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分析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分析

现在



4. 工
0

4.
0


工业4.0的概念
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创造前所未有 的价值、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官学一体的项目。“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 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 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 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 分工将被重组。
国际金如融何危将机,中凸国显制实造体转经变济为的中重国要性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
人口成
从事制造业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
本上升
意愿降低
提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
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旨 在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制造业新的制高
中国的“世界工厂”面临双重挑战
/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6508298.html

•2015年启动超过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中制
•2017年扩大范围,在全国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国造


试点示范目的
造 2 0

通过试点示范,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等智能 化水平显著提高,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成形。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到来

中国制造2025

工 业工 4. 业 0 4.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_工业技术论文本文通过对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阐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今后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工业4.0 提到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人类近代史的两百多年中,人类由农耕时代进入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工业史上先后历经了三次工业革命[1],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被不断的改写,人类迎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工业4.0时代[2]。

在每一次的工业革命中,工业革命的核心和焦点就是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但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科技革命不等于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是推动工业革命的源动力,从而在工业领域产生了形态上变革,其表现的形态就是生产制造模式,所以,当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业4.0的核心和焦点就是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

第四次科技革命——工业4.0到底是什么?首先要说一下关于创新的三个特征。

创新的第一个特征;颠覆性:例如互联网是颠覆性的创新,改变了人的意识和行为,甚至社会的伦理道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今的我们,如果没有手机、或者说,手机没有网络,我们是否能够适应那样的生活?相信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适应不了,所以,我们说,互联网是颠覆性的创新。

创新的第二个特征;价值性:价值性就是指研究开发产品是价值性的创新,人们可以直接运用这些开发成果创造价值,我们的发明,我们研究是否具有价值,能否服务于社会,对事物价值性的考量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

创新的第三个特征;影响性:在这里特别说一下工业4.0,工业4.0是影响性的创新,运用新型发展中的技术来影响工业的发展,工业4.0也不是对原有工业内容的颠覆,是在先进工业基础上,对原有生产制造模式、先进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浅谈工业4.0与智能制造2025-精选

浅谈工业4.0与智能制造2025-精选

浅谈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推出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德国希望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信息物理系统)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成为制造强国。

从一些书籍、媒介平台上也可知道,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日本等国制定的制造规划不同,与德国工业4.0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两者都强调实现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与实施在某些程度上也受到了德国工业4.0的影响。

但是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一、工业4.0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最全解析工业4.0_中国制造2025(演讲稿)

最全解析工业4.0_中国制造2025(演讲稿)

第三次工业革命
高自动化柔性生产 计算机信息技术驱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
批量流水线生产
电力驱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械化生产
蒸汽驱动
18世纪末
20世纪初
70年代初 第十一页,共71页。
至今
11
1.工业革命发展历程 - 12- 12 -
蒸汽机
工业1.0:机械化
普通机床
加工装备
+
电动机
=
电气化
数控机床
机床
+
电脑
=
按编程操作 适应能力低
第十五页,共71页。
2.数字化制造的特征
采用数学化仿真手段,对制造过程中制造装备、制造系
统以及产品性能进行定量描述,使工艺设计从基于经验的试
凑向基于科学推理转变。
铣削机床
镗拉机床
生产 线系

材料毛坯
冲压机床
第十六页,共71页。
焊接装备
实物产品
2.数字化制造的特征
数字化技术体系:产品表达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制 造工艺数字化、制造系统数字化。
3.德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
-7-
1
2
3 4
老龄化社会带来劳动力减少 资源匮乏,能效仍需提升 产业转移带来国内制造业空心化
5 6
7
发展中国家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全球化中,需要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
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生产
保持制造业国际领先地位所需的标准化
制造业占据全国GDP的25%、出口总额的60%,影响极大
第七页,共71页。
8
7
4.“中国制造”亟待技术跨越
-8-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 在产业链的下游:核心技术亟待加强

全面解读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全面解读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智能生产 • 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 3D打印以及增材制造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等
工业4.0——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
Industry 4.0——德国高科技战略计划 两大主题:智慧工厂、智能生产 三个设想:产品、设施、管理 产品:集成有动态数字存储器、感知和通信能力, 承载着在其整个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所需的各种必 需信息 设施:由整个生产价值链所集成,可实现自组织 管理:能够根据当前的状况灵活决定生产过程
2.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走向高端
家电、汽车、飞机等装备制造一步步走向高端。
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收入的86.7%,占出口总量的95.09%; 制造业世界第一,占20%。
中国制造的问题
产品中低端、低价位竞争。
中国制造2025
解读德国 工业4.0
工业4.0——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

Industry 4.0
——德国高科技战略计划首位
信息物联系统
复 杂 程 度
工业革命4.0
电子、IT、工业机 器人 工业革命3.0
电力广泛应用 蒸汽机 工业革命2.0
1784 18世纪末 20世纪初
工业革命1.0
时间
工业4.0——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 基于物联网与服务的智能环境 发展过程
工业4.0——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
工业4.0自动化-信息物理系统(CPS)
服务
CPS:系统中的物理对象和相应的虚拟对象通 过泛在信息网络进行通信
算法
Cyber:算法和服务,服务的动态集成 和服务提供商,并跨越边界进行信息交流 Cyber:包括3D模型,仿真模型,文档,关系 ,工作条件等数据能够通过可变信息网络在任 何地方和任何时间进行搜集 Physcial:在生产系统中的人和自动化模块具有 智能化、自我解释、自我意识、自我诊断、交 互评估能力

什么是工业4

什么是工业4

什么是工业4.0与智能制造2025 工业4.0就是“互联网+制造”,是由德国推出的一个概念。

在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

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特点:
1.互联: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数据:工业4.0连接和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3.集成:工业
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

通过这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4.创新: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5.转型: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的工厂,从2.0、3.0的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

实际上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这是工业4.0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对工业4.0和智能制造2025的了解

对工业4.0和智能制造2025的了解

对工业4.0和智能制造2025的了解整体内容上,工业4.0突出了行动策略,也就是供应和市场的双重战略。

中国制造2025,突出了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两个核心文件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行动的方向或基本策略、重点或优先发展的领域、支撑或保障体系。

虽然德国的目标是要保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中国则是要跻身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但二者均是在对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研判后作出的决策,均指向先进制造业。

德国工业4.0定义了德国的地位: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机械和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在全球领先,占据全球信息技术的显著地位。

中国制造业的定位: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制造技术较之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缺乏; 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基本也就是和德国和中国的政府地位匹配。

中国想要发展的战略,往往都是中央提出战略思想,集中力量。

而德国则是更多中小企业作为市场和技术的基础,要跟多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规划战略、引导。

工业4.0要建立CPS为基础的智能工厂,包括智能的生产机器、数据资料存储介质、生产资料和生产设备从入厂到出厂的整合、物流过程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端对端等多个子系统。

中国则较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政府的组织实施。

前者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生产模式、生产环境、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员工培训等; 而后者则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的一些重要行业,并且这些行业多数是于2010 年公布的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此,从重点突破的领域看,“工业4. 0”已经不再把技术、品牌等作为发展目标,而是转向生产模式、生产管理、生产安全等更高层面的制造理念。

在德国,制造业已达到一种新境界; 在全球,德国制造已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工业4. 0”追求的是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生产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要在制造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还要引致生产组织方式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深刻变化,引致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从德国工业4.0提出到中国制造2025出台,有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4.0的中国版,本文将介绍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工业4.0解读1、《中国制造规划纲要2025》内容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分析报告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分析报告

制造强国特征
特征 产业规模 创新能力
品牌
制造大国 小→大 较弱(模仿) 无品牌
制造强国 大
强(原创) 有品牌
产业控制力
较弱,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对外 较强,控制平台、标准,
依赖严重
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自给
效益 资源消耗 环境排放
附加值低、效益较差
附加值高、效益好
资源、能源消耗大
资源、能源消耗小
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生态环境压 污染物和碳排放小,生态环
绿色 发展
结构 优化人才ຫໍສະໝຸດ 为本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
中国制造2025
"十"大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 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新材料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 信息通信设备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农机装备
电力装备
中国制造的“尴尬”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 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芯片80%进口,2013年 2322亿美元,超过石油。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位 置,比如苹果手机(批发价179美元),日本、德国、 韩国、中国分34%、17%、13%、3.6(6.5美元)。
4.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技术 密集和服务型比重偏低;产业 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布局 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 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 剩严重;有国际竞争的“大” 企业和“专”企业不多。
5.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 艺流程的水平不高;核心工业 软件(设计、管理、控制、优化 等)迷信进口、依赖进口;自主 发展意识淡漠。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中机质协特别高级专家顾问沈烈初经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飞跃式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无根本性改变。

纵观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地出现。

各国在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仍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如美国在2012年推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又推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3年德国颁布“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同年法国颁布“新工业法国”战略;2014年日本提出“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5年英国提出“英国制造业2050”等。

我国在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不久之前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上近十年来推进了包括01、02、03、04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构成了我国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与战术部署。

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虽有了巨大进步,但各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如高铁制造业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电工行业已有较长发展史,但高铁与发电、输变电成套设备已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两者都采用“以我为主”,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取得成功。

航空航天、海陆军事装备,随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自力更生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些家电行业不仅量上,而且在质与性能上都有较强竞争力。

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加速进行,以至我国有一些行业被淘汰出局,如照相机、办公设备行业基本全军覆没,分析仪器、大型科学仪器等似乎有些溃不成军,高端医疗装备特别是检查用的影像设备,大多由国外少数企业垄断。

随着新兴行业的出现,其装备主要靠工业发达国家进口,如制造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成套设备、原辅材料甚至清洗剂、超纯气体等;生产光伏电池用的核心设备及原辅材料都是依赖进口;还有不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及各种专用材料,很多产品在我们国家是空白,或达不到这些高新产业的要求。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
【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
【年(卷),期】2016(0)10
【摘要】1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之路的差异性相对于德国工业界发展现状,中国智能制造的推动路径与德国工业4.0有三大不同之处。

(1)"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简单地讲德国"工业4.0"是要解决生产制造模式的灵活性、自适应性的问题,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加快生产制造的研发速度,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用户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所以降低成本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德国实现"工业4.0"的根本目的。

而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面临更大挑战。

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走完。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杜品圣
【作者单位】菲尼克斯电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德国工业4.0技术和中国制造2025完美结合--德国工业4.0技术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 [J], ;
2.杜品圣谈工业4.0:从工业4.0到产品4.0 [J], 杜品圣
3.杜品圣谈工业
4.0:工业4.0是“变革”还是“革命”? [J], 杜品圣
4.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
[J], ;
5.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J], 杨启森; 朱辉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范本模板】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范本模板】

浅谈德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近日,在课堂上,老师上课时谈起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这是在工业工程领域中时下热点的话题,对此,我也借此机会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查找了相关的论文和背景资料,我了解到当前,德国工业 4。

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 2025 规划相继出台,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

我国企业如何在此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

德国作为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其优势领域主要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德国工业以技术领先、品质精良而著称,但成本较高。

德国工业4.0,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

其描绘了制造业未来的前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们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 4。

0 的提出将成为工业战略性的革命,而中国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工业革命,从而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

目前,我国经济体系已经逐渐由以农业为主转型为以工业为主.但是,相对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工业由于发展时间过短等原因,一直处于多制造、少创造的尴尬地位。

当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该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并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

该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 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 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使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工业接轨,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使我国实现由“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智能制造: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内涵: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 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在商业流 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目标: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 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德国工业4.0三大主题
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
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
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
4、绿色发展工程
破解环境和资源制约,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 别提到节能减排降耗、提 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 经成为中心任务。因为工 业占我国整体能源消耗的 73%。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工 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重点行业
转型升级和新 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制造、增 材制造、新材 料、生物医药 等领域创新发 展的重大共性 需求
到 2020 年 , 上 述领域实现自 主研制及应用。
到2025年,自主知 识产权高端装备市 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核心技术对外依存 度明显下降,基础 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重要领域装备达到
开发一批标志性、带 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 重大装备,提升自主 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 能力,突破共性关键 技术与工程化、产业 化瓶颈,组织开展应 用试点和示范,提高 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 竞争力,抢占竞争制 高点。
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 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层面确定了我国 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明确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 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竞争创新的社会机制 重塑 国家工业战略的制定 及推进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第一篇:浅谈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制造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所谓“中国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该《纲要》又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对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引言“工业4.0”作为当前国际上热门话题之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工业发展计划,即“中国制造2025”,两者都在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力和工业竞争力。

然而,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之间的差异,在实施和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工业4.0和制造2025的概念工业4.0工业4.0,最初由德国提出,是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带来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面改造。

德国以推进工业4.0为战略目标,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智能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推动德国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制造业格局变化,提高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战略计划。

通过实施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制造、产业协同等措施,提升技术能力、缩小和消除与发达经济体在制造领域的差距,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

差异比较驱动因素德国工业4.0在驱动方面主要是在技术方面的升级改造,特别是在数字化、可视化和互联网技术方面。

而中国制造2025的驱动因素1则更多地关注实质性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2025的关注点主要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和加速升级,而工业4.0的关注点主要是通过新技术来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发展阶段德国的工业4.0是在德国制造业已经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推出的,通过在原有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整合最新技术,使其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仍1唐树森等. 制造2025与“工业4.0”[J].工业技术经济,2015(09):3-10.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从全球供应链中仍处于低端市场,与德国制造业总体差距很大。

战略目标德国的工业4.0 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帮助公司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率并开发新市场。

而中国的制造2025 的战略目标是促使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分析.doc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分析.doc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分析请将您的手机换成振动的,以避免在教室里与您的手机通话。

其他事情不要随意进出教室。

请不要在房间里抽烟。

欢迎来到上课时间: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教学内容中的任何不当之处。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创新都会给制造业带来新的变化。

这一次,可能是由互联网引领的产业变革。

它将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使计算机成为制造业的辅助工具。

集成计算机、软件、通信、网络和制造技术的集成。

生产自动化程度将继续提高。

集成信通技术将融入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

渗透制造业的外延和生产方式。

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相应地革新制造业由信息和通信技术带来的制造业革命诞生于计算机年、数控系统年、半导体逻辑元件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年、计算机图形软件商业化年、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革新年、以太网标准年、工业以太网标准年、IBM最早使用总线技术年,工业现场总线发展年、数据库发展年、ERP、MES系统软件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之年、BB诞生之年网络年众包概念出现网络营销、BB大发展之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之年CPS系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智能技术对物联网的影响将从量变到质变食品、服装、生活、生产的社会发展时代,设备与环境:D印刷(添加材料的制造)实用组装技术的颠覆模块化立体组装大众已将完整的环境规划纳入其整体规划,包括照明布局、气候和通风系统、保护敏感植物和动物以及维护城市生活质量。

亮度、透明度既不产生噪音也不排放废气。

一个新的景观已经在德累斯顿建成,一个汽车工厂建在市中心手工制作的个性化高端轿车辉腾。

环境友好型大规模透明工厂环境友好型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国家重新强调制造业美国通用电气工业互联网新兴产业法国英国未来制造业预测日本机器人新战略德国工业中国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内容和目标美国先进合作伙伴制造计划和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开发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和设计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如先进数字制造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模式德国的“高技术战略”提出了工业领域的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工业支持日本的“日本制造竞争战略”加快合作机器人、无人化工厂的发展,以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巴西的“工业动力计划”(印度的“国家制造政策”侧重于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

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

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工业4.0”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

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三大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分工使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配置,市场风向变化和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对企业反应时间和柔性化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所谓工业4.0,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工业1.0指的是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指的是:始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工业3.0是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

工业4.0有何神奇之处?简而言之,工业4.0主要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

工业4.0可以理解为定制化智能生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消费商联盟根据自己的需求支配企业的生产。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智能制造的基本条件是需要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此外还要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这要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德国专家们提出的“工业4.0”的全新理念,主要就对联网工厂以及相关方面的演变进行研究。

以消费商联盟为基础,集中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开发、物流以及生产的集成将通过材料流、产品流、以及信息流得以实现,从而构建高度复杂又极为高效的全球化生产运营。

这样一来,一条生产线就能够跟供应商以及消费信息进行连接,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对生产环节进行动态调整,并对所交付的原材料进行相应调整。

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下的工业4.0提供了实现途径,在云计算这样的一种新技术载体下,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对推进产业转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转变,带来新的巨大影响,而产业能否利用消费商联盟的支点在“互联网+”的转折点上占领先机,已关乎产业未来。

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

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

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战略和目标。

国工业4.0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实现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中国政府为了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所提出的发展纲领。

本文旨在探讨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1. 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工业4.0要求制造企业要积极采用尖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2. 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培养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3. 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变。

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促进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体竞争力。

4. 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国工业4.0要求制造企业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从“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生产模式转变。

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经济的转变。

总结: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工业4.0”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

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三大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分工使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配置,市场风向变化和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对企业反应时间和柔性化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所谓工业4.0,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工业1.0指的是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指的是:始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工业3.0是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

工业4.0有何神奇之处?简而言之,工业4.0主要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

工业4.0可以理解为定制化智能生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消费商联盟根据自己的需求支配企业的生产。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智能制造的基本条件是需要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此外还要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这要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德国专家们提出的“工业4.0”的全新理念,主要就对联网工厂以及相关方面的演变进行研究。

以消费商联盟为基础,集中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开发、物流以及生产的集成将通过材料流、产品流、以及信息流得以实现,从而构建高度复杂又极为高效的全球化生产运营。

这样一来,一条生产线就能够跟供应商以及消费信息进行连接,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对生产环节进行动态调整,并对所交付的原材料进行相应调整。

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下的工业4.0提供了实现途径,在云计算这样的一种新技术载体下,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对推进产业转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转变,带来新的巨大影响,而产业能否利用消费商联盟的支点在“互联网+”的转折点上占领先机,已关乎产业未来。

工业4.0是工业制造领域的新游戏,新的游戏必然要转变原有的思维,当前我国的广大企业是以功能为导向的生产流程,而工业4.0是从以功能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流程为导向。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应只关注制造流程,更要试着学会规划整体流程,要把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同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些方面提升相关能力。

商业模式对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在互联网+消费商联盟+工业4.0时代,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就是以解决消费者问题为主。

所以说,未来制造企业将不仅仅进行硬件的销售,而是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其他后续服务,来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这就是软性制造。

而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成为硬件产品新的核心,意味着个性化需求、批量定制制造将成为潮流。

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要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提出更好、更完善的模式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走软性制造+个性化定制道路。

工业4.0会给工业带来巨大改变。

首先,到了工业4.0,消费者可以直接把他的需求发送给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会按照这个消费者的需求直接进行生产。

这个过程中跟过去相比,去掉了其中的一些销售渠道,从而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整个过程之中物流成本也会降低。

其次,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拥有着无数的商机将成就一大批消费商。

工业4.0涉及到智能机器会替代人力,在目前这个过程中人力的成本往上走,机器的价格往下走。

对于工业4.0的投资方向,主要考虑五个方面。

第一,工业基础。

这里边包括自动化设备,以及机器人,包括公共设备、传感器、工业通信、工业软件;第二,智能产品。

这里面涉及到智能汽车,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第三,物联网。

物联网涉及的范畴比较多,包括智能安防、智能电网,包括工业4.0这个过程中运用到的无线射频、二维码等;第四,定制化生产,包括3D打印等。

第五,务联网。

服务联网就是,一些生产企业通过产品和生产厂商的互联,实现售后服务,那么就相当于对应的要向服务进行延伸。

随着互联网营销模式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传统贸易交易流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商务开始被电子商务和O2O,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取代,甚至,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智能化设备和分布式小型智能工厂的广泛性分布,商品的流通渠道将有可能彻底摆脱现有的线下渠道模式和如今如火如荼的电商贸易模式,而是在终端的消费者自主选择定制化生产的选项后,由分布式的智能小型制造工厂直接生产和供给。

随着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革新,引起了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

消费者将颠覆传统模式弊端,成为整个商业活动的核心,消费者将通过消费商联盟与生产商直接对接,积极参与财富分配。

统观过去的商业行为,其基本环节可以这么定义:消费者是指: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生产商是指:生产环节以生产产品为核心的。

流通商是指:流通环节以销售渠道为核心的。

通过定义,我们明白了商业各个环节经营的基本内容。

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前的许多经济理论,并不是为我们这些消费者服务的,完全是为生产商和流通商服务的。

既然出发点不在我们消费者这边,看不懂经济理论,许多商业条款不是以我们消费者为核心,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终于在经济竞争中拿到了话语权。

作为消费者,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消费支出上,去思考如何通过日常的消费去获得收入,会发现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条管道,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流通各种各样的消费支出,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牙膏,洗发水、米等等这些日用消耗品,以及理发、购买衣服、购买汽车、汽车加油、汽车维护、在外吃饭消费、家庭用品购买等等,如果将这些个人的单独的消费管道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巨额经济支出。

互联网+消费商联盟+工业4.0时代将让这笔支出重回消费者口袋,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大金融、云计算、网络化的生产、信息、物流等技术的高度集成发展让免费购物真正落地,让消费商得到应得的巨大回报,消费商将成为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核心,消费者将直接走向生产商,全程无阻碍地参与设计、开发、生产等生产商行为,切身感受与生产商的无缝互动体验。

在新时代的经济竞争中,商业行为的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成长为消费商,将是一场浩大的革命!基于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袭。

中国政府于2015年5月8日,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2025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

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

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

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

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

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

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

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