为了加强对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管理。
二、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的申报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伦理学规范的原则。
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新技术项目是否准入开展的审批,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准入通知。
医务科负责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医疗新技术的定义:指在我院首次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技术项目。
五、医疗新技术的准入项目按相关部门规定的分类法管理。
医疗技术准入项目分为:第一类:探索性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第二类:限制性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其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的技术项目;第三类: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六、医院应当积极探索临床诊疗新技术,但严禁应用不成熟、风险较大、疗效不确切、行业内有争议的项目。
七、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必须提供下列相关材料:1、《宁阳县中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审批、授权表》;2、申报新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引进推广的新技术应附有技术来源的相关资料;4、限制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提交拟开展限制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人员情况;5、探索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还需提交开展探索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八、负责医疗新技术准入日常管理的科教科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提交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技术项目准入评审。
对申请项目出具书面评审意见,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证》或《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证件。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需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一)医疗、医技科室应向医务部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二)医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
三)医务部将评审报告提交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
四)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医务部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科室,并报医务部备案。
四、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应用1.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2.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其放入病历中。
3.应在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后及时记录和汇总相关数据。
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新技术、新项目监督与评估1.对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2.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如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中止使用。
五、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中止1.发现新技术、新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不良反应时。
应立即中止使用,并向医务部报告。
2.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决定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在中止使用后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二)新技术、新项目重开1.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后方可重新开展使用。
2.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重开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质量。
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提示,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5篇)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实落实文件精神,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向江西省卫生厅申报审批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它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公布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并报卫生部备案;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程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院内审核工作,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江西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
审核内容包括:(一)医院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五)医院医学伦理审查报告;(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医务科将上述材料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讨论,论证通过后,将第一类医疗技术报南昌市卫生局备案,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报省卫生厅进行第三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r c I h ul ar u ls ic t n ma a e n o d t n e o dc ltc nq e a d te dfe e tme ia e hnq e tat ts o d c ry o tcasf ai n g me tfra mia c fme ia e h iu s, n h i rn dc ltc iu s i o t a em a g d a c r ig t h i ee t dmia c n g me ts se n ra h m ifrnt I s o d c mbn itr a p r ia r na e c o dn o te d fr n a f t n e ma a e n y tms a d te tt e d ee l t f y.t h ul o ie ne n la p as l wi xe a p ria n t n te no main c mmu iain a n ee a tisi ts.n a io i s o l sa ls p ca n— t e tr la p as l d sr gh n if r t o h n a e o n c to mo grlv n n tue I ddt n,t h u de tb ih as e i ma t i l a e n y tm o me ia e h q s a p aslisi ts. g me tsse t dc ltc niue p ria n tt e u A u h s a dr s Gu n d n e c l g Do g u n, a g o g Prvn e, R . ia. t or d e s a g o g M dia Col e。 n g a Gu n d n o ic P. Chn l e Ke r s Ad ia c fme ia e hnq e Ora iain Ma g me y wo d m t n e o d c ltc iu s t g nz t o na e nt
维普资讯
【 卫生行政管理】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 年第 期( 2 期) 06 0 总第 2 0
医疗 技 术 准 人 的组 织 与 管 理 *
李大 平 , 陈 琴
( 东医学 院 , 东 东莞 53 0 ) 广 广 2 8 8
[ 要 ] 目的 : 摘 医疗 技 术 准 入 应 进 行 分 类 管理 , 同 的 医疗 技 术 的 准 入 进 行 不 同 的 准入 管 理 制 度 , 别 对待 ; 不 区 实行 内 部 评 审 与 外 部 评 审相 结 合 ; 强 相 关机 构 的 信 息 交流 ; 立 相 应 的 专 门性 的 医疗 技 术评 估 机 构 管 理 体 制 。 加 建 [ 键 词 ] 医疗 技 尜 准入 ; 织 ; 理 关 组 管
学 和社会学层面 的内容。
的长 期 规 划 , 进 H A E M 在 我 国 的 发 人 员 和 著 名 医疗 卫 生 技 术 专 家 。 促 T/B
1 我 国 目前 医疗 技 术 准 入 的 组 织 与 管 理 展 ; 定 卫 生 技 术 准 人 管 理 办 法 , 强 对 114 地 方 性 的管 理 机 构 。 制 加 ..
[ 图分 类 号 ] R 17 中 9
M a g me t na e n
[ 献标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63 20 )0 65—0 0446 (06 1 —00 4
O r nia in n M a g m e t o m it c o e ial c i e /Li ga z to a d na e n f Ad tan e f M d c Te hnqu s. Da i png, t 1 . /The e a / Chne e i s He lh Se vie at r c
医 疗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准 人 管 理 , 包 科 教 司 于 20 应 00年 9月 正 式 成 立 了 卫 生 技 系 统 , 时 反 馈 有 关 信 息 , 价 新 技 术 大 及 评 括 : 构 准 人 管 理 , 术 准人 管 理 , 员 准 术 管 理处 。 目的 是 建 立 卫 生 技 术 准 人 制 规 模应 用 的 实 际 价 值 , 进 我 国 医 疗 卫 生 机 技 人 促 人 管 理 , 中 所 涵 盖 的 内 容 包 括 : 术 层 度 , 临床 使 用 的 各 种 卫 生技 术 实 行 规 范 技 术 应 用 健 康 、 速 、 序 的 发 展 。 M A 其 技 对 快 有 T 面 的 内 容 、 理 层 面 的 内 容 及 法 学 、 理 化 管 理 。任 务 是 制 定 关 于 H A E M 发 展 委 员 主 要 来 自于 高 级 医 疗 卫 生 行 政 管 理 管 伦 T/B
现 状
卫 生 技 术 评 估 及 其 结 果 应 用 的 监 督 与 管
目前 我 国 没 有 独 立 的 地 方 性 医 疗 技
11 主要 医疗技术评估和准人机构 。 . 1 11 四个 卫 生 技 术 评估 中 心 ( T 。 .. H A)
理 ; 定 并 公 布 H A 的 优 选 题 目, 织 重 术 准人 管 理 机 构 , 要 由 各省 、 制 T 组 主 自治 区 、 直 大 的 卫 生 技 术 评 估 , 广 评 估 结 果 , 卫 辖 市卫 生 厅 局 科 技 主 管部 门管 理 。 推 为 四 个 中 心 自成 立 以来 , 卫 生 部 科 教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