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9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
(1)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 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 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这里的酸指 盐酸和稀硫酸,而与浓硫酸和硝酸反应则不放出氢气。
(3)K、Ca、Na太活泼,与水反应,不能把排在后面的 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 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 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 【活动与探究1】探究镁、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 A组:把镁、铝、铁、铜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组:把镁、铝、铁、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Mg+HCl Al+HCl Fe+HCl Cu+HCl
(4)Fe若参与反应,一定生成二价亚铁离子(Fe2+)。
(5)在金属活动顺序中距离远的优先置换(如将铁放在 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铁先置换出银)。
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典例1】(2022包头)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 (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如图中,固体A是 Cu ,②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只写一个)。
(3)要验证Ni、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

9.2.1九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9.2.1九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我努力我成功!)1、知识与技能: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比较、归纳、实验中的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的认识。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运用金属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我国是湿法冶金术发现和使用最早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了在铜的盐溶液中加入铁粉可以制得铜,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清得铁,则化为铜。

”比外国早几百年。

四、学法指导本节知识规律性较强,考察灵活,需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多加练习。

五、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我们一起进步)自学探究一:金属与氧气反应会产生什么?(请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镁、铁、铜、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展示)2、你能发现金属和氧气的反应有什么规律吗?(讨论交流)3、对比上面反应的实验现象你能找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讨论交流)自学探究二:金属与酸的反应有什么规律?(读教材,结合观察老师实验演示完成以下问题)(老师可在学生预习时演示课本探究实验)1、铁、铜、铝分别放入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展示)2、比较上面的反应你发现金属与酸反应有什么规律没有?(交流讨论展示)(可从是否所有的金属都会与酸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等方面考虑)3、什么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写出来,他有什么用处?请说说。

(展示交流)4、什么是置换反应?如何判断?你能举出几个实例吗?(交流展示)自学探究三:金属与盐反应有什么规律?(请读教材结合老师实验演示完成以下问题)1、铁、铜、锌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交流展示)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人教版

2Cu+O2加热2CuO
加热
2Hg+O2==2HgO
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
(3).Ag—Au几乎不能和氧气反应
高温炼金
真金不怕火炼
金、银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说明化学性质稳定。
总结: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氧__气___反应, 反应条件 不__相__同____(相同,不相同)
结论:越排在前面的金属,越容易和 氧气反应,化学性质越活泼。
2Na + CuSO4 ==Na2SO4+ Cu
(4)K、Ca、Na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和其它盐的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
三.金属活动顺序的比较.
1.两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比较方法 1)和氧气反应,比较难易程度.(反应条件)
2)和酸反应,比较剧烈程度(放出H2速度) 3)用其中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可 溶性化合物反应
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其
中不必进行的是
C
9.欲探究铁、银、铜的活泼性,最佳实验 方案是(A )
A. 将铁、银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B. 将铁、铜分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C. 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盐酸溶液中 D. 将银、铜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10.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稀硫酸反应
回忆: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Fe + CuSO4 == Fe SO4+ Cu
2.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蓝色溶液变成无色
2Al + 3CuSO4 == Al2(SO4)3+ 3Cu
铝 和 硫 酸 铜 溶 液 反 应
3.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现象: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学法点睛】金属( jīnshǔ)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1.判断金属( jīnshǔ)活动性的强弱
借助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与酸反应的剧烈 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判断依据
方法
根据金属能否与酸溶液反应产生 氢气来判断
若能反应,则该金属在金属活动 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前面,否则位 于氢的后面
(1)现象: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___4_A_l__+__3_O_2__=点_=_燃=_=__2_A_l_2_O;3
(3)铝制品具有(jùyǒu)抗腐蚀性能的原因:在__常_温__下__,__铝_很__容__易_(_r_ón_g_yì_)_跟_氧__气_
质是铜。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答案(dá àn):(1)速率 (2)Zn+CuCl2====Cu+ZnCl2 Mg>Zn>Cu Cu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结合所学过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将下图填写(tiánxiě)完整。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提示:金属与氧气(yǎngqì)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酸反 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单质和盐。金属与酸、 与盐溶液是否反应的依据为金属活动性顺序。
_______发__生__反__应__,__生__成__一__层__致__密__而__坚__固__的__氧__化__铝__薄__膜__,__可__阻__止__内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进一步氧化,从而对铝制品起保护作用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人教版

方程式
推测
实验 铝丝表面有一 1 层红色物质
实验 铜丝表面有一 2 层银白色物质
实验 3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Cu +2AgNO3 = Cu(NO3)2 <Al
归纳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Al>Cu>Ag
经过人们长期的实验,归纳总结得出了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Au+O2 不反应
6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氧__气__反应, 反应所需条件 ___不_相__同__(相同,不相同)
2.金属的活动性: 说明 _M_g_、__A_l_、较活泼,__F_e_、_C__u_次之, __A_u___很不活泼
7
思考:
(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 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
24
金属活动顺序性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 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 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 溶液里置换出来。(前换后;强换弱)
固体不能反应
25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用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3、用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现象
方程式
推测
21
22
活动与探究 Al、Cu、Ag的活泼性比
1、用一根砂纸打磨过的铝丝和较铁丝分别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用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3、用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金属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新版鲁教版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金属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新版鲁教版
实验结论: 锌、铁能从CuSO4、AgNO3的溶液中把铜和银置
换出来,铜只能置换出银,而锌、铁、铜都不能 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钠。
交流讨论
什么样的金属能和什么样的盐溶液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溶液中金属遇到盐,前面能将后面换; 铁要生成亚铁盐,钾、钙、钠靠边站。 结论: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 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小结: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实验探究
取少量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卷起来, 用坩埚钳夹持 ,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盛有氧气 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粉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4Al+3O2===2Al2O3 实验证明:铝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
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分析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在这三个实验中,金 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 2.它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实验探究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铁片、铜片、锌片,再分别加入 10%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判断反应速度是否 一样。

人教版化学九年《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一

人教版化学九年《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一

2. 镁与盐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
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
3.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 与氧气反应
三位同学分别板书各一个化学方
2. 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程式
3. 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激趣并 引入课题
回忆旧知 得出金属的 化学性质
[研究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课件展现铁丝、镁条燃烧的图片 讲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中,Mg、Al
以判定 Mg、Al 哪个活动性更强
镁条表面是否有变化
的主观能动性
点评学生的实验方案
其他合理方案
师生共同归纳出常见金属活动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序表 Pb (H) Cu Hg Ag Pt Au
把握由个 别到一样的认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步减弱 带读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自读
识事物的规律 加强经历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观看、书写
4Al+3O2===2Al2O3 2Mg+O2===2MgO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铁、铜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 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 + O2 ===△2CuO 点燃
增加新知 设计意图
课件展现高温炼金的图片,问:“真 3Fe + 2O2 ==== Fe3O4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出示一枚银元,问:如何样明白这枚 依照体会,说出识别真假银元的
银元是真?是假?
一样方法
追问:如何样用化学的方法去鉴别真
假银元? 点题:这就需要明白金属的化学性质
谈话:你差不多明白的金属能够与哪 学生已有的知识:
些物质反应?回忆并交流反应的现象,写 1. 镁、铁、铜分别与氧气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二

人教版化学九年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四: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五:教具准备:铜片、铝片、镁带、锌粒、铁钉、铜丝、铝丝、稀盐酸----HCl(1:4) 、稀硫酸----H2SO4(1:4) 、硫酸铜溶液---CuSO4、硝酸银溶液---AgNO3、硫酸铝溶液----Al2(SO4)3,试管(若干)。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情景】新闻报道:英国探险者发现撒克逊宝藏。

【过渡引入】同学们,从刚才的报道中我们发现,这批宝藏埋在地下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但依然光彩夺目,金光闪闪,人们发现;从地里出土的金属文物中,金器总是保存得相当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出土不仅很少而且锈迹斑斑。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他们的化学性质,本节课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回顾与讨论】: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曾接触到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铁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实验,这是金属的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的现象吗?【讲述】我们注意到,镁在空气中是可以燃烧的,发出白光,还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其实,镁是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就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表面会生成氧化镁,铁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不能,他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九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初四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教学设计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掌握置换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置换反应。

4 、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1.通过“金属与氧气和玉酸的反应”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可以通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真假黄金的鉴别的思想和方法。

2. 通过“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和微视频”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合作交流及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金属与氧气和与酸的反应方法原理的学习,体会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问题思考和互助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原理和现象及微观实质的思想和方法;难点:用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的知识鉴别真假黄金的思路、方法和原理;培养和提高学生三重表征思维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跟踪练习和达标检测等方式,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2.通过对“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学习,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从反应原理和宏观现象及微观实质的思想和方法及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取学生自、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和各种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回顾反思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思维方法上和化学观念上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同桌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并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

音记忆方法:“加盖那煤炉,心铁西迁,
轻,统共一百斤。”
(活动天地)完成课本 P37“活动天地”
中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的共同特点。
(小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特点
(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的类
型:四种基本类型和三种非金属类型。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练习)完成课本 P39“在线测试”,各小 组共同交流。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 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1.实验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识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
(第一课时)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
气的反应
(引导复习)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互检查核对。
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认真观察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
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式。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
讨论交流,分析可能的原因。
的反应
③铜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天地)铝粉的燃烧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
互检查核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
(交流共享)分析哪些原因可以导致金属 得出实验结论。
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或盐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
重 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 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反应。
教学媒体
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9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9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单元金属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单元金属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主题: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含义,能利用它判断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的探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归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分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重点:能够熟练说出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和盐溶液的反应难点:利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

教法: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对比、引导、归纳、讲解教具、学具:实验用品(铝粉、氧气、镁带、铝条、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小试管)、课件课型:新授课学案一、复习回顾1、分别写出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教师活动(含学法指导)一、投出正确的答案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评或自评。

2、分别写出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

二、慧眼识金二、组织学生把问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题情景以小品形式法分子时常以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演出;指导学生从活动。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揭穿他们的骗局?物理、化学的角度方法一:设计鉴别方法。

注方法二:意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三:开放性。

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三、演示铝粉在氧1.活动天地气中燃烧,指导学观察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反应生怎样观察和描述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说明: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后,学生对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利用给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通过学生讨论,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这样安排,既找出了规律,又应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起到对当堂所学知识加深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用。】
2.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许多金属能跟氧气反应,如镁、铁、铝、铜等,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不同金属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活动性不同。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既可以复习第一课时有关金属和氧气的反应知识,又可以引出金属的其它化学性质。】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几种金属与酸的反应
1.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实验要求: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全体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即保证同种酸的体积相同),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 铝和氧气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活动天地
气中燃烧,指导学 录实验现象, 现象、性质与用
观察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反应 生怎样观察和描述 写 出 反 应 的 途 之 间 的 辩 证
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关系,了解化学
化学方程式:
2.组织学生讨论交 2. 讨 论 学 案 与 日 常 生 活 的
现象:
流共享(1)(2) 问题(1);分 密切联系,逐步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 9 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
质教学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
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含义,能利用它判断金
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评或பைடு நூலகம்评。
相检查,纠正 容 易 预 测 教 学
2、 分别写出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述
错误。
过程中可能出
实验现象。
现的问题。
二、慧眼识金
二、组织学生把问 二 、 观 看 小 二 、 新 课 标 指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 题情景以小品形式 品、分组讨论 出:“注意从学
法分子时常以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 演出;指导学生从 鉴别方法、各 生 已 有 的 经 验
NaCl 溶液、小试管)、课件
课型:新授课
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含学法指导)
一、复习回顾
一、投出正确的答 一、展示复习 一、了解学生对
1、 分别写出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 案和评价标准,引 成果,并在小 基 础 知 识 的 掌
述实验现象;
导学生在小组内互 组 内 进 行 互 握情况,教师更
象,组织讨论完成 象 合 作 完 成
教材 P63 中的问题 教材 P63 页的
(实验每 4 人一组, 问题
分成 A、B 两部分, (注意:小组
A 组做金属与稀盐 内 的 分 工 与
酸的反应,B 组做金 合作、控制变
属 与 稀 硫 酸 的 反 量法的使用、
应。为便于小组间 实验安全)
的交流,A、B
组相邻)
合作学习的能 力。养成及时总 结与反思的习 惯。
四、新课标指 出:“让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主 动地体验探究 过程,在知识的 形成、联系、应 用过程中养成 科学的态度,获 得科学的方法, 在“做科学”的 探究实践中逐 步形成终身学 习的意识和能 力。”
(3)问题: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困惑?
重点:能够熟练说出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难点:利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
教法: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对比、引导、归纳、讲解
教具、学具:实验用品(铝粉、氧气、镁带、铝条、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CuSO4 溶液、AgNO3 溶液、
(3)交流在 实验中发现 的问题和对 问题的思考, 大胆提出自 己的困惑。
3.阅读教材, 讨论、交流完 成导学案中 的内容,比一 比谁记得快, 展示学习成 果
(3)培养学生 严谨求实的态 度和敢于质疑 的精神。
3. 培 养 学 生 独 立、自主学习的 能力。
2.自主学习
(预测:①学生得 析、比较镁与 提高运用比较、
(1)讨论教材第 61 页“交流共享”
出与“氧气的浓度 铁、铝的反应 归纳、概括等方
和接触面积”有关 条件、铁与铝 法 分 析 和 解 决
(2)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分析、比较 应该不难,但很难 的 反 应 条 件 问题的能力、自
镁、铁、铝的活泼性。
1.实验探究
教材第 62 页“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表一)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2)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表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活泼性”有关这一 合 作 完 成 问
结论。这时教师就 题(2);自主
要进行适时的引 学习教材第
导,就会使学生的 62 页“多识一
思维更加深入;② 点”回答问题
活动。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揭穿他们的骗局?
物理、化学的角度 组 展 示 自 己 出发,让他们在
方法一:
设计鉴别方法。注 的讨论结果, 熟 悉 的 生 活 情
方法二:
意激发学生思维的 叙 述 从 中 获 景 中 感 受 化 学
方法三:
开放性。
得的感悟。 的重要性。”
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三、演示铝粉在氧 三、观察并记 三、体会性质与
通过金属与氧气反 (3)(4)体
应的难易和剧烈程 会 金 属 活 泼
度分析,学生很难 性的应用;最
比较出铁和铝的活 后 把 学 到 的
泼性。若阅读完“多 知 识 及 时 进
识一点”估计就会 行 归 纳 和 总
明白了。)
结。
四、分组实
四、教师巡视,指 验,记录实验
导各组学生实验、 现象,并根据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 观 察 到 的 现
2.学习感悟:
(1)
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
(2)可根据金属与酸

活泼性。
3.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63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和; 判断金属的
K Ca
Sn Pb (H)
(金属活动性
)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Au
; ,而
(3)鼓励学生大胆 发言,敢于质疑和 提问,并对积极发 言的学生给予肯定 和表扬。(预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肯定会发现铝与稀 硫酸反应的特殊 性,但敢于提出质 疑的很少。) 3.指导学生快速阅 读,完成导学案中 的内容,体会金属 活动性的意义,帮 助学生记忆(如: 钾、钙、钠、镁、
得出还和“金属的 和实验现象, 主学习的能力、
(3)阅读教材第 62 页“多识一点”,想一想铝制品 与铁制品相比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
(4)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
3.学习感悟 (1)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 (2)我们可以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金属的活泼性。
反应; 、 判断
四、金属与酸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的探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归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
分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