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案2-1
生物显微镜初中教案
生物显微镜初中教案主题: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并观察到样本中的微小结构。
教学内容:1. 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样本制备和观察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生物显微镜的兴趣。
2. 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原理(10分钟)教师展示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包括物镜、目镜、聚光系统等,并讲解生物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分钟)教师演示生物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调节焦距、放置样本、调整光源等,然后让学生逐个操作。
4. 样本制备和观察技巧(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制备样本,如叶片、细胞片等,然后观察样本中的微小结构,并帮助学生鉴别结构。
5. 总结和检查(5分钟)教师总结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回答关于生物显微镜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一片红色物质的细胞组织片,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扩展活动:让学生自行准备样本并观察,看看他们能否发现新的微小结构,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的方法、准备样本的技巧、观察和鉴别微小结构的能力。
教学材料:生物显微镜、叶片、细胞片等样本,观察报告模板等。
教学反思: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仪器,通过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的方法和观察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样本和观察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指导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如调焦、调节光线等。
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等微观结构,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等微观结构。
如何正确调节显微镜,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
三、教学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标本等。
显微镜使用说明书、教学PPT。
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细胞或微生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
提问:“你们想不想亲眼看到这些细胞或微生物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2.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展示显微镜,并逐一介绍其基本结构,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
解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即光线通过物镜聚焦在标本上,再通过目镜放大观察。
3.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调节显微镜,包括调焦、调节光线等。
强调在调节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损坏镜头、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标本等。
4.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等微观结构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台显微镜和细胞标本。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并强调观察时要仔细、有序。
学生开始观察细胞标本,并记录观察结果。
小组内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发现,并讨论这些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5. 展示与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组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发现,强调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奇妙性。
6. 拓展延伸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观察的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望远镜、电子显微镜等。
鼓励学生了解并尝试使用不同的科学观察工具。
7.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显微镜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保持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 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显微镜的组装和调整。
2. 观察生物样本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显微镜若干台。
2. 生物样本若干份。
3. 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体。
二、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分钟)1. 演示显微镜的组装过程,包括底座、镜身、目镜、物镜等部分的安装。
2. 讲解如何调整显微镜的光线,包括反光镜和遮光器的使用。
3. 讲解如何调节镜筒,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4.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三、学生动手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照显微镜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进行观察记录。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学生动手操作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在观察生物样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并进行观察记录。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导学案1: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问题导学一、显微镜的结构及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活动与探究1尝试从以下几点辨析显微镜的物镜、目镜。
(1)观察写有“b”字的玻片,你所看到的物像是什么?试总结物像与实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2)若左眼注视着物像,向上、下、左、右四个不同方向稍微移动玻片,视野中的物像分别会向哪个方向移动?试总结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3)阅读教材第33页“边做边学”,分析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的可能原因。
(4)若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一异物,则该异物可能存在于哪里?可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迁移与应用1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四字诀”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
(2)低倍镜换至高倍镜的操作注意点①使用高倍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
②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可将光圈由小变大,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同时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3.低倍镜观察与高倍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答案:活动与探究1:有长小而暗短大而亮无长大而亮短小而暗(1)提示:物像是“q”。
物像旋转180°与实物相同。
(2)提示:物像分别向下、上、右、左四个方向移动。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案2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案教学重点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教学难点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教具准备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史料课件、光学显微镜、相关实验用具、材料等。
课时安排2三维目标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练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和绘图的技能。
4.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5.通过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对认识细胞本质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利用多种媒体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6.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7.认识显微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8.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第1课时细胞学说、显微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水螅捕食、繁殖的过程,教师简要说明水螅是一种腔肠动物,接着,展示水螅结构模式图,利用学生初中已学的水螅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水螅是由细胞构推进新课板书: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师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学生活动:阅读“回眸历史”第一段资料,并观察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的显微镜及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
师:(1)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的显微镜能放大的倍数为40~140倍,他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借用拉丁文Cellar(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小室,实际上这个小室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胡克有关细胞的首次描述是在他的著作《显微图谱》一书中于1665年发表的。
(2)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设计较好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和原生动物,并于1674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此后,虽对细胞观察的资料不断增加,积累了较丰富的材料,但在长达170多年的历史中,对细胞的知识以及它与有机体的关系,人们并没有进行科学概括,没有上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高度。
关于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
关于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知道它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研究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的使用: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
3. 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比较等。
4. 生物学实验设计:学会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5. 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生物学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调节方法,生物学实验设计,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显微镜使用说明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学研究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a. 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b. 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c. 讲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如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d. 示范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 实践与探究:a.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学实验,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
b. 学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c. 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学会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总结与反馈: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c.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作业布置:a. 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b.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生物学研究工具解决问题。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设计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2.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了解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显微镜下的显微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概述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15分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光的折射和放大原理使得人眼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物体。
继而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光学显微镜到现代高级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3.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0分钟)通过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
可以通过演示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显微镜。
4.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0分钟)介绍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如观察细胞结构、研究细胞分裂、观察昆虫的微观结构等。
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总结提高(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对学生进行问题答疑。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显微镜在日常生活或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讲述、演示、讨论、实物展示;2.教学资源:显微镜、显微图像、PPT。
五、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2.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3.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是否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六、教学延伸1.鼓励对显微镜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拓展阅读关于显微镜的相关资料;2.在其他生物科学课程上,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显微镜》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显微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研究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镜筒、物镜、目镜、台面、聚光系统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 放大倍数和分辨率的概念。
- 光线折射和折射率的基本原理。
- 焦距、放大倍数和视场的关系。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握持显微镜及其部件。
- 放置样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调节光源、物镜和目镜,使物体清晰可见。
- 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所需的观察效果。
3. 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示例。
- 显微镜观察技巧和实验设计。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物展示法:使用实际显微镜和显微镜零部件进行示范。
3. 观察练法:让学生带来各类样本,通过观察练加深对显微镜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4. 小组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分配样本供学生观察和研究,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显微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 “你们知道什么是显微镜吗?它有什么作用?”- “你们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使用显微镜有什么注意事项吗?”2. 研究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 讲解光线折射和折射率的基本原理,以及焦距、放大倍数和视场的关系。
3. 研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演示正确握持显微镜及其部件的方法。
- 指导学生如何放置样本以及调节光源、物镜和目镜,使物体清晰可见。
- 强调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的重要性,以获得所需的观察效果。
4. 研究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显微镜应用示例,增加学生对显微镜的实际应用的了解。
- 演示显微镜观察技巧和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 2_1_1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目镜和物镜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3、小结
我们从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观察后推测
阅读教材
观察教材图片,认识个结构的名称
学生通读教材,分组进行练习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题
练习使用显微镜
授课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检查预习
作业情况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显微镜法目标:
阅读教材,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2)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1.目的要求:
2. 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取镜、安放
对光
观察
练习:1.将所观察到的物 像移到视野中央。
2.换成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继续观察。
讨论: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2.使用 显微镜时,为什 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3.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 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P41科学.技术.社会: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
2、自主合作学习
(1)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1.目镜:观察
2.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
3.转换器:转换镜头
4.物镜:观察
5.压片夹:夹持玻片标本
6.通 光孔:通过光线
7.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8.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2.对显微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以及在实际观察中的应用。
3.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生物细胞结构的准确识别和描述。
(三)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显微镜下奇妙的生物细胞图片,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兴趣。在生物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在使用专业工具方面,尤其是显微镜,多数学生还较为陌生。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本节课将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显微镜,掌握其操作技能。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但个别学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3.能够运用所学的显微镜操作技能,观察不同的生物细胞,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并识别它们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共同完成显微镜的操作与观察任务。
2.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观察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现场指导,及时反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针对操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显微镜使用方法。
6.课后拓展,巩固提高: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物细胞,巩固课堂所学,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精选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通过认识和了解显微镜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过程与方法: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热爱大自然,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但是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只是知道显微镜可以使我们看到的物体放大,但是具体的操作不会,所以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并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中解决。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在获得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四、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练习使用显微镜》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事物是有限的。
对于特别微小又客观存在的物体,我们是看不到的。
聪明的人类发明创造了一种仪器,专门观察微小的物体。
这种工具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显微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七年级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人教版
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小
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它不仅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题: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设计
思想
实验室教学,实验室两人一小组,每小组一台显微镜实际观察操作。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过程与方法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
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小先生巡视,帮助。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进行抽测。
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教
学
过
程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导学案》
《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应用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事物,比如细胞、细菌等。
那么,你知道显微镜是如何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显微镜的知识,了解它的原理和构造。
二、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
2. 掌握显微镜的应用方法。
3. 能够正确应用显微镜观察样本。
三、导入1. 什么是显微镜?它有什么作用?2. 你知道显微镜的种类吗?它们有什么区别?3. 你曾经应用过显微镜吗?你觉得应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有什么好处?四、进修内容1. 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镜筒、台座和光源等部分组成。
- 物镜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镜片,通常有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 目镜是用来放大物镜放大的像的镜片,通常有10倍的目镜。
- 镜筒是用来固定物镜和目镜的部分,可以通过调焦轮来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以便得到清晰的像。
- 台座是用来支持显微镜的部分,可以通过调节台座的高度来调整观察的位置。
- 光源是用来照明被观察物体的部分,通常有透射光源和反射光源两种类型。
2. 显微镜的应用方法-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座上。
- 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得样本处于焦点位置。
- 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使得样本能够被充分照明。
- 通过调节镜筒的焦距,使得观察到的像清晰。
- 应用目镜来观察样本,可以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来调整放大倍数。
五、实践操作1. 应用显微镜观察一片叶片的表面结构。
2. 应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中的微小生物。
3. 应用显微镜观察一根头发的纹理。
六、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掌握了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并且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显微镜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不息探索更多微小世界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教学案教学重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教学难点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教具准备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史料课件、光学显微镜、相关实验用具、材料等。
课时安排三维目标.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练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和绘图的技能。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通过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对认识细胞本质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利用多种媒体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认识显微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第课时细胞学说、显微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水螅捕食、繁殖的过程,教师简要说明水螅是一种腔肠动物,接着,展示水螅结构模式图,利用学生初中已学的水螅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水螅是由细胞构推进新课板书: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师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学生活动:阅读“回眸历史”第一段资料,并观察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的显微镜及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
师:()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的显微镜能放大的倍数为~倍,他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借用拉丁文(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小室,实际上这个小室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胡克有关细胞的首次描述是在他的著作《显微图谱》一书中于年发表的。
()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设计较好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和原生动物,并于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此后,虽对细胞观察的资料不断增加,积累了较丰富的材料,但在长达多年的历史中,对细胞的知识以及它与有机体的关系,人们并没有进行科学概括,没有上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高度。
师:细胞是谁发现并首次命名的?他所观察到的细胞是真正的细胞吗?生:发现并首次命名细胞的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但他所观察到的细胞不是真正的细胞,而仅仅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
学生活动:阅读“回眸历史”中关于施莱登和施旺的资料。
师:()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观察了大量植物组织后,于年发表了《植物发生论》,他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他的研究为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通过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的系统观察,并将施莱登与自己的发现概述起来,论证了动植物均由细胞组成。
于年发表了《动植物构造及生长相似性之显微研究》,著名的“细胞学说”由此诞生。
师:()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是什么?()细胞学说的建立有什么重大意义?生:()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它使人们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能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恩格斯列为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师:;细胞学说提出后的几十年中,它被推广到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对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和指导作用。
同时,这一学说本身也迅速得到充实、发展而且日益完善。
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的研究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师: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师:()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与哪些科学家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细胞学说的建立与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有什么关系?生:()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与英国科学家胡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才有了细胞的发现。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提高和应用,以及对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大量观察和研究,才有了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师: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重要的研究工具——显微镜。
板书:二、研究工具——显微镜学生活动:阅读显微镜一节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阐述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从世纪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放大倍),到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再到电子显微镜(可放大上百万倍)。
()哪几位科学家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列文虎克,于世纪自制成功由块镜片构成的“显微镜”,能将微小物体放大倍,为显微镜的早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德国青年科学家卢斯卡,于世纪年代初,利用高电压下电子流波长很短的特点,制造出放大倍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
()常用电子显微镜有哪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用途上有何不同?常用电子显微镜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成像原理不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利用电子穿透切片,经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扫描电子显微镜依靠电子射到样品表面后发射出的更多二次电子,放大后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三维图像。
用途上,前者适合于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后者适合于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制的电子显微镜以及利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细菌等图像。
()利用多媒体展示普通光学显微镜。
并启发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准确识别其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同时,教师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作示范。
师:()某光学显微镜目镜为×,物镜为×,则该显微镜能放大多少倍?()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个镜头。
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和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哪组镜头?生:()倍。
()乙和丙。
板书设计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细胞发现细胞学说建立补充完善二、研究工具——显微镜列文虎克自制第课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只鸡蛋、一个洋葱、一个蘑菇,提问: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这三种不同生物在结构组成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生他们都是由细胞组成。
教师设疑导入新课: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组成不同生物体推进新课板书: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师:要研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最好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生: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各种不同生物的细胞。
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
讨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师:在使用显微镜时,为了更好地观察对象,常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如何使用高倍镜呢?学生讨论。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具体方法: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动装片使需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若视野较暗,可调节聚光镜和反光镜。
并归纳如下:低倍镜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聚光镜和反光镜。
师:使用显微镜观察有关组织细胞时,常需先将有关生物组织细胞制作成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呢?学生讨论。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准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制片()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面有气泡。
.染色()把一滴稀释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把牙签上附着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水滴上,避免有气泡。
.把一滴稀释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学生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绘图。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绘图。
()观察人的骨组织、肌肉和神经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并绘图。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指导撕取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
教师活动:学生结束实验观察后选几位学生谈实验操作体会及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设置下列讨论题:()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与用低倍镜观察相比较,视野的大小、明亮、视野中细胞数、细胞图像大小有何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时,是否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教师适当启发,组织学生讨论后归纳:()高倍镜视野变小、变暗,细胞数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不需要。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使用细准焦螺旋微调即可。
教师活动:选择几位学生所绘细胞图进行展示,并请相应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什么不同?生: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近似长方形的格子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圆形。
学生活动:观察教材图几种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一只鸡蛋,从鸡蛋钝端除去部分卵壳,弄破卵壳膜,使卵白和卵黄流到一个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一只鸡蛋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鸡卵细胞只是由胚盘、卵黄和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构成。
卵白和卵壳及卵壳膜起保护卵的作用,但不是卵细胞的组成部分。
鸟类的卵细胞形态呈圆形,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师:()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形态是否相同。
()举例说明同一生物体内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是否相同。
()举例说明人体内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功能是否相同。
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或其他细胞)及细菌细胞大小和形态不相同(其他合理回答也可以)。
()人体内的肌肉组织细胞、骨细胞、神经组织和口腔上皮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同。
()人体内的肌肉组织细胞具有收缩运动功能,神经组织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口腔上皮细胞覆盖在口腔表面,起保护作用。
不同组织细胞的功能不同,其形态、大小也不同。
课堂小结人体内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与氧气接触,起运输氧气的作用;神经细胞具有很多突起,有利于神经兴奋的传导;肌肉细胞呈纺锤形,与肌肉组织收缩运动功能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