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迎接工业4.0
面对工业4.0,中国企业该做什么?
•
三、面对工业4.0,中国该做什么?
1、清楚地认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工业4.0等理念,我们要学习借鉴,也要采取应 对策略。一方面,应该对我国当前工业制造业存在的瓶颈有更加清晰和清醒 的认识,深入研究欧美各国工业制造业创新的先进理念,参考借鉴,在这场 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搭上便车,借势借力,通过学会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 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度定 制化产品,从而让制造业紧跟时代趋势,提前迈向智能化,适应未来的国际 竞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工业4.0带来的冲击和潜在竞争因素。“先 进制造业”“工业4.0”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 其本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应对挑 战,谋求自身战略利益,而不能盲从西方标准,满足于充当“代工厂”。
•
在科技和制造水平都很高的美、德等国,想要实现工业4.0,依然有很长 的路要走。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庞大的工业制造业体系, 但目前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面临着高端制造业 总体水平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低端产能过剩等影响工业制造业转型 的问题。能否通过这场工业革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项事关重大的挑 战。
•
•
工业4.0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德国得到广泛认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这种认识来自于德国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来自于信息通信 技术给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也来自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对德国工业地位 的担忧。
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工业4.0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可持续化为特点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制造业将不再是机器制造和生产线运转的单纯过程,而是一个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流程。
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工业4.0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的一个趋势。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工业4.0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工业4.0将会重塑制造业的价值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面对新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行业趋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企业应对工业4.0的策略:
1. 转变视野:企业需要意识到工业4.0的重要性,并转变视野,从传统的生产流程中解放出来,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并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2. 升级生产设备:企业需要大量投资升级设备和技术,同时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加快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3. 加强合作:工业
4.0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共享和智能的互联,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竞争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4. 突出智能化:企业需要重点推动智能化建设,加强对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培育新市场:企业需要适应工业4.0带来的市场变化,开发新的市场和业务模式,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总之,工业4.0时代的到来必将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机遇,企业需要积极适应这一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荐下载】面对工业4.0我们该做些什么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面对工业4.0我们该做些什么
工业4.0的概念已经席卷而来,产业升级转型也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面对工业4.0,我们需要将前沿科技与现有产业链结合,以科技为核心,以“智”造品质,成为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
从工业1.0到工业4.0,每一个时代的变化都见证了人类科技跨越式的发展。
根据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定义,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工艺自动化为工业3.0,而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以智能化为灵魂的“工业4.0”,缔造了一个制造业美好未来的梦想,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巨变。
而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较高,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可能成为工业4.0的先导阵地。
在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博世公司都已率先试水工业4.0。
在国内,从事汽车制造的企业家也开始认真思考工业4.0这一浪潮可能的影响和途径。
当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对于工业升级,德国人和美国人给出了不同的方向,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强调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美国人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强调生产设备的智能化。
从产业链环节上看,工业4.0战略偏重生产制造的“硬”环节,工业互联网战略偏重分析服务的“软”环节。
中国工业4.0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工业4.0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背景介绍工业4.0是指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实现工业生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工业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4.0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工业的面貌,对市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4.0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业4.0市场规模将达到xx万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三、市场驱动因素1.技术进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4.0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持。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
2.成本压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
工业4.0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应对成本挑战。
3.消费需求升级: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和个性化需求的提高,传统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工业4.0提供了定制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4.环境保护意识:工业4.0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符合当今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四、市场挑战和风险1.技术壁垒:工业4.0依赖于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但目前仍存在技术瓶颈和成熟度不足的问题。
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承担技术升级的成本,面临着技术壁垒的挑战。
2.安全风险:工业4.0的实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面临着网络安全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如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客户数据,是工业4.0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3.劳动力问题:工业4.0的实施将大量替代传统工人的劳动力需求,可能导致部分人员流失和就业问题。
如何平衡技术发展和就业保障,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工业4.0中国应该怎么做
四、面对工业4.0中国应该怎么干?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各国反思传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工业4.0、产业互联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体现了发达国家对未来制造业走向和战略布局的认识。
中国关于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转型早在十多年前就进行了战略布局。
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提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战略。
研究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根本出发点还在于如何把自己的事办好。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
(一)凝聚行业共识: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美国产业互联网概念背后的最大公约数。
苗圩部长曾指出,两化深度融合应当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制高点,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
我们理解,智能制造是利用智能制造系统(CPS),依托于传感器、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系统、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人、设备、产品等制造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联通、有效交流,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推动生产方式的定制化、柔性化、绿色化、网络化,从而不断充实、提升、再造制造业全球竞争新优势。
可以从五个方面认识和理解智能制造,即产品的智能化、装备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智能化。
一是产品的智能化。
即是把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传输系统融入到各种产品中,使得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
有人说,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60后、70后是互联网的“移民”,还有分部同志是互联网的“边民”,被边缘化了。
我想说,对于“物”也是一样的。
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是物联网的“原住民”,这些产品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网络终端;传统的空调、冰箱、汽车、机床、风机等是物联网的“移民”,这些产品正排着队连接到网络世界。
工业4.0时代 中国制造业如何做?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如何做?对于渴望升级到工业4.0的中国制造企业主而言,困惑于自己的工厂目前究竟属于工业2.0还是3.0?如果打算升级到工业4.0,又该怎么选择改造路径?所接触的一家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苏州制造企业,正打算改善其工业制造环节,但管理层的困惑是改造目标如何设定?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工业4.0工厂长成什么样。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仍然徘徊在工业2.0-3.0之间。
工业2.0通常是指拥有自动化生产线,而工业3.0则需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以实时掌握各类生产信息。
如果升级到工业4.0的层级,则被认为必须拥有更高层次的机器间信息交互,这会赋予机器决策能力,而这背后则需要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作为依托。
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显示,受访企业大部分都非常关注工业4.0的运用,其中约44%已经开始工业 4.0的相关投入,而另有9%左右的企业计划在一年内进行投资。
不愿意在新一轮制造业技术变革中掉队,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招工困难、成本上升等问题,吸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以工业4.0为目标进行升级。
不过,如果细究被调查企业为工业4.0升级所做的投资,在相当程度上还只能算是在为工业4.0进行补课。
在这些投资完成后,企业才得以进入工业3.0甚至工业2.0的层级。
《4.0进程》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最主要的投入方向是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软件体系。
而作为工业4.0的核心,CPS(信息物理系统)目前在国内的企业还很难看到成熟的完整案例,这一系统能帮助生产线上的机器实现有效的信息互通。
在被调查企业所进行的工业4.0投资中,局部改造原有工厂并进行升级占大多数,比如选取某一条生产线或者在小型车间进行尝试;也有少数企业在规划新工厂时,打算建设更接近工业4.0标准的新工厂。
企业在进行工业4.0改造时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这项改造伴随着相当的技术和管理风险,也存在着投资失败的可能。
同时,对于投资回报率较为关注的企业而言,工业4.0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也是被重点关注的话题。
中国版“工业4.0”启航
中国版“工业4.0”启航“互联网+”正与各行各业无缝衔接,中国版的“工业4.0”是中国制造迈向智能化的关键一步,是对制造业中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彻底颠覆。
军工产业、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成为2016年的中国制造最具投资价值的主题。
陈永谦/文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步伐不断提速。
在制造强国的道路上,机械、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从而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下,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趋势已然形成,智能制造领域正迎来势不可挡的快速发展。
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创新升级产品频频推向市场,引领消费升级不断前行。
中国智造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人口红利逐年递减,劳动成本上升,尽管二孩政策已全面放开,但重新找回人口红利尚需时日。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制造业升级的需求迫切,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年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不少城市相继提出“机器换人”的发展战略就是为了减缓人口红利消失给制造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工业4.0发展的必经环节。
从《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到智能制造专项试点,到“信息产业重大工程包”的实行,再到技术路线图的发布,《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规划,将成为市场新一轮制高点。
国泰君安指出,受益的行业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机械、电气设备、汽车、家电、军工等。
目前中国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极低,改造的空间极大,自动化、信息化就是千亿市场规模,即便完成自动化信息化,也才实现工业3.0;到工业4.0,还要经历互联化、数字化,直至最终实现工业4.0的目标,仍然需要巨大的投入。
招商证券认为,这是一个看不到天花板的细分主题。
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已开始释放业绩,如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
在《中国制造2025》的框架下,中信证券从需求驱动、安全驱动和投资驱动三个角度分析,大智能认为制造业覆盖面虽然很广,但重点发展的将是四个方面:一是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使数据收集和计算无所不在,为传统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机会;二是人工智能将渗透整个制造业生态供应链,海量数据的有效收集使人与设备能更好的交互;三是高性能计算与高效能网络通信是必须条件,新一代网络架构、无线移动通信及高性能计算机是整个产业往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安全与战略性的需求将带动这些设备的国产化;四是物联网带动操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汇集整合。
工业4.0落地战略: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项集成
工业4.0落地战略: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项集成近期,随着“工业4.0”的在网络上越炒越热,我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驱动下,中国对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之路也陡然提速,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通主动脉。
就企业层面来说中国版工业4.0如何落地将成为重点,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通一切、联通一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工业4.0是什么?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是互联、集成(纵向、横向、端到端)、数据、创新、服务、转型或是CPS、是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亦或是国家战略、企业目标。
工业4.0核心内容就是建一个网络、三项集成、大数据分析、八项计划和研究两个主题。
建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网络系统〔CPS〕CPS是英文CyberPhysical System的缩写,就是讲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的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a) CPS可以将系统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
b) CPS将提供全面、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应用业务流程,c) 支持移动终端设备和业务网络中的协同制造、服务、分析和预测流程等。
在工业4.0蓝图中,连接一切的信息物理网络〔CPS〕〔如上图〕,在这个模型中,我们看到了“服务”的概念,传感器服务、控制服务、通讯服务、校验服务、信息服务等,所有的服务形成了一个服务库,每个服务完成不同的功能,服务与服务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柔性的智能生产网络,每个服务来自不同的系统,产品信息服务也许来自PDM系统、生产计划服务来自ERP、订单服务来自DMS系统,生产装配指令服务来自MES、生产加工服务由设备完成,因此,整个CPS网络系统就是一个服务连接的网络,即是“务联网”的概念,通过“服务”的抽象,屏蔽了各个信息系统及物理设备的差异性,在服务层面具有共通性,因而容易建立起连接。
2024年推动工业4.0
政府为推动工业4.0发展可能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企业 应抓住机遇。应对策略包括了解政策内容、积极申请政策 支持、利用政策优势拓展市场等。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预测:2024年以后工业4.0发展方向
智能化生产
工业4.0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生产,包括自动化生产 线、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数字化
制造业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包括产品设计、生产 过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智能化
制造业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 生产设备的自主决策和自适应调整,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全球范围内工业4.0现状
德国 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 在工业4.0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 有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生态。
政策法规环境对企业影响研究
政策法规变动风险
政策法规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应对 策略包括密切关注政策法规动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业 务模式、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等。
合规性挑战
工业4.0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企业需要确保自身业务符 合相关法规要求。应对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 、加强合规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合规审计等。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 习等技术,实现生产设 备的自主决策和自适应 调整。
发展背景与趋势
发展背景
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 化,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同时, 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网络化
制造业将实现设备、产品、人员之间的全面互联 ,形成高度协同的生产网络。
启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实施计划
明确目标定位
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迈向工业4.0
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迈向工业4.0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经济的不息变化,工业4.0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工业4.0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方式。
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中国制造企业亟需加速迈向工业4.0。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冲破当前面临的挑战,迈向工业4.0。
起首,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
信息技术是工业4.0的核心,企业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务必要尽快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
中国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来提升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引进国外领先的信息技术和人才。
其次,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和供应链的合作。
制造业的整个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多个环节,只有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实现生产过程的柔性化和智能化。
中国制造企业应乐观主动地与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共同探究工业4.0的实践,实现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共享。
第三,中国制造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工业4.0要求企业具备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队伍,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在这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制造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宁工作效率。
同时,也应引进国外具有相关技术和阅历的高层次人才,加速工业4.0的落地和推行。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工业4.0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法规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增进中国制造企业迈向工业4.0。
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提供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鼓舞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生产线改造方面进行投资。
同时,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宁市场竞争力。
在迈向工业4.0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还要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企业需要不息跟进新技术的进步,不息进行技术创新。
工业4.0时代的展望及我国的应对举措——读《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
i
ll…燮爹‘
;
T业4.o
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 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 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o概念推出后,在 欧洲乃至全球工业领域产生了广泛关注。目前,作 为工业制造强国的德国,将工业4.o提升为国家战 略。 在厘清“工业4.o”概念之前,对于现代史上 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有必要进行梳理,从而使人更能 深刻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
回赢熊视角
工业4-O时代的展望及我国的应对举措
一一读《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蜘东
中学毕业后先后当过技术工人、独立记者、作家和 _ 技术分析师,2009年曾主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 论》。
[
臣
■
日四互E盂五亚卫翘
“工业4.o”是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 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
种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智能软件系统分析,可以精 确检测飞机运行状况,甚至预测飞机故障,提示预 防性保养,从而提升飞机安全性以及延长引擎使用 寿命。而从消费意义上来说,工业4.o时代就是一 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 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 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 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 付给消费者。 当前,德国在工业4.o时代已经迈出步伐。如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智能化生产工厂里,生产的是 “私人订制”的洗发水和液体肥皂。厂房的生产线 上,有十几台设备,一个个塑料瓶依次在传送带上 灌装、封盖、包装。不同之处在于,每一个产品的 标签上都有芯片,记录了不同的数据。这个产品的 “大脑”可以指令生产线灌装什么样颜色和成分的 肥皂液,也能指令调配比例,还有包装的方式,而 工厂的员工只需在中央控制系统中全程把控。 这也就是说, “智能工厂”将不会再制造统一
【推荐下载】工业4.0”已风靡全球 我国该如何入手?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张小只机械知识库工业4.0”已风靡全球我国该如何入手? 工业4.0概念最初在德国学界和产业界的建议与推动下形成,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
如今,工业4.0已风靡全球,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热词。
2014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了一份逾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其中双方对于工业4.0合作的内容尤为引人瞩目。
在去年,工业4.0一下子成为我国经济学界、产业界的最热门词汇之一。
有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工业4.0消灭电子商务只需10年;工业4.0可将生产成本降低四成,一举淘汰世界工厂等等。
那么工业4.0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并迎接工业4.0?1月20日,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工业4.0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罗军认为,认识工业4.0要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看。
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全球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巨大压力。
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新一轮产业架构正悄然开始。
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互联网技术已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上,更多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将更为科学化,并使3D打印技术、数字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材料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更加紧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
罗军。
制造业工业 4.0 转型升级方案
制造业工业 4.0 转型升级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制造业发展趋势 (2)1.2 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2)第二章:工业 4.0 基础设施建设 (3)2.1 网络设施升级 (3)2.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3)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4)第三章:智能制造与自动化 (4)3.1 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4)3.2 智能应用 (4)3.3 智能工厂设计 (5)第四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5)4.1 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5)4.2 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6)4.3 数据驱动决策 (6)第五章: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 (7)5.1 工业互联网架构 (7)5.2 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7)5.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7)第六章: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8)6.1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8)6.2 供应链协同与集成 (8)6.3 供应链金融创新 (9)第七章: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 (9)7.1 绿色制造理念 (9)7.2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0)7.3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10)第八章: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10)8.1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0)8.2 培训与认证 (11)8.3 职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 (11)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2)9.1 政策扶持与法规制定 (12)9.1.1 政策扶持 (12)9.1.2 法规制定 (12)9.2 标准体系建设 (12)9.2.1 标准制定 (12)9.2.2 标准实施与监督 (12)9.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9.3.1 加强国际合作 (13)9.3.2 促进国际交流 (1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3)10.1 项目规划与管理 (13)10.1.1 项目目标与任务设定 (13)10.1.2 项目进度与资源分配 (13)10.1.3 项目组织与管理 (13)10.2 风险评估与控制 (14)10.2.1 风险识别 (14)10.2.2 风险评估 (14)10.2.3 风险控制 (14)10.3 项目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4)10.3.1 项目效果评估指标 (14)10.3.2 项目效果评估方法 (14)10.3.3 持续改进 (14)10.3.4 持续跟踪与调整 (14)标:制造业工业 4.0 转型升级方案第一章:引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与对策摘要: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发展需要,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工业4.0”的战略规划,以期重振德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工业4.0战略的提出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给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一、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1.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但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由于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同时,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正试图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谋求自身发展,而这些国家往往比中国拥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进一步弱化了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工业4.0是建立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一系列高技术基础上的生产过程智能化革命,因此也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能够满足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必然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涨。
2.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偏低。
据有关测算,中国制造业总体上的垂直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所有行业的平均垂直化专业水平都超过了20%。
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基本处于低端水平,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低下,只能停留在进口高技术零部件进行加工的低利润阶段。
3.多数企业对工业4.0的理解存在偏差,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现象严重。
工业4.0是建立在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全面智能化,是在整个工业体系在完成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过程信息化的工业3.0之后迈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智能化转型。
在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看来,工业4.0就是各种高端自动化设备和ERP、KPI等管理系统的堆砌,甚至有些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企业将工业4.0看作救命稻草,盲目跟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转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少支持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的构建,缺少为数字化转型项目专设的管理和执行团队,最终将数字化转型流于形式。
工业 4.0 时代机遇
工业 4.0 时代机遇工业 40 时代机遇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 40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的格局。
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工业 40 的核心特征是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
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工业 40 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
首先,智能化生产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的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和资源浪费。
而在工业 40 时代,生产设备可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优化,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能够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品率,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工业 40 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满足这些需求。
借助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快速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通过智能生产系统迅速调整生产参数,生产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这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
再者,工业40 有助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在数字化的研发环境中,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
同时,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更紧密的协同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和智慧,共同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此外,工业 40 还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企业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综合服务的提供商。
通过实时监测产品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远程维护、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等增值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要充分抓住工业 40 带来的机遇,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的工业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
其中,德国的“工业4.0”概念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潮流,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业4.0的理念。
本文将对德国“工业4.0”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一、德国“工业4.0”概述德国“工业4.0”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制造理念,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它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继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这一概念最早在2011年由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提出,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迅速成为德国的又一标志性名片。
1.1 定义与特征工业4.0的核心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灵活性和个性化。
这种生产模式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局限,将生产、供应、销售等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网络。
1.2 关键技术支撑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增强现实等。
这些技术相互融合,为工厂数字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物联网技术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交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和云计算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二、中国化工业4.0的发展与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工业4.0的发展充满期待。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德国“工业4.0”的成功实践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 政策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4.0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德国等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推动工业4
推动工业4.0的发展,提升生产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加速落地,工业4.0概念得以广泛传播,并逐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工业4.0的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一、建立工业4.0技术体系实现工业4.0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格式和通信协议,使得工业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简单、快捷,并能够满足智能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实现高效的工厂网络化。
其次需要优化传感技术和互联技术,提高设备的感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生产线能够做到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透明化。
此外,还需要加强数据挖掘和处理的能力,实现大数据的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二、提高职工技能和质量意识实现工业4.0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首先需要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和自动化设备,熟练掌握智能化生产技术。
其次需要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品质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将精益化生产和“0”缺陷管理贯穿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此外还需要加强职工的虚拟仿真和数字化操作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三、积极推广工业4.0应用工业4.0应用的推广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
首先需要积极推广智能化生产和自动化设备,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数字化沟通,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需要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建立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供应效率。
此外,还需要积极推广数字化的运营和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工业4.0的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职工技能和质量意识,积极推广工业4.0应用。
以此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工业 4.0 转型方案
制造业工业 4.0 转型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工业4.0概述 (3)2.1 工业4.0的定义 (3)2.2 工业4.0的关键技术 (3)2.3 工业4.0的发展趋势 (3)第三章:现状分析 (4)3.1 企业现状分析 (4)3.2 行业现状分析 (4)3.3 技术现状分析 (5)第四章:转型策略 (5)4.1 企业战略规划 (5)4.2 技术创新路径 (5)4.3 市场定位与拓展 (6)第五章:智能工厂建设 (6)5.1 设备智能化升级 (6)5.2 生产流程优化 (7)5.3 数据驱动与管理 (7)第六章:信息平台建设 (7)6.1 平台架构设计 (7)6.2 数据集成与管理 (8)6.3 应用场景开发 (8)第七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9)7.1 网络架构设计 (9)7.2 通信协议与标准 (9)7.3 网络安全与防护 (10)第八章:人才培养与引进 (10)8.1 人才培养计划 (10)8.2 人才引进策略 (11)8.3 员工培训与激励 (1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控 (11)9.1 项目实施计划 (12)9.1.1 项目目标 (12)9.1.2 项目范围 (12)9.1.3 项目阶段 (12)9.1.4 项目任务 (12)9.1.5 项目预算 (12)9.1.6 项目进度安排 (12)9.2 项目进度监控 (12)9.2.1 进度报告 (12)9.2.2 进度分析 (12)9.2.3 进度调整 (12)9.2.4 进度预警 (12)9.3 项目风险控制 (12)9.3.1 风险识别 (13)9.3.2 风险评估 (13)9.3.3 风险应对策略 (13)9.3.4 风险监控 (13)9.3.5 风险调整 (13)第十章: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3)10.1 效果评估指标 (13)10.2 持续改进计划 (14)10.3 项目成果总结与推广 (1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工业4.0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正在引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
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战略和目标。
国工业4.0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实现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中国政府为了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所提出的发展纲领。
本文旨在探讨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1. 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工业4.0要求制造企业要积极采用尖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2. 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培养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3. 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变。
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促进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体竞争力。
4. 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制造企业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从“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生产模式转变。
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经济的转变。
总结: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观形势》封面格式.doc
重庆理工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学号 11407060130
姓名李双鹏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年月 _________________ 形势与政策课程“我观形势”论文
《我观形势》
中国如何迎接工业4.0
论文题目
论文正文中国如何迎接工业4.0?
一、工业4.0的诞生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此后德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等协会牵头,来自企业、-
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工
业4.0的研究并向德国政府进行报告,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
准化路线图,组建设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德国
政府也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
为一项国家战略。
目前,德国正计划制订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
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德国工业4.0在
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来自党派、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的广泛
认同,并取得一致共识,从一个来自民间的概念迅速演变国家产
业战略,正从一个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工业4.0在这么短
的时间内在德国得到广泛认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种认
识来自于德国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来自于信息
通信技术给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也来自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
对德国工业地位的担忧。
二、工业4.0的本质
“工业4.0”描绘了一幅个人、设备与产品有效联通的个性化和
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愿景。
从工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工业4.0
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也将是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
人
类社会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以机械制造设备为标志的
工业1.0,二十世纪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2.0,二十世纪七
十年代以大规模、大批量的标准化简单化生产模式为标志的工业
3.0。
与国际社会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学术界
和产业界认为,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分别源于机械化、电力
和信息技术。
他们将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
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2.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工艺自动
化定义为3.0,而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迎来了以智能制造为
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即“工业4.0”。
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
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用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方法。
它通过信息
物理系统构建标准化的智能工厂,采用动态配置的方式实现智能
生产。
三、面对工业4.0,中国该做什么?
(1)清楚地认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在科技和制造水平都很高的美、德等国,想要实现工业4.0,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庞大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但目前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面临着高端制造业总体水平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低端产能过剩等影响工业制造业转型的问题。
能否通过这场工业革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项事关重大的挑战。
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开启了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国家与国家未来的竞争角力设定了新起点。
从本质上来说,是否能在这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实力序列和话语权,乃至决定其综合国力。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谋划部署,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再布局,打造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未来一个时期,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国际上围绕市场、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工业4.0等理念,我们要学习借鉴,也要采取应对策略。
一方面,应该对我国当前工业制造业存在的瓶颈有更加清晰和清醒的认识,深入研究欧美各国工业制造业创新的先进理念,参考借鉴,在这场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搭上便车,借势借力,通过学会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度定制化产品,从而让制造业紧跟时代趋势,提前迈向智能化,适应未来的国际竞争。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工业4.0带来的冲击和潜在竞争因素。
“先进制造业”“工业4.0”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其本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应对挑战,谋求自身战略利益,而不能盲从西方标准,满足于充当“代工厂”。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工业制造业大国,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实际上更多的是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在发展方式上,过去,我国在工业制造业发展上主要依靠规模扩张、投资驱动、外资导向等模式,依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大批量生产,以价格优势争夺市场。
时至今日,长期以来形成的“唯GDP论”观念,导致很多地方政府迷信“规模优先”的发展思路,盲目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造成了严重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非洲等国。
种种现象都表明,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提出新型工业改革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战略。
“两化融合”中的“两化”即工业化与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
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其价值体现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制造业管理水平、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促进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变、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加速制造业实现节能减排、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催生制造业新的业态等诸多方面。
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政府不但给予资金支持,还通过补贴、减税和其他手段鼓励和刺激供需。
“十二五”期间,全国研发领域经费占GDP的比重突破2%,超过了英国、加拿大等国。
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3)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我国工业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工业4.0引领的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之际,我国依然迫切需要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和先进制造理念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在技术层面上,要积极研究部署信息物理系统平台,实现“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
在人才层面上,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视,大力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劳动者。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中国有信心、也完全能够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实现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的重大目标。
当然,工业4.0还只在初期阶段,要进入工业4.0时代还需要解决好多难题,比如标准化难题,不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通讯方式、数据格式等,都需要在相同的标准下运行,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工序通过互联网整合在一起。
此外,还有诸如网络安全保障等也需要解决,因为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这对工业4.0将是致命的伤害。
我相信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企业家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中国智能制造业在与西方同行的竞争中应该是平起平坐的,甚至是引领者,而不是被动的追赶者。
中国需要更多有能力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中国未来的制造业带去新的力量。
在工业4.0的浪潮中,中国应当力争上流,不落人后,成为真正的工业强国,世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