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公路计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江苏省海门市110公里省道公路优良率达100%

江苏省海门市110公里省道公路优良率达100%

江苏省海门市110公里省道公路优良率达100%
任德国;沈国华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16(0)21
【摘要】日前,江苏省海门市110公里省道公路PCI优良率达100%、RQI优良率达100%,分别超过目标任务7个和4个百分点,路况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为不断提高养护质量,提升养护水平。

养护管理人员放弃节假日、
【总页数】1页(P23-23)
【关键词】海门市;江苏省;公路;省道;公里;养护质量;管理人员;PCI
【作者】任德国;沈国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217
【相关文献】
1.浅谈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公路功能分类理论 [J], 叶恒鑫;方楷;
2.一路汗水一路歌——记江苏省海门市公路养护站 [J], 沈国华
3.浅谈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公路功能分类理论 [J], 叶恒鑫;方楷
4.广西:北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J],
5.金华国道、省道绿化率达100% [J], 徐益丰;杨依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万km广东高速公路网最新规划出炉

1.5万km广东高速公路网最新规划出炉

建筑机械36日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东省高速公路将达到1.5万km,形成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网络。

目前,广东省正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广连高速、汕头至湛江高速汕头至揭西段、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阳段等2743km 在建项目。

《规划》对重点城市、重点发展轴、重点地区高速公路网进行了加密和完善,新增高速47条约2185km。

其中,广州、深圳两市将新增11条路线,广州市新增惠州至肇庆高速惠城至增城段、惠州至肇庆高速白云至三水段、广昆高速东延线、南沙至高明、狮子洋通道、增佛高速西延线(白云至四会)、广州东部高速、广州南站快速通道(含海珠湾隧道)等9条对外辐射通道。

深圳市新增深汕第二高速、惠州至坪山等2条对外辐射通道。

《规划》特别提及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将新增13条路线。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主要涉及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以及香港、澳门。

除广州、深圳新增10条对外辐射通道之外,规划还新增了香海高速西延线、中山西环南延线、珠海机场高速北延线等3条路线。

除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外,珠三角地区将新增清远至高明、佛肇云高速、江门至肇庆第二高速、南海至新会、惠州机场高速、河惠汕高速等26条路线,粤东西北将新增梅州平远至福建武平、梅州至潮州、陆河至惠来、汕昆高速南澳联络线等22条路线。

根据《规划》,2020-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新开工建设里程约3260km。

其中2020年计划新开工黄茅海跨海通道、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韶惠高速惠州至龙门段、广州从化至黄埔高速一期、南沙至中山高速等9项275km,总投资约901亿元。

2021-2025年,全省计划新开工项目45项1837km,总投资约5199亿元。

主要组织实施珠三角地区干线扩容、跨江跨海通道和出省通道等重大项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东西北地区的干线通道。

道路红线宽度标准

道路红线宽度标准

道路红线通常指的是城市规划中用于划定道路用地的一种标线。

道路红线的宽度标准因国家、地区和城市而异,通常由相关的规划法规和城市规划标准来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和地区的道路红线宽度标准供参考:
1. 中国:
中国的道路红线宽度标准在不同城市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是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而定。

一些常见的标准如下:
-一般城市次干道:30米- 50米
-一般城市主干道:50米- 80米
-大城市主干道或环路:80米以上
2. 美国:
在美国,道路红线的宽度标准通常由各个州和城市的交通规划和工程标准来规定。

不同类型的道路和用途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主干道宽度可能在60英尺(约合18米)到100英尺(约合30米)之间。

3. 欧洲:
在欧洲,各国可能有不同的道路红线宽度标准,但一般遵循某些最低规定。

一些欧洲国家主要城市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通常在30米到50米之间。

请注意,这些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道路红线宽度要求应当参考当地的城市规划法规和相关标准文件。

在进行规划和建设工程时,应当咨询专业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专家,并遵循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整理)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改扩建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整理)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改扩建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2)海门市交通局关于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施工承包合同书以及项目部的现场考察和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会议记录3)有关公路工程的现行《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我公司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装备、机械设备及施工管理水平。

2、编制原则1)确保满足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2)充分考虑本工程的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

3)将总体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安全管理作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

4)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我项目部现有施工技术力量、机具设备以及历年来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为基点,统筹考虑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劳动力组织,有余地的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施工现场布置。

5)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材料数量为图纸提供的数据,仅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所列的机具设备仅为完成本工程的必备机具。

在实际施工时,根据进度和计划随时调整机具设备和劳动力的投入。

本施工组织设计由海门市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改扩建工程LHHM-LJ2标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桩号为:K97+686~K106+054,全长8.368Km,其中,K97+686~K101+200段为海防公路拓宽段,其余为新辟路段。

主线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双向六车道标准,顶宽33.5m,其各部分组成为:中间带3.5m(其中左侧路缘带宽2×0.75m,中央分隔带宽2.0m),行车道2×3×3.75m,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2×0.5m)2×3.0m,土路肩2×0.75m。

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面横坡2.0%。

沿线大桥1座,小桥4座,其中齐心桥、东灶港桥为拆除老桥建新桥,其余为新建桥梁。

道路红线标注规定

道路红线标注规定

道路红线标定技术要求道路红线的标定要以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为依据,参考各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以1:1000地形图为工作基础图,主要标定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红线宽度25米以上)、已有规划控制的城市主要支路(红线宽度15-25米)的道路红线及两侧绿化线;标定铁路、公路及两侧绿化控制线。

1、道路红线的规划标定应与已有规划控制的道路红线相吻合,尽量结合现状实际,并与既有相关规划相衔接。

(如存在各版规划线形、宽度等不一致的情况,应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做出标注,交院里讨论)2、快速路红线宽度原则上采用60~70米,两侧绿化带宽度15~30米,主干路红线宽度原则上采用40~6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原则上采用25~40米,支路红线宽度原则上采用15~25米。

3、高速公路两侧围网以外控制50米的绿化线;一级公路的红线宽度一般采用60米,两侧各控制30-50米绿化带;二级公路的红线宽度一般采用30米,两侧各控制20米绿化带;其它公路的红线宽度一般采用20米,两侧各控制10米绿化带。

干线铁路两侧绿带控制宽度自轨道外缘外侧20米;铁路专用线两侧绿带控制宽度自轨道外缘外侧10米;快速铁路两侧绿带控制宽度自轨道外缘外侧50米;沿铁路设置轨道交通线路处,两侧绿带控制宽度自轨道外缘外侧30米。

4、主干路与其它道路相交,路口红线转弯半径采用25米;次干路与次干路相交、次干路与支路相交,路口红线转弯半径采用20米;支路与支路相交,路口红线转弯半径采用15米。

5、主干路与其它道路相交,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置展宽段,加宽道路红线。

在进口道外侧,加宽段长度自路口转弯半径端点向后展宽80米;在出口道外侧,加宽段长度自路口转弯半径端点向前延伸60米。

主干路加宽宽度为5-10米,次干路和支路加宽宽度为5米。

道路红线宽度变化处设30米的渐变段。

6、规划立体交叉路口的用地红线,互通立交按200米半径控制用地;简易(菱形跨线桥)立交按路口展宽处理,其中不设跨线桥的道路展宽尺寸不变,设跨线桥的道路展宽段长度取250米。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章前言1.1 项目背景海门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南靠长江,东北濒临黄海,北依广袤的江海平原,处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T”型交汇点上,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地理空间条件十分优越。

但由于长江一水之隔,严重削弱了其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能力,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100Km左右的范围里县级市有海门、太仓、昆山和张家港市,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4个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但90年代后,经济的腾飞刺激了苏南三市的迅速发展,而海门的发展因长江的阻隔明显落后了。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上海市和江苏省政府规划了沪崇通道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这无疑是对长江入口处越江格局的重整,而崇海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将会极大的完善这一格局,使长江入口处的交通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环路,沟通上海与苏北交通的最便利通道,为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

1.2 前期研究工作早在1993年3月,海门与崇明就成立了崇海公路大桥筹备领导小组并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聘请了同济大学郑信光教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桥位选址进行了论证。

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计委以及上海市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崇明牛棚港至海门青龙港桥位选址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6年由上海投资咨询公司主持对崇海公路大桥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1.3 项目所在位置拟建崇海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海门市青龙港与崇明县牛棚港之间,是连接海门与崇明的重要通道,它两端接线分别与宁启高速公路和崇明岛内高速公路相衔接,并与上海至崇明越江通道共同构成了沪崇苏高速通道(见图1-1)。

1.3 编制依据《崇海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经济分析分报告》是根据海门市政府有关合同要求进行编制的,编制的过程中遵循了下述有关技术标准和前期工作成果:√《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88年,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1996年12月,交通部)√《崇海长江公路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崇明越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4 研究目标本项目是针对苏通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所进行的交通影响专题研究,总的研究目标是为崇海长江公路大桥桥位选址、建设规模的确定等提供依据,具体来说要实现下述几个目标:√确定项目影响区范围√掌握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项目影响区未来经济发展水平√掌握项目影响区综合运输发展状况√掌握项目影响区未来交通发展规划√确定崇海长江公路大桥未来年交通流量1.5 研究内容针对上述研究目标,本项目开展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⑴项目影响区范围的确定从本项目对运输网格局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确定项目影响区范围。

海门中心区交通改善工作大纲(修改稿)

海门中心区交通改善工作大纲(修改稿)

海门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工作大纲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海门市建设局二〇一一年三月(一)研究背景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东濒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是长三角北翼联通上海、苏南的第一桥头堡,处于承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位置。

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海门真正纳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也预示着海门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桥港时代”。

海门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科技百强县”,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海门市地理区位图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

截止2010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231635辆,其中汽车52293辆,年增长率32.5%左右,私家车的保有量正以每年超过一万辆的速度爆炸性地增长态势。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南进战略的快速推进,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总数和市民出行率快速提高,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

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出行的增多,造成了城市动静态交通需求的急剧膨胀,从而与中心区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心区的交通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目前,在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中心区主次干道交通拥堵严重。

由于现状中心区的停车位,尤其是配建停车位不足,造成了大量的违章占道停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动态交通的运行效率。

此外,公共交通的不发达也是造成中心区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在把握现阶段城市交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的提出中心区交通“排堵保畅”综合改善的思路、对策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满足城市中心区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求是现阶段海门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为此,海门市建设局于2011年3月委托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开展《海门市中心区交通综合改善》的项目研究工作,此项研究对于改善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通过大量的交通调查,分析并明确现阶段中心区的交通系统运行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海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海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发展形势:在新的发展形式和条件下,海门市将面临着城市规模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转变、城市布局将由单中心向多组团的转变、城市功能将重新分布和形成、城市新区的快速发展的城市发展形势。

城市交通形势:城市交通面临着对外交通方式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对外交通由出入境交通为主向以过境交通为主的转变、城市内部交通出行由体力型向非体力型的转变等重大变化。

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对海门市未来发展面临的战略势态、发展条件、发展动力的研究分析,确定海门市近期应采取通海一体化发展战略,积累自身经济实力;远期待崇海通道建成,再实施崇海通道开发战略,以实现城市的内生型发展。

具体对策为:对策一:构建和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系统。

对策二:强化内外交通之间的转换与衔接。

对策三:加强城市内部组团交通联系。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交通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海门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策四:面向公交的交通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

对策五:以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利用。

对策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全面交通管理战略:全面交通管理就是将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不同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在交通管理中优势和特点,实现对交通系统的高效管理。

对策七:交通需求管理。

对策八:交通系统管理。

城市交通发展政策:鼓励步行出行,正确引导自行车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发展小汽车交通,严格控制摩托车发展。

机动车辆发展规模:采用回归方法、增长率法等综合推算,预计到2010年海门市机动车千人拥有量达到55~65辆,2020年机动车千人拥有量达到90~100辆。

城市对外交通深化规划:对外公路规划1、高速公路规划高速公路有2条,分别为宁启高速公路(S103)、崇海通道及连接线(下简称崇海高速),在城区形成高速公路的T型穿越布局。

宁启高速公路规划近期于叠港公路交叉口处,新建叠石桥服务互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门市公路规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市政府关于印发《海门市公路规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灵甸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滨海工业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行、社,市各直属单位:《海门市公路规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海门市公路规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根据《海门市干线公路发展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市交通部门对全市公路规划及红线控制标准作了进一步调整和修订。

现将调整修订后的《海门市公路规划及其红线控制标准》明确如下:一、公路规划工程的技术等级按照《规划》,全市到2020年将形成“九横十二纵、两高速”网格状的骨架公路网。

“九横”自北向南包括苏221线海门段及西延工程<海防公路)、苏335线海门段、吕通公路、王川线<星海公路)、新常线<常久公路)、站前路<城区北环公路)、苏336线海门段、沿江公路海门段、大达公路。

1、苏221线海门段及西延公路<海防公路):东起东灶港镇红中村,西至货隆镇新街村,全长约28公里。

途经东灶港、包场、正余、王浩、货隆等乡镇,规划为二级公路。

东灶港镇红中村至包场镇新立村段属苏221线海门段<海防公路),全长14公里,已竣工通车。

西延段即包场镇新立村至货隆新街村为市镇公路,全长14公里,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实施。

2、苏335线海门段:东起海门与启东交界处<东灶港镇东),西至海门与通州交界处<货隆镇西),全长约29公里。

途经货隆、王浩、正余、包场、东灶港等乡镇,已按一级公路标准建成。

公路穿越货隆镇区、王浩镇区、正余镇区、包场镇区。

3、吕通公路:东起海门刘浩与启东头甲交界处,西至通州二甲镇东首,全长约36公里。

现为三级公路,规划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部分利用老路,部分新建。

4、王川线<星海公路):东起刘浩镇与启东交界,途经万年、树勋、麒麟、常乐、德胜等乡镇,西至三星镇叠石桥,全长约45公里。

其中10公里已建成一级公路,其余为三级公路,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

改造段线形走向:圩角河至德胜镇金锁村段为新辟公路;金锁村至常乐镇太平港桥段,利用老路拓宽改造;太平港桥至常乐镇高木桥段,在太平港桥东侧改线跨越大洪河,在常来镇北侧与老路衔接,利用老路向东延伸至高木桥;高木桥至万年镇万盛桥段为新辟公路;万盛桥至刘浩镇池棚河段,基本利用老路拓宽改建。

公路穿越原平山镇区、万年镇区、原海洪镇区,绕开原瑞祥镇区、树勋镇区。

5、新常线<常久公路):东起三阳镇东,西至海二线,全长约39公里,途经三阳、悦来、麒麟、常乐、海门、德胜等乡镇,已按二级公路标准建成,三阳镇东至启东交界处的3公里公路为新辟路段。

6、站前路<城区北环公路):规划为一级公路,东起苏336线大洪闸桥,西至叠港公路,全长约18公里。

途经天补镇、海门镇、市开发区、三厂镇。

7、苏336线海门段:东起临江至启东界<临江镇东),西至通州界<三和镇西),途经三厂、海门城区,全长40公里。

已按一级公路标准建成16公里,还需改建24公里。

8、沿江公路海门段:东起临江镇东与启东界,西至南通市开发区界<江心沙农场西),途经临江、三厂、开发区、海门镇、三和等乡镇,全长约44公里<其中与苏336线共用12公里)。

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西段<苏222线以西)19.6公里,为双向8车道;东段24.4公里,为双向4车道。

9、大达公路:东起海门镇张謇大道,西至叠港公路,途经三和、江心沙农场,全长8公里,已按准一级公路标准建成。

“十二纵”自西向东包括叠港公路、海三线<含通海公路、天袁公路)、海二线<含张謇大道)、瑞江公路、崇海大桥北接线、苏222线海门段、王三线、三汤线<汤正公路)、五泰公路、包临公路、东临线<含港西公路)、刘普公路。

1、叠港公路:北起三星镇北与通州界,南至海太汽渡,全长约23公里。

途经市开发区、江心沙农场和三和、天补、三星等乡镇。

线形走向:南段线路平行于三和镇立新河和江淤河,北段经三星镇工贸园区及规划的三星镇北环公路至通州界。

该路按一级公路标准规划设计,分段、分期组织实施。

至2007年,已实施叠港路北段4公里,正在实施叠港路中段,南段拟在2008—2009年实施。

2、海三线<含通海公路、天袁公路),北起三星镇北与通州界,南至海太汽渡,全长22公里。

途经市开发区、江心沙农场和三和、天补、三星等乡镇。

全线已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规划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其中天补至三星段已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

3、海二线<含张謇大道):北起德胜镇北与通州界,南至大达公路,全长约17公里,途经海门镇、德胜镇。

北段已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南段已按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双向8车道。

4、瑞江公路:北起通州二甲,南至沿江公路,全长约13公里,途经市开发区和海门、三厂、德胜、四甲等乡镇。

规划等级:沿江公路至星海公路段为一级公路,星海公路以北段为二级公路,其中北海路至新常线北侧4.2公里已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

5、崇海大桥北接线:北起苏335线,南接崇海大桥,全长约23公里,途经三厂、市开发区、海门、常乐、德胜、四甲、货隆。

规划全线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崇海大桥至通启高速公路)8公里规划为高速公路,北段<通启高速公路至苏335线)15公里规划为一级公路。

线形走向:沿青龙港新官河直线向北,在通吕运河国强大桥西侧新建大桥一座与苏335线连接。

6、苏222线海门段:北起货隆镇北与通州界,南至青龙港,全长约32公里,途经货隆、四甲、常乐、三厂等乡镇。

全线段已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

7、王三线:北起王浩镇,南至苏336线,全长20公里,为新建公路。

规划为二级公路。

8、三汤线<汤正公路):北起苏221线西延,南至苏336线汤家路口,全长26公里。

途经三厂、麒麟、树勋、余东、王浩、正余等乡镇,现为二级公路。

规划为一级公路。

正余大桥向南至新常线段14.2公里已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

剩余的南段、北段将在2008—2009年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和新建。

9、五泰公路:北起海防公路,南至苏336线三厂镇泰新村,全长约22公里。

途经包场、正余、余东、树勋、悦来、三厂等乡镇,现为三级公路,规划为二级公路。

线形基本利用现有公路进行拓宽改造,局部地段<余东镇至树勋镇土地堂)适当调整。

新建苏335线至海防公路,并延伸至通州界。

公路穿越原六匡镇区。

10、包临公路:北起苏221线通州界,南至苏336线临江镇南九匡河,全长约27.5公里。

途经包场、万年、悦来、临江等乡镇。

全线原为三级公路,规划为一级公路。

新常线至苏336线南九匡河段为新辟公路,已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2008—2009年实施中段和北段。

11、东临线<含港西公路):北起滨海工业新区,途经刘浩卫东闸、悦来,南至沿江公路<临江镇)。

目前临江至卫东闸段为三级公路,港西公路段规划为一级公路,港西公路向南段为二级公路。

线形走向:苏335线东灶港镇灵树村直线向北到发展大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灵树村向南跨越通吕运河至原卫东闸东侧与原临东线连接,该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新建;向南基本利用老路拓宽改建。

12、刘普公路:北起刘浩镇东方红大桥,南至苏336线临江镇元菊村,全长约24公里,途经刘浩、三阳、临江等乡镇。

现为四级公路,规划为二级公路。

线形走向:东方红大桥向南至六甲镇南环路与原刘普线连接,该段已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六甲镇南环路至星海公路段利用老路拓宽改建,星海公路至海启河段<考虑到南星闸桥建设)为新辟公路,即从刘浩镇能贤小学西侧向南,在原南星闸桥东约400M处跨越海启河与刘普线衔接,海启河至常久线段、常久线向南至临江普济镇段均利用老路拓宽改造。

“两高速”即通启高速海门段、扬启高速海门段。

1、通启高速公路海门段:东起三阳镇东与启东界处,西至通州界<天补镇大石村),全长41公里,已竣工通车。

海门境内现有悦来互通、海门互通、叠石桥互通<在建)、常乐互通<规划)。

2、扬启高速海门段:扬启高速海门段从通州海晏镇进入我市包场镇,向东南穿越东灶港、刘浩等镇,进入启东市,海门段长约15公里。

具体线型在规划中。

二、公路用地1、高速公路:用地宽60M;2、一级公路:用地宽40—60M;3、二级公路:用地宽30M;4、三级公路:用地宽20M;5、四级公路:以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线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3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

各条规划公路的公路用地明细详见附表<一)三、公路红线控制规定1、规划公路的红线控制宽度标准分三个层次,即永久性建<构)筑物的控制宽度、临时性建<构)筑物的控制宽度、非公路标志构筑物的控制宽度。

永久性建<构)筑物的红线控制宽度:高速公路<特殊道路)为120M,一级公路为80—120M,二级公路为60M,三级公路为40M,四级公路为20M。

临时性建<构)筑物的红线控制宽度:高速公路<特殊道路)为100M,一级公路为60—80M,二级公路为40M,三级公路为40M。

非交通标志构筑物的控制宽度:高速公路<特殊道路)为170M,一级公路为130—170M,二级公路为110M,三级公路为90M。

各条公路三个层次具体的红线控制宽度详见附表。

2、公路交叉路口的建筑红线控制应满足公路停车视距要求,具体标准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0.3.2第一款规定执行。

3、凡需要在上述规划公路两侧<除镇村公路外)进行建设的,各镇<乡)和有关单位必须报市交通部门进行前置审批,送审材料中要标明建筑物与公路的间距,市交通部门应严格把关。

4、公路穿越集镇段的建筑红线控制标准。

为防止公路街道化,保证公路运行安全与畅通,原则上不提倡规划公路穿越集镇。

对不能避开集镇的公路,其镇区段建筑红线控制标准仍按公路红线控制标准执行。

5、规划公路绕开镇区的,其新建公路的建筑红线控制按公路红线控制标准实施;如规划公路尚未实施,原公路按现有公路等级红线控制标准执行;若规划公路一经实施,原穿越镇区的公路适用城建规划控制标准,原公路由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负责接收管养,市交通部门要及时同该镇<乡)人民政府办理管养移交手续。

6、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原有的建<构)筑物以及因公路新建、改建或者建筑控制区调整等,被划入公路建设控制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未经市交通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扩建、翻<重)建。

7、在扩建、新建厂房或办公楼等主体建筑时,因工程建设需要,在公路红线控制区内临时搭建围墙、门卫房等临时性建筑的,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地有关职能部门提出附有建筑平面图的书面申请,经有关职能部门同意后,交市路政管理部门审核<路政管理部门按临时建<构)筑物的红线控制宽度进行审核),报交通部门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