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要有读者意识

合集下载

读者意识写好议论文的必由之路

读者意识写好议论文的必由之路

读者意识写好议论文的必由之路所谓“读者意识”,是指写作者在写作时自觉地与读者的需要、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审美兴趣等方面进行交流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交流意识。

有读者意识的写作者,会在写作过程中,给自己的文章设定一个“假想的读者”,并且与之对话,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写作者与这个不见面的假想读者对话的过程。

要写好议论文,一定要培养读者意识。

朱自清先生认为,学生害怕写作文,对作文缺乏热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读者意识造成的。

因为在不少同学看来,作文都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面对这个让同学们畏惧的唯一读者,大家基本上没有什么表达欲望,多半以应付交差的态度来对待写作。

写应用文要有读者意识,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有道理,但是要说写议论文也要有读者意识,而且这个读者意识很重要,恐怕有人不一定赞同。

其实不管是写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不能没有读者意识。

培养读者意识,对于同学们写好议论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读者意识有助于激发写作动机和写作热情自由写作一般有明确、真实的读者,并且读者是多样化的。

例如要写一篇读后感,向班上同学推荐自己所读的《水浒传》,那么读者就是自己班上的同学;如果要写一封建议信,建议市长关注母亲河的治理,那么读者就是市长。

考场作文与自由写作不同,考场作文的实际读者只有阅卷老师,而且这个阅卷老师往往是正襟危坐、很难与之见面的,我们又怎么可能去了解他并和他对话呢?写作本质上是一种表达自我生命的交流活动,考场作文也不例外。

没有特定的读者,我们的文章写给谁看呢?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茫然不知为谁为何而写,自然会使写作者缺乏写作的动机和写作热情。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设定一个特定的“假想的读者”,再根据写作材料和写作目的去揣摩这个读者的具体情况。

请看2011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学生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学生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学生作文要有读者意识作者:袁素霞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11期考察目前的作文教学,我以为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写作者(学生)缺乏读者意识,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读者的需求状况和接受机制。

写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一个人的事。

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听了、看了或想到了某件事而有所感触,出于种种动机,想一吐为快,于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造句,最后写出作品,就是我们用眼睛可以感知的物质存在。

这中间没有读者的参与呀!其实不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受到一种“潜在读者”的制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

首先,读者的需要制约着作者题材的确定和主题的提炼。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写出来,如果没有读者参与,亦即没有读者的解读、欣赏、创造,作品就是一种死的存在。

因此,作者写作,一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读者想要什么样的作品,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任何作者都不能回避。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意识到当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概念化、公式化,宣扬忠孝节义,已经不受读者欢迎了,所以他的《红楼梦》着重描写“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对她们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地叙写,从未敢“稍加穿凿”。

近几年,报告文学拥有大量读者,这与报告文学贴近生活,描述揭示的都是与人们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人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是分不开的。

我们再来看看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最畅销小说《荆棘鸟》是如何安排题材、吸引读者的,[英]约翰·苏特兰指出,“《荆棘鸟》的价值在于面向所有的人,男女老少,解放的、保守的、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

作者麦卡路显然非常清楚读者——特别是女读者——要什么,各层次的读者要什么,她尽量地满足他们。

比如她在《荆棘鸟》中安排了可利厄厄家族前两代妇女——菲奥娜和麦戈的被禁止的爱情故事,她们的爱情留下了不被社会承认的孩子,这看来是为了吸引成熟已婚女读者而设计的;《荆棘鸟》还表现出对女性解放的关注,这一安排显然是为了吸引年轻的女读者。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探究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探究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探究作者:林阳胜来源:《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08期【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任务具体、指令明确,缘事说理、矛盾思辨,为时而著、时代感强等特点。

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要能就事论理,学会层层追问;要有读者意识,与读者文明交流。

同时还应避免写作时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任务驱动 ;材料作文 ;写作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提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高考全国卷出现的新的写作题型。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为“女儿举报父亲”,要求给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Ⅱ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此类作文题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需要考生进行思辨分析,就事论事,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特点相较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 任务具体,指令明确。

它往往设置一个具体的任务情境,情境中包含着对立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任务指令作文。

以2015年全国卷为例,其写作指令清晰明确。

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如“写一封信”,要求书信体;内容指令,如“谁更具风采”,要求写出“更具风采”的理由;思维指令,如“思考、权衡、比较”,对考生的思维提出相应要求;对象指令,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2. 缘事说理,矛盾思辨。

作文材料往往隐含了一些道理,写作文是为说明材料蕴含的道理。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问题的设置上具有矛盾性。

它能有效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它能最直接地体现“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比如上文提及的“女儿举报父亲”,体现的是对“情与法”的思考;又如2017年全国Ⅰ卷“中国关键词”,给出了一组组矛盾: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文化继承与创新……这一组组矛盾,有效地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对问题的思辨能力,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等等。

温州大学《普通写作学教程》全册教案

温州大学《普通写作学教程》全册教案

温州大学课程教案学院人文学院课程名称写作学时 36教材《普通写作学教程》授课教师 ___彭小明__ ___授课对象 ___ __年月写作温州大学彭小明前言网络时代是写作时代(马正平)。

写作包围着你(韦斯特)。

学习:通过写作(美国)。

写作才能思考(皮亚杰)。

我“写”故我在(罗伯特.肖尔斯)。

快乐作文,享受写作(“新课标”)。

总论文章与写作一、关于文章:1、词源:(1)西周以前,“文”和“章”是被作为两个词来使用的。

如《周礼·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2)春秋战国,“文章”合为一词,其义是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如《墨子》:“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

”此时期作为“文章”已成熟:《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文集;《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春秋》是我国最早的历史著作;《尚书》保留了我国最早的应用文;《礼记》保留了我国最早的说明文。

(3)秦汉时,“文章”有了文辞之意。

这是从它的本义引申出来的。

如《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4)东汉末年,“文章”的含义才与今天基本相同。

如曹丕在《典论·论文》(最早专题论写作的文集)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时期作为“文章”有大发展: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专题论写作的文集;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文论写作的集大成者;唐宋以后的“诗话”“词话”“文则”“艺概”“辨体”等是我国写作理论的繁荣标志。

2、定义:(1)1922年,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中曾给文章下过一个定义:“用文字传达意义的制作,就是文章。

”(2)《辞海》对文章的解释是:“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

”(3)《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文章是“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有时“泛指著作”。

(4)文章:是通过对语言(词汇、句段)的选择、组织来表达、交流信息的秩序体(文字符号体系)。

3、分类:(1)以是否押韵为标准,把广义的文章分成“韵文类”和“散文类”两大类。

议论文援事析理中的三种意识

议论文援事析理中的三种意识

议论文援事析理中的三种意识【摘要】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三种意识: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文本意识。

作者意识是作者对于所写内容的态度和观点,读者意识则是考虑读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文本意识是对文本结构和语言运用的把握。

体现作者意识可以通过选取论点和论据,体现读者意识则需要注意语言简明易懂,引发读者共鸣。

在写作中,要注重三种意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要思考如何提高议论文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写作者来说,应该在写作时注重三种意识的运用,反复推敲稿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探讨不同文体下的意识运用效果,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议论文写作方式。

【关键词】关键词:议论文、意识、作者意识、读者意识、文本意识、写作、研究、启示、未来方向1. 引言1.1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一种文体,通过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辩证论证,最终得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议论文不仅要展示作者的思维逻辑和文学功底,更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在撰写议论文时,作者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以达到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效果。

议论文常见于教育、媒体、公共政策等领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议论文具有三种意识,包括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文本意识。

作者意识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己观点的认知和表达,读者意识是作者在撰写议论文时要关注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文本意识则是对作品整体结构和表达形式的把握。

三种意识在议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文本的质量和效果。

在本文中,将对三种意识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如何在写作中有效运用这些意识,以提高议论文的质量和说服力。

1.2 三种意识的重要性三种意识在议论文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等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作者意识的清晰和明确能够使议论文的立意更加独特和深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考虑到读者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情感需求等因素,从而更好地与读者沟通和交流。

理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理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理 顺 作 者 ’ “ ’和 “ 者 ’ 关 系 读 ’的
◆ 宋顺有
( 郑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摘要】文章写作和阅读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 沟通和生命 对话行 为 , 者互相依存 又相 互生成 。写作 主体和 受体 的 内在差异性 , 二 使得 两
者 在 互 动 中 出现一 定的 反 差 , 顺 二 者 的 关 系, 显得 十 分 重 要 。 理 便
新颖性还体现在表现角度上。事物是复杂 的, 有多重性。作者 写作 具
的关 系。诺曼说 : 接受意 味着读者作为主体 占有 了作 品并按照 自己的需 要 时要运用多向思维 , 从不 同角度加 以探索。如 果总是从 一个 角度去透 视 , 改造 了它 , 通过释放作 品蕴含 的潜能 , 使这种潜能 为自身服务 , 通过实现 作 不仅 觎剖不 出事物 的复杂情况 , 文章也会缺乏新鲜感 , 如果换一个 角度 , 从 品的可能性扩大了 自身的可能性。但是 , 品在被 接受、 作 被改造的 同时, 也
◆ ◆
建立在许多具体材料的分析基础上的。在写法上 , 他把具体 的材料和抽 象 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 对作 者和读 者都是重 要 的。从 作者来说 , 写作 的道理结合起来 , 这样 , 这部著作 虽然思 想丰 富 , 理论深 刻 , 但也 能给人 以 时就应明确 自己的职责 , 要把开拓读者 思路、 提高读者思 想理 论水平 、 扩展

个新的侧 面加以剖析 , 则会新颖感 人。古人讲 : 文 章之妙 , 异而心 同 “ 貌
在 占有并改造接受者, 其陶醉于 自己的魅 力 , 使 屈服 于 自己的影 响。从 前 者 , 上也 。 ( ” 邓绛《 虞篇》 内容可 以相 同, 唐 ) 但外 貌形 式上一定 要 有所 变 者看来 , 读者是作用者而作 品是被作用者 , 但从后者看 来, 作品又成 了作 用 化 , 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 这才是出众之作。 者, 而读者 成 了被 作 用者 。阅读 是使 这 两种 对 立 的规 定 性统 一 起 来 的

作者与读者关系

作者与读者关系

(一)阅读与反馈的影响 (二)年齡与性别的影响
(三)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
(一)阅读反馈的影响 读者对写作活动的影响,首先表现为 阅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思考 和阅读质疑等反馈给写作主体。

这种反馈可以分为专业化反馈和非专 业化反馈。专业化的信息反馈主要来自 专业化读者。非专业化的信息反馈主要 来自普通读者的阅读反馈。
经历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节 受体的心理特征 本节概括:作者要了解读者,顺应读 者,使读者受益。
任何一个作者要想使自已的写作获得 满意的效果,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特征。 掌握读者阅读兴趣的心理原因,然后去 顺应它。
作品要使读者受益,否则无人买单。
例: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刘禹锡的《陋室铭》

例: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仅
仅只有一次,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
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已把自已的毕生

2、追求超前介入

读者对写作主体写作活动施加影响的 时机提前。(传统是滞后的,并非不 好。)现在则把他们的需要、爱好提前 告知主体。广大读者希望作家关注自已
所关注的问题。有些网络写手写一段,
然后看读者反应。
3、追求可接受性。

作家历来把可读性作为自已的追求。
但“市场性包装”、“炒作”,但有些
作者和受者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受者对作者的影响愈加明显其互动交流及时化这使得作者不得不重视读者的存在印刷阶段交流者可以不在场跨越时空限制交流主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放大

让学生心中装着读者作文的读者意识及其培养策略

让学生心中装着读者作文的读者意识及其培养策略

让学生心中装着读者——作文的读者意识及其培养策略上壅一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据此,我以为学生作文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自我与超我的对话,生命与世界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学生作文必须具有真实,明确的表达对象,并由此产生一种内驱力,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满腔热情地写作.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一,对读者意识的基本认识1.含义.读者意识,是指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能够明确知晓自己的读者(作文表达的对象和其他阅读作文的人)是谁,并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写作的一种心态.它具体表现为:对读者的确认;与读者交流并激发其共鸣的愿望:期待读者提供反馈信息.2.类型.学生作文的读者意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教师型, 即学生把教师当作惟一的读者, 作文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22}I辐止和枷B2教师的好评与高分;二是自我型, 即学生把自己当作惟一的读者, 作文主要为了通过自我表达与超越,自我释放与宣泄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三是综合型,即学生把由教师,同学,家长等众多成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作为普遍关注的对象,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表现自我,交流感情,沟通信息.一般说来,第三类意识的水平最高,第二类次之,第一类最需要引导.3.特性.学生作文的读者意识有三个特性:一是服务分享性. 吕叔湘先生说:"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就得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吕老强调的正是为读者服务并与读者分享的写作意识.二是发展变化性.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性是必然的,它取决于学生主体不断的发展变化.一般说来,随着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水平也会得以提高,主要表现为意识的由弱到强,关注范围的由小到大,对作文促进作用的日益明显. 识及其培养策略三是能动调控性.读者意识会促使学生在整个作文过程中主动地关注读者,了解读者,分析思考读者需求的满足情况等问题.同时,受读者意识的影响,学生还会对自身的写作活动进行调节控制,从而确保相关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动调控性是读者意识的重要特征,它是学生发现作文问题, 分析,解决作文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读者意识的策略培养学生作文的读者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命题,指导,评改等诸多环节的相应策略.1.命题环节的策略——让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作文.作文不但要全面反映生活,而且应该大胆地参与生活,服务生活,丰富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精神需要和必备工具.作文命题只有沿着这个思路,让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作文,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语文教材中一些作文命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特别紧密,教师可以拿来就用. 如,人教版第十册教材第五,八单元的习作,分别要求写建议书和书信,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比较方便.另一些作文命题与学生的生活离得稍稍远一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如人教版第十册教材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写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可调整为与教师,朋友之间的书面谈心,或写作有关班队活动的发言稿,自我教育的阶段总结等.这样,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很方便.除课内作文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系列生活化的课外作文练习,使学生作文与生活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比如,有位教师利用学生渴望他家访的心理,安排了家访系列的"套餐式"作文: 首先,请欢迎教师家访的学生写份申请,表表诚心,说说理由.接着,请学生向教师介绍家庭成员的性格,爱好,说明他们是否欢迎教师家访.然后,请学生介绍家庭住址及前往路线,要求清楚明白.最后,综合前面三次练习,请学生以《欢迎老师到我家做客》为题写作文.学生欣然命笔,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后来,这位教师每家访一个学生,就让他把经过,感想写出来在全班交流,效果也很不错.课外与课内作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方案设计系列,竞选演讲系列,常规对话系列,社会实践系歹lJ等"套餐式" 作文命题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2.指导环节的策略——增强作文的对象与目的意识.长期以来,作文指导对学生到底为什么写作,对谁写作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些忽视,为作文而作文成了学生比较普遍的心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学生的对象与目的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次写作的对象.这在常用应用文教学中,比较容易,教师只需提醒学生自始至终围绕特定的写作对象,选用恰切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对于一些写人记事,抒情言志的作文,教师则必须细细引导.比如,写《我的教训》这篇作文,就须引导学生在自我,同学,父母,教师,与教训相关的人员和所有可能读到作文的人等写作对象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其次,要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练笔与他人沟通,联系社会,增进认识,书写心性,放飞梦想,成就人生. 为此,除了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之外,还可以在指导环节为学生营造具有鲜明目标取向的言语环境.语境是一个人运用语言的前提,它决定着言语表达的目的, 方式和进程.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语境,发挥语境功能,就能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目的,培养读者意识,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比如, 一位教师指导《我的同学》这篇作文时,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模拟性的人才招聘活动.教师提供了软件公司总裁,环保局局长,报社主编,舞蹈教练,律师等20多个岗位请同学在班上推荐合适的人选,要求先口头介绍再书面举荐.结果,学生互相欣赏,充分发掘了班上大批同学的优点,兴致勃勃地完成了口头与书面作文训l练,作文的目的意识也得到了强化.3.评改环节的策略一一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多维对话.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作文教学的评改环节更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多维对话的过程.为落实这一过程,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阅圜嚣读学生作文,必须想到自己是热情忠实的读者,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主动与作者产生共鸣.给学生写评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期待,与学生展开心与心的对话,同时通过启发,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作文和做人的指导.比如,有位六年级学生写<我喜欢小动物),内容却是他以捕杀,戏耍各种昆虫为乐.教师考虑再三,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你是一个热爱昆虫并且很勇敢的小小男子汉,作文也很不错,有非常细致的观察描写.不过,男子汉味道特别足的人应该同情弱小,珍爱生命. 亲爱的同学,小蜻蜒有爸妈,小蝴蝶也有姐妹,我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小生灵,就要让它们永远生活在自由的阳光中……"作文评阅之后,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深入阅读自己的作文,并针对教师的评分,评语写出自己的意见,与教师再次对话.其次,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读者群. 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惟一读者,学生自己,同伴,笔友,网友,校内外同学,家长及关心学生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热心读者.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千方百计地拓展作文的发表空间,开辟发表的途径,创新发表的形式,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热心读者群.这方面,美国着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奇博士提出的"课堂作品出版法"很值得借鉴,他指导学生将作文制作成"学生的书",在班级,学校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传阅,使他们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在多维度对话过程中满足了好胜心和认同感,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强化了学生作文的读者意识.◇I23期塥止粗{jJI。

激活读者意识革新评价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激活读者意识革新评价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激活读者意识革新评价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摘要】在“双减”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小学教学普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和教学方式上都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改变思想,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习作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指教师或者学生以“读者”的身份对习作进行阅读与评价。

通过激活、唤醒、升华“读者意识”,鼓励学生在写作练习环节主动分享、借鉴、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读者意识;习作评价引言新课标进一步强化育人导向,强调了建立完善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笔者对“双减”背景下习作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鼓励习作分享”、“推进赏识互动”和“全员参与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推动语文习作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鼓励习作分享,激活读者意识从写作教学的观点来看,“读者意识”是一种提倡在接近真实情境下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1]。

教师应当注重激活全体同学的“读者意识”,既要学会欣赏范文,也要主动进行习作分享,为“读者意识”的培养创造整体环境。

写作分享环节的构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沟通过程,它教会学生站在“潜在读者”的角度上考虑,丰富了他们的感情经历,从而实现更为真实的人生。

尧斯认为,作品意义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不仅欣赏文章、评价文章,其实读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作者”。

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很重要,他们会根据老师的评语来修正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就能使他们了解到,阅读和写作的密切联系性。

在习作分享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非常重要,就像是读者的创作一样,以“读者中心”的文学理论来促进范文的鉴赏,使范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另外,此过程会倒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转变角度、换位思考,定位到读者角度后揣摩其心理活动,思考读者想从自己的文字中汲取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情趣,在行文的方法和悬念的设置上也多多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倾向进行结构安排的调整[2]。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单元学习任务 (第六单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单元学习任务 (第六单元)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扩大读者群,通过“读者效应”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传统上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一人,很多学生又怯 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就形成了作文只为语文老师而写甚至为了 分数而写的错误观念。作文的读者群狭窄,没有读者反馈作文 情况,没有多方面的意见和指正,作文能力也就难以提高,就 更不可能有“读者意识”。我们可以勇敢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 作品,让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及时反馈读后感想与意见。通 过其他读者的意见反馈,形成“读者效应”,有利于提升我们 的写作技能,也让我们在写作中养成思考“为谁而写”的问题 ,培养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表面上写作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作品是作者和读 者合作的产物。作文“成型”源于作者,但“成就”源于读者 。作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桥梁,要想通过作文与读者进 行交流,学生在写作时就应具备“读者意识”。
单元学习任务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关键能力培养——学会辩论
【相关知识】 辩论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
难点。依据教材确定辩论主题,以预备卡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和整 理素材,从而为辩论活动做好准备;而辩论后的整理反思则可进 一步提升活动效果。 一、辩论的原则
1.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 辩论没有胜负之分,因为辩论的话题本身往往没有一个绝对 正确的答案,所以决定辩论胜负的不是双方谁掌握了或者坚持了 真理,而是看谁能够在理论上自圆其说,能够表现出高超的辩论 技巧、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令人尊重的个人魅力,比的是谁更有 人气。
辩等环节,有主持人,有观众……对于学生素材准备充足、兴 趣比较浓厚的辩论主题,可模拟现场辩论,让学生展开规范的 辩论活动。
2.自由形式辩论 自由形式辩论,简单来说,即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准备 ,辩论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成为辩手。以此激发学生的 探究意识,实现自主学习。

读者意识范文

读者意识范文

读者意识范文在当今社会,读者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呢?首先,我们应该有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其次,我们应该有选择读物的意识。

现在市场上的读物种类繁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而不是盲目跟风。

最后,我们应该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要学会分析和思考。

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计划。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所淹没,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和方向。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同时,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持续学习的意识。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我们应该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除了以上的一些基本意识之外,作为一个优秀的读者,我们还应该具备一些更高级的意识。

比如说,我们应该有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要学会分析和思考。

另外,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扩展阅读的意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读一些我们熟悉的领域,还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接触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总之,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我们应该具备一种良好的阅读意识,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持续学习,具备一些更高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与读者共生

与读者共生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蚕宝宝篇1活动目标:1.尝试将粘土揉团成圆,按一个紧接着一个连成蚕宝宝,表现出蚕宝宝在桑叶上的不同形态。

2.发展手指的小肌肉群动作,提高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3.利用油性勾线笔添画出蚕宝宝的眼睛和脚。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材料准备:白色超轻粘土、已完成的印有叶子的黑色卡纸、油性勾线笔、ppt。

活动重难点:重点:揉搓粘土,按一个接着一个轻轻按压连成蚕宝宝。

难点:利用材料表现蚕宝宝吃桑叶的不同造型,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1.调动对蚕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今天老师带来可爱的蚕宝宝来班级做客,谁来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小结: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身体有环节像小火车,有许多小脚。

(2)通过图片重点观察蚕宝宝。

欣赏蚕宝宝吃桑叶的图片,提问:蚕宝宝在桑叶上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们猜猜它们都在干嘛?小结:有的蚕宝宝抬起头来寻找哪里的桑叶更好吃,有的在睡觉,有的埋着头吃桑叶,还有的和好朋友在玩耍……。

2.学习揉搓的技能,表现蚕宝宝的不同造型(1)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

(2)出示作画材料:白色超轻粘土、油性黑色勾线笔。

(3)利用轻泥学习揉团成圆。

教师以儿歌(轻粘土,揉一揉,揉成圆,一个接着一个,像开小火车)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创作。

(注意:提醒幼儿将揉成圆的轻粘土一个挨着一个连成蚕宝宝。

)(4)用勾线笔装饰蚕宝宝的眼睛和腿。

(注意:每个圆上点两个黑点)小结: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好多有趣的事!有的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有的把头埋在桑叶底下,有的躺着休息……)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作品欣赏(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蚕宝宝们玩得非常开心!让我们也来学学蚕宝宝的爬行动作,一起到外面吃树叶吧!幼儿园蚕宝宝教案篇2【案例背景】小班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绘画的技巧,甚至个别的孩子还不太愿意拿蜡笔或水彩笔作画,但是他们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想通过玩色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

什么是读者意识

什么是读者意识

什么是读者意识“读者意识”这一概念在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写作中,有着自身的内涵,即教师意识和考试意识,而这就是“目的”、“对象”或“需要”等的真实意义。

在国外,教师是被判定为“不真实”的读者,或者只是其中之一罢了,那考试就更不在“读者”范围之内了。

什么是读者意识呢?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者”。

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它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

同时,这个“读者”,按国际写作组织的倡导,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

也就说,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是写作及写作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内容。

有一个事例能充分验证之。

我国作文教学中,讲究“一题多做”,是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文进行批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反复多次;与我国作文教学“一题多做”不同的是,美日作文教学中的“一题多做”是要求学生就同一材料、写作对象,或从不同角度思考,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或根据不同的场景写一组作文。

前者的“读者意识”或者说必须服从的“读者意识”基本是针对具有霸权主义的“教师”,修改的文章还是那文章本身,至多是比先前精致而已;而后者却是针对“不同的读者”,因而就有了不同的一组文章。

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

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

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作者:肖德昶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7年第01期一、“读者意识”与缺席的“读者意识”“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该对象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它可以是具象的人、物、事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思想等;而且此对象可具有个体性、私密性、独特性等特征,也可以具有宏大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征象。

在写作活动中,作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预先“选定”好或显而易见或隐含其间的倾诉对象,“选定”好的对象又将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作者的行文风格产生相当的反作用力。

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诗缘情”这两种最为经典的文学本质观,就充分体现了创作主体预先“选定”好的“志”或“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行文前就越是重视对倾诉对象的选择,其读者意识也越为强烈。

比如开创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诗人屈原,其作品的倾诉对象就是预先“选定”好的圣君“美人”、高洁超凡的“我”。

然而在中学生写作活动中,“读者意识”往往不太被重视(或者说对读者意识的关注常是“无意识”的)。

对此,曾在小学任教多年的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就深有感触:“学生从学习写作的第一天起,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一人。

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时,从来勿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

”[1]可以说,无论是学生的写作活动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更多时候比较重视的是“怎么写”(即写作本身,包括语言、结构、技巧、构思、立意等等)的问题,而容易忽视对“读者意识”的强调。

我们作文倾诉、交流的对象是谁,潜在的读者是谁,学生往往不会有意地去“计较”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读者意识”的淡薄,归根结底源于对概念的认知不足。

众所周知,与高校教学相比,中学教学更关注“知识、技能实践”(题海战术便是这种倾向的极致演绎),而较少关注概念、理论。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作者:祝延林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5期时下作文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依据考试设定的作文要求让学生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思想,去编造一些既没有血肉更缺乏灵魂的“看上去很美”的现代八股文。

这种阻隔了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的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弊端,便是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漠视和思维触角的迟钝,把作文当作追逐高分的功利手段。

那么,如何破解作文教学这个难题?我们主张,作文教学必须回归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可是,事实上学生大多认为作文的读者无非是自己的语文老师或阅卷老师,得到的无非是几句套话评语或一个无厘头的分数。

因此,学生作文要么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要么是为了应试获得高分,其后果是学生不情愿甚至反感写作文。

这种混沌化写作、作业化的写作、应试化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甚至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激发他们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改变作文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写作有读者意识一般来说,写作或是为了审美愉悦,或是为了交际沟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其实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交际对象,即使是写私人日记,也有交际对象——作者本人。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

”吕叔湘先生所言:“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就得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

”为了让写作目的更好地实现,作者必将考虑读者的接受态度,必须注意到读者的存在,并据此进行文章主题、材料、内容甚至语气、措辞的选择,也必然会阅读、观察等,从外部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表现立意,彰显生命的个体特性,体会到写作的价值。

但学生对这一点不甚明了,于是我改变了作文的形式,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一些限定“读者”或虚拟“读者”创设情境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交际对象,明白自己在跟谁说,也就知道了该说些什么,为什么写。

自然就有了写作的意愿。

2024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

2024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

2024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部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来提高教育质量,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考试作文的新规定。

有关教育部的一份文件显示,从2024年开始,考场上的作文题将更加注重“读者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写作水平。

那么,什么是“读者意识”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写作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和需要,以此来决定写作的方式和内容。

作为考场作文的重点之一,这项新规定必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读者意识”纳入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将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更加注重读者的角度。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更多地被要求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却很少涉及到读者会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作品。

而现在,通过引入“读者意识”,学生们将会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要为读者着想,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时更加客观、周密,不再只是一味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和需求,这无疑会加强学生的写作修养和思维深度。

引入“读者意识”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的质量。

什么是好的素材?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

一个有“读者意识”的作者,在选择写作素材时必然会更加注重素材的共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中,他们也会更加注重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写作时就会有更好的素材可供选择,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入“读者意识”的新规定,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素材的质量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项新规定的实施,不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加客观、周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新的考试作文的规定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才能

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才能

心理。 这一现状的很大原因 , 就是教师 和学生偏离 了写作过程中
方面 , 因为作 品面对 的是各种各样的读者 , 一千个作者 的头脑
中也许有千万个读 者。 因此 , 创作 的过程并非仅仅是作者 与 自己
基 于读者地位的重要性 以及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 的各 种问
心灵的沟通和个人 情感 的抒发 ,作者必须要面对 自己头脑 中的 题 的原 因,要改变现况 ,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起 自觉的读者意 作过程 中 , 作者需 考虑读者 的知识 结构 、 阅读 能力 、 审美水平 和
读者 、 与大众 的双 向交流 的过程 中才有可能完成 , 只有作者在其 先生十分 『 卤 怒, 是以竞没有到来 。” 更有人认为江湖庙堂 , 历来泾
渭分 明, 不免 寻思 : “ 五岳剑派近年来在江湖上行侠仗义 , 好 生得
从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 而言 ,其包括 :渴求作文心理的 自 人钦佩 , 刘正风却做出这等事来 。 人家 当面不敢说什 么, 背后却不
老师一个 人 ; 批改过程直 接 由老师全批 全改 , 占了 8 6 . 5 %, 这两
由此可见 , 写作教学 的理论与运用必须兼顾作 者 、 作 品与读 个数据的 比例还是很令人 担忧的 , 明显 的 , 在教学 实际 中, 教师 得 出一个结论 :决定作 品是 否具有社会价值及意义 的只能是各
界的反馈 , 渴求找到作文成功的捷径。
由, 渴求作文价 值的实现 , 渴求作文成就感 的体验 , 渴求来 自外 免齿冷。 ” 也有人幸灾乐祸 : “ 说什么五岳剑派是侠义门派 , 一遇到
升官 发财 , 还 不 是 眼 巴 巴地 向官 员磕 头 ?还 提 什么 侠 义二 字 ?” 上
从读者对写作的价值体 现而言 :作者劳动价值 的体现对象 述对群豪 四种不同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 其实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对

浅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浅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浅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作者:刘恋春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5期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吕叔湘曾说,“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就得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讀者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

因为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

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关怀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它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前提和条件,是写作及写作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内容。

写作教学中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传统写作学强调较注重“写什么”和“怎么写”,却不太注意“为谁写”。

忽略这一点的后果是,写作往往变成了私人化话语,失去了与大众沟通的可能;或者写作者使出浑身解数,却也只是在自我狭小天地中折腾,结果难以写出健康大气的、真正为读者所需要的作品,“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盲目带来的孤独。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朱自清也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

”所以写作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包括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通过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习作,学会依据自己所假设的不同的阅读群体,确定不同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甚至文体。

当学生在动笔之前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自己以什么身份说话、对谁说话、说些什么、怎么说才能达到目的等等问题有所考虑时,就往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就培养了人文精神,提升了写作的文品,促进了学生心智成长,甚至能为将来培养一批推动文学健康发展的新生力量。

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呢?一、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做教材文本的读者初一的孩子稚气未脱,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一阶段学生在写作中“关怀读者”的意识,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 里 亚 克 曾 不 无 尖 刻 地 指 出 : 一 并 不 意 味 以 阅 读 主 体 的 身 份 存 在 于 个 使 你 相 信 他 只 为 自己 写 作 和 他 写 作 的 基 本 规 则 是 从 大 量 实 践 中 文 本 之 外 。 且 以 ” 含读 者 ” 方 不 关 心 是 否 有 人 听 他 的 作 者 , 个 总 结 出来 的 成 功 经 验 , 可 以 说 是 而 隐 的 是 也 式 潜 藏 于 文 本 之 中 。 从 这 个 意 义 吹 牛 家 ,不 是 在 自 欺 , 是 在 欺 读 者 为 作 者 订 立 的 契 约 。 约 的 作 就 违 上 说 , 者 是 构 成 作 品 的 要 素 之 人 。 读 ” 者 难 以 得 到 读 者 的 赞 许 。 为 什 么 而 读 者 意 识 是 制 约 写 作 活 动 的 ( ) 二 记 叙 文 要 精 心 剪 裁 详 略 得 当 ? 因
范 围 具 有 限 定 性 , 社 会 新 闻 以 最 的 毛病 。 中 学 生 作 文 中 的 很 多 问 如 广 泛 的公 众 为 读 者 对 象 , 技 论 文 题 , 到 遣 词 造 句 的 失 当 。 至 构 科 小 大 以 相 关 领 域 的 专 业 人 员 为 读 者 对 思 立 意 的 不 足 。 往 与 读 者 意 识 有 往 象 , 代 派 诗 歌 以少 数 鉴 赏 力 较 高 关 , 而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现 因 的文 学 爱 好 者 为 读 者 对 象 , 作 时 读 者 意 识 是 很 有 必 要 的 。 下 面 结 写
受 。因此 。 受 美 学 理论 认 为 。 接 读



要素之 一 。
写 作 的 关 键 在 于 生 活 积 累 、 为 没 有 读 者 喜 欢 絮 絮 叨 叨 的 流 水 思 吕叔 湘 先 生 说 : 我 写 文 章 总 想 认 识 和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 过 这 个 帐 。 为 什 么 议 论 文 要 有 充 分 可 靠 “ 不 是 想 到 有 一 位 读 者 坐 在 我 的 旁 边 众 所 周 知 的 常 识 并 不 削 弱 读 者 意 的 论 据 ? 因 为 否 则 读 者 对 文 章 的 看 我 写 。 可 见 其 读 者 意 识 是 极 为 识 的重 要 性 。 即使 是 熟 练 的 作 者 , 观 点 就 不 能 心 悦 诚 服 。 为 什 么 说 ”
明 文 要 恰 当 运 用 说 明 方 法 ? 因 为
只 有 这 样 读 者 才 能 准 确 把 握 事 物 的特 点 。 培 养 学 生 的 读 者 意 识 。 就
是 要 让 学 生 站 到 读 者 的 立 场 重 新 认 识 写 作 的基 本 规 则 。 在 写 作 中 并 自觉 地 遵 循 它 们 , 是 写 作 训 练 由 这
维普资讯
寄耍角落寄窟
来 叶 佥U U 冈
( ) 一 说 呢 ? 这 个 读 者 就 是 我 自 己 的 化 生 的 读 者 意 识 , 使 学 生 自觉 地 认 能 读 者 意 识 , 作 者 在 写 作 过 程 身 , 如 果 能 够 跟 我 这 个 化 身 , 识 到 作 文 不 是 一 般 的 作 业 , 是 自 指 我 这 而
中设 定 并 贴 近 读 者 对 象 的 意 识 。 个 我 想 像 中 的 读 者 对 话 的 话 。 作 己 与 他 人 交 流 思 想 感 情 的 一 种 方 写 写 作 的 最 终 目 的 是 为 了 获 得 读 者 的 时 候 就 很 愉 快 , 果 这 个 读 者 能 式 。 打 动 读 者 , 要 发 诸 真 情 , 如 要 就 言 的某 种 反 应 。 种 预 期 反 应 能 否 实 处 在 我 想 像 的 地 位 来 理 解 我 的 创 之 有 物 。 意 笔 下 的 字 字 句 句 从 读 这 注 现 , 决 于 作 者 和 读 者 在 双 向交 流 作 , 我 来 说 就 是 极 大 的 快 乐 , 者 那 里 得 到 的 回 应 ,注 意 不 l 的 取 对 我 司 中是 否 遵 循 合 作 原 则 。 具 有 合 作 就 感 到 得 到 了 理 解 。 这 个 读 者 是 写 法 所 产 生 的 不 同 效 果 , 样 就 有 ” 这 态 度 的 作 者 必 然 关 注 他 心 目 中 的 否 仅 仅 意 味 着 他 本 人 呢 ? 高 行 健 望 改 变 草 率 从 事 的 心 态 , 发 强 烈 激 读 者 , 努 力 使 作 品 从 整 体 构 思 到 认 为 不 是 。 视 之 为 某 些 中 国 人 的 的 兴 趣 , 真 努 力 地 写 好 作 文 。 并 他 认 细 节 设 计 。 材 料 选 掸 到 语 言 表 达 代 表 。 可 见 自我 意 识 极 强 的 作 者 从 二 、 利 于认 识 规 则 , 循 规 有 遵 都 能 为 ” 想 的 读 者 ” 认 可 和 接 也 不 是 “目中 无 人 ” 。 弗 朗索 瓦 则 。写 作 是 一 种 创 造 性 的 劳 动 , 理 所 的 但
强 烈 的 。 但 也 有 不 少 人 认 为 写 作 如 果 始 终 缺 乏 读 者 意 识 , 会 停 顿 也 时 不 会 也 不 必 想 到 读 者 。 产 生 这 在 以 自身 为 “ 想 渎 者 ” 层 次 。 理 的 难 种误 解 , 成 熟 的 作 者 来 说 , 要 以 开 拓 新 境 , 现 超 越 。至 于 不 熟 对 主 实 有 两 方 面 原 因 。首 先 , 裁 对 读 者 练 的作 者 。 会 因 此 导 致 形 形 色 色 体 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